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C~(++) Builder 实现 COM 包含

使用 C~(++) Builder 实现 COM 包含

一、用C~(++) Builder实现COM包容(论文文献综述)

黄清[1](2020)在《飞机监视数据融合与ITP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ADS-B在全球航空业的广泛运用,负责发送和接收监视数据的ADS-B OUT和ADS-B IN已经成熟发展,业界正逐步将发展重心转向监视数据的应用,即飞机监视应用系统ASA。ASA系统数据来源为他机、本机和地面的监视数据,直接显示会因目标冗余混淆飞行员的判断,有必要深入研究监视数据的融合处理。另一方面,ASA具备各种监视应用,典型的是高度变更程序ITP,ITP应用能够大幅降低无雷达覆盖区域航空器高度变更所需的纵向间隔,提高变更的安全和效率。本文从ASA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ASA系统功能结构与基本原理,详细解析了整合多种监视数据并去除冗余航迹的融合算法,再针对ITP应用的功能过程、适航判定方法和碰撞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并利用C++Builder软件研发平台,实现了ASA系统及其ITP功能过程。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整合多种监视数据源的问题,研究了多种监视数据的融合算法,包括航迹起始、航迹更新、航迹终止、航迹关联、航迹融合和航迹文件生成等。重点研究了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预测航迹点的航迹更新、通过空间窗判定航迹相关的航迹关联和基于优选融合的航迹融合,并使用MATLAB,对融合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和分析。在监视数据的位置误差等级NACp等于7的条件下,该融合算法的航迹关联正确率可达99.68%。2、研究了ASA系统的ITP应用,包括功能过程、适航判定和碰撞风险分析。详细解析了ITP功能过程中的监视状态参数计算算法以及ITP请求许可机制。针对ITP应用适航要求,给出一种基于导航源位置精度及完好性的航路适航判定方法,并通过MATLAB运行GPS公开数据,验证了本文适航方法的有效性。重点研究了ITP操作碰撞风险,考虑多种定位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得到航空器碰撞概率模型,并对ITP操作碰撞概率进行了仿真,在航空器高度差小于3565ft的条件下,ITP操作是安全的。3、利用C++Builder软件平台,设计编写场景模拟器、ADS-B IN以及地面站三部分软件端,利用场景模拟器和地面站软件辅助ADS-B IN完成ITP功能过程,实现了ADS-B IN的ASA系统功能,包括错误校验、信息解码、航迹起始、航迹更新、航迹终止、航迹关联、航迹融合以及ITP监视状态参数计算和ITP请求许可等,并结合软件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ASA系统及其ITP应用的正确性。

张婷[2](2019)在《老年人打车APP界面可用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方式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但某些特殊群体并没有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城市老年人在出行时均遇到了不同的问题。研究报告显示,大量的出租车被年轻人用打车软件预约导致老年人在路边叫不到车。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和科技信息素养不足,导致无法使用打车软件或使用软件时存在很多问题。可用性因其本身的特点,为解决打车软件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本次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界面可用性理论进行研究,梳理界面可用性理论和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为后文面向老年人的打车APP界面可用性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界面可用性理论,构建以感知觉系统、思维系统、行为系统和满意度4个指标为老年人打车APP界面可用性指标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之后根据用户体验要素的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对现有打车APP界面进行分析,总结出简化操作步骤、增加交互方式等是提高界面可用性的有效途径,确立视觉设计、触听觉设计、功能要素、界面设计、信息设计、交互设计、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8个指标为可用性指标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最后通过深度访谈、用户现场测试等方法对老年人使用打车APP情况进行研究,确定易读性、对比性、一致性等30个指标为可用性指标评价体系的三级指标。基于以上研究,使用层次分析法量化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为指标赋予权重,完善指标评价体系。接着根据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对现有打车APP进行界面可用性评估,根据得出的问题对老年人打车APP进行改良设计。最后对改良后的打车APP再次进行对比验证,评估可用性水平。本次研究构建面向老年人的打车APP界面可用性指标评价体系,为面向老年人的界面可用性指标评价体系构建提供参考,拓展面向老年人的界面可用性理论研究。通过可用性评估找出现有打车APP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良设计,力求增加面向老年人的打车APP界面设计的针对性。以打车APP为例,为其它面向老年人的界面设计提供设计思路。

鞠永乾[3](2016)在《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晶体非线性测量仪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Z扫描技术能够测量材料的非线性折射系数,并能够从透过率曲线中判别材料的非线性折射系数的符号。它的实验装置简单,测量灵敏度高,操作方便,这些优点使其在材料非线性系数的测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Sheik-Bahae等人于1989年提出单光束Z扫描技术,在此基础上,后人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良和完善,出现了多种样式的Z扫描。我们在传统Z扫描光路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实验光路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Z扫描光路。本文在此光路的基础上,对光路进行了改善,并基于传统Z扫描理论分析,对改良后的光路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适合新光路的理论公式。