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楼宇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集成楼宇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一、集成楼宇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宗德媛,朱炯,李兵[1](2021)在《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工学是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电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工学教学中,将EWB虚拟仿真技术、传统实验技术及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仿真计算、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EWB仿真软件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理论,同时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好基础。

王尧[2](2020)在《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优化运行及效益评价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能源网通过多能互补技术、综合能源服务等实现一定区域内的电、热、气、冷等多种能源的高效集成与协同供给。2016年,中国发改委提出《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建设,开展电、气、热、冷等不同类型能源之间的耦合互动和综合利用。微能源网群广泛应用智慧互联技术,作为一种智慧型区域网络,具备较高的新能源渗透率,通过能源储存和能源转化能够实现区域内能源供给和消耗的平衡。微能源网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交换能源,也可以与公共网络进行能源的灵活交互,实现了风、光、天然气等分布式能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本文以微能源网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微能源网容量配置、多能协同优化、综合效益评价,掌握得到微能源网“源-网-荷-储”优化配置模式,优化微能源网内、网间、网群多层级运行方式,建立综合效益评级模型指导微能源网建设和运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微能源网供给、转换、存储、消费等环节的能量特性。结合能源互联网的特性剖析了微能源网的功能;基于政策与实践试点项目提炼了微能源网的结构特征演变规律;对微能源网供给、转换、存储、消费等特性进行建模,分析能量的梯级利用。(2)提出了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配置方法。从系统结构和单元设备的角度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负荷参与综合需求响应的方式,建立了计及随机-认知不确定性的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构建“源-网-荷-储”容量配置双层规划模型,上层以建设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性最优为目标优化单元容量,下层以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优化单元出力;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3)提出了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互补双层调度优化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微能源网结构,建立了微能源网的能量生产、能量转换和储能装置运行模型;利用二阶段优化理论,风光日前预测功率作为随机变量,构造上层日前调度模型,将其时前功率作为随机变量的实现,构造下层时前调度模型;采用细胞膜优化算法和混沌搜索算法对传统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对所提模型求解;选择深圳市龙岗区国际低碳园区进行实例分析。(4)提出了微能源网间多能协同交互平衡三级优化模型。以确立平均失负荷率最小为目标,构建多微能源网日前容量灵活性配置优化模型;利用条件风险价值度量风电和光伏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成本,构建电、热、冷等多能协同日内调度优化模型;考虑不同时刻各主体(微能源网、激励型需求响应、上层能源网)的备用供给成本,确立备用调度成本最小的备用优化平衡方案;为了求解上述三级协同优化模型,提出基于信息熵和混沌搜索的改进蚁群算法;以深圳市国际低碳园区为实例对象,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5)提出了微能源网群多能协同分层协调多级优化模型。将多种能源生产设备、能源转换设备和能源存储设备集成微能源网,设计多微能源网在不同阶段(日前、日内、实时)多级竞价博弈框架体系;提出一种含多种博弈状态的三阶段优化模型;为模拟多微能源网竞价博弈过程,提出基于自适应调整信息挥发因子和转移概率的改进蚁群算法;以深圳市国际低碳园区为实例对象,制定微能源网群最佳运行策略。(6)建立了微能源网协同运行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分析了“以电定热”、“以热定电”、“热电混合”模式中的运行场景;刻画了微能源网中的居民楼宇、办公楼宇、商场等建筑的多负荷特征,构造了多类用户的年负荷曲线、冬夏典型日负荷曲线;分析了微能源网的结构布局,从经济、节能、减排等角度设计了微能源网3E效益评价指标;算例分析验证了微能源网的综合效益优势。

刘瑜[3](2020)在《KNX在楼宇和家居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5G移动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智能家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内外的各大企业如微软、苹果、谷歌、小米等,纷纷聚焦智能家居领域,抢占物联网时代的新赛道。智能楼宇和家居作为物联网技术进入日常生活的重要入口,也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的关注。本文基于KNX总线技术,从家居生活及办公场景的需求入手,将科学创新与人文关怀统一起来,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设计满足不同场所和人群的全数字分布式控制系统。全数字分布式控制系统,对区域内各类照明、空调、窗帘等电气设备进行自动化和集中控制管理,实现能源监测,不仅可有效管理楼宇的电气设备,提供灵活多变的使用功能和效果,还可以维护并延长灯具及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达到安全、节能、人性化、智能化的效果,并能在今后的使用中方便地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扩展。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结合ARIMA模型预测算法分析用户行为,进行热水器的测试和仿真实验。在有些被控对象模糊不清的场景中采用PID控制和模糊控制,针对PID算法中特殊情况需要手动进行修改、删除,需要来回切换等不足,提出了改进和升级,完成了空调、热水等电器的仿真,提出改进的算法。完成了房间智能照明系统中百叶窗帘、室内照明系统的设计。经实际测验,本文所设计KNX技术在楼宇和家居控制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场所和人群的对生活和办公的要求。该论文有图88幅,表9个,参考文献73篇。

