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环境说、人生历程说——儿童心理发展的两种新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朱秀凌[1](2018)在《青少年网络安全的预警与引导机制探究——以发展生态学为视角》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在成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学习、交流和娱乐方式的同时,也使他们遭受的网络风险(如网络欺凌、网络诱拐、网络隐私侵犯等)日益增多。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借鉴国外青少年网络安全治理的经验,在发展生态学的视角下,构建起一个有效的青少年网络安全的预警与引导机制:微系统——家庭和学校的网络安全素养教育,中系统——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交流协作,外系统——社会力量的支持,大系统——国家政策法规的保障,能够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安全、健康地使用网络。
刘叶[2](2015)在《小学校园空间的趣味性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小学校园是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小学校园空间对儿童的认知、言语、情感、个性、社会性等行为发展都有着潜在的影响力。但是,长期以来小学校园建设过于标准化、程式化,缺少从儿童发展、需求的角度进行设计。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将“趣味性”贯穿整个小学校园空间设计之中,进行尊重儿童本性发展的设计尝试,意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及塑造活泼开放的趣味性空间,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空间,并对其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小学教育学、儿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环境行为学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小学校园空间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求证趣味性设计在小学校园空间设计中的必然性和客观性。笔者对部分地区的小学校园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从室内外空间功能和空间氛围这两方面分析学校的空间趣味性设计问题和需求。基于以上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考察,本文提出符合儿童发展的小学校园空间的趣味性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方法。有趣味性的小学校园空间,可以引起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并带来愉悦的情绪,多样有趣的学习空间可以陶冶儿童的心灵,丰富和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和情趣,激发儿童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本文通过承德市平泉县城北小学(新建)的实际设计案例,考察分析了城北小学校园的空间现状后提出适宜该学校的设计优化思路。本文对小学校园空间的趣味性设计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推导和实践应用,试图为创造一个多层次、多功能而又富有趣味变化的小学校园空间提供更多的参考。
张营[3](2015)在《幼儿气质、同伴接纳对其人格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是心理学界备受关注的话题,也是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一项任务。幼儿阶段是儿童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人格发展会受到来自自身及周围环境等各方面影响。其中,气质是个体本身先天就有的,是人格发展的生物基础。同伴接纳作为一种重要的同伴关系,可用来探讨幼儿在同辈群体中受欢迎的程度,两者在幼儿人格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研究考察幼儿气质、同伴接纳对其人格的影响机制,从而为促进幼儿人格的培养和健康发展提供心理依据。本研究以班级为单位,随机选取了大连市3所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幼儿,有效被试共553人,通过儿童气质教师评定问卷、幼儿人格发展教师评定问卷和同伴提名法,测得幼儿气质、同伴接纳和人格变量,并对三者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考察气质、同伴接纳对幼儿人格的影响路径,检验同伴接纳在气质对人格各维度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幼儿气质对人格的影响体现在气质的情绪性、活动性、反应性、社会抑制性和专注性各自对人格五个维度的不同预测作用上。在智能特征方面,反应性对其预测作用最大;在认真自控和亲社会性方面,专注性对其预测作用最大;在外倾性方面,社会抑制性对其预测作用最大;在情绪稳定性方面,情绪性对其预测最大。(2)同伴接纳对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和亲社会性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3)同伴接纳在专注性对智能特征、认真自控、亲社会性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各自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0.135%、16.279%、23.784%。
韩莉[4](2014)在《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创设的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创设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部分,对幼儿的个性化学习与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幼儿园班级活动区的创设非常火热,笔者通过对此现象的观察与了解,发现活动区创设火热化的背后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活动区创设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于是就此提出了对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创设有效性的研究。笔者采取目的式抽样,选取了C市A、B两所示范性幼儿园,共6个班级,运用了观察表以及访谈的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四个方面对幼儿园班级活动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静态方面关注的是活动区中的客观物质环境创设;动态方面关注的是活动区活动的管理保障、教师对活动区活动的指导以及幼儿在活动区中的表现三个方面。