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的社会分层分析

医疗保障的社会分层分析

一、医疗保障的社会分层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褚雷[1](2021)在《公共政策视域下的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研究》文中指出基本医疗保险是保障社会成员“病有所医”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基本目标是保障国民健康。自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医疗保险制度以来,该制度在保障人类身心健康、减轻个体及家庭经济负担、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积极应对老龄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各国政府和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截止2020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已达到13.6亿人,参保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5%以上,制度整合并轨不断加快,筹资和待遇水平持续提高,已经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病有所医”问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成就之一。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幸福感研究自上个世纪50年代兴起,国内外学者主要聚焦幸福感的概念界定和相关影响因素开展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取得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目前,幸福感已经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国家和政府对民生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增进民生幸福业已成为政府当前工作的重要主题。在学界、政府和普通民众的共同关注下,幸福感研究的成果开始逐渐应用到公共管理领域,成为监测评估公共政策效果的新兴方式与手段。那么,作为目前覆盖面最广泛的重要公共民生保障制度之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提升居民幸福感方面是否发挥了作用?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是本论文提出的核心研究问题。围绕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后发现:国外研究主要基于福利国家改革的背景并结合医保政策实际运行来开展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国内研究集中出现于2010年以后,大多为对具体政策实施情况的经验性研究。总的来看,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分析,但是直接关注基本医疗保险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并不多。已有相关研究在理论逻辑分析、作用机制探讨及现实问题聚焦等几个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一些核心问题尚待深入探讨。鉴于现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在公共政策视阈下,基于当前中国社会背景,围绕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和影响机制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本研究的意义为:在理论层面,有助于丰富公共政策视角的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并为分析评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在实践层面,通过对基本医疗保险影响居民幸福感作用机制的分析,能够为从提升居民幸福感入手,优化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实践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建议。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幸福感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概念探讨和相关研究。在幸福感概念界定上,重点从主观生活质量核心内容的视角出发定义本研究所探讨的幸福感概念,并借鉴已有研究工具加以操作化处理;在基本医疗保险概念界定方面,主要考察我国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借鉴已有研究做法,分别以参与度、可及性、满意感、需求满足感、公平感和改善感加以操作化处理。本研究根据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居民健康、防范安全风险、调节收入分配、推动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融合并维护社会稳定等的基本功能,梳理了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中有关基本医疗保险与幸福感关系研究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公共产品理论、需要满足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社会融合理论和可行能力理论。在归纳分析上述理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现有相关文献研究的成果与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基本医疗保险影响居民幸福感的5个理论模型,分别为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直接影响效应模型、基于社会分层理论的间接影响机制模型、基于社会融合理论的间接影响机制模型、基于需要满足理论的间接影响机制模型和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间接影响机制模型,同时分别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假设。本研究分别基于全国层面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简称CGSS)2012年数据(主要验证收入分层机制和社会融合机制)和笔者自行开展的山东城乡居民2020年生活状况调查数据(主要验证需要满足机制和功能性活动机制),通过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主要实证研究结论为:(一)基本医疗保险影响居民幸福感的直接效应方面:(1)基本医疗保险有利于居民幸福感提升的直接效应在CGSS全国数据和山东调查数据中都得到证实;(2)基于CGSS全国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参与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女性居民和35-59岁的中青年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效应更显着,而对城镇居民、男性居民和其他年龄层次居民的影响则不显着,此结果可能与数据调查年份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的政策调整变化有关,此外幸福感的性别、年龄差异也是重要因素;(3)基于山东调查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同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的居民在幸福感方面高于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可见商业医疗保险在提升居民幸福感方面的补充性作用。(二)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机制方面:(1)基于社会分层理论提出的收入分层效应机制在CGSS全国数据层面得到证实,可知基本医保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对增进居民幸福感发挥了积极作用;(2)基于社会融合理论的社会融合效应机制未得到证实,即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融合虽分别都与居民幸福感显着正相关,但两者交互作用不显着,有关理论模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3)基于需要满足理论提出的健康、安全感和公平感中介效应机制在山东调查数据中得到证实,可知现行基本医保在满足居民健康、减少生活风险和维护社会公平等需要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通过这些作用机制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4)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提出的功能性活动中介效应机制在山东调查数据中得到证实,即对于基本医疗保险可及性、满意感、需求满足感、公平感、改善感等主观评价较高的居民比较低的居民功能性活动水平(包括社会参与、休闲参与和社会信任水平)要高,而较高的功能性活动水平又在提升幸福感方面发挥了显着的正向作用。(三)居民幸福感基本情况分析方面:(1)CGSS全国数据显示居民幸福感(包括身心健康体验指数、享有发展体验指数)以及10个维度的均分皆在理论中位数以上,但10个维度中知足充裕、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得分相对其他维度要低而山东调查显示居民幸福感水平总体平稳,但心理健康指数和身体健康指数也有待提升。由此可知,当前居民幸福感总体平稳,但身心健康方面的幸福体验还有待增进;(2)CGSS全国层面数据和山东居民调查数据基本都显示了,女性居民幸福感水平显着高于男性,务农群体幸福感水平显着高于其他职业类别群体,但大专及以上学历群体的幸福感水平较低,这与当前大多数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四)基于山东居民调查数据的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效果居民评价情况分析:(1)调研样本居民的基本医保参保率超过95%;(2)调研样本居民对于基本医疗保险的可及性、满意感、需求满足感和公平感总体评价较高,但基本医疗保险改善感相对略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策实施效果与居民体验的滞后性;(3)总体上,老年人群体、男性群体、低学历群体、非在婚群体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可及性、满意感、需求满足感、公平感和改善感较其他群体要高,个体和私营企业就业人员的得分则较低,农业户口群体的基本医保改善感显着高于非农业户口群体。上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基本医保对于农村群体、老年人群体等较大投入力度所带来的直接效果,但也提醒有关部门应加强个体从业人员、私营企业就业人员等非公经济就业人员和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医保投入与保障力度。基于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的结论,本研究从公共价值、制度结构和经办机制入手,分析归纳制约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功能发挥的因素,重点阐述了现行政策存在的重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基于居民幸福感提升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优化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制度结构(聚焦公平幸福价值取向)、政策实施(侧重需求分析与优化制度供给)、制度效能(凸显可行能力导向与共享发展)和管理服务(体现精准标准服务与信息化建设等保障机制)四个层面共11项建议。

