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灾害及防治对策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灾害及防治对策

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灾害及其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何思源,王国萍,焦雯珺,丁陆彬,刘某承,李禾尧,闵庆文[1](2020)在《面向国家公园管理目标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一个概念模型》文中研究表明减小阻碍国家公园管理目标实现的灾害风险,实现管理有效性,是保证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建立的重要途径。研究提出,面向国家公园多元管理目标,保障社会-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恢复力,国家公园灾害风险管理具有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体现在国家公园内致灾因子与承灾体的多样性、相对性与转化性,需要集成分别侧重社会与生态系统的传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生态风险管理,让灾害风险管理贯穿国家公园具体管理。为实现集成应对这种综合性,研究首先总结国内外多类型自然保护地灾害风险管理特点与经验,辨析国家公园灾害风险管理在国家公园管理职责和管理规划中的定位,从3个方面提出对我国国家公园灾害风险管理的启示:1)需要与国家公园宏观管理目标紧密相连;2)以维持社会-生态系统理想状态为目标;3)要具有管理空间、时间与运行的整体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面向国家公园管理目标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框架,其主要特点是:1)具有"层级式"管理目标;2)以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为评价终点开展以理想状态为目标的风险管理;3)联结研究与管理、协调科学与价值观进行适应性管理。

张一群[2](2015)在《云南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缓解利益矛盾的主要手段,生态补偿正被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但对于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我国尚属起步阶段。根据IUCN统计,全球有超过13%的陆地和1.17%的海洋被纳入保护范围,且呈增长趋势,其中不少保护地被开发为旅游地,给保护事业带来一定的机遇与威胁。旅游生态补偿是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旅游发展涉及的生态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是保护地及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实施旅游生态补偿不仅可以通过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补偿纠正和避免保护地旅游开发中的种种“不生态”现象,更能通过保护者获益激励生态保护行为,激发社区居民及其他公众的保护热情,通过调节旅游开发所涉及的生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缓解保护地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此外,由于旅游开发收益者明确,以及旅游业本身所具有的高生态效率、强关联带动等特性,旅游生态补偿还可以作为重要的市场化生态补偿渠道,以旅游收入反哺保护地保护及社区发展,在解决保护地及其生态补偿资金短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虽然生态补偿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已经为建立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奠定了基础,但总体而言,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如何建立,却是一个理论方法远未成熟,实践层面仍在探索的问题。论文以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机制为研究对象,以在我国具有重要保护地位和旅游发展地位的云南省为研究区域,并以中国国家公园保护地模式的开创者——普达措国家公园为具体案例,通过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的研究:(1)构建了旅游生态补偿的理论体系。研究基于对生态补偿主流认识的反思,结合旅游生态补偿多学科的理论基础,深入旅游业与生态补偿之间关系的二重性,提出了认识旅游生态补偿的“主体说”与“途径说”;通过对旅游生态补偿损失性境遇和补偿关系域的分析,明确了包含3类补偿主体、3类补偿客体、3类补偿对象(可归为生态与人2种类型),包含对负外部性行为的惩罚和对正外部性行为的激励两大方面,包含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两个层面的完整的旅游生态补偿范畴,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2)提出了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的动因和可行性。从保护地旅游发展的生态外部性——市场失灵(既包括保护地旅游发展的生态负外部性,也包括保护地生态保护对于旅游发展的正外部性),以及保护地旅游生态保护的政府失灵(既包括政策失灵,也包括管理失灵)两方面分析了实施云南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的动因,并从不断完善的政策、一定的法律依据、积极的探索实践等方面分析了实施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的可行性和迫切性。(3)总结了国内外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实践的成功经验。基于国内外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实践典型案例的分析,得出国外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的主要经验:补偿理念始终服从于保护地管理目标、多种补偿主体形成合力、惩罚与激励手段并重、注重补偿标准的综合性和动态性、直接(输血)与间接(造血)补偿途径相结合、资金管理规范有序、补偿保障体系完善;和国内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的主要特点:资源有偿使用/保护管理费是补偿资金的重要来源、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是主要的补偿主体、注重补偿标准的差异化和动态化、补偿方式多样化、补偿资金管理较为规范。(4)构建了云南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并以普达措国家公园为案例进行验证。从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责任确立机制、补偿标准确定机制、补偿途径选择机制和补偿实施保障机制等4个方面建构了云南省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并通过对普达措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调查和效果评估,得出其旅游生态补偿的主要经验:科学的保护理念为实施旅游生态补偿打下基础、较大的补偿力度保障了受偿社区的基本利益、多样化的补偿方式有利于受偿社区的全面发展,和主要不足:补偿理念的偏差影响了补偿机制的构建、管理体制不顺是补偿执行不力的根源、执行机制不健全大大降低了补偿效率。通过以上研究,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旅游生态补偿的内涵具有综合性;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共同作用是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的动因;旅游功能的发挥使保护地具备了一定的自补偿能力;管理体制不顺是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顺利实施的最大障碍;造血式补偿是建立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关键。

吴昊[3](2013)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灾害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灾害的类型、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在旅游灾害管理上存在旅游灾害管理意识淡薄,灾害预警机制未建立,灾害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应树立灾患意识,构建灾害管理体系,制定有针对性措施,完善旅游总体规划。

吴昊[4](2013)在《游客对旅游灾害事件的感知与态度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文中提出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从游客的人口学特征、社会信息以及对旅游灾害事件的感知与态度这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认为:游客对旅游灾害事件的感知存在差异,旅游灾害事件对旅游地造成影响的感知较为强烈,对灾后重建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同时针对灾后旅游目的地的重建提出几点建议。

