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实施摩托车销售征收管理新办法

万安实施摩托车销售征收管理新办法

一、万安对摩托车销售实施新征管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苏明[1](2014)在《中国环境税改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征环境税是我国现实国情下加强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经济手段,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完善税制的重要内容。文章作者对环境税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中国现行环境税费制度的现状,指出了现行环境税收制度和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明确中国环境税制的目标框架设计的基础上,给出了开征环境税的具体选择,并分别就污染排放税和碳税进行了税制要素和相关制度的设计。

陈莹[2](2013)在《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交通运输业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极大带动作用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绩。2009年,中国交通运输业完成旅客周转量达24834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则已超过美国,高达82610亿吨公里,稳居世界首位。而根据目前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交通发展现状,预计未来20年,中国交通运输业仍将保持持续较快的增长速度。交通运输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大量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代价。1980—2008年的近三十年间,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增长了6.9倍,从1980年的2902万吨标准煤增加至2008年的22917万吨标准煤。特别是在“十五”期间,伴随着国家对于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全面支持的发展政策,交通领域的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增长。而中国交通领域近8年来的能源消费总量则超过了改革开放20年的总和。城市交通作为全国交通网络体系重要的基本单元,在全国交通运输业大发展的趋势下近几年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推动作用下,小汽车在短短几年内便迅速进入普通居民家庭,由此使得城市居民出行的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在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各种城市交通问题以及大气污染、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也随之产生。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居民消费逐步实现升级换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攀升,因此这一阶段实际上正是因交通运输需求快速增长引发交通运输能耗迅速攀升的阶段。而要在中国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目标,以及相应的未来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当前全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费大幅增长的趋势就成为必然、且难以扭转。由此可见,这样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趋势将对整个国家的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带来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我国能源现状、交通发展历史和现况的全面概述,对财税政策机制、节能减排财税政策体系的深入分析,以及对交通节能减排相关技术标准和政策体系的国际比较,最终对未来实现城市交通领域的有效节能,提出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的政策建议,以丰富决策者们的决策参考。具体的研究方法是在查找总结各类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交通部有关工作人员的访谈,分别归纳整理出全国、北京市和武汉,近十年在经济发展、能源消耗总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业能耗情况,及节能相关财政支出、税收收入的数据资料。根据翔实的数据材料,充分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和工具,选取相关统计分析方式,对北京、武汉两个城市的具体实证分析,讨论在不同的经济状况、城市特征、地理环境、及资源禀赋条件下,以实现交通节能为目标的财税政策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未来需要做出政策调整的方向和途径。与单纯通过技术和管理途径实现节能的研究工作不同,对于城市交通领域的节能问题,本文认识到这是一项涉及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战略、能源安全;政府今后实现交通运输发展的政策方式;城市格局与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的规划设计;交通节能技术发展状况,以及城市交通运营管理水平的复杂系统工程问题。而本文选择以国家财税政策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燃油税、公共交通票价补贴、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应用,以及政府对新能源车辆的税收优惠等等不同财税政策对城市交通节能的影响及产生的真实政策效果,研究城市交通系统的节能问题。基于这一思路,本文总体上共分为八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进行详细的总结概括。研究综述部分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大量中英文文献的基础上,对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国际文献进行详细的分类整理和总结归纳,以此为本文的分析研究打下坚实的文献基础。同时给出论文基本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点明文章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在基本理论方面,按照交通、交通节能、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逻辑顺序,具体深入地分析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在系统分析国外多年相关领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交通节能的政策环境及文献中所涉及的各类政策工具进行介绍和概述。同时,给出了国外文献中最基础也是最典型的一个理论分析模型,作为分析研究我国交通节能政策的一个理论模型基础。由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现状入手,对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支状况、节能减排财税政策及交通能耗水平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最终总结归纳出中国在交通节能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了中国城市交通节能的现行政策。将整个政策体系按照实施对象的不同,划分为四个部分,依次为针对车辆、道路、燃料和其他交通节能政策。对北京,武汉两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状况和交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交通节能领域大量国外文献的阅读整理,分类概述几个典型国家的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具体归纳为车辆税费、新车激励计划、道路收费、停车收费、燃油税费及专门车队激励政策七个方面,总结出对我国的经验和启示。最后在前面章节的分析基础之上,针对我国城市交通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财税政策建议。基于以上的系统分析,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城市交通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的大趋势下,在未来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而基于发达国家多年的交通发展经验,财税政策是实现交通节能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且在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有所作为比坐以待毙在未来可能承担更小的成本。

