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良好的开端 可喜的佳绩(论文文献综述)
郭嘉星[1](2021)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声音的重要性,要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话语。2013年1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提高国家话语权”的明确要求。2016年在全国新闻舆论工作会议上又一次阐述了国家话语权的重要性,并明确表示我国的话语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中国话语要具有鲜明的立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顺应大势,深刻指出:“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中国体育工作从国家层面得以高度重视,中国体育强国建设成为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也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树立了旗帜。中国体育话语权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承载着新中国体育赋予的宣传中国体育成就、弘扬中国体育精神、传承中国体育文化的神圣使命,肩负着党和人民寄予的展示中国繁荣强盛的伟大形象,维护祖国荣誉和民族尊严,提升中国声音在国际社会地位和影响的时代重任。该文正是围绕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神圣使命和时代重任,着重从中国体育话语权及其影响力、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奥运会、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阶段、中国体育话语权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权阻碍和提升策略等五个方面,对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实质内涵、本质作用、发展规律、自身特点、成就贡献、困难挑战和未来愿景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精准详实的论证和鞭辟入里的分析。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内涵博大精深,具体体现在“真、柔、利、力”四个层面,主要是指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真功夫、软实力、高价值和原动力。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载体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突出表现效果是举办北京奥运会时的“举重若轻”和筹备北京冬奥会时的“巩固提高”。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规律与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进步一脉相承,先后经历了初步觉醒阶段、另起炉灶阶段、困难挑战并存阶段、积极进取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等五大发展历程。新时代的中国体育话语权开启新征程,担负起体育强国建设的新使命,实施“六大方略”,构建“四大体制”,体现出人民性、全局性、文化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五个时代特点。分析中国体育话语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因素,不外乎来自国际、国内和自身三个方面,国际上反华势力的阴谋破坏和涉台问题的干扰捣乱,国内困难时期的内忧外患和“文革”期间的停滞不前以及自身发展存在的矛盾问题和遇到困难挑战等。探索中国体育话语权提升策略,重点包括增强综合实力、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对外交流、扩大体育影响,创新体育法治、贡献中国智慧,加强体育教育、培养体育人才,适应时代需要、建设体育强国等五大具体措施。总结中国体育话语权70年的伟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展示中国体育成就,为祖国争光;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为祖国添彩;传播中国体育经验,为祖国增色。对未来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笔者充满信心、立足当下、放眼全球,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十条思考建议,以冀中国体育话语权在新的征程上再创新佳绩,再铸新辉煌。
杜静静[2](2021)在《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认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融入到中国人的基因之中,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美好未来不断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世情、党情、国情的变化使得爱国主义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习近平立足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基本途径、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显着成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正文中简称《纲要》)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系统阐述,为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因此,立足新时代的大背景探讨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不仅有利于解决当下爱国主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而且对于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意义重大。本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明了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理路,主要由理论基石和现实之维构成,旨在说明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实践依据,突出其继承性、创新性。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逻辑构成,由重要性、科学内涵、内容、方法、途径五部分构成。这五大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一个完整体系。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鲜明特点、意义和启示。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一个承旧开新的过程,不仅继承、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爱国理论,而且结合时代要求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行了丰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鲜明特点,在新时期不仅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而奋斗提供了精神动力,而且为以后开展此类工作提供了现实启示。
贺少伟[3](2021)在《西南科技大学校园网页新闻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在我们国家优秀文化对外传播越来越广的基础上,高校官方的英文网站也顺应趋势,成为外界了解国内高校的重要窗口,在对外交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笔者认为西南科技大学校园新闻翻译,与其他院校类似,均存在拘泥于原文的问题,虽然将原文作者的意思表达了出来,但是对于目标读者来说信息冗杂,无法一目了然的知道核心内容,更有由于文化视域差别导致的理解偏差存在。本报告以笔者在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MTI中心的新闻翻译实践为基础,运用翻译模因论指导翻译实践,试图解决上述问题,并以此创作翻译实践报告。通过分析新闻文本的特点,笔者选用国内发展较快的翻译模因论作为理论指导,结合翻译项目中的具体案例,对源文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源文本作为新闻所具有的时效性、宣传性以及和英语之间的不同,如时态语态等问题。此外,笔者引用源文本中的案例,围绕笔认为在校园新闻翻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一是当时态在目的语表述过程中发生转变时,如何通过模因论指导选择翻译方法;二是分析通过模因论如何选择翻译方法来使得译出语符合英语语言语法特点;第三是分析在此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模因论选择翻译方法来清晰的表述源语言的文本信息。最后笔者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即运用省译法、解释性翻译法和顺句翻译法来解决时态转变带来的翻译问题;运用分、合译法和倒译法在翻译过程中适应目标语言的语法特点;运用编译法在译文中更清晰合适的表达源语言想传达出的信息。通过分析以及相应的翻译方法的选择,笔者能够较为有效解决翻译过程中的难题,诸如译文需要符合英语读者的需要和译文的表达方式等问题,从而提高了汉英翻译的可读性和准确性。