对比传统光路,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Z扫描光路去掉了小孔光阑,功率计换为相机拍照,并且去掉了分光束,传统Z扫描通过分束镜,将激光光束分为激励光束和参考光束两束光,闭孔功率和开孔功率要经过两次扫描分别得到。传统Z扫描理论分析时以入射到样品之前的光作为参考光,在距离焦点足够远的位置,高斯光斑足够扁平,晶体在此处由于光学非线性引起的远场光强的变化不大,可以忽略,可以将此处的光斑作为参考光斑,相当于将样品之后的光作为参考光,这样就不用分束来获取参考光。对比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Z扫描光路,本文光路将激光器换为了稳频激光器,用于获取更好的参考光斑,在光路中加入了扩束装置,这样在距离焦点不是很远的位置就可以获得参考光斑。处理数据时,在光斑图像中心点附近选择一定范围的像素点,像素点灰度值的总和作为闭孔的光功率;整幅图像像素点灰度值的总和作为开孔时的光功率,一次扫描就可以获取闭孔和开孔透过率。改善后的光路中用CCD相机采集数据,后期采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用C++加以实现:利用灰度直方图判断光斑能量是否超阈值;利用图像的加法运算消除系统随机误差;利用图像的减法运算消除背景光对实验的影响;利用非线性滤波消除图像中的高频分量;利用二维高斯拟合的方法获取光斑中心;然后获取闭孔透过率曲线,开孔透过率曲线以及闭孔/开孔透过率曲线,最后计算得出材料的非线性折射率系数。本文根据新光路搭建了整个测量系统,并利用C++ Builder编写了测量系统的软件部分,将数据的采集和数据的处理集成到一个软件中,形成一个自动化的完整测量仪。利用MSComm串口通信控件可以控制步进电机实现待测样品的移动,利用CCD相机厂商提供的CCD接口函数可以控制CCD拍照,因此可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集成到一个软件中,实现了测量系统的自动化。采集到的每幅图像(大小为1280×1024)都要进行消除背景光、滤波、获取中心(包含多次矩阵操作)等操作,并且数据处理时要处理多幅图像,因此图像处理部分的运算量非常大,我们在处理图像的过程中加入了多线程的方式,在多核的处理机上,可以加快运算速度并解决程序未响应等问题。在非线性系数测量时,获取背景光,获取参考光功率,判断光斑是否超阈值,消除背景光斑,滤波,获取中心,获取闭孔功率、开孔功率、闭孔透过率曲线、开孔透过率曲线、闭孔/开孔透过率曲线都需要一定的顺序,为防止顺序出错出现意外,这些操作在软件上都是依次使能的。

王勋志[4](2012)在《基于UHF局部放电监测系统软件设计》文中认为局部放电会造成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劣化,从而导致绝缘击穿和短路事故的发生。为了保证高压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小不必要的损失,有必要对局部放电监测进行研究。本文设计了基于超高频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软件,用于实时在线监测局部放电。软件基于虚拟仪器的设计技术,完成了采集控制、上层逻辑控制、处理算法、分析结果显示等软件设计,实现了采集控制、状态检测、数据处理、数据保存与查询、谱图绘制、故障定位与故障报警功能,该系统可应用于高压电器设备的局部放电监测。论文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采用自上而下的软件设计思想,设计了测量分析软件中数据处理功能函数,实现了最大值提取、放电次数统计、状态检测、GSM滤波、放电类型识别、故障定位与故障报警等功能。选用C++Builder作为开发工具,运用可视组件库(VCL)界面实现方法,完成了测量分析软件的界面设计,实现了二维谱图的绘制、状态检测结果显示、放电类型识别结果显示、故障定位结果显示及故障报警结果显示等功能。应用Matlab绘图函数,采用C++和Matlab混合编程技术,实现三维谱图绘制与椭圆谱图绘制,达到了软件实时数据及统计数据的显示要求。在实验室环境中,对系统软件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说明软件实现了系统所要求的各项功能。

李臣全[5](2009)在《基于GPIB总线VISA标准的COM组件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自动化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测试技术、测试仪器层出不穷,虚拟仪器以其优点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虚拟仪器的概念也在逐渐的加深。作为虚拟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仪器软件结构—VISA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测试环境的变化,新的测试仪器的出现,人们对VISA也有着更多的新要求。由于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测试用户有着自己喜好的编程语言,这就对VISA多语言下的适用性提出了要求。同时,由于不断有新的测试仪器出现,VISA就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相应升级。在现有的VISA条件下,VISA版本升级时,无法实现较大规模的代码重用,这就增加了VISA升级的难度。因此,采用一种新的VISA设计方法,解决VISA多语言下的适用性和VISA版本升级时的难度,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经过对软件开发模式和VISA标准的充分研究,本文提出采用COM组件设计VISA的方法。将VISA的优点和COM组件的语言无关性、进程透明性、和可重用性的优点结合起来,有效实现VISA在多语言下的适用性,同时增强代码重用,降低VISA版本升级的难度。本文在实验室开发的USB-GPIB接口控制器和VISA的基础上,采用COM组件技术设计了VISACOM函数库。本文从COM组件和VISA的特点出发,详细的介绍了VISACOM函数库的整体设计方案。针对整个VISACOM设计中存在的VISA的重用方法、接口功能设计、接口访问控制、多语言下参数使用、错误处理等问题,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采用VISA封装和接口重用的设计解决了重用问题;采用函数列表的设计解决了接口访问控制问题;采用有效的字符参数设计解决了多语言下参数的使用问题;建立两种错误处理机制解决了错误处理问题。并且,本文在第四章中给出了相关的程序实现过程。最后,搭建了实验室测试系统,在VB、VC、Delphi、Java几种主流语言下对所开发的VISACOM函数库进行了功能测试。并开发了VB、Delphi下的用户使用界面,有效的降低了用户对函数库的使用难度。所开发的VISACOM函数库通过了实验室条件下的验证。通过VISA函数库可以有效的实现对Agilent公司的数字多用表、频谱分析仪、FLUCK公司的多产品校准仪的控制,接口功能符合设计初衷。同时,函数库也通过了多种语言下的测试。在函数库升级方面,采用COM组件的有效重用,版本升级难度也远远低于以前的VISA版本。对VISA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汪丽[6](2008)在《毫秒脉冲星平均脉冲消色散和去噪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毫秒脉冲星最显着的特征之一是其自转频率的高精确性和高稳定性,可与原子钟媲美。虽然脉冲星辐射的脉冲功率极强,但地面射电天文站接收到的毫秒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的流密度仅为约0.01mJy至百mJy,信号被淹没在强大的噪声背景中,信号的检测处理难度较大。