现状调查的结果如下:首先,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客观物质环境的创设从静态方面来看是可以满足幼儿发展需求的,但是却不能根据幼儿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动;其次,从动态方面来看,活动区活动的保障水平较低,教师对活动区活动的指导不够恰当,导致幼儿在活动区活动的表现水平不高。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调查发现,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创设的功能在幼儿园当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有效性是较低的。笔者在对幼儿园班级活动区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活动区创设有效性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创设理念与实践存在偏差;第二,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创设的客观物质环境不能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的需要,比如,区域空间过于封闭、各区域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操作材料过于华丽缺乏实用性、材料与材料之间缺乏互动,区域标示不够生动形象,创设缺乏幼儿的参与等;第三,幼儿园班级活动区活动缺乏足够的时间保障,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作为支撑,导致活动区开展的随意性较大;第四,教师对活动区活动的指导能力不足,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角色定位,缺乏应有的观察能力及反思能力,指导的方式方法不够恰当。基于对幼儿园班级活动区有效性较低的原因分析与探讨,笔者认为,可以从转变活动区创设观念(空间布局观念,材料投放观念)、给幼儿园班级活动区提供充足有效的保障(时间保障,空间保障等)、提高教师对活动区的指导能力(观察能力、指导能力和反思能力)以及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着手,解决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创设当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创设的有效性,进而充分发挥班级活动区的功能和价值,以促进幼儿在活动区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梁龙芳[5](2014)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 ——对初任教师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幼儿园具体的活动情景中,教师的非言语行为结合教学内容和幼儿的特点,以交流、传授知识为目的,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起着加强和配合言语、实现反馈、传达感情的重要作用。但从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情况看,还有许多教师对它的运用只是处于不自觉的阶段,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它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一问题,从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非言语行为入手,以两位幼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幼儿园区域活动为情境来实施个案研究,为初任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运用非言语行为提供借鉴。研究通过实地观察、教师访谈等获得两位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非言语行为的多种资料,经过对资料的分析归纳,形成本文,以期反映出真实教育实践中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非言语行为的现状。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将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分为说明性非言语行为、象征性非言语行为、表露性非言语行为、无关性非言语行为、工具性非言语行为、距离性非言语行为这六类。研究从这六个维度分析,对比两位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统计数据和活动案例,得出这两位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非言语行为的异同点是:1、在区域活动中,两位教师以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的经验为着眼点,非言语行为以说明性非言语行为为主,便于幼儿接受知识。但两位教师因教学经历的差异,对说明性非言语行为的介入时机把握不同;2、在区域活中,两位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运用较为注重情感交流,对表露性非言语运用的不同导致幼儿回应存在差异;3、在区域活中,两位教师对非言语行为的运用灵活,但“度”的掌控不同;4、在区域活中,两位教师非言语行为存在“表演”单一化的问题。根据本研究的分析,结合访谈结果,研究寻找出影响幼儿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教学经历、教学观念、个性特征以及区域活动的内容。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对初任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非言语行为提出了几点教育建议:1、让“爱的非言语行为”贯穿于区域活动始终;2、提高初任幼儿教师运用非言语行为进行师幼沟通的技巧;3、加强初任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运用非言语行为时的自我控制能力;4、初任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运用非言语行为要把握“度”的问题;5、非言语行为由“表演单一化”到“表演丰富、真实”的转变。
傅小芳[6](2013)在《高师院校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人类发展生态学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专业认同问题是人们持续关注的一个热点。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在研究方法上给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借用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观点,对影响高校学前教育男生的专业认同的生态环境因素进行探讨,进而希望能唤起人们对高校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的生存环境的关注。
