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贸易政策理论的理论基础分析

战略贸易政策理论的理论基础分析

一、试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理论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林娴岚[1](2021)在《技术民族主义与美国对苏联、日本的高技术遏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美国对华高技术遏制日趋猛烈,其措施与冷战期间采用的举措有相似之处。美国针对苏联和日本围绕不同的重点高技术领域采取了形态各异的遏制措施,却呈现出相似的结果:遏制了苏联和日本在特定高技术领域的超越势头,并保持了以该技术及相关产业为核心的国家整体战略优势地位。从基本概念的解析出发,通过引入国家创新体系为自变量展开比较案例的求同归因分析发现:美国在对苏联和日本高技术遏制的过程中均采用了技术民族主义的政策组合。其中,聚焦于对外高技术贸易体系的防御性政策(如依托跨国联盟体系与战略性贸易措施等)更为直观,但作用有限;而聚焦于对内高技术生产体系的进攻性政策(即强化促进自身高技术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易被外界观察,却作用明显。短期内国际技术转移层面的交锋转变为长期内国家制度层面的博弈,后者是决定美国对外高技术遏制成效的关键。当前美国对华高技术遏制同样是组建跨国联盟、实施战略性贸易等外部手段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等内部措施并举,但美国也面临高技术发展变化、联盟体系异化以及国内结构分化等方面的挑战。

吴佳磊[2](2021)在《中国高技术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丰富的要素禀赋以及廉价的劳动力,在国际市场是获得一定的利润,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要素的价格上升,如何改变中国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和优化中国出口结构,需要中国技术的发展以及技术与产业的融合,由此中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政策鼓励创新,如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双创”1活动,政府拨款专项基金,科技计划专项资金后补助,研发加计费用抵扣增值税等政策。研发活动得到新技术需要商业化,才能为民所用。高技术产业将先进的技术通过产业化或商业化带入商品阶段,因此中国改善出口的动力在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中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技术产业出口在中国出口商品占一定的地位。如何进一步促进高技术产业出口,以及如何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政府的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其他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经验发现,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必然有政府对其进行一定的扶持如韩国的芯片产业、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在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后,政府逐渐减少扶持力度。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不断的发展,战略性贸易政策一些措施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如高关税、配额和出口补贴等。随之而来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更加的隐蔽,R&D补贴、税收优惠、出口退税、出口信贷、技术标准等措施,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鼓励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如“科技兴贸”战略。美国2018年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加征高关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高技术产业的出口产生巨大冲击,因此如何减弱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扶持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巨大难题。本文首先从R&D补贴和税收优惠研究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影响,通过文献分析发现R&D补贴对行业出口既有促进作用又存在抑制作用,税收优惠对行业出口具有促进也具有抑制作用。其次通过建立“第三国”模型研究R&D补贴和税收优惠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影响,最后根据外部经济理论分析R&D补贴和税收优惠对研发的影响,研发投入的提升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具有促进作用,因此R&D补贴和税收优惠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存在通过研发的间接影响。R&D补贴和税收强度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R&D补贴变量显着为正,R&D补贴的提升对高技术细分行业出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税收强度变量显着为负,税收强度的提高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将高技术产业分为应用互动型和科技创新型进行分析,发现税收强度的提高科技创新型产业具有抑制作用,对应用互动型高技术产业抑制作用不显着。R&D补贴对科技创新型产业出口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R&D补贴对应用互动型产业出口的影响不显着。现状分析中发现2016年科技创新型产业R&D补贴获得占68.83%,应用互动型产业仅占31.17%,R&D补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其次,本文通过对高技术产业出口通过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税收强度和R&D补贴对出口增速具有正U型的作用机制,而R&D补贴对高技术产业作用不显着。将省份进行东中西部分组进行分析,R&D补贴对东部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但是R&D补贴对中西部的作用不显着。税收强度对东中西部均存在显着的正U型作用,说明税收强度的提升会导致高技术产业出口的下降,税收强度的提升导致高技术产业出口成本的增加,降低企业的出口竞争力,税收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导致高技术产业出口又增加。使用省级面板数据建立R&D补贴和税收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的机制分析,R&D补贴对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税收强度对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存在正U型的作用机制。将R&D补贴、税收强度和专利申请同时纳入面板数据模型中,发现税收强度对高技术产业出口仍然存在显着的正U型作用机制,R&D补贴变量系数由正变负但变量仍不显着,说明R&D补贴存在通过专利申请影响出口的作用机制,而税收强度通过专利申请影响高技术产业的作用较弱。最后根据文献回顾、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鼓励科技创新型高技术产业国际R&D合作;应用互动型产业R&D补贴强度,降低税收强度;东部地区降低税收强度,优化R&D补贴结构;中西部地区培育产业发展良好环境;避免国际R&D补贴和税收优惠竞争;高技术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综合扶持手段。

邵冰[3](2020)在《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以国家干预为出发点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并提高本国的经济福利。日本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个典型。日本作为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能源及市场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二战后,日本经济从战乱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在国际经济竞技场上连续摘取“经济大国”、“金融大国”、“最大债权国”等桂冠,并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取得与其对外贸易活动的有效开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许多分析认为,日本经济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日本政府成功地实施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产业重建,采取了限制进口、振兴出口、积极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日本的贸易政策内容开始由限制进口、替代进口向出口导向、扩大出口转变,日本政府调整关税政策替代进口限制并设置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税率,逐步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重点扶植重化工业的发展。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年),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进入高级阶段,协调与竞争并重,一方面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减少各国的谴责,另一方面,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积极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地进行资源配置,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通过减量经营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而促进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带动国内经济的回升和发展。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为应对冷战后新时期国内外经贸发展战略环境的变化,日本继续推行贸易与投资并举的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同时继续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贸易外交,利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调进一步获取贸易优势并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观战后70多年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保护产业、扶植出口”一直是贯穿日本贸易政策的一条主线。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来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实行的是初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和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并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日本实行的是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确定合理的规模经济产业国际分工原则,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高效率地配置资源,以继续获得贸易优势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看,由于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外部性和经济秩序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为国家干预经济和贸易活动提供了原因和依据,且在某些条件下国家政府的干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它可以改善贸易条件、转移垄断利润、强化竞争优势,因此维护国际贸易利益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实现国家利益需要正确的贸易政策,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植战略性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根据日本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适合日本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也为日本国家战略从“经济中心导向”向“大国化目标”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层面看,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产业政策为中心,将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结合发展,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全力扶植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性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使其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战略目标,不仅实现了产业的现代化,而且促进日本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战后日本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半导体工业的大发展,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成功运用的典范。