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县退耕还林(草)的实践、措施及对策

大同县退耕还林(草)的实践、措施及对策

一、大通县实施退耕还林(草)的做法和措施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崔乃心[1](2020)在《人文因素对于青海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地形地势复杂,特殊的高原高寒自然环境条件下,孕育了丰富的植物、动物、矿产等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极其敏感和脆弱的区域。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因其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水系的源头区域,被称为“中华水塔”,对于维持我国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为改善青海省的总体生态环境状况,青海省政府以及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如:退耕还林(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国家公园建设、生态移民政策措施等。对于改善青海省的自然环境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退耕还林(草)工程是青海省众多生态保护工程中较早实施的、面积最大、影响最大的。且青海省的民族文化非常多样,其中以藏传佛教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具有代表性。因此,本论文从退耕工程和宗教文化影响的角度探讨了人文因素对青海省土地利用的变化的影响,以期从人文因素的不同维度和多元化的视角来分析我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本文以1990-2015年6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NDVI植被盖度栅格数据、土壤栅格数据、寺庙和村落的矢量数据为基础地理数据,结合数字高程图(DEM)、地形图以及相关统计资料和野外调查的数据,通过NDVI、RUSLE土壤侵蚀模型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成效,以及其空间效应;并通过建立修正的空间关系模型研究宗教文化对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效应,进一步解释人文因素(政策和文化)对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影响规律和机制。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1990-2015年间,草地、未利用土地的面积整体上呈现减少趋势,而林地、水域、耕地和建筑用地面积所有增加,在2015年依次比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之前依次增长了 0.23%、0.53%、0.03%和0.15%。虽然草地整体减少了 0.79%,但高、中密度草地的面积实际上是增多的,草地总面积减少主要是由于面积占比最大的低密度草地的减少幅度大于高、中密度草地的增长幅度。总体来说,退耕还林(草)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面对低密度草地面积减少的现状,说明退耕还林(草)工程虽然改善了林地和中、高密度草地的退化状况、促进了未利用土地向可用土地的转变,但是并没有有效阻止低密度草地的减少。青海省在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时候,毁林开荒、林草复垦的现象始终存在,同时对于天然林和草场的保护力度还不够。(2)从植被覆盖角度来看,NDVI最大值和年均值在2000年退耕工程实施后有所增长,2015年NDVI平均值同比于1995年增长了 14.30%,且61.92%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增长。从土壤侵蚀角度来看,青海省土壤侵蚀总量在2015年达到最低25年来最低,同比于1990年下降了 14.13%;“中度”以上侵蚀程度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自2005年以后逐年减少,在2015年降低到7.31%,低于还未实施退耕工程的1990年和1995年。虽然侵蚀程度相对较低的土壤面积达到青海省总面积的80%、土壤侵蚀总量也在逐年减少,但是青海省仍有约23.42%的土地为“强度”、“极强”以及“剧烈”侵蚀土地,并且这三类侵蚀土地的侵蚀总量占比达到84.78%。在青海省土壤侵蚀状况整体得到改善的情况下,着重关注三类较强侵蚀土地对应的区域是改善侵蚀状况的重中之重。(3)从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的空间效应来说,针对土壤侵蚀的GWR局部回归模型并没有优于OLS的全局回归模型;同时两种模型的矫正R2均值不超过0.3644。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退耕工程的实施对于土壤侵蚀的空间效应不具有显着差异性;其次,采用OLS和GWR模型去解释不同土地利用对于土壤侵蚀产生的空间影响的有效性是比较有限的。而对于植被覆盖度来说,采用GWR模型的拟合优度高于OLS模型。在实施退耕工程之后,2015年各项解释因子的影响程度依次是:建筑用地>林地>水域>耕地>未利用土地>草地。比起未实施政策的1995年,主要有两个变化。其一:水域因子的系数大于耕地因子,排在耕地的前面。其二,2015年各类解释因子的系数的空间差异性大幅度下降,说明每种土地利用类型对于青海省各区域的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的空间异质性降低,空间平稳性升高。就各项因子来说,负向作用最大的建筑用地对于植被盖度的抑制作用降低;林地对于植被盖度改善的促进作用增强;水域的抑制作用也有所降低,东西差异明显降低;耕地对于植被盖度的抑制作用增强变为继建筑用地之后第二大抑制因子。草地因子的系数一直是最低的,对于植被盖度的改善作用从模型上来看较小。(4)利用Ripley’s K函数所计算的寺庙和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17个县的寺庙和村落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村落来说,除了治多县和格尔木县的村落表现出的显着聚集分布,其他15个县的村落在研究区域内呈现出空间随机分布格局。而寺庙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对复杂,其中:达日县、治多县、玛多县、玛沁县、河南蒙古县和格尔木县6个县的寺庙数目少于10,导致空间格局无法计算。剩余11个县的寺庙呈现出两种空间格局:显着性聚集(玉树县、杂多县、称多县)和随机分布。(5)通过采用两个修正模型来研究寺庙和村落文化对于周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空间效应。第一个P(rq)指标衡量寺庙和村落周边所有土地利用变化在不同空间范围内的空间关系,以及这种空间关系随时间的变化。第二个Pc(rq)指标则更加关注在时空尺度上特定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在寺庙周围的空间关系,而不再关注平均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首先,寺庙文化对于周边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具有显着作用,且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显着聚集,而村落文化与周边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没有显着的影响作用。其次,寺庙的空间分布格局对于寺庙对周围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中没有发现这种相关性。具体来说,对于显着性聚集的寺庙来说,寺庙文化对周围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通过称为“聚集效应”的积累而得到加强。而对于在某些地区少于10座的寺庙来说,则该效果不会发挥促进作用。另外,在30类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中,寺庙文化对于林地和草地的变化的影响最大。

