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试验法筛选黄连有效成分浸出方案

正交试验法筛选黄连有效成分浸出方案

一、正交实验法筛选胡黄连有效成分的浸出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庞国伟[1](2020)在《獐牙菜苦苷软胶囊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研究及其主要药效学初步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青叶胆中獐牙菜苦苷的提取纯化工艺及软胶囊的制备工艺,并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通则中软胶囊项下要求对制剂的质量进行研究,拟定獐牙菜苦苷软胶囊的质量标准草案;同时进行初步的药效学评价。以期得到一种工艺成熟、疗效确切的新型软胶囊制剂并为新药“獐牙菜苦苷软胶囊”的临床前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方法:1.采用HPLC法检测,以獐牙菜苦苷含量为检测指标,通过对青叶胆各部位进行含量测定,确定生产工艺中的原料前处理工艺;2.通过对青叶胆原料中獐牙菜苦苷的超声波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对比,选择提取方式,并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3.提取液使用高压制备液相色谱法纯化制得纯品獐牙菜苦苷;4.筛选出最佳的软胶囊制剂成型工艺;5.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獐牙菜苦苷对照品为参照对制剂中的獐牙菜苦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软胶囊制剂中的獐牙菜苦苷含量;6.通过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实验、对大鼠链脲佐菌素(STZ)致肾脏损伤的保护实验等评价獐牙菜苦苷的药效学。结果:本课题制定了青叶胆药材原料提取前处理工艺,獐牙菜苦苷的超声波提取-高压制备液相纯化工艺,软胶囊制剂成型工艺,制定了原料药及制剂的质量标准,进行了初步的药效学评价。结论:獐牙菜苦苷软胶囊的制备工艺科学先进,质量标准可控,药效肯定,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治疗肝肾损伤的新药。

金诚,吴飞,郑晓,房鑫,胡佳亮,冯怡[2](2019)在《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质量分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西藏胡黄连为我国传统中药,主要含有环烯醚萜、葫芦素、苯乙醇糖苷和酚苷等化学成分,具有保肝利胆、抗菌消炎、保护受损的神经细胞及凋亡的心肌细胞等多种显着的药理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胡黄连的化学成分及相关的质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为西藏胡黄连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黄丽媛[3](2018)在《仙草黄酮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仙草作为一种食用植物资源,可制成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性食品和具有特殊活性的药用价值。仙草黄酮是仙草中的主要成分,具有诸多的生物活性。本研究以福建龙岩仙草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仙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提取物进行纯化分离,对主要组分进行结构鉴定,并对大孔树脂纯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进一步为仙草黄酮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主要实验结果如下:利用乙醇提取法提取仙草黄酮,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及液料比等因素对仙草黄酮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浸提黄酮的最佳条件:乙醇浓度45%,提取时间2 h,液料比15:1,此条件下测得黄酮最大得率为13.41%。采用大孔树脂及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对仙草黄酮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选择大孔树脂HPD-100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30 mg/m L,上样量3 BV,上样流速3 BV/h,洗脱剂乙醇浓度60%,洗脱流速6 BV/h。将大孔树脂纯化后的仙草黄酮(CMBF)用Sephadex LH-20层析柱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分离条件为:上样浓度为10 mg/m L,上样量为2 mL,洗脱速率为0.5 m L/min,用30%、50%、70%、90%甲醇各100 m L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得到两种单一的组分MBF1、MBF2。MBF1经HPLC、1H-NMR、13C-NMR分析鉴定可推测为迷迭香酸,MBF2可推测为5,7,4’-三羟基-黄酮-3-O-β-D-葡萄糖苷。仙草黄酮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CMBF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4.63μg/mL,0.28 mg/mL和1 mg/m L。在细胞水平上,仙草黄酮CMBF在5μg/mL-250μg/mL浓度范围内,对LO2细胞的H2O2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与模型组相比,CMBF(5μg/mL)能明显减弱H2O2诱导LO2细胞活力下降(P<0.01),同时,上清液中LDH活力及细胞MDA水平分别降低了1.1倍、1.3倍(P<0.01),并呈一定浓度依赖性;CAT活力较模型组升高了56.5%(P<0.01)。CMBF浓度为250μg/m L时,GSH-Px活力较模型组提高了64.3%(P<0.01),与Vc对照组水平相近,而CMBF浓度为5μg/m L时,SOD活力有显着性的升高(P<0.05)。在基因水平上,利用RT-PCR法测定抗氧化酶HO-1、Nrf2、GPx、SOD、CAT的基因表达量,初步探讨仙草黄酮抑制H2O2对LO2细胞氧化损伤的抗氧化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H2O2作用下,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上调细胞中HO-1、Nrf2基因的表达,降低LO2细胞中GPx、SOD、CAT的m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当CMBF浓度为50μg/m L、250μg/m L时,LO2细胞中HO-1和Nrf2基因的表达量均表现极显着性增加(P<0.01);CMBF浓度为250μg/mL时,细胞中GPx、CAT基因表达量较模型组分别极显着地升高1.31倍、1.89倍(P<0.01);CMBF浓度为5μg/mL时,SOD的基因表达显着升高(P<0.01)。研究表明,仙草黄酮对LO2细胞中抗氧化蛋白HO-1、Nrf2等有较强的诱导作用,并通过改善抗氧化酶GPx、CAT、SOD的活性发挥氧化损伤保护作用。

