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缺席的背景置于现代视角

将缺席的背景置于现代视角

一、为现代视角置入缺席的语境(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1](2021)在《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后半叶视觉研究作为西方现代性启蒙的一部分,是否提供一种价值判断的标准,还未得到充分阐释。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种视觉文化读本及其研究方法论的出现,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工作已然成为研究的焦点。在此思潮下,视觉文化不仅仅被看作一种跨学科性的研究方法论,更是重新获得了其特有的独立和自治身份。但现有的这些视觉文化的理论研究并没有构筑成一个普遍有效的理论体系,它们彼此孤立于自身的视觉研究领域,只通过强行打开的一个文化研究的范围,或是与某些跨学科性的知识专业的综合体建立少量的联系。本文意在通过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为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提供系统性的认知视角,有助于为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文化现象作出一种价值判断论的导向。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解读杰伊的视觉政体研究方法,可以发现西方哲学话语中隐藏着一条关于视觉性隐喻的正反叙事,作者成功地将视觉文化研究重新纳入到西方现代性哲学话语的传统之中。第二部分分析了米歇尔的图像转向并对该理论展开批判,即指出其为一种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第三部分分析了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考古学,指出克拉里过分强调资本主义对观察者身体注意力问题的操控,忽视了视觉现代性中本雅明关于辩证意象的启蒙路线。第四部分分析了德波的景观社会,指出了他作为一种景观的否定性力量,为视觉文化理论提供了阐释的路径;而德波在景观社会语境下提出的总体都市主义计划,也将研究目光转向了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艺术人类学理论。本文对四种视觉文化理论固有的现代性方案进行并置且提出批判,同时着重引出德波的“景观社会”概念,即这位逐渐被视觉文化研究者所淡忘的马克思主义异化论的学者,使其重新返回到西方视觉现代性可行性方案的谱系之中,将视觉现代性谱系的目光转向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上来。

郑鸥帆[2](2021)在《德里达“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里达是20世纪法国着名的哲学家、解构主义思潮的创始人,致力于哲学、文艺理论、符号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频繁穿梭于哲学、文学、符号学、语言学及美学等多学科的文本间,1978年出版《绘画的真理》一书,在艺术领域提出“画框”的理论并以此对传统的形而上学逻辑进行审视和拆解,对后世艺术与哲学之间关系的思考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是基于德里达的解构哲学、艺术观念及理论传播与发展的问题,以德里达的“画框”理论为研究对象,引用视觉研究范式对德里达的“画框”理论及其嬗变予以系统的分析和讨论,旨在厘清德里达如何运用哲学的方法解构视觉艺术,以及后世学者对德里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这在目前对德里达及其画框理论的研究中具有创新性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立论与研究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德里达的哲学之脉,从德里达的哲学思想出发,首先明晰其思想理路和批评立场,在此基础上对其批评语言的建构、解构主义的途径进行分析;二是德里达的画框之理,从“画框”理论入手,明晰画框作为真理的内涵与外显;三是画框的话语之变,以马克·坦西、米克·巴尔、保罗·杜洛为例,阐述画框理论的发展与嬗变;四是艺术界的边框之思,从边界观念的隐喻、艺术创作的自由、边框意识的新思维三大方面对画框理论的嬗变进行回顾与展望。通过对德里达在视觉文化批评理论中建立的批评策略,勾勒艺术与解构的历史来路,思考当今艺术的难解之状。除此之外,对德里达的“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不仅可以为艺术的阐释、创作和批评提供新思路,让德里达的哲学思想与艺术观念更加完整,还对今天的艺术现象与艺术发展有着特殊的启示,具有现实性与社会性。

张振江[3](2021)在《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德国当代艺术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为研究对象。基弗艺术独具特色的画语使其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由绘画语言与绘画言语统合而成的画语,包括物质、痕迹、图像、主题、题材、思想、修辞和场域等,对于艺术创作和研究而言至关重要。基弗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雄心壮志,创造了一种“无界”的多元性画语呈现。他的艺术摆脱了现代主义艺术滑向装饰愉悦的倾向,而重回艺术的崇高精神;是现代主义艺术对古典艺术艺术超克之后的再超克;是对包括现代主义艺术在内过去诸种艺术的超越与融合。他的艺术实践创造了一个承载精神的物化空域——填充空白空间,一个个人的宇宙。在20世纪70-80年代现代艺术陷入困境时,使绘画艺术获得了新生,因此被誉为“绘画艺术的拯救者”。目前,在当代绘画艺术日渐式微的情境下,研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特别是其中的画语,对深挖艺术的真谛,赋予绘画艺术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结构主义方法,将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置于由独特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及艺术个性的整体框架下。再以解构主义的方式对安塞姆·基弗的混合型艺术思想、独特的造型观念、超常的造型方式、无界的物质媒介、总体性的组织逻辑、多种结合的形式特征、多重来源的图像生成和开放循环的工作空间等画语关系,逐个进行全面且深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当代艺术的画语秩序,跳出陈旧的传统画语,拓展开放的多元性画语形态。同时,通过对安塞姆·基弗画语的研究进一步领悟中国当代艺术和自己艺术发展的合理路径——艺术家需要探查心灵,触摸灵魂,发现“本我”,感受“自我”,表现“超我”,形成“我”的画语体系,创作“我”的艺术。

