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和下一代互联网

网格和下一代互联网

一、网格与下一代互联网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李健[1](2020)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的星间路由与星地协同传输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当前智能终端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于高速稳定、无缝覆盖的移动通信服务的需求愈发强烈,这给传统地面蜂窝网络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一方面,受限于频谱资源、干扰管理、能量效率等因素,传统的密集蜂窝网络在网络容量和接入性能上逐渐遇到发展瓶颈;另一方面,考虑到地理环境因素和基础设施成本,蜂窝网络往往只适用于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对于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无能为力。为了解决传统地面网络所存在的问题,给用户提供全球覆盖、随遇接入、安全可信的通信服务,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应运而生。在传统地面网络的基础上,借助于卫星、航天器和无人机等所组成的异构网络,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可以为处在海陆空的各类用户提供全天候、无死角、无缝式的接入服务,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当前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之一,卫星网络迎来了自身历史上的第二次研究热潮。在近些年,不但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包括SpaceX在内的众多工业界公司也已经开始布局自己的全球卫星接入计划。特别是针对低轨小卫星网络,凭借着低轨卫星在通信延时、信号质量、发射成本等方面优势,被广泛采纳为当下全球卫星组网的首选方案。然而,由于卫星所处的高度动态环境以及受限的星上资源,大规模卫星组网将面临着动态管理、数据路由、负载均衡等不同方面的挑战。同时,在卫星组网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未来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构建,势必需要完成从卫星到地面的异构网络融合。因此,如何在星地之间达成高效互连,并继而向用户提供协同的数据服务就成为了另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由于目前这些问题均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本文从低轨小卫星组网问题出发,对当前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所存在的部分问题展开相应的研究,分别涉及卫星组网、星地协同、卫星接入以及网络架构这四个方面。本文的主要研究包括:1.针对大规模低轨小卫星组网时的数据路由问题,本文在传统基于时间离散的卫星轨道预测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时间连续的网格拓扑模型用于预测卫星轨道和拓扑状态。通过网格模型所提供的拓扑信息,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网格的最短路径搜索算法,并结合邻居通信协议进行实时信息更新。由于在搜索过程中利用了网格信息的空间离散特性,因此该算法可以降低算法复杂度并提供多路径路由。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所提路由方案在显着降低算法开销的同时可以实现接近最优的端到端延时和丢包率,并能够根据网格划分精度的区分实现可调的路由性能。2.考虑到传统地面网络在进行内容分发时面临的流量压力,需要引入新型的异构网络架构来帮助地面基站提供传输服务。借助于具有缓存能力的低轨小卫星和地面无线接入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星地协同的内容传输方案,通过结合卫星单点的广播与地面多点的单播传输,帮助传统小区中的宏基站卸载用户对于缓存内容请求的流量。考虑到地面服务时的能效和卫星传输时的能耗约束,本文对相应的流量卸载问题进行建模得到了一个非线性分式优化问题,并利用子问题分解的方式求得相应的缓存与传输策略。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所提的星地协同传输方案可以在保证数据吞吐量的同时最大化传输能效,相比传统纯地面传输方案实现了显着的性能提升。3.为了解决星地接入时低轨卫星高速运动所引发的频繁切换问题,本文针对密集低轨卫星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卫星切换方案。通过为用户预分配接入卫星并预留星上资源来实现高效的卫星切换,保证用户在接入过程中的最优星地链路质量。仿真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的动态切换方案,本方案在降低切换开销的基础上提升了用户的通信质量,同时在发生阴影衰落的链路状况下能够显着提升鲁棒性。4.随着因特网中数据内容和新型应用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的TCP/IP网络协议存在着网络管理、传输效率等方面的问题,这对于复杂多变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实际应用十分不利。因此,基于地面网络中所提出的新型网络架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中心网和软件定义网的融合网络架构,用于实现更加灵活的网络管理与高效的内容分发。通过充分利用不同轨道的卫星网络的特点,每一层卫星网络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并且我们设计了新型的星上路由器用于支持信息中心网的功能。为了展示新型网络架构的潜力,本文针对内容分发类应用,提出了相应的高效内容传输方案,并对传输过程中具体的网内缓存策略进行了建模与分析。