刘俊[4](2017)在《三年桐和千年桐桐粕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首先利用95%乙醇热回流提取法从三年桐和千年桐桐粕中提取生物活性成分,获得乙醇提取物浸膏;再采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对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获得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萃取物浸膏。采用挖孔法检测三年桐与千年桐桐粕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物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发现三年桐与千年桐粕乙醇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大肠杆菌,而且千年桐桐粕乙醇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明显优于三年桐,可以作为后期开发新抗菌药物的来源。三年桐和千年桐桐粕的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提取物均对金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但二者的抑菌活性没有显着性差异。采用甜菜夜蛾评价三年桐与千年桐桐粕提取物及萃取物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桐粕三氯甲烷的萃取物的杀虫效果最佳,72h后最高杀虫率达79.3%,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杀虫效果次之,石油醚萃取物的杀虫效果最差。千年桐的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物的杀虫效果均优于三年桐,表明千年桐桐粕更适合进行下一步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以及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EI-MS等现代波谱鉴定技术以及与文献化合物数据对照等方法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三年桐桐粕三氯甲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种单体,分别为白桦脂酸、绿原酸、β-谷甾醇。从三年桐桐粕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种单体,分别为12-去氧-13-棕榈酸佛波酯、桂皮酸、胡萝卜苷;从千年桐桐粕三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种单体,分别为白桦脂酸、羽扇豆醇乙酸酯、3-乙酰伪蒲公英甾醇。从千年桐桐粕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种单体,分别为β-谷甾醇、大戟醇、槲皮素、木犀草素、胡萝卜苷、单棕榈酸甘油酯。其中白桦脂酸、β-谷甾醇、胡萝卜苷在三年桐粕和千年桐粕中被共同鉴定的化合物。

李娟[5](2017)在《药对藿香—陈皮配伍前后挥发油的化学指标成分变化和初步药效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藿香-陈皮药对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挥发油是其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繁多复杂,常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鉴定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本课题在优选出藿香-陈皮药对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基础上,提取药对及单味药材的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考察药对配伍后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同时完成藿香-陈皮药对配伍前后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初步药效学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藿香-陈皮药对的药理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1)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藿香-陈皮药对中的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考察影响藿香-陈皮药对提取的因素:浸泡时间、液料比、提取时间等,对藿香-陈皮药对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2)用优化出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提取藿香陈皮单味药及药对,采用GC-MS分析法鉴定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质谱条件为电子能量70 e V,离子源温度为220℃,传输线温度为270℃,四级杆温度为40℃,扫描范围为m/z 50800,并辅助质谱检索标准库NIST 11.L进行匹配,确定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有量。(3)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藿香组、陈皮组、藿香陈皮合煎组及多潘立酮片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夹尾刺激法复制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治疗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1次/d,连续7d。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浆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和乙酰胆碱(Ach)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P物质(SP),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表达。结果:(1)优选出藿香-陈皮药对的提取工艺为加入11倍量的水,不浸泡,提取7小时。(2)从藿香、陈皮单味药及藿香-陈皮药对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9、31、32种化学成分,药对中新增了3种成分,有33种成分消失。(3)藿香-陈皮配伍前后能不同程度的升高血浆MTL、GAS和Ach的含量,还能降低结肠中i NOS的表达,升高结肠组织中SP蛋白表达。结论:优化的藿香-陈皮药对挥发油提取工艺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提取率高,可用于药对挥发油提取;从挥发油的化学组分及相对含量来看,藿香-陈皮药对配伍前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有明显差异;藿香-陈皮配伍前后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以藿香-陈皮配伍后疗效最佳。

李斌辉[6](2016)在《黄连成分的分离鉴定及木材防腐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草药是天然绿色植物,对大多数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且对木腐菌也有一定的抗菌性,基于目前化学防腐剂的较强毒性对人畜及环境的影响,若将其应用于木材防腐行业则可以发挥巨大优势。本文选用对木腐菌有良好抑制作用的中草药黄连,对其有抑菌作用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筛选,最后制作成片剂型木材防腐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黄连生物碱中含量较多的小檗碱为考察对象,结合抑菌试验确定了黄连中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黄连粉末加以8倍量95%乙醇为提取溶剂,浸泡12h,超声600W、20KHz脉冲处理30min,回流4h所得小檗碱含量最大为19.933%。2.按照最佳工艺对黄连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经核磁共振谱进行结构鉴定,证明有明显抑菌作用的成分为盐酸小檗碱、四氢巴马丁和四氢药根碱,且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纯度分别达到91%、90%、90%。3.通过单一成分及其不同复方对白腐菌、褐腐菌进行抑菌试验,证明三种有效成分的复方抑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为0.01g/ml。4.将3种有效成分按照质量比1:1:1混合作为主药,然后将主药与辅料壳聚糖按质量比1:1制作片剂后,片剂各种性状良好。表面色泽均匀、光滑圆整,硬度适中且溶解性好,平均厚度3.50mmm,直径6.05mm,单粒片剂质量相差不超过0.05g,且片剂平均质量为0.10g/粒。室内耐腐试验证明,片剂的耐腐等级达到了强耐腐等级Ⅰ级,最小失重率4.6%。抗流失性试验证明,片剂载药量为2.75kg/m3时的流失率最小,为24.43%,壳聚糖的加入使片剂的抗流失率增加了16.70%。