陶苏朦[4](2020)在《基于多目标的综合能源系统柔性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合能源系统是融合了信息流、能源流和业务流的多能耦合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及热力系统的联合协调控制,对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率、转变能源基础结构和维护供能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能源信息技术快速更新推动传统分立运行的能源系统向多能耦合协调控制的综合能源系统转型,终端能源系统在配网末端推广复制,也给传统配网的优化运行和紧急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从智慧楼宇层级、集成智慧楼宇的代理商层级以及含多综合能源系统的配网层级,研究基于多目标的综合能源系统柔性控制策略,本文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首先构建智慧楼宇元件级综合能源数学模型,考虑源-荷双重特性和多能耦合动态特性,对综合能源系统的最小系统即智慧楼宇综合能源系统展开详细的动态特性建模,并提出一种考虑功率、功率变化率、总能量等特性的虚拟储能模型,用以描述楼宇综合能源系统的对外能量特性。(2)构建基于多代理的楼宇-代理商-配网三层能量交互架构,基于楼宇虚拟储能模型,考虑代理所管控的多楼宇功率互济和并网储能、微燃机等其他资源,量化分析基于单代理的虚拟储能模型,并基于此,进一步提出基于多代理的综合能源系统用能协调控制策略。(3)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日内分层控制策略,充分考虑不同能源响应特性在时间尺度上的差异,融合考虑环保、能耗、可靠性等多目标构建约束条件,以系统运行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实施日前优化和日内修正,合理安排各机组的出力计划和出力调整。(4)提出一种基于多代理的综合能源系统参与配网功率缺额紧急控制策略,在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状态确定的基础上,考虑各可控设备的调节容量和调节速度,评估各综合能源系统的可调潜力,并按比例下发功率调控需求至各综合能源系统控制中心,依据紧急控制流程确定可控设备顺序和容量依次弥补功率缺额。

陈凯[5](2020)在《基于以太网的商业综合体智能化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扩展,土地用地面积愈发紧张,作为集住宅、酒店、商场等功能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不断落地。为了保障综合体更好的运营以及安全性,信息化技术在建筑上的使用必不可少,因此,如何针对于不同的商业综合体进行更贴合的智能化设计,是作为智能化设计行业从业者所必须研究的一个问题。商业综合体的智能化设计不同于单个场景,由于不同场景的智能化需求不同,因此作为集多个场景于一体的综合体在智能化设计上遇到的问题较多,本课题首先对于该类问题首先阐述了国内外的商业综合体智能化研究现状,然后通过站在商业综合体用户的角度来对智能化子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接着通过智能化产品厂商和智能化集成商两个维度上给出常用子系统的解决方案以及现在在智能化设计领域中的物联网技术,最后通过一个中型商业综合体的智能化设计实例将解决方案应用于实际项目中,使得最新方案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展现了不同场景下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技巧。本课题着重从商业综合体的用户角度出发进行需求分析,结合现有的技术和设计方案,并以实际项目来对商业综合体各子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做说明,使得智能化设计技术更好的与智能建筑相结合。

贾蕴哲[6](2020)在《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社会飞速进步,能源消耗不断增加,我们的生态环境危机也随之日渐严峻,政府与社会愈加注重节能减排,提倡绿色低碳发展。楼宇照明系统用电量在楼宇能源消耗量中占很大的比重,由于低效光源的广泛使用、过度照明情况普遍、管理难度大,楼宇照明系统存在很大的节能改造空间。随着LED照明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传统的照明控制系统迈入了最佳的转型期,楼宇智能照明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楼宇智能照明系统利用LED调光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构建照明系统的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提高照明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同时降低照明系统的能耗。楼宇智能照明系统与传统照明系统相比,首先其采用的电光源能效高,且具有调光控制能力。LED光源是近些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照明技术,与传统的照明技术相比,LED光源具有能耗低、使用寿命长、易调光的优点,是实现智能照明控制的最佳光源。其次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具有智能控制能力,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信息,设计智能化控制策略,能够实现远程控制、情景控制、光照度自动控制、自动开关控制等功能。最后,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够做到节能控制,传统的照明系统仅能进行开关控制,而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调光控制,并具有光照度自动调节能力和自动开关控制,避免过度照明和长明灯等现象。本文以办公楼宇照明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办公楼宇照明系统的特点和功能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照明光源、智能照明控制器、LED控制器、传感器和移动终端。系统采用LED光源作为照明光源,采用WIFI无线通信方式,利用SoC芯片设计了智能照明控制器和LED控制器,编制了控制器应用程序以及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完成了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样机制作,并进行了实验测试。

