三尺讲台呼唤名师

三尺讲台呼唤名师

一、三尺讲台呼唤名师(论文文献综述)

韩雪童[1](2021)在《困境中的坚守:乡村教师学信念生成机制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

段沿沿[2](2021)在《人民教育家于漪个体成长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人民教育家就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榜样。通过研究人民教育家的个体成长史,不仅能够弘扬人民教育家精神,而且对于揭示人民教育家的个体成长规律,为新时代人民教育家的成长与培养提供经验借鉴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人民教育家于漪个体成长历程研究,重点在于探究分析于漪如何成长为人民教育家的问题。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从于漪的成长历程、成长外因、成长内因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总结人民教育家个体成长的规律及启示。其中,成长历程分为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成名期和成家期;成长外因主要分析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成长内因从教育信念、自我发展、热爱教育和勇于创新四个方面分析;从于漪的个体成长中归纳总结人民教育家个体成长的规律,从而产生了对人民教育家个体成长的若干思考和启示,分析人民教育家成长的现实困境,并得出启示:政府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创建学习组织,家庭提供心理支持,个人注重自我提升。

刘刚[3](2021)在《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不断强化“以本为本”并加快建设高水平“一流本科”教育的背景下,培养高质量人才成为迫切需求。教育变革的时代需求使得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研究成为重要议题。该研究不仅是教学学术理论由舶来品进入到中国大学教学实践的理论转换过程,更是在教学学术能力研究的实践化推进中实现大学教师教学育人能力素质提升的探索。本研究遵循“以理论研究而探索概念的本质属性与实践样态”“以质性研究而探索核心能力的框架结构与构成要素”“以质性研究而探索影响因素的现实筛选与归纳分类”“以量化研究而验证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与影响因素”“以能力要素与影响因素而提出本土化提升策略”的逻辑思路。首先,在对国内外已有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对抽象、模糊且相关性高、容易混淆的三组基础性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与多维度区分。并对“教学学术”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基于内涵属性之本质特征与基于实践过程之现实样态的挖掘,澄清了教学学术的核心特征:实践性——本质特征、学术性——标志特征、公共性——价值特征;呈现了教学学术的现实形态:教学之前——知识与观念形态、教学之中——经验与个体形态、教学之后——成果与共同体形态;基于内外维度的发现,构建了教学学术概念模型。基于实证的质性研究,发现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具有类型化特征,呈现内在取向上的明显差异:实践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专业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整合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继续探究发现,三种类型教学学术能力的教师在价值、知识、方法和交流等四个维度上具有区分性特征。更进一步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的探索中发现,其结构并非呈现单一的平面性,不同具体能力在整体能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差异,具有不同功能与性质,整体呈现出由内向外的层次性特征。基于此发现,本研究构建了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圈层结构,具体包括价值、观念、知识、方法、人际、技术等六个层次,每一层次由不同的能力要素构成,总共包括十四种能力。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圈层结构具有四个创新性特征:兼顾整体结构的层次与具体而呈现立体性;区分不同能力的功能与地位而深化结构性;强调社会传统的价值与人际而凸显文化性;强调发展变革的技术元素而揭示时代性。基于重要性、普遍性以及典型性等三个原则,本研究对复杂的教学学术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形成了两类影响因素系统的解释框架。第一种基于影响的实体性存在而划分为教师个人、教师群体和学校组织三个影响因素系统,第二种基于各因素在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形成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而提出,分为主体能动性因素系统和条件保障性因素系统。在前期质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预调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正式调查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所提出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同时,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调查发现,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水平在性别、学历、地区上没有显着差异,但在教龄、职称和学校平台等因素上存在差异。在具体影响因素方面存在着大学教师热情不高、相关组织机构重视不够、评价管理制度不合理、条件支持不足等问题。基于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核心结构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探索,本研究从教师的观念体系、知识能力系统、教师教学发展机构、教学科研团队、教育教学管理政策制度以及学校物质技术条件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整体而言,通过主体自身的发展改变和外部环境的改善支持,能够使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得到整体提升,进而推进大学的育人使命得以完整和切实的实现。