张婉菁[7](2016)在《斑叶兰提取物分析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斑叶兰(Goodyera schlechtendaliana Rchb.f.)为兰科斑叶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全草入药,性平,味甘、辛,具有润肺止咳,补肾益气,行气活血,消肿解毒的功效。用于肺痨咳嗽,气管炎,头晕乏力,神经衰弱;外用治疗乳痈,疖疮,毒蛇咬伤,瘰疬,民间多有应用,但中国药典还未收载。关于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制剂、质量控制等方面有关的研究也鲜有报道,本文开展斑叶兰化学成分的分析及其应用,具体内容和结果如下:1.斑叶兰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采用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及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对斑叶兰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了分离纯化,获得7个单体化合物;结合1H-NMR、13C-NMR、MS数据及比对文献,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丁香醛(Ⅰ)、5-羟甲基糠醛(Ⅱ)、别欧前胡素(Ⅲ)、香草酸(Ⅳ)、阿魏酸(Ⅴ)、单棕榈酸甘油酯(Ⅵ)和β-谷甾醇(Ⅶ);其中Ⅱ-Ⅶ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Ⅰ-Ⅶ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2.斑叶兰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考察利用DPPH法、铁氰化钾法对斑叶兰95%乙醇提取物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及主要的单体成分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筛选,以DPPH抑制率为考察指标,并分别测定了各部位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阿魏酸对DPPH抑制率最强且清除自由基活性与维生素C清除自由基活性相当;三个部位中,乙酸乙酯部位对自由基清除率明显高于石油醚和正丁醇部位;FA和VA的还原力明显强于各萃取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的还原力在三个萃取部位中最强;乙酸乙酯部位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显着性高于石油醚和正丁醇部位(p<0.05,p<0.01)。采用正交实验法,以阿魏酸和斑叶兰浸膏得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斑叶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斑叶兰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70%乙醇,液料比12:1,提取次数3次,浸膏得率14.81%,每g浸膏相当于原药材6.75g。3.斑叶兰乳膏的制备利用上述最佳提取工艺,制备了斑叶兰乳膏制剂;并从外观性状、粒径、pH值、电位、主要成分含量等方面对斑叶兰乳膏制剂进行了质量方面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乳膏膏体细腻易涂展,为O/W型乳膏;分散相平均粒径为84.48nm,电位为-41.6mV, pH值为6.76;斑叶兰乳膏与阿魏酸,香草酸对照品在相同位置显现相同颜色的斑点;斑叶兰乳膏中阿魏酸含量为0.152%,香草酸含量为0.037%。本文从斑叶兰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提取工艺、乳膏制备及质量检查等方面对斑叶兰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该研究结果为将斑叶兰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单莉[8](2016)在《黄地安消胶囊的提取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黄地安消胶囊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研究病种:糖尿病)的特色中药制剂,具有清热润燥,养阴生津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热盛伤津的消渴。本课题通过对黄地安消胶囊组方药材进行醇提和水提工艺进行优化,确定黄地安消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薄层色谱、UPLC和一测多评等方法对该制剂的进行检测,实现质量目标控制。方法:1.选择乙醇作为溶剂,对药材中地黄、葛根进行回流提取,设计正交设计表进行试验,以葛根素的含量及醇溶性浸出物作为指标,并利用综合评分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优选出最佳醇提工艺。2.对药材枇杷叶、黄连和麦冬以及地黄、葛根的醇提药渣采用水提取法,设计正交设计法进行试验,以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及水溶性浸出物为指标,并利用综合评分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优选出最佳水提工艺。3.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黄地安消胶囊中药材黄连、葛根、麦冬和枇杷叶进行薄层色谱鉴别。4采用HPLC法测定黄地安消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并采用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黄地安消胶囊中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的含量。结果:1.优选出最佳醇提工艺为选择浓度为75%乙醇,并加入6倍量,重复提取3次,每次提取2h。2.优选出最佳水提工艺为处方量药材添加其8倍量水,浸泡0.5h,煎煮3次,每次2h。3.在黄连、葛根、麦冬和枇杷叶的薄层色谱图中,供试品色谱、对照品色谱和对照药材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无干扰。此方法简便、有效。4.建立黄地安消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并建立黄地安消胶囊中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含量的一测多评法,方法简便有效。结论:黄地安消胶囊的提取工艺设计合理、有很强的操作性;采用薄层等方法进行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有效可靠;采用UPLC、一测多评等方法测定盐酸小檗碱、葛根素等的含量,操作简单方便,可有效控制制剂质量。

骆亚薇[9](2015)在《天然环烯醚萜类的质谱裂解规律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很重要的广泛分布的植物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一般都是以苷的形式存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经常被作为化学分类标记物,是许多中药材及其制剂的主要有效成分。环烯醚萜类为一个五元碳环并六元氧杂环单萜类化合物,由于环烯醚萜苷结构繁多,且在天然产物中的含量差别很大,相当一部分为微量成分,因此对其进行化学表征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液质联用技术作为复杂体系化学表征的重要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分子结构角度看,环烯醚萜苷含有1个特征的环烯醚萜的结构骨架,即1个二氢吡喃环顺式连接1个环戊烷类的单元结构,在C1位置上通常连接1个葡萄糖基。天然产物中的环烯醚萜苷的结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功能团的数目、种类和所在位置及空间构象等。根据环烯醚萜苷基本骨架(母核)的结构,可将其分为环戊烯型、环戊烷型和环氧烷型等同系组分。不同同系组分其质谱裂解途径有所不同。分别采用离子阱质谱和高分辨四级杆轨道阱质谱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环氧醚型环烯醚萜苷(胡黄连苷Ⅰ、胡黄连苷Ⅱ、胡麻属苷、梓醇)的质谱裂解行为进行了考察。通过深入解析、归纳胡黄连苷Ⅰ、胡黄连苷Ⅱ、胡麻属苷、梓醇这四个环氧醚型环烯醚萜苷的裂解途径,得出环氧醚型环烯醚萜苷的质谱裂解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胡黄连药材中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分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HPLC/IT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轨道阱质谱(UPLC/MS)进行了表征,共发现7个环烯醚萜,其中2个尚未在胡黄连中检测到的环烯醚萜苷。