最后是笔者对整个翻译过程中所学所得,如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和译后校对,更要熟悉翻译理论并指导实践,以及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的总结,以及对校园新闻翻译提出的要注意译员身份的中立以及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冲突的理解等建议,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曹兴[4](2021)在《上海芭蕾现代发展历程探究》文中认为现代发展是历史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从时间脉络来看,芭蕾现代发展就舞蹈本身而言经历了古典芭蕾到现代芭蕾漫长的演变。上海芭蕾在起步之初,大胆创作了上海第一部现实题材芭蕾舞剧《白毛女》,在探索芭蕾民族化的同时,已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体现了芭蕾现代发展的特点,使其开启了上海芭蕾现代发展进程。随之而来的改革开放为舞坛带来巨变,人们思想观念大变革,激发了上海芭蕾的创作热情,大量丰富多元的舞蹈作品顷刻间展露在人们眼前。如今,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上海芭蕾开始涉足世界现代芭蕾领域,为实现芭蕾的现代发展进行着不懈的探索。本文以上海芭蕾的现代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对上海芭蕾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根据各阶段形成的特征将上海芭蕾的发展历程分为初期、拓展和嬗变三个阶段,以上海芭蕾舞团为主的创作中总结出上海芭蕾在不同时期现代发展的特征和意义。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对于上海芭蕾现代发展的研究较为薄弱。笔者认为,在芭蕾艺术日益蓬勃发展的今天,上海作为中国开埠以来较早引进专业芭蕾的特殊地区,凭借着历史优势、地理优势和艺术优势,使其在世界范围内一直与世界芭蕾呼应和对话。尤其是上海芭蕾舞团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所专业芭蕾舞团,一直以来代表着上海芭蕾发展的缩影和水平,其是中国芭蕾发展的重镇,也是与世界芭蕾对话的重要代表之一。现如今,上海芭蕾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已体现出各阶段鲜明的特征。因此,对上海芭蕾的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成果进行梳理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上海舞蹈学校正式成立回顾了上海芭蕾初期阶段的发展,以上海创作的第一部芭蕾舞剧《白毛女》来分析该阶段上海芭蕾现代发展的特点;第二章梳理了改革开放后十年上海芭蕾思想观念和创作变革呈现出的新气象,归纳并总结出该阶段上海芭蕾现代发展具有创作题材拓展、舞蹈语汇和结构丰富的主要特点;第三章将上海芭蕾的创作分为引进和新创两类,从历史嬗变中总结该阶段演员表演技艺和编导技术理念的现代发展特点;第四章旨在对上海芭蕾现代发展历程进行展望,通过发现上海芭蕾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上海芭蕾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可实施的对策和建议。在此,笔者希望通过对上海芭蕾现代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各阶段现代发展的特点和意义,掌握上海芭蕾发展的规律,并为未来上海芭蕾的现代发展指明方向。
盛凤娟[5](2021)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唐传奇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西方理论传入,二十世纪上半叶小说观念经历了大变革,在中西文化交汇、新旧小说观念并存的大背景下,唐传奇的学术研究与传播自成风貌,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真正确立了唐传奇研究的现代学术范式,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从传播与接受这两个角度探讨唐传奇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文本传播、学术研究与传播以及戏剧电影传播,具有重要的小说史价值。论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语五个部分:绪论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的简要梳理,阐明选择这一时间段的缘由、唐传奇传播与接受的关系以及选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第一章论述二十世纪上半叶唐传奇的文本传播,主要包括唐传奇文本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选录的体例,以及从中体现出的编选者的新、旧小说观念。由于唐传奇自身的美学特质和审美价值,部分唐传奇作品被学者频繁选录到选本或丛书当中,逐渐奠定了经典化的地位。第二章论述二十世纪上半叶唐传奇的学术研究与传播,主要包括报刊、文学史、小说史等的接受。首先,学术界对唐传奇的指称、分类与唐传奇成熟和繁荣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使唐传奇的概念及文本特质得以明晰。其次,学者们在作家作品考证以及唐人小说观念的研究方面倾注了许多精力,理论与分析并重,这些研究方法和理念确立了唐传奇研究的现代学术范式,有筚路蓝缕之功。第三章论述二十世纪上半叶戏剧电影对唐传奇的传播,探究其独特的改编特点。戏曲方面,与唐传奇有关的戏曲改编在唱法、服装、舞蹈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呈现出从文人案头剧到舞台艺术的转变,并以《霍小玉》为例作了具体分析。现代戏剧方面,对唐传奇《莺莺传》《长恨歌传》《虬髯客传》等的改编,体现出一定的批判力度和启蒙思想的活力。电影方面,与唐传奇有关的电影改编呈现出新样态,默片和有声电影并存,并以《西厢记》为例分析电影改编的视角化特征,以及观众对电影改编的态度与接受状况。这些经典作品通过再生产的方式,在新的传播环境与传播方式中,生成了既有唐传奇的传奇性又体现戏剧电影技术特点的新作品。结语论述二十世纪上半叶唐传奇传播与接受的复杂状况,学者们从研究方法和文本价值两方面构建起唐传奇的研究框架,以浅近的白话文形式与生动具体的动态影像走向社会大众。总体呈现出传播大众化、接受则中西小说观念冲突融合的崭新特征,不仅具有学术史价值,还对新时代的唐传奇研究具有方法论的启示意义。
王南芳[6](2021)在《文化自信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反复强调文化自信,而且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并用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这六个层层递进的词语来形容文化自信,表明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也充分说明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化自信的提出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协调,“一手软,一手硬”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在社会转型的巨大变革时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尤其在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下,各种各样的不良社会思潮使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剧烈冲击。思想文化领域一旦“根不稳”、“魂不定”,将会动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根基。因此,增强文化自信,夯实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砥砺奋进的思想基础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坚定文化自信,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塑造力、生产力、防御力,有助于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价值。实现从文化不够自信到文化自信的转变,必须通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艰苦的文化自信培育实践,而关于文化自信培育的研究正是当前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研究文化自信培育是对当前中国文化不够自信的理性审视,也是对党中央坚定文化自信要求的学术回应,既有助于增强我国社会成员的文化自信水平,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又能弥补当前研究的局限,深化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意义十分显着。文化自信培育是指在深刻掌握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依靠一定的社会群体通过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教育方法开展的文化育人实践活动,以期实现增强我国社会成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的目标,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培育围绕文化育人实践活动展开,与文化自信的重构、重塑、重建的形成机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生长点和落脚点是培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等特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对文化自信培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文化自信培育的环境进行深入系统探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定文化自信要求的需要。