李瑶[7](2012)在《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分析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文中指出青少年群体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背景下有着自身独具的特点。青少年阶段正是各种价值观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纷繁复杂的环境会对他们产生或正向或负向的影响。而本文则以青少年群体为分析主体,从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这一视角出发,试图探讨不同层次的"环境"因素会对青少年群体在成长过程中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
袁曦[8](2011)在《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杭州市学龄前儿童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不同。目前,我国主要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教养方式:亲代教养和隔代教养,并且隔代教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无论是亲代教养还是隔代教养,若要对儿童发生作用、起到预期成效则取决于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一般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血缘性关系。通过都当下亲子关系的调查发现:亲子关系的内涵已悄然发生变化,由子女与父母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拓展为子女与父母、(外)祖父母三代人之间的关系。发生这种改变的重要原因即当代隔代家庭、隔代抚养的普遍化。已有的研究认为,当前中国城乡普遍存在的隔代教养模式对儿童成长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如祖代过于溺爱儿童、容易包办百事等。然而,本研究认为,这并不能够说明亲代教养就一定比隔代教养有利。亲代教养同隔代教养一样存在诸多问题:在教养儿童时,重视物质方面的满足,忽视精神方面的培养和关注;重视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提高,轻视社会道德的教育。等等诸如此类。隔代教养和亲代教养在观念和行为上的差异和冲突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因为祖代和亲代生存的社会背景、教育水平、教养知识和经验的来源都不同,所以在教养儿童上面自然存在着差别。然而,无论是亲代教养还是隔代教养,其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那么这种不同便可视为“和而不同”,也就是说隔代教养和亲代教养不是二元对立不可调和的,而是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环境是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主要是指家庭气氛。温暖、和谐、平静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能够使父母的教养行为更加行之有效。家庭外的社会环境对儿童教养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有社区、幼儿园等。针对在调查中所了解到当代城市儿童亲子关系和教养现状,笔者提出了三点建议:父母要与子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给儿童提供正确的榜样示范以及父母要给儿童提供优良的教养环境。在文章最后,笔者运用布朗芬布伦纳的“四系统观”观点,从生态环境学理论出发,强调环境对于儿童的作用,指出教养儿童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情,更需要社区、幼儿园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积极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发挥整合优势,才是教养儿童的成功之道。
刘美玲[9](2010)在《微观系统视角下城市新移民子女身份的建构》文中认为传统的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相连的,为方便国家行政管理施行的一项制度。但随着改革开放,农业、工业发展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以土地为依据的“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乡城二元户籍制度,失去应有的管理作用,成为影响社会健康发展的制度障碍。本文以身份建构为切入点,通过田野调查等定性研究方法研究城乡户籍制度下城市新移民子女在微观系统中的身份建构过程。文章首先在对身份认同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勾勒出分析框架;随后分别从新移民子女在家庭和学校①两个微观系统中发生的日常活动进行陈述分析,借助新移民子女对自身生活经历的叙述方式,剖析新移民子女在不同环境下与他者的互动中对身份的感知、体验与评价情况。在家庭系统中,从新移民子女家庭结构类型、家庭居所的对比、亲子日常活动和应急事件(家庭求学策略)四个方面探讨新移民子女身份的建构过程。在学校系统中从新移民子女对学校践行制度的反馈、师生互动、同伴交往三个方面揭示新移民子女身份的建构过程。他们对学校制度的反馈及其与老师、同伴的互动体现了其身份是在与他者互动中建构起来的。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与反思:即他们之所以建构出“外地人”身份,主要源于家庭和学校系统中群体边界符号的生成(制度是边界产生的根源)和主体与环境在互动基础上通过语言叙事进行的巩固与内化。他们对身份的定位,是以移民经历与自身对未来身份的想象为基础,不断建构与重构的过程。