从企业层面看,日本特殊的企业组织体系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有着重要的关系,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载体,独特的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运行机制,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开辟了稳固的前沿阵地。日本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与产业发展和贸易利益密切结合的特征,日本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中同样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外,日本企业的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互配合,日本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均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灵活运用和追求动态效应等特点。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对日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能力提高带来积极效果,也对日本经济和贸易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后果。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仍以进料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最能代表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与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看,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呈结构性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虽然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且从发达国家应用的角度进行阐释和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指引。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许有益于世界经济和福利的改善,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未必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国际市场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所决定的市场不完善性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日本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二是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三是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五是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侯菁[4](2020)在《东盟对华保障措施的原因及福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与东盟地理位置邻近,历史交往悠久,自古以来贸易往来较为密切。1995年到2019年间,中国与东盟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84.5亿美元扩大至6414.9亿美元,共增长34.8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5.9%,随着双边贸易发展的进一步深入,进出口贸易额不断攀升,同时双边贸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在日趋严重。据中国贸易救济网统计,从1995年至2019年间,中国共遭受350起保障措施案件,其中东盟国家对中国发起了64起保障措施案件,占据全球总量的18.29%。显而易见,中国已经成为东盟国家进行保障措施的主要目标成员国。但同时,对源自中国的产品实施保障措施,通过提高关税、进口配额和关税配额等手段限制中国产品的大量出口,无疑会在多个方面影响到东盟各成员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综合来看,具体会对东盟国家的整体福利产生正向还是负向的影响,目前仍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状况、存在的贸易摩擦、保障措施的实施以及GTAP模型的应用相关文献,结合保障措施的相关理论,从保障措施的概念、特征和实施条件出发,介绍了国外对华保障措施的实施现状,以及东盟国家对华保障措施的相关情况。并基于此,从国际、东盟和中国三个视角对中国出口产品频遭东盟国家保障措施的原因进行阐述,同时实例补充了钢铁成为东盟对华保障措施目标产业的原因所在。接着,采用局部均衡模型为主要工具,从提高关税、进口配额和关税配额三方面,分别对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进行分析,加总整合出实施不同保障措施手段对国家净福利的影响。最后,利用GTAP模型,分别采取四种不同的冲击条件进行政策模拟,从而验证第五章的理论分析结果,并明确指出保障措施对一国GDP、贸易条件、进出口、产业产出和社会福利等宏微观经济效应的影响,尝试提出中国应对东盟国家保障措施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东盟对华保障措施频发的原因,主要包括国际方面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以及WTO制度体系存在的缺陷,东盟国家自身的贸易失衡、竞争力的差异以及中国威胁论,还有中国自身的产品缺乏竞争力、出口企业秩序混乱以及行业协会运行机制存在缺陷。同时运用实例补充分析了钢铁成为东盟对华保障措施目标产业的原因所在,主要包括东盟钢铁产业是东盟重点保护和扶持的弱势产业以及东盟对中国钢铁产品的恶性抵制,还有中国钢铁产能增长过快、产品结构不合理以及产业集中度偏低等。在此基础上,运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重点分析了东盟国家对华钢铁产品实施保障措施对双边及其他周边国家产生的福利效应,其中,理论分析方面,利用局部均衡模型得出,东盟国家对中国钢铁产品设置的包括提高关税、进口配额和关税配额等各种贸易限制,对东盟国内带来的福利效应是利还是弊尚不能明确;实证分析方面,利用GTAP模型得出,东盟国家对华钢铁产品实施保障措施,必然会对中国产生负向影响,但是对于东盟国家而言,如果中国不采取任何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那么东盟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正向影响产生,可一旦中国跟进采取报复性措施,对源自东盟国家的化学原料和制品工业征收25%的关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GDP、进口数量、贸易条件和福利变动均为负向影响,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却是最终的受益者。由此,最后提出中国应加强政府间交流合作与政治互信、完善行业协会的相关职能、改善企业出口结构以及东盟各国应基于自身发展情况,分别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权衡利弊,三思而行。

毛勤晶[5](2020)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及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出口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信用保险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伯尔尼协会的数据,仅2018年出口信用保险就支持了全球2.5万亿美元的出口和投资,占全球跨境贸易和服务金额13%。我国是全世界的生产制造大国和贸易大国,出口对于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同样意义重大。从1988年中国恢复出口信用保险制度以来,高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出口。30年间该制度直接支持出口贸易金额从1989年的1.05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6098亿美元1。根据我国2019年17.23万亿的出口额计算,出口信用保险占出口额比重达24.8%,远超国际平均水平。在我国的实践发展中,政府高度重视。从2009年开始至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先后八次、连续五年提及出口信用保险。希望运用这一政策性工具,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促进外贸稳中提质,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2020年2月抗击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次不同的中央会议上,提及出口信用保险,并指出要用“出口信用保险等合规的外贸政策工具”,“稳住外贸外资的基本盘”。然而不同国家对于出口信用保险的制度安排均有所差异。上世纪末欧盟内部还出现过出口信用保险部分业务私有化的现象,形成了三大商业保险机构:Coface、Autradius、Euler Hermes。在伯尔尼协会中,商业性机构一度占据85%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份额(Morel,2010)。作为政策属性的重要载体,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在各国的具体模式也不完全相同。国外学者对于该制度的政策性和商业化的选择、模式安排及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上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如:Funatsu,1986;Koning et al,2003;Turguttopbas,2013;Pamela,2016;Koen,2019)。在我国,虽然采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方式,体现出了较强的政策性特点,但同样有商业保险机构涉足相应领域的经营。国内学者对于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属性问题也展开了争鸣和探索(如:赵慧萍、王国军,2006;唐金成等,2010;周玉坤,2019)。前期的研究多聚焦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系统研究相对较少。加上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经济体量、制度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异,部分研究假设、研究结论在我国并不完全适用。那么,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属性内在成因是什么?具体作用机制是什么?在中国,政策属性如何实现其促进出口贸易的政策性目标?当前我国正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内外部的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回答这些问题,研究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对服务于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问题,通过规范研究,采用政策性金融理论,分析了其属性、功能等特征事实,探讨了出口信用保险的供需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然后构建演化博弈模型、立足我国二元特征的出口贸易,围绕政策性目标的实现,对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展开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了相关的作用机制。最后结合当前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和风险变化,对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调整提出发展建议。本文的具体内容分为7章,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梳理了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及其对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包括第一章的导论和第二章概念范畴界定和政策性成因的理论探讨。第一章,导论。通过实践和理论背景介绍,提出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属性与其促进出口贸易的政策目标关系的问题。梳理了既有研究的文献,阐述了研究的目的、意义,介绍了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总结了创新和不足。第二章,概念范畴界定和政策性理论基础。对于研究的关键范畴予以界定。梳理中外学者研究成果,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成因的主要理论展开讨论,如市场缺陷理论、风险感知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等等,研究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及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探讨政策性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研究问题。对于出口信用保险展开理论和实证的全面研究,探讨其政策属性、功能等特征事实,以及实现促进出口贸易的政策性目标的作用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出口信用保险的实际情况,聚焦该制度的关键政策性目标——促进出口贸易,对于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供需均衡的展开探讨,做出理论分析,构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第三章重点探讨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特征事实,第四章至第六章解决政策性作用机制问题。第三章,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特征事实及演变。