史春红[2](2020)在《医疗保险对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 ——基于社会溢出效应视角下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利用2014年和2016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将社会溢出效应概念引入到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作用中,系统分析除了本家庭外社区其他家庭医疗保险参保情况对本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继而探究医疗保险对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是否存在社会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医疗保险对家庭的灾难性医疗支出的保障过程中确实存在社会溢出效应,且这种效应在短期内能够释放家庭的医疗服务需求,导致家庭医疗支出的增加;但在长期,随着社区其他家庭医疗保险参保率的提高,其他家庭医疗保障程度也得到增强,使其有更多的资金或能力援助发生疾病的家庭,从而降低家庭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的概率。为进一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对样本数据分别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内生性检验,以及城乡分层、收入分层、东中西地区分层的异质性检验,所得结果依然显着。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除本家庭外社区其他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发生情况作为中介变量,探讨医疗保险对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产生社会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最后,基于本文实证研究所得结论,就进一步完善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孙梦迪[3](2020)在《社会分层对自感健康的影响研究 ——基于CGSS数据》文中研究指明健康是人之根本,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发展署(UNDP)将健康认定为人类社会发展首要目标之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卫生、生态等方面的发展和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已经突显。作为“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国家始终将人民健康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以提高人民健康意识。健康研究中,由于自感健康能充分代表受访者自身感受且数据较真实,近年来此类健康测度方式备受研究者重视,并被众多社会调查广泛采用。影响健康的因素众多,其中关于个人属性因素的研究较为充分,社会因素考察相对不足,因此从社会因素入手,进而从社会分层角度进行研究。首先对中国居民自感健康宏观及微观状况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借鉴自感健康领域的既有研究成果,使用可得最新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数据,依据社会分层等社会学理论选取自评家庭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职业受雇类型四变量作为社会分层代理指标,从经济、教育、医疗保障、雇佣类型四大维度刻画社会分层并分别做了相关性分析。最后运用倾向值匹配(PSM)方法识别各因素对自感健康的因果效应,从而综合判断社会分层对自感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层级的提高有助于自感健康水平的提升。其中,自评家庭经济水平对自感健康有显着正因果关系;受教育程度对自感健康影响不显着,高学历者自感健康有下降趋势;医疗保险对自感健康有显着正因果关系,且公费医疗对自感健康具有显着正因果关系;受雇他人对自感健康有负因果关系但不显着。将受雇类型细分后,自身为企业老板对自感健康有正因果关系,个体经营对自感健康有负因果关系,受雇于他人则对自感健康水平无显着影响。

岳经纶,方珂,蒋卓余[4](2020)在《福利分层:社会政策视野下的中国收入不平等》文中研究表明福利分层影响社会政策的再分配效应,是分析社会福利体系演化的工具。它具有法团主义福利制度式的"分层效应"和发展主义福利制度下社会安全网络建设的"内外现象"两种表现形态。新中国福利制度的发展起始于"社会身份本位"的劳动保险制度,受"政治分层"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形成社会福利的"内外现象"和福利分层。经过"发展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背景下的政策发展,现有社会福利体系的福利分层变得更为复杂。碎片化的社会保险领域体现法团主义式的"分层效应",不充分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则体现发展主义式的"内外现象"。"社会中国"的建设既要缓解社会保险领域的"分层效应",也要克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外现象"。一方面要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另一方面要把基本公共服务从其与其他制度的捆绑中分离出来,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

张迪[5](2019)在《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健康保障差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求和首要条件,是人类一切活动最重要的价值取向[1],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而促进健康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需求。但是,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代际之间和阶层之间健康保障的差异仍然巨大。在“健康中国”的倡导下,我国医疗建设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致力于缩小这些差距。在此政策背景下,本论文以“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健康保障”为研究范畴,以“差异性”为侧重点,在社会阶层视角下对已有健康保障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借鉴了中外阶层理论及其划分。基于获得的云南、武汉、北京三地的微观调研数据,从医疗服务利用、医疗保障和健康结果三方面运用描述统计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健康保障差异状况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发现:社会阶层越高健康意识越强,阶层越低疾病风险越重;社会阶层越高医疗服务可及性越好,阶层越低保障能力越弱;社会阶层越高医疗就诊偏好越自由,阶层越低基层就诊越多。对此,本文从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健康结果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措施,以缩小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健康保障差异性。

郎杰燕[6](2019)在《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文中指出制度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贯穿于政治学发展的始终。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性制度,其改革、发展与完善不仅能够分散农民疾病风险、降低农民医疗负担、增进农民健康福祉,而且有利于缓解社会利益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升国家政权合法性。可见,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体现其社会性的同时也显现出很强的政治性。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从建国之初的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到如今城乡一体化整合期的“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走过一条“跌宕起伏”的制度变迁之路。时至今日,仍存在管理经办体制不顺畅、筹资结构不合理、待遇支付制度不健全、监督控费机制不完善、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等诸多问题,给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国家能力和政府信任带来巨大挑战。诚然,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复杂变迁一直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形成了经济、制度、社会、文化、政治等不同的研究路径。但是,对于由宏观管理、筹资、待遇支付三项核心要素制度构成,关系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两个市场”,关涉国家、政府、社会团体及农民个人等多元利益,并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具有高度耦合性的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而言,单一角度的分析难免有失偏颇,难以揭示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真实过程”与内在逻辑。综合“结构”、“行动”与“历史”要素全面解释制度变迁的历史制度主义为理解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复杂变迁提供了一个广阔视角,以期探寻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深层逻辑,为未来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指明方向、提供路径。