文化自信培育的展开始终依靠人、围绕人并服务人。依据人在文化自信培育中地位、任务、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文化自信培育的主体划分为文化自信培育者和文化自信培育对象,这是文化自信培育最基本构成要素。文化自信培育者肩负着教育引导培育对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知识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的神圣使命,必须具备过硬的知识素质、良好的能力素质、健全的人格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虽然文化自信培育具有人民性,应该面向全体中华儿女展开,但也应该有重点,应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探讨。因此本文将青少年作为文化自信培育的重点对象,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作为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对象,网络大流量群体作为文化自信培育的特殊对象进行深入探讨。文化自信培育者与文化自信培育对象在实践交往中要秉承平等性、亲和性、发展性的交往原则,推动文化自信培育顺利实施。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育、革命文化自信培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培育三个方面构成的系统。从结构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育是基础内容,革命文化自信培育是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培育是核心内容。从层次来看,按照从低到高的原则,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可以分为知识层面的认知性内容、道德层面的规范性内容和政治层面的信仰性内容。其中知识层面的认知性内容是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基础层次,道德层面的规范性内容是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中间层次,政治层面的信仰性内容是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最高层次。从当前的培育状况来看,我国民众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得分最高,对革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得分最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认同、低认知的现实反差,要求我们不仅要紧密联系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的实效性,而且要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层次性原则推动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要素完整、结构协调和层次科学。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是文化自信培育的桥和船。推动文化自信培育实践的完备化、效果的优质化、制度的常态化,必须遵循“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的古训,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研究。随着文化自信培育的显性方法与隐性方法、线上方法与线下方法、内部方法与外部方法的综合使用,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日益呈现协同性、互补性、同构性等特征。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是由哲学方法、原则方法和具体方法构成的层次分明的系统,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问题的相关论述是指导文化自信培育的哲学方法,起到最根本的作用。主导性与多样性相互补的原则、平等性与层次性相协调的原则、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促进的原则、渗透性与协同性相共生的原则、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文化自信培育的原则方法,是指导文化自信培育顺利实施的基本准则。用理论点亮文化自信、用实践养成文化自信、用文艺滋养文化自信、用网络传导文化自信、用制度保障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方法,在实践中要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文化自信培育环境是指影响文化自信培育活动的一切环境因素的总和。按照范围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按照外延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按照形态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按照作用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积极环境和消极环境。从结构来看,文化自信培育环境是文化自信培育的构成要素,没有它就没有文化自信培育体系的完整性;从功能来看,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感染、导向和强化功能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培育的实效性,没有它就没有文化自信培育目标的达成。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对文化自信培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科学分析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机遇与挑战,提高化危为机的能力。要自觉遵循马克思主义环境观的指导,秉承实事求是、方向一致、协同共振、循序渐进的优化原则,努力建设繁荣有序的经济环境、民主法治的政治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温馨乐学的家庭环境、风清气正的学校环境、文明有礼的社区环境、高效健康的工作环境,在有效应对危机中抓住新机、开拓新局,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优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开展下去,有效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张炳旭[7](2021)在《民国时期新闻人任白涛研究》文中提出任白涛幼名洪涛,曾用笔名冷公、一碧,河南南阳人士,辛亥时期开始投身新闻事业,随后致力于新闻学术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实用新闻学(《应用新闻学》)的着述者,也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论文以“新闻人”任白涛为中心,系统探讨了任白涛的新闻实践活动、新闻学术活动、新闻思想以及抗日新闻宣传等内容,力求客观、全面地将民国时期“新闻人”任白涛的人物形象呈现出来。同时,希冀这番探索能够对民国新闻史尤其是新闻人物史研究有所补益。论文按照总-分-总的逻辑顺序,内容主要涵盖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论文第一章,主要探讨任白涛的人生历程与社会环境。本章结合特定时代背景,以时间为轴线对“新闻人”任白涛的人生历程进行了总体概括。呈现了任白涛在南阳、开封、上海、东京、重庆、恩施等地的人生经历,着重揭示了任白涛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人生追求、理想信念以及促使他选择不同道路的内在动因。认为是在时代环境、家世背景、教育经历和个人性格特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任白涛才始终坚守着他的新闻人之路。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第二、三、四、五章,是从横向上对新闻人任白涛展开的研究,分别对任白涛的新闻实践、新闻学术活动、新闻思想观念以及抗日新闻宣传四个方面作出考察。其中第二章系统梳理了任白涛的新闻实践历程。本章将任白涛的新闻实践活动划分为“在《民立报》时期”和“在《新湖北日报》时期”两个阶段。认为在辛亥革命前后,任白涛受到个人兴趣的驱使、民主自由社会风气的熏染及对军阀政府统治的不满,毅然投身新闻事业,期望通过“新闻”这一媒介来施展个人抱负并对社会进步有所助益。抗日战争期间,任白涛作为《新湖北日报》总编辑,在民族危亡时刻再次走上新闻职业工作,把担任《新湖北日报》总编辑作为践履其“新闻救国”理想的一种途径,这解释了他为何会以短暂的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姿态出现在新闻界。第三章着重研究任白涛的新闻学术活动。本章从任白涛“在日本”和“在国内”两个层面对他的新闻学术活动进行展开,重点探究了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参加大日本新闻学会、创办中国新闻学社等重要活动,认为任白涛在力图构建一种体系化的新闻学,任白涛的新闻学术研究活动对中国早期新闻学科的建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第四章主要研究任白涛的新闻思想。