梳理了出口信用保险在中国和全球发展历史,分析在特定贸易环境和发展阶段下,该制度政策性属性的变迁和调整,研究其反映的内在规律。全面梳理总结了出口信用保险的基础功能、核心功能、扩展功能,研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作用于外贸出口的内在机理。结合全球主要国家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具体模式,进行了特征事实的对比分析,对于不同模式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展开了讨论。第四章,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基础:基于供需视角分析。从市场均衡角度入手,分析出口信用保险对于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提出出口信用保险的市场均衡悖论,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该险种市场均衡的经济学特点。无政府介入的情况下,出口信用保险市场会出现低需求和低供给的均衡状况,无法有效支持出口贸易。从而提出政府介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其政策属性在市场上的作用机制。第五章,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演化博弈模型。考虑到国际贸易的风险特殊性,结合前景理论,以政策性目标为导向,构建了一个包括政府、保险公司、出口企业、海外买方在内的国际贸易演化博弈模型。企业在出口贸易中存在风险及风险感知的特殊性。通过模型推导,分析政府、政策性保险公司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为政策目标,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机制,影响国际贸易买卖双方的交易均衡、推动出口贸易发展。第六章,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以中国为例的实证分析。立足我国出口贸易的二元特征事实,对比在不同贸易模式下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机制差异,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模型。验证出口信用保险对于对于不同贸易模式影响差异,研究该险种在中国发挥政策性价值的特殊性。同时结合当前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特殊环境,探讨出口信用保险对于贸易结构优化的价值和作用。第三部分作为最终的政策建议和展望,回答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调整和发展的问题。第七章,国际贸易新格局下的风险变化与政策性调整。结合当前国际贸易新格局的变化,对于国际贸易中风险变化及企业基于风险需求做了分析,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模式问题和变革展开讨论,结合其政策性和金融性特征,对于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做了分析,提出了政策建议,同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改进方向。根据以上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出主要结论有:1、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是和其承担的风险和功能相关的。出口信用保险具备促进出口贸易的功能,进而能推动一国经济发展、就业增加、国际收支平衡。因此从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立,政策属性贯穿于发展始终。政策性发挥程度则与不同时期全球的宏观风险和不同国家自身的状况高度相关。逆周期调节作用是其政策性体现的关键领域。2、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功能可以分为基础功能、核心功能、扩展功能。政策性体现最关键的是促进出口贸易的核心功能。该功能同时作用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并通过基础功能的实现,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3、出口信用保险没有政府介入时会出现市场均衡悖论,不利于实现对于出口促进的政策目标。通过演化博弈模型说明,要更好的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与海外买方达成贸易均衡,需要保险机构同时提高赔偿水平和降低保险费率。政府的必要参与才能更好实现促进出口的政策性目标。4、中国出口贸易具有二元特征,出口信用保险的促进出口贸易的政策性目标在一般贸易下体现更加明显。在样本期间,通过省级面板数据验证,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每增加1亿元,平均将影响各省一般贸易出口增长12.1%,影响各省总出口额增长8.3%,而影响加工贸易出口增长仅6.4%而且并不显着。说明如果准确区分贸易模式,出口信用保险的边际影响会上升45.6%。同时这种影响具有的门槛效应特征。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功能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本文以问题导向和实证分析为基础,开展了具有一定探索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得出了一些具有一定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结论。本文主要的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1、运用政策性金融理论、风险感知理论,系统性地分析了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问题。前人的研究侧重于出口信用保险的某一方面,且较少涉及其政策属性问题。当前研究的主线围绕政策属性,从政策性成因、属性、功能、作用机制和目标实现不同角度,对于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展开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聚焦于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两个关键问题:风险的特殊性和功能的特殊性。对于风险层面,研究了出口贸易中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特殊属性,及其带来的出口企业风险感知问题,阐述了出口信用保险的特殊需求。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功能进行了系统梳理,分宏观、微观两个层次,将功能分为基础功能、核心功能、扩展功能三类。结合成因,进一步研究了作用机制和政策性成效。从促进出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结构优化两个领域,探讨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作用。在内容的系统性上有一定的创新。2、用风险感知理论和演化博弈方法,分析了出口信用保险对于国际贸易均衡的改善作用。首次将风险感知理论和演化博弈方法引入到出口信用保险研究中。构建了政府、保险公司参与下,出口企业和海外买方国际贸易均衡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出口企业国际贸易中的风险感知情况,探讨了海外买方的违约对于贸易达成的影响。研究了基于促进出口贸易的政策性目标,出口信用保险对国际贸易演化均衡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3、结合中国出口贸易中二元特征,拓展了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的研究领域,区分不同贸易模式内在作用机制,展开了实证分析。本文在讨论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拉动作用时,首次区分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从理论和经验分析两个方面探讨了出口信用保险对于不同贸易模式传导作用机制的差异问题,拓展了研究领域。并基于中国的实践,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推动贸易结构优化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相关研究同样为政府制定外贸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更好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金融工具的价值,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有:1、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研究涉及政策性金融、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本文做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由于作者自身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水平有限,对于出口信用保险与国际贸易理论结合和研究仍不够深入。2、本文虽然尝试了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对一般贸易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借鉴了国内外已有研究的成果,但在变量选取、模型构建方面,受到数据来源制约仍不够深入,缺乏跨国对比,科学性和完备性仍需要进一步提升。相信随着未来数据的进一步完善,研究结果将更为准确,解释能力和参考价值将进一步提高。

丁敏潇[6](2020)在《经贸摩擦与国家安全 ——基于日美经摩擦与中美经贸摩擦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美经贸合作的全面展开,经贸摩擦也相伴而生。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美贸易摩擦不断激化。2018年3月,美国政府依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宣布对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采取制裁措施。随后,双方先后进行了四轮加征关税的较量,波及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双边贸易商品,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升级为“贸易战”。除此之外,中美贸易战还伴随着激烈的科技竞争和制度竞争,美国通过“实体清单”打压中国高端制造业,限制中国企业进口美国的商品和服务;针对中国设置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障碍,意图重构国际贸易体系排斥中国。回顾上个世纪日美经贸摩擦的发展,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的日美经贸摩擦全面升级为经贸冲突,双方在科技、专利、情报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博弈,与当前的中美贸易战的表现形式具有相似之处。由此可见,随着经贸冲突的加剧,经贸摩擦不再是单纯由贸易失衡引起的经济问题,而是关乎国家相对优势的实力竞争。需要注意的是,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的日美经贸冲突与当前的中美贸易战并非完全相同。虽然日美贸易摩擦的焦点是汽车、半导体、超级计算机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但是个别领域的贸易摩擦仍然是由日本对美出口激增导致的,日美两国也始终坚持在经济框架内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经贸争端。然而,中美贸易战期间加征关税的商品几乎覆盖中国对美出口的所有商品,摩擦激烈的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等领域并不存在贸易失衡,“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也并未涉及个别领域。不同于日美经贸摩擦的以威胁促协商,中美经贸摩擦明显表现出以打击促遏制。这是因为中美缺乏战略互信,美国对于中国的安全顾虑远甚于日本,所以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主张同中国展开全面竞争。换而言之,激烈的经贸冲突不仅包含经济利益的竞争,还可能包含安全利益的冲突,中美贸易战更加激烈的原因在于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焦虑和安全顾虑。在相互依存的国际环境中,贸易合作与摩擦是同时存在的一体两面。相互依存降低了国家间使用军事力量相互打击的可能性,也赋予了国家使用软实力影响对手的能力,经贸政策也能够发挥威胁、遏制或战略的作用维护国家安全。全面、清醒地认识中美贸易战,不仅需要分析经贸摩擦的经济因素,更要考虑经贸摩擦的非经济因素。文章从经济、战略和安全三个视角出发,梳理日美经贸摩擦不同时期的特征,归纳中美经贸摩擦不同阶段的表现,对比分析日美经贸摩擦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异同,从而说明日美经贸摩擦与中美经贸摩擦本质区别在于美国不同的战略和安全考虑。文章指出,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的日美经贸冲突和当前的中美贸易战都已经超越了经济问题的范畴,经济贸易问题被美国当作遏制对手的工具。换而言之,经济贸易摩擦实则是美国应对日本经济复兴和中国经济崛起的产物,是大国竞争在全球化时代的新表现形式。同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的日美经贸冲突相比,没有重大地缘政治事件分散美国的注意力,也不似日美以安全同盟关系作为战略互信的基础,中美贸易战势必会更加激烈。美国将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和“修正主义大国”,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担忧不仅在于中国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的发展,更在于中国凭借自身经济技术实力谋求地区秩序和国际规则的更替,所以经贸冲突还伴随着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制度话语权冲突。由于经贸合作是中美关系的基石,导致其他外交手段缓解中美经贸摩擦的作用有限,所以美国坚持运用经济外交工具对中国施加压力,进一步加剧了中美经贸冲突的烈度。随着中美竞争的继续,未来中美经贸摩擦仍有加剧的可能,中国应该从战略和安全的高度做好应对准备。