丁聪[2](2019)在《大通县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土地作为人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生态系统的空间载体,其利用状况与覆被格局深刻影响着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大通县作为生态敏感区,步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作用下,研究区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变化加速且更加复杂化,了解并弄清大通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与植被覆盖变化规律,揭示其内在驱动力因素,评估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期为协调土地利用方式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该研究选取大通县作为研究区域,以2001-2017年为研究期限,基于空间影像数据,通过遥感与GIS技术提取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植被覆盖状况,采用动态变化模型与景观格局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采用空间分析工具探求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异规律,利用单位面积价值当量法来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大通县在研究期内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变化程度减弱,林地和疏林地作为优势土地利用类型,具有相互转化的特征,建设用地总量小,面积变化剧烈,属单向快速增加的极不平衡状态,大规模的耕地和生态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土地利用程度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利用程度相对较低,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变高,单位空间内的斑块异质性增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核心驱动力,随着研究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政策的实施,大通县研究期内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2)大通县植被覆盖状况良好,大部分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均在中高度(Ⅳ)、高度(Ⅴ)以上,但不同植被覆盖等级的时空变化趋势有显着差异,中高度(Ⅳ)、高度(Ⅴ)植被覆盖度变化相对剧烈,且总体呈减少的趋势,低(Ⅰ)、中低(Ⅱ)、中(Ⅲ)植被覆盖度波动较小,植被覆盖度随海拔的分异规律呈倒“V”字型分布,随海拔高度先增加后减小,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坡度相对较陡的坡度带,阴坡的植被覆盖状况要好于阳坡,说明研究区阴坡更有利于植被的生长。(3)大通县2001年、2009年与2017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值分别为138.05亿元、148.09亿元和152.20亿元,呈总体增加趋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排序结果依次是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气体调节>净化环境>美学景观>原料生产>食物生产>水资源供给>维持养分循环,林地作为生态敏感性指数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其生态服务价值系数每增加1%,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超过0.6%以上。

陈芳淼[3](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提出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王周[4](2011)在《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青海省大通县为案例》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本文以青海省大通县为典型案例,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后续发展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本文首先介绍大通县的自然概况和退耕还林概况,为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建立提供事实依据;其次参考国内外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大通县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大通县的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体系,为全文的效益分析研究列出了基本框架;随后又从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并制定了科学的评价方法,确保了效益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最后对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进行详细的生态效益评价,提出了一些极具参考性的建议和意见,并得出了系统全面的评价结论,如下: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条一级指标,11条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保护水资源效益,固碳制氧效益、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改善小气候效益、保育土壤效益、净化环境效益。大通县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为47190.059万元。其中保护水资源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23.34%;固碳制氧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62.91%;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6.17%;改善小气候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5.47%;保育土壤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1.92%;净化环境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0.19%。

成六三[5](2011)在《陕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榆林南部六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我国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工序最复杂的生态建设工程之一,对其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的分析与评价对后续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制定、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地处陕北黄土丘陵区的研究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收集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统计年鉴资料,并结合野外参与式农户调查和退耕地土壤养分(全氮、全磷、全钾及有机质含量)实地测定,采用耕地压力指数和定位理论模型等方法,对该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及其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并对后续政策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⒈在分析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因子—植被、土壤和水文动态变化过程基础上,采用生态经济方法估算出了研究区(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和子洲县)退耕还林(草)工程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和改善局地小气候六大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分别为72×108元、83×108元、80×108元、116×108元、97×108元、91×108元。其中,固土保肥价值量最高(50%~92%),其次是固碳制氧(7%~48%),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局部小气候总和价值不到3%。⒉对比分析了区域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前后农业产业比重、农户收入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GDP等经济指标的变化特征,表明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和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运用通径分析和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1998-2008年米脂县、绥德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和子洲县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其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系数分别为50.5%、23%、4.2%、47%、5%和36%;对其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能力分别为2.1人/hm2、1.1人/hm2、1.1人/hm2、2.2人/hm2、0.3人/hm2和3.2人/hm2。⒊利用定位理论模型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区域退耕还林(草)工程引发的主要社会效应进行了定量评价。1998-2008年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和子洲县退耕农户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满意度分别为0.85、0.91、0.8、0.81、0.83、0.82;另一方面,得出1998-2008年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和子洲县实施退耕粮食补贴对降低县域耕地压力所起的作用比较显着,吴堡县和清涧县不显着。⒋采用频率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构建了由生态效益指标——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制氧,经济效益指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GDP与第一产业产值的比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社会效益指标——区域粮食安全和农户对工程满意度等指标构成的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研究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其综合效益评价评分顺序:子洲县(73.5)﹥米脂县(73.3)﹥吴堡县(67.7)﹥清涧县(62.5)﹥绥德县(59.1)﹥佳县(51.3)。结果表明综合效益得分高的,其单项效益不一定高;综合效益得分低的,其单项效益不一定低。综合效益评价对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⒌结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及其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的政策效率和建设速率。研究表明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投入产出比例为1:20以上,工程政策取得了很高的效率,但粮食补贴折成现金兑换政策对低收入的退耕农户有效性较低。1998—2008年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速率不同程度影响了区域粮食生产。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建议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科学规划和实施,并加大今后财政的扶持力度以巩固现有成果,特别是生态成果。