本章主要从新闻业务思想、新闻教育思想、新闻伦理思想、新闻舆论思想四个方面对任白涛新闻思想展开重点考察,认为任白涛的新闻思想体现出了如下特征:一、中外结合,以本土化为追求;二、吸纳为起点,以立足体系创建为目标;三、强调记者责任,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任白涛的新闻思想既受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精神的熏染,又对西方新闻学理论和思想进行了借鉴和吸收,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中体西用”色彩。第五章是对任白涛抗日新闻宣传的研究。任白涛的抗日新闻宣传研究是作为“新闻人任白涛研究”的一个重要面向。本章首先考察了任白涛从事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历史背景。其次,对任白涛进行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内在动因作出探析,认为根本动因是为挽救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险局面,直接动因是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新闻侵略。再次,重点研究了任白涛关于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主要成果。在抗战期间,任白涛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华新闻宣传政策及行为尤为关注,并进行了细致研究,在日本对华施加的新闻宣传政策、战时国际通讯社的机构及其作用、抗战期间的对日新闻宣传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并以此作为他在抗战期间从事新闻活动的基本准绳。第三部分即论文第六章,在前五章研究和阐述的基础上对任白涛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及其评价展开探讨,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和升华。任白涛一生钟情于新闻事业,既从事新闻学术研究,又投身于新闻实践活动。其中,从事新闻学术研究是任白涛人生当中的主要工作,在中国新闻学的一些领域做出过开创性的贡献,是民国时期追求新闻理想的典型新闻人之一。本章从政治与学术的视角出发对任白涛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历史贡献与地位作出阐述。与此同时,指出由于时代条件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与限制,任白涛的新闻实践、新闻学术以及新闻思想等也暴露出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以新闻人任白涛为镜,将历史经验与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可为当前中国新闻理论建设与新闻学科发展提供镜鉴。
蔡烁[8](2020)在《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文中指出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建设历程几乎与新中国的诞生同步,自发生,中国古典舞就没有停止过对外传播,在实践中,它不断证明了其独特的价值意义。本文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涉及相关的中国古典舞的创作现象,以探讨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这一重要命题。文章首先通过对新中国舞蹈事业奠基者们基于国际性思考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中国古典舞的发生并非个人意愿所致,其需求不仅来自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更来自于中国需要在舞台舞蹈艺术领域的国际语境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话语。其次,文章对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历史进行了脉络性的梳理,对各时期时代背景、古典舞发展所处阶段、对外传播内容,以及对外传播接受等方面逐一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提出在当今“中华文化‘走出去’”“国家形象塑造”和“文化软实力”等相关研究成果的视野下,中国古典舞是对外传播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历史上的对外传播也反曾哺于中国古典舞的建设,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可见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因此前对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记录和研究多从“供给侧”角度出发,缺乏“需求侧”,即受众角度的分析,故而,本研究对2019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赴美巡演期间七场演出的观众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中的受众反馈与现存问题。最后,本研究结合问卷调查以及历史上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反馈,提出现阶段中国古典舞在对外传播中尚有巨大未被开发的潜力,中国古典舞日后应在传播方式、内涵建设,以及跨文化适应度等方面加强研究与建设。
薛浩[9](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提出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樊甜[10](2020)在《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俞子箴是我国近代着名的体育家,被誉为“小学体育专家”。他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三十余年,将毕生精力投身于体育事业,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研究以俞子箴的学校体育思想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进行整理、归纳,以求梳理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阶段,勾勒出其思想体系,探析其形成因素,寻求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对当今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本研究通过电子资源、实地考察等渠道,运用文献资料法与实物资料法对俞子箴相关一手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以历史背景为主线,以俞子箴一手资料为依据,运用历史分析法,站在历史的角度返照俞子箴体育思想的发展阶段,透视其隐形的逻辑体系和思想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阐释俞子箴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总结其对当今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运用专家咨询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可信度检验,以求更加全面地反映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本研究主要对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形成的阶段、核心内容、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总结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对当代的启示。根据对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相关背景的总结,梳理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形成的阶段,主要将俞子箴体育思想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外界的环境、个体所接受的教育等都对个体对体育认识的程度产生较大影响。主要为俞子箴初涉体育、入体校学习阶段;(2)发展阶段:在教育背景的基础上,俞子箴丰富的实践经历为其带来全新的体验,再加上国家相对安定的局势,其体育思想便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3)沉淀阶段:当战争爆发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动荡不安的局势对个体的思想造成巨大的影响,体育思想由快速发展期转入缓慢沉淀期;(4)成熟阶段: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俞子箴对所在领域的各方面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其思想已经趋于完善。