蒋捷媛[7](2020)在《外资企业影响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受益者,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投资领域逐渐扩大、投资金额不断增加、投资方式持续创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贸易水平提高做出重要贡献。随着影响力的多方面上升,外资企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政治经济影响。一方面,外资企业通过正当方式进行利益表达和参与政治生活是我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实现政策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另一方面,外资企业作为特殊利益集团可能扭曲和阻挠我国市场化进程,影响政府公共权力功能的发挥,加剧社会的不平等,甚至导致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这损害了我国的政策效应。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直接受益者,外资企业是否同时推动了我国对外经济制度的变迁?对我国开放政策产生何种影响?中国政府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外资企业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并采取相应措施?因此,研究转型时期外资企业在中国对外经济政策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根据利益集团定义“具有共同利益、组织化结构、形成政治压力”的三大组成要素,在华外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利益集团。本文采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制度——政策——利益集团”的三维分析范式出发,梳理政府的决策过程、利益集团行为逻辑和行动结果,总结并构建了利益集团影响公共政策决策的理论范式与分析框架。在保护待售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引入外资企业因素,建立了外资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一般性模型。鉴于中国政治体制的特殊性和我国对外经济政策决策过程的内生特性,需要进一步探讨用利益集团经典理论分析我国对外经济政策决策的适用性,确定利益集团在我国对外经济决策体系和宏观政治架构中的位置。不同于西方代议制国家,中国的政治决策体系结构较为复杂,外资企业作为重要的利益集团在决策体系中的位置并不稳定,发挥影响的路径和方式较为隐蔽,外资企业拥有的资源要素和面对的外部条件决定了其在对外经济政策过程博弈能力的强弱。本文回顾了外资企业的在华发展历程,根据在华外资企业拥有的资源禀赋和行为策略建立了外资企业影响我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总体机制和分析框架。外资企业的影响路径分为集体行动和个体行动。集体行动有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两种路径。直接干预路径通过干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影响我国对外经济政策过程。由于我国不允许公开游说且政府的防御性较强,外资企业直接对我国对外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并不大,多是利用我国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表达渠道来传递诉求,通过《企业所得税法》制定过程的案例可窥一二。间接干预路径是外资企业游说母国政府在谈判和磋商中对中国政府施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华美国企业主要通过(1)向美国政府提交报告、(2)院外游说、(3)非正式会晤等政策工具使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界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在华企业的经营困境;第二阶段,美国政府通过多边对话、双边对话和单边行动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从而影响中国对外经济政策决策。这种方式对外资企业改善在华营商环境起到重要作用,政府采购与自主创新脱钩的案例正是外资企业努力的成果之一。两者共同作用,形成了外资企业集体行动影响我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机制。个体行动是从微观层面出发,分析外商投资企业作为个体进行的游说活动。外资企业个体行动几乎无法改变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国家战略方针,但由于央地分权制度、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等原因,外资企业可能对我国地方外资政策产生影响。本文建立合作博弈模型,研究地方政府与外资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出结论:外企的寻租活动投入越高,则当地政府提供的补贴越高。之后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外资企业数据,用聚类稳健标准误下的混合回归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计量结果显示外资企业的寻租投入对政府补贴的影响十分显着,进一步验证了外资企业对我国对外经济政策尤其是地方外资补贴政策存在影响。针对外资企业影响我国政策的行为逻辑和策略方法,本研究从对外经济政策酝酿过程、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提供规范外资企业影响行为的思路,从而保障我国政策制定过程健康有序的开展,为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本文采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重点聚焦于外资企业影响我国对外经济政策路径的分析,从在华外资企业集体行动和个体行动两个角度,研究其政治干预方式和游说机制,并通过“两税合一”、政府采购等案例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外资企业影响我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方式和结果,外资企业的进入使我国的开放程度提高。

刘家良[8](2020)在《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1月15日,中美双方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但中美贸易摩擦处于僵持阶段的状态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而且在新冠肺炎疫情、油价、股市三重影响下,世界经济衰退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保护主义、单边措施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主流。半导体产业一直是中国的关键产业,也在这次中美贸易摩擦中受到较大的冲击。日本半导体产业曾经取得辉煌的成就,一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因此也成为了美国强力干扰的对象。中日两国的半导体产业都曾经和正在经历美国的干扰甚至打压,中国应该吸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以尽快实现半导体的强劲发展。半导体产业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有政府的影响,日美两国的半导体贸易摩擦更是政府直接参与,因此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本文的核心理论,幼稚产业理论解释了后发国家保护半导体产业的必要性,囚徒困境解释了为什么政府的保护不能持续。本文从微观着眼,兼顾日美两国的宏观情况,重点围绕半导体贸易摩擦进行全面的分析。日本在石油危机之后依旧保持稳定发展,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了电子产业,而电子产业的核心就在于半导体。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日本取代美国成为半导体出口大国,这引来美国的反击。美国依托自身的综合实力优势,以国内制裁推动国际谈判,逼迫日本采取措施开放市场;日本试图像往常一样推诿拖拉,但由于半导体产业的特殊性和其他国家与地区对半导体产业的争夺,最终导致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一度衰落。日美半导体产业所发生的摩擦,对两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虽然短期内获得了巨额的收益,但是这种收益是依托于泡沫经济之上,为半导体产业的萎缩埋下伏笔;美国不再坚持自由贸易的立场,转向国家干预,并且获得了在半导体产业内的长足发展;世界范围内的保护主义色彩加深,但是全球半导体技术取得了进步,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从日美摩擦中发展了本地的半导体产业。虽然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还处于追赶阶段,但是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给中国的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启示。从宏观上讲,要深化改革开放,提升本国的经济活力,协调“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微观上讲,半导体产业要立足研发、加大投资,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实现技术突破。在国际事务中,企业应主动开拓出口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政府在谈判中坚持底线,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论文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对论文内容进行铺垫;第二章是理论和定义,阐述半导体产业的特点,界定“贸易摩擦”和“半导体贸易摩擦”,涉及的经济学理论有: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战略贸易政策理论和囚徒困境理论;第三章首先介绍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产生的四个原因,然后对两国的半导体产业及其贸易摩擦的历史过程进行叙述。以两次半导体协议的签署时间为节点,将贸易摩擦分为三个阶段;第四章总结美国在贸易摩擦中所采取的措施,概括来说,就是美国凭借其国际地位采取政治手段,对日本的半导体产业进行打压;第五章归纳日本的应对策略。总体而言,就是防守策略,通过让步缓解矛盾,通过迂回手段化逆境为顺境;第六章从日本、美国、世界三个角度分析此次摩擦所产生的影响。整体来看,既有客观上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有主观上造成的消极影响;第七章,将视角拉回到中国,从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中提炼出对中国的启示,概括中国的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以及中美半导体摩擦过程,总结日本应对策略中在经济、政治上的经验与教训,根据这些经验与教训为中国提出建议。

陈洁[9](2019)在《中国贸易政策效应研究 ——基于自由贸易区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全球多边贸易谈判遇阻的双重压力下,各经济体都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増长驱动力,贸易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FTA)效应成为经济增长点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中国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为研究视角,结合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深入研究中国贸易政策效应。本文为探究中国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而衍生出两个关键问题:(1)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和政策实施效果;(2)中国自由贸易区政策进一步升级的空间。围绕这两个问题,本文一方面验证自由贸易政策对中国经济増长的实际影响,另一方面预估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性,以期从贸易政策视角来寻求中国新的经济増长点。本文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展开分析,首先是基于理论分析层面对贸易政策的各个角度展开研究,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归纳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自由贸易政策驱动经济増长的验证模型和预测模型。实证分析部分选用引力模型进行中国贸易政策的事后验证,选用GTAP模型进行中国贸易政策的事前模拟研究,首先通过引力模型对中国已经制定贸易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事后评估,实证结果发现中国与经济发达FTA伙伴、经济欠发达FTA伙伴和全部FTA伙伴签署自贸协定会对我国经济増长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驱动作用;运用GTAP模型对中国正在拟定贸易政策的经济増长效应进行事前预测,从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正在谈判的FTA在达成后将会从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总量和社会福利水平三个渠道共同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然而,这些自贸区达成后的驱动效应带有不确定性。而且根据模拟正在谈判的FTA政策情况发现,中国经济増长的驱动力与FTA达成的数量、所签自贸协定的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便利化水平呈正向相关。本文不但完善了中国贸易政策实施效应的分析视角,并且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分析方法带来了研究内容上可能的创新点,提出了“自贸区政策驱动经济增长”的观点,最后,本文提出了进一步促进自由化贸易的建议,以期为中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新思路。