聂森[6](2011)在《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巨大的生态压力和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作用下,我国实施了规模最大的林业生态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此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政策性最强、工作程序最多、涉及面最广、投资量最大,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宏大生态建设工程。工程的建设是以生态效益为基础,经济效益为核心,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本文以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区的100个样本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数据表填报、跟踪监测结合典型调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结合专题调研的方式,调查了1998年~2009年退耕还林地区100个样本县的社会经济情况,从项目区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及产值结构、农民就业结构、农民生活变化和种植结构与粮食安全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趋势发展预测。(1)项目区产业结构。1998年~2009年,退耕还林项目区第一产业产值退耕前后是逐渐减少,退耕前减少了3.63%,退耕后减少了9.14%,总体上减低了13.69%;退耕前后第二、三产业产值逐渐增加,整体上,第二产业增加较多,增加了12.49%。对其趋势分析可知,第一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是逐渐减少的,降幅为27.05%;第二产业逐渐增加,增幅为32.10%;第三产业逐渐减少,减少了4.02%。(2)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及产值结构。退耕还林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主要从耕地、林地和草牧场三方面分析。1998-2005年耕地利用缓慢下降,2006~2009年有逐步回升的现象。退耕前后林地利用呈上升趋势。退耕前1998~2000年上升幅度较小,2001年后呈上升趋势,2009年比1998年增加了21.51%。2004~2009年草牧场利用面积逐年增加,增加了267.51万公顷。初期2004~2005年,利用面积缓慢上升,随着退耕年数的增加,2006年后,各年间增幅最大,到2009年增加了209.13万公顷。对其进行趋势分析可知,耕地利用面积略有增加,林地和草牧场利用面积均呈现增加的趋势。退耕还林项目区产值结构主要从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总产值几方面分析。退耕前1998~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业产值、林业产值、畜牧业产值、渔业产值和总产值缓慢上升,增加的幅度较小,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增加的幅度逐渐增大,除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外,林业产值增加幅度最大,畜牧业产值次之,农业产值最小。总体上,林业产值增加最大,其次是畜牧业产值,农业产值增加最小。趋势分析可知,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迅速增长的同时,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和总产值随之增加。(3)项目区农民就业结构。退耕还林项目区农民就业结构主要从乡村总人口、年末乡村从业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三方面分析。退耕前1998~2000年乡村总人口呈增加趋势,退耕后2001~2009年乡村总人口的波动较大,但总体呈减少的趋势,2009年与1998年相比,减少了0.44%。乡村从业人员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退耕前1998~2000年呈缓慢上升趋势;2001年开始,上升的趋势较明显。退耕前1998~2000年外出务工人员呈缓慢上升趋势,增加幅度较小。2001年开始,增加的比较明显,增幅也从退耕前的26.83%增加到88.91%。对其进行趋势分析,乡村总人口整体上呈现降低趋势,到2017年降低了0.70%。年末乡村从业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到2017年分别增加了240.60万人和1673.12万人。这主要是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以增加就业。(4)项目区农民生活变化。主要从贫困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民消费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总体上,1998年~2009年贫困人口逐渐减少,退耕前期减少的趋势不明显,2001~2009年明显减少。农民人均纯收入与贫困人口呈相反的趋势。退耕前上升缓慢,增加的幅度较小,退耕后上升趋势明显,到2009年增加了165.74%。农民消费结构主要分析了耐用消费品和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工程的实施,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得农民对消费品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煤炭、柴草、燃气的使用农户减少,混合能源的使用增多。进行趋势分析可知,1998~2017年贫困人口总体上是逐渐减少的,减少了68.78%。农民人均纯收入是逐渐增加的,增加了5987.94元/(人·年)。非农产业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项目区种植结构与粮食安全。主要从粮食总播种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四方面进行分析。退耕前1998-2000年,粮食单产、粮食总播种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退耕初期,变化不大;退耕后期,粮食总播种面积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略有增加,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稳定上升。2009年粮食总产量是退耕初期2000年的1.26倍。2009年相比2000年,粮食单产增加了0.65吨/公顷,增幅为18.06%。对项目区的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进行趋势分析可知,退耕前1998~2000年,项目区的粮食总产量和单产均呈下降趋势;退耕初期,粮食总产量逐渐增加,但变化较小;后期呈现稳定上升趋势。说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没有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郭建英[7](2010)在《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全面分析总结国内外现有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与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黄土丘陵区的吴起县为研究地点,通过对当地不同类型退耕还林(草)地的植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土壤理化性状、林地水文效应及退耕还林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退耕还林后当地生境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并在实地调研与监测的基础上采取层次分析、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定量与定性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地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相对客观、全面、科学、准确、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确立了符合当地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得出退耕还林工程对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贡献率。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认识与结果如下:(1)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了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10年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耕地面积比退耕前减少66.51%,减少的旱地主要转化为灌木林地;林地面积比退耕前增加了212.61%,主要由退耕地和草地造林转化而来;草地总面积变化不大,主要是荒草地、中覆盖度草地转向高覆盖度草地和灌木林地;居民建设地面积比退耕前增加了105.03%,水域用地面积比退耕前减少26.1%,主要是线状水系减少,水库、湖泊面积有所增加。(2)退耕还林工程优化了植物群落结构。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速了对当地脆弱环境的修复,造林10年后,地带性植被长芒草、糙隐子草在不同的林地类型中均有分布,且与天然草地的重要值相近,林草群落结构已趋于稳定;从促进林下植被的多样性方面来看,沙棘×山杏混交林是吴起县相对最适合的混交林,对促进植被的恢复效果较佳;不同退耕还林地群落的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差异,除了油松和山杏纯林的枯落物生物量较小外,其他林地的枯落物生物量均大于天然草地;封育对草地环境的改善较为明显,由以一年生旱生植物为主的草本群落演替为由地带性植被长芒草、达乌里胡枝子为建群种的多年生草本群落,植被覆盖度由20%增加到75%,封育7年后的生物量比未封育草地提高317.89%。(3)退耕还林工程改善了退化的土壤环境。①实施退耕还林后,退耕地土层之间的孔隙度变幅很小,而农耕地和天然草地的非毛管孔隙度锐减很大,不利于下渗过程的持续进行;除了沙棘林地外,其他林地表层土壤容重明显低于下层,在各类型地中农田的上下层差异最大;退耕还林地的土壤主要以粗粉粒为主,退耕地的粘粒总体含量均高于农田;土壤有机质增加明显,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退耕还林地的土壤全量氮、磷、钾在不同林种、林带间、土层的差异均不显着,不同林地间的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之间的差异不显着,但不同土层间的差异极显着;封育7年后,随封育时间的增加,封育草地的土壤含水量提高、容重不断减小、孔隙度不断增大;土壤养分除全磷、速效磷外,其他养分含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且土壤养分表聚性明显。(4)退耕还林工程初步形成了森林水文效应。不同退耕还林地人工林的林冠截留量都较高,变幅在0.07~0.52mm之间,截留量最大的的是柠条林(0.52mm),截留量最小的是山杏林(0.07mm);沙棘×山杏混交林的渗透速率最大,为1.72 mm/min,山杏林地的稳渗速率最低,仅0.36mm/min。(5)退耕还林工程产生了显着的生态效应。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林地覆盖率由退耕前的12.3%提高到38.4%;累计涵养水源35405.03万m3、减少土壤侵蚀物质6032.24万t、固定CO2总量821.88万t、制氧总量276.95万t、吸收SO2总量5.41万t、滞尘总量0.62万t;退耕还林工程发挥的生态效益经相对支付意愿系数调整后的总价值为58.61亿元,水土保持效益价值所占比例最大,共为52.7%,其中保育土壤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30.4%,保护水资源价值占22.3%、固碳制氧价值占25.3%、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占19.1%、净化环境价值占0.3%、改善小气候价值占2.6%。(6)退耕还林工程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当地取得了较大的直接经济效益,总计9.75亿元,其中林木价值1.79亿元、牧草价值6.41亿元、林果产品价值1.55亿元;退耕还林后有38.2%的劳动力转移到种植业以外的其他行业,2008年农林牧总产值比退耕前1998年增加了97.8%,退耕还林后粮食产量并没有与退耕地面积成同比减少,退耕后人均粮食379 kg,高于我国现在的人均年消费口粮的206 kg,高45.6%,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以36.9%速率递增,收入结构多样化,打工经商的收入所占比例较大,占人均收入32.7%。总体来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功能,而且具有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推动文明进步等功能。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的效益比例得当。所取得的综合效益中,生态效益所占的比例最大,为63.08%,其次为经济效益,其所占比例为21.35%,社会效益的比例最小,为15.57%,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同时说明文章中构建的评价体系是正确的、科学的、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