孟爱云,刘学莉[5](2012)在《旅游景区安全问题探析——以长白山景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旅游活动的增多也使得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安全事故一直是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障碍,也是影响潜在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长白山景区旅游现状的分析发现,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景区内仍存在着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诸多安全隐患。为了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增强人们的旅游安全隐患意识、加强管理人员和旅游者之间的沟通、完善旅游安全保护设施以及建立景区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等非常必要。

勾佳[6](2012)在《突发性自然灾害对目的地旅游业的影响研究 ——以汶川地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旅游业近20年来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成为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依赖性和关联性强的产业,容易受到外部未知因素的影响。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近年来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时有发生,我国正是世界上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这给我国旅游业以重创。因此,迫切需要加强突发性自然灾害对目的地旅游业的影响研究和管理。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为灾害后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建议。本文在对国内外突发性自然灾害对目的地旅游业的影响做了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应用旅游需求层次理论、心理学感知与形象理论以及旅游本地趋势线理论等,从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旅游者的影响、对旅游企业的影响和对目的地旅游形象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了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对目的地旅游业的影响。接着本文以汶川地震对四川省旅游业的影响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地震前后四川省旅游业的状况,并运用本地趋势线理论,研究了地震对四川省旅游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损失量和影响时长。最后,对四川省灾后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优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四川省震后重启旅游业的方向,为灾害后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思路以及提出了一些建议。得出突发性自然灾害对目的地旅游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旅游者的影响,灾害严重危害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人身财产和心理安全;二是灾害影响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突发性灾害事件对旅游资源产生破坏,破坏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三是影响目的地旅游形象,严重损害旅游目的地形象,全面冲击整个旅游市场。在对汶川地震的实证研究得出了其对四川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影响的具体的损失量和影响时长。

叶欣梁[7](2011)在《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以九寨沟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针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各类灾难事件数量呈快速上升的势头,造成的各类损失触目惊心。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旅游研究院,2011),这已经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在意见中提到“完善旅游安全提示预警制度,重点旅游地区要建立旅游专业气象、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等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防止重大突发疫情通过旅行途径扩散。推动建立旅游紧急救援体系,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出境游客紧急救助机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区内发育着30余条泥石流沟(唐邦兴,1986)。早在70年前九寨沟的泥石流就摧毁过整个树正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泥石流活动趋于强烈,仅1980~1985年间,就发生大型泥石流10次(崔鹏,2003),2003年再次发生大型泥石流。08年“5?12汶川地震”给风景区带来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影响较大,多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些地质隐患威胁着九寨沟的生态环境、景观资源、道路、居民和游客的安全,严重制约了九寨沟景区景观资源和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九寨沟生态和景观资源及旅游业的首要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应急预案情景分析”(40730526)和上海市科委创新行动计划项目“基于3S技术的上海城市灾害风险分析与应用研究”(08240514000)的资助下,本论文基于在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多次前往九寨沟广泛搜集各类灾害数据、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完成的。论文以九寨沟为例,对我国旅游地进行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本文所指的旅游地是指旅游目的地或旅游胜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区(点)等。论文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部分研究了我国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和管理机制。界定了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的内涵和分类,强调了旅游地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我国旅游地自然灾害致灾因子时空分布特征、旅游地暴露特点、旅游地的脆弱性的特点;讨论了旅游地自然风险管理的独特性,构建了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框架。实证研究部分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景区(荷叶景区、树正景区)为例,构建九寨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框架。论文计算了九寨沟在遭遇20年、50年、100年、200年、500年和1000年一遇6种暴雨情景下引发泥石流的流速、流量和冲击力等;运用参与式GIS方法对树正、荷叶景区的居民进行调研,对各类建筑物的结构和房龄进行分类,建立六种情景下泥石流与两个寨子建筑的脆弱性关系;通过调研得知每户家庭的财产状况和建筑物状况,计算6种情景下泥石流对两个寨子所造成的各项潜在损失;针对当地的可接受风险,进行防灾降险成本的与效益综合分析,提出九寨沟自然灾害防灾降险措施。全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八个部分,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界定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及特征与种类。明确了风险是指由潜在的致灾因子或极端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或损失,它可由两个基本要素来定义:负面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本文将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界定为致灾因子与旅游地游客、居民、管理部门、旅游资源(与环境)、景区财产设施等暴露在致灾因子作用下因各自脆弱性不同而导致的区域旅游业损失的可能性和损失后果。对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的六项特征予以总结,客观存在性;时空分布普遍性和差异性;动态变化性;复杂多样性;居民游客认知的不确定性;后果的重现性。从致灾因子、旅游地暴露、损失种类、人的认识真实性等角度,对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进行了分类。该部分研究是为系统的对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内涵的解析,为后续的自然灾害评估与管理打下了坚定的基础。2)对我国旅游地的致灾因子、暴露与脆弱性研究,研究旅游地灾害风险形成机理。对我国旅游地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旅游地的空间分布具有东密西疏的特征,相应的开发呈现为东部资金密集型开发,西部资源密集型开发的态势;讨论了在不同致灾因子下旅游地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链。