为此,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关于依据历史发展关键节点划分制度变迁阶段的方法,将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历程划分为建国初期(1949-1957)、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7)、改革开放初期(1978-2001)、新世纪初期(2002-2008)、城乡一体化加速期(2009-今)五个阶段。通过全面、系统梳理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总结归纳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并着重探寻其变迁的内在逻辑。由此得出以下三个主要结论:其一,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具有复杂变迁历程与多元变迁特征。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经历了“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制度断裂——‘初级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险——‘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五次重大变迁。并且,每次大的制度变迁阶段下均有制度创新、制度扩散、制度完善等连续的、有所差异的制度变迁过程。同时形成分层分序的变迁路径,诱致性与强制性并行、内源性与外源性交揉、渐进性与突变式共存、合意性与意外性同在的多样化变迁方式,以及利弊相随的制度变迁绩效。其二,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遵循“环境·主体·时间”三重复合式逻辑。制度环境通过粘嵌耦合机制对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产生结构性影响,即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结构中的宏观管理、筹资和待遇支付制度分别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高度粘嵌,推动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结构性变迁。行动主体通过价值偏好与利益博弈机制对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产生自主性影响,即建国初期农民的共同行动,人民公社时期国家的整体性动员,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医疗机构、农民等多元主体的非合作博弈,新世纪初多元主体的合作博弈以及城乡一体化加速期人社与卫生两个主管部门之间的管理权争夺,推动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自主性变迁。另外,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近百年变迁历史中形成对“国家主导”、“自愿合作”以及“二元保障”路径的强劲依赖,并且还受到诸多偶然性事件以及关键节点等时间要素的深刻影响。其三,未来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应在优化制度环境、规范各行动主体行为、突破路径依赖、把握关键节点的基础上向着更加公平、健康、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辛艳姣[7](2019)在《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不同补偿方案精准扶贫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随着全民医保体系的初步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渐凸显,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机制,是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的重大课题。重特大疾病救助存在两种典型模式,模式一是仅考虑个人自付费用,将个人自付费用超过统一救助起付线的患者全部纳入救助;模式二是综合考虑患者个人自付费用和家庭收入情况设置纳入标准,将个人自付费用超过家庭收入的一定比例的患者作为救助对象。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不同救助方案实施效果,为进一步优化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设计、达到精准扶贫目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代表不同重特大疾病救助方案、医疗救助信息较完善的湖北省A地(代表模式一)和贵州省B地(代表模式二),通过机构调查、患者调查和关键人物访谈收集两地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和救助数据库、医疗保险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基于全民健康覆盖视角,分别用救助受益率、不可报销费用占比、实际救助比及致贫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和平均缺口等指标,对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卡方检验及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救助方案下保障效果。运用医疗保险精算相关理论,构建数学模型模拟同一救助效果(致贫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下不同救助方案设计,并基于成本-效果分析和受益归属分析(选取集中指数和Kakwani指数)分别对模拟救助方案的效率和公平进行评价。【结果】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重特大疾病救助对象人均住院费用约为所有大病患者的1.4倍,且人均住院次数(A、B地分别为8.4和4.2)高于所有大病患者(分别为4.7和2.8)。不同救助模式的实际救助效果具有较大差异,A地重特大疾病救助受益率(31.1%)明显高于B地(17.4%),但从救助宽度和深度上看,A地不可报销费用占比较高(22.1%),实际救助比(仅为12.4%)远低于B地(49.6%),且救助后大病患者致贫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和平均缺口下降幅度也均低于B地。模拟不同救助方案的评价结果显示,同一致贫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下,救助资金需求随救助起付线的上升而有所下降,设置纳入标准时方案资金需求最高;各方案集中指数和Kakwani指数均为负值,且设置纳入标准的救助方案集中指数和Kakwani指数绝对值最大。说明同一救助效果下,模式二即设置纳入标准的救助方案虽成本较高,但更有利于贫困人口受益,缩小贫富差距。【结论】重特大疾病救助对象就医需求较高,疾病经济负担也远高于普通大病患者。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救助模式带来的实际救助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模式一虽提高了受益人群广度,但同时也分散了有限的救助资金,实际救助效果较差,也未体现救助的“精准性”。对模拟的不同救助方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相同救助效果下,模式二综合考虑患者费用负担和家庭经济状况进行重特大疾病救助,虽然成本较高,但公平性更高,使贫困人群受益更多,更有利于缩短贫富差距,符合医疗救助福利型医疗保障特征。

任飞[8](2019)在《社会正义视阈下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正义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命题。古今中外的无数哲学家、伦理学家、政治学家都将社会正义作为理想社会的基本准则。当前,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价值追求,全面地嵌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卫生领域也不例外。政治学的正义研究与对生命健康的关注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正义理论的每一个重要成就都能够应用于生命健康领域。从历史经验来看,健康正义的实现依赖于国家对于全体社会成员健康保障的制度安排。而医疗服务作为健康保障的重要内容,国家对于医疗服务的制度安排是否符合正义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健康正义的实现程度。理想状态下,医疗服务是一种公共需要,应全部由国家通过制度安排予以保障。但现实中,当难以保障全部医疗服务时,国家通常是量力而行地选择部分医疗服务来向全民提供。而这部分医疗服务在国家制度安排下被赋予了公共物品的特性,可以称之为“基本医疗服务”。但不可忽视的是,基本医疗服务在使用时具有明显的竞争性和排他性。这就需要国家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来摒弃其私人物品属性,通过实现“规模效应”和提高“排他成本”来赋予其公共物品属性,才能体现健康正义。有鉴于此,政府遵循社会正义原则通过构建一定的制度安排来保障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均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公平,便成为应有之义。这种正义的制度安排便是本文的研究对象——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从社会正义视阈对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进行研究,首先需要梳理相关的理论缘起。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正义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差异性社会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重要价值。正义思想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具有不同的内涵。罗尔斯的先验主义正义观和阿马蒂亚·森的社会现实主义正义观的理论养分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实现路径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切实的操作指导。公共物品理论的学者们则告诉我们: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了其供给的政府责任,同时提出了如何避免纯公共物品的“公共地悲剧”与准公共物品的“过度使用”和“拥挤效应”的思路。制度变迁理论对于原有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现象的深刻揭示,对于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公共选择理论通过对“集体行动逻辑”的阐释和政党、利益集团以及公共政策之间的传导作用分析,对于当前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具有直接的帮助。