通过对俞子箴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提炼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核心内容:(1)秉持“体育即教育”观:通过体育训练保障健康、培育心灵、养成品性,是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的主要体现;(2)重视小学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奠基作用:认为小学体育乃体育之基本,对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3)强调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性作用:主张借助课外运动谋全校体育蓬勃向上,认为学校体育的普及单靠正式体育课程是较难达到的,须将正式课程与课外运动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4)高度重视科学化的学校体育:提出体育应“以科学为本,教育为用”;对于技术的训练、体质的增进、人格的陶冶、以及行政、管理内容方法等的选择,都应以科学为依据;(5)强调体育对学生品德的促进作用:通过参与各类体育项目,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形成健全的人格;提炼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后,挖掘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因素,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近代体育思潮和西方体育的传入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2)俞子箴丰富的体育实践为其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自身丰厚的体育理论积淀为其学校体育思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结合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具体内容,分析了体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当代启示:(1)有助于推动当代社会从多个角度看待体育的教育价值;(2)有助于发挥小学体育对体育的奠基作用;(3)有助于推进“三促进”课外活动模式;(4)有助于践行“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5)有助于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体育的德育价值。
二、良好的开端 可喜的佳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良好的开端 可喜的佳绩(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建国70载,体育强中国 |
1.1.2 立在新潮头,奋斗新时代 |
1.1.3 用好体育指挥棒,建设体育新强国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3.3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权力”与“权利” |
2.1.1 “权力” |
2.1.2 “权利” |
2.2 “话语”与“话语权” |
2.2.1 “话语”的概念界定 |
2.2.2 “话语权”的起源与发展 |
2.2.3 “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
2.3 “体育话语权” |
2.3.1 “体育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
2.3.2 “体育话语权”的表现形式 |
2.3.3 “体育话语权”的重要作用 |
2.4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历史研究法 |
3.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3.3.1 研究创新 |
3.3.2 研究不足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
4.1 中国体育话语权及其构成要素 |
4.1.1 中国体育话语权内涵 |
4.1.2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真” |
4.1.3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柔” |
4.1.4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利” |
4.1.5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力” |
4.1.6 小结 |
4.2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奥运会 |
4.2.1 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会 |
4.2.2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举重若轻” |
4.2.3 展望2022年北京冬奥会 |
4.2.4 小结 |
4.3 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阶段划分 |
4.3.1 初步觉醒阶段(1949—1958 年) |
4.3.2 另起炉灶阶段(1958—1978 年) |
4.3.3 困难挑战并存阶段(1978—1990 年) |
4.3.4 积极进取阶段(1990—2001 年) |
4.3.5 快速发展阶段(2001—2012 年) |
4.3.6 小结 |
4.4 中国体育话语权新时代 |
4.4.1 新时代伟大历史发展新阶段 |
4.4.2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任务 |
4.4.3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特点 |
4.4.4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道路 |
4.4.5 小结 |
4.5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阻碍和提升策略 |
4.5.1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阻碍 |
4.5.2 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 |
4.5.3 中国体育话语权提升策略 |
4.5.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中国体育话语权展示中国体育成就,为祖国争光 |
5.1.2 中国体育话语权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为祖国添彩 |
5.1.3 中国体育话语权传播中国体育经验,为祖国增色 |
5.1.4 小结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阶级分析法 |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一)论文的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理路 |
一、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石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 |
(三)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 |
二、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现实之维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 |
(二)抵制消极社会思潮影响的需要 |
(三)推进祖国统一和增强民族团结的需要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逻辑构成 |
一、关于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重要论述 |
(一)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现实的 |
(二)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
(三)爱家和爱国相统一 |
二、关于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性的重要论述 |
(一)爱国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
(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
(三)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内容 |
三、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重要论述 |
(一)爱国主义情怀教育 |
(二)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 |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 |
(五)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
(六)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 |
四、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的重要论述 |
(一)注重教育、加强引导 |
(二)宣传典型、积极引领 |
(三)注重践行、知行统一 |
(四)求真务实、注重实效 |
五、关于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重要论述 |
(一)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
(二)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
(三)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法治建设相结合 |
(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
(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网络阵地建设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特点、意义及启示 |
一、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鲜明特点 |
(一)情感性与政治性相统一 |
(二)传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 |
(三)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二、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一)丰富了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 |