郭雨华[8](2009)在《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文中指出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实施八年,工程效益的好与坏,是项目决策与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家林业局决策启动了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课题。该课题选择了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陕西吴旗县、安塞县、山西中阳县、甘肃定西县、河北涉县、内蒙古卓资县等9个工程县作为效益监测与评价的基地,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评价。本文以9个工程县中的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三个工程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试验监测、遥感影像分析等手段方法,统计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并结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从分析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入手,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物种多样性分析不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地从低龄林向高林龄的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经历了一个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低-高-低”、而优势度、均匀度“高-低-高”的变化过程。在退耕还林植被演替发展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并不呈单调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因此,在进行植物组成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性。2、以土壤剖面特征指数、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团粒、大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CEC、PH值等参数为指标,评价退耕还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时间的延伸,退耕还林还草地不断从农耕地剖面向天然次生林地剖面的层次发育过渡,理化性质越来越接近于天然林地。3、水文效应分析表明,植物群落植冠层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大。枯落物容水量与枯落物厚度、枯落物蓄积、退耕年限、生物量相关性显着。4、以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退耕还林不同时期TM影像数据为基础,对退耕还林各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耕地面积均减少,从退耕还林前到2007年,分别减少了0.79%、2.5%、0.08%;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8.89%、2.07%、0.43%,大通县草地面积减少了6.78%,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导致草场退化,未利用地减少了2.25%;盐池县草地面积增加了1.61%,未利用地减少了约3%,部分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场;奇台县草地面积由2000年的9.26%增加到2007年的13.03%,未利用地减少了4.17%。5、按盐池县不同乡镇边界将盐池县划分为不同空间地域单元,提取并分析了不同乡镇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揭示了该区荒漠化发展程度的地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盐池县从北向南荒漠化程度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6、采用机会成本法、恢复费用法等方法,计算出大通县2000~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3.14亿元;盐池县2000~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7.61亿元;奇台县2000~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3.77亿元。7、采用典型调查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

李瀚[9](2007)在《青海省大通县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海省大通县位于西宁市的西北部,处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大通县生态建设是实现西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该在整个湟水河流域乃至黄河流域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屏障作用,从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大通县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客观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运用生态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生态工程学、恢复生态学、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学等诸多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措施和配套适用技术及管理方法进行全面的探讨,提出大通县林业可持续发展重点领域相应的对策及措施:(1)围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生态工程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及保护;(2)加快生态旅游业、花卉业、林下资源开发以及种苗为主的林业产业建设;(3)建立建全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适用林业技术,解决林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4)加强全县林政管理体系、护林、防火、病虫鼠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在大通县境内森林植被划分中增加了干旱稀疏灌木植被带;(2)总结了过去林业分类管理的基本成果和经验,提出县级林业实施分类经营的原则、类型划分及措施;(3)将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以及森林的冻害、水灾纳入森林灾害控制管理的范围,用新的管理理念预防森林灾害,减少自然灾害对森林的破坏;(4)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处理好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关系,把发展的目标基础确定在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上。因此,作为以生态建设为根本目标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在途径选择上,应依据当地社会经济状况,不断发展和建立最优的生态结构及适宜当地资源和经济条件的林业产业,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生态系统的最优状态。

吕粉桃[10](2007)在《青海大通山地退耕还林生境演变特征及其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青海大通山地的退耕还林地(青海云杉群落、白桦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实地观测和室内分析测定,分别从生物多样性、植物生产力、土壤理化性状、水文效应等方面,对大通山地的不同退耕年限生境的演变特征进行比较,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大通退耕山地生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旨在为退耕山地的植被重建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多样性变化。随着退耕地人工林林龄的增长,林分郁闭度增大,草本物种数量趋于减少,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逐渐向天然次生林(1.5318)靠近;每一阶段的群落类型总是与其下一阶段最邻近的群落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不同群落间草本层间的相似系数变化要比群落总体的相似系数变化差异较大,且群落总体间的相似度要高于草层间的相似度;物种综合多样性与其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不同退耕地青海云杉林群落总体丰富度R0大小顺序为14龄人工林(26)>19龄人工林(12)>27龄人工林(10),Shannon-Wiener指数H的变化趋势为14龄人工林(2.5598)>19龄人工林(1.9491)>27龄人工林(1.7449)。白桦林变化趋势与青海云杉相似。(2)从10龄到50龄,植物群落总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总生物量与退耕年限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乔木层在整个群落中占主体优势,乔木层生物量与总生物量变化趋势一致,其相关系数为0.999,达α=0.01的极显着水平;草本层生物量在减少,枯落物的覆盖厚度在增大。群落生产力与生物量变化基本一致。(3)土壤物理性质演变。青海云杉群落、白桦群落土层孔隙度和持水量状况随退耕还林年限增加,大体呈增长趋势。>5mmm团聚体含量在不同退耕林地土壤各层中均占据主体优势,土壤的结构性增强,表现为团聚度、团聚状况、结构性颗粒指数基本呈上升趋势,分散率、分散系数成相反方向,且亚表层的增长趋势较表层稳定。而土壤容重在不同土层变化趋势有一定差异,其中表层(0-20cm)呈先升后降逐渐至稳定的趋势,而亚表层(20-40cm)则呈先降再升逐渐至稳定的趋势。(4)土壤化学性质演变。退耕还林后,随着植被恢复的演替,林地有机质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表层土(0-20cm)增加的幅度最大,由退耕时平均含量2.596%分别上升到55龄青海云杉林7.745%、50龄白桦林7.513%,分别增加了2.98、2.89倍。全氮、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CEC含量变化趋势与之一致,总体呈上升趋势。退耕14年后云杉林逐渐进入速生期,吸收较多的土壤养分来供应其生长,因此表现出19龄的林地有机质反而有降低的趋势。随着林木的生长速度加快,生物量增加,归还土壤有机质也随之增加,并呈稳定积累状态。全钾含量基本呈稳定状态,pH值均呈下降趋势。土壤抗冲性有逐渐增大趋势。(5)水文效应分析表明,植物群落植冠层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大。枯落物容水量与枯落物厚度、枯落物蓄积、退耕年限、生物量相关性显着;土壤入渗速率与退耕时间具有明显的幂函数关系,土壤初渗率随着林龄的增加基本上呈增大的趋势,且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逐步接近于天然林。(6)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退耕山地的生境质量演变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不同林龄植物群落的生境质量综合评价值总体上趋于提高,55龄天然次生林(0.287)>27龄人工林(-0.17755)>19龄人工林(-0.29585)。但在总体变化趋势中,由于速生期对养分的大量消耗,19、27龄的人工林综合评价值较14龄的综合评价值(0.09245)低。

