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沙东哮喘研究基金评选结果公布

默沙东哮喘研究基金评选结果公布

一、默沙东哮喘科研基金评选结果揭晓(论文文献综述)

汤森路透[1](2016)在《颠覆性的划时代创新 2016全球创新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法雷奥(Valeo)的理想是将最具创新意义的技术融入到数亿人驾驶的车辆之中。如何实现这个伟大抱负?用‘创新’的定义来说明:创新就是可以市场化的发明创造……在这个越来越开放的世界中,我们力求在最广阔的领域中推动创新,这就需要与公共研究机构、学术组织、客户和供应商等各方共同合作。"

隋歌川[2](2016)在《化浊祛湿方通过SREBP-2调节胆固醇代谢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高脂血症为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伴或者不伴有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可严重损害人体的心血管系统,是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西药降脂药物对本病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如肝、肾功能异常、肌毒性等不良反应。化浊祛湿方针对高脂血症形成的源头“湿浊”先证用药,前期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能有效降低血清CHOL水平。最新研究热点的肝脏脂代谢调控中心,包括SREBP-2基因其下游HMGCR、LDLR、PCSK9基因等是调节CHOL代谢的靶基因,因此我们推测化浊祛湿方调节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机制是通过SREBP-2基因及相关靶基因实现的。为此,本研究拟从血清生化、组织病理改变、基因表达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化浊祛湿方调节胆固醇代谢的基因靶点及分子机制,为脂代谢紊乱早期广泛应用化浊祛湿方截断病势提供有效依据。目的:观察化浊祛湿方对高脂血症SD大鼠模型血清胆固醇及肝肾功能的影响;观察化浊祛湿方对肝内脂质含量影响;探讨化浊祛湿方调节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96只SD大鼠随机抽取18只最为空白组,普通饲料饲养,其余78只大鼠均以高脂饲料饲养。饲养4周后,所有大鼠目内眦取血检查血脂水平,确认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依据血脂水平,将78只高脂饲料饲养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8只、辛伐他汀组12只、绞股蓝组12只、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12只、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12只及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组12只,各组均高脂饲料饲养至实验结束。造模成功后,采用经口灌胃的方式对大鼠进行药物干预。其中,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高纯水,辛伐他汀组给予配置的辛伐他汀片灌胃溶液,绞股蓝组给予配置的绞股蓝总甙片灌胃溶液,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给予配置的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灌胃溶液,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给予配置的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灌胃溶液,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组给予配置的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灌胃溶液。各组均按照每100g体重1m1容量称取,每天灌胃1次,连续12周。每日测量所有大鼠体重,并每周记录一次体重;分别于造模4周后和药物干预第4、8、12周后取血,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HOL、LDL-C、HDL-C、VLDL水平,第12周时检测ALT、AST、 BUN、Cr等安全性指标;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随机各抽取4只大鼠,获取肝脏组织,药物干预第12周后,每组随机抽取各4只大鼠,获取肝脏组织,采用油红0染色法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组间肝内脂质含量的差异。药物干预第12周后,每组随机抽取大鼠各6只,获取肝脏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SREBP-2基因及其下游HMGCR、PCSK9、LDLR基因的表达。结果:(1)血脂水平及肝肾功能:从药物干预第8周开始,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就显示出良好的降低血清CHOL效果,与模型组比较血清CHOL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血清CHOL水平与之无明显差异(P>0.05)。药物干预第12周后,辛伐他汀组、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组均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血清CHOL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与模型组比较,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组血清CHOL水平明显降低(P<0.05)。药物干预12周后,除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组外,各治疗组血清LDL-C水平改善均不明显;药物干预12周后,除绞股蓝组外,各治疗组血清VLDL水平均明显改善。药物干预12周后,各组血清HDL-C、ALT、AST、BUN、Cr水平均无明显变化。(2)组织病理改变:药物干预12周后,肝组织油红0染色证实,除绞股蓝组外,其余各治疗组大鼠肝细胞油红0染色结果介于正常组与模型组之间,大鼠肝细胞肿胀减轻或消失,细胞核呈蓝色,细胞内脂滴面积变小、数量减少,或仅含少量脂滴,其中以辛伐他汀组和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大鼠肝细胞脂滴含量与正常组最为接近。(3)基因表达水平:药物干预第12周后,在SREBP-2 mRNA表达方面,绞股蓝组>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组>辛伐他汀组>空白组>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HMGCR mRNA表达方面,绞股蓝组>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组>辛伐他汀组>空白组>模型组>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PCSK9 mRNA表达方面,空白组>辛伐他汀组>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组>绞股蓝组>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LDLR mRNA表达方面,辛伐他汀组>绞股蓝组>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组>模型组>空白组,与空白组比较,各组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化浊祛湿方可以有效降低血清CHOL水平,可能与抑制SREBP-2 mRNA及其信号通路中HMGCR mRNA表达,阻止胆固醇合成有关。路志正教授用调理脾胃祛湿化浊法,针对痰湿中阻、运化失常等内伤脾胃病理机制,在痰湿尚未形成之前,对痰湿的源头进行早期干预,加强脾胃运化,从源头治起,阻止胆固醇过多合成,实际上是将高脂血症的治疗前移,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是中医既病防变、治未病学术思想的具体体现,为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思路。

袁盈盈[3](2014)在《资源观视角的企业能力培养与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浙江医药产业的案例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全球化经济背景下,核心技术、高级人才以及其他稀缺性资源的日益紧缺,使得如何通过获取关键资源来推动企业能力的培养问题成为了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本文基于资源观的理论研究和文献梳理,构建了“资源——能力——发展路径”的研究框架。首先对医药产业的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考察了技术研发和政府体制对产业的重要性,然后以海正药业和华东医药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对企业实地调研、二手资料整理、统计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充分、如实的揭示资源获取路径和资源更新的差异,展示企业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并对案例企业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企业能力培养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资源获取及企业内部努力,其中,企业高层领导者和管理者是识别关键资源和建立外部资源网络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第二,我国企业发展路径很大程度上受中国体制背景和资源能力积累两方面的影响。