(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爱国理论 |
(三)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
三、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
(一)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行动指南 |
(二)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的重要依托 |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民族精神支撑 |
四、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重要启示 |
(一)深化认识,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式发展 |
(二)结合时代要求,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 |
(三)改进和创新方法,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西南科技大学校园网页新闻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es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2 Translation Procedures |
2.3 Proofreading after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Introduction to the Guiding Theory |
3.1 The Memetics Theory |
3.1.1 The Origin of the Memetics Theory |
3.1.2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metics Theory |
3.2 The Guiding Role of Memetics Theory on Campus Web Page News Translation |
3.2.1 The Guiding Theory |
3.2.2 The Specific Process |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
4.1 Translation choices under tense changes in translation |
4.1.1 The Omission |
4.1.2 The Explanatory |
4.1.3 The Syntactic Linearity |
4.2 Translation choices under grammatical features in translation |
4.2.1 The Division |
4.2.2 The Integration |
4.2.3 The Syntactic Reverse |
4.3 Translation choices under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ranslation |
Chapter Five Quality Evaluation of Translations |
5.1 Self-evaluation |
5.2 Client-evaluation |
5.3 Commissioner-evaluation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Conclus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6.1.1 Experiences accumulated in task |
6.1.2 Deficiencie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6.2 Suggestions for translating campus news |
Acknowledgement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A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Target Text |
Appendix B Certificate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
Appendix C Glossary of terms |
Appendix D Translation Aids Website |
(4)上海芭蕾现代发展历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现状分析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上海芭蕾的初创与现代发展(1960-1977) |
第一节 上海芭蕾初期的现代化进程 |
一 上海芭蕾正式起步 |
二 第一部上海芭蕾舞剧《白毛女》诞生 |
第二节 本阶段发展的特征与意义 |
一 现实题材开启上海芭蕾现代发展进程 |
二 民族化奠定上海芭蕾现代发展的基础 |
第二章 上海芭蕾的拓展与现代发展(1978-1989)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舞坛巨变 |
一 思想解放观念更新 |
二 上海芭蕾创作繁荣 |
第二节 本阶段发展的特征与意义 |
一 芭蕾创作题材拓展 |
二 舞蹈语汇与编导结构的变革 |
第三章 上海芭蕾的嬗变与现代发展(1990-2020) |
第一节 涉足世界现代芭蕾领域 |
一 学习西方现代芭蕾作品 |
二 引进西方编导合创现代芭蕾舞剧 |
第二节 本阶段发展的特征与意义 |
一 编创理念更新编导手法丰富 |
二 演员技艺提高表演风格拓展 |
第四章 上海芭蕾现代发展进程展望 |
一 引进现代芭蕾的理念和技术 |
二 培养创造型的芭蕾人才 |
三 关注现实题材芭蕾创作 |
四 坚持多样化的创作道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二十世纪上半叶唐传奇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上半叶唐传奇的文本传播 |
第一节 唐传奇文本选录的体例 |
第二节 编选者的小说观念 |
第三节 唐传奇的经典化 |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上半叶唐传奇的学术研究与传播 |
第一节 唐传奇的指称、分类与繁荣原因研究 |
第二节 作家、作品的考证 |
第三节 唐人小说观念研究 |
第四节 唐传奇研究现代学术范式的确立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上半叶唐传奇的戏剧电影传播 |
第一节 唐传奇的戏曲改编 |
第二节 唐传奇的现代戏剧改编 |
第三节 唐传奇的电影改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文化自信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 |
一、唯物史观视域下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 |
二、交往视域下文化的交流和安全 |
三、共产主义视域下文化建设 |
第二节 列宁的文化理论 |
一、文化革命理论 |
二、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改造理论 |
三、文化领导权理论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概述 |
二、科学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辩证关系 |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 |
四、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
五、借鉴外来文化的精髓 |
六、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
七、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
第三章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内涵的厘定 |
一、文化的基本概念 |
二、自信的内涵和特点 |
三、文化自信内涵的多维解读 |
四、文化自信的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和特征 |
一、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二、文化自信培育的特征 |
第三节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的关系 |
一、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的区别 |
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的联系 |
第四章 文化自信培育者和培育对象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者 |
一、文化自信培育者的内涵和特征 |
二、文化自信培育者的作用 |
三、文化自信培育者的素质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对象 |
一、文化自信培育对象的内涵和特征 |
二、青少年是文化自信培育的重点对象 |
三、共产党员是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对象 |
四、网络大流量群体是文化自信培育的特殊对象 |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的关系 |
一、澄清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关系的误区 |
二、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之间关系的特征 |
三、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之间关系的影响因素 |
四、正确处理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