蔡国荣[7](2020)在《楼宇能耗智能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楼宇能耗管理问题日趋严峻,楼宇等场所已经成为除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以外最大的能耗对象,楼宇能耗管理也成为节能减排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楼宇能耗管理软件平台技术问题,应用软件工程和软件建模技术,开展了平台需求分析、系统建模以及原型系统开发等研究。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促进楼宇能耗管理,提升楼宇能量使用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本课题首先开展了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研究,汇总和提炼了楼宇能耗管理软件平台关键技术,并对目前流行的STM32、树莓派、51单片机以及Arduino控制板功能、二次开发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典型Arduino控制板,开展了关于温度、湿度等特性指标数据采集的程序开发,验证其开发功能、开发方法;开展了大规模场景数据通信广泛采用的MQTT、Modbus以及Co AP等通信协议规范研究,在掌握场景数据传输方式、连接类型以及消息响应等技术基础上,开展了楼宇能耗智能管理平台建模与原型系统开发;在大规模场景数据存储方面,对目前比较成熟的Site Where、Open MTC、AWS Io T以及FIWARE平台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选择了比较适合楼宇能耗管理平台所需的大规模场景数据处理的FIWARE中间件架构,利用数据发布/订阅场景代理(GE)、场景数据处理Event事件管理等模块,开展了相关原型平台的开发实践。在楼宇能耗管理信息平台原型系统开发过程中,选择了C#作为主要的开发语言,在感知层以Arduino作为测试数据控制板,实现了温度、湿度等典型物理指标数据采集,应用FIWARE中间件作为大规模场景数据处理平台,从楼宇能耗管理所需的数据采集、感知设备管理、网关设置以及场景数据实时监测等方面初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思路。课题研究成果为楼宇能耗管理平台建模、原型系统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通过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楼宇能耗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李正坤[8](2019)在《基于BIM技术的楼宇物业运维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对信息化逐渐重视,与此同时BIM技术在建筑领域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物业运维管理作为传统物业管理的扩展与延伸,为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存储、高效传递以及可视化等技术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现代建设项目在运维阶段的落地应用提供了科学支撑。针对物业运维管理存在的海量、多源、异构的信息数据,本文结合BIM技术的协同性和可视化等特点,将BIM技术与物业运维管理进行有效融合,提出了一种更加切实可行的物业运维管理方式,并以楼宇物业为研究主体,构建了一个更加智能的信息储存、信息管理、信息传递的楼宇物业运维管理系统,实现了楼宇物业运维的精细化管理,并有效提高了运维管理效率。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有如下几项:(1)依据物业运维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BIM技术的特点和楼宇物业运维管理系统业务需求分析,设计了物业运维管理BIM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功能模块,并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构建了一个全面、稳定的物业运维管理数据库。(2)深入探讨了系统如何实现BIM信息的集成融合、运维数据的编码存储以及运维系统三维可视化,体现了物业运维管理与BIM技术结合的价值,并为解决传统物业管理的问题提供新的途径。同时搭建了满足楼宇物业运维管理需求的BIM运维模型,为物业运维管理BIM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3)通过对天津河西行政区内某楼宇的实际案例进行研究,验证了设计系统的可行性。其原型系统展示了基于BIM技术的物业运维在空间、资产、安全、能耗方面的具体管理,并为物业运维管理信息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吕超贤[9](2019)在《面向灵活可靠运行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与规划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能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终端能源消费的效率及清洁化水平至关重要。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能够实现多种能源的整体高效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替代的重要手段。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包含多种能源形式,供/配/用能环节高度耦合,其运行行为较为复杂;为实现系统高效、可靠运行,需要发展合理有效的运行调度与规划方法。本文围绕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和规划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调度问题,提出了考虑机组组合和储能灵活性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及联络线功率平抑方法。在对多种供冷/热设备、蓄能装置详细建模的基础上,以运行费用和主机启停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以电力为核心并计及多种能源需求、多种能源转换环节及多种能源供给方式的混合整数线性日前调度模型,充分考虑实际运行中的机组组合约束和储能的灵活性提升作用,提高了系统用能效率与经济性,减少了设备的频繁启停。考虑实际运行时配网运营商对联络线功率峰谷差的要求,建立了考虑联络线功率平滑的优化调度方法,降低了调度周期内联络线功率的峰谷差,减少了其功率波动。