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稀土高新区出台三项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包头稀土高新区出台三项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一、包头稀土高新区出台三项政策扶持企业做大做强(论文文献综述)

贾婷婷[1](2021)在《稀土高新区 特色产业点燃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文中研究说明振兴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提升地区整体经济实力和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稀土高新区始终坚持以特色产业作为引领经济腾飞的不竭动力,着力打造“稀土应用产业园、希望工业园、高端装备产业园”三大特色“区中园”,形成了以稀土、有色金属、高?

刘洋[2](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张晓巍[3](2020)在《基于情景分析的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低效工业用地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博[4](2020)在《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认为工业企业协作配套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构成形式之一,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作用显着,它的高水平开展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研究的重要内容。包头市是一座典型的重工业城市,钢铁、装备制造、稀土等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但是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产销持续低迷,供应链上下游工业企业开展协作配套受多方因素制约,整体水平发展缓慢。因此,当前如何通过进一步发挥政府的职能,解决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过程中的问题困难,引导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持续高水平开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的现状以及政府职能的发挥进行分析,探索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中政府的职能现状及不足之处,并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进而导出强化政府职能,引导工业企业协作配套的思路。最后,从加强政府引导推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体制、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等方面,提出强化工业企业协作配套中政府职能的相关对策建议。

乔冰彬[5](2020)在《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文中指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区域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产业集群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对挑战、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当前,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国际经济形势复杂背景下,大力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不仅是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占领国际竞争新高地的必要举措。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通过多维度、深层次、嵌合式融通,实现跨界融合、优势互补成为推动产业集群转型与升级的重要路径。湖北省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中南腹地中心位置,对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起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研究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路径,促进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仅能够助力企业竞争力提升,更是打造区域竞争高地、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落实“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文章以湖北省12家国家级高新区、16家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112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陆续对十堰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荆州市、仙桃市、武汉市、宜昌市、咸宁市、恩施州、随州市、襄阳市、孝感市等省域范围内近40个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近60家集群代表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深入总结湖北省产业集群及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阶段性特征。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尽管近年来,湖北省产业集群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集”而不“群”、规模较小、同质化现象突出,集群层次较低、创新能力较弱、配套发展滞后等,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间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融通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先进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模式和经验,立足湖北省实际,分别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出发,就顶层设计、体制机制、资金、技术、创新、产业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对新时期湖北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哈那嘎日[6](2019)在《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鄂尔多斯高新区成立于2011年,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于2017年2月经国务院批复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实行现行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成为鄂尔多斯市第一家、自治区第三家国家高新区。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国家级高新区,鄂尔多斯高新区承载着鄂尔多斯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但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自身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区域同质化竞争激烈等、自身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多等原因,鄂尔多斯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排名靠后,与其他高新区差距较大。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与研究的意义,详细阐述了研究理论的内容,即战略的定义与特征,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概念,高新区发展理论概述等,系统剖析了鄂尔多斯高新区的内部、外部环境,其中内部环境分析了高新区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外部环境运用了PEST分析法,并介绍了其他园区的发展现状,最后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出园区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绘制出SWOT表格。根据战略条件的分析,制定出高新区战略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并得出了产城融合发展战略、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创新输出发展战略的战略方针,接着根据这三个战略发展方针,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贾甜甜[7](2019)在《包头稀土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中国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能够有效的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同时,稀土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材料,用途十分广泛,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研发与创新当中展现出了独一无二的优势。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稀土产业存在不少问题,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如生态资源开发过度、产业分布失衡、价格与价值严重不符以及非法走私现象频发等。为了充分利用好中国宝贵的稀土资源,使稀土产业实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更有效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乃至是国际竞争优势,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本文综合应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收集、研阅、分析大量资料基础上撰写成此论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政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研究了中国稀土产业政策的基本情况、国外稀土产业政策现状及对中国稀土产业发展的启迪,重点分析说明了中国“稀土之都”—内蒙古包头地区对稀土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稀土产业发展政策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中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助力作用。

折然君[8](2016)在《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第八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国际)论坛侧记》文中提出8月8日,这个看似寻常的日子,对于包头,对于中国整个稀土行业却并不寻常:对好客的包头人来说,这是喜迎五湖四海"同道中人"的日子;对于稀土行业而言,在这一天开幕的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必将给中国乃至世界稀土行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上世纪九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稀土资源的重要价值和战略地位。如今,稀土金属早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