第五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要素分析 |
一、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基本要素 |
二、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具体要素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结构分析 |
一、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结构分析的必要性 |
二、基础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育 |
三、重要内容:革命文化自信培育 |
四、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培育 |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层次分析 |
一、第一层次:知识层面的认知性内容 |
二、第二层次:道德层面的规范性内容 |
三、第三层次:政治层面的信仰性内容 |
第六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内涵、特点和价值 |
一、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内涵 |
二、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类型与特点 |
三、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价值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的原则 |
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互补的原则 |
二、平等性与层次性相协调的原则 |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促进的原则 |
四、渗透性与协同性相共生的原则 |
五、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方法 |
一、用理论点亮文化自信 |
二、用实践养成文化自信 |
三、用文艺滋养文化自信 |
四、用网络传导文化自信 |
五、用制度保障文化自信 |
第七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环境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内涵、类型、特征和价值 |
一、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内涵 |
二、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类型 |
三、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特征 |
四、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重要价值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宏观层面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微观层面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建设 |
一、建设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基本态度 |
二、建设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基本原则 |
三、建设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现实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民国时期新闻人任白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研究的理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现有研究述评 |
(一)文献综述 |
(二)文献评析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创新点及困难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的困难 |
第一章 任白涛的人生历程与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家世与早年求学生涯 |
一、家庭与家学 |
二、从私塾到学堂 |
三、上海问医兼求学 |
第二节 涉足报界到东渡日本 |
一、初入新闻界 |
二、东渡日本留学 |
三、与周恩来成为莫逆之交 |
四、参与留日学生运动 |
第三节 在杭州与上海间辗转 |
一、置身版权纠纷 |
二、投身左翼文化运动 |
第四节 因抗战而逐流的年代 |
一、赴重庆寻找党组织 |
二、从事战时宣传工作 |
三、抗战后的清贫生活 |
第二章 任白涛的新闻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在《民立报》时期的新闻实践 |
一、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新闻界 |
二、任白涛《民立报》记者经历考证 |
三、《民立报》上的“河南通信” |
四、任白涛新闻通信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在《新湖北日报》时期的新闻实践 |
一、《新湖北日报》的创刊背景及过程 |
二、《新湖北日报》的编务人员与栏目设置 |
三、任白涛主编期间的《新湖北日报》言论分析 |
四、毅然离开《新湖北日报》 |
第三节 任白涛新闻实践的主要特征 |
一、以兴趣支持事业 |
二、将新闻用作武器 |
三、为言论自由大声疾呼 |
四、为民族解放坚守阵地 |
第三章 任白涛的新闻学研究 |
第一节 任白涛从事新闻学研究的背景 |
一、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环境 |
二、20 世纪20 年代前后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任白涛在日本的新闻学研究 |
一、参加“大日本新闻学会” |
二、着述《应用新闻学》 |
三、《应用新闻学》的出版经历 |
第三节 任白涛在国内的新闻学研究 |
一、创办中国新闻学社 |
二、《综合新闻学》的诞生 |
三、与学术界同仁的交往 |
四、进行体系化的新闻学研究与构建 |
第四节 任白涛新闻学研究的主要特征 |
一、以改善我国新闻事业为目标 |
二、以指导实践为主要目的 |
三、以构建体系化新闻学为追求 |
四、以引领学术为意识 |
第四章 任白涛的新闻思想研究 |
第一节 任白涛新闻思想的主要渊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熏染 |
二、西方新闻学理论的影响 |
三、自我新闻实践活动的提炼 |
第二节 任白涛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任白涛的新闻业务思想 |
二、任白涛的新闻教育思想 |
三、任白涛的新闻伦理思想 |
四、任白涛的新闻舆论思想 |
第三节 任白涛新闻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一、中外结合,以本土化为追求 |
二、吸纳为起点,以立足体系创建为目标 |
三、强调记者责任,以服务公众为宗旨 |
第五章 任白涛的抗日新闻宣传研究 |
第一节 任白涛从事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历史背景 |
一、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二、中国新闻界的抗日新闻宣传热潮 |
三、任白涛对日本新闻界的早期关注与研究 |
第二节 任白涛从事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主要动因 |
一、为挽救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险局面 |
二、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新闻侵略 |
第三节 任白涛对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主要成果 |
一、关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宣传政策的认识 |
二、关于日本对华新闻宣传工具侵略本质的揭示 |
三、关于中国反对日本新闻侵略的主要原则 |
四、关于中国对日新闻宣传的具体措施 |
第四节 任白涛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主要特征 |
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 |
二、注重新闻的宣传功用 |
三、适应时代环境的需要 |
四、将学术研究融入抗战实践 |
第六章 任白涛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及评价 |
第一节 新闻人任白涛的历史定位 |
一、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始终怀揣强烈责任感的新闻人 |
二、对中国早期新闻学建构有开创性贡献的新闻学者 |
三、对抗日宣传做出一定贡献的新闻斗士 |
第二节 新闻人任白涛的历史局限性 |
一、过分地看重新闻事业的力量和作用 |
二、未能充分地将自己的新闻主张贯彻于实践 |
第三节 新闻人任白涛的现实启示 |
一、新闻人应当具有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意识 |
二、新闻学术研究应与当下时代需要相结合 |
三、应当理性看待西方新闻学理论和思想 |
结语 |
附录:新闻人任白涛生平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8)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及其翻译问题相关研究 |
2.中国民族民间舞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
3.中国舞蹈对外传播路径与策略相关研究 |
4.舞蹈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