杨雅慧[10](2009)在《澳大利亚维州地区儿童汉语教学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汉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运用,海外的汉语学习者数量迅速增长。“汉语”的持续升温,对汉语师资和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汉语教学如何适应国际化,面对不同国别和语种如何进行区别化研究,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鉴于此,笔者利用一年在澳大利亚维州地区作为志愿者汉语教师的机会,考察了当地小学的汉语模式,以期为即将赴往澳洲或其他英语国家进行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教师提供有意的借鉴。本文首先通过收集和分析文献材料,了解当地教学模式所依据的理论基础:通过考察教学大纲,了解当地的教学目的和评估方法。然后发放调查问卷、对教师进行访谈和课堂观察,较为详尽的描写了当地模式的教学流程和教学策略及特点。最后按照教学目的、理论基础、教学流程、教学策略及特点和教学评价五个部分构建出澳大利亚维州地区小学外语的教学模式。并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该模式下教师应该具备:1)良好的英语能力:2)跨文化交际能力;3)向当地人民推广和传播汉语和汉文化的能力;4)了解当地教学理论和教学法;5)管理课堂的能力;6)将中华才艺和汉语教学相结合的能力;7)了解儿童心理和儿童第二语言习得规律;8)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设计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能力。回国后,笔者对国内三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核心课程设置进行了考察,并与国内汉语师资能力的培养方向作对比,对汉语国际硕士培养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开设语言传播与推广课、教师课堂管理课和到中小学进行教学实践等建议。
二、生态环境说、人生历程说——儿童心理发展的两种新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环境说、人生历程说——儿童心理发展的两种新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网络安全的预警与引导机制探究——以发展生态学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少年面临的网络风险 (Online Risks) |
(一) 内容风险 (Content Risks) |
(二) 交往风险 (Contact Risks) |
1. 网络性诱惑 (Online Sexual Solicitation) |
2. 网络诱拐 (Online Grooming) |
(三) 行为风险 (Conduct Risks) |
1. 网络欺凌 (Cyberbulling) |
2. 网络隐私侵犯 (Online Privacy Violations) |
3. 网络成瘾 (Internet Addiction) |
二、青少年网络安全预警与引导机制的构建———基于发展生态学视角 |
(一) 微系统 (Microsystem) ———家庭和学校的网络安全素养教育 |
1. 学校教育 |
2. 家庭教育 |
(二) 中系统 (Mesosystem) ———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交流协作 |
1. 家庭与学校 |
2. 家庭与社区 |
(三) 外系统 (Exosystem) ———社会力量的支持 |
1. 行业自律 |
2. 公益组织的推动 |
(四) 大系统 (Macrosystem) ———国家政策法规的保障 |
1. 立法规制 |
2. 技术监控 |
3. 管理监管 |
(2)小学校园空间的趣味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小学校园空间趣味性相关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小学校园空间 |
2.1.2 儿童 |
2.1.3 空间、趣味性、空间的趣味性 |
2.2 小学教育 |
2.2.1 小学教育的模式 |
2.2.2 小学教育的目标和启蒙作用 |
2.3 小学儿童心理和行为 |
2.3.1 儿童心理学 |
2.3.2 儿童心理、行为特点 |
2.3.3 儿童心理与生理尺度 |
2.4 空间趣味性设计的需求和构成 |
2.4.1 视觉 |
2.4.2 色彩 |
2.4.3 空间 |
2.4.4 形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学校园空间趣味性设计的必要性 |
3.1 小学校园空间设计的发展现状 |
3.2 小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趋势及特征 |
3.2.1 整体性设计 |
3.2.2 开放性、互动性设计 |
3.2.3 个性化设计 |
3.3 小学校园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3.3.1 空间设计模式单一 |
3.3.2 空间氛围压抑 |
3.3.3 色彩使用单一 |
3.3.4 空间造型生硬 |
3.3.5 细节缺乏安全感 |
3.3.6 忽视使用主体 |
3.4 小学校园空间的趣味性主体需求分析 |
3.4.1 儿童的需求 |
3.4.2 小学教育的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学校园空间的趣味性设计分析 |
4.1 小学校园室内空间的趣味性 |
4.1.1 室内空间功能的趣味性 |
4.1.2 室内空间氛围的趣味性 |
4.2 小学校园室外空间的趣味性 |
4.2.1 室外空间功能的趣味性 |
4.2.2 室外空间氛围的趣味性 |
4.3 活动空间的分离和连续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学校园空间的趣味性设计策略 |
5.1 小学校园空间的趣味性设计原则 |
5.1.1 趣味性设计原则 |
5.1.2 寓教于乐设计原则 |
5.1.3 儿童为本设计原则 |
5.1.4 体验互动性设计原则 |
5.1.5 安全性设计原则 |
5.1.6 可持续性设计原则 |
5.2 小学校园空间的趣味性设计方法 |
5.2.1 合理划分空间功能 |
5.2.2 创造丰富多变的空间界面 |
5.2.3 灵活运用自然元素 |
5.2.4 增添趣味的设施小品 |
5.2.5 建立形式多样的标识系统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趣味性在城北小学校园空间设计的实践探索 |
6.1 城北小学的概况 |
6.2 城北小学现状分析 |
6.2.1 建筑布局 |
6.2.2 外部空间环境 |
6.2.3 内部空间环境 |
6.3 城北小学趣味性空间的设计目标 |
6.4 城北小学趣味性空间设计方案展示 |
6.4.1 室内空间的趣味性设计 |
6.4.2 室外空间的趣味性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毕业设计作品展示 |
(3)幼儿气质、同伴接纳对其人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气质 |
1.1.1 气质的概念界定 |
1.1.2 气质的理论研究 |
1.1.3 气质与人格的关系 |
1.1.4 幼儿气质的测量 |
1.2 同伴接纳 |
1.2.1 同伴接纳的界定 |
1.2.2 同伴接纳的理论研究 |
1.2.3 幼儿同伴接纳的测量 |
1.3 幼儿气质、同伴接纳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
1.3.1 幼儿气质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
1.3.2 幼儿同伴接纳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
1.3.3 幼儿气质与同伴接纳的相关研究 |
2 问题的提出 |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 |
2.2 研究的总体思路 |
2.3 研究的意义 |
2.4 研究的创新 |
3 实证研究 |
3.1 幼儿气质、同伴接纳分别对人格的影响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假设 |
3.1.3 研究方法 |
3.1.4 研究结果 |
3.1.5 讨论 |
3.2 同伴接纳在幼儿气质对人格影响中的中介效应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假设 |