么红杰[9](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王华民[10](2012)在《中国稀土产业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稀土材料在发展高新技术和国防尖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性作用。稀土产品分为原材料、深加工和功能性产品三大类。我国稀土资源具有得天独厚优势,品种齐全、分布集中、综合利用价值高。稀土产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且增速较快,已形成南北“两大体系”和内蒙、江西、四川“三大基地”,中国成为国际上稀土最大的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我国稀土产业存在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战略储备不够和环保问题严重等突出问题。需要深入剖析稀土产业组织的内在关联性,选择适合稀土产业发展的组织模式,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和稀土行业特性的产业政策及规划,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研究并加以逐步解决。本博士文研究目的是探索我国稀土产业组织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为提升稀土产业国际竞争力,维护我国经济和稀土产业安全,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导向和政策建议。通过对各个不同时期和不同流派的产业组织理论进行概述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稀土产业现状,提出中国稀土产业组织研究新范式,具体分为REP、SCP、CCP三大模块。REP模块对稀土产业组织的市场资源、市场环境、市场政策进行研究。中国不仅是世界稀土资源大国,而且在稀土资源的质量、品种和可利用性等许多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中国稀土矿生产产量大,产能足够。世界和中国稀土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向高新技术领域发展。SCP模块对稀土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行研究。根据集中度值计算,表明目前我国稀土产业、稀土矿产品和稀土金属三个领域分别处于低寡占水平、高集中寡占型和中度寡占型三种不同类型。稀土产业目前经济性和非经济性市场进入壁垒都存在。我国稀土企业一体化行为以水平一体化为主,横向一体化趋势加强,混合一体化是发展目标。CCP模块对稀土产业组织的集中、创新、合作策略进行研究。在前述研究基础上选择内蒙古包头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验证该研究范式在具体地区运用时的可行性与适宜性。最后本文从稀土资源管理、稀土产业结构、技术、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技术、产业安全、产业升级等七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二、包头稀土高新区出台三项政策扶持企业做大做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包头稀土高新区出台三项政策扶持企业做大做强(论文提纲范文)

(1)稀土高新区 特色产业点燃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论文提纲范文)