对旅游地自然灾害的暴露进行了分类:一是人员,包括游客、管理员工及当地居民,相应的灾难后果为人身伤亡;二是旅游地内的各种物质财产,相应的灾难后果为财产损失;三是旅游地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旅游资源和环境,相应的灾难后果为景观损失。由于旅游资源和相关旅游设施不具有空间上的移动性,所以作为暴露之一的游客成为影响暴露变化的主要因素。针对各类暴露,分别讨论了各暴露的脆弱性表现,如造成游客、当地居民伤亡与身心问题;旅游地旅游资源(与环境)深受危害;设施财产面临受损威胁。总结了影响脆弱性的五方面因素,当地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及管理不善;建筑物的质量和建造年限;旅游地及周边的其他行业不合理行为;旅游地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缺乏;游客的冒险心理以及人身安全意识淡薄。3)建立面向多灾种的我国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是指导旅游地管理部门开展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流程。主要有五项内容,建立工作框架、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处理。其中第三项的风险分析中的致灾因子分析、暴露分析和脆弱性分析是核心内容。致灾因子分析将构建特定灾害强度与超越概率曲线,暴露分析将构建特定灾害强度与旅游地破坏程度曲线,脆弱性分析将构建旅游地破坏状态与损失曲线。通过对三条曲线的拟合,最后得出灾害损失——超越概率曲线,即风险曲线。在不同潜在损失的基础上,管理部门通过可接受风险,通过技术分析、费用分析、社会问题分析和政策分析,进行风险处理。该管理框架各旅游地的实际自然灾害情况,运用当地知识与GIS综合的方法,基于多风险情景进行灾害数据分析,为管理部门提供工作思路、评估方法和管理手段。4)实证研究部分针对九寨沟景区的树正寨、荷叶寨的灾害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四川九寨沟的树正寨、荷叶寨集中了九寨沟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民,同时每天有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历史上多次发生的泥石流给当地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当地管理部门也进行了相应的治理。但是汶川地震以后,九寨沟出现了多个新的灾害隐患点,多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已经成为九寨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5)对多情景下的九寨沟树正沟、荷叶沟泥石流参数计算。反映泥石流强度的参数主要有泥石流的峰值流量(m3/s)、泥石流瞬时峰值流速Vc (m/s)和泥石流冲击力δ(kN/m3)。本研究模拟九寨沟树正寨、荷叶寨分别在遭遇二十年一遇P5、五十年一遇P2、一百年一遇P1、二百年一遇P0.5、五百年一遇P0.2和一千年一遇P0.1暴雨而引发的树正沟和荷叶沟泥石流的强度,绘制树正沟和荷叶沟泥石流峰值流量、泥石流流速、泥石流冲击力——超越概率曲线。6)研究九寨沟树正寨与荷叶寨的暴露与脆弱性。树正寨与荷叶寨的暴露尽管有居民、游客、各类建筑、旅游资源和相应的环境等,但是在本文中通过对当地进行调研,发现在泥石流爆发时,居民和游客在现有预警预报系统下可以很快撤离,但是各类建筑势必将遭到很大损失,旅游资源与相应环境的破坏很难精确的评估,所以本文以两个寨子的建筑作为暴露进行研究。分析了泥石流对九寨沟树正寨、荷叶寨建筑结构的作用以及与建筑物年限之间的关系。根据前人工作成果和在九寨沟的实地调研,分别得出了树正寨、荷叶寨的不同情境下泥石流对不同结构房龄建筑物损坏程度关系表,绘制树正寨与荷叶寨的脆弱性示意图。7)研究多情景下树正寨与荷叶寨的潜在损失。如前文进行的界定,本文采用不同情景的泥石流灾害的造成的潜在损失来表现当地风险的大小。损失评估是整个灾害风险评估程序的最后步骤,也是风险评估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研究模拟并计算了九寨沟树正寨、荷叶寨分别在遭遇二十年一遇P5%、五十年一遇P2%、一百年一遇P1%、二百年一遇P0.5%、五百年一遇P0.2%和一千年一遇P0.1%暴雨而引发泥石流对当地造成的可能损失,同时分别绘制两个寨子的灾害损失——超越概率曲线,即风险曲线。8)对九寨沟树正沟、荷叶沟自然灾害风险处理策略研究。根据九寨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现状和新阶段的治理目标,将九寨沟地域泥石流的强度从100年一遇提升到500年一遇,提出了既要进行灾害监测预警,同时要进行泥石流治理。根据最新技术,列出了灾害监测的技术手段和各项仪器设备,同时提出了具体的泥石流治理的工程措施、生态措施和社会管理措施。对监测和泥石流治理的工程措施进行了大致的预算分析。经过泥石流治理后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保护景区环境、保障旅游效益、保护了村寨居民和游客安全、保证了两个寨子的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等。对应研究内容,全文在研究成果及结论上主要有以下创新:1)区别于传统采用指标体系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本论文采用情景性分析方法。本研究在对九寨沟自然灾害风险研究中,通过建立六种情景,模拟不同情景下的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了解六种情景下九寨沟树正寨与荷叶寨的潜在损失。当地居民和九寨沟管理局基于六种情景的判断,对灾害风险进行处理。这种研究方法屏弃了以往采用指标体系进行风险判断的思路,多情景下的潜在损失更容易使当地政府进行决策和判断。2)区别于传统的大中尺度的研究区域,本论文选取九寨沟的树正寨、何叶寨的小尺度区域进行研究。采用现场问卷调研和访谈的方法,配以情景技术,对小尺度的研究区域进行风险管理研究,将大大提升风险研究的精度和可信度。3)区别于普通的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因素分析,本论文针对旅游目的地,系统分析了旅游地的致灾因子、暴露和脆弱的特点。研究总结了我国旅游地致灾因子的时空分规律,讨论了旅游地的暴露内容以及脆弱性特点。4)通过对以往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流程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模型框架。该模型的五个主要内容和流程为我国各旅游地进行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提供了范式。5)注重量化分析手段的应用。文中的量化分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计算九寨沟六种降雨情景下引发泥石流的峰值流量、流速和冲击力等指标;二是运用SPSS和Excel根据计算出的泥石流强度数值绘制泥石流强度——超越概率曲线;三是运用调查问卷了解泥石流对不同结构和房龄的建筑物的损坏程度,建立泥石流对不同结构房龄建筑物损坏程度关系表。

徐喆,张立峰[8](2010)在《基于旅游系统视角的旅游灾害认识与防御》文中认为旅游系统是各种旅游事项的集合体,整体旅游系统中某旅游因素的负向变化或外界依托因素的负向变化,都有可能引发旅游灾害,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危机。基于旅游系统视角,在旅游灾害概念探讨的基础上,建立并剖析旅游灾害系统模型,并试图从内部矛盾的角度探讨旅游灾害的防范措施,以期对旅游灾害的认识、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高宏[9](2010)在《中国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灾害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地处大兴安岭山脉、燕山山脉、浑善达克沙地三大地貌的结合部,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区内多样丰富的地质地貌景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经过几年的发展,地质公园各项建设取得了重要突破,成为国内和国际上世界地质公园建设的典型范例,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正是由于其复杂的地质环境特征和条件,区内地质灾害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在公园范围内、主要的对外交通沿线存在重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对地质公园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为研究区,主要依托近年来开展的相关地质灾害调查、地质公园建设、地质遗迹评价项目,在系统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克什克腾旗地质灾害发育条件、地质环境背景、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克什克腾旗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系统总结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景观的特征,提出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的模式,并针对地质公园建设提出地质灾害防治的预防管理对策和防治措施。