高延平[4](2021)在《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发展,语文课程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作为语文课程重要部分的作文教学效果却仍不尽人意。因此,对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进行深入研究,为广大一线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提供指导与示范。本文以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全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教育观、教学观和教师观三方面对促进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形成的思想底蕴进行深入的探索。第二部分从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在不同阶段表现的特点进行归纳,划分出探索期、共创期、深化期和成熟期四阶段,清晰呈现出其作文教学风格从探索到成熟的历程,同时又从内外两个角度总结影响其作文教学风格形成的关键性因素。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分析贾志敏的教学实录、访谈资料和学术文章内容,围绕教学观念、教学智慧、教学艺术三个维度对其作文教学风格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解读,完整且详细的展现其作文教学风格的独特魅力。第四部分是经过系统地梳理、研究,得出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对一线的语文教师和作文教学的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以期为解决当下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个思路,为作文教学提供一个范式,继而提升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效果。

赵雪琴[5](2021)在《名师成长及影响的个案研究 ——以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姚嗣芳老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名师是从普通教师队伍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教师,拥有出类拔萃的个性品质,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名师的素质影响教育质量,是高质量教育的基础。研究名师成长及其影响因素,提供名师成长的经验、路径对于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四川省特级教师姚嗣芳老师为个案,以个案研究的窗口理论、内外因素论、教学做合一和终身学习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法、个案研究法和访谈观察法对名师成长经历进行考察,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影响名师成长的因素,并发现与探讨名师影响的发挥途径和作用。在姚嗣芳老师身上看到了名师成长的如下特点:首先,名师成长受多种因素影响;第二,名师拥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并付诸实践;第三,名师成长要经历从艺、悟道到创变的阶段,每个阶段都贯穿着教学做合一;第四,名师成长是“切磋琢磨、涵育熏陶、终身学习”的过程;最后,名师成长依赖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姚嗣芳老师身上看名师影响发挥方面有如下发现:第一,名师发挥影响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第二,名师影响的发挥对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三,学校和社会应积极为名师影响的发挥创设条件。个人在研究中的收获和启示:阅读、实践、坚守三足鼎立,广泛读书,敢于实践,注重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借助外部条件发展自己;持续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坚定教育信念,积极反思,设置目标;最后,以课为本,努力使自己的课堂彰显教育风格。

曲平[6](2020)在《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学需要创新,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我国对教师创新教学的提倡从20世纪80年代起延续至今,教师教学中依旧存在未有效落实创新教学,创新教学意识淡漠、理念不足,创新素质欠缺等诸多问题,这使得对教师创新教学的持续深入研究尤为必要。且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又是小学教学基础中的基础,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综合性教学内容与特点,这些也使得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相关研究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以创新教学为出发点,探究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政策、文献的梳理与分析,确定采用访谈法、课堂观察以及问卷调查法探究Q市M小学和J市D小学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首先,通过教师访谈,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现行的课堂教学方式;他们对创新教学的认知理解,其认为的语文创新教学的应然;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实然;影响他们创新教学的因素;他们对未来语文教学中想要做出的创新努力以及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期望等。其次,通过课堂观察,进一步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了解他们是否将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理解真正落实于实际的教学施行中。最后,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一方面,通过教师问卷再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教学动机、创新教学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具体的创新教学行为,以更全面地探析他们进行创新教学的影响因素、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以及他们对自身创新教学素质的自我认知。另一方面,通过学生问卷再更客观地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了解学生对其语文教师实际课堂创新教学表现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有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存在误解与不足;未将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理解落实于教学实践;缺乏创新教学实效甚至未有教学创新等诸多问题。本研究进行相应的归因分析:一是创新教学环境的缺失,包括国家宏观方面教育教学政策与制度,教学改革与要求等与创新教学相关的具体教学指导;学校方面创新教学氛围的营造、条件的供给等的缺失;二是教师自身创新教学素质的欠缺;三是教学主体——学生,其个体差异、创新学习能动性方面的不足等,影响了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由此,本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优化策略与建议:一是国家宏观教学要求具体明确,给予教师更多的创新教学指导;二是学校完善组织创新联动,营造创新教学的环境氛围条件;三是教师多方面自主提升创新教学专业素质,优化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本研究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积极探索与重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完善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认知理解,切实优化落实创新教学实践,营造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良好氛围;提升教师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的能力等,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