其中,海正药业强调技术创新及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在企业技术振兴过程中走出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路径;而华东医药则重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推广,在政策利导下走出以市场开拓为核心的发展路径。这种差异的研究,为企业总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深入思考自身特色及优势和梳理进一步的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徐元[4](2010)在《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两大基本特征。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WTO致力于各国削减关税、取消歧视待遇和其他贸易障碍,对许多贸易壁垒都进行了相应的规制,但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规制基本上还是空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滥用知识产权,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资本和技术要素积累的增加,我国出口产品正处于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转型过程中,但是,随着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人的权益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尤其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更容易遭受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限制。与我国出口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无休止的知识产权诉讼接踵而至,从打火机到节能灯、从电池到手机、从空调到汽车、从彩电到电脑、从DVD到MP3等等,众多中国企业纷纷遭遇跨国企业设置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面对接踵而来的知识产权纠纷,面对发达国家高高筑起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知识产权这一新的贸易壁垒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应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挑战的有效途径,进而提出突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非常有意义且紧迫的课题。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是导论。作者首先简要分析了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内涵。作者从壁垒的概念出发,在对现有的相关立法和文献中贸易壁垒概念的解释进行梳理评论的基础上,发现现有贸易壁垒理解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了自己对贸易壁垒概念的理解。然后,对知识产权的概念及范围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知识产权的特征。作者在对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两个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概念的理解和定义,并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贸易壁垒问题认识上的分歧。作者还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揭示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十大特征。论文的第三章至第五章是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三种典型表现形式的具体研究和分析。第三章是技术标准型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本章从分析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互关系的演变入手,分析了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这一当代国际经济中的新现象,然后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产生的贸易壁垒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会使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威力得到耦合,产生强大的贸易壁垒效应。接下来作者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产生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一个解决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法律问题的简易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章是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措施。作者首先对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国际立法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欧盟和美国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欧盟和美国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点。然后对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成为贸易壁垒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美国的“337条款”是当今世界上一种典型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因此,在本部分作者专门对美国的“337条款”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首先介绍了“337条款”的实体内容和程序及其救济措施。然后,总结出337程序的主要特点,并对美国“337条款”的不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是知识产权滥用。作者从权利滥用的定义出发,首先分析了国内学者有关知识产权滥用的解释,并提出了自己对知识产权滥用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知识产权滥用的几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具体包括知识产权申请中的知识产权滥用、知识产权许可中的知识产权滥用和知识产权救济中的知识产权滥用,并以具体的案例分别加以说明。本部分最后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对目前国际公约和主要国家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进行了评析,包括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美国、欧盟、日本以及我国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第六章是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政治经济分析。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论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二是美国霸权衰落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三是跨国公司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四是国际经济秩序斗争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然后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作者认为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与其他贸易壁垒相仿,其作用机制有二:即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数量控制机制和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价格控制机制。在此基础上,用一个经济学模型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我国DVD行业遭遇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了更为深入的揭示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现象的本质,作者并未停留在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这一问题本身,而是更进一步地对当今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基础——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了反思,并且提出了在“和谐世界”理念下对知识产权制度重构的思路。