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揭示了克什克腾旗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特征,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四种,并以泥石流最多,其次为崩塌,从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上看,表现出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分布于区域的东部和北部区,中山区、低中山区与熔岩台地内的沟谷分布区是地质灾害点的主要分布区;2、揭示了克什克腾旗地质灾害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地形地貌条件对地质灾害的发育具有决定性作用,不同时代的地层岩性与不同的岩土体结构,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发育程度亦不同,伴随着区域气候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频率也表现出某些周期性的规律,区内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导致区各类灾害产生的直接与主要原因;3、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克什克腾旗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将研究区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非易发区,分别占全旗总面积的3.98%、39.66%、27.60%、28.76%;4、根据克什克腾地质公园的总体布局结构以及地质公园的资源类型、地域特征和规划主题构思,结合其发展状况,对地质公园进行了功能区划分,在此基础上,探讨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的分级保护的要求及保护措施;5、提出了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在建设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原则、防治的重点、预防管理对策及工程防治措施,为克什克腾旗国民经济建设及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地质环境。

李权阳[10](2010)在《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的影响及其管理研究 ——以郴州市2008年冰雪灾害为例》文中认为中国旅游业近20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关联性和依赖性很强的产业,极易受到外部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不断有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发生,给我国旅游业以重创。因此,迫切需要加强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的研究和管理。本文在国内外旅游灾害管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灾害、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和旅游灾害管理等基本概念,以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全面分析了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并以郴州市2008年冰雪灾害为例,进行了研究。从产业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强化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管理的原则,及以下一系列强化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管理策略:(1)牢固树立灾害意识;(2)制定和完善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管理法律法规;(3)编制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的防灾规划;(4)建立健全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预警系统;(5)建立健全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应对组织体系;(6)建立健全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补偿机制;(7)建立健全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的灾后评估制度;(8)加强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灾害及其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灾害及其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国家公园管理目标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一个概念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灾害风险管理特点与经验
    1.1 自然保护地普遍存在多类型承灾体
    1.2 国家公园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支持多层级多类型管理
    1.3 对我国国家公园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启示
2 面向国家公园管理目标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框架
    2.1 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嵌入国家公园“层级式”管理
    2.2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服务理想状态的综合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价
    2.3 结合科学性与价值观的适应性管理
3 讨论与结论

(2)云南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补偿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
        1.1.2 旅游生态补偿是重塑旅游业绿色形象,实现旅游产业国家战略的有力推手
        1.1.3 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是缓解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促进保护地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1.4 云南的突出保护和旅游地位使其成为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研究的重要平台
    1.2 研究进展与述评
        1.2.1 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1.2.1.1 国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1.2.1.2 我国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1.2.2 旅游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1.2.2.1 国外旅游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1.2.2.2 国内旅游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基础与可行性
        1.3.1 研究的承接性
        1.3.2 资料的可得性
        1.3.3 案例的典型性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关键问题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旅游生态补偿理论研究
    2.1 生态补偿的内涵与反思
        2.1.1 生态补偿内涵的发展
        2.1.1.1 早期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生态补偿
        2.1.1.2 当前社会科学视域下的生态补偿
        2.1.2 生态补偿的概念界定
        2.1.3 对生态补偿主流认识的反思
    2.2 对旅游生态补偿的基本认识
        2.2.1 旅游生态补偿的定义
        2.2.2 旅游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2.2.2.1 外部性理论与旅游生态补偿的根源和途径
        2.2.2.2 公共物品理论与旅游生态补偿的政策选择
        2.2.2.3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旅游生态补偿的目的和标准
        2.2.2.4 生态正义理论与旅游生态补偿的原则和对象
        2.2.3 认识旅游生态补偿的两种视角
        2.2.3.1 旅游生态补偿的“主体说”
        2.2.3.2 旅游生态补偿的“途径说”
        2.2.4 认识旅游生态补偿的四种误区
        2.2.4.1 把旅游生态补偿等同于“发生在旅游地的生态补偿”(“地域说”)
        2.2.4.2 把旅游生态补偿等同于“对旅游资源的生态补偿”(“资源说”)
        2.2.4.3 把旅游生态补偿等同于“旅游资源价值补偿”(“价值说”)
        2.2.4.4 把旅游生态补偿等同于“旅游利益补偿”(“利益说”)
    2.3 旅游生态补偿的内涵剖析
        2.3.1 旅游生态补偿的基本语义
        2.3.1.1 损失性境遇
        2.3.1.2 补偿关系域
        2.3.2 旅游生态补偿的范畴
        2.3.3 旅游生态补偿的特点
        2.3.3.1 补偿主体的特定性:旅游生态补偿是一种市场化的生态补偿
        2.3.3.2 补偿对象的综合性:旅游业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由多种生态要素提供
        2.3.3.3 补偿需求的高层次性:旅游生态补偿属于延展型生态补偿
第3章 云南保护地及其旅游发展状况
    3.1 保护地概念界定
    3.2 云南保护地概况
        3.2.1 基本情况
        3.2.2 管理体制