2)针对分布式电源出力、负荷和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调度和考虑多环节灵活性的鲁棒调度方法。设计了包含大时间尺度滚动优化环节和小时间尺度动态调整环节的多时间尺度模型预测优化调度方法,有效适应了可再生能源和负荷在不同时间尺度的不确定性变化;建立了集成多环节灵活性的模型预测鲁棒调度方法,考虑集中能源站运行、管道动态传输特性和楼宇需求响应特性的“源-网-荷”滚动经济调度模型充分发挥了多个供能环节灵活性并提升了对预测信息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量化了执行域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并通过裕度预留的方式生成具有鲁棒性的调度方案,较好地适应了环境因素的实时预测误差。3)面向能源系统的弹性运行需求,提出了考虑弹性调度策略的气-电耦合能源系统运行与规划方法。针对包含多种能源输入的气-电耦合能源系统,基于不同能源驱动设备“互补协调、互为备用”的特性,建立了考虑储能备用的多阶段弹性调度模型,将蓄热装置作为紧急响应资源去支撑故障时重要负荷的用能需求,提升了系统应对源端突发故障的能力;并对故障和重要负荷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提出了考虑系统弹性运行需求的双层规划设计方法,通过上层遗传算法和下层弹性调度策略的不断迭代寻优,得到可以有效适应实际运行时气、电供应故障的规划设计方案。

张力[10](2019)在《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楼宇监控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建筑楼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舒适工作和居住环境的背后,其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如高楼的防火、建筑的通风、空气环境以及空气湿度等相关因素会对人们的舒适居住产生影响。如何有效的对建筑楼宇进行监控,应对各种灾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楼宇监控系统,它可以有效监控楼宇中的环境参数,当环境变量超标时及时给出报警,是一种智能化楼宇监控方案。论文首先分析了本课题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具体讨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总体架构,传感器的选择和技术要求。通过对比分析确定选择Zigbee通信方式作为无线传感器的通信方式。其次讨论了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在分析智能楼宇监控系统的总体功能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智能楼宇监控系统结构及其功能模块的设计,并重点讨论了采集终端板的总体结构设计和可视化管理平台的总体结构设计。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采集终端板的硬件设计,分析了控制器的对比选择,选定MSP430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研究了基于MSP430控制器的电路,绘制了电路原理图。重点分析了4G通信接口电路、RS-485通信接口电路、Wi-Fi与以太网接口电路和Zigbee接口电路的设计,讨论了接口模块的选择和性能。最后对智能楼宇监控系统采集终端软件设计,并进行各个接口的功能测试。将串口主程序按照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子程序,对主程序流程图进行分析,讨论了程序流程,并重点讨论了通信初始化流程。论文最后对采集终端板的基础电路测试和各个功能单元调试,通过调试发现电路各部分工作正常,满足使用要求。本文设计的采集终端板提供了智能楼宇监控的硬件平台,在使用中可以根据现场的需要任意增减无线传感器节点,根据楼宇环境选择最适合的通信端口,以较低的成本提供最为可靠的楼宇监控方案。

二、集成楼宇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集成楼宇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计算
2 EWB仿真计算
3 实验验证
4 理论、实验、仿真对比分析

(2)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优化运行及效益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规划研究现状
        1.2.2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运行研究现状
        1.2.3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1.3.3 论文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微能源网发展演化历程及能量特性动态分析
    2.1 微能源网概念概述
        2.1.1 基本概念
        2.1.2 功能特性
    2.2 微能源网发展演化历程
        2.2.1 发展相关政策
        2.2.2 实践试点项目
    2.3 微能源网能量特性分析与建模
        2.3.1 供给环节能量特性
        2.3.2 转换环节能量特性
        2.3.3 存储环节能量特性
        2.3.4 消费环节能量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能源网“源-网-荷-储”容量配置优化模型
    3.1 引言
    3.2 微能源网模型
        3.2.1 微能源网结构
        3.2.2 单元设备模型
    3.3 计及不确定性的综合需求响应建模
        3.3.1 需求响应模型
        3.3.2 DR不确定性分析
        3.3.3 随机-认知不确定性模型
    3.4 微能源网双层容量配置优化模型
        3.4.1 上层规划
        3.4.2 下层规划
        3.4.3 算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能源网内多能协同互补双层调度优化模型
    4.1 引言
    4.2 微能源网结构框架
        4.2.1 能源生产(EP)模型
        4.2.2 能量转换(EC)模型
        4.2.3 储能运行(ES)模型
    4.3 微能源网双层调度优化模型
        4.3.1 前提假设
        4.3.2 上层调度模型
        4.3.3 下层调度模型
    4.4 混沌细胞膜粒子群算法
        4.4.1 算法基本原理
        4.4.2 算法求解流程
    4.5 算例分析
        4.5.1 基础数据
        4.5.2 算例结果
        4.5.3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能源网间多能协同交互平衡三级优化模型
    5.1 引言
    5.2 三级协同优化框架
        5.2.1 灵活性边界概念
        5.2.2 协同优化框架