第七章是我国出口贸易遭遇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在该部分,论文首先就几种主要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我国面临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八章是结论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章是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加以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研究方法方面,作者主要运用了如下几种研究方法:第一,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第二,理论分析、经济模型、案例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三,“抽象——具体——抽象——具体”的研究方法。第四,比较分析方法。通过上述研究,作者得出如下几个结论:第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导致知识产权成为国际竞争重要的工具,在这一背景下,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必须正视这一现实。第二,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是一种特殊的新型贸易壁垒。与其他贸易壁垒相比较,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有自己的属性和特征。目前,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还没有引起学界和实务界应有的重视,对其研究也还不够深入,认识上也比较模糊,缺乏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信息统计和定量分析。第三,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表面上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实质上是市场竞争与市场份额问题,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日益增强的竞争力和日益扩大的市场份额采取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是前者抑制后者后发优势的一种工具。在知识产权的竞争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第四,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第五,WTO的知识产权协定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而缺乏规制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规则,这助长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滥用,国际社会应当考虑在WTO的框架内修订知识产权协定,制定规范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规则。第六,目前,世界知识产权制度正在被异化,应当在“和谐世界”理念下进行重构,重构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知识产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利益的平衡。第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其中有外部原因,也有自身因素。我国企业应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应对发达国家设置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贸易壁垒、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与其他贸易壁垒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揭示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所具有的十大特征。第二,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产生的政治经济根源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运用经济学工具分析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作用机理和贸易效应,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清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实质及影响。第三,提出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需要在“和谐世界”理念指导下重构的思想,并且对“和谐世界”理念下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重构的思路和途径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第四,在应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措施中,提出了我国应当制定和实施“创新强贸”战略,实现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从“科技兴贸”向“创新强贸”的转变,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应对日益频繁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张凤霞[5](2010)在《不同证候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及中药通心络干预的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和药物研究中已显示出卓越的发展潜力。本论文应用LC/MS的代谢组学平台分别对中医证候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基础、中药通心络药效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对尿液和血浆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分析方法分别进行了优化,确定了UFLC/MS-IT-TOF的最佳分析条件。在疾病研究方面,以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血浆和尿液为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其代谢谱进行研究,发现胆汁酸、溶血磷脂酰胆碱代谢上调和氨基酸的代谢上调。在中医证候研究方面,以过度疲劳(气虚证)和抑郁(气郁证)模型大鼠血浆和尿液为对象,发现烟酸和烟碱、精氨酸、胆固醇、色氨酸、磷脂、能量等多个代谢途径发生了变化。对过度疲劳-动脉粥样硬化复合大鼠模型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发现模型大鼠体内的胆汁酸代谢上调,而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和溶血磷脂酰胆碱代谢均下调,提示过度疲劳因素可能加重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程。在中药药效评价研究中,成功地采用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并结合聚类分析和相似度评价方法评价了中药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过度疲劳、抑郁和抑郁-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预防作用,并推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比较了通心络和西药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通心络和人参对过度疲劳模型、通心络和薤白对抑郁模型大鼠的作用差异。发现通心络对上述疾病模型均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且通心络和辛伐他汀、通心络和薤白对大鼠的整体干预作用相当,但其作用机制有所差异。人参对过度疲劳形成的干预作用优于通心络,二者通过调节大鼠体内不同的代谢途径而起到预防作用。