陈建军[10](2018)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研究 ——基于空间、文化与制度距离三维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文化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文化经济活动开始超越国界,形成全球文化投资、贸易等资源配置格局。相对于西方文化产业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然而,与普通商品存在不同之处,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很强的精神价值、符号价值和社会价值,它可以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文化思想、行业习惯、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竞相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努力消除对外文化贸易中出现的文化折扣现象,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而由此也引起了以“文化例外”为重要表现的国际文化贸易争端。可以说,未来全球国际贸易竞争不单纯是货物贸易竞争,而是包括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在内的全方位的国际贸易竞争。因而,结合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探讨我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的相关理论、政策、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从空间距离、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三维视角进行实证分析,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文化产品贸易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我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基础,重点从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不完全竞争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战略性贸易理论,分析了国际贸易理论在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中的适用性。为了给第四、五、六章基于空间、文化和制度距离三维视角的“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实证分析提出现实依据,第三章专门探讨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原因。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虽然增速快,但其供给质量和贸易水平并不高;文化贸易比重低,且文化服务贸易逆差大。在文化产品贸易结构层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呈现三大特征,即文化产品贸易的总体性顺差与结构性逆差同时并存、文化产品区域出口结构集中于东南亚地区、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同时,还从重视程度、文化折扣、文化企业主体、文化贸易政策、文化贸易人才和目标市场六大层面分析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在第四、五、六章的实证分析部分,第四章主要是依据所采用的测算公式以及所采用的样本数据计算了三维距离指数,认为“一带一路”样本国家与中国在地理距离上的差异最小,仅为1.01,而在法律制度、企业运行和管理制度、经济制度上与中国差距最为明显,分别高达1.6、1.57、1.48和1.51。第五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就三维距离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文化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三维距离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文化产品贸易的影响差异较大。最后,为了考察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我们还采用了经典引力模型就三维距离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文化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变量的估计值的方向及其显着性检验均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估计结果完全吻合,从而证实了本文实证检验模型设定的稳健性,估计结果可靠。本文遵循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先是分析和梳理国际文化贸易的理论基础,认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于分析文化贸易,并对基于引力模型及修正的引力模型等文化产品贸易模型进行介绍和分析,从而为后面的实证分析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坚持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主要章节内容包括五大块,即为第二、三、四、五、六章。(1)第二章为我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的理论基础。本部分先是梳理文化产品贸易的理论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文化产品贸易的适用性,最后介绍了当前文化产品贸易模型,从而为后面三、四、五章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第三章为中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主要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考察我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客观分析。(3)第四章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三维距离测算。依次从测算方法选择、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等方面,分别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制度距离等进行了测算,并依据所采用的测算公式以及所采用的样本数据计算了三维距离指数。(4)第五章为三维距离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主要是就地理距离、文化距离与制度距离这三维距离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影响进行理论预测与说明,即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就三维距离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文化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5)第六章为三维距离视角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圈层分析,主要通过依据制度距离大小将6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三个圈层结构,并运用随机前沿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双边文化产品贸易圈层效应的估计。最后,结论与展望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二、试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理论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理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技术民族主义与美国对苏联、日本的高技术遏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概念解析与研究框架
四 美国对苏联的高技术遏制及其成效分析
五 美国对日本的高技术遏制及其成效分析
六 结论与启示

(2)中国高技术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及文献综述
        三、研发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影响的相关研究
        四、税收对高技术产业影响的相关研究
        五、专利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影响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来源
    第四节 技术路线与文章结构
        一、技术路线
        二、文章结构
    第五节 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章 R&D补贴、税收优惠与行业出口理论分析
    第一节 利润转移理论分析
    第二节 外部经济理论分析
    第三节 理论假说
第三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现状分析
    第三节 R&D补贴现状和税收优惠现状分析
        一、高技术产业R&D补贴现状
        二、高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现状
第四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证分析
    第一节 高技术产业分行业出口的影响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设定
        三、行业总体回归结果
        四、不同类型的产业出口的影响
    第二节 省份高技术产业出口影响差异分析
        一、变量设定
        二、省际高技术产业出口回归结果
        三、东部、中部和西部分组分析
    第三节 R&D补贴和税收强度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一、鼓励科技创新型产业国际R&D合作
        二、应用互动型产业提高补贴强度,降低税收强度
        三、东部地区降低税收,优化R&D补贴结构
        四、中西部地区培育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五、避免国际R&D补贴和税收优惠竞争
        六、高技术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综合扶持手段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3)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3.4 比较分析的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般分析
    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和性质
        2.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
        2.1.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性质
        2.1.3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区别
        2.1.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体系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渊源
        2.2.1 比较优势与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2.2.2 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理论
        2.2.3 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
        2.3.1 利润转移理论
        2.3.2 外部经济理论
    2.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评析
        2.4.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突破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局限和消极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演变
    3.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
        3.1.1 限制进口的政策
        3.1.2 扶植和振兴出口的政策
        3.1.3 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
    3.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
        3.2.1 实施分阶段贸易自由化政策
        3.2.2 实施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政策替代直接进口限制
        3.2.3 通过放松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2.4 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
    3.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形成时期(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
        3.3.1 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3.3.2 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
        3.3.3 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3.3.4 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3.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稳定发展时期(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
        3.4.1 贸易政策的重心向贸易和投资并举的方向转变
        3.4.2 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3.4.3 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并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主要实施方式