分别采用离子阱质谱和高分辨四级杆轨道阱质谱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裂环环烯醚萜(女贞苷、特女贞苷、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的质谱裂解行为进行探讨,归纳总结出裂环环烯醚萜的质谱裂解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富含裂环环烯醚萜的女贞子药材的裂环环烯醚萜分别利用HPLC/ITMS和UPLC/MS进行了化学表征,发现1个尚未在女贞子中检测到的环烯醚萜苷。对胡黄连药材及其制剂清感九味丸中环烯醚萜类成分(胡黄连苷I、胡黄连苷II以及阿魏酸)进行了定量分析。首先以胡黄连苷I、胡黄连苷II为指标对其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正交试验/单因素分别考察得出胡黄连药材及其制剂的最佳提取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建立了胡黄连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黄艳萍[10](2009)在《萸黄连有效部位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药有效部位成分明确、含量高,有利于现代提取、纯化等技术的应用及药物新剂型的研究,有利于产品的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中药新药开发的热点。本文对萸黄连总生物碱有效部位的提取、纯化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为开发相应的有效部位制剂打下基础,有望为脾胃功能失调的患者提供服用方便、疗效可靠和安全的药物。具体内容如下:1.提取工艺研究方法:(1)首先建立了萸黄连提取工艺研究的评价指标,包括总生物碱含量和浸膏得率;(2)比较了不同的提取溶剂的提取效率;用L9(34)正交设计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对提取效率的影响;(3)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优选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4)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验证试验和单因素考察。结果:(1)确定了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2)确定了萸黄连的醇提工艺条件:用80%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1.5h,溶剂用量为12倍;(3)验证试验结果:浸膏得率平均为31.40%,总生物碱的转移率达91.65%。2.纯化工艺研究方法:(1)以总生物碱、盐酸小檗碱含量和有效部位得率为考察指标,建立了酸沉-盐析法纯化萸黄连总生物碱有效部位的方法;(2)以萸黄连总生物碱吸附容量和解析率为考察指标,筛选了大孔吸附树脂和优化了分离纯化工艺参数。结果:(1)提取液回收乙醇后用盐酸调pH=2.0,加入氯化钠使含盐量达10%,摇匀,放置24h,过滤,得沉淀,水洗,将沉淀在80℃干燥至恒重,即得有效部位Ⅰ。(2)HPD-100大孔吸附树脂对萸黄连总生物碱的吸附解析性能最好,吸附容量达6.686mg/mL(湿树脂)。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总生物碱的浓度在1.0~1.5mg/mL范围内,pH=5.0,上样流速控制1.5mL/min,上样量5BV,吸附后的树脂柱先以7.5BV蒸馏水洗脱后,再用4BV的70%的乙醇洗脱。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在80℃干燥至恒重,即得总生物碱有效部位Ⅱ;(3)将酸沉-盐析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所得的有效部位混合均匀,即得萸黄连总生物碱有效部位。有效部位得率为12.72%,总生物碱含量为83.41%,总生物碱转移率达84.47%。3.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方法:(1)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萸黄连有效部位中总生物碱和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进行含量测定研究;(2)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有效部位中的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进行定性鉴别研究;(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萸黄连总生物碱有效部位进行指纹图谱研究。结果:(1)总生物碱测定时,盐酸小檗碱在2.804~14.0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43%,RSD为2.01%,萸黄连总生物碱有效部位中总生物碱含量平均可达83.41%。(3)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含量测定时,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分别在0.1526μg~1.2208μg和0.115μg~0.9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r=0.999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4%和98.54%;RSD分别为1.5%和1.89%;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平均为41.27%和13.26%g。(2)薄层色谱鉴别结果显示在萸黄连有效部位中含有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说明制备所得的总生物碱有效部位保留了吴茱萸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3)对萸黄连有效部位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共获得9个特征峰,以盐酸小檗碱(9号色谱峰)作为参照峰,对7批萸黄连总生物碱有效部位的指纹图谱数据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批次的萸黄连总生物碱有效部位的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相似性,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可行,且重现性好。

二、正交实验法筛选胡黄连有效成分的浸出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交实验法筛选胡黄连有效成分的浸出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獐牙菜苦苷软胶囊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研究及其主要药效学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肝损伤的研究现状
        1.肝损伤的中医学病因病机
        1.1 病毒性肝损伤
        1.2 酒精性肝损伤
        1.3 药物性肝损伤
        1.4 脂肪性肝损伤
        2.肝病的特点
        3.中医对肝损伤的治疗方法
        3.1 疏肝理气法
        3.2 疏肝通络法
        3.3 柔肝法
        3.4 缓肝法
        3.5 培土泻木法
        3.6 泻肝和胃法
        3.7 泻肝法
        3.8 抑肝法
        4.中药保护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4.1 多糖
        4.2 苷
        4.3 黄酮
    第二节 青叶胆的研究现状
        1.文献记载
        2.药材基源
        3.化学成分
        4.獐牙菜苦苷制备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第二章 獐牙菜苦苷原料药的制备工艺研究
    1.实验仪器与试剂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用药材
    2.实验方法
        2.1 检测方法
        2.1.1 HPLC条件及系统适用性
        2.1.2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2.1.3 标准曲线
        2.2 原料处理方法研究
        2.2.1 检验入库
        2.2.2 原料处理方法