张雪[7](2020)在《“绽放生命”:熊芳芳语文教学艺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不断涌现出一批教坛新秀,他们思维活跃、敢于创造、乐于挑战,不断的在开拓、创新语文教学的新境域,促进语文学科的繁荣与发展。同时,当今教育的第一目的,要求肯定人的生命价值、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要求树立多样化的人才发展观念,鼓励生命个体的自然成长,主张要不拘一格的培养人才、任用人才,而语文学科以其特有的文化唤醒功能,它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和进行恰当的言语表达之外,更重要的是承担了滋养学生生命的角色,是当今的第一学科。新生代名师熊芳芳所提出的“生命语文”教学理念,正是在以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为基础之上,更加注重学生与语文的文化意蕴和诗性内质间的有效对话与交流,强调要通过语文的浪漫来涵养学生的诗性、修养其智性和滋养其灵性,同时,语文教学也应当是师生双方之间的一种相互激励、相互唤醒的生命活力过程。因此,笔者试图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到语文教育改革的新征程中来,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更多直观的借鉴。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本篇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分别展开阐述,以及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明确论文研究的新视角。第一章,归纳“生命语文”教学观的理论依据及形成原因,并结合熊芳芳的语文道路和语文情结,梳理其个人成长之路,从内部的自主发展和外部因素影响两个方面,明确熊芳芳的语文教学观。点明“生活性”和“生命性”是“生命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以及要以阅读教学、课堂活动、写作指导为中心来引导学生勇于直面生活,实现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和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完整教学目标。第二章,主要探索“生命语文”的教学艺术特色,从熊芳芳的教学实践角度入手,通过她的课例分析、课堂实录、论文着作等来较为细致地研究其践行“生命语文”的足迹,归纳整理熊芳芳富有特色的课堂导入、情感相连的教学举例、提炼升华的教学结课、“关怀生命”的写作指导等不同方面。第三章,则是熊芳芳“生命语文”的启示与反思。分别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课堂内外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学生素养拓展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结语部分肯定了熊芳芳“生命语文”的意义和价值,并结合具体教学实际,对“生命语文”教学理念的未来发展树立合理的期待,提出发展建议。本论文力图全面系统地展示“生命语文”的内涵及特色,希望通过对其的深入研究,能使读者感受到语文的浪漫与魅力,共同打造“绽放生命”的语文教学课堂,并且深受启发,能够在新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

余云露[8](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杨红薇[9](2020)在《新闻报道中的教师形象研究》文中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们对教师形象有着什么样的认知,决定了教师的受尊重程度,影响着教师对于自身职业的热爱,更在极大程度地决定了社会与教师是否能够进行良性的互动,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师形象的获得,除了与其进行实际接触之外,更广泛的来源是媒介传递的信息,这不仅由于个体的生活具有局限性,更离不开传媒的迅猛发展,它以其无法比拟的覆盖能力迅速占领人们的视线,影响着人们对于教师形象的认知。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媒介所呈现出来的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基于自身意图,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正是这种特点,决定了不同的传播媒介,基于自身不同的定位和目标取向,在对相同的群体进行报道时会呈现出较为不同的情况,也因此塑造了具有差异性的教师形象。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通过截取相同时间段内,由官方主办的《中国教育报》,以及国内影响力较大的综合性日报《南方都市报》中,所有关于符合要求的教师报道,来探讨两家报纸各自在报道主题、报道体裁、版面篇幅、报道形式以及报道倾向上的变化,并通过对比两家报纸在典型事件中的表现,来分析他们不同的报道特点。然后从内容分析所得出的数据出发,总结出当下媒介所呈现出来的几种最为主要的教师媒介形象、以及两家报纸在塑造这些形象时,不同的话语使用风格。最后基于以上的分析,对当下媒介在教师形象呈现上的表现进行反思,总结得出当下不同的报纸呈现的教师形象呈现差异化现象、有些报纸报道量较少以及报道主题单一,内容千篇一律等问题。并从国家政策制定层面、教师群体本身层面、传媒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出发,探究这些问题产生的消极影响,最终提出可行性建议,为今后媒介对教师群体的报道提供新的思路,推动教师媒介形象得到更真实、全面、客观的呈现。