金鑫[6](2009)在《面向分布式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使得知识经济成为发展主流,知识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在各种要素投入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企业面临知识要素的国际化竞争,知识成为企业持续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领先企业开始探索实践一种新型的创新模式—“分布式创新”(Distributed innovation),即以先进的知识管理为基础寻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资源,从而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来获得竞争优势。然而,相比这些领先企业的成功经验,中国企业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技术创新国际化战略却面临“分布式创新黑箱”问题,即不知如何通过分布式创新过程来积累不同层次的知识以构筑持续竞争优势。因而,研究怎样用分布式创新理论来指导我国企业获取全球创新资源,并运用正确的知识共享机制达到掌握核心技术知识这一目的,就有了战略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正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相关研究。然而,企业分布式创新还属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理论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目前的研究大多涵盖多个领域展开,如开放式创新、创新网络、集成创新、全球产品开发、虚拟团队、外包与众包的研究等。很少有研究从管理学层面上研究企业分布式创新内涵特征及知识获取这一重要作用机制和路径,因而针对实践中的分布式创新困境,如分布式创新的时空限制、互动和社交机会的缺失、信任与承诺问题及低层次的协作等阻碍知识共享的问题,尚无法从现有文献中找到满意的解答。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亟待建立分布式创新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模式,以完善技术创新理论并对产业实践进行指导。因而,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本文在相关文献阅读和实际企业调研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基本的研究问题:(1)企业分布式创新构成要素有哪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如何?(2)企业分布式创新过程中存在怎样的知识共享机制?(3)企业如何开展基于知识积累的分布式创新战略?在研究逻辑上,通过重点回顾分布式创新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及组织学习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相关理论,对三家较典型的中国企业的分布式创新项目进行了探索性案例研究,归纳出了分布式创新要素及三种知识共享机制的初步概念模型。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对这初始概念模型进行了细化,构建了企业分布式创新要素与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假设;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对所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统计验证分析;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探讨了我国企业实施分布式创新知识共享的相应管理措施。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分布式创新内涵要素的解构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通过整合归纳已有分布式创新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在英国CRIC学派和美国MIT学派的研究基础上,初步定义并分析了分布式创新的内涵、动机、管理挑战及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并通过对上海冷箱CIMS、吉利金刚和海尔冰箱的三个探索性案例分析,将分布式创新的要素解构为分布式结构、分布式认知与分布式协同这三个因素,而分布式结构包括项目成员分布度及项目模块化;分布式认知主要包含信任、分布式领导及认知相似;分布式协同则由分布式协同技术及创新激励组成。对这些要素的解构形成了可以测量的具体题项,通过大样本问卷的SEM建模验证表明,分布式结构、分布式认知与分布式协同对创新绩效有显着的直接影响,从而初步证明分布式创新确实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这也回答了本研究子问题一“企业分布式创新构成要素有哪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如何?”2.基于文献阅读并结合三个探索性案例分析,本文创造性地引入了知识产权共享作为探索企业分布式创新知识共享作用机制的补充。即通过梳理已有知识管理理论中知识共享的定义、障碍、常见模式、新兴趋势及知识共享与分布式创新的关系等,突破知识管理研究中编码化与个人化方法的常规结论,把产业分布式创新实践中新出现的知识产权共享单独作为一种机制纳入现有研究框架。即认为分布式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包括文档资料共享(通常编码化或显性知识共享的综合)、成员学习共享(个人化和个性化共享方法的综合)和知识产权共享三种。通过SEM建模,本文分析了三种知识共享机制在分布式创新要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三种知识共享机制对创新绩效有显着的直接影响,但是分布式创新要素对三种知识共享机制的影响较复杂,其中,分布式结构对文档资料共享和知识产权共享有较小的正向影响,而对成员学习共享却是负向的,这证明了分布式创新仅仅人员及技术分散并不能显着带来绩效的提升及知识共享,必须辅助以其它要素。即要加强分布式认知及分布式协同,这两个要素对三个知识共享都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从“分布式创新-知识共享机制-企业创新绩效”的总效应来看,三个分布式创新要素对企业创新绩效还是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也是分布式结构的影响较小,总体来看本文选择的中介变量(知识共享机制)是符合理论原理与企业实际。至此,这些实证结果对本研究子问题二即“企业分布式创新过程中存在怎样的知识共享机制”进行了肯定回答。3.企业应对分布式创新知识共享的管理措施。在前述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创新管理的角度探讨了促进企业分布式创新知识共享的应对措施,认为企业要基于分布式创新要素动态组合三种知识共享机制。在分布式结构方面,要优化配置分布式创新项目成员并实施模块化战略;在分布式认知方面,要培养分布式创新项目成员的信任关系,在项目中实施分布式领导并缩小项目成员间的知识距离;在分布式协同方面,要配置基本的IT支撑应用系统及专业工具系统,并建立知识共享运行机制、知识共享明晰机制、知识共享绩效机制和知识共享奖惩机制。在上述这些措施基础上,动态组合文档资料共享、成员学习共享和知识产权共享这三种机制。这确切回答了本研究子问题三,即“企业如何开展基于知识积累的分布式创新战略?”。总之,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丰富和完善了国外学者提出的企业分布式创新理论,从知识共享作用机制的分析视角使企业层面的分布式创新研究更具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可为我国企业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从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知识并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提供新的、切实可行的视角与思路。

张泰松[7](2008)在《我国中小制药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加入WTO,给我国的中小制药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国外知名制药企业和国内大型制药企业的竞争压力,中国中小制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本文从我国中小制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对目前我国的中小制药企业面临的发展资金缺乏、企业融资困难;营销策略落后、广告监管更严;产品竞争乏力、研发创新不足;文化建设滞后、人才资源匮乏:生产能力过剩、缺乏规模效益等五个方面的问题与困难进行分析。通过对中小制药企业的调研,提出我国的中小制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对策如下:1.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困难;2.创新营销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3.优化产品结构调整产品战略;4.建设企业文化加强人才培养;5.整合资源优势寻求合作共赢。本论文针对我国中小制药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提出解决的建议与对策,希望能对众多中国中小制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王凡[8](2007)在《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中国市场营销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从2004-2006年,我国医药行业正经历着来自政府、媒体和消费者不断质疑,国家对医药行业宏观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企业的发展,使整个医药行业处于低迷的状态,主要表现在药品连续降价、药品分类管理、处方药限售、广告监管、打击医药商业贿赂等方面。面对营销困境,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医药企业能否生存?如何生存?临床推广如何做?旧模式能否会重新启用?在新的医药环境下如何更好的生存发展,如何进行营销创新,增强企业品牌、促进销售增长,成为很多医药人士面临的重大难题。通过对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跨中国营销案例的全面分析,为的是在新形势下,对我国医药市场不健全的购销体制和畸形的营销方式提供借鉴思路。对国内诸多没有市场调研、没有产品研发、没有品牌宣传、也没有完善的通路管理的医药企业,可以说,在现阶段及未来的发展上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医药营销概念,医药市场必须走上健康的营销道路,中国的医药企业必须引入健康的现代营销机制。