二、大通县实施退耕还林(草)的做法和措施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通县实施退耕还林(草)的做法和措施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人文因素对于青海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进展
        一. 人文因素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二. 退耕还林(草)工程基本状况及研究进展
    第三节 文化因素对土地利用/履被变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预处理
    第三节 研究内容以及目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技术路线图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土地利用履被转移矩阵
        二、RUSLE的模型计算
        三、土壤侵蚀量的评价标准
        四、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
        五、点格局分析-Ripley's K函数
        六、寺庙、村落和周边所有土地利用履被变化的空间关系函数
第三章 青海省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青海省1990-2015土地利用变化
        一、整体变化
        二、耕地变化
        三、林地变化
        四、草地变化
        五、未利用土地变化
    第二节 退耕还林(草)政策成效评估
        一、退耕还林(草)前后的NDI变化
        二、退耕还林前后土壤侵蚀量RUSLE变化
        三、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海省退耕还林(草)政策的空间效应分析
    第一节 退耕还林(草)政策成效的OLS传统回归分析
        一、基于NDVI的OLS最小二乘回归
        二、基于RUSLE的OLS最小二乘回归
        三、本章小结
    第二节 退耕还林(草)政策空间差异性分析(空间地理加权回归GWR)
        一、基于NDVI的空间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二、基于RUSLE的空间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对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空间效应
    第一节 寺庙、村落的空间格局特征
    第二节 寺庙、村落对周边所有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效应
        一、寺庙对周边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效应
        二、村落对周边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效应
        三、寺庙和村落对周边土地利用变化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 寺庙对于周边特定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效应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青海省土地利用变化
        二、退耕还林(草)政策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效应
        三、寺庙文化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效应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附录ⅱ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大通县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利用格局/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2.2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2.3 植被覆盖研究进展
        1.2.4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括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数据预处理
    3.1 研究方法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3.1 数据收集
        3.3.2 遥感数据预处理
        3.3.3 野外实地调查数据
        3.3.4 数据处理软件
    3.4 土地利用分类
        3.4.1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3.4.2 监督分类
        3.4.3 分类精度评价
4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4.1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分析
    4.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4.2.1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4.2.2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4.3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4.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4.5 景观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4.5.1 景观指数选择
        4.5.2 景观水平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4.5.3 景观类型水平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4.6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4.7 分析和讨论
    4.8 小结
5 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5.1 植被覆盖度的研究方法
        5.1.1 植被指数计算与异常值处理
        5.1.2 植被覆盖度估算
        5.1.3 NDVI_(soil)和NDVI_(veg)参数的确定
        5.1.4 精度验证
    5.2 植被覆盖度的数量变化特征
    5.3 植被覆盖等级差值量化分析
    5.4 植被覆盖随地形因子分异规律
        5.4.1 植被覆盖随高程变化规律
        5.4.2 植被覆盖随坡度变化规律
        5.4.3 植被覆盖随坡向变化规律
    5.5 分析和讨论
    5.6 小结
6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6.1 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方法
    6.2 单位当量因子价值的确定
    6.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变化特征
    6.4 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6.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
    6.6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贡献率分析
    6.7 分析和讨论
    6.8 小结
7 建议和策略
    7.1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7.2 严守耕地红线,建立稳定高产农田
    7.3 提高林地质量,推进生态建设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
致谢

(3)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划分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2.1 耕地系统演变
    2.2 草地系统演变
    2.3 林地系统演变
    2.4 湿地-水系演变
    2.5 沙地系统演变
    2.6 社区系统演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3.1.1 基本背景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3.1.3 生态环境结果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2.1 基本背景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3.2.3 生态环境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1 耕地系统演变
        4.1.2 草地系统演变
        4.1.3 林地系统演变
        4.1.4 湿地-水系演变
        4.1.5 沙地系统演变
        4.1.6 社区系统演变
        4.1.7 基本认识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2.1 耕地系统演变
        4.2.2 草地系统演变
        4.2.3 林地系统演变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4.2.5 沙地系统演变
        4.2.6 社区系统演变
        4.2.7 基本认识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3.1 耕地系统演变
        4.3.2 草地系统演变
        4.3.3 林地系统演变
        4.3.4 湿地-水系演变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4.3.6 社区系统演变
        4.3.7 基本认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5.1 耕地系统演变
    5.2 草地系统演变
    5.3 林地系统演变
    5.4 湿地-水系演变
    5.5 沙地系统演变
    5.6 社区系统演变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6.1.1 耕地系统演变
        6.1.2 草地系统演变
        6.1.3 林地系统演变
        6.1.4 湿地-水系演变
        6.1.5 沙地系统演变
        6.1.6 社区系统演变
    6.2 综合评价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6.4.1 自然原因
        6.4.2 根本原因
        6.4.3 直接因素
        6.4.4 综合分析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一 问卷
    附录二 附表

(4)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青海省大通县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点
        2.1.4 水文特征
        2.1.5 土壤特征
        2.1.6 森林资源
        2.1.7 耕地
    2.2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2.2.1 水资源短缺
        2.2.2 农业生产结构单一
        2.2.3 自然灾害频繁
第三章 研究区退耕还林概况
    3.1 大通县退耕还林概述
    3.2 大通县退耕还林完成情况
    3.3 大通县退耕还林模式
        3.3.1 种植原则
        3.3.2 种植模式
第四章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4.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4.2.2 评价指标的构建
第五章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5.1 保护水资源效益评价方法
        5.1.1 涵养水源效益评价方法
        5.1.2 净化水质效益评价方法
    5.2 保育土壤效益评价方法
        5.2.1 森林减少土壤侵性物质量评价方法
        5.2.2 森林减少土地废弃面积评价方法
        5.2.3 减少土壤侵蚀价值评价方法
        5.2.4 减少泥沙淤积效益评价方法
        5.2.5 减少泥沙滞留的价值评价方法
        5.2.6 减少养分流失效益评价方法
    5.3 固碳制氧效益评价方法
        5.3.1 固定 CO_2量评价方法
        5.3.2 制氧效益评价方法
    5.4 净化环境价值评价方法
        5.4.1 吸收 SO_2效益评价方法
        5.4.2 阻滞降尘效益评价方法
    5.5 改善小气候效益评价方法
        5.5.1 降低温度价值评价方法
        5.5.2 保护农田效益评价方法
    5.6 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评价方法
    5.7 退耕还林工程动态评价
第六章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6.1 保护水资源效益
        6.1.1 涵养水源价值
        6.1.2 净化水质价值
        6.1.3 保护水资源总价值
    6.2 保育土壤效益
        6.2.1 减少土壤侵蚀量
        6.2.2 减少泥沙淤积、滞留价值
        6.2.3 减少养分流失价值
        6.2.4 保育土壤总价值
    6.3 净化环境效益
        6.3.1 吸收 SO_2价值
        6.3.2 阻滞降尘价值
        6.3.3 吸收氟化物价值
        6.3.4 净化环境总价值
    6.4 固碳制氧效益
        6.4.1 固碳价值
        6.4.2 制氧价值
        6.4.3 固碳制氧总价值
    6.5 改善小气候效益
        6.5.1 降低温度价值
        6.5.2 保护农田价值
        6.5.3 改善小气候总价值
    6.6 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
    6.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
    6.8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修正价值
    6.9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价值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表