对于毫秒脉冲星用于计时领域来讲,指标要求又高,因此,毫秒脉冲星计时系统中弱信号的检测、去噪及消色散等成为既重要又关键的研究课题。本文阐述了脉冲星平均脉冲累加和消色散原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并给予分析;在比较分析基础上,优选出认为在去噪算法方面颇具优势的小波算法:采用不同阈值函数去噪方法对现有的毫秒脉冲星PSR 0437-4715的实际观测数据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处理,进而将不同算法处理结果用信噪比和均方根误差两个重要评价指标进行了定性、定量的评估,并将不同算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应用基于小波变换的空域相关性去噪法,及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调整去噪方法进行了实际数据实验验证分析,认为自适应阈值调整去噪方法对处理毫秒脉冲星TOA数据,达到了很好的滤波效果,值得深化和推举。此外,还利用高阶统计量法、卡尔曼及粒子滤波等方法对同一颗脉冲星数据进行了去噪、滤波处理的实验研究,并将不同方法实验处理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讨论。对于高阶统计量法,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高阶累积量,主要讨论了累积量域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包括:基于误差准则J1(n)的自适应滤波算法CDLMS和基于误差准则J2(n)的自适应滤波算法HOS4-MSEA。对误差准则J3(n)由最速下降法得到CDEFWLMS算法。我们还采用了一种新的累积量域自适应滤波CDSWLMS。采用上述算法对脉冲星实测数据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处理,结果表明CDSWLMS算法具有较好的滤波效果,值得推广。(2)高阶谱,主要研究了基于双谱的信号重构,研究发现采用高阶谱法获得的信号轮廓更为真实,但非信号区的噪声也较大,这种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对于卡尔曼及粒子滤波法,主要是考虑到脉冲星观测模型中含有非线性因素,我们分别采用线性滤波算法和非线性滤波算法对其进行了处理,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讨论。

邵刚[7](2008)在《组态软件数据接口与人机界面关键技术开发研究》文中指出组态软件的核心是数据。组态软件中的数据不仅要为人机界面提供数据驱动,而且要为历史/实时数据库、报表、报警等提供数据。这就需要为所有这些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获取接口。本文使用OPC-DA技术规范来获取工业现场数据,使用C++直接实现OPC-DA规范的接口来实现。本文使用XML作为数据中间层来格式化通过OPC-DA获取的现场数据。同时提出一套XML数据中间层的命名规则。通过这套命名规则,控件开发者能够有一个通用的数据获取接口。通过对XML中间层以及命名规则的封装,为基于数据的各种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获取接口。通过这些接口,控件开发者和应用开发者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本身工作的实现而不用担心数据获取的问题。本文采用C++直接实现OPC-DA所规定的接口,同时封装了一个动态链接库用于提供数据获取接口。控件开发者和应用开发者可以通过导入这个动态链接库,调用其提供的方法而完成数据获取的功能。本文自定义一个人机界面控件,通过导入封装好的动态链接库,完成了从OPC服务器获取数据并实时显示。

张自明[8](2007)在《基于WinCE的嵌入式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嵌入式系统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以及电子技术与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的产物。这个特点决定了它是一个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度分散、不断创新等特性的知识集成系统。嵌入式系统与通用PC不同,它是面向于特定应用的,为此,它无论在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都要满足一定实际环境的要求。嵌入式微控制器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微控制器一般以某种处理器核(如ARM)为核心,芯片内部集成必要的外围电路。它与PC处理器相比,体积小、功耗小、成本低、可靠性高。嵌入式处理器有很多种,目前比较流行的是ARM系列嵌入式处理器。早期的嵌入式产品很少用操作系统,只是使用一个简单的循环控制程序来处理外界的请求。但是,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没有操作系统的嵌入式产品的缺点日益暴露。这时,把操作系统引入到嵌入式产品中来就势在必行。操作系统在硬件基础上提供了各种服务,在开发具有特定应用目标的嵌入式产品时如果能够借助于这些服务,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课题的开发目标是,以三星S3C2910微控制器和Windows CE. NET为基础,设计和实现综合实验开发平台。其中具体的任务是:在Windows CE的框架下实现串口通讯的功能;实现CE系统下的红外通讯控制程序;在没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环境下实现SD卡的文件读写控制程序。论文的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庞延庆[9](2006)在《基于COM技术的摄影机的PC端应用程序开发》文中认为为了实现摄影机和PC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相互控制,每一系列的摄影机必须推出它们的PC端应用程序。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COM技术的摄影机的PC端应用程序开发,不但实现了两款摄影机与PC机的交互,而且形成了固定功能的模块组件,对整个系列的摄影机的PC端应用程序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在深入研究COM原理、COM的实现过程、COM的重用等COM技术的基础上,以HDV/DV模式的摄影机为背景,结合软件分层设计的思想,设计了摄影机的PC端应用程序的结构,将整个应用程序分为三层,其中,顶层为用户界面层,中间是COM组件层,底层为包含一些基本实现的动态连接库。 在确定了应用程序的整体结构和功能模块的基础上,本文以Microsoft公司的VisualStudio.NET为开发环境,通过其提供的ATL(活动模板库),运用COM技术和底层库提供的功能实现了中间层的各个模块组件。这些组件实现了摄影机与PC机交互过程中大部分功能,并提供用户接口,用户界面层可以直接调用组件提供的方法,方便快捷,而且功能模块即插即用,适合HDV/DV模式系列的每一款摄影机。 本文还针对两款摄影机设计了顶层的用户界面,并通过中间层的组件加上MFC和Windows编程技术实现了整个应用程序的开发。该应用程序包含Importer和Exporter两个部分。利用Importer应用程序,可以方便地将摄影机的数据导入到PC机中,并且可以通过PC机控制摄影机的操作。通过Exporter应用程序则实现了PC机到摄影机的数据导出等相关功能。整个应用程序操作方便,测试使用获得了良好的评价。