        2.3 青叶胆中獐牙菜苦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2.3.1 提取溶剂类型的选择
        2.3.2 乙醇为溶剂提取獐牙菜苦苷的正交实验
        2.4 高压制备液相纯化獐牙菜苦苷
        2.4.1 小试
        2.4.2 放大验证
        2.5 干燥
    3.结果与讨论
        3.1 含量测定方法
        3.2 原料预处理
        3.3 提取工艺
        3.4 高压制备液相纯化
        3.5 干燥
        3.6 獐牙菜苦苷的制备工艺
        3.7 獐牙菜苦苷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3.8 连续三批中试结果
    4.结论
第三章 软胶囊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1.仪器设备和试剂
        1.1 仪器设备
        1.2 试剂
    2.制剂成型研究实验与结果
        2.1 服用剂量的确定
        2.2 软胶囊内容物的选择
        2.2.1 辅料品种的选择
        2.2.2 辅料用量的选择
        2.3 胶皮处方及工艺的研究
        2.3.1 胶皮处方的确定
        2.3.2 明胶融化温度的确定
        2.3.3 胶液的保温温度的确定
        2.3.4 压丸
        2.3.5 定型
        2.3.6 干燥
        2.3.7 洗丸
        2.4 处方确定及制法
        2.5 连续三批中试结果
    3.结论
第四章 獐牙菜苦苷原料药质量标准研究
    1.实验仪器与试剂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用药品
    2.獐牙菜苦苷原料药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2.1 处理后原料标准
        2.2 獐牙菜苦苷的理化性质测定
        2.2.1 獐牙菜苦苷的溶解性能
        2.2.2 物理性状
        2.3 层析展开
        2.4 检查
        2.4.1 水分
        2.4.2 炽灼残渣
        2.4.3 重金属含量
        2.4.4 砷盐
        2.5 含量测定
        2.5.1 测定条件的选择
        2.5.2 线性关系
        2.5.3 精密度考察
        2.5.4 供试液稳定性考察
        2.5.5 重现性考察
        2.5.6 加样回收实验
        2.5.7 三批样品(有效部位)獐牙菜苦苷含量测定
        2.6 稳定性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2.6.1 光照实验
        2.6.2 高温实验
        2.6.3 高湿度实验
    3.獐牙菜苦苷原料药的质量标准(草案)
第五章 獐牙菜苦苷软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1.实验仪器与试剂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用药品
    2.獐牙菜苦苷软胶囊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2.1 鉴别
        2.2 检查
        2.2.1 装量差异检查
        2.2.2 崩解时限
        2.2.3 微生物限度检查
        2.3 含量测定
        2.3.1 测定条件的选择
        2.3.2 系统适应性实验
        2.3.3 稀释溶剂的选择
        2.3.4 测定波长的选择
        2.3.5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2.3.6 线性关系的考察
        2.3.7 三批中试样品测定结果
        2.4 稳定性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2.4.1 光照实验
        2.4.2 高温实验
        2.4.3 高湿度实验
    3.獐牙菜苦苷软胶囊质量标准
第六章 主要药效学初步评价
    1.仪器设备及试剂、试药
        1.1 仪器设备
        1.2 试剂
        1.3 动物
    2.实验方法
        2.1 供试品配制
        2.2 动物实验
        2.2.1 对乙醇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2.2.2 獐牙菜苦苷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2.2.3 獐牙菜苦苷对扑热息痛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2.2.4 对高脂高糖与STZ致大鼠肾脏损伤的影响
    3.结果
        3.1 獐牙菜苦苷对乙醇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3.2 獐牙菜苦苷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3.3 獐牙菜苦苷对扑热息痛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3.4 对高脂高糖与STZ致大鼠肾脏损伤的影响
    4.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质量分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1.1 环烯醚萜类
    1.2 葫芦素类
    1.3 苯乙醇糖苷类
    1.4 酚苷类
    1.5 其他成分
2 质量分析方法
    2.1 药材饮片的分析
    2.2 提取物和制剂的分析
        2.2.1定量分析
        2.2.2定性分析
3 药理作用
    3.1 保肝作用
    3.2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3.3 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3.4 对局部缺氧损伤保护作用
    3.5 抗炎作用
    3.6 骨保护作用
    3.7 对神经细胞的作用
    3.8 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3.9 抗肿瘤作用
    3.1 0 抗糖尿病、调节血糖及血脂的作用
    3.1 1 对免疫调节作用
    3.1 2 其他药效作用
4 胡黄连相关的制剂和新药开发

(3)仙草黄酮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仙草背景及研究现状
        1.1.1 仙草概述
        1.1.2 仙草生产、种植资源
        1.1.3 仙草主要成分
    1.2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
        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1.2.3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及结构鉴定
        1.2.4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1.3 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3.1 立题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仙草黄酮的提取优化工艺
    2.1 实验材料
        2.1.1 原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1.4 主要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与内容
        2.2.1 单因素实验方法
        2.2.2 响应面实验设计
        2.2.3 黄酮得率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乙醇浓度对仙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
        2.3.2 提取时间对仙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
        2.3.3 液料比对仙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
        2.3.4 仙草黄酮提取的响应面实验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仙草黄酮的分离纯化
    3.1 实验材料