王亚民[3](2013)在《我国绿色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及改革思路》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由于片面地追求GDP的增长,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和能源材料的紧张。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忽略环境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是不可取的,所以,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纷纷将环境保护作为政府制定各项政策的重要目标,特别强调税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逐步构建起了切合本国实际的绿色税收体系。我国在税收政策调整过程中近年也逐渐加入了一些环保性条款,其环境保护的作用在实践中不断凸现。但总体而言,这些着眼于环境保护的绿色税收政策相对零散且力度有限,未能发挥整体的、持续的效应,许多政策的出台都是为了解决当前应急的问题,缺乏长远的、整体的规划,未建立起长效机制。所以探讨如何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的绿色税收体系就变得非常必要。随着政府对环境、资源问题的关注,国内一些学者对税收绿化问题做出了一些研究,但是综合性不强。本文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分析绿色税收政策理论、实践与效应。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总论,内容包括文章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章的基本结构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绿色税收政策理论分析,内容包括绿色税收的内涵、绿色税收一般理论、绿色税收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绿色税收政策着力点和作用方式;第三部分我国绿色税收政策效应分析,内容包括我国绿色税收体系构成、税收绿化度分析、绿色税收效应分析,包括经济效应、财政效应、节能效应、减排效应;第四部分我国现行绿色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内容包括相关税种绿化度欠缺、没有专门环境税、以费代税现象严重、相关配套措施不健全;第五部分国外绿色税收政策的借鉴,内容包括国外绿色税收政策的实践与启示;第六部构建我国绿色税收政策体系的思路,内容包括构建原则、构建方案选择以及具体建议。本文研究结论: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的同时又面临这各种问题的挑战,环境、资源压力已经接近生态不可阀值,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显现。为此,本文引入绿色税收这一研究问题,对绿色税收内涵进行了界定,并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更好地支持绿色税收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分析你了我国绿色税收政策的现状和效应,整理与绿色税收有关的政策措施,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绿色税收与经济、环境指标的关联度,从而更好地进一步分析绿色税收的经济效应、财政效应、环境效应。本文基本结论之一为我国税收政策绿化度不足,这一方面与我国目前相关税种的绿化度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我国排污费的调控力度有限有关,起不到很好的限制作用。其次,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有利于我国改革步伐的加快,在环保税种设计及规范方面都是宝贵的经验,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采取合理措施进行税制改革。同时,我国目前绿色税收政策的经济效应、财政效应、节能效应、减排效应不明显,对经济增长、环境保护没有起到良好的促进调节作用,因此加快我国绿色税收政策的改革具有明显必要性

王坚[4](2012)在《路权研究 ——以公路及城市道路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行”乃人之基本需求之一,其在整个社会系统的建制当中表现为“交通需求”,从主客体关系角度着眼,对此种需求之满足即为主体之利益所在,而此利益之具体化即为供公众通行利用的各种“路”,由于私人或者没有动机激励或者没有实际能力,所以,公共道路交通资源的有效供给必然主要依赖于国家及政府,“路权”概念之重释及路权体系的建立,其理论目的即在于反映和规范此种基本关系,亦即“行”需求之权利化。而以“权利发展”的眼光检视满足人之“行”的基本需求的交通发展,论证作为法律权利的“路权”的正当性及可行性即是本文的理论红线,在对“路权”概念做出明确界定的基础上,阐释其作为一种权利类型的各方面特征,则是本文的基本线索,而特征之阐释则是通过路权之法理构成、权利系谱中的位置与比较、路权法制类型之探讨这一基本框架来展示。全文的章节分布除“结语”之外,分为“绪论”、“路权概念之重释”、“路权法理构成之解析”、“权利系谱中的路权”、“路权法制之实证检讨:类型化的思考”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分别如下。在“绪论”一章,首先,提示路权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一方面,于权利理论研究中,其属权利“个案研究”和“本体研究”,而非单纯的价值研究或宏观研究,因此一定程度上是对整体权利研究的推进;另一方面,它是行政法学理体系中的部门行政法或称特别行政法研究——交通(行政)法研究,同时也是人权法或基本权利理论的一次应用型研究,在此两个领域,目前国内学界都涉及很少,因此“路权”研究亦有重要价值。其次,作了较为细致的文献综述,一方面展示了国内路权讨论在形式和实质两个面向的不足:“路权”一词实际上有六种以上的内涵,且不同内涵的论者之间基本没有沟通交流,对“路权”的权利基础、权利属性、主体特征、义务人等基本问题,特别是对“路”的认识,都远未达到自觉的程度;另一方面,揭示了英美法系的“公共信托理论”以及大陆法系的“公物理论”,与路权研究之间的异同,即,前者理念上虽与“路权”接近,都是从作为公众的利用人一方出发,但讨论的对象却不是人工的道路而主要是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后者虽将道路作为“人工公物”来研究,但却主要从行政一方出发,而非从公众利用人角度展开。再次,特别指出,由于部门行政法研究的特殊性,为弥补行政法总论的共通性知识与特定行政部门之专业性的冲突,本文采用的是多学科交叉或称跨学科的研究策略,即,尽可能的消化容纳交通工程学、交通社会学、交通经济学以及交通规划与管理等学科的知识养料。“路权概念之重释”一章中,首先是为“路权”概念的界定做好两个方面的理论准备:其一,从权利理论的两种传统——自然法理论与功利主义——出发,为路权寻求了坚实的基础,亦即其核心要素“合理的交通需求”,从权利理论的两种进路——“权利义务关系”与“权利权力关系”之中,将路权定位为“权利权力关系”的公法进路,从两种概念分类——抽象概念与类型概念——出发,展示了路权其实是一束具体权利组成的权利类型而非一个抽象权利;其二,解释了与路权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行”、“交通”、“运输”、“路”、“TDM(交通需求管理)”、“交通法”、“公物法”。在此基础上,将“路权”界定为,就是使用各种公共道路交通资源的权利,具体是指,在公共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为满足用路人合理的交通需求而由法律规定的,保障用路人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自由、平等的利用公共道路交通资源的利益、权利或特权的集合。第三章“路权法理构成之解析”是全文的重要章节,即从内部视角全面解析“路权”法理的四个主要构成部分:作为路权客体的“路”、作为路权主体的“用路人”、路权义务人以及路权类型中的具体权利体系。其中,路权客体之“路”即各种公共道路交通资源,具体是指提供公众利用的各种交通线路设施,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最低限度的公共交通工具及必要的服务,路权客体有四个方面的特征:路权客体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特性;之于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直接依存性;表现出“人工性”和“技术性”逐渐加强的特征。“用路人”是指,作为交通需求主体或道路利用主体的自然人或自然人群体,其也有四个方面特征:用路人具有显着的工具外衣性,但绝不能与交通工具等同论之;于机械化和信息化的现代交通社会系统中,用路人对路权客体具有高度依赖性,因为客体所承载的利益具体化是用路人享受就学、就医、就业、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等等领域权利的前提条件;用路人在交通系统中的身份具有“随机性”和“可控性”,因此一定程度的交通需求管理和路权配置就是可能的和必要的;用路人具有“集合性”与“群落性”特征,即由于自然或社会(制度)的原因,用路人可以分为不同的群体,例如,以机动能力强弱为标准,可分为普通用路人和弱势用路人。