差异性社会理论对于我国社会的“利益分化”和“社会分层”现象的描述以及“差异的正义”的论述,更加坚定了对于基本医疗服务的正义分配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第二章开始聚焦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进行研究。从我国当前医疗服务体系来看,政府无力将全部医疗服务转化为公共物品,仅能聚焦于基本医疗服务。这种现状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考量。从历史变迁来看,改革开放前的那种“国家统揽的、广覆盖式的、较低水平的、较强公平性”的医疗服务体系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革、政府和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位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我国医疗服务体系逐步走向了市场化改革道路。虽然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医疗服务公平性也出现了下降,导致了较为严重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同时在城乡、地区、收入差异的影响下,不同地区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不同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和获得能力都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因制度安排的缺陷被不断强化,更加凸显出我国医疗服务的供给总量不足与分配不均等问题的严峻性。经过认真反思,理论界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医疗服务需要重塑公益性。但局限于国家公共财政能力,我国并不宜实行英国式的全民免费医疗,只能选择保障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就医的机会均等和结果公平,让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正义,成为我国医改的重要努力方向。在此背景下,我国自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医改拉开了帷幕,明确提出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作为基本原则,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健康公平”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党和政府也始终对全体人民的生命健康给予深切关注,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纳入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之中,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新医改无疑是合乎国情和符合正义原则的。但面对区域差异和强大的制度惯性,国家对于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显然难以一蹴而就。目前,新医改推行已十年,改革成效究竟如何?是否实现了改革目标?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解决?政府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是否符合正义原则?倘若不符合,如何改革才能推进正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在第三章中,本文基于社会正义原则对我国当前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和改革实践进行分析发现,虽然新医改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在社会正义方面仍存在四大缺憾:首先,基本医疗服务权利的正义缺憾。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缺乏法律保障,不同群体在“个体差异、社会地位、经济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下,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可行能力”存在着显着差异,权利平等并未能完全实现。其次,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的正义缺憾。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体系仍存在医疗资源总量不充分、部分政策失灵和医疗资源配置失衡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医疗服务供给者逐利的行为逻辑未根本转变、人均医疗费用增速仍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利益集团吞噬了部分改革成效、地域和城乡之间资源配置失衡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功能错位。再次,基本医疗服务分配的正义缺憾。分级诊疗消亡后重塑艰难,无序就医严重阻碍了基本医疗服务分配时的机会均等。重塑分级诊疗体系的努力,如多点执业、医联体等制度,仍面临着制度壁垒和实践困境。最后,基本医疗服务支付的正义缺憾。我国最能体现正义原则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仍存在着“非全国统筹的俱乐部壁垒、平等原则下的公平缺失和非强制筹资破坏机会平等”等问题。这四个方面的缺憾表明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仍未完全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均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公平。那么符合社会正义原则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应当如何构建呢?第四章从国外主要典型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英国的国家包办型、美国的市场主导型、德国的政府主导型、新加坡的公私功能互补性)中提炼出有助于推进基本医疗服务正义分配的合理要素,即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分配公平、政府主导和尊重国情。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正义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应涵盖“权利正义、供给正义、秩序正义和保障正义”,即从法律上赋予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以区域纵向医联体为单元重塑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体系、以强制性分级诊疗保证基本医疗服务分配公平、以逐步提高医保基金支付比例直至全额支付来保障结果公平。同时,通过对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可行性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执政党对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以及我国政府所具备的主导地位赋予了该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政治可行性,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公共财政能力的不断增强为加大基本医疗服务的财政投入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人民群众对于医保制度整合的期盼和改革风险的制度规避奠定了该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社会可行性。但正义缺憾的弥补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彻底实现“权利正义、供给正义、秩序正义和保障正义”,需要对所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有着清晰的认识,要坚持“改革和稳定的平衡”原则统筹推进:第一是加快立法进程,赋予人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第二是加快资源整合打造紧密型医联体,强化供给对需求的引导作用;第三是实行强制性分级诊疗,以合理的程序设定化解无序就医难题;第四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体社会成员强制性参保,建立公平的医保筹资方式,同时逐步提高支付比例直至全额支付。面对资源整合时条块分割的路径依赖、差异性需求下的共识分裂、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潜规则引发的过度医疗风险和政策实施过程中特殊利益集团的渗透与绑架风险,实现基本医疗服务正义分配需要由中央政府进行顶层设计,由改革相关方共同参与改革方案设计增强制度共识,以制度理性破除资源整合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全国统筹增强基本医疗服务保障能力,依赖监管机制创新切断过度医疗的诱因传导,形成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错位发展格局,才能最终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改革目标。

严妮,胡瑞宁[9](2017)在《基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背景的全民医保制度反思》文中研究说明全民医保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现阶段我国对全民医保的认识和全民医保实践发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背景下,深入分析全民医保的内涵与理论依据,提出全民医保的实现路径,对我国全民医保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全民医保应该在基本医疗保险均等化的基础上,按照收入水平的不同建立主辅结合的分层保障模式,同时在均等基础上体现差别、在统一基础上形成层次,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适应社会成员的不同需求。