姚晓伟[10](2007)在《基于OPC技术工业现场总线系统集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凭借其开放性,分散性和可互操作性等特点,正成为新型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但由于支持各种现场总线技术的各集团间的自身利益考虑的原因,多种现场总线协议标准共存是不争的客观事实。随着FCS系统在工业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对多种不同协议标准的现场总线之间实现相互信息交换已成为广大工业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解决不同现场总线系统的集成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OPC技术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通过研究COM原理和OPC技术规范,开发了OPC DA服务器和客户端,实现了基于OPC技术的异构现场总线系统的集成。本文首先论述了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阐述了几种不同的总线系统集成方案,包括传统的DCS与FCS,不同的FCS之间以及FCS与信息网络之间的集成。然后本论文详细叙述了OPC技术的基础—COM/DCOM原理和OPC DA的技术规范。在此基础上本文开发了一个OPC服务器和一个OPC客户端并进行了各自的测试。最后本论文通过一个实验—采用OPC技术实现了DeviceNet,ControlNet和Profibus-DP总线系统的集成,验证了OPC技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用C~(++) Builder实现COM包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C~(++) Builder实现COM包容(论文提纲范文)

(1)飞机监视数据融合与ITP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飞机监视数据与ADS-BIN应用
    2.1 飞机监视应用系统的结构
    2.2 ASA监视数据源
        2.2.1 ADS-B监视数据源
        2.2.2 ADS-R监视数据源
        2.2.3 TIS-B监视数据源
        2.2.4 TCAS监视数据源
        2.2.5 本机监视数据源
    2.3 监视数据接收处理
        2.3.1 监视消息的错误校验
        2.3.2 监视消息的信息解码
    2.4 ADS-BIN应用
        2.4.1 ADS-BIN的典型应用
        2.4.2 ITP应用简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飞机监视数据的融合
    3.1 监视数据融合简述
    3.2 监视数据的融合过程
        3.2.1 监视数据融合中坐标转换
        3.2.2 航迹起始
        3.2.3 航迹更新
        3.2.4 航迹关联
        3.2.5 航迹融合
        3.2.6 航迹文件生成
        3.2.7 航迹终止
    3.3 监视数据融合算法仿真
        3.3.1 监视数据融合算法效果仿真
        3.3.2 监视数据融合算法的关联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度变更程序ITP应用研究
    4.1 ITP应用处理
        4.1.1 ITP监视状态参数的定义
        4.1.2 ITP监视状态参数的计算
        4.1.3 ITP请求许可机制
    4.2 ITP应用的适航预测
        4.2.1 ITP应用的适航要求
        4.2.2 ITP应用适航预测评估方法
        4.2.3 ITP应用的适航判定仿真
    4.3 ITP操作碰撞风险研究
        4.3.1 ITP操作基本场景
        4.3.2 航空器真实距离模型
        4.3.3 航空器碰撞概率模型
        4.3.4 ITP操作碰撞风险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SA的 ITP应用系统软件实现
    5.1 C++Builder软件开发平台简介
    5.2 应用系统软件设计
        5.2.1 总体框架
        5.2.2 应用软件端数据通信方式
    5.3 ADS-BIN数据处理与ITP应用处理
        5.3.1 错误校验
        5.3.2 信息解码
        5.3.3 监视数据融合
        5.3.4 ITP监视状态参数计算
        5.3.5 ITP请求许可机制
    5.4 用户界面设计与ITP功能仿真
        5.4.1 软件用户界面说明
        5.4.2 ITP功能仿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老年人打车APP界面可用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实践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面向老年人的界面可用性研究文献综述
        1.2.2 打车APP发展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可用性理论概述
    2.1 可用性定义
    2.2 可用性指标
    2.3 可用性指标评价体系
        2.3.1 定性指标评价体系
        2.3.2 定量指标评价体系
    2.4 可用性评估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老年人打车APP界面可用性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3.1 老年人特征分析
        3.1.1 生理特征
        3.1.2 心理特征
    3.2 打车APP特征分析
        3.2.1 战略层
        3.2.2 范围层
        3.2.3 结构层
        3.2.4 框架层
        3.2.5 表现层
    3.3 老年人使用打车APP情况调研分析
        3.3.1 调研方案设计
        3.3.2 调研结果分析
    3.4 体系构建
        3.4.1 指标构建原则
        3.4.2 指标的选取
        3.4.3 指标信度与效度分析
        3.4.4 确定指标权重
        3.4.5 指标体系评价量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有打车APP界面可用性评估
    4.1 构建评估模型
        4.1.1 指标分类
        4.1.2 评估方法选取
    4.2 观察法评估
        4.2.1 实验设计
        4.2.2 实验记录与分析
    4.3 问卷调查法评估
        4.3.1 实验设计
        4.3.2 调查结果统计