    5.3 微能源网间三级协同运行优化模型
        5.3.1 系统灵活配置优化模型
        5.3.2 多能协同交互优化模型
        5.3.3 备用多元平衡优化模型
    5.4 多级数学模型求解算法
        5.4.1 基本原理
        5.4.2 求解流程
    5.5 算例分析
        5.5.1 基础数据
        5.5.2 算例结果
        5.5.3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微能源网群多能协同分层协调多级优化模型
    6.1 引言
    6.2 微能源网群多级竞价博弈体系
        6.2.1 多能竞价博弈体系
        6.2.2 多阶段竞价博弈体系
    6.3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三级博弈优化模型
        6.3.1 日前合作调度优化模型
        6.3.2 日内非合作竞价博弈模型
        6.3.3 实时合作修正优化模型
    6.4 微能源网群多能竞价博弈过程模拟
        6.4.1 改进蚁群算法
        6.4.2 竞价博弈过程分析
    6.5 算例分析
        6.5.1 基础数据
        6.5.2 算例结果
        6.5.3 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微能源网群多能协同运行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7.1 引言
    7.2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运行模式分析
        7.2.1 “以电定热”模式
        7.2.2 “以热定电”模式
        7.2.3 “热电混合”模式
    7.3 微能网集群系统多负荷特征分析
        7.3.1 居民楼宇负荷特征
        7.3.2 办公楼宇负荷特征
        7.3.3 商场负荷特征
    7.4 微能网集群多能协同灵活运行效益评价模型
        7.4.1 微能网集群系统结构
        7.4.2 3E效益评价模型
        7.4.3 算例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3)KNX在楼宇和家居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KNX技术概述
    2.1 KNX结构模型
    2.2 KNX现场总线技术标准
3 KNX系统在楼宇家居中设计理念探析
    3.1 应用模块合理布局探讨
    3.2 北欧和中式意境借鉴
    3.3 日式理念精华汲取
    3.4 应用场景科学和人文统一探究
    3.5 软件和硬件的协同升级探究
4 楼宇家居控制系统中控制算法研究
    4.1 ARIMA模型预测算法
    4.2 PID控制算法
    4.3 模糊控制算法
    4.4 本章小结
5 楼宇家居智能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5.1 系统设计需求
    5.2 总体设计方案
    5.3 网络拓扑的选择
    5.4 系统组成与功能
    5.5 本章小结
6 楼宇家居智能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
    6.1 楼宇家居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6.2 楼宇家居智能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6.3 系统测试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多目标的综合能源系统柔性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综合能源系统建模及动态特性研究现状
        1.2.2 多能互补协同优化运行与控制研究现状
        1.2.3 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网协同控制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智慧楼宇综合能源建模和虚拟储能运行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智慧楼宇元件级综合能源数学模型构建
        2.2.1 综合能源系统架构和特性分析
        2.2.2 能量生产设备的元件建模
        2.2.3 能量转换设备的元件建模
        2.2.4 能量存储设备的元件建模
    2.3 智慧楼宇虚拟储能模型构建与特性分析
        2.3.1 智慧楼宇电能和冷热能典型供能架构
        2.3.2 楼宇虚拟热储能模型构建及特性分析
        2.3.3 楼宇虚拟电储能模型构建及特性分析
        2.3.4 智慧楼宇虚拟储能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2.4 算例分析
        2.4.1 数据描述
        2.4.2 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虚拟储能的IES用能协调控制策略
    3.1 引言
    3.2 基于多代理的IES用能模型及框架研究
        3.2.1 基于多代理的IES用能架构
        3.2.2 基于虚拟储能的IES用能模型
    3.3 基于多代理的IES用能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3.3.1 基于单Agent虚拟储能的量化分析技术
        3.3.2 基于多Agents的 IES用能优化控制目标
        3.3.3 基于多Agents的 IES用能协调控制策略
    3.4 算例分析
        3.4.1 数据描述
        3.4.2 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目标的IES日前-日内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4.1 引言
    4.2 多时间尺度协调控制策略框架
    4.3 基于多目标的IES日前优化运行策略
        4.3.1 IES日前优化评价指标
        4.3.2 IES日前优化目标函数
        4.3.3 IES日前优化约束条件
    4.4 基于分层修正的IES日内优化运行策略
        4.4.1 IES日内上层控制策略
        4.4.2 IES日内下层控制策略
        4.4.3 IES日内优化模型求解
    4.5 算例分析
        4.5.1 数据描述
        4.5.2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多代理的IESs参与配网紧急控制策略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多Agents的 IESs参与配网紧急控制架构
    5.3 基于多Agents的 IESs参与配网紧急控制策略
        5.3.1 IES可调潜力评估方法
        5.3.2 响应功率需求计算方法