赵晗笑[10](2020)在《省级音乐名师群体研究 ——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优秀教师的研究一直是教育研究中的热门议题,我国对音乐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河南省中小学音乐名师引领着河南省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前沿,他们的专业发展是成功的,同时也是值得效仿的,更是值得研究的。我们可以从河南省音乐名师的成长过程中,分析他们成长的影响因素,剖析他们的优质课堂。通过对他们成功经验的解读,为普通音乐教师提供典范,既能促进普通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能以点带面,提升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化水平,对发挥名师的率先垂范作用、名师出高徒作用、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时代背景,结合音乐教学特质,关注社会、学校、音乐教师、学生等层面对优秀音乐教师的诉求,对濮阳市省级音乐名师群体进行系统地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通过田野考察和大量的访谈,以叙事研究的方法呈现濮阳市省级音乐名师的专业学习历程、专业发展历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名师优质课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在研究思路上,首先在对国内外有关优秀音乐教师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现状,形成研究综述;其次访谈濮阳市省级音乐名师刘栋占等三位教师,倾听他们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展现他们成为音乐教师后的新手阶段、熟手阶段及名师阶段,分析得出及时充电、勤学善思、教学相长的成长智慧加快了成长的步伐;再次,通过对名师优质课的分析得出音乐教师在教学上应具有专业的音乐知识、扎实的教学技能、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等专业素养;最后梳理出成为音乐名师的影响因素并结合一线名师的亲身经历,给广大普通音乐教师、学校及政府以启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濮阳市省级音乐名师的成长历程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重要人物的影响、关键事件的影响、地域因素的影响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对三位省级音乐名师的影响各有侧重。笔者根据研究分析得出以下两点启示:从音乐教师的自身出发,要具有保持发展敏感性、克服发展惰性、坚守一线教学、自觉进行教育科研的积极主观心态;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上从宏观角度出发,政府部门要建立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从微观角度出发,学校应建立制度规范的“师徒制”。个人、政府、学校三位一体,共同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三尺讲台呼唤名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尺讲台呼唤名师(论文提纲范文)