        3.2.3 保护状况
        3.2.4 生态补偿情况
    3.3 云南保护地旅游发展状况
        3.3.1 保护地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
        3.3.2 丰富的资源奠定了云南保护地旅游发展的基础
        3.3.3 有利的政策推动了保护地旅游业的发展
        3.3.4 多种因素制约了云南保护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4 云南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的制度需求
        3.4.1 缓解生态保护与旅游利用矛盾的迫切需求
        3.4.2 纠正保护地利益关系失衡的有效途径
        3.4.3 保护地现有生态补偿政策的必要补充
第4章 云南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的动因与可行性
    4.1 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的动因分析
        4.1.1 保护地旅游发展的市场失灵
        4.1.1.1 旅游业的生态负外部性
        4.1.1.2 保护地旅游发展的生态负外部性
        4.1.1.3 保护地生态保护对于旅游发展的正外部性
        4.1.2 保护地旅游生态保护的政府失灵
        4.1.2.1 保护地旅游生态保护政策失灵
        4.1.2.2 保护地旅游生态保护管理失灵
    4.2 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的可行性分析
        4.2.1 具有不断完善的政策
        4.2.1.1 国家层面对生态补偿日益重视
        4.2.1.2 国家鼓励环保经济手段的运用
        4.2.1.3 旅游资源与生态保护的相关规定不断出台
        4.2.2 具有一定的法律依据
        4.2.3 具有积极的实践探索
第5章 中外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实践分析与经验借鉴
    5.1 国外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实践典型案例分析
        5.1.1 欧美洲
        5.1.1.1 美国国家公园
        5.1.1.2 加拿大国家公园
        5.1.1.3 加拿大红莓湖保护区
        5.1.1.4 瑞士“Hotelplan”旅行社
        5.1.2 大洋洲
        5.1.2.1 新西兰国家公园
        5.1.2.2 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
        5.1.2.3 澳大利亚大堡礁海洋公园
        5.1.2.4 澳大利亚拉米顿国家公园
        5.1.3 非洲
        5.1.3.1 乌干达布文迪国家公园
        5.1.3.2 南非纳各拉保护区
        5.1.3.3 南非洛克泰尔湾自然保护区
        5.1.4 亚洲
        5.1.4.1 印尼雾山国家公园
        5.1.4.2 尼泊尔上马斯唐地区
    5.2 国外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经验借鉴
        5.2.1 补偿理念上,始终服从于保护地的管理目标
        5.2.2 补偿主体上,旅游经营企业、旅游者、保护地管理机构形成合力
        5.2.3 补偿对象上,自然生态系统和社区并重
        5.2.4 补偿手段上,惩罚与激励并重
        5.2.5 补偿标准上,以综合性和动态性增加标准制定的科学性
        5.2.6 补偿途径上,直接(输血)与间接(造血)相结合
        5.2.7 资金管理上,专款专用,规范有序
        5.2.8 补偿保障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5.3 国内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实践典型案例分析
        5.3.1 九寨沟
        5.3.2 武陵源
        5.3.3 武当山
        5.3.4 天目山
        5.3.5 三清山
    5.4 国内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经验借鉴
        5.4.1 资源有偿使用/保护管理费是补偿资金的重要来源
        5.4.2 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是主要的补偿主体
        5.4.3 通过差异化、动态化提高补偿标准的可操作性
        5.4.4 补偿方式多样化
        5.4.5 补偿资金管理较为规范
第6章 云南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解析与建构
    6.1 云南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目的与原则
        6.1.1 云南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目的
        6.1.2 云南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原则
        6.1.2.1 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6.1.2.2 事后补偿与事前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6.1.2.3 科学性,阶段性原则
        6.1.2.4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
    6.2 云南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6.3 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责任确立机制
        6.3.1 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责任主体的确定范式
        6.3.1.1 明晰产权
        6.3.1.2 识别利益相关者
        6.3.2 保护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利益相关者界定
        6.3.3 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对象
        6.3.3.1 补偿主体
        6.3.3.2 补偿对象
    6.4 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途径选择机制
        6.4.1 补偿资源筹集途径
        6.4.1.1 征收旅游生态补偿税费
        6.4.1.2 征收保护地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
        6.4.1.3 推行生态旅游标记
        6.4.1.4 设立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基金
        6.4.2 补偿资源发放途径
        6.4.2.1 基于补偿对象的补偿资源发放途径
        6.4.2.2 基于资源性质的补偿资源发放途径
    6.5 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机制
        6.5.1 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主要方法
        6.5.1.1 效益法
        6.5.1.2 成本法
        6.5.1.3 意愿法
        6.5.1.4 综合法
        6.5.1.5 生态足迹法
        6.5.2 补偿资源筹集标准
        6.5.3 补偿资源发放标准
    6.6 云南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实施保障机制
        6.6.1 制度保障
        6.6.1.1 体制保障
        6.6.1.2 法律保障
        6.6.2 社会保障
        6.6.2.1 监督管理
        6.6.2.2 公众参与
        6.6.2.3 宣传引导
        6.6.3 技术保障
        6.6.3.1 科学研究
        6.6.3.2 绩效评估
第7章 普达措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机制调查研究
    7.1 普达措国家公园的创立
        7.1.1 云南国家公园体制探索
        7.1.1.1 国家公园的含义与目标
        7.1.1.2 云南的国家公园探索实践
        7.1.2 普达措国家公园的建立与发展
        7.1.2.1 基本情况
        7.1.2.2 建设情况
        7.1.2.3 旅游发展情况
        7.1.2.4 经营管理体制
    7.2 普达措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调查
        7.2.1 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旅游生态补偿调查
        7.2.1.1 生态保护措施调查
        7.2.1.2 旅游生态补偿措施调查
        7.2.2 对社区的旅游生态补偿调查
        7.2.2.1 补偿背景调查
        7.2.2.2 补偿现状调查
        7.2.2.3 受偿者认知调查
    7.3 普达措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效果分析
        7.3.1 对生态的旅游生态补偿效果评估
        7.3.1.1 基于研究监测的效果评估
        7.3.1.2 基于旅游生态效率测算的效果评估
        7.3.1.3 基于补偿前后景观对比的效果评估
        7.3.2 对社区的旅游生态补偿效果评估