        3.1.1 原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与内容
        3.2.1 工艺流程
        3.2.2 树脂的预处理
        3.2.3 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
        3.2.4 HPD-100大孔树脂吸附分离仙草黄酮条件优化
        3.2.5 仙草黄酮的Sephadex LH-20 对分离纯化方法
        3.2.6 仙草黄酮的HPLC分析条件
        3.2.7 核磁共振谱条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与解吸试验
        3.3.2 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仙草黄酮的动态吸附结果
        3.3.3 Sephadex LH-20 对仙草黄酮的纯化结果
        3.3.4 HPLC测定结果
        3.3.5 核磁共振谱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仙草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原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1.4 主要溶液配制
    4.2 实验方法与内容
        4.2.1 仙草黄酮对1,1-二苯基-苦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率的测定方法
        4.2.2 仙草黄酮对羟自由基(·OH)清除率的测定方法
        4.2.3 仙草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清除率的测定方法
        4.2.4 LO_2细胞的培养
        4.2.5 仙草黄酮对LO_2细胞存活率的测定
        4.2.6 LO_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4.2.7 仙草黄酮对LO_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4.2.8 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4.2.9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仙草黄酮清除1,1-二苯基-苦肼基自由基(DPPH·)的活性
        4.3.2 仙草黄酮清除羟自由基(·OH)的活性
        4.3.3 仙草黄酮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活性
        4.3.4 仙草黄酮对LO_2细胞存活率影响
        4.3.5 LO_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4.3.6 仙草黄酮对H_2O_2损伤LO_2细胞的保护作用
        4.3.7 仙草黄酮对细胞上清中LDH活力的影响
        4.3.8 仙草黄酮对细胞内GSH-Px、CAT、MDA、SOD活力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仙草黄酮抗氧化作用机制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原料
        5.1.2 主要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1.4 主要试剂配制
    5.2 实验方法与内容
        5.2.1 实验方法
        5.2.2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目的基因的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
        5.3.2 目的基因表达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4)三年桐和千年桐桐粕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油桐桐粕研究进展
    1.2 油桐属化学成分研究
        1.2.1 脂肪酸
        1.2.2 萜类物质
        1.2.3 多酚类物质
        1.2.4 其他成分
    1.3 天然产物抗菌、杀虫活性研究
        1.3.1 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1.3.2 杀虫活性研究
    1.4 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1.4.1 有机溶剂提取
        1.4.2 色谱分离技术
        1.4.3 加速溶剂萃取
        1.4.4 微波辅助提取
        1.4.5 超临界流体萃取
        1.4.6 天然产物检测与结构鉴定
    1.5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功能研究
        1.5.1 抗氧化作用
        1.5.2 抗肿瘤作用
        1.5.3 抗病毒作用
        1.5.4 抗炎作用
        1.5.5 降血糖作用
        1.5.6 其他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桐粕有机溶剂提取物的制备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95%乙醇热回流提取
        2.3.2 石油醚萃取
        2.3.3 三氯甲烷萃取
        2.3.4 乙酸乙酯萃取
    2.4 实验结果
    2.5 桐粕有机溶剂提取物制备工艺流程图
3 桐粕有机溶剂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3.1 千年桐与三年桐粕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3 实验方法
        3.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 千年桐与三年桐桐粕乙醇提取物萃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3 实验方法
        3.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千年桐与三年桐桐粕提取物杀虫活性研究
    4.1 实验方法
    4.2 桐粕提取物杀虫效果的初步评价
        4.2.1 桐粕乙醇粗提物的杀虫效果评价
        4.2.2 桐粕石油醚萃提物的杀虫效果评价
        4.2.3 桐粕三氯甲烷萃取物的杀虫效果评价
        4.2.4 桐粕乙酸乙酯粗提物的杀虫效果评价
    4.3 杀虫实验结果显着性和相关性检验
5 三年桐与千年桐桐粕化学成分的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植物材料
        5.1.2 显色剂
    5.2 实验仪器与试剂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三年桐桐粕萃取物样品成分的HPLC初步检测
        5.3.2 桐粕三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三年桐桐粕石油醚萃取物样品成分的HPLC初步检测
        5.4.2 三年桐桐粕三氯甲烷萃取物样品成分的HPLC初步检测
        5.4.3 三年桐桐粕乙酸乙酯萃取物样品成分的HPLC初步检测
        5.4.4 三氯甲烷萃取物中化合物的色谱分离
        5.4.5 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化合物的色谱分离
        5.4.6 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6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展望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药对藿香—陈皮配伍前后挥发油的化学指标成分变化和初步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前言
第一章 药对藿香-陈皮挥发油提取工艺及配伍前后化学指标成分GC-MS分析
    1 仪器和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挥发油的提取
        2.2 挥发油提取单因素实验
        2.3 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
        2.4 方法学考察