路权义务人体系,则由“国家——各级政府——相关的交通职能部门”、交通通事业单位或其他NGO组织、路桥公司及城市轨道经营公司等交通企业以及用路人自身四个方面组成。而路权类型中的具体权利体系,则因概念内涵之广狭分为最广义路权、广义路权、狭义路权与最狭义路权四组,其中的核心部分是作为狭义路权的“实际用路权”,但为了保障此实际用路权的有效行使,就有赖于一个功能完备的具体权利体系,而从价值诉求的层面展开的话,这一体系的底部便是保障安全的“用路空间权”(最狭义的路权),与实际用路权平行的(即广义的路权)则是以自由为价值诉求的“用路知情权”、“用路选择权”、“用路监督权”、“用路救济权”,和以平等为价值诉求的“普通群体用路权”、“弱势群体用路权”(又分为“无障碍通行权”和“适足道路利用权”),而实际用路权之下还可依据交通需求之性质做不同的具体权利分类。第四章“权利系谱中的路权”,则是从外部的视角来考察路权类型,其中,“自由权与社会权两分法中路权”和“财产权观念演进中的路权”主要是对路权属性的考察,而“路权与住宅权”和“路权与迁徙自由权”则是实质性的比较。简言之,,一方面,路权的社会权属性较之自由权属性更加显着,即需要国家及政府积极行动、主动供给,但其也有自由权属性,例如其可从人身自由权派生而来;另一方面,随着财产权的观念演进,由于交通作为给付行政和福利主义的典型代表,且其还是用路人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条件,因此其已然成为重要的财产形式,具有部分的财产权属性。在路权与住宅权的实质比较中,可以发现二者的权利基础分别为人之基本需求的“住”与“行”,都可以从《国际人权宪章》中的“适当生活水准权”中推导出来,但住宅权的制度化和受重视的程度都远高于路权;在路权与迁徙自由权的实质比较中,可以发现二者最大的共性在于,都可以在人之“行”的基本需求中找到根基,且都能从人身自由权中推导出来,但迁徙自由权的自由权属性较显着,而路权的社会权属性更浓。于“路权法制之实证检讨:类型化的思考”一章中,首先,在简要梳理交通史和交通法制史的基础上,以韦伯的“理念类型”为工具,对“农业社会——马车时代”、“工业社会——汽车时代”和“后工业社会——后汽车时代”的路权法制在“路权客体功能诉求”、“用路人与路权义务人关系”以及“用路人之间关系”三个方面的典型特征做一定程度的抽象和提升,构建了“政治——统治型”、“经济——安全型”和“人本——自由型”三种路权法制类型;其次,对我国目前的交通法制现状做了静态和动态两种考察,在静态考察中指出我国交通法律部门在宪法渊源方面的模糊、重要交通法律缺失或效力级别太低、交通行政体制不顺、重要分类标准不一、立法粗糙操作性不强等等不足,在动态考察中,通过对从“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CNKI知网资源库”和“网络媒体资源”中检索获得的一百多个路权法制事例的综合分析,发现我国目前路权法制的主要问题是“交通安全与事故责任分配”、“收费公路相关问题”、“禁摩、禁电、禁微、汽车限购拍牌等禁行限行问题”、“道路规划建设及利用管理问题”以及“公共交通的有效供给不足”等方面;作为考察分析的结果,指出我国目前的路权法制,虽然还遗留着一些“政治——统治型”的特征,也出现一些“人本——自由型”的理念特征,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目前的现状更接近“经济——安全型”路权法制,因此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王小宁,龙春娥,孙波[5](2011)在《基于低碳经济的税收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及激励作用,但也存在补充完善的空间。文章就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资源税这几个相对重要且与低碳经济紧密相关的税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岳中亮[6](2011)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减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过去的“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第二产业中的高新产业所占的比重有了较大的提高,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的速度加快上升。但是,目前我国的传统产业发展水平离现代化水平仍然有很大的距离,尤其是工业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节能减排、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的还相差甚远。新兴产业产业发展的速度仍然缓慢,现代服务也发展滞后,在大中型城市中所占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面对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形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就成为“十二五”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任务之一。如何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就成为了转变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关键,而税改中的减税政策则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本文就是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研究。论文先是介绍了一些减税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知识,并且分析了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实证分析现有的减税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主要措施,在肯定了起良好效果的同时,剖析了当前减税政策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最后,针对现行的减税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减税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一些有效措施以及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张晓红[7](2010)在《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进步,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上不断加大投资和政策实施力度,但总体上能源利用率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进一步缺失,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各种废弃物的排放也不断增多,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政府关切、社会关注的焦点。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推进“十二五”发展的奠基之年,完成节能减排各项工作指标的关键年,需要进一步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本文从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及财税政策现状分析入手,围绕借鉴国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措施,解决我国现阶段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从节能与减排两方面分别提出建立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框架,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并从政府、社会以及市场主体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和建议,以供政府及相关部门参考。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包括新税种的开征、个别税种的完善以及财政收入核算方法的改进、设立相应的财政节能减排支出科目等,都应在整体税负水平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逐步实施,这既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以灵活地引导节能减排的社会工作,实现社会、经济与能源、环境和谐发展。