        7.3.2.1 基于补偿标准测算的效果评估
        7.3.2.2 基于发展能力测度的效果评估
    7.4 普达措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经验
        7.4.1 科学的保护理念为实施旅游生态补偿打下基础
        7.4.2 较大的补偿力度保障了受偿社区的基本利益
        7.4.3 多样化的补偿方式有利于受偿社区的全面发展
    7.5 普达措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不足
        7.5.1 补偿理念的偏差影响了补偿机制的构建
        7.5.2 管理体制不顺是补偿执行不力的根源
        7.5.3 执行机制不健全大大降低了补偿效率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旅游生态补偿的内涵具有综合性
        8.1.2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共同作用是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的动因
        8.1.3 旅游功能的发挥使保护地具备了一定的自补偿能力
        8.1.4 管理体制不顺是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顺利实施的最大障碍
        8.1.5 造血式补偿是建立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关键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8.3.1 深入开展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的研究探索
        8.3.2 开展文化旅游资源补偿机制的探索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灾害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旅游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一) 旅游灾害的概念
    (二) 旅游灾害的分类
        1. 自然旅游灾害。
        2. 非自然旅游灾害。
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灾害类型及特征
    (一)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概况
    (二)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自然灾害特征
        1. 类型多样。
        2. 季节性和群发性。
        3. 影响的社会性。
    (三)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非自然灾害类型
        1. 水体污染。
        2. 固体污染。
        3. 山体地貌破坏。
        4. 环境容量超负荷。
        5. 火灾隐患加重。
        6. 易出现管理疏漏。
三、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灾害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旅游灾害管理意识淡薄
    (二) 旅游灾害预警机制未建立
    (三) 旅游灾害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四、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灾害管理防范对策
    (一) 牢固树立灾患意识
    (二) 构建灾害管理体系
    (三) 按时期制定有针对性措施
    (四) 完善旅游总体规划

(4)游客对旅游灾害事件的感知与态度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区域概况
    2. 问卷的设计
    3. 实施调查及研究方法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2)调查对象的社会信息
    2. 游客对旅游灾害事件感知的分析
        (1)游客对旅游灾害事件认知程度的分析
        (2)游客对旅游灾害事件造成的影响的感知分析
        第一,旅游灾害事件影响游客旅游信心的感知分析。
        第二,旅游灾害事件的发生,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分析。
        (3)对灾后重建的感知分析
    3. 游客对旅游灾害事件态度的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2. 建议

(5)旅游景区安全问题探析——以长白山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白山景区游览安全问题
    1.长白山火山具有潜在喷发危险。
    2.泥石流。
    3. 雷击事件。
    4. 大风威胁。
    5. 温泉烫伤。
    6. 动植物侵袭。
    7. 设施安全。
    8. 火灾。
    9. 人员走失。
    10.区内交通。
二、长白山景区游览安全认知
    1.景区管理者安全认知。
        (1) 对游览安全宣传方式的认知。
        (2) 对景区危险地段、管理漏洞地段的认知。
        (3) 对游览安全事故原因的认知。
        (4) 对景区安全保障措施的认知。
    2.旅游者安全认知。
        (1) 对出行准备的认知。
        (2) 对游览安全隐患的认知。
        (3) 对景区游览安全事故原因的认知。
        (4) 旅游者安全认知的途径。
三、长白山景区游览安全事故发生原因
    1.旅游者安全意识薄弱。
    2.景区的危险地段和项目对安全造成威胁。
    3.管理失误加剧景区不安全状况。
四、长白山景区游览安全对策
    1.增强旅游安全隐患意识。
    2.加强管理人员和旅游者之间的沟通。
    3.完善旅游安全保护设施。
    4.建立景区安全应急救援体系。

(6)突发性自然灾害对目的地旅游业的影响研究 ——以汶川地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线路
        1.5.1 采取的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特征
        2.1.1 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概念
        2.1.2 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种类
        2.1.3 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旅游需求层次理论
        2.2.2 心理学感知与形象理论
        2.2.3 本底趋势线的理论基础
3 突发性自然灾害对目的地旅游业的影响机制分析
    3.1 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对旅游者的影响
        3.1.1 影响的表现
        3.1.2 影响的因素
    3.2 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对旅游企业的影响
        3.2.1 影响的表现
        3.2.2 影响的特征
        3.2.3 影响的原因
    3.3 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
        3.3.1 影响的表现
        3.3.2 影响的路径
        3.3.3 影响的机制
4 汶川地震对四川省旅游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地震前的四川省旅游业
    4.2 地震后的四川省旅游业
        4.2.1 旅游景区损失严重
        4.2.2 旅游企业受损严重
        4.2.3 旅游基础设施损坏严重
        4.2.4 旅游形象遭到破坏
    4.3 汶川地震对四川省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影响
        4.3.1 本底趋势线概述
        4.3.2 地震对四川省入境和国内旅游的影响分析
    4.4 震后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及方向
        4.4.1 发展机遇
        4.4.2 发展方向
    4.5 震后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4.5.1 实施特殊政策扶持
        4.5.2 重塑目的地旅游形象
        4.5.3 开发替代旅游产品
        4.5.4 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4.5.5 开展旅游推介活动
        4.5.6 推出旅游优惠措施
5 结语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不足与展望
        5.3.1 不足之处
        5.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7)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以九寨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1.2.2 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特色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本研究的特色
2 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的内涵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风险
        2.1.2 灾害(Disaster)与致灾因子(Hazard)
        2.1.3 灾害风险