        5.3.3 紧急控制方案及流程
    5.4 算例分析
        5.4.1 数据描述
        5.4.2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和参与的课题

(5)基于以太网的商业综合体智能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智能商业综合体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应用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于商业综合体的智能化系统需求分析
    2.1 商业综合体的功能板块需求分析
        2.1.1 商业功能区智能化需求分析
        2.1.2 公寓居住区智能化需求分析
        2.1.3 办公场所板块智能化需求分析
        2.1.4 酒店服务板块智能化需求分析
    2.2 商业综合体的功能板块子系统选择
        2.2.1 建筑智能化设计中的子系统
        2.2.2 商业功能区智能化子系统选择
        2.2.3 公寓居住区智能化子系统选择
        2.2.4 办公场所板块智能化子系统选择
        2.2.5 酒店服务所板块智能化子系统选择
    2.3 商业综合体的智能化设计的原则与标准
        2.3.1 智能化设计原则
        2.3.2 智能化设计的依据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化商业综合体系统各子系统的方案设计
    3.1 项目中智能化设计方案的分工
    3.2 产品供应商的方案设计
        3.2.1 视频监控子系统的方案设计
        3.2.2 门禁子系统的方案设计
        3.2.3 信息引导及发布子系统的方案设计
        3.2.4 公共广播子系统的方案设计
        3.2.5 楼宇自控子系统的方案设计
    3.3 智能化集成商的方案设计
        3.3.1 综合布线系统的方案设计
        3.3.2 机房工程子系统的方案设计
        3.3.3 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3.3.4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商业综合体智能化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某商业综合体项目概述
        4.1.2 某商业综合体项目功能区设计
        4.1.3 某商业综合体智能化设计范围
    4.2 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4.3 可视对讲系统的设计
    4.4 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
    4.5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
    4.6 机房系统的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发表的学术论文(含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6)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需求分析
    2.2 智能照明系统相关技术分析
        2.2.1 照明控制技术
        2.2.2 无线通信技术
        2.2.3 传感器技术
        2.2.4 微控制器技术
    2.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智能照明控制器硬件设计
        3.1.1 MT7628芯片
        3.1.2 智能照明控制器硬件电路
    3.2 LED控制器设计
        3.2.1 LED光源设计
        3.2.2 LED驱动电路设计
        3.2.3 LED WIFI通信电路设计
        3.2.4 红外接收电路设计
    3.3 光照度传感器电路设计
    3.4 人体红外传感器电路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智能照明控制器软件设计
        4.1.1 Openwrt操作系统
        4.1.2 软件开发平台
        4.1.3 数据库设计
        4.1.4 智能照明控制器主线程设计
        4.1.5 智能控制策略设计
    4.2 LED控制器软件设计
        4.2.1 主线程设计
        4.2.2 固件升级程序设计
    4.3 服务器设计
    4.4 移动终端软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实现及实验测试
    5.1 LED光源实现
        5.1.1 LED光源
        5.1.2 LED光源安装方式
    5.2 智能照明控制器实现
    5.3 LED控制器实现
        5.3.1 LED控制器硬件实现
        5.3.2 LED控制器配置入网方式
        5.3.3 LED控制器组网方法
    5.4 传感器实现
        5.4.1 光照度传感器实现
        5.4.2 红外人体传感器实现
    5.5 实验测试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7)楼宇能耗智能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来源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来源
        1.1.2 课题意义
    1.2 楼宇能耗智能管理平台应用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楼宇能耗未来研究趋势
    1.3 本课题研究领域当前主要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楼宇能耗智能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2.1 楼宇能耗智能管理平台用户
    2.2 楼宇能耗智能管理平台运行环境需求
        2.2.1 网络
        2.2.2 应用服务器
        2.2.3 基础软件
        2.2.4 信息安全
    2.3 楼宇能耗智能管理平台业务需求分析
    2.4 楼宇能耗智能管理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2.4.1 数据实时监测
        2.4.2 感知节点设置
        2.4.3 网关设置
        2.4.4 数据管理
        2.4.5 消息管理
        2.4.6 楼宇业主服务
        2.4.7 公众服务
        2.4.8 系统管理
    2.5 楼宇能耗智能管理平台性能需求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楼宇能耗智能管理平台数据采集与通信协议
    3.1 楼宇能耗数据采集技术