    4.4 用户行为分析评估
        4.4.1 实验设计
        4.4.2 用户行为分析结果
    4.5 总体评估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老年人打车APP改良设计与验证
    5.1 基于可用性研究的老年人打车APP界面改良设计
        5.1.1 可用性问题分析与调节策略
        5.1.2 设计定位
        5.1.3 设计结果展示
    5.2 改良后打车APP界面可用性对比评估
        5.2.1 评估目的
        5.2.2 对比评估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局限与不足
    6.3 未来发展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 A 老年人使用打车APP调研分析——访谈问题大纲
    附录 B 老年人打车APP可用性指标用户认同度调查问卷
    附录 C 老年人打车APP可用性指标相对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 D 老年人对打车APP认可度调查问卷

(3)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晶体非线性测量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非线性光学
    1.2 非线性光学性质测量方法及Z扫描
        1.2.1 Z扫描测量方法综述
        1.2.2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Z扫描
        1.2.3 数值分析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Z扫描原理
    2.1 传统Z扫描原理
        2.1.1 光折变效应
        2.1.2 传统Z扫描光路
    2.2 Z扫描理论分析
        2.2.1 非线性折射率测量
        2.2.2 介质的非线性吸收
    2.3 小结
第三章 基于数字图像的Z扫描
    3.1 改良光路
        3.1.1 基于数字图像Z扫描光路
        3.1.2 改善光路
    3.2 改善后光路理论分析
        3.2.1 改善后的光路非线性折射率分析
        3.2.2 新光路非线性吸收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数字图像的数据处理
    4.1 图像预处理
        4.1.1 灰度直方图
        4.1.2 图像的代数运算
        4.1.3 空域滤波
    4.2 获取光斑中心
        4.2.1 重心法
        4.2.2 高斯拟合法
        4.2.3 抛物面拟合法
    4.3 线性方程组求解
        4.3.1 列主元消去法求解非奇异线性方程组
        4.3.2 利用逆矩阵求线性方程组
    4.4 小结
第五章 测量系统
    5.1 系统概述
    5.2 电动平台及其控制系统及CCD相机
    5.3 数据采集部分软件设计
        5.3.1 MSComm串口通信
        5.3.2 CCD相机
    5.4 数据处理部分软件设计
        5.4.1 数据处理部分整体设计思路
        5.4.2 C++二维高斯法获取中心
        5.4.3 多线程实现图像处理
    5.5 系统测量及结果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主要工作
    6.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于UHF局部放电监测系统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局部放电监测的背景与意义
    §1.2 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现状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监测系统设计原理
    §2.1 监测系统结构
        §2.1.1 UHF 传感器
        §2.1.2 同步控制器
        §2.1.3 采集与控制
        §2.1.4 控制与测量软件
    §2.2 软件设计思想与方法
    §2.3 开发工具选择
        §2.3.1 开发工具 C++ Builder
        §2.3.2 数值计算与绘图工具
    §2.4 C++ Buider 与 Matlab 混合编程技术
        §2.4.1 Matlab 混合编程优点
        §2.4.2 Matlab 混合编程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软件设计
    §3.1 系统软件结构
    §3.2 软件的控制时序
    §3.3 采集控制软件设计
        §3.3.1 采集卡控制句柄的创建
        §3.3.2 采集卡参数说明
        §3.3.3 AD 数据的获取方法
    §3.4 状态检测控制软件设计
        §3.4.1 触发信号检测
        §3.4.2 电源信号检测
    §3.5 数据处理控制软件设计
        §3.5.1 最大幅值的提取
        §3.5.2 放电次数 N 的统计
        §3.5.3 GSM 信号的滤除
    §3.6 数据存储控制软件设计
    §3.7 谱图绘制控制软件设计
        §3.7.1 二维谱图绘制
        §3.7.2 椭圆谱图绘制
        §3.7.3 三维谱图绘制
    §3.8 数据查询控制软件设计
    §3.9 放电类型识别软件设计
    §3.10 故障定位与报警控制软件设计
        §3.10.1 故障定位控制软件设计
        §3.10.2 故障报警控制软件设计
    §3.11 参数设置控制软件设计
    §3.1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4.1 软件测试方法
    §4.2 采集功能测试
    §4.3 GSM 信号滤波功能测试
    §4.4 数据查询功能测试
    §4.5 放电类型识别功能测试
    §4.6 故障定位与报警功能测试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5)基于GPIB总线VISA标准的COM组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USB-GPIB接口总线
        1.1.1 GPIB通用接口总线
        1.1.2 USB-GPIB接口控制器
    1.2 虚拟仪器技术概述
        1.2.1 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发展
        1.2.2 虚拟仪器软件结构-VISA
        1.2.3 虚拟仪器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1.3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5 课题创新之处
第二章 VISA_COM函数库的需求与总体方案
    2.1 COM组件技术
        2.1.1 现有VISA的问题分析
        2.1.2 COM组件技术
        2.1.3 COM中的主要概念