方法:本文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接合、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相结合、主要是通过对施贵宝公司相关营销内容的介绍及按照时间序列资料对主要措施的实施与成效进行介绍,综合各方面声音及作者本人的评价对施贵宝发展的成功之处予以肯定,并找出其值得我国医药企业借鉴的经验和不足之处。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接合、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相结合。在研究中,本文从施贵宝公司的发展,其在营销策略与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上诸多案例,进行客观剖析,同时结合营销理论,总结其理论成果。另外,本文还运用归纳分析法,从施贵宝公司成功营销的实践中,总结出当前医药企业营销发展的方向及策略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施贵宝公司为参照系,对中国医药企业实践进行对比,提出相应的营销发展措施。结论:面对我国的医药行业宏观调控,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专注于消费者的需求,秉承公司百年来的完善制度与系统,运用科学的营销策略,积极地激励员工进步与发展,在2006年整个医药行业都处于下滑的形势下,依然保持了30%的销售增长,其应对市场环境变化,营销战略与品牌策略的制定,营销网络优化细分的案例分析,对于我国的制药企业在营销领域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通过对以上主要内容的实施与成效进行分析介绍,对施贵宝公司发展的成功之处予以肯定,并找出其值得借鉴的经验。特别是对我国医药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二、默沙东哮喘科研基金评选结果揭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默沙东哮喘科研基金评选结果揭晓(论文提纲范文)

(2)化浊祛湿方通过SREBP-2调节胆固醇代谢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简表
文献综述(一):名老中医有效方药传承的研究方法现状
    1 有效方药的概念
    2 有效方药的知识特点
    3 有效方药的传承模式
    4 有效方药的一般传承过程
    5 有效方药传承的研究方法
    6 传承研究方法在化浊祛湿方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SREBP-2基因及下游基因与胆固醇代谢
    1 胆固醇代谢与血浆脂蛋白代谢
    2 SREBP-2基因与胆固醇代谢
    3 HMGCR基因与胆固醇代谢
    4 LDLR基因与胆固醇代谢
    5 PCSK9基因与胆固醇代谢
    参考文献
前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动物饲料
    1.3 实验药品与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大鼠模型的建立
    2.2 灌胃溶液的配置
    2.3 分组处理
    2.4 标本留取及观察指标
3 统计学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体重增加值
    4.2 血清CHOL水平比较
    4.3 血清LDL-C水平比较
    4.4 血清VLDL水平比较
    4.5 血清HDL-C水平比较
    4.6 肝肾功能比较
    4.7 肝组织油红0染色结果
    4.8 Real-time PCR结果
5 讨论
    5.1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5.2 以脾胃为核心的高脂血症中医病理机制
    5.3 化浊祛湿方针对病机改善血清胆固醇水平
    5.4 从基因表达探讨化浊祛湿方调节胆固醇代谢的机制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资源观视角的企业能力培养与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浙江医药产业的案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可能创新点
    1.4 论文章节和结构
2 文献和理论综述
    2.1 企业资源观
    2.2 企业资源和能力
        2.2.1 企业资源
        2.2.2 企业能力
        2.2.3 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关系
    2.3 体制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医药产业背景
    3.1 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3.2 医药产业基本特征
        3.2.1 高增长性
        3.2.2 高技术密集性
        3.2.3 研发驱动性
        3.2.4 政府严格管制
    3.3 我国医药产业链分析
        3.3.1 研发环节
        3.3.2 制药环节
        3.3.3 分销环节
        3.3.4 消费环节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方法论
    4.1 研究设计
    4.2 案例选择
        4.2.1 案例选取
        4.2.2 案例简介
    4.3 数据收集和整理
5 结果分析
    5.1 案例企业资源对比分析
    5.2 案例企业的资源获取路径分析
        5.2.1 海正药业的资源获取路径
        5.2.2 华东医药的资源获取路径
        5.2.3 案例企业资源获取路径差异比较
    5.3 案例企业资源获取路径差异的原因分析
    5.4 案例企业能力状况对比分析
        5.4.1 生产制造能力
        5.4.2 研发能力
        5.4.3 学习能力
        5.4.4 营销能力
    5.5 案例企业能力的发展路径
6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
        1.2.2 国外文献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创新点
2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内涵解析
    2.1 贸易壁垒概念辨析
        2.1.1 壁垒的基本内涵
        2.1.2 贸易壁垒的现有解释及其评析
        2.1.3 本文对贸易壁垒的理解
    2.2 知识产权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
        2.2.1 知识产权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2.2.2 知识产权的特征分析
    2.3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内涵、表现形式与特征
        2.3.1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内涵探析
        2.3.2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典型表现
        2.3.3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特征辨析
    2.4 本章小结
3 技术标准型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3.1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趋势
        3.1.1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互关系的演变
        3.1.2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趋势
    3.2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原因分析
        3.2.1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具有本质的共同性
        3.2.2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具有共同的利益基础
        3.2.3 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
        3.2.4 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技术联盟的出现
        3.2.5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3.2.6 发达国家标准化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的结合
        3.2.7 国际标准化组织态度的转变
    3.3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贸易壁垒效应
    3.4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法律问题
        3.4.1 非必要专利被纳入
        3.4.2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不披露相关知识产权信息
        3.4.3 专利权人利用标准制定进行联合抵制
        3.4.4 利用事实标准实施知识产权滥用的行为
        3.4.5 交叉许可和专利联营
    3.5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产生问题的解决途径
        3.5.1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法律问题的解决途径模型