        3.1.1 平台数据采集及其常见开发板
        3.1.2 平台数据采集技术的性能对比分析
    3.2 数据传输通信协议
        3.2.1 场景数据通信的协议
        3.2.2 通信协议的适用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物联网中间件平台与基于FIWARE大规模场景数据存储
    4.1 物联网中间件平台
        4.1.1 物联网框架概述
        4.1.2 物联网中间件平台的分析
        4.1.3 中间件的对比性分析
    4.2 FIWARE框架的相关技术
        4.2.1 FIWARE NGSI场景管理
        4.2.2 Event事件管理
        4.2.3 发布/订阅场景代理GE
        4.2.4 FIWARE的物联网框架
    4.3 基于FIWARE框架的数据存储
        4.3.1 楼宇能耗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源
        4.3.2 Mongo DB数据存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楼宇能耗智能管理平台原型系统开发
    5.1 楼宇能耗智能管理平台模型
        5.1.1 基础服务层
        5.1.2 信息资源与数据层
        5.1.3 应用层
    5.2 楼宇能耗智能管理平台设计
        5.2.1 基于Arduino开发板的基础服务层设计
        5.2.2 基于MQTT协议和FIWARE中间件的信息资源与数据层设计
        5.2.3 应用层设计
    5.3 楼宇能耗智能管理平台功能的实现
    5.4 实验案例测试
        5.4.1 数据操作
        5.4.2 应用场景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8)基于BIM技术的楼宇物业运维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物业运维管理的研究现状
        1.2.2 BIM技术在物业运维管理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2 物业运维管理和BIM技术的相关理论
    2.1 物业运维管理的理论及方法
        2.1.1 物业运维管理的概念及原则
        2.1.2 物业运维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2.2 物业运维管理和BIM技术的结合
        2.2.1 BIM技术的特点
        2.2.2 BIM技术在运维管理的优势分析
        2.2.3 BIM信息在运维管理的移交标准
    2.3 本章小结
3 楼宇物业运维管理BIM系统的设计
    3.1 运维系统需求分析
        3.1.1 业务需求分析
        3.1.2 功能模块信息分析
        3.1.3 系统相关参与者
    3.2 运维系统架构设计
        3.2.1 总体架构设计
        3.2.2 功能模块设计
    3.3 运维数据库的设计
        3.3.1 数据库的选型分析
        3.3.2 运维数据库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楼宇物业运维管理BIM系统的实现
    4.1 物业运维BIM模型的构建
        4.1.1 运维模型构建方式
        4.1.2 运维模型信息组成
        4.1.3 运维模型信息深度
    4.2 BIM信息的集成融合
        4.2.1 BIM信息映射
        4.2.2 BIM信息轻量化
        4.2.3 BIM信息融合
    4.3 运维数据的编码存储
        4.3.1 运维数据分类
        4.3.2 运维数据编码
        4.3.3 运维数据存储
    4.4 运维系统三维可视化
        4.4.1 视窗裁剪
        4.4.2 多层次细节技术
    4.5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项目概况
        5.1.1 BIM运维模型搭建
        5.1.2 运维数据库的建立
    5.2 运维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5.2.1 空间管理模块
        5.2.2 资产管理模块
        5.2.3 安全管理模块
        5.2.4 能耗管理模块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面向灵活可靠运行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与规划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综合能源系统
        1.2.1 发展驱动力及集成优势
        1.2.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1.3.1 概念界定
        1.3.2 系统结构
        1.3.3 面临的挑战
    1.4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与规划技术研究现状
        1.4.1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建模方法
        1.4.2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设计
        1.4.3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建模
    2.1 引言
    2.2 典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结构及运行模式
    2.3 分布式发电和热电联供设备建模
        2.3.1 光伏发电系统
        2.3.2 燃气轮机模型
    2.4 蓄热装置通用建模
    2.5 供冷/热/热水设备建模
        2.5.1 吸收式制冷机模型
        2.5.2 地源热泵模型
        2.5.3 常规冷水主机模型
        2.5.4 冰蓄冷系统模型
        2.5.5 电锅炉模型
        2.5.6 太阳能热水系统模型
    2.6 供热网络动态传输建模
    2.7 楼宇负荷热需求响应建模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考虑机组组合和储能灵活性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3.1 引言
    3.2 考虑机组组合和储能灵活性的系统经济调度
        3.2.1 供冷期设备运行约束
        3.2.2 供暖期设备运行约束
        3.2.3 日前经济调度模型
        3.2.4 算例分析A(供冷期)
        3.2.5 算例分析B(供暖期)
    3.3 考虑联络线平滑的系统优化调度
        3.3.1 考虑联络线功率平滑的优化调度策略