刘玉兰[10](2015)在《社会公民身份、社会排斥与农村儿童健康 ——基于CHNS数据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儿童健康水平有了显着的提升。然而,市场化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福利制度转型,即提供儿童健康福利的主体由政府这一单一主体逐步转换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主体,重塑着福利资源分配的制度架构,进而改变了儿童健康的机会结构,最终分化了儿童健康,具体体现为我国儿童健康的城乡与省域差异明显。本项研究以农村儿童为研究对象,围绕“是什么”、“为什么”,着力解答农村儿童健康的影响机制和影响路径等核心议题。以中国福利制度转型为背景,以社会排斥理论为分析视角,以农村儿童的社会公民身份为逻辑起点,以福利三角(市场、国家和社会)为基础,搭建研究框架,考察农村儿童健康的现状,揭示农村儿童的健康影响机制(多重身份下的社会排斥机制),并进一步分析因农村儿童的社会公民身份而产生的经济排斥、国家福利制度排斥和社会关系排斥影响其健康的具体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儿童社会公民身份的嵌套性、被排斥对象的主体性、健康不平等的机会结构三个议题,力求为消除农村儿童的健康劣势提供政策参考依据。本项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采用描述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资料。主要的研究结论:第一,城乡和省域社会公民身份与农村儿童健康水平显着相关。与城市户籍儿童相比,农村户籍儿童的健康弱势地位仍然显着,同时儿童的省域社会公民身份调节了儿童健康的城乡差异,东部某些省域的农村儿童健康劣势不显着。第二,社会排斥对社会公民身份和农村儿童健康水平起中介传导作用。一方面,社会公民身份与农村儿童面临的社会排斥有紧密关系,城市户籍-低排斥省域的儿童面临的总排斥水平最低,农村户籍-高排斥省域的儿童面临的总排斥水平最高。另一方面,社会排斥的中介作用明显,当控制了儿童面临的社会排斥之后,社会公民身份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系数显着减少。第三,农村儿童健康的综合影响机制方面。整体而言,与城市户籍儿童相比,农村户籍儿童健康的劣势地位明显,是由于高排斥省域农村儿童健康水平显着低于同样省域的城市儿童。这一现象与高排斥省域农村儿童具备的“嵌套性”的社会公民身份有关,即兼具农村和高排斥省域社会公民身份,这些儿童面临更高程度的社会排斥。这种“嵌套性”社会公民身份的形成则与市场化过程对城乡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不平等的强化及在儿童健康领域中管理(地方政府)和医疗机构(市场)的共同作用所带来的省域社会公民身份的崛起有关。第四,农村儿童面临的社会排斥对其健康的影响路径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的社会排斥通过影响农村儿童的健康资源、健康行为、社会心理状况、医疗和卫生服务资源、儿童照顾等方面,最终生产了这些儿童健康的劣势地位。本文将农村儿童的健康置于社会公民身份、社会排斥和健康不平等的研究框架下进行分析,研究意义体现在:第一,与目前学术界主要的结构主义的健康不平等解释模式不同,本文突出了儿童健康产生的制度结构视野,从儿童社会公民身份出发,提供了解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家庭-人口因素与健康不平等之间关系形成的制度机会。第二,本文从实证的角度整合了社会公民身份和社会排斥理论,证明了社会排斥对社会公民身份和农村儿童健康水平的中介传导作用。这种理论的整合一方面为解释社会公民身份如何影响微观个体的健康提供了关系背后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拓展了社会排斥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的解释。第三,本文发现我国农村儿童社会公民身份正由单一城乡身份向城乡与省域多重身份转型,为市场转型论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总之,在市场和福利制度转型的背景下,整合社会公民身份和社会排斥理论,或许是健康不平等研究的重要分析视角。

二、医疗保障的社会分层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疗保障的社会分层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政策视域下的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
        (二) 国内相关研究
        (三) 总结与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数据来源
    四、创新之处
第二章 核心概念讨论与相关理论分析
    一、核心概念的讨论
        (一) 对幸福含义的探讨
        (二) 对基本医疗保险的讨论
    二、相关理论分析
        (一) 幸福感相关理论
        (二) 基本医疗保险相关理论
    三、基本理论框架与分析路径
第三章 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 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 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正向影响
        (二) 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差异化影响
        (三) 研究假设
    二、研究设计
        (一) 数据来源
        (二) 变量设计与处理
    三、基于CGSS全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 居民幸福感的基本情况
        (二) 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四、基于山东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 居民幸福感的基本情况
        (二)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情况
        (三) 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的相关性分析
        (四) 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影响机制分析
    一、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 收入分层的影响机制
        (一)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 研究设计
        (三) 基于CGSS全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二、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 社会融合的影响机制
        (一)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 研究设计
        (三) 基于CGSS全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三、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 需要满足的影响机制
        (一)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 研究设计
        (三) 基于山东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四、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 功能性活动的影响机制
        (一)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 研究设计
        (三) 基于山东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幸福感提升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分析
    一、制约基本医疗保险功能发挥的因素探讨
        (一) 公共价值的制约
        (二) 制度结构的制约
        (三) 经办机制的制约
    二、基于幸福感提升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优化建议
        (一) 制度结构层面: 凸显普惠公平与消除福利分割
        (二) 政策实施层面: 居民需求分析与高质量供给
        (三) 制度效能层面: 可行能力取向与成果共享
        (四) 管理服务层面: 精准标准施策与数字治理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 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
        (二) 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三) 基于幸福感提升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优化建议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 研究局限
        (二) 未来研究的展望
附录一 山东居民生活状况调査抽样框说明
附录二 城乡居民生活状况调査问卷(部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医疗保险对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 ——基于社会溢出效应视角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灾难性医疗支出
    2.2 医疗保障对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研究
    2.3 社会溢出效应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概述
    3.1 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因素
        3.1.1 家庭经济条件
        3.1.2 家庭发展机会
        3.1.3 信息获取
        3.1.4 社会支持
    3.2 社会溢出效应作用机制
        3.2.1 社会化机制
        3.2.2 社会服务机制
        3.2.3 环境机制
        3.2.4 区位机制
    3.3 社会溢出效应视角下医疗保障和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关系
第四章 数据来源与计量模型设定
    4.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4.1.1 数据来源
        4.1.2 变量选择
    4.2 计量模型设定
第五章 实证分析与检验
    5.1 基准回归
    5.2 稳健性检验
        5.2.1 基于不同阈值
        5.2.2 基于CLDS数据检验
        5.2.3 内生性检验
    5.3 异质性检验
        5.3.1 基于城乡分层检验
        5.3.2 基于收入分层检验
        5.3.3 基于地区分层检验
    5.4 机制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6.2.2 重视和加强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障作用
        6.2.3 建立和完善促进社区医疗保障制度正向溢出的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社会分层对自感健康的影响研究 ——基于CGSS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对社会分层的认识研究
        1.2.2 对自感健康的认识研究
        1.2.3 从人口学角度对自感健康的研究