        2.5 挥发油总离子流色谱图及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2.6 单味药材与药对挥发油成分分析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藿香-陈皮配伍前后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初步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试剂
        1.4 仪器
        1.5 方法
    2 数据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藿香-陈皮配伍前后对大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3.3 藿香-陈皮配伍前后对胃排空和肠推进实验的影响
        3.4 藿香-陈皮配伍前后对结肠组织病理学影响
        3.5 藿香-陈皮配伍前后对P物质(SP),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表达影响
        3.6 藿香-陈皮配伍前后对大鼠血浆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和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6)黄连成分的分离鉴定及木材防腐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木材防腐的研究现状
        1.1.1 国内外木材防腐研究进展
        1.1.2 木材防腐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中草药作为木材防腐剂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2 论文创新点
2 黄连抑制木材腐朽菌有效成分的提取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小檗碱提取及含量测定
        2.2.2 提取物抑菌性能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提取方法对小檗碱得率的影响
        2.3.2 不同带毒培养基对白腐菌、褐腐菌生长的影响
3 黄连中抑菌成分的分离筛选及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黄连有效成分分离筛选及结构测定
        3.2.2 有效成分最低抑菌浓度的选取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所提有效成分核磁共振结构鉴定及含量分析
        3.3.2 黄连中不同有效成分的抑菌性能
4 片剂型黄连木材防腐剂的制备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药物剂型的选择
        4.2.2 辅料的选择
        4.2.3 片剂的制备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5 片剂型黄连木材防腐剂性能评价
    5.1 室内耐腐性能研究
        5.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5.1.2 试验方法
        5.1.3 结果与分析
    5.2 抗流失性评价
        5.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5.2.2 试验方法
        5.2.3 结果与分析
6 结论
7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斑叶兰提取物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一览表
第一章 绪论
    1 斑叶兰的研究现状
        1.1 斑叶兰简介及所含成分
        1.2 斑叶兰的生物活性及应用
    2 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现状
        2.1 中药有效化学成分
        2.2 中药有效成分的抗氧化机理
        2.3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
    3 抗氧化性能的评价方法
        3.1 DPPH法
        3.2 铁氰化钾还原法
    4 美白性能评价方法
        4.1 细胞生物学法
        4.2 动物实验法
    5 抑菌性能评价方法
    6 乳膏剂
第二章 斑叶兰主要成分分离纯化与鉴定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1.3 展开剂和显色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斑叶兰提取物的制备及萃取
        2.2 斑叶兰乙酸乙酯部位的分离纯化
        2.3 斑叶兰石油醚部位的分离纯化
        2.4 结构鉴定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斑叶兰各萃取部位活性测定及提取工艺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斑叶兰提取物各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性能测定
        2.2 斑叶兰提取物各萃取部位的还原力测定
        2.3 斑叶兰各萃取部位总多酚含量测定
        2.4 斑叶兰各萃取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
        2.5 单因素筛选提取工艺
        2.6 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
    3 本章小节
第四章 斑叶兰(乙酸乙酯部位)乳膏的制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乳膏基质的筛选
        2.2 基质的制备及处方评价
        2.3 乳膏的制备
        2.4 质量检查
        2.5 HPLC法测定乳膏中阿魏酸和香草酸含量
    3 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
    1.实验总结
    2.创新点
    3.待完善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黄地安消胶囊的提取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立题依据
    2 处方组成、药物成分分析
        2.1 处方组成
        2.2 处方药物成分性质
第一章 黄地安消胶囊的提取工艺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药材提取工艺研究
        2.1 醇提工艺优选
        2.2 水提工艺优选
    3. 黄地安消胶囊的制备工艺
        3.1 制法
        3.2 制备工艺总流程图
    4.讨论
第二章 黄地安消胶囊质量控制研究
    1 实验药材来源
    2 仪器与试药
        2.1 仪器
        2.2 试药
    第一节 黄地安消胶囊的薄层鉴别和通则检查
        1. 方法与结果
        1.1 薄层鉴别研究
        1.1.1 黄连的薄层鉴别
        1.1.2 葛根的薄层鉴别
        1.1.3 麦冬薄层鉴别
        1.1.4 枇杷叶薄层鉴别
        2.制剂通则检查
        2.1 性状
        2.2 水分
        2.3 装量差异
        2.4 崩解时限
        2.5 微生物限量检查
        3.讨论
        3.1 黄连的薄层鉴别研究
        3.2 葛根和麦冬的薄层鉴别研究
        3.3 枇杷叶的薄层鉴别研究
        3.4 地黄的薄层鉴别研究
        4.结论
    第二节 黄地安消胶囊的含量测定研究
        1.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1.1 色谱条件
        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4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1.5 系统适用性试验
        1.6 线性考察试验
        1.7 精密度试验
        1.8 稳定性试验
        1.9 重复性试验
        1.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1.11 样品含量测定
        2. 讨论
        2.1 含量测定指标性成分的选择
        2.2 含量测定色谱条件的选择
        3. 小结