        3.5.2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法律问题解决途径的实证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措施
    4.1 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国际立法
    4.2 美国和欧盟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
        4.2.1 美国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
        4.2.2 欧盟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
        4.2.3 美国和欧盟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比较分析
    4.3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成为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4.3.1 规则本身不合理
        4.3.2 主管机构滥用执法程序
        4.3.3 权利人滥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程序
    4.4 美国"337条款"研究
        4.4.1 "337条款"的基本内容
        4.4.2 "337调查"程序的特点
        4.4.3 "337调查"程序的不合理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知识产权滥用
    5.1 知识产权滥用的含义
        5.1.1 权利滥用的含义
        5.1.2 知识产权滥用内涵分析
    5.2 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滥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5.2.1 知识产权申请中的权利滥用
        5.2.2 知识产权许可中的权利滥用
        5.2.3 知识产权救济中的权利滥用
    5.3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
        5.3.1 国际公约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
        5.3.2 有关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
        5.3.3 我国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
    5.4 本章小结
6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政治经济分析
    6.1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政治经济根源
        6.1.1 知识经济兴起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6.1.2 美国霸权衰落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6.1.3 跨国公司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6.1.4 国际经济秩序斗争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6.2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作用机理与贸易效应
        6.2.1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作用机理
        6.2.2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
        6.2.3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贸易效应的实证——以我国DVD行业为例
    6.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扩张、问题与重构
        6.3.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扩张
        6.3.2 知识产权扩张产生的主要问题
        6.3.3 "和谐世界"理念下知识产权制度的重构——TRIPS修改构想
    6.4 本章小结
7 我国出口遭遇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7.1 我国出口遭遇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现状
        7.1.1 技术标准型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7.1.2 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7.1.3 知识产权滥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7.2 我国面临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存在的主要问题
        7.2.1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7.2.2 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7.2.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缺失
        7.2.4 应诉费用高、对外国法律和国际规则不熟悉
        7.2.5 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7.2.6 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不够深入
    7.3 我国应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策略
        7.3.1 制定和实施"创新强贸"战略
        7.3.2 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7.3.3 鼓励企业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7.3.4 建立与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制
        7.3.5 完善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
        7.3.6 加强对知识产权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8.2 本文的不足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5)不同证候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及中药通心络干预的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代谢组学简介
    1.2 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进展
        1.2.1 代谢组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1.2.2 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平台
        1.2.2.1 核磁共振技术(NMR)
        1.2.2.2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1.2.3 代谢组学的数据处理
        1.2.4 代谢组学数据库
    1.3 代谢组学的应用研究进展
        1.3.1 代谢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1.3.2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代谢组学用于不同证候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基础研究
    第一节 基于UFLC/MS-IT-TOF技术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优化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色谱与质谱条件
        2.1.3 数据处理
        2.1.4 结果与讨论
        2.1.4.1 血浆样品萃取溶剂及稀释比例的考察
        2.1.4.2 尿液样品不同稀释剂及稀释比例的考察
        2.1.4.3 色谱与质谱分析方法的优化
        2.1.4.4 体液分析方法的稳定性考察
        2.1.5 小结
    第二节 基于UFLC/MS-IT-TOF技术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2.2.1 实验部分
        2.2.1.1 仪器与试剂
        2.2.1.2 实验动物模型建立及样品收集
        2.2.1.3 样品预处理
        2.2.1.4 色谱分析条件
        2.2.1.5 质谱分析条件
        2.2.1.6 数据处理
        2.2.2 结果与讨论
        2.2.2.1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病理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2.2.2.2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尿液和血浆代谢谱分析
        2.2.2.3 潜在标志物的鉴定