梁思强[8](2010)在《中小企业纳税评估中的预警问题研究 ——以增值税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税收是国家存在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政策手段,加强税源控制与不断降低税收成本是当前税收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加强纳税评估理论研究及建设基于信息技术的纳税评估系统是达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建设我国纳税评估系统首先必须构建商品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纳税评估工作是国家税务总局加强税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是通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包括减免缓抵退税申请)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是介于申报征收与税务稽查之间的一道“过滤网”,具体表现为税务机关通过对纳税人纳税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进行综合评定,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纳税人纳税行为中的错误,实现对纳税人整体、实时的控管,以促进纳税人的真实申报和提高税收监控管理水平。纳税评估工作是税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税收征管工作一次“质的飞跃”,是加强对税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客观要求,是强化税源管理和监控,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税收内部基础管理制度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因此,在现代税收征管中需要全面实行纳税评估制度,以加强税收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增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实现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纳税评估分析时,要综合运用各类指标,并参照评估指标预警值进行配比分析。评估指标预警值是税务机关根据宏观税收分析、行业税负监控、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核算情况以及内外部相关信息,运用数学方法测算出的算术、加权平均值及其合理变动范围。测算预警值,应综合考虑地区、规模、类型、生产经营季节、税种等因素,考虑同行业、同规模、同类型纳税人各类相关指标的若干年度的平均水平,以使预警值更加真实、准确和具有可比性。建立纳税评估预警模型主要是为了能有效地选取评估对象,对纳税评估工作提供指导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税收领域的运用,目前已有一些将计量经济方法和智能信息技术应用于纳税评估领域的尝试,如将Logit回归分析方法引入纳税评估、基于C4.5挖掘算法对行业理论税负进行测算、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方法对纳税人是否诚信的判断、利用聚类分析方法找出纳税异常企业等。针对纳税评估工作的复杂性,如何有效地选取涉税疑点大的评估对象、也为评估人员的实际工作提供涉税疑点的指向性,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无很理想的解决办法。本文将重点对纳税评估的预警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纳税评估预警模型筛选出评估对象,根据统计分析方法对选取的评估对象进行分析,为纳税评估预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最后以江门市中小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罗修奎[9](2007)在《山东摩托车市场状况及嘉陵营销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嘉陵是我国摩托车行业影响力非常强的知名品牌,产品销量多年来稳居行业前三甲,但2000年以来在山东市场却出现连年下滑态势。为扭转嘉陵在山东市场的不利局面,同时为嘉陵在其它区域市场运作提供借鉴,必须客观分析山东摩托车市场现状,拟订适合嘉陵企业的营销对策。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本项研究涉及的主要营销理论,包括环境分析理论、营销调研方法、营销组合理论等;接着对山东摩托车市场的概况进行了简要叙述,并总结了嘉陵在山东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从外部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和嘉陵自身情况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和威胁,认清了嘉陵在山东市场的营销症结和自身优劣势,为解决嘉陵山东市场问题、制定有效的营销运作策略提供了充分依据;最后根据分析提出了解决嘉陵山东问题,重振山东市场的营销对策。本文以山东摩托车市场的实地调研为基础,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文提出的面向山东市场的营销对策建议对嘉陵公司走出市场困境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同时,该分析思路、方法和结论对我国摩托车企业开展区域市场分析和运作也具有一定的借签意义。

朱彤[10](2006)在《车辆购置税征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安徽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过去的二十年间,车辆购置税(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征收额由1985年开征时的几千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558亿元,成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重要资金来源,促进了我国公路建设的健康发展。但是车辆购置税作为我国税收体系中唯一的由费改税而形成的税种,经历了从费到税、从交通部门征收、到交通部门代征、再到国税部门直接征收曲折的发展历程。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车辆购置税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车辆购置税的征管规定。重点从车辆购置税征管实践入手,较为全面地提出了安徽省车辆购置税征管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如摩托车、农用车车辆购置税税款流失严重,过渡期过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从国税部门内部入手,提出了车辆购置税征管手段单一,需要国税内部各部门配合的问题。由此,以点带面,折射出全国车辆购置税征管中的共性问题。其次,通过对车辆购置税征管问题的分析,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对我国与发达国家纳税人的纳税理念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民纳税意识不强,与目前税法宣传不到位,偷税处罚力度不够有关。着重提出由于受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的驱使,造成公安、农机、国税等部门配合不力,从而给车辆购置税的征管带来不利影响。最后,借鉴国内外税收征管的先进经验,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车辆购置税的现状,提出安徽省车辆购置税征管改革的“两个完善、一优一网”等具体措施,并对车辆购置税征收人员及其机构如何积极推进车辆购置税征管改革提出建议。

二、万安对摩托车销售实施新征管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万安对摩托车销售实施新征管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环境税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环境税的基本问题分析
    (一) 环境税的概念和分类
        1. 环境税的概念
        2. 环境税的分类
    (二) 中国开征环境税的必要性
        1. 是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和适应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的需要
        2.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3. 是完善环境经济手段和构建我国环境政策体系的需要
        4. 是完善环境税制和深化税制改革的需要
    (三) 中国开征环境税的可行性
        1. 政府对运用环境税收手段给予了高度重视
        2. 现行排污收费管理实践和税收征管系统提供了技术保障
        3. 国外环境税的实践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4. 社会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
二、中国现行环境税费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 现行与环境有关的税种情况
        1. 消费税
        2. 资源税
        3. 车船税
        4. 车辆购置税
    (二) 现行与环境相关的税收政策情况
        1. 增值税政策
        2. 企业所得税政策
        3. 进出口税收政策
        4. 其他税收政策
    (三) 中国现行环境收费制度状况
        1. 现行排污收费制度情况
        2. 其他与环境相关的收费情况