    2.2 COM组件技术在VISA中应用分析
        2.2.1 进程内组件与VISA
        2.2.2 COM组件的多语言适用性与VISA
        2.2.3 COM组件的可重用性与VISA
    2.3 COM组件接口
        2.3.1 COM组件接口的概述
        2.3.2 COM组件接口的作用
        2.3.3 组件接口的一些重要概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VISA_COM函数库的功能设计与技术方案
    3.1 VISA_COM接口设计
        3.1.1 VISA分层结构
        3.1.2 VISA_COM整体结构设计
        3.1.3 VISA_COM接口功能设计
    3.2 VISA_COM接口访问设计
        3.2.1 虚函数列表
        3.2.2 VISA_COM函数列表设计
        3.2.3 VISA_COM组件访问过程
    3.3 VISA_COM函数库数据类型设计
        3.3.1 字符编码的演变
        3.3.2 BSTR数据类型
        3.3.3 VARIANT数据类型
    3.4 错误处理机制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COM组件技术的VISA_COM函数库的实现方法与程序设计
    4.1 开发环境介绍
    4.2 VISA_COM对VISA的封装实现
    4.3 VISA_COM函数库接口、函数实现
        4.3.1 接口的实现
        4.3.2 接口重用实现
        4.3.2 接口下函数的实现
        4.3.3 组件注册表操作实现
    4.4 VISA_COM函数库返回值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ISA_COM函数库多语言下的测试
    5.1 VISA_COM函数库VC环境下测试
        5.1.1 接口IResourceManager测试
        5.1.2 接口IMessage测试
        5.1.3 接口IBaseMessage测试
        5.1.4 接口IGpib测试
    5.2 VISA_COM函数库VB环境下测试
        5.2.1 用户界面介绍
        5.2.2 测试内容
    5.3 VISA_COM函数库Delphi环境下测试
    5.4 VISA_COM函数库Java环境下测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与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6)毫秒脉冲星平均脉冲消色散和去噪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脉冲星
        1.1.1 脉冲星的发现
        1.1.2 脉冲星的分类
        1.1.3 脉冲星的特性
        1.1.4 脉冲星的应用领域
    1.2 毫秒脉冲星
        1.2.1 毫秒脉冲星的特点
        1.2.2 毫秒脉冲星计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脉冲星平均脉冲的消色散
    2.1 色散原理
    2.2 消色散接收实例分析
    2.3 消色散方法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脉冲星去噪方法研究——小波分析
    3.1 小波分析的发展回顾
    3.2 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
    3.3 一维信号的小波去噪方法研究
        3.3.1 小波阈值萎缩去噪法
        3.3.2 基于小波变换的空域相关性去噪法
        3.3.3 自适应阈值算法
    3.4 本章小结
4 脉冲星去噪方法研究——高阶统计量法
    4.1 概述
    4.2 累积量的概念、性质及估计
        4.2.1 累积量的概念
        4.2.2 累积量的性质
        4.2.3 累积量的估计
    4.3 累积量域自适应滤波
        4.3.1 累积量域自适应滤波原理及误差准则
        4.3.2 累积量域自适应滤波算法
        4.3.3 一种新的累积量误差准则及自适应算法
        4.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高阶矩谱和高阶累积量谱
        4.4.1 高阶矩谱和高阶累积量谱的定义
        4.4.2 双谱的性质及估计
        4.4.3 基于双谱的信号重构
        4.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卡尔曼滤波及粒子滤波
    5.1 基本理论
        5.1.1 状态空间模型
        5.1.2 贝叶斯估计理论
    5.2 线性滤波算法
    5.3 非线性滤波算法
    5.4 粒子滤波
        5.4.1 粒子滤波的发展回顾
        5.4.2 蒙特卡罗方法
        5.4.3 消除退化的关键技术
        5.4.4 完整的粒子滤波算法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系统软件设计
    6.1 软件平台简介
        6.1.1 Matlab与C++ Builder结合编程方法
        6.1.2 各种混合方法比较
    6.2 实现混合编程的方法
        6.2.1 MATLAB编程环境的设置
        6.2.2 使用Matlab COM Builder制作需要的COM组件
        6.2.3 C++ Builder中使用生成的COM组件
        6.2.4 COM组件的打包与程序的发布
    6.3 软件设计
        6.3.1 软件概述
        6.3.2 功能需求
        6.3.3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6.3.4 软件主要数据功能
    6.4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组态软件数据接口与人机界面关键技术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组态软件介绍
        1.1.1 组态软件产生的背景
        1.1.2 组态软件的组成
        1.1.3 组态软件的特点
        1.1.4 组态软件的发展现状
        1.1.5 组态软件的发展趋势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工作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COM 技术基础
    2.1 COM 对象
    2.2 COM 接口
    2.3 COM 特性
        2.3.1 语言无关性
        2.3.2 进程透明性
        2.3.3 可重用性
    2.4 COM 中的通信机制
        2.4.1 COM 中的双向通信机制
        2.4.2 可连接对象的双向通信机制
    2.5 DCOM 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OPC 技术规范
    3.1 OPC 概述