        1.2.4 从社会学角度对自感健康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结构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健康与社会分层理论
    2.1 社会分层及自感健康主要理论
        2.1.1 社会资本理论
        2.1.2 社会资源理论
        2.1.3 社会分层理论
        2.1.4 理性行为理论
        2.1.5 自感健康理论
    2.2 主要影响因素与理论假说
第3章 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分析
    3.1 我国居民健康宏观状况概览
    3.2 我国居民健康微观状况分析
        3.2.1 数据来源
        3.2.2 变量选取
        3.2.3 微观调查数据分析
    3.3 自感健康与社会分层变量间关系描述统计
        3.3.1 自感健康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
        3.3.2 自感健康与家庭经济水平的关系
        3.3.3 自感健康与医疗保险的关系
        3.3.4 自感健康与受雇类型的关系
    3.4 有序Logit模型估计
    3.5 简要总结
第4章 社会分层对自感健康的PSM估计
    4.1 方法比较与选择
        4.1.1 方法比较
        4.1.2 PSM方法简介
    4.2 匹配效果检验
        4.2.1 教育因素
        4.2.2 经济因素
        4.2.3 社会医疗保障因素
        4.2.4 职业受雇类型因素
    4.3 因果效应推断
    4.4 简要总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4)福利分层:社会政策视野下的中国收入不平等(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福利分层与收入不平等:社会政策的研究视角
三、 福利体系中的两种“悬崖效应”与福利分层的表现形态
四、 中国社会保险的分层效应与福利分层的演化:以医疗保障为例
五、 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外现象与福利分层的新变化:“泛福利化”的视角
六、 “社会中国”建设与福利分层的缓和

(5)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健康保障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范畴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健康保障的内涵研究
        1.3.2 健康保障差异性研究视角
        1.3.3 健康保障差异性研究结果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阶层理论及健康差异
    2.1 中外社会阶层理论
        2.1.1 西方社会阶层理论
        2.1.2 中国社会阶层划分
    2.2 健康差异和健康不公平
        2.2.1 健康差异判定标准
        2.2.2 健康不公平的表现
第3章 量化分层与指标体系
    3.1 数据基本情况及量化分层
        3.1.1 数据基本情况
        3.1.2 社会阶层量化结果
    3.2 研究指标体系与假设
        3.2.1 健康保障差异性的指标及其选择
        3.2.2 不同社会阶层健康保障差异的研究假设
第4章 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健康保障差异性的实证分析
    4.1 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医疗服务的差异分析
        4.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2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
        4.1.3 主要指标的回归分析
    4.2 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医疗保障的差异分析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
        4.2.3 主要指标的回归分析
    4.3 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健康结果的差异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
        4.3.3 主要指标的回归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假设验证与结论
    5.2 优化策略和建议
        5.2.1 医疗服务方面的政策建议
        5.2.2 医疗保障方面的政策建议
        5.2.3 健康结果方面的政策建议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评价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价值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研究
        (三)已有研究评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阐释
        (一)制度及制度变迁
        (二)医疗保险制度及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三)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四、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视角:历史制度主义
        (二)分析框架:环境·主体·时间与制度变迁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六、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总体思路
        (二)结构安排
第1章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基本历程
    1.1 建国初期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
        1.1.1 制度生成:米山联合保健站建立
        1.1.2 制度扩散: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推广
    1.2 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
        1.2.1 制度创新:稷山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建立
        1.2.2 制度扩散: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大力推广
        1.2.3 制度衰退:国民经济调整下暂时性式微
        1.2.4 制度高潮:“六·二六”指示下走向“顶峰”
    1.3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断裂
        1.3.1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雪崩式”解体
        1.3.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首次恢复重建失败
        1.3.3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再度恢复重建无果
    1.4 新世纪初期“初级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险
        1.4.1 制度创新:新农合政策出台
        1.4.2 制度试验:新农合试点启动
        1.4.3 制度扩散:试点扩大与“全覆盖”
    1.5 城乡一体化加速期“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
        1.5.1 制度创新:地方自发探索城乡医保制度整合
        1.5.2 制度扩散:中央顶层政策倡导性整合
        1.5.3 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式整合
    小结
第2章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
    2.1 分层分序: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路径
        2.1.1 分层变迁:三项核心要素制度的相对独立性
        2.1.2 分序变迁:三项核心要素制度的相互关联性
    2.2 多样并存: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方式
        2.2.1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并行
        2.2.2 内源性制度变迁与外源性制度变迁交揉
        2.2.3 渐进性制度变迁与突变式制度变迁共存
        2.2.4 合意性制度变迁与意外性制度变迁同在
    2.3 利弊相随: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绩效
        2.3.1 农村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2.3.2 “集体福利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2.3.3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断裂式”变迁绩效
        2.3.4 “初级社会保险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2.3.5 农村“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小结
第3章 结构性变迁:制度环境与农村医疗保险
    3.1 制度环境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3.1.1 粘嵌耦合:制度环境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
        3.1.2 农村医疗保险与制度环境的嵌入关系
    3.2 政治嵌入性:政治环境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
        3.2.1 国家缺位与“俱乐部式”管理
        3.2.2 “全能主义”与官僚化管理
        3.2.3 行政分权与管理主体缺失
        3.2.4 民生政治与政府垄断性管理
        3.2.5 政府治理变革与社会化管理
    3.3 经济嵌入性:经济环境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
        3.3.1 合作经济与农民自愿集资
        3.3.2 封闭性集体经济与强制性筹资
        3.3.3 经济性分权与医疗保险筹资不力
        3.3.4 经济发展奇迹与财政主导型筹资
        3.3.5 分配格局调整与社会化筹资
    3.4 社会嵌入性:社会环境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