(2)人民教育家于漪个体成长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第二章 人民教育家于漪个体成长历程分析
    一、孕育期(1929-1950)
    二、成长期(1951-1958)
    三、成熟期(1959-1962)
    四、成名期(1963-1984)
    五、成家期(1985 至今)
第三章 人民教育家于漪个体成长外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
    二、家庭环境
    三、学校环境
第四章 人民教育家于漪个体成长内因分析
    一、坚定信仰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二、自主发展一辈子学做教师
    三、热爱教育点亮生命灯火
    四、勇于创新创建中国特色教育学
第五章 人民教育家个体成长规律分析
    一、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外部因素
    二、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内部因素
第六章 人民教育家于漪个体成长的启示
    一、人民教育家个体成长的困境
    二、人民教育家个体成长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3)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
    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3.2 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3.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类型化特征及多维比较
    3.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层次性结构
    3.5 本章小结
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4.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筛选以及分类
    4.2 基于实体分类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4.3 基于作用性质分类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检验
    5.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模型验证
    5.2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提升策略
    6.1 教师价值观念体系的变革性重构
    6.2 教师知识能力系统的终身性建构
    6.3 教师发展机构作用的实质性发挥
    6.4 教学科研团队组建及持续性合作
    6.5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导向性激励
    6.6 学校物质技术条件的有效性保障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问题和局限
    7.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课堂观察及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分析提纲
附录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调查问卷(预调研版本)
附录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调查问卷(正式版本)
附录5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价值
一、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形成的思想探源
    (一)教育观:“成功的教育是无痕的”
        1.树立求真、务实的教育精神
        2.落实自我教育的教育目标
        3.轻说教、重体验的教育过程
    (二)教学观:“语文教学应是一门科学”
        1.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2.奉行“一本二主”教学理念
        3.遵循两个主要规律
    (三)教师观:“一生学做教师”
        1.爱生是立业之本
        2.读书是立身之本
        3.反思是提升之本
        4.研究是创新之本
二、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形成过程
        1.探索期:对传统作文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发展
        2.共创期:尝试习作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并进
        3.深化期:捆绑“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训练
        4.成熟期:将教学与人格发展联系的教学风格
    (二)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为风格形成奠定基础能力
        2.外部因素:为风格形成增添加速动力
三、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特质剖析
    (一)教学观念的回归
        1.高瞻远瞩——作文教学的本质是教做人
        2.真实有趣——作文内容要回归儿童生活
        3.淳朴自然——作文语言应彰显儿童本色
    (二)教学智慧的提升
        1.独具匠心——“生活性”的教学资源开发
        2.由易入难——“倒过来”的写作训练顺序
        3.多就少改——“两代人”的写作批改传承
    (三)教学艺术的升华
        1.多姿多彩——“多样性”鼓励的教学语言
        2.良师益友——“蹲下身”沟通的教学姿态
        3.妙趣横生——“合作式”精彩的教学情境
四、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的启示
    (一)对语文教师的启示
        1.观念:从作文到做人
        2.智慧:从知识到方法
        3.策略:从技术到艺术
    (二)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1.作前:寻找新鲜有趣教学素材提高学习兴趣
        2.作中:听说读写能力“捆绑”训练激发学生思维
        3.作后:坚持传统作文批改法提升训练效果
结束语——永远的“真语文”代言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名师成长及影响的个案研究 ——以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姚嗣芳老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教育改革呼唤名师
        1.1.2 课程改革需要名师
        1.1.3 学生发展需要名师
        1.1.4 个人心向与导师意见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个人意义
    1.4 相关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2 研究设计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对“名师”概念的界定
        2.1.2 对“名师成长”的界定
        2.1.3 对“名师影响”的界定
        2.1.4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
        2.1.5 对“个案研究”的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窗口理论
        2.2.2 内外因素论
        2.2.3 教学做合一
        2.2.4 终身学习
    2.3 研究方法与思路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思路
    2.4 研究对象
        2.4.1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
        2.4.2 姚嗣芳老师
        2.4.3 研究的访谈对象
3 名师成长影响因素研究
    3.1 影响姚嗣芳老师成长的内部因素
        3.1.1 “最适合当老师”
        3.1.2 “不忘初心,必有轴心”
        3.1.3 “走了研究性变革之路”
    3.2 影响姚嗣芳老师成长的外部因素
        3.2.1 师范教育:铺好一块基石
        3.2.2 学校环境:培育一片沃土
        3.2.3 外部支持:搭建一步台阶
4 名师影响发挥的途径和作用
    4.1 名师影响的发挥途径
        4.1.1 带教徒弟制度化
        4.1.2 教育媒体传师魂
        4.1.3 着书立说论教育
        4.1.4 示范课堂显风格
    4.2 名师影响发挥的作用
        4.2.1 理清教学思路
        4.2.2 鼓励给足勇气
        4.2.3 敢于接受挑战
5 研究发现与启示
    5.1 从姚嗣芳老师身上看名师成长
        5.1.1 名师成长受多种因素影响
        5.1.2 名师拥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并付诸实践
        5.1.3 名师成长要经历从艺、悟道到创变的阶段,教学做合一
        5.1.4 名师成长是“切磋琢磨、涵育熏陶、终身学习”的过程
        5.1.5 名师成长依赖于良好的外部环境
    5.2 从姚嗣芳老师身上看名师影响发挥
        5.2.1 名师影响发挥的途径多样
        5.2.2 名师影响的发挥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5.2.3 学校和社会应积极创设条件让名师发挥作用
    5.3 研究的个人收获与启示
        5.3.1 阅读、实践、坚守三足鼎立
        5.3.2 持续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
        5.3.3 以课堂彰显教学主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访谈提纲
附录B:成都市第二届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名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创新教学的要求
        2.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要求
        3.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紧迫性
        4.个人的研究兴趣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内涵
    (二)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特点
        1.创造性
        2.研究性
        3.智慧性
        4.生成性
        5.民主性
    (三)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价值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的研究分析
    (一)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及内容
        3.研究工具
    (二)研究实施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分析
        2.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讨论
三、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存在问题
        1.教师对创新教学存在误解
        2.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不足
    (二)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与施行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1.教师对创新教学准备的认知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2.教师对教学资源创新利用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3.教师对教学内容创新设计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4.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运用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5.教师对创新教学评价的认知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三)教师对创新教学的施行存在问题
        1.教师重教轻学,缺乏实质创新
        2.创新流于形式,缺乏教学实效
四、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中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创新教学环境的缺失
        1.国家宏观教学要求的偏失
        2.学校创新氛围条件的薄弱
    (二)教师创新教学素养的欠缺
        1.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后
        2.教师自我教学反思的淡漠
        3.教师创新教学素质的缺乏
    (三)学生个体能动性的不足
        1.学生个性差异的束缚
        2.学生学习能动性的缺位
五、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一)国家宏观要求具体明确,给予教师创新教学指导
        1.创新教学内涵的正确清晰定位
        2.新课改与新教材的切实明晰指引
        3.教育考试制度的适时有效调整
    (二)学校完善组织创新联动,营造创新教学氛围条件
        1.创设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
        2.完善教学资源条件的供给
        3.改善教师评价与奖励体制
        4.减轻教与学的双重压力
    (三)教师自主创新提升,优化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
        1.增强创新教学意识及理念
        2.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素养
        3.生成具体的创新教学实践
        4.强化教师的学生主体意识
        5.加强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
        6.形成个性的教学艺术风格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 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三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四 教师调查问卷
致谢