    (四) 环境税费的收入规模和比重情况
三、中国环境税费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尚未真正构建完善的环境税收体系
        1. 针对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独立税种缺位
        2. 环境税收收入的规模偏低
        3. 现行与环境相关的税种之间缺乏配合
    (二) 相关税种对环境保护的激励作用不足
        1. 消费税
        2. 资源税
        3. 车船税
    (三) 环境税收政策有待调整和完善
        1. 环境税收政策的环保力度不足
        2. 环境税收政策在税种选择上存在偏差
        3. 环境税收政策缺乏协调配合
    (四) 排污收费制度难以满足污染治理的需要
        1. 排污收费标准偏低, 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
        2. 排污费征收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强制性较低
四、中国环境税改革方案的初步设想
    (一) 中国环境税制的目标框架设计
        1. 未来中国环境税制的设计
        2. 开征环境税的具体选择
    (二) 污染排放税制度的设计方案
        1. 纳税人
        2. 征税范围和税目
        3. 计税依据和方式
        4. 税率
        5. 征收方式
        6. 税收优惠
    (三) 碳税制度的设计方案
    (四) 环境税的其他制度规定
        1. 征管模式的选择
        2. 收入归属
        3. 收入使用

(2)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对城市交通的研究
        1.2.2 国内外对城市交通节能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创新与不足
2 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相关理论分析
    2.1 交通概论
        2.1.1 交通的概念
        2.1.2 交通的基本属性
        2.1.3 交通的跨学科理论基础
        2.1.4 城市交通概述
        2.1.5 城市发展与交通的关系
    2.2 交通节能的理论分析
        2.2.1 能源基本问题分析
        2.2.2 节能的经济属性
        2.2.3 交通节能的思想溯源
    2.3 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理论基础
        2.3.1 财税政策与节能
        2.3.2 交通节能政策的评价标准体系
3 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机制分析
    3.1 交通节能的政策环境
    3.2 交通节能政策工具概述
        3.2.1 政策变化及其影响
        3.2.2 交通节能政策工具概述(政策工具的特征)
    3.3 模型分析
        3.3.1. 车辆里程数、车辆保有量及燃油效率
        3.3.2 车辆行驶里程的变化
        3.3.3 燃油消耗量
        3.3.4 温室气体(GHG)排放量
4 中国城市交通节能共同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4.1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4.1.1 中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4.1.2 中国交通发展历程
        4.1.3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4.2 全国城市交通节能普遍存在的问题
        4.2.1 对于交通节能理念的认识仍然略显不足
        4.2.2 全国城市交通节能系统建设不足
        4.2.3 对节能环保型车辆及绿色出行方式的鼓励力度不足
        4.2.4 有关城市交通节能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4.2.5 全社会的交通节能精神文明建设不足
    4.3 全国城市交通节能面临的挑战
        4.3.1 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给城市交通节能带来巨大压力
        4.3.2 未来城市交通发展对需求管理的迫切要求
        4.3.3 快速城市化进程对公共交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4.3.4 土地、环境、能源等资源的约束日益强化
5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分析
    5.1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政策出台的宏观背景
        5.1.1 国际能源环境对我国交通节能政策的影响分析
        5.1.2 我国节能宏观政策分析
    5.2 中国财税政策支持节能的历史回顾
        5.2.1 计划经济阶段
        5.2.2 经济转轨阶段
        5.2.3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完善阶段
    5.3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分析
        5.3.1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具体措施
        5.3.2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实施效果
        5.3.3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5.4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分析
        5.4.1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具体内容
        5.4.2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
        5.4.3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
6 中国典型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机制的实证分析
    6.1 北京城市交通节能实证分析
        6.1.1 北京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
        6.1.2 北京市城市交通节能现状
        6.1.3 北京市交通节能的实证分析
        6.1.4 北京城市交通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6.1.5 北京城市交通节能面临的主要挑战
    6.2 武汉城市交通节能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6.2.1 武汉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现状
        6.2.2 武汉城市交通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6.2.3 武汉城市交通节能面临的主要挑战
7 国外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经验及启示
    7.1 车辆税费
        7.1.1 基于车辆状况的年度税费——欧盟
        7.1.2 对于清洁、高能效环保型汽车的税费减免——日本、丹麦、德国
        7.1.3 以烟雾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外部成本为征税依据的税费(丹麦、英国)
    7.2 对于新车车型选择的激励计划
        7.2.1 折扣及现金返还——日本、美国
        7.2.2 税费激励措施——美国(高油耗税)
        7.2.3 汽车综合税制——奥地利
    7.3 车辆保险费
        7.3.1 对未购买强制保险的处罚政策——英国、美国
        7.3.2 汽车保险的专项税收——法国
        7.3.3 以行驶里程及用油量为付费依据的保险——美国、英国
    7.4 道路收费
        7.4.1 道路收费——美国加州橙县收费公路
        7.4.2 拥堵收费——伦敦
        7.4.3 以外部影响为依据实施的道路收费——新加坡
    7.5 对于专门车队的激励政策——加拿大
    7.6 国外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7.6.1 加强政府对城市交通节能工作的监管力度
        7.6.2 配套实施节能法律法规与财税政策
        7.6.3 综合运用多项财税政策实现交通节能
        7.6.4 交通节能政策应当因地制宜、鼓励创新
        7.6.5 全面评估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实施效果
        7.6.6 认识到定量分析的局限性
        7.6.7 加强环保性质税收政策的透明度