        3.4.1 社会弥散与低水平医疗保健
        3.4.2 “总体性社会”与集体医疗福利
        3.4.3 社会转型与医疗自费
        3.4.4 社会权利诉求与初级医疗保险待遇
        3.4.5 社会公正与统一医疗保险待遇
    小结
第4章 自主性变迁:行动主体与农村医疗保险
    4.1 偏好与博弈:行动主体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
        4.1.1 价值偏好:单一行动主体与制度变迁
        4.1.2 利益博弈:多元行动主体与制度变迁
    4.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行动主体及其利益诉求
        4.2.1 国家/政府的利益诉求
        4.2.2 医疗机构的利益诉求
        4.2.3 农民的利益诉求
    4.3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博弈
        4.3.1 农民的共同行动与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
        4.3.2 国家的整体性动员与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
        4.3.3 多元主体的非合作博弈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断裂
        4.3.4 多元主体的合作博弈与“初级社会保险型”农村医保
        4.3.5 管理权之争与“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
    小结
第5章 历史性变迁:时间中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5.1 路径依赖、偶然事件、关键节点与制度变迁
        5.1.1 自我强化: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5.1.2 意外结果:偶然事件与制度变迁
        5.1.3 “遗产”的产生与再生产:关键节点与制度变迁
    5.2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5.2.1 “国家主导”路径的依赖
        5.2.2 “自愿合作”路径的依赖
        5.2.3 “二元保障”路径的依赖
    5.3 偶然事件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5.4 关键节点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小结
第6章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三重逻辑与未来改革
    6.1 “环境·主体·时间”三重复合式制度变迁逻辑
    6.2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及原则
        6.2.1 共享、健康与幸福:制度改革目标
        6.2.2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则
    6.3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策略选择
        6.3.1 优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环境
        6.3.2 规范各行动主体行为
        6.3.3 突破路径依赖
        6.3.4 注重关键节点
    小结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进一步讨论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不同补偿方案精准扶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研究背景
        1.1.2 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研究现状
        1.2.2 国内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
        2.2.2 医疗保障相关理论
        2.2.3 健康公平理论
    2.2 资料来源
        2.2.1 文献检索
        2.2.2 现场调查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研究法
        2.3.2 统计学方法
        2.3.3 反事实分析法
        2.3.4 成本-效果分析法
        2.3.5 受益归属分析
    2.4 相关概念界定
        2.4.1 重特大疾病
        2.4.2 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2.4.3 致贫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及平均缺口
    2.5 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重特大疾病救助方案设计的理论研究
        3.1.1 救助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3.1.2 救助方案参数内涵与调整
        3.1.3 救助方案设计思路
    3.2 重特大疾病救助方案设计的实证研究
        3.2.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
        3.2.2 样本地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不同救助方案政策分析
        3.2.3 基于UHC视角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效果分析
        3.2.4 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不同补偿方案模拟与评价
4 讨论与建议
    4.1 讨论
        4.1.1 重特大疾病救助对象就医需求较高,面临较重的疾病经济负担
        4.1.2 不同救助方案下,救助效果存在一定差距
        4.1.3 综合考虑患者费用负担和家庭经济状况进行重特大疾病救助更符合医疗救助福利型医疗保障特征
        4.1.3.1 综合考虑患者医疗费用和家庭收入,具有较高的公平性..
        4.1.3.2 综合考虑患者医疗费用和家庭收入,资金需求较高
    4.2 建议
        4.2.1 以公平为先,兼顾效率,合理设计重特大疾病救助方案
        4.2.2 综合考虑患者医疗费用和家庭收入作为重特大疾病救助优化方向
        4.2.3 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适当提高重特大疾病救助筹资水平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8)社会正义视阈下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价值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价
    三、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主要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医疗服务
        (二)基本医疗服务
        (三)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四)基本医疗保障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基础
    一、社会正义理论:构建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正义的理论溯源
        (二)罗尔斯的先验制度主义正义观
        (三)阿马蒂亚·森的社会现实主义正义观
    二、公共物品理论:构建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政府责任
        (一)公共物品的内涵与特征
        (二)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共物品”性质与政府主导的必然性
    三、制度变迁理论:构建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路径分析
        (一)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
    四、公共选择理论:构建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障碍分析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集体行动的困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
        (三)政治承诺、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的传导逻辑
    五、差异性社会理论:基本医疗服务的正义与社会差异的弥合
        (一)社会形态理论与差异性社会理论的提出
        (二)差异性社会的基本特征与演化路径
        (三)基本医疗服务的正义具有社会差异的弥合功能
第二章 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历史变迁
    一、国家与社会同构一体时期的医疗服务体系
    二、国家和社会有限分离过程中的医疗服务体系
        (一)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的变革
        (二)基本医疗服务分配的变革
        (三)基本医疗服务支付的变革
第三章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正义缺憾
    一、基本医疗服务权利的正义缺憾:缺乏法律保障
    二、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的正义缺憾:破坏机会均等
        (一)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凸显正义诉求
        (二)改革举措存在政府失灵
        (三)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三、基本医疗服务分配的正义缺憾:破坏过程平等
        (一)无序就医破坏程序正义
        (二)分级诊疗体系重塑障碍重重
        (三)医疗资源下沉陷入困境
    四、基本医疗服务支付的正义缺憾:破坏结果公平
        (一)基于身份的“二元”制度设计破坏公平性
        (二)基本医疗保险的“平等”和“公平”困局
        (三)信息不对称下医保支付方式的外部效应
第四章 国外医疗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借鉴
    一、国外典型医疗服务体系
        (一)英国:国家包办型医疗服务体系
        (二)美国:市场主导型医疗服务体系
        (三)德国:政府主导型医疗服务体系
        (四)新加坡:公私功能互补型医疗服务体系
    二、国外典型医疗服务体系的比较分析
    三、国外典型医疗服务体系的正义要素