    4.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
        4.1.1 国家战略与贸易政策的关系
        4.1.2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基础
    4.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实施方式
        4.2.1 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
        4.2.2 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持战略产业发展
        4.2.3 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4.2.4 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
        4.2.5 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层面分析
    5.1 战后日本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结合发展
        5.1.1 产业政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5.1.2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着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2 日本汽车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2.1 汽车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5.2.2 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采取的保护和扶植政策
        5.2.3 日本汽车产业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5.2.4 日本汽车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5.3 日本钢铁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3.1 钢铁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5.3.2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保护政策
        5.3.3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扶植政策
        5.3.4 日本钢铁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5.4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4.1 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5.4.2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保护政策
        5.4.3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植政策
        5.4.4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与半导体产业国际竞争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企业层面分析
    6.1 日本的企业组织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1.1 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基础载体
        6.1.2 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运行机制
        6.1.3 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稳固的前沿阵地
    6.2 日本的企业并购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2.1 日本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特点
        6.2.2 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
    6.3 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3.1 日本对外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6.3.2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贸易利益密切结合
        6.3.3 跨国公司及经营战略中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
    6.4 日本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4.1 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配合
        6.4.2 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
        6.4.3 企业研发战略的效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积极效果及消极影响
    7.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
        7.1.1 目标明确
        7.1.2 重点突出
        7.1.3 灵活运用
        7.1.4 追求动态效应
    7.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积极效果
        7.2.1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7.2.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7.2.3 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7.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消极影响
        7.3.1 贸易摩擦频发
        7.3.2 经济对外依赖加深
        7.3.3 产业“空心化”风险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8.1 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
        8.1.1 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
        8.1.2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
        8.1.3 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8.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8.2.1 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
        8.2.2 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
        8.2.3 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8.2.4 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
        8.2.5 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东盟对华保障措施的原因及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简评
        1.2.1 关于中国与东盟贸易状况的研究
        1.2.2 关于中国与东盟贸易摩擦的研究
        1.2.3 关于保障措施的研究
        1.2.4 关于GTAP模型应用的研究
        1.2.5 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WTO保障措施理论概述
    2.1 保障措施概念及主要特征
        2.1.1 保障措施的概念
        2.1.2 保障措施的主要特征
        2.1.3 与反倾销反补贴的对比特征
    2.2 保障措施的实施条件
    2.3 特别保障措施
    2.4 实施保障措施的理论依据
        2.4.1 幼稚产业保护论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第三章 东盟实施对华保障措施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3.1 国外对华保障措施的现状
        3.1.1 国外对华保障措施调查的国别统计
        3.1.2 国外对华保障措施调查的行业统计
    3.2 东盟国家对华保障措施的现状和特点
        3.2.1 立案数量呈倒U型分布
        3.2.2 国别分布相对集中
        3.2.3 钢铁成为主要目标产业
        3.2.4 最终保障措施实施比例高
    3.3 主要东盟国家对华保障措施的总体概况
        3.3.1 印度尼西亚
        3.3.2 菲律宾
        3.3.3 马来西亚
        3.3.4 泰国
        3.3.5 越南
第四章 东盟实施对华保障措施的原因分析
    4.1 基于国际视角的原因分析
        4.1.1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4.1.2 WTO制度体系存在缺陷
    4.2 基于东盟视角的原因分析
        4.2.1 一直存在贸易失衡
        4.2.2 东盟国家竞争力的差异
        4.2.3 中国威胁论
    4.3 基于中国视角的原因分析
        4.3.1 中国产品缺乏竞争力
        4.3.2 中国出口企业秩序混乱
        4.3.3 行业协会运行机制存在缺陷
    4.4 钢铁成为东盟对华保障措施目标产业的原因分析
        4.4.1 中国与东盟钢铁产品贸易情况
        4.4.2 东盟方面的原因
        4.4.3 中国方面的原因
第五章 东盟实施对华保障措施的福利水平分析
    5.1 自由贸易一般情况分析
    5.2 提高关税对东盟国内福利效应分析
    5.3 进口配额对东盟国内福利效应分析
    5.4 关税配额对东盟国内福利效应分析
第六章 实证分析
    6.1 GTAP模型的相关介绍
        6.1.1 模型的基本原理
        6.1.2 理论模型结构
    6.2 GTAP模型的设定
        6.2.1 数据的处理
        6.2.2 模拟情景的设定
    6.3 GTAP实证模拟结果及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及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出口信用保险与全球国际贸易发展
        1.1.2 出口信用保险与中国国际贸易发展
        1.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2 研究路线与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1.5 本章小结
2.概念范畴界定和政策性理论基础
    2.1 重要概念界定
        2.1.1 出口贸易中的风险
        2.1.2 出口信用保险的概念、特点
        2.1.3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概念
        2.1.4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属性特征
        2.1.5 政策性与商业性出口信用保险的辨析
    2.2 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成因的理论
        2.2.1 市场缺陷理论
        2.2.2 风险感知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2.4 政策工具理论
        2.2.5 出口补贴合法化理论
    2.3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
        2.3.1 新要素禀赋理论
        2.3.2 异质性企业理论
        2.3.3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2.3.4 贸易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2.4 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的理论综合分析
        2.4.1 风险的特殊性阻碍出口贸易的发展
        2.4.2 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属性体现为支持出口贸易
        2.4.3 国际规则是政策性方式的制度保障和财务约束
    2.5 本章小结
3.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特征事实及演变
    3.1 全球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与政策性演进
        3.1.1 萌芽期:商业化经营,金融属性明显
        3.1.2 起步期:政府积极参与,政策属性凸显
        3.1.3 发展期:政策属性与金融属性有机融合
        3.1.4 调整期:全球金融危机后政策属性强化
    3.2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与政策性演进
        3.2.1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演进
        3.2.2 我国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履职成效
        3.2.3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政策性特征
    3.3 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演进的趋势特点
        3.3.1 政策性贯穿信用保险发展各个阶段
        3.3.2 政策性发挥与风险状况高度相关
        3.3.3 逆周期调节机制是政策性体现的关键领域