8 中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建议
    8.1 中国城市交通节能总体思路
        8.1.1 指导思想
        8.1.2 政策目标
        8.1.3 政策重点
    8.2 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建议
        8.2.1 从战略高度上重视交通节能政策发展、细化明确交通节能目标
        8.2.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交通节能专项资金
        8.2.3 建立健全促进城市交通节能的税收政策体系
        8.2.4 充分利用财税政策保持城市交通系统的多样性
    8.3 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其他配套措施建议
        8.3.1 综合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
        8.3.2 配合完善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体系
        8.3.3 充分利用技术进步推动城市交通节能
        8.3.4 加强建立城市交通节能统计体系
        8.3.5 建立健全城市交通节能法律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我国绿色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及改革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插图清单
附表清单
1 总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基本结构与创新点
        1.3.1 论文结构(网络图)与研究思路
        1.3.2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2 绿色税收政策的理论分析
    2.1 绿色税收的概述
    2.2 绿色税收政策的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2.2.4 税收制度优化理论
    2.3 绿色税收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
        2.3.1 绿色税收政策影响生产
        2.3.2 绿色税收政策影响消费
        2.3.3 绿色税收政策影响投资
        2.3.4 绿色税收政策影响分配
    2.4 绿色税收政策着力点和作用手段
        2.4.1 绿色税收政策的着力点
        2.4.2 绿色税收政策的作用手段
3 我国绿色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
    3.1 我国绿色税收政策体系的构成
        3.1.1 增值税
        3.1.2 消费税
        3.1.3 城市维护建设税
        3.1.4 资源税
        3.1.5 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
        3.1.6 车船税和车辆购置税
        3.1.7 企业所得税
        3.1.8 排污收费制度
    3.2 我国现行税制绿化程度分析
    3.3 我国绿色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
        3.3.1 我国绿色税收政策的经济效应
        3.3.2 我国绿色税收政策财政效应
        3.3.3 绿色税收政策的节能效应
        3.3.4 我国绿色税收政策的减排效应
    3.4 本章小结
4 现行绿色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4.1 相关税种绿化度欠缺
        4.1.1 增值税绿色税收政策不系统
        4.1.2 资源税制度设计不合理
        4.1.3 消费税政策力度不足
        4.1.4 企业所得税政策有限
        4.1.5 其他税种环保力度不够
    4.2 没有专门环境税
    4.3 以费代税现象严重
    4.4 相关配套政策不健全
5 国外绿色税收政策借鉴
    5.1 国外税收政策实践
        5.1.1 排污税
        5.1.2 固体废弃物税
        5.1.3 投入品税
        5.1.4 针对汽车征收的税
        5.1.5 税收优惠措施
    5.2 国外环境税收政策的启示
        5.2.1 坚持税收中性原则,保持整体税负水平稳定
        5.2.2 税种应呈现多样化,充分体现环保精神
        5.2.3 税收应专款专用,保证环保资金充足
        5.2.4 侧重对能源消费的税收调节
        5.2.5 税收限制与激励措施缺一不可
6 构建我国绿色税收政策体系的思路
    6.1 构建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原则
        6.1.1 公平原则
        6.1.2 效率原则
        6.1.3 循序渐进原则
    6.2 绿色税方案的选择
    6.3 构建我国绿色税收政策体系的具体建议
        6.3.1 提高现行税种的绿化程度
        6.3.2 改革排污收费制,实行费改税
        6.3.3 建立统一的环境税制度
    6.4 绿色税实施战略与配套措施
7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路权研究 ——以公路及城市道路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交通发展”与“交通问题”:满足民生基本需求之“行”的正负两面
        二、“权利发展”:“交通问题”的重要面向是权利问题
        三、路权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回顾:“路权”、“交通权”、“通行权”、“行路权”
        二、国外研究概况:英美法中“right of way"、大陆法的“公物理论”
        三、研究现状之评价
    第三节 研究范围、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与突破
        一、本文的研究范围、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二、本文的创新与突破
第二章 路权概念之重释
    第一节 路权概念重释之困难
        一、“路权”的基础在“正当”还是“利益”:合理的交通需求
        二、“路权”指向“权利—权力”关系而非“权利—义务”关系
        三、“路权”是类型概念而非抽象概念
    第二节 路权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行”、“交通”及“路”
        二、“交通需求”及其管理与控制
        三、“交通法”与“公物法”
    第三节 路权概念的基本界定
        一、路权的概念
        二、路权的属性与特征
第三章 路权法理构成之解析
    第一节 路权法理构成之一:作为客体的“路”
        一、“客体”概念的法学解释及权利客体之功能
        二、路的定义与分类
        三、作为路权客体之“路”及其特征
    第二节 路权法理构成之二:路权主体及义务人
        一、权利主体与法律关系主体的区别与联系
        二、路权主体及其特征
        三、路权义务人及其分类
    第三节 路权法理构成之三:具体权利的层次与体系
        一、既有研究中的路权层次分类及其不足
        二、路权类型具体权利的实质性分类
        三、路权类型具体权利体系之结构图
    第四节 本章小结:路权法理构成图示
第四章 权利系谱中的路权
    第一节 自由权与社会权两分法中的路权
        一、社会权的概念与历史
        二、路权的社会权属性较之自由权属性更加显着
    第二节 财产权观念演进中的路权
        一、既有路权讨论中财产权层面的论述
        二、路权类型之核心权能在“道路使用”
        三、路权类型中有的是“新财产权”有的是新的财富形式
    第三节 路权与住宅权
        一、权利基础同为人之基本需求:“住”和“行”又有显着不同
        二、同为新型权利:认识程度和制度化程度路权不如住宅权
        三、同具自由权和社会权双重属性:体系化及具体权利明晰程度不同
        四、权利构成中的主体、客体、权能等方面各有异同
    第四节 路权与迁徙自由权
        一、皆源自人之“行”动本能:迁徙自由权较路权更多自然权利意味
        二、同具自由权与社会权的双重属性:侧重点却各不相同
        三、都与国家主权紧密关联:迁徙自由权较之路权更近
        四、权利构成中的主体、客体、权能等方面各有异同
第五章 路权法制之实证检讨:类型化的思考
    第一节 路权法制的三种类型
        一、“政治——统治型”路权法制
        二、“经济——安全型”路权法制
        三、“人本——自由型”路权法制
        四、小结:三种路权法制类型的结构示意图表
    第二节 我国路权法制现状考察
        一、静态的考察:现行交通法律法规体系概览
        二、动态的考察:典型路权法制事例的深度剖析
    第三节 我国路权法制现状的类型评析及建议
        一、我国路权法制现状的类型评析
        二、完善我国路权法制现状的建议
结语:“权利发展”视域中的路权
参考文献
附件一:《道路交通领域路权法制事例目录汇总(共140例)》