5.其它传统艺术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
一、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历史回溯 |
(一)舞种发生至文革前夕(-1966) |
(二)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9) |
(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 |
(四)新世纪以来(2000-) |
二、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价值与意义 |
(一)“走出去”的有效载体 |
1.传播形式的共通性 |
2.文化内涵的共享性 |
3.身体语言的独特性 |
(二)“走出去”的自我完善 |
1.提升文化自信 |
2.实现全面育人 |
3.强化独特身份 |
三、中国古典舞系2019年赴美巡演案例分析 |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
(二)研究调查结果 |
1.观众基本背景 |
2.观众观演习惯 |
3.观众背景知识 |
4.观众观演驱动 |
5.观众观演感受 |
6.观众整体评价 |
7.观众意见建议 |
(三)调查结果总结 |
1.多个层面获得肯定 |
2.演出质量与上座率存在逆差 |
3.品牌形象尚未树立 |
4.宣传与营销意识有待加强 |
5.稳定观演习惯尚未形成 |
6.年轻观众占比较少 |
7.综合质量要求较高 |
8.舞剧形式中国化身份尚待确立 |
9.受众接受与其背景密切相关 |
10.跨文化意识有待增强 |
四、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现存问题与解决策略 |
(一)尚待优化的传播方式 |
1.人格化传播 |
2.多层次传播 |
3.多媒介传播 |
(二)尚待完善的内涵建设 |
1.建构传播的科学概念 |
2.确立传播的代表作品 |
3.建树传播的价值内涵 |
(三)尚待加强的接受与认同 |
1.基于不同语境的概念解读 |
2.根据不同市场的作品选择 |
3.面对不同受众的教学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1.1 民间武术 |
1.4.1.2 自由 |
1.4.1.3 秩序 |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
1.4.2 理论基础 |
1.4.2.1 四因说 |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创新 |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6.2.1 文献研究法 |
1.6.2.2 田野调查法 |
1.6.2.3 历史分析法 |
1.6.2.4 案例研究法 |
1.6.2.5 口述史方法 |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内容 |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8.1 研究重点 |
1.8.2 研究难点 |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1.2.1 兵操演练 |
3.1.2.2 隐匿民间 |
3.1.2.3 寓于舞中 |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1.3.1 战事之需 |
3.1.3.2 武举制度 |
3.1.3.3 任侠尚武 |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1.4.1 统一天下 |
3.1.4.2 治国理政 |
3.1.4.3 竞逐自由 |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2.2.1 流转授拳 |
3.2.2.2 民间结社 |
3.2.2.3 湖团组织 |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2.3.1 自然环境 |
3.2.3.2 政权迭变 |
3.2.3.3 社会变迁 |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2.4.1 驱除鞑虏 |
3.2.4.2 强国强种 |
3.2.4.3 自由放任 |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4.2.1 竞技武术 |
3.4.2.2 群众武术 |
3.4.2.3 学校武术 |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4.3.1 国家战略 |
3.4.3.2 政策利好 |
3.4.3.3 续写传统 |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
4.2.1 纷呈图景 |
4.2.2 地理分布 |
4.2.3 传承谱系 |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
6.1.1 自利则生 |
6.1.2 以正求反 |
6.1.3 自由扩张 |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
6.2.1 利他方能利己 |
6.2.2 制衡利益格局 |
6.2.3 正义穿插其中 |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
8.1 精英行动 |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
8.2 地方社会 |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
8.3 国家在场 |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
8.4 相互在场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
附录8 :文件Ⅰ |
附录9 :文件Ⅱ |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俞子箴生平简介 |
(三)同时期相关人物概述 |
(四)有关俞子箴的研究 |
(五)有关俞子箴相关着作的研究 |
(六)研究述评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1.资料收集方法 |
2.资料分析方法 |
3.可信度检验方法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阶段 |
1.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萌芽阶段 |
2.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阶段 |
3.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沉淀阶段 |
4.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成熟阶段 |
(二)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
1.秉持“体育即教育”观 |
2.重视小学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奠基作用 |
3.强调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性作用 |
4.高度重视科学化的学校体育 |
5.强调体育对学生品德的促进作用 |
(三)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因素 |
1.受时代背景的影响 |
2.受自身体育实践的影响 |
3.受自身丰厚体育理论积淀的影响 |
4.小结 |
(四)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1.有助于推动当代社会从多个角度看待体育的教育价值 |
2.有助于发挥小学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奠基作用 |
3.有助于推进“三促进”课外活动模式 |
4.有助于践行“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
5.有助于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体育的德育价值 |
(五)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的时代局限性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建议 |
(三)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俞子箴大事记表 |
附录B 俞子箴主要着作一览表 |
附录C 专家咨询问卷 |
致谢 |
四、良好的开端 可喜的佳绩(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D]. 郭嘉星.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研究[D]. 杜静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西南科技大学校园网页新闻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贺少伟.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4]上海芭蕾现代发展历程探究[D]. 曹兴.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二十世纪上半叶唐传奇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盛凤娟.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 王南芳. 湖北大学, 2021(01)
- [7]民国时期新闻人任白涛研究[D]. 张炳旭.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8]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D]. 蔡烁. 北京舞蹈学院, 2020(12)
- [9]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10]俞子箴学校体育思想研究[D]. 樊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