做足特色、放大优势 发挥集聚效应
把握趋势、聚焦重点 助推产业升级
营造环境、突出引导 打造有力支撑

(2)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个案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创新
        四、研究不足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解读
        一、新时代
        二、高新区
        三、管理体制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二节 理论工具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二、政府职能理论
        三、治理理论
    第三节 逻辑建构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第二章 基本概况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第三节 比照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研究启示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分析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一、功能优化
        二、职能转变
        三、权力重构
        四、机构改革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第一节 转型目标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第二节 转型策略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第三节 转型保障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4)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工业企业
        2.1.2 协作配套
        2.1.3 政府职能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市场失灵理论
    2.3 政府引导工业企业协作配套的具体职能
        2.3.1 引导推动
        2.3.2 政策支持
        2.3.3 公共服务
3 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工作现状
    3.1 包头市政府引导工业企业协作配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3.1.1 工业企业协作配套对包头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
        3.1.2 引导协作配套是包头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
        3.1.3 政府引导可以改善包头市工业企业的生存环境
    3.2 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中政府职能现状
        3.2.1 引导推动工业企业协作配套
        3.2.2 出台支持工业企业协作配套相关政策措施
        3.2.3 加强公共服务水平
4 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中政府职能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4.1 政府职能存在的不足
        4.1.1 引导推动不到位
        4.1.2 机制体制不健全
        4.1.3 政策激励支持作用不足
        4.1.4 公共服务不完善
    4.2 政府职能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对工业企业协作配套的重视不够
        4.2.2 政府管理部门认识不足、实践经验欠缺
        4.2.3 政府与企业联系不紧密,影响政府职能发挥
        4.2.4 政府对工业企业协作配套缺乏系统性思考
5 增强和完善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政府职能的建议
    5.1 加强政府引导推动
        5.1.1 加大对企业和协会的主动引导
        5.1.2 加大协作配套工作力度
        5.1.3 探索创新协作配套模式
    5.2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体制
        5.2.1 健全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
        5.2.2 建立工作领导机制
        5.2.3 建立考核督导和公众参与制度
    5.3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5.3.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5.3.2 完善配套支持政策
        5.3.3 健全多层次支撑体系
    5.4 加强公共服务功能建设
        5.4.1 加强信息沟通渠道建设
        5.4.2 构建良好公共环境
        5.4.3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1.5 文献综述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3.2 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
    3.3 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3.4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主要模式
    3.5 湖北省产业集群存在问题
第4章 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及案例
    4.1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
    4.2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典型案例
第5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经验与启示
    5.1 美国“硅谷”协同创新模式
    5.2 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特色发展模式
    5.3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同创新模式
    5.4 广东家电制造产业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
    5.5 对湖北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启示
第6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对策建议
    6.1 政府层面
    6.2 企业层面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6)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2.1 战略的定义与特征
        2.1.1 战略的定义
        2.1.2 战略的特征
        2.1.3 战略的内容
        2.1.4 战略的类型
    2.2 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概念
        2.2.1 高新技术
        2.2.2 高新技术产业
        2.2.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3 高新区发展理论
        2.3.1 高新区发展宏观理论
        2.3.2 高新区发展的微观理论
第三章 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战略条件的分析
    3.1 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3.2 鄂尔多斯高新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1 鄂尔多斯高新区发展现状
        3.2.2 高新区存在的问题
    3.3 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环境分析
        3.3.1 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部环境分析
        3.3.2 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竞争者分析
    3.4 开发区发展SWOT分析
        3.4.1 优势分析
        3.4.2 劣势分析
        3.4.3 面临机遇
        3.4.4 主要挑战
第四章 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制定
    4.1 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4.2 战略定位
    4.3 战略目标
        4.3.1 总体目标
        4.3.2 具体目标
    4.4 高新区发展战略的制定
        4.4.1 产城融合发展战略
        4.4.2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4.4.3 创新输出发展战略
第五章 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5.1 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
    5.2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
        5.2.1 保障煤化工科研科研集群
        5.2.2 重视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集聚力
    5.3 创新输出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
        5.3.1 完善高新区管理方式
        5.3.2 完善产业扶持政策
        5.3.3 创新高新区招商引资
    5.4 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7)包头稀土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对稀土产业的相关研究
        1.3.2 国外对稀土产业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点
        1.5.1 论文创新点
        1.5.2 论文不足之处
第2章 稀土产业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政策
        2.1.2 政府职能
        2.1.3 定价权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钻石模型”理论
第3章 国内外稀土产业政策现状分析
    3.1 国内稀土产业政策现状分析
        3.1.1 中国稀土产业政策的演变
        3.1.2 国内稀土产业政策的基本举措