    3.2 OPC 技术基础
        3.2.1 OPC 报警与事件处理规范(OPC AE)
        3.2.2 OPC 历史数据访问规范(OPC HDA)
        3.2.3 OPC 批量过程规范
        3.2.4 OPC 安全性规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OPC 开发步骤及组态数据获取
    4.1 OPC 数据访问技术规范概述(DA)
        4.1.1 OPC 客户程序和OPC 服务器
        4.1.2 OPC 接口体系
        4.1.3 OPC 技术的应用
        4.1.4 OPC 的数据传输机制
        4.1.5 OPC 对象接口定义
    4.2 OPC 服务器和包装DLL
    4.3 服务器句柄
    4.4 OPC 接口
    4.5 OPC 数据获取的实验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用于数据中间层的XML
    5.1 XML 概述
    5.2 XML 文档及其结构的定义
        5.2.1 XML 文档的有效性和良构性
        5.2.2 XML Schema
    5.3 XML 文档解析模型
        5.3.1 文档对象模型(DOM)
        5.3.2 文档线性处理模型(DLM)
    5.4 WEB SERVICES 技术体系
        5.4.1 Web Services 的架构和特征
        5.4.2 Web Services 技术栈
    5.5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
        5.5.1 SOAP 简介
        5.5.2 SOAP 消息交换机制
        5.5.3 SOAP 在分布式环境中的优势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XML 的数据中间层与人机界面数据接口开发
    6.1 XML DOM API
        6.1.1 DOM 的模型的组成部分
        6.1.2 DOM 的主要API
        6.1.3 对DOM 接口的封装
    6.2 XML 中间层命名规则
    6.3 规则和接口的封装
    6.4 基于ACTIVEX 的人机界面控件开发步骤
        6.4.1 ActiveX 控件简介
        6.4.2 ActiveX 控件容器
        6.4.3 ActiveX 控件事件
        6.4.4 ActiveX 控件方法
        6.4.5 ActiveX 控件属性
        6.4.6 ActiveX 控件持久性和串行化
        6.4.7 ActiveX 控件属性页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数据接口与人机界面控件开发示例
    7.1 软件总体结构
    7.2 基于ACTIVEX 的METER 控件的开发
    7.3 组态软件的测试
        7.3.1 OPC 服务器平台
        7.3.2 测试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基于WinCE的嵌入式平台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1.2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1.3 国内外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
    1.4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1.5 课题任务和目标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WINDOWS CE.NET 操作系统
    2.1 WINDOWS CE 操作系统
    2.2 WINDOWS CE.NET 操作系统
    2.3 WINDOWS CE 功能和结构
        2.3.1 WINDOWS CE 操作系统核心特性
        2.3.2 WINDOWS CE 应用系统基础结构
        2.3.3 WINDOWS CE 嵌入式系统支持
    2.4 WINDOWS CE.NET 操作系统开发
第三章 系统分析
    3.1 系统设计目标
    3.2 MCU 的选择
    3.3 系统硬件配置
    3.4 各部分功能描述
第四章 WINDOWS CE. NET 的移植
    4.1 BSP 包的制作
        4.1.1 PLATFORM BUILDER 的应用
        4.1.1.1 映像配置文件
        4.1.1.2 注册表文件.reg
        4.1.1.3 数据库文件.db
        4.1.1.4 目录分配表文件.dat
        4.1.1.5 四种配置文件的综合
        4.1.1.6 CEC 文件
        4.1.2 OAL 代码移植
        4.1.2.1 ISR 部分实现
        4.1.2.2 中断实现
        4.1.2.3 系统时钟实现
        4.1.2.4 I/0 控制代码实现
    4.2 CE 下驱动开发
        4.2.1 流接口驱动结构
        4.2.2 流接口驱动编写
    4.3 PLATFORM BUILDER 配置平台
    4.4 编译平台
    4.5 下载镜像
    4.6 KITL 调试
第五章 串口驱动与红外通讯程序的实现
    5.1 串口驱动的实现
        5.1.1 CE 系统下的串口驱动结构
        5.1.2 多串口驱动的实现
    5.2 红外通讯程序的实现
        5.2.1 红外通讯的协议简介
        5.2.2 红外通讯控制程序的实现
第六章 SD 卡控制程序的实现
    6.1 SD 卡总体介绍
        6.1.1 SD 卡结构
        6.1.2 SD 卡命令
    6.2 SD 卡的操作过程
        6.2.1 SD 卡的认证过程
        6.2.2 SD 卡的数据传送过程
    6.3 SD 卡控制程序的实现
        6.3.1 ADS 开发环境
        6.3.2 SD 卡数据块 I/0 控制程序
        6.3.3 SD 卡文件 I/O 控制程序
        6.3.3.1 SD 卡逻辑区域划分
        6.3.3.2 SD 卡文件 I/O 控制程序
    6.4 SD 卡的安全属性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9)基于COM技术的摄影机的PC端应用程序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说明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摄影机PC端应用程序概述
    1.2 组件技术概述
    1.3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4 本文的结构
2 COM原理研究
    2.1 COM特性
        2.1.1 面向对象特性
        2.1.2 语言无关性
        2.1.3 进程透明特性
        2.1.4 可重用性
    2.2 客户/服务器模型
    2.3 COM对象
        2.3.1 COM对象的标识—CLSID
        2.3.2 COM对象与C++的比较
    2.4 COM接口