于长钺[2](2020)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电子核心产业、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等。它具有创新性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等特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于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实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需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突破口,紧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历史性交汇期,加快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构建全球竞争新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何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内涵特征出发,深入探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机理、剖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尚需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从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出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为抓手,通过评价,得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为因子,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效应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梳理并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以产业发展理论、经济演化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扎根理论为基础,从信息技术产业影响因素、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信息技术产业动态演化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回顾,掌握了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二,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演进机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的基本条件、基本特征、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不同方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进行了细致的刻画。第三,构建了一种基于动态演化视角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价了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基于扎根理论,采用质性分析软件MAXQDA,对从CNKI数据库中检索出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对相关数据进行清洗、钻取、试探性质性分析和理论饱和度检验,构建了包含60项指标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初始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最大信息系数MIC与欧氏距离相结合的K-means聚类算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的方法,该算法充分利用MIC能够较好处理高维数据的优点,以及欧氏距离能够准确定位聚类中心的特点,从两个方面对K-means算法进行了改进,一是聚类中心点选取,提出了以欧氏距离均值为中心的临时聚类中心选择方法,每次聚类时,选择与该临时中心欧氏距离最远的点作为新的聚类中心;二是聚类原则,采用MIC值代替欧氏距离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迭代次数、聚类正确率方面具有优势。通过该算法,探索建立了由40项指标组成的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沿用21项指标,新增19项指标;分别采用熵权法、时点权重法计算出静态视角和动态视角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基于2011-2017年我国29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并从全国、区域、省域、具体指标四个维度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相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政府出台政策的不断优化,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呈上升趋势发展。(2)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3)区域排名变化整体变化不大。(4)要大力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带动性、渗透性和融合性作用。第四,构建并验证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关联矩阵结构分析和选择性编码,找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机制模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作为因变量,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和分位数回归模型,从实证角度,量化分析了人力资本水平、基础设施水平、金融水平、产业结构水平、经济开放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在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较单一维度下传统线性回归、固定效应回归等模型,提高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的有效性、稳定性。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地域,各因素的作用水平各不相同。从横向来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成长期,基础设施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是产业起步的关键,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深入发展,这些生产要素所能发挥的作用接近极限,而人力资本水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则呈上升趋势。从纵向来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成长期,基础设施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比人力资本水平的作用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期,人力资本水平的因素逐渐凸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熟期,人力资本水平成为最重要推动要素。从地域来看,在东部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且作用力日益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是正向促进作用,但其促进作用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步减弱。产业结构水平和经济开放水平只有当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较为成熟时,才会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起着显着的促进作用,城镇化发展水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成长期也会有正向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基础设施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也发挥着正向促进作用。第五,提出了基于PVAR模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经济增长动态效应分析方法,并通过动态面板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利用2011-2017年我国29个省域的数据和计算得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在数据平稳性检验、最优滞后阶数计算的基础上,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为因子,构建了适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通过动态面板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检验二者相互冲击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存在动态均衡关系,两者相互促进,但两者的促进关系是非对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效应,而经济增长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则是短期效应;(2)两者的贡献度不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比较大,而经济增长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贡献度比较小。第六,依据产业集群理论,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为因子,实证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关系。鉴于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尚待深入且大多忽略了空间因素,本文依据产业集群理论,应用空间自相关检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考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依性,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本文基于2011-2017年我国29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由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开放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等控制变量组成的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着的空间依赖性,两者之间依存性和集聚性现象明显。(2)从模型的对比效果发现,考虑空间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要优于普通面板模型。由此得出,在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地区时,应该充分考虑空间因素,优先考虑周边拥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地区、进而形成空间联动效应。第七,提出了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为基础,依据所提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大力支持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积极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集发展、因地因时施策统一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等对策及建议。总体而言,本文在理论研究方面,弥补了当前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在实践方面,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上述研究成果,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张建兴[3](2020)在《O2O模式城市分布式换电站关键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近年来发展迅速,商业创新和技术创新齐头并进。在私家电动乘用车领域,受制于当前技术水平和商业模式,电动汽车在规模化和商业化发展方面仍面临诸多瓶颈。如何创新商业模式,提升用户体验,研究在对应商业模式下的充换电整体解决方案及关键技术,成为当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O2O服务模式充换电实际工程技术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为出发点,针对城市私家电动汽车的充换电服务,以O2O服务模式为前提,围绕充换电O2O服务模式及网络系统、分布式换电站电池安全技术、分布式换电站规划选址、随机换电负荷预测、有序换电调度优化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与研究。本文分析了国内充换电业务及模式当前存在问题,提出了充换电O2O服务模式架构,给出了充换电O2O服务模式的运行机制及价值网络,设计了基于O2O服务并包含多种资源的充换电网络系统整体创新方案,并开展了工程应用。分布式换电站的安全性决定了O2O服务模式的成败。本文研究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风险机理,针对下一代本征安全地固态电池技术,开展了固态电解质材料Li5.4Al0.2PS5Br和Li3.8Sb0.2Sn0.8S4设计合成及测试,评估了其空气稳定性和制成的全电池性能,展望了其工程应用可能性。分析了换电站消防安全的设计难点,提出了自动消防安全设计方案,搭建了试验平台并进行了测试验证及工程试用。本文将相关工程约束条件作为前提,给出了O2O服务模式下分布式换电站规划步骤,提出了以最小化换电站电池的年度费用支出为目标的充电倍率优化方法。建立了用户换电需求模型和优化目标,设计了以K-means聚类算法为基础的分布式换电站选址优化方法,对某城市的布局规划进行了算例分析与对比,并在实际工程中开展了验证。本文分析了用户车辆在居住地、工作地、目的地的车辆停放状态下换电负荷需求不同时空特性,建立了O2O服务模式下电动汽车的随机换电负荷需求模型,提出了随机换电负荷需求预测方法,研究得到了某网络区域内在工作日及非工作日一天24 h的随机换电负荷需求曲线。本文分析了O2O服务运营模式,建立了区域网格内换电需求模型、分布式换电站的数学模型及有序换电的优化目标,提出了采用蒙特卡洛搜索树算法进行全局优化的方法,进行了算例分析与对比,并将此技术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开展了验证。