        3.3.2 算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4.1 引言
    4.2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模型预测优化调度
        4.2.1 供能结构及运行约束
        4.2.2 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
        4.2.3 算例分析
    4.3 考虑源-网-荷灵活性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鲁棒调度
        4.3.1 供能架构及网络结构
        4.3.2 源-网-荷统一运行模型
        4.3.3 源-网-荷模型预测鲁棒调度模型
        4.3.4 算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考虑弹性调度策略的气-电耦合园区能源系统运行与规划
    5.1 引言
    5.2 气-电耦合园区能源系统架构及备用模式
    5.3 气-电耦合园区能源系统运行模型
        5.3.1 电力驱动设备运行模型
        5.3.2 燃气驱动设备运行模型
        5.3.3 功率平衡约束
    5.4 考虑储能备用的气-电耦合园区能源系统弹性运行
        5.4.1 考虑储能备用的多阶段弹性调度模型
        5.4.2 算例分析
    5.5 考虑弹性调度策略的气-电耦合园区能源系统优化配置
        5.5.1 目标函数
        5.5.2 约束条件和求解变量
        5.5.3 求解方法
        5.5.4 算例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非线性项线性化过程的等价性证明
    附录 B 名词缩写列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楼宇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智能楼宇管理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楼宇监控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1.2.2 国内楼宇监控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1.2.3 传感器在国内外楼宇监控系统中的使用现状
    1.3 楼宇监控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2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楼宇管理关键技术分析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总体架构
    2.2 传感器技术分析
        2.2.1 传感器技术发展的趋势
        2.2.2 楼宇监控系统中传感器的选择要求
        2.2.3 传统楼宇监控系统传感器选用存在的不足
    2.3 无线通信技术分析
        2.3.1 无线通信方式的对比分析
        2.3.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楼宇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3.1 智能楼宇监控系统的总体功能分析
    3.2 智能楼宇监控系统结构及其功能模块分析与设计
        3.2.1 楼宇监控系统实际实施中的基本要求
        3.2.2 楼宇监控系统结构及其功能设计
    3.3 智能楼宇监控采集终端板的总体结构设计
    3.4 可视化管理平台的总体结构设计
        3.4.1 可视化管理平台的功能设计
        3.4.2 可视化管理平台系统结构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智能楼宇监控采集终端板设计与实现
    4.1 控制器的对比选择
    4.2 控制系统电路与通信系统拓扑
        4.2.1 基于MSP430 控制器的电路设计
        4.2.2 通信系统拓扑
    4.3 远程无线通信接口电路
    4.4 RS-485 通信接口电路
    4.5 以太网通信接口电路
    4.6 无线传感器通信接口电路
        4.6.1 无线传感器的选择
        4.6.2 ZigBee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4.7 动力电源检测电路
    4.8 电源系统电路
    4.9 本章小结
5 智能楼宇监控系统采集终端板的软件设计及测试
    5.1 采集终端板程序结构分析
    5.2 主程序流程图分析
    5.3 通信初始化流程图分析
    5.4 采集终端单板的功能调试
        5.4.1 单板基础电路的测试
        5.4.2 单板各个硬件功能的测试
    5.5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原理图汇总
附录 B 软件程序
致谢

四、集成楼宇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J]. 宗德媛,朱炯,李兵. 电子世界, 2021(22)
  • [2]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优化运行及效益评价模型研究[D]. 王尧.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3]KNX在楼宇和家居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 刘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4]基于多目标的综合能源系统柔性控制策略研究[D]. 陶苏朦. 东南大学, 2020(01)
  • [5]基于以太网的商业综合体智能化设计[D]. 陈凯.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研究[D]. 贾蕴哲.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1)
  • [7]楼宇能耗智能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蔡国荣.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20(01)
  • [8]基于BIM技术的楼宇物业运维管理系统研究[D]. 李正坤.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4)
  • [9]面向灵活可靠运行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与规划方法[D]. 吕超贤. 天津大学, 2019(01)
  • [10]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楼宇监控系统设计[D]. 张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集成楼宇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