        2.2.2.4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代谢变化研究
        2.2.3 小结
    第三节 基于UFLC/MS-IT-TOF技术的抑郁和过度疲劳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2.3.1 实验部分
        2.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1.2 动物实验和样品收集
        2.3.1.3 数据处理
        2.3.1.4 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鉴定
        2.3.2 结果与讨论
        2.3.2.1 过度疲劳大鼠模型和抑郁大鼠模型的评价
        2.3.2.2 基于UFLC/MS-IT-TOF技术的大鼠血浆和尿液分析
        2.3.2.3 基于大鼠血浆代谢谱的过度疲劳和抑郁大鼠的代谢组学分析
        2.3.2.4 基于大鼠尿液代谢谱的过度疲劳和抑郁大鼠的代谢组学分析
        2.3.2.5 过度疲劳和抑郁大鼠的潜在生物标志的生物学意义的探讨
        2.3.3 小结
    第四节 过度疲劳-动脉粥样硬化复合模型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2.4.1 实验部分
        2.4.1.1 仪器与试剂
        2.4.1.2 动物实验和样品收集
        2.4.1.3 数据处理
        2.4.2 结果与讨论
        2.4.2.1 基于UFLC/MS-IT-TOF的大鼠血浆和尿液的代谢谱分析
        2.4.2.2 过度疲劳-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2.4.2.3 过度疲劳-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分析
        2.4.2.4 潜在标志物生物学意义的探讨
        2.4.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代谢组学技术用于中药通心络药效评价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第一节 中药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预防作用研究
        3.1.1 实验部分
        3.1.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1.2 实验动物与样品收集
        3.1.1.3 样品预处理
        3.1.1.4 样品分析条件
        3.1.1.5 数据处理
        3.1.2 结果与讨论
        3.1.2.1 模型大鼠及药物干预下模型大鼠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3.1.2.2 大鼠血浆代谢谱分析
        3.1.2.3 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代谢谱的影响研究
        3.1.2.4 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代谢谱的影响研究
        3.1.2.5 通心络和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差异的探讨
        3.1.3 小结
    第二节 中药通心络对过度疲劳大鼠模型的预防作用研究
        3.2.1 实验部分
        3.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1.2 实验动物与样品收集
        3.2.1.3 数据处理
        3.2.2 结果与讨论
        3.2.2.1 通心络和人参对过度疲劳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3.2.2.2 应用UFLC/MS-IT-TOF对过度疲劳大鼠代谢谱的分析
        3.2.2.3 通心络对过度疲劳大鼠血浆代谢谱的影响
        3.2.2.4 人参对过度疲劳大鼠血浆代谢谱的影响
        3.2.2.5 通心络和人参对过度疲劳大鼠的作用差异研究
        3.2.3 小结
    第三节 中药通心络对抑郁大鼠模型的预防作用研究
        3.3.1 实验部分
        3.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1.2 实验动物与样品收集
        3.3.1.3 数据处理
        3.3.2 结果与讨论
        3.3.2.1 通心络和薤白对抑郁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3.3.2.2 应用UFLC/MS-IT-TOF对抑郁大鼠血浆和尿液代谢谱的分析
        3.3.2.3 通心络对抑郁大鼠血浆代谢谱的影响
        3.3.2.4 薤白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浆代谢谱的影响
        3.3.2.5 通心络和薤白对抑郁大鼠的作用差异研究
        3.3.3 小结
    第四节 中药通心络对抑郁-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预防作用研究
        3.4.1 实验部分
        3.4.1.1 仪器与材料
        3.4.1.2 实验动物及模型的建立
        3.4.1.3 数据处理
        3.4.2 结果与讨论
        3.4.2.1 大鼠血浆的UFLC/MS-IT-TOF分析
        3.4.2.2 抑郁-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的代谢组学分析
        3.4.2.3 通心络对抑郁-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浆代谢谱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推测
        3.4.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论文总结
个人简介
致谢
附录
学位论文自愿预先检测申请表

(6)面向分布式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的逻辑框架、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1.4.1 研究的逻辑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本文的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分布式创新研究综述
        2.1.1 分布式创新的研究背景、趋势及现状
        2.1.2 分布式创新的内涵、动机与管理挑战
        2.1.3 企业分布式创新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及经验检验
        2.1.4 企业分布式创新研究评述
    2.2 知识共享理论研究综述
        2.2.1 知识的内涵及分类
        2.2.2 知识管理理论框架中的知识共享研究
        2.2.3 知识共享理论研究述评
    2.3 知识共享与分布式创新的关系研究
        2.3.1 知识管理已经成为分布式创新的重要支撑
        2.3.2 知识共享促进分布式创新成功
    2.4 与本研究相关的其它理论综述
        2.4.1 组织学习理论
        2.4.2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我国企业分布式创新知识共享机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3.1 案例研究方法
    3.2 上海冷箱CIMS创新案例
        3.2.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创新过程分析
        3.2.2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创新案例分析的研究发现
    3.3 吉利金刚汽车创新案例
        3.3.1 吉利金刚汽车创新过程分析
        3.3.2 吉利金刚汽车创新案例分析的研究发现
    3.4 海尔卡萨帝法式对开门冰箱创新案例
        3.4.1 海尔卡萨帝法式对开门冰箱创新过程
        3.4.2 海尔卡萨帝法式对开门冰箱创新案例分析的研究发现
    3.5 跨案例对比研究
    3.6 本章小结
4 企业分布式创新过程中知识共享机制的理论假设
    4.1 概念模型提出的理论背景
    4.2 企业分布式创新知识共享机制的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
        4.2.1 分布式创新要素与企业创新绩效
        4.2.2 知识共享程度与创新绩效
        4.2.3 分布式结构与知识共享程度
        4.2.4 分布式认知与知识共享程度
        4.2.5 分布式协同与知识共享程度
    4.3 本章小结
5 研究设计与方法论
    5.1 问卷设计
        5.1.1 问卷设计内容及过程
        5.1.2 问卷设计的可靠性
    5.2 数据收集程序
        5.2.1 样本及被调查对象选择
        5.2.2 问卷发放及收集
    5.3 变量度量与指标选择
        5.3.1 被解释变量
        5.3.2 解释变量
        5.3.3 中间变量
    5.4 数据整理与样本描述
        5.4.1 样本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4.2 数据合并的有效性
    5.5 主要分析方法与程序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企业分布式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实证研究