刘莹,任罡,李崇荣,吴建平[4](2013)在《建设先进网络基础设施支撑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建设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及应用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文章首先概要分析了各国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制定情况,并以美国的Internet2和欧洲的GéANT2为例分析了国际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发展现状;分别介绍了CERNET网络的发展情况和支持的教育信息化应用以及CNGI-CERNET2网络的发展情况与支持的应用;最后阐述了教育和科研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未来的发展设想。

胡喆[5](2009)在《IP网络技术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探讨当前IP网络的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技术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IP网络最终也将会演变为一个以IP业务为核心的综合信息传送平台。

计国君,戴惟萌[6](2008)在《基于IPv6与网格的虚拟学习系统构建》文中指出下一代互联网(IPv6)及网格技术提供了资源共享与工作分散运作的环境,正好弥补了传统数字学习系统不足之处。文章首先回顾了IPv6的发展现状,然后基于下一代互联网及网格技术构建一个虚拟学习系统(VLMS),设计具有网格中间件的功能,同时提出网格服务开发设计的技术,最后以系统实现案例揭示虚拟学习网格系统的运作,提供一个可共享的学习网格平台。

吴先涛,吴承治[7](2008)在《网格技术及在电信领域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描述了网格的定义及基本属性,网格的体系结构,网格关键技术和网格计算。然后,介绍了网格在电信领域中的应用。

杨芳,王瑶,赵峰,吴凯峰[8](2007)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全球应用的广泛和普及,以IPv4为核心的第1代互联网技术面临日益严重的"技术瓶颈"。从介绍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即NGI)产生的背景着手,阐述以IPv6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的主要技术优势,以及国内外研究应用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实际以及网络现状,提出基于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发展目标的NGI网络研究建设的重点内容。