(5)陕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榆林南部六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评价存在问题
    1.4 研究区概况
        1.4.1 自然概况
        1.4.2 社会经济概况
    1.5 研究目标及内容
    1.6 技术路线
    1.7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第二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因子变化及生态系统功能评估
    2.1 退耕还林(草)的植被资源
        2.1.1 森林植被覆盖率
        2.1.2 工程林、灌搭配比例
        2.1.3 退耕还林(草)工程森林植被资源储量
    2.2 退耕还林草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变化
        2.2.1 退耕还林草地的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
        2.2.2 退耕还林草地的土壤全磷含量的变化
        2.2.3 退耕还林草地的土壤全钾含量的变化
        2.2.4 退耕还林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2.2.5 退耕还林草地土壤容重
    2.3 退耕还林草对水文的影响
        2.3.1 年降水量变化
        2.3.2 退耕还林草对其径流量变化
        2.3.3 退耕还林草土壤储水量变化
    2.4 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1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3.1.1 县域农业产业结构比重变化
        3.1.2 县域农业产业结构协调性变化
        3.1.3 工程对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3.2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影响
        3.2.1 退耕前后种植业收入变化
        3.2.2 退耕前后畜牧业收入变化
        3.2.3 退耕前后林果业收入变化
        3.2.4 退耕前后外出务工收入变化
        3.2.5 退耕补贴占农户总收入变化
    3.3 工程对县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
        3.3.1 农村总人口变化
        3.3.2 农民人均纯收入
        3.3.3 农业净产值
        3.3.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
        3.3.5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
    3.4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响应
        3.4.1 退耕还林(草)工程后县域GDP 及结构的变化
        3.4.2 农业主要生产资料的投入
        3.4.3 耕地面积
        3.4.4 粮食单产
        3.4.5 粮食总产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社会效应
    4.1 农户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满意度评价
    4.2 工程对县域粮食安全的影响
        4.2.1 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变化
        4.2.2 县域耕地压力指数变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县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5.1 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建立
    5.2 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5.3 县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结果
    5.4 县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及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成本效益分析与可持续发展
    6.1 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成本效益分析
    6.2 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速率合理性评价
    6.3 退耕还林(草)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录1
附录2

(6)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退耕还林工程的起因
        1.1.1 水土流失
        1.1.2 土地荒漠化
        1.1.3 水资源严重短缺、污染严重
        1.1.4 森林覆盖率低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综述
    2.1 退耕还林的进一步认识
    2.2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溯
        2.2.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溯
        2.2.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溯
    2.3 退耕还林的相关研究
        2.3.1 退耕还林相关概念研究
        2.3.2 退耕还林理论的研究综述
        2.3.3 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分析研究
        2.3.4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2.3.5 退耕还林对土地利用方面的研究
        2.3.6 退耕还林对农村人口方面的研究
        2.3.7 退耕还林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研究
        2.3.8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方面的分析研究
        2.3.9 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2.3.10 退耕还林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2.4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
        2.4.1 国外退耕还林效益评价
        2.4.2 国内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
3 研究地区概况
    3.1 退耕还林工程基本情况
    3.2 退耕还林地区自然条件
    3.3 研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3.1 样本县的选取
        3.3.2 样本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4 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
    4.1 研究方法
    4.2 数据分析方法
        4.2.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4.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4.2.3 马尔柯夫模型
        4.2.4 GM(1,m)预测模型
        4.2.5 模型精度的检验
5 退耕还林对项目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5.1 第一产业现状分析
    5.2 第二产业现状分析
    5.3 第三产业现状分析
    5.4 退耕还林项目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5.4.1 退耕还林项目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方法
        5.4.2 退耕还林项目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5.5 小结
6 退耕还林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及产值结构的影响分析
    6.1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6.1.1 耕地利用情况
        6.1.2 林地利用情况
        6.1.3 草牧场利用情况
    6.2 产值结构变化研究
        6.2.1 国内生产总值
        6.2.2 地方财政收入
        6.2.3 农业产业结构变化
        6.2.4 林业产业结构变化
        6.2.5 畜牧业产业结构变化
        6.2.6 渔业产业结构变化
        6.2.7 总产值结构变化
        6.2.8 各产值比例结构变化
    6.3 退耕还林项目区土地利用及产值结构趋势分析
        6.3.1 退耕还林项目区土地利用趋势分析
        6.3.2 退耕还林项目区产值结构趋势分析
    6.4 小结
7 退耕还林对项目区农民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7.1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研究
        7.1.1 乡村总人口
        7.1.2 年末乡村从业人员
        7.1.3 外出务工人员
    7.2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趋势分析
        7.2.1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趋势分析方法
        7.2.2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趋势分析
    7.3 小结
8 退耕还林对项目区农民生活变化的影响分析
    8.1 工程实施对项目区农民生活影响分析
        8.1.1 工程实施对人口资源分配及收入变化分析
        8.1.2 退耕还林工程区农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8.2 退耕还林对项目区农民收入结构的趋势分析
        8.2.1 退耕还林项目区农民收入结构的趋势分析方法
        8.2.2 退耕还林项目区农民收入变化趋势分析
    8.3 小结
9 退耕还林对项目区种植结构与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9.1 退耕还林对项目区种植结构的影响分析
        9.1.1 粮食总播种面积
        9.1.2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9.2 退耕还林对项目区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9.2.1 粮食总产量
        9.2.2 粮食单产
    9.3 退耕还林项目区粮食安全的趋势分析方法
        9.3.1 退耕还林项目区粮食总产量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9.3.2 退耕还林项目区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9.4 退耕还林项目区粮食安全趋势分析
        9.4.1 退耕还林项目区粮食总产量趋势分析
        9.4.2 退耕还林项目区粮食单产趋势分析
    9.5 小结
10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
    10.2 讨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致谢