    3.4 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功能与促进出口的政策性目标
        3.4.1 政策性金融视角的功能分析
        3.4.2 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功能分析
        3.4.3 促进出口的政策性目标与功能框架
        3.4.4 空间逆向调节机制和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拓展
    3.5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模式的国际比较
        3.5.1 经营模式的国际比较
        3.5.2 不同模式下的政府角色
        3.5.3 伯尔尼协会成员对出口贸易影响
        3.5.4 国际信用保证保险协会成员对出口贸易影响
    3.6 政策性模式选择的结论与启示
        3.6.1 经营模式选择与政策目标实现
        3.6.2 经营模式选择与国家国情
        3.6.3 欧盟商业化模式的特殊成因
    3.7 本章小结
4.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基础:基于供需视角分析
    4.1 出口贸易中的风险感知与出口信用保险需求
        4.1.1 风险感知与保险需求
        4.1.2 企业的保险需求
        4.1.3 认知偏差与企业保险需求
        4.1.4 出口贸易中的企业风险感知与出口信用保险需求
    4.2 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的供给
        4.2.1 风险评估与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供给
        4.2.2 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供给的目标
        4.2.3 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供给的产品及服务
        4.2.4 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供给的特点
        4.2.5 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供给的规模经济
    4.3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供求与出口贸易的经济视角
        4.3.1 出口信用保险的市场均衡悖论和政策价值
        4.3.2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外部性与国际贸易发展分析
        4.3.3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4.3.4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影响的福利分析
    4.4 本章小结
5.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演化博弈视角
    5.1 政策性目标和模型选择、假设
        5.1.1 政策性目标和模型选择
        5.1.2 模型假设
    5.2 模型构建和分析
        5.2.1 模型构建
        5.2.2 模型求解
        5.2.3 模型结果
    5.3 实现政策性目标的建议
        5.3.1 政府的角色
        5.3.2 政策性保险机构的应对
        5.3.3 企业的风险应对
    5.4 本章小结
6.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以中国为例的实证
    6.1 政策性目标和中国特点
        6.1.1 我国政策性目标的特殊性
        6.1.2 中国二元贸易结构特征的研究
    6.2 假设、变量与模型构建
        6.2.1 政策性功能的作用机制和假设
        6.2.2 变量选取
        6.2.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6.2.4 计量模型构建
    6.3 实证检验及分析
        6.3.1 基本模型和考虑内生性以后的模型
        6.3.2 门槛效应模型:保费作为门槛
        6.3.3 门槛效应模型:赔付率作为门槛
        6.3.4 实现政策性目标的建议
    6.4 本章小结
7.国际贸易新格局下的风险变化与政策性调整
    7.1 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7.1.1 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强化
        7.1.2 反全球化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7.1.3 全球贸易的规则面临冲击和挑战
    7.2 国际贸易的风险变化
        7.2.1 政治、金融风险的贸易传导加速
        7.2.2 战争风险威胁仍然较大
        7.2.3 突发事件影响国际贸易风险
        7.2.4 风险源众多,风险网状交织传导
        7.2.5 企业的风险感知变化和风险管理需求
    7.3 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模式的问题和变革
        7.3.1 政策性模式的问题
        7.3.2 政策性与商业性模式的关系
        7.3.3 政策性模式的变革
    7.4 中国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机遇与发展建议
        7.4.1 政策性与金融性的协调平衡
        7.4.2 中国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机遇
        7.4.3 中国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建议
    7.5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经贸摩擦与国家安全 ——基于日美经摩擦与中美经贸摩擦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根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框架和方法
    四、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经贸问题安全研究的理论问题
    一、经济安全的理论探讨
    二、经贸问题的安全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战后日美经贸摩擦的演变
    一、经济景气与日美贸易逆差
    二、产业升级与日美贸易摩擦
    三、日元升值与日美投资摩擦
    四、管理贸易与美国敲打日本
    五、体制摩擦与对日修正主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后中美经贸摩擦的演变
    一、改革开放与中美贸易逆差
    二、中美经贸摩擦的历史回顾
    三、特朗普任内的中美贸易战
    四、两次经贸摩擦的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贸摩擦与美国国家战略
    一、美国国家战略视角下的日美经贸摩擦
    二、美国国家战略视角下的中美经贸摩擦
    三、特朗普政府的战略调整与中美贸易战
    四、美国国家战略视角下的两次经贸摩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贸摩擦与国家安全
    一、福利层次下的经贸摩擦
    二、权力层次下的经贸摩擦
    三、手段层次下的经贸摩擦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外资企业影响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思路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1.5 核心概念及界定
        1.5.1 外资企业
        1.5.2 对外经济政策
        1.5.3 利益集团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对外经济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2.1.1 政治经济学产生与发展
        2.1.2 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
    2.2 外资利益集团理论综述
        2.2.1 利益集团理论
        2.2.2 外资利益集团
    2.3 利益集团和中国政治
        2.3.1 中国政治体制
        2.3.2 中国利益集团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利益集团行为影响政策机制的理论范式与分析框架
    3.1 .利益集团和政策过程
        3.1.1 政策过程分析
        3.1.2 利益集团行动逻辑
        3.1.3 结果分析
    3.2 利益集团影响政策决策的经典理论模型
        3.2.1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
        3.2.2 非合作博弈模型
        3.2.3 “保护待售”模型
    3.3 外国资本影响对外经济政策的理论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资企业影响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行为逻辑
    4.1 中国政治体制特性
        4.1.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1.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1.3 国务院
    4.2 中国对外经济政策制定
        4.2.1 政策制定过程
        4.2.2 政策制定机构
        4.2.3 加入WTO后的新特点
    4.3 对外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外资企业的行为逻辑
        4.3.1 外资企业在中国政治决策体系中的位置
        4.3.2 外资企业的资源禀赋
        4.3.3 外资企业影响中国政策决策的方式与手段
    4.4 外资企业影响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路径和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回顾:1978年-2019年
    5.1 第一阶段:外资初步发展与试点探索阶段(1978年-1991年)
    5.2 第二阶段:外资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2000年)
    5.3 第三阶段:外资高层次开放阶段(2001年-2011年)
    5.4 第四阶段:外资全面开放阶段(2012年至今)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资企业集体行动影响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分析
    6.1 概述
    6.2 外资企业集体行动的直接作用路径:干预东道国政府
        6.2.1 影响立法机关
        6.2.2 影响行政机关
        6.2.3 案例分析:“两税”合一的博弈过程
    6.3 外资企业集体行动的间接作用路径:游说母国政府
        6.3.1 第一阶段:在华外资企业游说母国政府
        6.3.2 第二阶段:外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施压
        6.3.3 案例分析:政府采购与自主创新脱钩
    6.4 外资企业对华策略现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外资企业个体行动影响对外经济政策的分析
    7.1 .传统“反向寻租”理论和外资企业个体行动的寻租行为
        7.1.1 地方优惠外资政策和传统“反向寻租理论”
        7.1.2 外资企业寻租行为
    7.2 外资企业寻租行为的理论模型
    7.3 外资企业寻租行为的实证分析
        7.3.1 研究假设
        7.3.2 数据、变量和实证方法
        7.3.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规范在华外资企业影响对外经济政策过程的建议
    8.1 对外经济政策酝酿过程中规范外资企业行为的思路
    8.2 对外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规范外资企业行为的思路
    8.3 对外经济政策执行过程中规范外资企业行为的思路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相关文献
        1.2.2 国外相关文献
第2章 贸易摩擦及相关理论
    2.1 贸易摩擦的相关概念
        2.1.1 贸易摩擦的概念
        2.1.2 半导体贸易摩擦的概念及其特点
    2.2 相关理论
        2.2.1 幼稚产业保护论
        2.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2.2.3 囚徒困境理论
第3章 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的起因与演变过程
    3.1 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的起因
        3.1.1 产业发展模式不相同
        3.1.2 市场开放度不一致
        3.1.3 进出口数量不平衡
        3.1.4 美国对自身国际地位的维护
    3.2 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的演变过程
        3.2.1 签署《日美半导体协议》之前的日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情况
        3.2.2 两次日美半导体协议之间的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
        3.2.3 《新日美半导体协议》签署后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的发展
第4章 美国在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中所采取的措施
    4.1 制造国际压力逼迫日本在经济领域的让步
        4.1.1 通过外交谈判签署协议
        4.1.2 依据美国法律开展各项调查
        4.1.3 通过政治手段干预日本企业的发展
    4.2 国内通过相关议案赋予政府部门干预权限
        4.2.1 对原有法律体系扩充