3.2.3 研究方法 |
3.2.4 研究结果 |
3.2.5 讨论 |
4 综合讨论 |
4.1 研究的内在逻辑关系 |
4.2 研究的创新与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儿童气质教师评定问卷 |
附录二 幼儿人格发展教师评定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创设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提出 |
(二) 概念界定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五)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创设的现状调查与有效性分析 |
(一) 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客观物质环境创设方面 |
(二) 幼儿园班级活动区活动的管理保障方面 |
(三) 教师对幼儿园班级活动区的指导方面 |
(四) 幼儿在幼儿园班级活动区中的表现方面 |
(五) 小结 |
二、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创设有效性较低的原因分析 |
(一) 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创设理念与实践方面 |
(二) 幼儿园班级活动区的物质环境创设方面 |
(三) 活动区活动的管理保障方面 |
(四) 教师关于活动区活动的指导方面 |
三、提高班级活动区创设有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
(一) 树立正确的活动区创设观念 |
(二) 给幼儿在活动区的活动提供充足的保障 |
(三) 提高教师在活动区方面的指导能力 |
(四) 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
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 ——对初任教师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1.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
2.激励理论 |
3.“镜中我”理论 |
(二)文献综述 |
1.概念界定 |
2.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3.已有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
三、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与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设计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W 教师 |
(一)职业概况 |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中 W 教师非言语行为的量化分析 |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中 W 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研究案例与分析 |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Z 教师 |
(一)职业概况 |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中 Z 教师非言语行为的量化分析 |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中 Z 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研究案例与分析 |
六、结论与教学建议 |
(一)结论 |
1.两位教师教育观念比较 |
2.两位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非言语行为的分析比较 |
3.两位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非言语行为的影响因素 |
(二)提高初任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非言语行为有效性的建议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高师院校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人类发展生态学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微观系统剖析 |
(一) 家庭 |
(二) 学校 |
(三) 自身 |
二、从中间系统剖析 |
(一) 家庭与学校 (家长与教师) 之间的联系 |
(二) 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 |
三、从外层系统剖析 |
(一) 专业选拔和单位聘任机制 |
(二) 父母的就业状况、医疗保险、住房条件和社会福利等 |
四、从宏观系统剖析 |
(一) 传统文化观念 |
(二) 待遇和社会认可 |
(三) 国家政策 |
(8)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杭州市学龄前儿童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附表清单 |
目次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
1.2.2 研究的主要意义 |
1.3 研究假设 |
1.4 研究方法及资料收集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资料收集方法 |
1.4.3 资料分析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儿童 |
1.5.2 教养方式 |
1.6 相关理论研究 |
2 城市儿童亲子关系和教养现状的调查 |
2.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2.1.1 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
2.1.2 受调查者看护子女的基本情况 |
2.2 亲子关系的主要情况 |
2.2.1 亲子关系的理解 |
2.2.2 亲子关系的影响因素 |
2.3 父母的教养行为 |
2.3.1 教养知识的积累 |
2.3.2 教养儿童的具体行为 |
2.3.3 教养的代际冲突和差异 |
2.4 父母对环境的认识 |
2.4.1 家庭环境的重要性 |
2.4.2 社会环境的重要性 |
3 分析和讨论 |
3.1 透视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
3.1.1 儿童教养的相互性 |
3.1.2 儿童教养的不对称性 |
3.2 亲代教养与隔代教养的比较 |
3.2.1 隔代教养的显着特征 |
3.2.2 亲代教养与隔代教养都存在的弊病 |
3.2.3 亲代教养与隔代教养的对立? |
3.2.4 父母是教养儿童的最佳人选? |
3.3 教养儿童的几点建议 |
3.3.1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
3.3.2 提供正确的榜样示范 |
3.3.3 给予优良的教养环境 |
4. 结论 |
4.1 正确看待隔代教养现象 |