        2.4.1 COM接口的特点
        2.4.2 接口定义语言(IDL)
        2.4.3 IUnknown接口
    2.5 COM的实现
        2.5.1 进程内组件和进程外组件
        2.5.2 COM组件与注册表
        2.5.3 类厂(Class Factory)
        2.5.4 COM库
    2.6 本章小结
3 应用程序的分析和设计
    3.1 应用程序的需求分析
        3.1.1 应用程序的目标
        3.1.2 应用程序的特色
    3.2 摄影机PC端应用程序的设计
        3.2.1 应用程序总体框架的设计和开发环境的选择
        3.2.2 功能模块设计
        3.2.3 用户界面设计
    3.3 程序流程图
4 应用程序COM组件的实现
    4.1 Capture库中的接口介绍
    4.2 用ATL开发COM组件
        4.2.1 ATL简介
        4.2.2 ATL与MFC的比较
        4.2.3 ATL的体系结构
        4.2.4 ATL组件模块的实现过程分析
    4.3 TapeCam组件介绍
        4.3.1 TapeCam对象
        4.3.2 TapeCamManager对象
        4.3.3 TapeCamEventSink对象
    4.4 ContentListView组件介绍
        4.4.1 ContentListView对象
        4.4.2 ContentList对象
    4.5 ContentPreview组件介绍
    4.6 本章小结
5 应用程序界面的实现
    5.1 Importer应用程序功能及实现介绍
    5.2 Exporter应用程序的功能介绍
    5.3 Importer应用程序同Exporter应用程序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0)基于OPC技术工业现场总线系统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现场总线简介
        1.1.1 现场总线的产生背景
        1.1.2 现场总线的定义
        1.1.3 现场总线的特点
        1.1.4 现场总线的发展现状
        1.1.5 现场总线的发展趋势
    1.2 论文工作介绍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几种网络集成技术介绍
    2.1 DCS网络与现场总线控制网络的集成
    2.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网络之间的集成
    2.3 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的集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OM基础
    3.1 COM对象
    3.2 COM接口
    3.3 COM特性
        3.3.1 语言无关性
        3.3.2 进程透明性
        3.3.3 可重用性
    3.4 COM中的通信机制
        3.4.1 COM中的双向通信机制
        3.4.2 可连接对象的双向通信机制
    3.5 DCOM技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OPC技术规范
    4.1 OPC概述
    4.2 OPC技术基础
        4.2.1 OPC报警与事件处理规范(OPC AE)
        4.2.2 OPC历史数据访问规范(OPC HDA)
        4.2.3 OPC批量过程规范
        4.2.4 OPC安全性规范
    4.3 OPC数据访问(DA)规范概述
        4.3.1 OPC客户程序和OPC服务器
        4.3.2 OPC接口体系
        4.3.3 OPC技术的应用
        4.3.4 OPC的数据传输机制
        4.3.5 OPC对象接口定义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OPC数据访问(DA)服务器的开发及测试
    5.1 OPC DA服务器的基本结构
    5.2 动态库(GKOPCServer.dll)的设计
    5.3 OPC DA服务器开发步骤
    5.4 OPC服务器的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OPC客户端的开发及测试
    6.1 OPC服务器和包装DLL
    6.2 服务器句柄
    6.3 OPC的对象
        6.3.1 OPC服务器对象
        6.3.2 OPC组集合对象
        6.3.3 OPC组对象
        6.3.4 OPC标签集合对象
        6.3.5 OPC标签对象
    6.4 OPC客户端的编写
        6.4.1 设置OPC包装DLL
        6.4.2 OPC客户端编写流程
    6.5 OPC客户端的测试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OPC技术在异构现场总线系统中的应用
    7.1 系统概述
    7.2 系统组态步骤
        7.2.1 DeviceNet,ControlNet系统组态
        7.2.2 Profibus-DP系统组态
        7.2.3 OPC组态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致谢

四、用C~(++) Builder实现COM包容(论文参考文献)

  • [1]飞机监视数据融合与ITP应用研究[D]. 黄清.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2]老年人打车APP界面可用性设计研究[D]. 张婷. 江苏大学, 2019(02)
  • [3]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晶体非线性测量仪研究[D]. 鞠永乾. 山东大学, 2016(02)
  • [4]基于UHF局部放电监测系统软件设计[D]. 王勋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04)
  • [5]基于GPIB总线VISA标准的COM组件开发[D]. 李臣全. 北京化工大学, 2009(S1)
  • [6]毫秒脉冲星平均脉冲消色散和去噪方法研究[D]. 汪丽. 西安理工大学, 2008(12)
  • [7]组态软件数据接口与人机界面关键技术开发研究[D]. 邵刚. 天津理工大学, 2008(03)
  • [8]基于WinCE的嵌入式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 张自明.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3)
  • [9]基于COM技术的摄影机的PC端应用程序开发[D]. 庞延庆.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2)
  • [10]基于OPC技术工业现场总线系统集成研究[D]. 姚晓伟. 天津理工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使用 C~(++) Builder 实现 COM 包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