郭立华[9](2007)在《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首先分析了当前互联网技术架构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介绍和分析未来互联网的核心设计原则,接着分析了新时期的互联网新技术-网格技术、WiMAx技术和IP over WDM技术认为期将是未来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简水生[10](2007)在《对我国下一代网络技术的若干战略思考》文中认为通信网和互联网都是由传输和交换两部分组成,目前传输已经完成了由电到光的革命性的转变,但交换仍然是电的交换。根据分布式网络的设计理念,本文提出了新型的分布式波分、纤分复用光路交换的信息流量极大的下一代网络结构。它将从结构上解决网络的安全问题。

二、网格与下一代互联网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格与下一代互联网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的星间路由与星地协同传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简介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问题
第2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卫星轨道与星座
    2.2 编码缓存
        2.2.1 网内缓存的基本思想
        2.2.2 编码缓存在无线接入网中的应用
    2.3 非正交多址接入
        2.3.1 编解码过程
        2.3.2 多基站协同传输中的应用
    2.4 信息中心网
    2.5 软件定义网
第3章 基于空间网格模型的动态路由算法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
    3.3 基于空间网格的拓扑描述模型
        3.3.1 多层网络划分模型
    3.4 基于空间网格模型的路由算法设计
        3.4.1 复杂度分析
        3.4.2 算法细节讨论
    3.5 仿真性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能效优化和无线缓存的星地协同传输方案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3 系统模型
        4.3.1 网络模型
        4.3.2 编码缓存模型
        4.3.3 信道模型
        4.3.4 文件请求和交付模型
    4.4 问题建模
        4.4.1 流量卸载
        4.4.2 能量消耗
        4.4.3 目标建模
    4.5 问题分析与算法设计
        4.5.1 问题分析
        4.5.2 缓存决策算法
        4.5.3 功率分配算法
        4.5.4 缓存共享算法
    4.6 仿真结果
        4.6.1 不同卫星覆盖范围下的能效性能
        4.6.2 不同用户密度下的能效和流量卸载性能
        4.6.3 在不同缓存空间下的能效和流量卸载性能对比
        4.6.4 在不同请求一致性下的能效和流量卸载性能对比
        4.6.5 宏基站侧的流量卸载性能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用户为中心的卫星切换方案
    5.1 引言
    5.2 无缝卫星切换方案
        5.2.1 基本思想及切换过程
        5.2.2 备份卫星节点更新
    5.3 仿真结果
        5.3.1 仿真设置
        5.3.2 切换窗口大小
        5.3.3 性能分析
    5.4 总结
第6章 基于新型融合架构的高效内容分发
    6.1 引言
    6.2 基于信息中心网和软件定义网的融合网络架构
        6.2.1 网络架构组成
        6.2.2 星上路由器设计
    6.3 协同内容传输方案
        6.3.1 基本思想
        6.3.2 方案流程
        6.3.3 信令交互
    6.4 星地缓存模型
        6.4.1 系统模型
        6.4.2 问题建模与求解
        6.4.3 仿真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和项目经历
致谢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信息产业
        2.1.2 新一代信息技术
        2.1.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1.4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发展理论
        2.2.2 经济演化理论
        2.2.3 技术创新理论
        2.2.4 扎根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关于信息技术产业影响因素的研究
        2.3.2 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2.3.3 信息技术产业动态演化的实证研究
    2.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演进机理
    3.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的基本条件
    3.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3.2.1 外部环境要求
        3.2.2 产业覆盖面
        3.2.3 产业联动效应
        3.2.4 共性标准建设
    3.3 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3.3.1 产业规模
        3.3.2 出口规模
        3.3.3 产业布局
        3.3.4 产业结构
        3.3.5 固定资产
        3.3.6 知识产权
    3.4 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4.1 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必要性
        3.4.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3.4.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对的挑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动态演化视角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分析
    4.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4.1.1 信息技术产业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4.1.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4.1.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方法研究思路
    4.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基于扎根理论的评价指标初始集构建
        4.2.3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4.2.4 评价指标说明
        4.2.5 数据来源
    4.3 指标权重计算
        4.3.1 权重计算方法
        4.3.2 权重计算步骤
        4.3.3 权重结果分析
    4.4 产业发展指数
        4.4.1 静态视角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
        4.4.2 动态视角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数
    4.5 研究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5.1 基于扎根理论的产业发展影响机制模型构建
        5.1.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5.1.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机制模型构建
    5.2 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
    5.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3.1 检验假设
        5.3.2 统计描述
        5.3.3 模型构建
        5.3.4 总体结果
        5.3.5 分位数回归结论
        5.3.6 不同区域回归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6.1 信息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现状
    6.2 基于PVAR模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经济增长动态效应分析
        6.2.1 模型构建
        6.2.2 变量及数据说明
        6.2.3 数据平稳性检验
        6.2.4 最优滞后阶数
        6.2.5 GMM估计
        6.2.6 稳定性检验
        6.2.7 脉冲响应函数
        6.2.8 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
        6.2.9 实证结论
    6.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
        6.3.1 基准分析
        6.3.2 空间自相关检验
        6.3.3 模型构建
        6.3.4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6.3.5 模型选择与实证结果
        6.3.6 基于权重的模型计算结果分析方法
        6.3.7 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大力支持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7.2 积极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集发展
    7.3 因地因时施策,统一协调发展
    7.4 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得的专利目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研究