4.2 积极构建家庭、社区、幼儿园一体化的儿童教养模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微观系统视角下城市新移民子女身份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意识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意识:新一代沉默的异乡人?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调研策略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 核心概念 |
(二) 社会身份理论的脉络 |
(三) 身份认同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二节 本文分析框架 |
(一) 身份认同 |
(二) 微观系统 |
第三章 家庭系统中的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新移民家庭结构类型 |
第二节 新移民家庭农村与城市的居所对比 |
第三节 新移民家庭亲子日常活动 |
第四节 新移民家庭求学策略 |
第四章 学校系统中的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新移民子女求学机构概述 |
第二节 新移民子女对学校践行制度的体验 |
第三节 新移民子女眼里的师生互动 |
第四节 新移民子女同伴交往体验 |
(一) 交往核心圈——外地同学 |
(二) 本地同伴群体与外地同伴群体分类比较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澳大利亚维州地区儿童汉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1 解题 |
1.1 关于教学模式 |
1.2 关于儿童汉语教学 |
1.3 外语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 |
2 选题价值 |
3 国内外儿童外语教学模式研究现状综述 |
3.1 国外主要儿童教学理论和模式综述 |
3.2 国内儿童外语课堂教学模式理论综述 |
3.2.1 国外教学模式的介绍和引进 |
3.2.2 探索适合我国儿童的外语教学模式 |
3.3 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
4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
4.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4.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5 澳大利亚儿童汉语模式研究 |
5.0 研究背景 |
5.1 教学目标 |
5.1.1 交际目标 |
5.1.2 文化目标 |
5.2 理论基础 |
5.2.1 语言教学交际法理论 |
5.2.2 跨文化语言教学理论 |
5.2.3 儿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5.2.4 儿童心理发展学理论 |
5.3 教学程序 |
5.3.1 教学程序确定方法 |
5.3.1.1 方法一:外语教师交际法、跨文化教学意识调查 |
5.3.1.2 方法二:教师访谈 |
5.3.2 教学过程 |
5.3.2.1 启动/热身 |
5.3.2.2 新课展示 |
5.3.2.3 活动前准备 |
5.3.2.4 课堂活动 |
5.3.2.5 活动成果展示和评价 |
5.4 教学策略及特点分析 |
5.4.2 课堂管理是教学成功的保障 |
5.4.2.1 教室环境布置 |
5.4.2.2 课堂用语的使用 |
5.4.2.3 对儿童的监管和调控 |
5.4.3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
5.4.3.1 儿童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
5.4.3.2 容忍错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
5.4.4 真实材料和新技术是语言与文化传递者 |
5.4.4.1 真实材料 |
5.4.4.2 使用新技术 |
5.5 教学评价 |
5.6 澳大利亚维州小学LOTE教学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
5.6.1 优点 |
5.6.2 缺点 |
5.6.3 小结 |
6 澳大利亚维州教学模式对国际汉语推广师资培养的启示 |
6.1 国际汉语推广中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 |
6.2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未来教师能力的培养─从课程设置方面考察 |
6.2.1 三所学校的课程设置考察 |
6.2.2 课程设置中反映的教师能力的培养方向 |
6.3 澳大利亚当地教学模式对汉语教师能力的要求 |
6.3.1 教师个人能力 |
6.3.2 处理好师生之间关系的能力 |
6.4 澳洲教学模式对国际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启示 |
7 余论 |
8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调查问卷 |
2 Teacher Interview研教师访谈 |
3 Margret Joy老师教案 |
4 教师布置 示例 |
致谢 |
四、生态环境说、人生历程说——儿童心理发展的两种新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网络安全的预警与引导机制探究——以发展生态学为视角[J]. 朱秀凌.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2]小学校园空间的趣味性设计研究[D]. 刘叶. 燕山大学, 2015(07)
- [3]幼儿气质、同伴接纳对其人格的影响[D]. 张营. 辽宁师范大学, 2015(04)
- [4]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创设的有效性研究[D]. 韩莉. 西南大学, 2014(10)
- [5]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 ——对初任教师的启示[D]. 梁龙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 [6]高师院校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人类发展生态学为视角[J]. 傅小芳.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08)
- [7]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分析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影响[J]. 李瑶. 湘潮(下半月), 2012(03)
- [8]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杭州市学龄前儿童的实证研究[D]. 袁曦. 浙江大学, 2011(10)
- [9]微观系统视角下城市新移民子女身份的建构[D]. 刘美玲.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10]澳大利亚维州地区儿童汉语教学模式研究[D]. 杨雅慧. 北京语言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