附件二:《路权法制事例信息登录表》总表格式
附件三:《路权法制事例信息登录表》个案详表列示

(5)基于低碳经济的税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意义
    (一)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内涵
    (二) 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意义
二、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对低碳经济的约束及激励现状
    (一) 增值税方面
    (二) 消费税方面
    (三) 企业所得税方面
    (四) 个人所得税方面
    (五) 资源税方面
三、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一)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不足
        1. 税收优惠方式比较单一
        2. 优惠政策过于零散
        3. 税负偏轻
        4. 征税范围过窄
    (二) 相关完善建议
        1. 完善现行税收制度
        2. 结合税费改革, 引进新的环境税

(6)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减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的背景
    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综述
    4 研究的方法
    5 论文的创新点
第1章 减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分析
    1.1 减税和减税政策的概述
        1.1.1 减税的含义
        1.1.2 减税政策的内涵
        1.1.3 减税政策的类型
    1.2 减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
        1.2.1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机
        1.2.2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环境
        1.2.3 减税政策影响投资行为
        1.2.4 减税政策影响经营者的生产和经营行为
        1.2.5 减税政策影响消费行为
第2章 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分析
    2.1 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规模过大的矛盾
    2.2 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中新兴产业生成的难题
        2.2.1 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2.2 我国在产业结构升级中新兴产业难生成
第3章 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减税政策和主要问题
    3.1 税收增收趋势为减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空间
    3.2 减税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主要措施
        3.2.1 增值税的转型对投资结构的调整产生了积极影响
        3.2.2 调整出口退税率有利于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
        3.2.3 企业所得税改革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
        3.2.4 对成品油的税费改革
        3.2.5 调整房产交易税
    3.3 当前促进调整产业结构的减税政策的不足之处
第4章 加快完善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减税政策
    4.1 深化对增值税转型的改革
    4.2 进一步提高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出口退税率
    4.3 进一步减免企业所得税,助推企业改革创新
    4.4 以减税政策取代税收优惠政策
    4.5 减税政策要着力于推进企业重组
    4.6 减税政策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
    4.7 科学设计我国的能源税制
    4.8 对需要鼓励、限制和淘汰的产业及其产品实施税收分类的政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
    1.6 本文框架
    1.7 创新点
第2章 我国节能减排及其财税政策支持现状
    2.1 我国能源利用与节能减排现状
        2.1.1 能源利用现状
        2.1.2 节能减排工作发展及现状
    2.2 财税政策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2.2.1 刺激和激励作用
        2.2.2 影响和引导作用
        2.2.3 财政支持作用
    2.3 财税政策支持节能减排的现状
        2.3.1 财税政策支持节能减排的现状
        2.3.2 财税政策支持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
    2.4 案例调查与分析
        2.4.1 案例调查
        2.4.2 分析
    2.5 财税政策支持节能减排存在问题分析
        2.5.1 节能减排税收政策体系缺失
        2.5.2 现有税收政策设计存在缺陷
        2.5.3 财政政策存在问题
第3章 国外财税政策借鉴
    3.1 西方发达国家节能减排财税政策情况
        3.1.1 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体系
        3.1.2 开征燃油税和水污染税
        3.1.3 推行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
        3.1.4 建立能效标准和认证体系
    3.2 后起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财税政策情况
        3.2.1 印度节能减排税制
        3.2.2 巴西节能减排扶持政策
    3.3 启示
        3.3.1 在财税体制改革中要体现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
        3.3.2 在价格改革滞后的背景下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作用
        3.3.3 要建立适合我国节能减排财税政策体系
        3.3.4 要正确处理节能减排财税政策与其他政策关系
第4章 建立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框架
    4.1 财税政策促进节能减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4.1.1 指导思想
        4.1.2 坚持的原则
    4.2 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
        4.2.1 财税政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
        4.2.2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责权划分
    4.3 政策框架
        4.3.1 节能财税政策框架的构建
        4.3.2 减排财税政策框架的构建
        4.3.3 财税政策实施步骤
第5章 促进节能减排的配套措施
    5.1 政府在促进节能减排中的主要措施
        5.1.1 转变观念
        5.1.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5.1.3 公正、透明地制定能效标识
        5.1.4 建立绿色政府采购政策
    5.2 促进节能减排的社会措施
    5.3 市场主体在节能减排上的主要措施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中小企业纳税评估中的预警问题研究 ——以增值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1 纳税评估的研究背景
        1.2.2 研究纳税评估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纳税评估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纳税评估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论文内容安排
        1.4.1 本文的研究目的
        1.4.2 本文内容安排
    1.5 研究思路和论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纳税评估理论分析
    2.1 纳税评估的概念分析
        2.1.1 纳税评估的定义