        3.1.3 中国稀土产业政策的发展趋势
        3.1.4 中国稀土产业政策面临的问题
    3.2 国外稀土产业政策现状分析
        3.2.1 美国稀土产业政策
        3.2.2 日本稀土产业政策
        3.2.3 欧盟稀土产业政策
        3.2.4 国外稀土政策演变对中国的启示
第4章 包头稀土产业政策执行情况及主要存在问题分析
    4.1 包头稀土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
        4.1.1 包头稀土产业的代表性
        4.1.2 包头稀土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
    4.2 主要问题及分析
        4.2.1 稀土政策组织体系混乱
        4.2.2 包头稀土行业环境污染问题
        4.2.3 包头稀土产业创新发展不足
    4.3 基于“钻石模型”的包头稀土政策案例问题分析
        4.3.1 基于“钻石模型”的包头稀土政策框架
        4.3.2 分析结果
第5章 包头稀土产业发展政策的建议及对策
    5.1 加快稀土产业整合工作,形成产业集群对策
    5.2 加大稀土矿产资源监管保护力度,打击遏制滥采乱挖对策
    5.3 打造适合科研开发和创新的环境对策
    5.4 大力发展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领域对策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理论层面
        1.1.2 现实层面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3.3 攻关计划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5.4.5 科技投资结构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7.1 科技评价综述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7.3.2 样本归集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中国稀土产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1.1.1 我国稀土资源概况
        1.1.2 我国稀土产业概况
        1.1.3 国家对稀土产业的相关政策概述
        1.1.4 我国稀土产业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研究
        1.2.2 国内产业组织理论研究
        1.2.3 相关概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预期创新性研究成果
        1.5.1 主要研究成果
        1.5.2 创新性认识
2 研究对象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稀土
        2.1.1 稀土的发现与命名
        2.1.2 稀土元素的分组
        2.1.3 稀土的性质与用途
    2.2 稀土产业
        2.2.1 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2.2.2 产业的划分与层次
        2.2.3 稀土产业的概念
        2.2.4 稀土产业的定位和分类
        2.2.5 稀土产业的发展历程
    2.3 产业组织及相关理论
        2.3.1 组织的相关概念
        2.3.2 产业组织及其理论
        2.3.3 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
        2.3.4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
        2.3.5 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稀土产业发展概况
    3.1 世界稀土资源分布与特点
        3.1.1 世界稀土资源分布
        3.1.2 世界稀土资源特征
        3.1.3 稀土储量动态性
    3.2 中国稀土资源分布及特点
        3.2.1 中国稀土资源分布
        3.2.2 中国稀土资源特点
    3.3 中国稀土产业发展阶段及规模
    3.4 稀土产品结构与产量
        3.4.1 稀土产品结构
        3.4.2 稀土精矿产品产量
        3.4.3 稀土冶炼分离产品
        3.4.4 稀土金属与合金
    3.5 中国稀土产业布局
        3.5.1 “两大体系”
        3.5.2 “三大基地”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稀土产业组织 REP 分析
    4.1 产业组织 REP 分析
    4.2 稀土产业组织的市场资源分析
        4.2.1 稀土矿床的成因、类型
        4.2.2 我国稀土矿床的空间分布
        4.2.3 稀土矿床的时间分布
        4.2.4 稀土矿床的成矿机制
        4.2.5 稀土储量分析
    4.3 稀土产业组织的市场环境分析
        4.3.1 国际稀土市场供给分析
        4.3.2 国内稀土市场供给分析
        4.3.3 中国稀土产品出口分析
        4.3.4 国际稀土产业市场需求分析
        4.3.5 国内稀土市场需求分析
        4.3.6 稀土产业市场价格分析
    4.4 稀土产业组织的市场政策分析
        4.4.1 稀土产业管制政策概述
        4.4.2 出口配额管制
        4.4.3 出口退税
        4.4.4 行业准入政策
        4.4.5 稀土战略储备政策
        4.4.6 稀土产业技术政策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稀土产业组织 SCP 分析
    5.1 产业组织 SCP 分析
    5.2 中国稀土产业组织市场结构分析
        5.2.1 市场集中度
        5.2.2 产品差异化
        5.2.3 进入壁垒
    5.3 稀土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5.3.1 一体化行为
        5.3.2 中国稀土产业一体化行为分析
        5.3.3 国际化行为
        5.3.4 营销定价行为
    5.4 市场绩效分析
        5.4.1 规模经济
        5.4.2 国际竞争力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稀土产业组织 CCP 分析
    6.1 模块化理论在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应用
    6.2 CCP 模块与稀土产业组织研究
    6.3 集中策略
        6.3.1 规模化策略行为
        6.3.2 一体化策略行为
        6.3.3 集约化生产
    6.4 创新策略
        6.4.1 生产技术创新
        6.4.2 组织创新
    6.5 合作策略
        6.5.1 国内合作
        6.5.2 国际合作
        6.5.3 稀土资源国际化合作
        6.5.4 稀土产品国际化战略
    6.6 稀土产业组织 3P 关系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内蒙古包头稀土产业组织实证研究
    7.1 内蒙古包头稀土产业现状
    7.2 内蒙古稀土产业组织 REP 分析
        7.2.1 市场资源分析
        7.2.2 市场环境分析
        7.2.3 市场政策分析
    7.3 内蒙古包头稀土产业组织 SCP 分析
        7.3.1 市场结构分析
        7.3.2 市场行为分析
        7.3.3 市场绩效分析
    7.4 包头稀土产业组织 CCP 分析
    7.5 市场竞争力分析
        7.5.1 优势与劣势分析
        7.5.2 提升稀土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途径
    7.6 本章小结
8 促进中国稀土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8.1 产业结构政策
        8.1.1 制订《中国稀土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8.1.2 相关部门的政策协同保障
        8.1.3 进出口贸易政策
    8.2 产业布局政策
        8.2.1 产业布局思路
        8.2.2 产业布局途径
    8.3 产业集群政策
        8.3.1 企业整合,资产重组
        8.3.2 优化资源配置,协同开发
    8.4 产业组织政策
        8.4.1 组建多级稀土行业协会
        8.4.2 企业准入门槛政策
        8.4.3 防止过度竞争和垄断政策
    8.5 产业技术政策
        8.5.1 稀土开发技术
        8.5.2 科研扶持
    8.6 产业目标政策
        8.6.1 整顿、规范稀土矿产地开发秩序
        8.6.2 实施稀土战略元素动态储备机制
        8.6.3 坚持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
        8.6.4 成立“中国稀土产业扶持基金
    8.7 产业升级政策
    8.8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包头稀土高新区出台三项政策扶持企业做大做强(论文参考文献)

  • [1]稀土高新区 特色产业点燃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N]. 贾婷婷. 包头日报, 2021
  • [2]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3]基于情景分析的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低效工业用地更新策略研究[D]. 张晓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4]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张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D]. 乔冰彬. 长江大学, 2020(02)
  • [6]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D]. 哈那嘎日.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9(03)
  • [7]包头稀土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 贾甜甜. 天津大学, 2019(06)
  • [8]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第八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国际)论坛侧记[J]. 折然君. 中国高新区, 2016(12)
  • [9]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10]中国稀土产业组织研究[D]. 王华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8)

标签:;  ;  ;  ;  ;  

包头稀土高新区出台三项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