第三章 黄地安消胶囊一测多评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含量测定
        2.1 色谱条件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4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2.5 系统适用性试验
        2.6 标准曲线与线性考察试验
        2.7 精密度试验
        2.8 稳定性试验
        2.9 重复性实验
        2.10 校正因子的计算
        2.11 加样回收实验
        2.12 含量测定
    3 讨论
全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测多评”结合指纹图谱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天然环烯醚萜类的质谱裂解规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1.1.1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
        1.1.2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分布范围
        1.1.3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1.2.3 课题的创新点
    1.3 总结与展望
第2章 离子阱质谱下环烯醚萜同系组分的质谱裂解规律及应用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3 离子阱质谱下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2.3.1 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样品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聚类分离的影响
        2.3.2 探究标品在离子阱质谱下的裂解规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采用四级杆轨道阱对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进行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3 试验内容与方法
        3.3.1 女贞子中裂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提取试验
        3.3.2 聚类分离提取液中裂环环烯醚萜类成分
        3.3.3 色谱条件的确定
        3.3.4 高分辨率下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提取女贞子中裂环烯醚萜类成分
        3.4.2 女贞子中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最佳提取条件的确定
        3.4.3 最适色谱条件
        3.4.4 高分辨率下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烯醚萜类物质的应用研究
    4.1 前言
    4.2 试验材料与设备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备
    4.3 试验内容与方法
        4.3.1 提取胡黄连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单因素试验
        4.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4.3.3 方法学试验
        4.3.4 样品的分离制备
        4.3.5 色谱条件的确定
        4.3.6 采用低分辨率离子阱质谱测定标品和供试品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因素对胡黄连中环烯醚萜类物质提取的影响
        4.4.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4.4.3 方法学验证
        4.4.4 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样品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聚类分离的影响
        4.4.5 最优色谱条件
        4.4.6 HPLC检测胡黄连、女贞子和清感九味丸中的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10)萸黄连有效部位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课题背景
    1.1 萸黄连的化学与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1.2 课题提出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萸黄连总生物碱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研究
    2.1 概述
    2.2 仪器与试药
    2.3 提取工艺线路设计
    2.4 小结
第三章 萸黄连总生物碱有效部位纯化工艺研究
    3.1 概述
    3.2 仪器与试剂
    3.3 酸沉-盐析法纯化萸黄连总生物碱有效部位工艺研究
    3.4 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萸黄连总生物碱有效部位工艺研究
    3.5 小结
第四章 萸黄连总生物碱有效部位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4.1 概述
    4.2 萸黄连总生物碱有效部位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4.3 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
    4.4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薄层色谱鉴别
    4.5 萸黄连总生物碱有效部位指纹图谱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5.1 研究总结与讨论
    5.2 创新点
    5.3 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成果
致谢
统计学证明

四、正交实验法筛选胡黄连有效成分的浸出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獐牙菜苦苷软胶囊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研究及其主要药效学初步评价[D]. 庞国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质量分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金诚,吴飞,郑晓,房鑫,胡佳亮,冯怡. 中国新药杂志, 2019(03)
  • [3]仙草黄酮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黄丽媛. 集美大学, 2018(01)
  • [4]三年桐和千年桐桐粕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刘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01)
  • [5]药对藿香—陈皮配伍前后挥发油的化学指标成分变化和初步药效学研究[D]. 李娟.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7(03)
  • [6]黄连成分的分离鉴定及木材防腐性能研究[D]. 李斌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7]斑叶兰提取物分析及应用研究[D]. 张婉菁. 扬州大学, 2016(02)
  • [8]黄地安消胶囊的提取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D]. 单莉.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03)
  • [9]天然环烯醚萜类的质谱裂解规律及应用研究[D]. 骆亚薇. 河北科技大学, 2015(03)
  • [10]萸黄连有效部位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D]. 黄艳萍. 南方医科大学, 2009(08)

标签:;  ;  ;  ;  ;  

正交试验法筛选黄连有效成分浸出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