        2.1.2 纳税评估的定位
        2.1.3 纳税评估的作用
        2.1.4 纳税评估的特点
        2.1.5 纳税评估的目的及意义
    2.2 纳税评估理论分析的原则
    2.3 纳税评估的基本理论
        2.3.1 税收遵从的含义
        2.3.2 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
        2.3.3 纳税评估与税收遵从的因果关系
        2.3.4 纳税评估体系及工作步骤
第三章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3.1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概述
        3.1.1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定义
        3.1.2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3.1.3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
    3.2 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介绍
第四章 纳税评估指标的预警问题
    4.1 纳税评估指标的预警值的含义
    4.2 纳税评估指标的预警问题分析的意义
    4.3 纳税评估指标的预警问题的现状
        4.3.1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讨论
        4.3.2 目前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峰值测算存在的问题
    4.4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预警值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第五章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预警模型的研究
    5.1 纳税评估模型的原理与方法
    5.2 支持向量机与领域知识结合的纳税评估预警模型
        5.2.1 可行性分析
        5.2.2 支持向量机模型
        5.2.3 统计分析方法
        5.2.4 建立预警模型
    5.3 结论和展望
第六章 江门市中小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的分析
    6.1 江门中小企业现状
    6.2 评估数据预处理
    6.3 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应用
    6.4 基于领域知识的分类结果分析
    6.5 结论
第七章 结束语
    7.1 结论
    7.2 研究工作与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9)山东摩托车市场状况及嘉陵营销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文章的主要思路框架
2 相关理论和方法
    2.1 营销环境分析理论
        2.1.1 外部环境分析
        2.1.2 内部环境分析
    2.2 营销调研的基本方法
        2.2.1 营销调研过程
        2.2.2 营销调研中常用的信息收集方法
        2.2.3 调研对象的选择
    2.3 营销组合理论-4PS
        2.3.1 营销组合理论的概念和内容
        2.3.2 营销组合各要素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3 山东摩托车市场概况及嘉陵山东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山东摩托车市场总体市场容量及未来趋势
        3.1.1 总体市场容量及趋势
        3.1.2 总体容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3.2 山东摩托车市场总体市场竞争概况
        3.2.1 总体市场竞争度简述
        3.2.2 主销品牌及趋势
        3.2.3 总体市场竞争特点概述
    3.3 嘉陵山东摩托车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3.3.1 当期销量问题
        3.3.2 未来发展问题
4 嘉陵山东摩托车市场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4.1.2 技术环境分析
        4.1.3 人口环境分析
        4.1.4 经济环境分析
        4.1.5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4.1.6 自然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分析
    4.2 微观环境分析
        4.2.1 主要竞争者分析
        4.2.2 消费者分析
        4.2.3 合作伙伴分析
    4.3 机遇和威胁
        4.3.1 机遇分析
        4.3.2 威胁分析
5 山东摩托车市场嘉陵自身情况诊断
    5.1 嘉陵在山东摩托车市场的地位变迁简介
    5.2 嘉陵山东摩托车市场营销运作状况诊断
        5.2.1 渠道运作诊断
        5.2.2 产品运作诊断
        5.2.3 政策(价格)运作诊断
        5.2.4 促销运作诊断
    5.3 优劣势分析
        5.3.1 优势分析
        5.3.2 劣势分析
6 嘉陵山东摩托车市场营销对策建议
    6.1 机遇、威胁、优势、劣势总结和营销战略定位
        6.1.1 机遇、威胁、优势和劣势总结
        6.1.2 营销战略定位
    6.2 营销对策建议
        6.2.1 渠道策略
        6.2.2 产品策略
        6.2.3 价格与政策策略
        6.2.4 促销和宣传策略
        6.2.5 服务改进
        6.2.6 人员投入和激励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山东摩托车市场调研方法
    B 经销商调研问卷
    C 用户调研问卷

(10)车辆购置税征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安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有关本论文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二章 车辆购置税及其征管概述
    一、车辆购置税的起源
    二、车辆购置税的征管规定
    三、我国车辆购置税的征管现状
第三章 安徽省车辆购置税征管现状
    一、安徽省车辆购置税的征管机构
    二、安徽省车辆购置税的征管办法
    三、安徽省车辆购置税的征收情况
第四章 安徽省车辆购置税征管中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安徽省车辆购置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二、安徽省车辆购置税征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安徽省车辆购置税的征管改革建议
    一、国内外税收征管的先进经验
    二、安徽省车辆购置税征管改革的内涵及原则
    三、安徽省车辆购置税征管改革的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万安对摩托车销售实施新征管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环境税改革问题研究[J]. 苏明. 当代经济管理, 2014(11)
  • [2]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研究[D]. 陈莹.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3]我国绿色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及改革思路[D]. 王亚民. 沈阳大学, 2013(04)
  • [4]路权研究 ——以公路及城市道路为中心[D]. 王坚. 西南政法大学, 2012(07)
  • [5]基于低碳经济的税收制度研究[J]. 王小宁,龙春娥,孙波. 会计之友, 2011(28)
  • [6]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减税政策研究[D]. 岳中亮. 河北大学, 2011(11)
  • [7]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研究[D]. 张晓红. 河北大学, 2010(02)
  • [8]中小企业纳税评估中的预警问题研究 ——以增值税为例[D]. 梁思强. 五邑大学, 2010(02)
  • [9]山东摩托车市场状况及嘉陵营销对策研究[D]. 罗修奎. 重庆大学, 2007(05)
  • [10]车辆购置税征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安徽为例[D]. 朱彤. 安徽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万安实施摩托车销售征收管理新办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