(7)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4 退耕还林的相关研究
        1.4.1 退耕还林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研究
        1.4.2 关于退耕还林效益方面的研究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
        1.5.1 国外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
        1.5.2 国内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
    1.6 亟待解决的问题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1.8 论文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交通区位
        2.1.3 生态区位
        2.1.4 地质地貌
        2.1.5 气候
        2.1.6 水文
        2.1.7 土壤
        2.1.8 植被及动物资源
        2.1.9 矿产资源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
        2.2.3 社会经济结构
        2.2.4 历史文化
    2.3 森林资源分布特点
    2.4 退耕还林概况
        2.4.1 退耕还林建设规模及成效
        2.4.2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体系
3 研究方法
    3.1 标准样地设置及选择
    3.2 退耕还林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状况调查
    3.3 植被及林分调查
        3.3.1 环境条件调查
        3.3.2 植被组成特征调查
        3.3.3 生物量调查
    3.4 土壤调查
        3.4.1 土壤剖面调查
        3.4.2 样地设置及取样
        3.4.3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3.4.4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3.5 林地水文调查
        3.5.1 冠层截留
        3.5.2 枯枝落叶层容水量
    3.6 遥感监测方法
    3.7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3.7.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
        3.7.2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方法
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4.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4.1.1 影像资料
        4.1.2 影像预处理
        4.1.3 影像裁剪
        4.1.4 基于NDVI的植被覆盖度估算
        4.1.5 波段选取
    4.2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4.2.1 LUCC分类体系的建立
        4.2.2 解译标志的确定
    4.3 遥感图像分类
    4.4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精度评估
        4.4.1 误差源分析
        4.4.2 样本容量的确定
        4.4.3 采样设计
        4.4.4 Kappa一致性检验
    4.5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与分析
        4.5.1 土地利用/覆被状况
        4.5.2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分析
    4.6 吴起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7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4.7.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变化的驱动因素
        4.7.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自然因素
        4.7.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人文因素
    4.8 小结
5 退耕还林(草)地群落特征研究
    5.1 不同退耕还林地林下植被分析
        5.1.1 数据处理
        5.1.2 不同退耕还林地群落物种组成与重要值分析
        5.1.3 不同退耕还林地林下物种的α多样性分析
        5.1.4 不同退耕还林地生物量研究
    5.2 封育措施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5.2.1 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5.2.2 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均匀性分析
        5.2.3 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变化
    5.3 小结
6 退耕还林(草)地土壤理化特征研究
    6.1 退耕还林对土壤物理性的影响
        6.1.1 退耕还林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6.1.2 退耕还林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6.1.3 退耕还林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6.2 退耕还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6.2.1 土壤有机质变化
        6.2.2 土壤全量氮、磷、钾变化
        6.2.3 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变化
    6.3 退耕还林对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6.4 封育措施对土壤恢复效果的研究
        6.4.1 不同封育年限土壤水分状况得变化
        6.4.2 不同封育年限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变化
        6.4.3 不同封育年限土壤养分变化
    6.5 小结
7 退耕还林(草)地水文效应研究
    7.1 冠层截留量
        7.1.1 不同退耕还林地冠层的截留量
        7.1.2 不同退耕还林地草本层截留量对比
        7.1.3 不同层次植冠层截留量对比
        7.1.4 不同退耕还林地枯枝落叶层容水量
    7.2 土壤渗透性
        7.2.1 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渗透性
    7.3 小结
8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8.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8.1.1 退耕还林涵养水源价值
        8.1.2 退耕还林净化水质的价值
        8.1.3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8.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8.2.1 退耕还林减少土壤侵蚀
        8.2.2 退耕还林减少泥沙淤积与滞留价值
        8.2.3 退耕还林减少养分流失价值
        8.2.4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总价值
    8.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8.3.1 退耕还林固定CO_2价值
        8.3.2 退耕还林制氧价值
        8.3.3 固碳制氧总价值
    8.4 退耕还林净化大气环境价值
        8.4.1 退耕还林吸收SO_2价值
        8.4.2 退耕还林阻滞降尘价值
        8.4.3 退耕还林净化大气环境总价值
    8.5 改善小气候价值
        8.5.1 气候变化现状
        8.5.2 退耕还林降低温度价值
        8.5.3 退耕还林保护农田价值
        8.5.4 保护牧业效益价值
        8.5.5 改善小气候总价值
    8.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8.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8.8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价值评价结果的修正
        8.8.1 相对支付意愿值计算(Wc)
        8.8.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修正价值
    8.9 小结
9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9.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9.1.1 直接经济效益
        9.1.2 间接经济效益
    9.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9.2.1 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
        9.2.2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9.2.3 生态意识转变与能源结构调整
        9.2.4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9.3 小结
10.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综合评价
    10.1 层次分析法理论介绍
        10.1.1 AHP判断分析的数学模型
    10.2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10.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10.2.2 构造判断矩阵
        10.2.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10.2.4 层次总排序
        10.2.5 一致性检验
    10.3 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
        10.3.1 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的结构模型
        10.3.2 构造矩阵的标度
        10.3.3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11 结论与讨论
    11.1 研究结论
    11.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孙保平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4 退耕还林(草)的相关研究
        1.4.1 退耕还林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研究
        1.4.2 关于退耕还林技术的研究
        1.4.3 关于退耕还林效益方面的研究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评估)研究
        1.5.1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方法
        1.5.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
        1.5.3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现状
    1.6 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大通县概况
        2.1.1 大通县自然概况
        2.1.2 大通县社会经济状况
        2.1.3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2.2 盐池县概况
        2.2.1 盐池县自然概况
        2.2.2 盐池县社会经济状况
        2.2.3 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2.3 奇台县概况
        2.3.1 奇台县自然概况
        2.3.2 奇台县社会经济状况
        2.3.3 奇台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1.1 研究内容
        3.1.2 技术路线
    3.2 外业试验监测
        3.2.1 标准样地设置及选择
        3.2.2 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
        3.2.3 植物群落的土壤特性研究方法
        3.2.4 植物群落的森林水文作用研究方法
    3.3 遥感影像分析
        3.3.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3.3.2 遥感影像最佳波段选择与合成
        3.3.3 地形图拼接及遥感影像裁剪
        3.3.4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3.4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3.4.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
        3.4.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4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分析
    4.1 退耕还林工程生物多样性分析
        4.1.1 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4.1.2 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4.1.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物多样性特征
    4.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功能分析
        4.2.1 退耕还林区土壤质量分析及评价
        4.2.2 退耕还林区水文效应分析与评价
    4.3 小结
5 退耕还林区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1 大通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1.1 大通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1.2 大通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2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2.1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2.2 盐池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3 奇台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3.1 奇台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3.2 奇台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4 小结