    6.1 变量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6.1.1 变量分类
        6.1.2 信度检验
        6.1.3 效度检验
    6.2 SEM模型分析与结果
        6.2.1 分布式创新要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
        6.2.2 分布式创新要素对知识共享的关系模型
        6.2.3 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
        6.2.4 分布式创新要素、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整体SEM模型
        6.2.5 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6.2.6 SEM模型分析小结
    6.3 本章小结
7 分布式创新背景下企业开展知识共享的管理策略研究
    7.1 合理设计创新项目的分布式结构
        7.1.1 优化配置分布式创新项目成员
        7.1.2 按标准化流程划分项目模块化结构
    7.2 提升创新项目的分布式认知程度
        7.2.1 培养分布式创新项目成员的信任关系
        7.2.2 对项目实施分布式领导
        7.2.3 融合分布式创新项目成员的认知相似
    7.3 完善创新项目的分布式协同
        7.3.1 构建协同技术系统
        7.3.2 全面实施知识共享激励
    7.4 动态组合分布式创新过程中的三种知识共享机制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与实践启示
        8.2.1 主要创新点
        8.2.2 实践启示
        8.2.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面向分布式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调查问卷表
附录2:读博期间的主要科研工作和研究成果

(7)我国中小制药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我国中小制药企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发展资金缺乏 企业融资困难
    第二节 营销策略落后 广告监管更严
    第三节 产品竞争乏力 研发创新不足
    第四节 文化建设滞后 人才资源匮乏
    第五节 生产能力过剩 缺乏规模效益
第三章 我国中小制药企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拓宽融资渠道 解决资金困难
        1 产权市场
        2 风险资本
        3 专利融资
    第二节 创新营销模式 提高市场竞争力
        1 积极开发第三终端和农村市场
        2 尝试营销外包和代理制营销
        3 开拓海外市场规避国内价格大战
        4 进行学术推广和开展学术营销
        5 建立数据库营销模式
        6 运用比较性广告
        7 利用互联网广告
    第三节 优化产品结构 调整产品战略
        1 产品研发创新
        2 产品品牌策略
        3 产品差异化战略
    第四节 建设企业文化 加强人才培养
        1 建设企业文化
        2 加强人才培养
    第五节 整合资源优势 寻求合作共赢
        1 整合资源做强做大
        2 积极寻求委托加工
第四章 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中国市场营销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简介
    1.1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全球发展历程与介绍
        1.1.1 全球业界楷模
    1.2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介绍
        1.2.1 发展历程
        1.2.2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1.2.3 卓越的成就
2 医药市场宏观与微观的环境分析
    2.1 全球医药市场分析
        2.1.1 新兴市场增速迅猛
        2.1.2 品牌公司产品依然主导市场
        2.1.3 产业背后隐含的问题
    2.2 美国医药行业市场特点分析
        2.2.1 专利保护
        2.2.2 高定价策略
        2.2.3 知识与学术营销模式
    2.3 中国医药行业市场与环境分析
        2.3.1 基本运行情况
        2.3.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趋势
3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营销战略分析
    3.1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全球营销战略指导思想
        3.1.1 专注
        3.1.2 创新
        3.1.3 关爱
    3.2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中国营销战略分析
4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品牌策略分析
    4.1 公司品牌策略分析
    4.2 各产品品牌制定的策略和遵循的原则标准分析
    4.3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在中国品牌推广策略分析
5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营销模式分析
    5.1 全球营销模式的建设分析
        5.1.1 商业渠道联营(合作)、市场推动的营销模式
        5.1.2 DTC 营销模式(Direct-to-Consumer)
        5.1.3 DFC 营销模式(direct-from-consumer)
        5.1.4 网络营销模式
    5.2 中国市场的营销架构分析
6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产品推广模式分析
    6.1 中国医药企业当前主流的产品推广模式
    6.2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在中国的产品推广模式分析
        6.2.1 媒体学术:广度传播,高效拉动
        6.2.2 会议学术:深度做透,重点挖掘
        6.2.3 人员学术:精度沟通,促进上量
        6.2.4 临床学术:服务增值,做忠诚度
    6.3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营销推广具体案例分析
        6.3.1 培育市场与学术推广
        6.3.2 医药代表的学术概念推广
        6.3.3 公益性质的学术推广
    6.4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产品推广模式对我国医药企业发展的借鉴
7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营销团队(雁鹰文化)建设分析
    7.1 人员招聘方式的分析
    7.2 人员发展方式与标准介绍
    7.3 人员激励机制的介绍
    7.4 中国市场营销团队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分析
    7.5 对中国医药企业营销队伍建设的借鉴意义
8 结语————施贵宝公司对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启示
    8.1 重视市场调研把握市场脉搏
    8.2 强化市场观念重视市场开发
    8.3 注重销售环节加强渠道管理
    8.4 重视客户关系管理
    8.5 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默沙东哮喘科研基金评选结果揭晓(论文参考文献)

  • [1]颠覆性的划时代创新 2016全球创新报告[J]. 汤森路透. 科学观察, 2016(04)
  • [2]化浊祛湿方通过SREBP-2调节胆固醇代谢的机制研究[D]. 隋歌川.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3]资源观视角的企业能力培养与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浙江医药产业的案例比较[D]. 袁盈盈.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7)
  • [4]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D]. 徐元.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7)
  • [5]不同证候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及中药通心络干预的代谢组学研究[D]. 张凤霞. 沈阳药科大学, 2010(05)
  • [6]面向分布式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 金鑫. 浙江大学, 2009(11)
  • [7]我国中小制药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 张泰松. 山东大学, 2008(01)
  • [8]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中国市场营销案例研究[D]. 王凡.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4)

标签:;  ;  ;  ;  

默沙东哮喘研究基金评选结果公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