        4.2.2 国会讨论或通过关于日美贸易问题的相关议案
第5章 日本在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中的应对策略
    5.1 提高日本国内市场的开放程度
        5.1.1 调整关税体系
        5.1.2 对现有市场结构进行改革
        5.1.3 签订个别市场分类协议
    5.2 通过价格管制间接实现“全面”的自主限制出口
    5.3 通过扩大对外投资“迂回”缓解贸易摩擦
        5.3.1 通过对美国的投资缓解贸易摩擦
        5.3.2 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规避贸易摩擦
第6章 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产生的影响
    6.1 对日本的影响
        6.1.1 短期影响
        6.1.2 长期影响
    6.2 对美国的影响
        6.2.1 美国的经常项目收支明显改善
        6.2.2 美国企业不得不大力研发新技术以保证技术优势
        6.2.3 美国开始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
        6.2.4 美国获得了日本直接投资的一部分
    6.3 对世界的影响
        6.3.1 短期内进一步加重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色彩
        6.3.2 促进了全球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进步
        6.3.3 半导体产业从日本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第7章 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启示
    7.1 中美贸易摩擦在半导体产业上的表现
        7.1.1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情况
        7.1.2 中美半导体贸易摩擦
    7.2 日本应对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上的经验与教训
        7.2.1 日本在应对摩擦时的经验
        7.2.2 日本在应对摩擦时的教训
    7.3 吸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妥善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7.3.1 调整出口结构,促进产品差异化与市场多元化
        7.3.2 加强自主研发力度以掌握核心技术
        7.3.3 面对贸易摩擦要积极应对
        7.3.4 有效利用WTO框架下的多边谈判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贸易政策效应研究 ——基于自由贸易区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梳理及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贸易政策
        2.1.2 区域经济一体化
        2.1.3 自由贸易区与自由贸易协定
        2.1.4 自由贸易区与自由贸易园区
    2.2 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2.2.1 保护贸易理论
        2.2.2 传统自由贸易理论
        2.2.3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2.3 贸易政策的研究现状
        2.3.1 贸易政策的制定与选择
        2.3.2 贸易政策的内生机制
        2.3.3 贸易政策与异质性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
        2.3.4 贸易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
        2.3.5 贸易政策效应的分类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贸易政策的国际比较与中国贸易政策的发展情况
    3.1 贸易政策的国际比较
        3.1.1 美国贸易政策变化
        3.1.2 欧洲贸易政策变化
        3.1.3 小结
    3.2 中国贸易政策的发展历程
        3.2.1 1949 —1977 年:改革开放之前的保护型贸易政策
        3.2.2 1978 —1991 年:逐渐开放的贸易政策
        3.2.3 1992 —2000 年:国家管制下趋向贸易自由化的保护贸易政策
        3.2.4 2001 年至今:WTO规则下公平与保护并存的对外贸易政策
    3.3 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情况
        3.3.1 中国FTA战略的阶段特征
        3.3.2 中国FTA建设的总体态势
        3.3.3 中国FTA伙伴的区位选择
        3.3.4 中国FTA的建设路径
第四章 中国已经制定贸易政策的事后评估
    4.1 对外贸易增长效应
        4.1.1 扩展贸易引力模型构建
        4.1.2 变量描述
        4.1.3 全样本实证结果
        4.1.4 分样本实证结果
    4.2 经济总量扩大效应
        4.2.1 经济总量扩大方程构建
        4.2.2 变量描述
        4.2.3 分组回归及实证分析
    4.3 实证小结
第五章 中国正在拟定贸易政策的事前预测
    5.1 GTAP模型构建
    5.2 GTAP模拟工具与主要指标
        5.2.1 数据库与模拟工具
        5.2.2 主要指标
    5.3 GTAP模拟设定
        5.3.1 区域与产业部门的分组设定
        5.3.2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幅度设定
        5.3.3 模拟情景设定
    5.4 实证结果
        5.4.1 对外贸易增长效应
        5.4.2 经济总量扩大效应
        5.4.3 社会福利提高效应
    5.5 实证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优化自贸区谈判策略
        6.2.2 结合“一带一路”开拓自贸区范围
        6.2.3 提升自贸区自由化及便利化水平
        6.2.4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研究 ——基于空间、文化与制度距离三维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我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基础概述
    第一节 国际文化贸易理论梳理与回顾
        一、国际文化贸易概念界定及其分类研究梳理
        二、主要文化贸易理论研究梳理
    第二节 文化贸易政策的理论意蕴
        一、文化贸易政策源起简析
        二、文化贸易政策兴起的法律渊源
        三、各种多边贸易协定中关于文化贸易政策的规定
    第三节 国际贸易理论在文化产品贸易中适用性分析
        一、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二、不完全竞争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四、战略性贸易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第三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原因剖析
    第一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整体情况
        一、文化贸易增速较快,但供给质量不高
        二、文化贸易比重低,且文化服务贸易逆差大
    第二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结构分析
        一、文化产品贸易总体性顺差和结构性逆差同时并存
        二、文化贸易的区域结构相对集中,东南亚是主要出口区域
        三、文化产品贸易中进出口产品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一、缺乏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产业的足够重视
        二、缺乏应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遭遇“文化折扣”的办法
        三、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集团
        四、缺乏完善的文化贸易政策体系
        五、缺乏高端的文化贸易人才
        六、准确把握对外文化产品贸易的目标市场
第四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三维距离测算
    第一节 地理距离的测算
        一、测算方法选择、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测算结果
    第二节 文化距离的测算
        一、测算方法选择、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测算结果
    第三节 制度距离的测算
        一、测算方法选择、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测算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维距离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研究假设
        一、地理距离对文化产品贸易影响的理论假说
        二、文化距离对文化产品贸易影响的理论假说
        三、制度距离对文化产品贸易影响的理论假说
    第二节 模型构建
        一、经典引力模型
        二、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三、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方案
    第三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一、文化产品贸易数据样本
        二、三维距离数据样本
        三、控制变量数据样本
    第四节 回归结果分析
        一、变量数据的统计描述
        二、实证检验结果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一、对采用地理距离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考察
        二、对采用文化距离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考察
        三、对采用制度距离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考察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维距离视角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圈层分析
    第一节 三维距离视角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圈层分析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圈层结构的理论依据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圈层结构划分
    第二节 空间距离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圈层效应分析
        一、特征事实分析
        二、计量结果分析
        三、小结
    第三节 文化距离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圈层效应分析
        一、特征事实分析
        二、计量结果分析
        三、小结
    第四节 制度距离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圈层效应分析
        一、特征事实分析
        二、计量结果分析
        三、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分析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四、试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理论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民族主义与美国对苏联、日本的高技术遏制[J]. 林娴岚.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1(12)
  • [2]中国高技术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D]. 吴佳磊.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D]. 邵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4]东盟对华保障措施的原因及福利效应研究[D]. 侯菁. 广西大学, 2020(07)
  • [5]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及对出口贸易的影响[D]. 毛勤晶.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6]经贸摩擦与国家安全 ——基于日美经摩擦与中美经贸摩擦的比较研究[D]. 丁敏潇. 南京大学, 2020(07)
  • [7]外资企业影响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 蒋捷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8]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研究[D]. 刘家良. 吉林大学, 2020(08)
  • [9]中国贸易政策效应研究 ——基于自由贸易区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D]. 陈洁.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10]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研究 ——基于空间、文化与制度距离三维视角[D]. 陈建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战略贸易政策理论的理论基础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