        (一)权利公平:人人享有医疗服务的政治表达
        (二)国家主导:医疗服务制度安排的政府责任
        (三)有序就医:限制患者的自由选择权
        (四)结果公平:医疗保障制度设计的价值导向
        (五)尊重国情:借鉴国际经验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社会正义导向型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构建
    一、构建社会正义导向型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
        (一)差异性社会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制度诉求
        (二)增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
        (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社会正义导向型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
        (一)权利正义:从法律上赋予人民平等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
        (二)供给正义:以区域纵向医联体为单元重塑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体系
        (三)秩序正义:以强制性分级诊疗保证基本医疗服务分配公平
        (四)保障正义:以支付方式改革为核心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三、构建社会正义导向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一)政治可行性:执政党庄严的政治承诺与政府主导地位
        (二)经济可行性:公共财政能力的增强与医疗费用的结构分析
        (三)社会可行性:人民群众的接受度与公共物品的负外部效应
第六章 推进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走向正义的路径思考
    一、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推进步骤
        (一)推进原则:改革和稳定的平衡
        (二)推进步骤:供给、分配和支付改革协同推进
    二、推进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走向正义的障碍分析
        (一)资源整合障碍:条块分割的路径依赖
        (二)差异性需求:共识分裂、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三)过度医疗风险:利益驱动下的潜规则
        (四)政策实施风险:特殊利益集团的渗透与绑架
    三、推进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走向正义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中央政府主导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改革
        (二)增强社会参与:多方共同参与改革方案的细节设计
        (三)强化制度理性:破除资源整合的体制机制障碍
        (四)医保全国统筹:增强基本医疗服务保障能力
        (五)创新监管机制:切断过度医疗的诱因传导
        (六)转变发展定位: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错位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9)基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背景的全民医保制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状分析:文献回顾与全民医保发展概况
    (一) 对全民医保的理解
    (二)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现状与实践经验
二、制度反思:全民医保的发展机理
    (一) 底线公平理论与全民医保
    (二) 社会分层理论与全民医保
    (三) 公共产品与全民医保
三、制度建设:全民医保的发展路径
    (一) “三步走”建立均等化的基本医疗保险
    (二) “多层次”建立不同收入人群的差异化医保
    (三) 政府和市场在全民医保中的责任分工

(10)社会公民身份、社会排斥与农村儿童健康 ——基于CHNS数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福利制度转型
        二、儿童健康水平提升与分化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健康不平等的相关研究
        一、健康与健康不平等的定义及测量
        二、健康不平等的社会分层与理论解释模式
        三、健康不平等研究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社会排斥的相关研究
        一、社会排斥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社会排斥的原因/理论论述
    第三节 社会公民身份的相关研究
        一、社会公民身份与社会排斥的关系研究
        二、社会公民身份与儿童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四节 儿童健康的理论模型研究
        一、儿童健康决定因素/生产模型
        二、儿童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模型
第三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分析框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研究框架
        三、概念操作化和指标体系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和样本基本情况
        三、变量的量化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四章 社会公民身份与农村儿童健康不平等
    第一节 城乡身份下的农村儿童健康
        一、农村儿童健康状况及发展
        二、儿童健康城乡不平等的统计模型
    第二节 省域身份下的儿童健康城乡不平等
        一、农村儿童健康的省际差异
        二、儿童健康城乡不平等的省际差异模型
        三、农村儿童健康的省际差异模型
第五章 多重身份下的社会排斥: 农村儿童健康影响机制研究
    第一节 农村儿童社会公民身份与社会排斥的关系
        一、城乡身份下农村儿童社会排斥情况
        二、省域身份下儿童社会排斥情况
        三、不同省域身份下儿童社会排斥的城乡差异情况
        四、农村儿童面临的社会排斥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社会排斥与农村儿童健康的关系研究
        一、社会排斥在社会公民身份与儿童健康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
        二、社会排斥对农村儿童健康的影响
    第三节 农村儿童健康的综合影响机制
        一、儿童健康的差异模型
        二、农村儿童健康的综合影响模型
    第四节 农村儿童多重社会公民身份形成的原因探析
        一、城乡社会公民身份维系的原因探析
        二、省域社会公民身份崛起的原因探析
第六章 资源还是照顾: 社会排斥对农村儿童健康的影响路径研究
    第一节 经济排斥与农村儿童健康
        一、农村儿童的健康资源投入
        二、农村儿童的健康行为
        三、农村儿童的社会心理状况
    第二节 国家福利制度排斥与农村儿童健康
        一、农村地区转型的医疗保险模式
        二、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的私有化
        三、农村医疗分权化的管理和筹资体系
    第三节 社会关系排斥与农村儿童健康
        一、提供经济支持方面
        二、提供情感支持方面
        三、提供生活照顾方面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一、城乡和省域社会公民身份与农村儿童健康水平显着相关
        二、社会排斥对社会公民身份和农村儿童健康水平起中介传导作用
        三、农村儿童健康的综合影响机制
        四、社会排斥与农村儿童健康生产的多元路径
    第二节 研究讨论
        一、社会公民身份的嵌套性
        二、被排斥群体的主体性与社会排斥指标建构的文化特质
        三、健康不平等的机会结构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完善儿童健康政策,提升儿童健康的制度资源的保障力度
        二、持续推进一体化进程,缩小儿童健康的城乡和省域不平等程度
        三、制定专门的改善高排斥省域农村儿童健康水平的政策
    第四节 未来研究议题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成果
致谢

四、医疗保障的社会分层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政策视域下的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研究[D]. 褚雷. 山东大学, 2021(11)
  • [2]医疗保险对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 ——基于社会溢出效应视角下的实证研究[D]. 史春红. 青岛大学, 2020(02)
  • [3]社会分层对自感健康的影响研究 ——基于CGSS数据[D]. 孙梦迪.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4]福利分层:社会政策视野下的中国收入不平等[J]. 岳经纶,方珂,蒋卓余. 社会科学研究, 2020(01)
  • [5]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健康保障差异性研究[D]. 张迪.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6]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D]. 郎杰燕. 山西大学, 2019(01)
  • [7]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不同补偿方案精准扶贫效果研究[D]. 辛艳姣.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8]社会正义视阈下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D]. 任飞. 苏州大学, 2019(06)
  • [9]基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背景的全民医保制度反思[J]. 严妮,胡瑞宁. 社会保障研究, 2017(03)
  • [10]社会公民身份、社会排斥与农村儿童健康 ——基于CHNS数据的研究[D]. 刘玉兰.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医疗保障的社会分层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