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学论文2000字左右
2023-07-30阅读(598)

问:论语论文
- 答:子曰:岁寒,然后虚戚察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论语.子罕》。大意是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仔洞树最后萎谢的道差茄理。比喻中仍经过严酷考验,才能识别一俱的品质
- 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问:急!论语论文!
- 答:《论语》中孔子的科学饮食观
食饐(yi音亿)而伏余餲(ai音爱),鱼馁(nei音调三声)而肉败,不食。
粮食陈旧和霉变的,鱼和肉腐败的,不吃。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
失饪(ren音刃),芦高不食。
烹调不当,不吃。
不时,不食。
不适合吃的时候或不合时宜的食物,不吃
割不正,不食。
不按照规范(科学)的宰割方法宰杀的肉,不吃。
不得其酱,不食。
在烹调中调料使用不当,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每顿饭,即使肉很多,吃肉也不要超过主食。
惟酒无量,不及乱。
喝酒,饮多饮少没有定量,但以不醉为度,不醉则不乱。
沽酒市脯不食。
随便从市场上买的酒和肉食,少吃或不吃。
不撤姜食,不多食。
每餐吃点姜或生姜,但不要多吃。
食不厌精,脍(kuai音快)不厌细。
这句话曾经是批判孔夫子的有力证据,其实都是“厌”字惹的祸——古文中“厌”字在许多时候是当满足讲,《论语》述而第七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百度百科的解释为:“自己学习永不满足”(缺哗滚详见)
如果“厌”字解释清楚了,这句话所有的东西就都清楚了。
粮食不满足精,鱼和肉不满足切得细。
问:对论语的认识和看法2000字
- 答:从《论语》中较为经典的孔子言语,不难发现,孔子的思想学说,不仅是值得我们了解和研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很多共同、相通之处。
今天我们研究和学习孔子思想,应当认识到,孔子学说的很大一部分仍然能够指导当代人的思想认识、为人处世,但在某些封建社闷早会特有的礼教上,也有其历史局限性,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差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蚂庆雀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