(7)“绽放生命”:熊芳芳语文教学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一、熊芳芳的“生命语文”教学观
    (一)“生命语文”教学观的理论基础
    (二)“生命语文”教学观的形成原因
    (三)“生命语文”教学观的基本概述
二、熊芳芳“生命语文”的教学艺术
    (一)巧妙恰切的课堂导入
    (二)异彩纷呈的课堂呈现
    (三)提炼升华的教学结课
    (四)别出心裁的写作教学
三、熊芳芳“生命语文”的启示
    (一)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启示
    (二)对课程资源整合的启示
    (三)对学生素养提升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1.1.3 个人兴趣指向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1.1 理论意义
        1.2.1.2 实践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小学教师
        1.4.2 教师职业困惑
        1.4.3 叙事研究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2.4.1 访谈法
        2.4.2 观察法
        2.4.3 实物收集法
        2.4.4 文献分析法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2.5.1 研究的伦理
        2.5.2 研究的效度
        2.5.3 研究的推广度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5.1 内部影响因素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5.2 外部影响因素
        5.2.1 社会环境
        5.2.2 学校因素
        5.2.3 家庭因素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附录7:图片汇集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新闻报道中的教师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综述
    1.5 样本选择和关于教师报道的说明
第2章 样本报纸的数据呈现
    2.1 类目建构
    2.2 报道主题分析
    2.3 报道体裁分析
    2.4 报道形式分析
    2.5 报道篇幅分析
    2.6 报道倾向分析
第3章 《中国教育报》与《南方都市报》典型教师事件报道对比
    3.1 正面报道:黄大年先进事迹
    3.2 负面报道:厦大博导吴春明“诱奸”事件
第4章 教师媒介形象的类型
    4.1 正面形象
    4.2 负面形象
第5章 教师媒介形象呈现中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5.1 教师媒介形象呈现中存在的问题
    5.2 问题的不良影响
第6章 关于更好地呈现教师媒介形象的建议
    6.1 均衡不同倾向的教师报道
    6.2 转变报道思路,更新报道主题
    6.3 充分运用新闻图片的表现力
    6.4 适应网络生态,积极谋求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省级音乐名师群体研究 ——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一)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教育呼唤名师
        (三)笔者经历与思考
        (四)濮阳市地理位置、音乐教育的特殊性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濮阳市省级音乐名师成长过程
    一、刘栋占的成长过程
        (一)刘栋占个人情况简介
        (二)专业求学之路
        (三)专业发展之路
        (四)成长智慧——及时充电
    二、陈洪举的成长过程
        (一)陈洪举个人情况简介
        (二)专业求学之路
        (三)专业发展之路
        (四)成长智慧——勤学善思
    三、崔秀荣的成长过程
        (一)崔秀荣个人情况简介
        (二)专业求学之路
        (三)专业发展之路
        (四)成长智慧——教学相长
第三章 濮阳市省级音乐名师课例研究
    一、教学设计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
        (三)教学重难点的把握
    二、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环节
        (二)新授环节
        (三)拓展环节
        (四)课堂小结
    三、教学感悟
        (一)名师教学反思
        (二)笔者亲身体会
        (三)普通教师启发
第四章 音乐名师成长的影响因素与启示
    一、个人因素的影响
        (一)人生态度
        (二)个人品质
    二、重要人物的影响
        (一)家人影响
        (二)师承影响
        (三)同事、领导的助力
    三、关键事件的影响
        (一)演出经历
        (二)社会背景
        (三)公开课的历练
    四、地域因素的影响
        (一)河南省教育环境
        (二)濮阳市教育环境
    五、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一)积极的主观心态
        (二)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四、三尺讲台呼唤名师(论文参考文献)

  • [1]困境中的坚守:乡村教师学信念生成机制的叙事研究[D]. 韩雪童.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人民教育家于漪个体成长史研究[D]. 段沿沿.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3]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D]. 刘刚.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4]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研究[D]. 高延平. 渤海大学, 2021(02)
  • [5]名师成长及影响的个案研究 ——以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姚嗣芳老师为例[D]. 赵雪琴. 成都大学, 2021(07)
  • [6]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D]. 曲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绽放生命”:熊芳芳语文教学艺术研究[D]. 张雪. 宁夏师范学院, 2020(12)
  • [8]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9]新闻报道中的教师形象研究[D]. 杨红薇. 吉林大学, 2020(08)
  • [10]省级音乐名师群体研究 ——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D]. 赵晗笑.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标签:;  ;  ;  ;  ;  

三尺讲台呼唤名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