        2.1.4 灾害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
        2.1.5 暴露
        2.1.6 风险评估
        2.1.7 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
    2.2 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特性
        2.2.1 客观存在性
        2.2.2 时空分布普遍性和差异性
        2.2.3 动态可变性
        2.2.4 复杂多样性
        2.2.5 居民游客认知的不确定性
        2.2.6 后果的重现性
    2.3 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分类
        2.3.1 按致灾因子分类
        2.3.2 按旅游地暴露分类
        2.3.3 按损失种类分类
        2.3.4 按人的认识真实性分类
        2.3.5 其他形式的分类
    2.4 本章小结
3 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形成机理
    3.1 我国旅游地致灾因子特征
        3.1.1 主要致灾因子时空分布规律
        3.1.2 灾害链
    3.2 旅游地暴露分析
        3.2.1 暴露种类
        3.2.2 影响暴露的因素
    3.3 旅游地脆弱性分析
        3.3.1 旅游地脆弱性表现
        3.3.2 影响脆弱性的因素
    3.4 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表示
    3.5 本章小结
4 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框架
    4.1 灾害风险管理框架概述
        4.1.1 IRGC 的风险管理框架
        4.1.2 EMA 的风险管理框架
        4.1.3 ADRC 的全灾害风险管理框架
        4.1.4 GTZ 灾害风险管理框架
        4.1.5 构建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框架
    4.2 建立工作框架
        4.2.1 建立风险管理技术路线
        4.2.2 资料收集、整理
    4.3 风险识别
        4.3.1 旅游地调查
        4.3.2 识别步骤
    4.4 风险分析
        4.4.1 致灾因子分析
        4.4.2 脆弱性分析
        4.4.3 暴露分析
    4.5 风险评价
        4.5.1 损失分析
        4.5.2 确定可接受风险
        4.5.3 决定风险水平等级排序的几种因素
    4.6 风险处理
        4.6.1 技术分析
        4.6.2 费用分析
        4.6.3 社会问题分析
        4.6.4 政策分析
        4.6.5 风险处理原则
        4.6.6 工程与非工程措施
    4.7 本章小结
5 九寨沟自然灾害的现状与特点
    5.1 九寨沟景区概况
        5.1.1 气候
        5.1.2 水文水系
        5.1.3 地貌
        5.1.4 地质构造
        5.1.5 人类活动
    5.2 荷叶寨与树正寨简况
        5.2.1 树正寨
        5.2.2 荷叶寨
    5.3 九寨沟管理体制
    5.4 九寨沟自然灾害现状
        5.4.1 自然灾害主要类型
        5.4.2 九寨沟自然灾害分布特征
        5.4.3 九寨沟自然灾害治理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5.5 汶川地震对九寨沟景区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九寨沟泥石流的强度和频率
    6.1 基于六种情景的九寨沟暴雨量计算
    6.2 树正沟泥石流主要参数指标计算
        6.2.1 树正沟泥石流形成因素分析
        6.2.2 树正沟泥石流活动、危害和发展趋势
        6.2.3 历史灾情还原
        6.2.4 多情景下参数计算
    6.3 荷叶沟泥石流主要参数指标计算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多情景的暴露与脆弱性评估
    7.1 暴露属性调查
        7.1.1 树正寨
        7.1.2 荷叶寨
    7.2 九寨沟建筑结构特点
        7.2.1 纯木结构
        7.2.2 土木结构
        7.2.3 砖木结构
        7.2.4 混合结构
    7.3 泥石流对九寨沟建筑结构的作用
    7.4 泥石流与九寨沟建筑房龄的关系
    7.5 树正寨与荷叶寨的脆弱性分析
        7.5.1 树正寨
        7.5.2 荷叶寨
    7.6 本章小结
8 基于多情景的泥石流损失评估
    8.1 建筑物损坏程度与灾损关系
    8.2 树正寨潜在损失评估
        8.2.1 20 年一遇暴雨情景下潜在损失
        8.2.2 50 年一遇暴雨情景下潜在损失
        8.2.3 100 年一遇暴雨情景下潜在损失
        8.2.4 200 年一遇暴雨情景下潜在损失
        8.2.5 500 年一遇暴雨情景下潜在损失
        8.2.6 1000 年一遇暴雨情景下潜在损失
    8.3 荷叶寨潜在损失评估
        8.3.1 20 年一遇暴雨情景下潜在损失
        8.3.2 50 年一遇暴雨情景下潜在损失
        8.3.3 100 年一遇暴雨情景下潜在损失
        8.3.4 200 年一遇暴雨情景下潜在损失
        8.3.5 500 年一遇暴雨情景下潜在损失
        8.3.6 1000 年一遇暴雨情景下潜在损失
    8.4 九寨沟灾损——超越概率曲线
    8.5 本章小结
9 九寨沟自然灾害风险处理策略
    9.1 九寨沟泥石流防治目标
    9.2 树正沟、荷叶沟泥石流监测方案
        9.2.1 技术方法
        9.2.2 购买预警仪器
        9.2.3 仪器监测预警
        9.2.4 监测措施
    9.3 树正沟、荷叶沟泥石流治理方案
        9.3.1 工程措施
        9.3.2 生态措施
        9.3.3 社会管理措施
    9.4 泥石流治理工程投资预算
    9.5 泥石流治理效益
        9.5.1 防灾经济上受益
        9.5.2 保护景区
        9.5.3 保障旅游效益
        9.5.4 保护村寨居民和游客安全
        9.5.5 保证了两个寨子的经济发展
        9.5.6 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9.6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创新性
    10.3 研究不足
    10.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中国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灾害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1.1.1 研究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的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3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及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3.1 世界地质公园研究现状
        1.3.2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研究现状
        1.3.3 研究区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区域自然地理与环境地质特征
    2.1 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公园的范围和性质
        2.1.3 社会经济现状
    2.2 自然地理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文特征
    2.3 地质环境
        2.3.1 地层岩性
        2.3.2 地质构造
        2.3.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3.4 岩土体基本特征
        2.3.5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特征
    2.4 社会环境与人类工程活动
        2.4.1 交通工程建设
        2.4.2 矿山开采
        2.4.3 农牧业生产
        2.4.4 旅游区开发
        2.4.5 城乡建设
3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
    3.1 地质灾害类型
    3.2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3.3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3.3.1 泥石流
        3.3.2 崩塌
        3.3.3 滑坡
        3.3.4 地面塌陷
    3.4 重要地质灾害点特征
        3.4.1 上店泥石流
        3.4.2 地质公园石林一景区潜在崩塌群
        3.4.3 小卧牛沟泥石流
        3.4.4 广兴永泥石流
        3.4.5 大艾林沟泥石流
        3.4.6 下地泥石流
        3.4.7 阎王砬子潜在崩塌
        3.4.8 园林路字山潜在崩塌
    3.5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主要影响因素
        3.5.1 地形地貌
        3.5.2 地层与岩土体结构
        3.5.3 降雨
        3.5.4 水文地质条件