6 退耕还林区荒漠化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6.1 盐池县荒漠化面积变化分析
    6.2 盐池县荒漠化土地演化规律分析
        6.2.1 模型构建
        6.2.2 荒漠化土地演化规律分析
    6.3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IIODD)分析
        6.3.1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荒漠化程度等级权重
        6.3.2 基于IIODD的盐池县荒漠化评价
    6.4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6.4.1 不同地域单元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的提取
        6.4.2 基于IIODD的盐池县荒漠化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6.5 小结
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1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1.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7.1.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7.1.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1.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1.5 改善小气候价值
        7.1.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1.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2 奇台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2.1 退耕还林防风沙效益
        7.2.2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2.3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2.4 改善小气候价值
        7.2.5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2.6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3 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3.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7.3.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7.3.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3.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3.5 改善小气候价值
        7.3.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3.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4 小结
8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1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1.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8.1.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8.2 奇台、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2.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8.2.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8.3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研究结论
    9.2 问题讨论
    9.3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9)青海省大通县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1.1 可持续性的定义
        1.1.2 可持续发展概念
        1.1.3 可持续发展特征认识
    1.2 我国21 世纪议程的战略目标和要点
    1.3 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1.3.1 研究成果简述
        1.3.2 林业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
    1.4 县级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状况
    1.5 研究可持续发展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5.1 社会历史的继承性
        1.5.2 现实社会的非持续性
    1.6 本次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情况
    2.1 大通县自然经济状况概述
        2.1.1 自然状况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1.3 大通县主要生态问题
    2.2 森林资源
        2.2.1 面积与蓄积
        2.2.2 分布
        2.2.3 森林资源基本评价
    2.3 林业不可持续性问题及分析
        2.3.1 问题
        2.3.2 林业的不可持续性的原因解析
第三章 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目标及途径
    3.1 指导思想
    3.2 基本原则
        3.2.1 坚持科学经营、持续利用,加快发展森林资源
        3.2.2 坚持生态优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
        3.2.3 坚持突出重点,集中治理的原则
        3.2.4 强化基础,改善经营条件
        3.2.5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和管理
        3.2.6 建立林业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多渠道投资林业建设的运行机制
        3.2.7 坚持深化改革,科教兴林,依法治林
        3.2.8 围绕重点工程抓项目,围绕项目搞建设的原则
    3.3 奋斗目标
        3.3.1 资源目标
        3.3.2 可持续经营状况
        3.3.3 生态环境目标
        3.3.4 经济发展目标
        3.3.5 社会效益目标
        3.3.6 林业科技发展目标
    3.4 发展布局
    3.5 林业可持续发展重点领域
        3.5.1 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及保护
        3.5.2 林产业建设
        3.5.3 种苗发展
        3.5.4 科技建设
        3.5.5 林政资源管理
        3.5.6 林业组织建设
    3.6 林业可持续发展途径
        3.6.1 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3.6.2 发展途径选择
第四章 林业重点领域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4.1 森林可持续经营
        4.1.1 森林区域化经营
        4.1.2 林业分类经营
        4.1.3 森林可持续经营措施
    4.2 生态恢复工程
        4.2.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4.2.2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4.2.3 退耕还林(草)工程
    4.3 自然保护区建设
        4.3.1 规划布局
        4.3.2 保护管理
    4.4 产业建设
        4.4.1 大通县生态旅游发展设想
        4.4.2 花卉业
        4.4.3 林下资源开发利用
        4.4.4 林木资源开发
    4.5 科技创新建设
        4.5.1 科技创新的领域及发展方向
        4.5.2 科技全面支撑林业发展
    4.6 森林灾害控制
        4.6.1 森林火灾
        4.6.2 有害生物控制(森林病虫鼠害防治)
        4.6.3 其他灾害控制
    4.7 种苗建设
        4.7.1 优良树种的快速繁育及新品种引进
        4.7.2 良种基地建设
        4.7.3 种苗质量管理系统建设
第五章 林业体制改革与建设
    5.1 国有林场的发展
    5.2 乡镇林业站建设
        5.2.1 明确乡镇林业站承担的职责与任务
        5.2.2 加强基层林业站队伍建设
        5.2.3 乡镇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
    5.3 农村林业经营组织建设
        5.3.1 乡村集体林业建设
        5.3.2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
第六章 结论及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青海大通山地退耕还林生境演变特征及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2.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2.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 青海大通退耕还林概况
    1.4 退耕还林(草)的相关研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1.4.1 国内退耕还林的相关研究
        1.4.2 亟待解决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方法
    3.1 标准样地设置及选择
    3.2 植被调查
    3.3 土壤调查
        3.3.1 土壤剖面调查
        3.3.2 土壤性质测定
    3.4 根系调查
    3.5 森林水文调查
        3.5.1 冠层截留
        3.5.2 枯枝落叶层容水量
        3.5.3 土壤入渗性能
4 退耕还林区植物群落特征参数分析
    4.1 数据处理
        4.1.1 群落种类组成数量特征分析方法
        4.1.2 物种重要值
        4.1.3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
        4.1.4 群落相似度
    4.2 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4.3 物种组成与结构特征
        4.3.1 乔木层物种组成分析
        4.3.2 灌木层物种组成分析
        4.3.3 草本层物种组成分析
    4.4 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变化
        4.4.1 群落不同层次的生物多样性
        4.4.2 群落综合生物多样性
        4.4.3 群落相似性分析
    4.5 植物群落生物量与生产力
        4.5.1 不同退耕年限生物量对比
        4.5.2 不同退耕年限生产力对比
    4.6 小结
5 不同年限退耕还林地土壤恢复特征的研究
    5.1 青海云杉林地土壤恢复特征
        5.1.1 青海云杉林地土壤恢复的物理性状研究
        5.1.2 青海云杉林地土壤恢复的化学性状研究
    5.2 白桦林地土壤恢复特征
        5.2.1 白桦土壤恢复的物理性状研究
        5.2.2 白桦林地土壤恢复的化学性状研究
    5.3 不同退耕还林土壤抗冲性能
    5.4 小结
6 不同年限的退耕还林地水文效应研究
    6.1 植冠层的截留量
    6.2 不同退耕还林地枯枝落叶层容水量对比
    6.3 土壤渗透性
        6.3.1 不同植被状态下的土壤渗透性
        6.3.2 不同退耕年限土壤的入渗特征与渗透速率
    6.4 小结
7 退耕还林生境质量演变综合评价
    7.1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7.1.1 评价指标体系
        7.1.2 评价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3 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2004-2007)
致谢

四、大通县实施退耕还林(草)的做法和措施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文因素对于青海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效应研究[D]. 崔乃心.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2]大通县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 丁聪.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4]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青海省大通县为案例[D]. 王周. 长安大学, 2011(08)
  • [5]陕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榆林南部六县为例[D]. 成六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1(05)
  • [6]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研究[D]. 聂森.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7]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D]. 郭建英.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8]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D]. 郭雨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9]青海省大通县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 李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10]青海大通山地退耕还林生境演变特征及其评价研究[D]. 吕粉桃.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大同县退耕还林(草)的实践、措施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