(3)O2O模式城市分布式换电站关键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充换电设施建设发展现状
    1.3 充换电技术研究现状
    1.4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2 充换电O2O服务模式及网络系统
    2.1 引言
    2.2 相关理论及当前模式分析
    2.3 充换电O2O服务模式设计
    2.4 充换电设施网络系统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分布式换电站电池安全技术
    3.1 引言
    3.2 锂离子电池安全风险机理
    3.3 固态锂电池关键材料评估
    3.4 换电站消防安全设计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O2O模式分布式换电站规划选址
    4.1 引言
    4.2 分布式换电站规划方法
    4.3 分布式换电站选址优化
    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O2O模式随机换电负荷需求预测
    5.1 引言
    5.2 随机换电负荷需求模型
    5.3 随机换电负荷需求预测方法
    5.4 算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O2O模式有序换电调度优化技术
    6.1 引言
    6.2 运营模式分析及数学建模
    6.3 基于蒙特卡洛搜索树的有序换电优化
    6.4 算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工程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工程博士学位期间授权专利清单
附录3 攻读工程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国家标准
附录4 攻读工程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4)建设先进网络基础设施支撑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国际教育信息化规划和教育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2.1 国际教育信息化规划情况
    2.2 国际教育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2.2.1 美国的Internet2
        2.2.2 欧洲的GéANT2
3 CERNET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3.1 CERNET的建设和发展
    3.2 CERNET支持教育信息化应用
4 CNGI-CERNET2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4.1 CNGI-CERNET2的建设和发展
    4.2 CNGI-CERNET2的技术创新和支持的应用示范
5 挑战与机遇
6 发展设想

(6)基于IPv6与网格的虚拟学习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IPv6与网格的发展现状
    2.1 IPv6发展现状
    2.2 网格技术的发展现状
3 基于网格的虚拟学习系统构建
4 系统实现案例
    4.1 学术资源检索服务
    4.2 任务分布代理服务
5 结语

四、网格与下一代互联网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的星间路由与星地协同传输机制研究[D]. 李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于长钺.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3]O2O模式城市分布式换电站关键应用技术研究[D]. 张建兴.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建设先进网络基础设施支撑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应用[J]. 刘莹,任罡,李崇荣,吴建平.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04)
  • [5]IP网络技术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A]. 胡喆. 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9
  • [6]基于IPv6与网格的虚拟学习系统构建[J]. 计国君,戴惟萌. 图书与情报, 2008(06)
  • [7]网格技术及在电信领域中的应用[J]. 吴先涛,吴承治. 现代传输, 2008(02)
  • [8]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 杨芳,王瑶,赵峰,吴凯峰. 电力信息化, 2007(12)
  • [9]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郭立华.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2007(18)
  • [10]对我国下一代网络技术的若干战略思考[J]. 简水生.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7(04)

标签:;  ;  ;  ;  ;  

网格和下一代互联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