        3.5.5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4 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研究
    4.1 地质灾害区划原则
        4.1.1 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4.1.2 区域完整性原则
        4.1.3 综合性原则
    4.2 地质灾害区划方法
        4.2.1 单元网格的划分
        4.2.2 地质灾害易发区特征评价标准
        4.2.3 单元信息的提取与数字化
        4.2.4 单元网格信息的叠加分析
        4.2.5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
    4.3 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评价
        4.3.1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4.3.2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4.3.3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4.3.4 地质灾害非易发区
5 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
    5.1 主要的地质遗迹资源景观特征及分布
        5.1.1 花岗岩石林
        5.1.2 花岗岩岩臼
        5.1.3 花岗岩峰林
        5.1.4 花岗岩石蛋地貌
        5.1.5 构造地质遗迹
        5.1.6 冰川地质遗迹
        5.1.7 浑善达克沙地地貌
        5.1.8 火山地质遗迹
        5.1.9 热水塘温泉
        5.1.10 湖泊与湿地
    5.2 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模式研究
        5.2.1 总体布局
        5.2.2 功能分区
        5.2.3 地质公园保护原则
        5.2.4 分级保护规划与保护要求
        5.2.5 保护措施
    5.3 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5.3.1 防治目标与原则
        5.3.2 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
        5.3.3 非工程预防管理对策
        5.3.4 工程防治措施
6 结论与讨论
    6.1 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
    6.2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的影响及其管理研究 ——以郴州市2008年冰雪灾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旅游灾害管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创新
2 论文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灾害与危机的概念
        2.1.2 自然灾害的概念及特征
        2.1.3 旅游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2.1.4 旅游灾害管理的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信息管理理论
        2.2.2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心理学理论
        2.2.4 混沌论
3 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的影响
    3.1 严重威胁旅游者和从业人员的人身、财产和心理安全
    3.2 破坏旅游资源
    3.3 损毁旅游基础服务设施
    3.4 损害旅游目的地形象
    3.5 全面冲击整个旅游市场
4 强化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管理的原则及策略
    4.1 强化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管理的原则
        4.1.1 预防性原则
        4.1.2 区域性原则
        4.1.3 系统性原则
        4.1.4 科学性原则
        4.1.5 常态化原则
        4.1.6 动态性原则
    4.2 强化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管理的策略
        4.2.1 牢固树立灾害意识
        4.2.2 制定和完善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管理法律法规
        4.2.3 编制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的防灾规划
        4.2.4 建立健全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预警系统
        4.2.5 建立健全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的应对组织体系
        4.2.6 建立健全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的补偿机制
        4.2.7 建立健全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的灾后评估制度
        4.2.8 加强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5 案例研究——以郴州市2008年冰雪灾害为例
    5.1 郴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5.2 2008年初冰雪灾害对郴州旅游业的影响
        5.2.1 郴州冰雪灾害概况
        5.2.2 郴州旅游业的灾损情况
    5.3 郴州市旅游业应对冰雪灾害的措施
        5.3.1 成立了抗灾领导小组,领导全行业全力抗灾救灾
        5.3.2 抓紧灾后恢复重建
    5.4 郴州市旅游业在对冰雪灾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4.1 整体防灾能力有待增强
        5.4.2 社会救援体系有待健全
        5.4.3 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滞后
    5.5 强化郴州市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管理的策略
        5.5.1 加强灾害宣传教育,树立和强化灾害意识
        5.5.2 加强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管理的制度建设
        5.5.3 编制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防灾规划
        5.5.4 加强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预测预警建设
        5.5.5 加强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5.5.6 建立旅游业的巨灾保险制度
        5.5.7 加强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的灾后评估
        5.5.8 加强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的交流与合作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灾害及其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国家公园管理目标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一个概念模型[J]. 何思源,王国萍,焦雯珺,丁陆彬,刘某承,李禾尧,闵庆文. 生态学报, 2020(20)
  • [2]云南保护地旅游生态补偿研究[D]. 张一群. 云南大学, 2015(09)
  • [3]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灾害管理研究[J]. 吴昊. 北方经贸, 2013(08)
  • [4]游客对旅游灾害事件的感知与态度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J]. 吴昊.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04)
  • [5]旅游景区安全问题探析——以长白山景区为例[J]. 孟爱云,刘学莉.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02)
  • [6]突发性自然灾害对目的地旅游业的影响研究 ——以汶川地震为例[D]. 勾佳. 重庆师范大学, 2012(03)
  • [7]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以九寨沟为例[D]. 叶欣梁. 上海师范大学, 2011(10)
  • [8]基于旅游系统视角的旅游灾害认识与防御[A]. 徐喆,张立峰. “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 2010
  • [9]中国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灾害特征研究[D]. 高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10]突发性自然旅游灾害的影响及其管理研究 ——以郴州市2008年冰雪灾害为例[D]. 李权阳.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灾害及防治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