牛旻[4](2021)在《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漫画是一种综合性大众艺术,突破了传统讽喻漫画的叙事局限性,是造型艺术、镜头语法和叙事文本的同构体,其文化属性与审美机制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数字互联网改变了漫画符号的审美创造与符号消费机制,也改变了其文化参与和跨文化传播机制。在硕大无朋的“超真实”数字拟像世界和符号消费活动中,漫画图像叙事得以在大众文化层面实现泛化,不仅从亚文化靠近主流文化,也承担起更复杂的文化建构职能,在视觉维度以扁平化、风格化、碎片化的图像语言全面介入大众审美,还在数字图像符号消费逻辑的主导下融合了娱乐性与批判性,融合并改变了影视、广告、手机软件等多种图像叙事形态,以角色经济的形态推动着流行文化的视觉革新。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的现代漫画研究为主,兼及其形形色色的泛化形态,综合运用符号学、图像学、文化社会学和传播学方法,理论演绎、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分析等相结合,全面厘清新媒体时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符号消费机制和文化参与机制,进而探寻其在新媒体时代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机制,寻找国产漫画凝构风格范式、阐释传统文化、建构时代精神、发挥社会功能的新路径。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尝试准确界定现代漫画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探索媒介载体与漫画形态的关系,为相关研究建立较为清晰的视角与框架。第二章,从图像学和文化社会学切入,从新媒体时代的漫画生产环境、图像叙事机制、文化拼贴手法和价值取向隐喻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剖析其叙事机制的独立趋势,指出漫画中的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同构,以及传统美学和时代精神的融合。第三章,采取符号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方式、符码再造与消费载体三个方面入手,分析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探明其在大众文化与审美意识建构中的符号编码与解码机制,揭示其符码消费中的弱编码、同构式解码、养成式消费等新特征;揭示现代漫画能在交互式阅读与符号消费中建构群体理性;分析基于现代漫画的视觉文化与概念文化的同构趋势。第四章,采用文化社会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民众形象建构、国家形象建构和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三个方面入手,探讨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探明漫画丰富的社会功能,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变成多元化图解;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国家形象的建构从宏大的英雄主义叙事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具体分析现代漫画如何对“个人化”、异化等当代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审美表征。第五章,从图像学和传播学切入,通过对比传统媒体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分析现代漫画在新媒体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提出新媒体时代漫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渠道多元、文化折扣弱化、主动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和整合超媒介文本等新特征,据此探明基于现代漫画的文化认同机制,并对中国漫画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进行分析与展望。

丁丁[5](2021)在《王一亭与20世纪初期海派艺术生态研究》文中认为艺术生态系统主要由“生境”、艺术生产者、艺术消费者和艺术分解者组成,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艺术生态系统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单元,而是功能单元,是一个能量互给的循环系统。艺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某种具有稳态的“生境”之中进行着无休止的发展变异过程——生产、消费、分解、接触、碰撞、融合、发酵以及再生产活动。本文将海派艺术家王一亭置于这一结构和运行机制之中,以期考察他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作为艺术生产者,王一亭依靠“母体效应”所携带的艺术生产基因,顺利从一名“寄生种”成长为“优势种”,从“外来种”发展为“建群种”;作为艺术消费者,他能在消费优势种艺术产品的基础上转化为自身的生产养分;作为艺术分解者,他不仅能实现自我分解,也能为其他艺术生物体提供分解养分。除此之外,王一亭还活跃于海派艺术生态“边缘效应”之中。“边缘效应”是不同生态体或群落之间所产生的交叉区域,活动于其间的生物体被称之为“边缘种”。在此结构中,王一亭发挥着“中介者、开辟者、实践者和创新者”的功能。他穿梭于各种“边缘效应带”之间,汲取多元养分,属于典型的“边缘种”。在海派艺术生态系统运行机制中,艺术生产群体和艺术分解群体往往以“画会”的形式聚拢在一起,在这一生态体中,评价、广告、定价及售卖机制等都以“垄断”的形式生成,生产机制带有商业化、商标化、量产化的特点。王一亭利用这一机制,有意“隐藏”工商业大亨的身份,以鬻画者的身份融入海派艺术生态之中,并利用人脉、媒体、展览、赞助、话语权等典型的“海派”生产方式,逐步从经济生态中的优势种跻身至艺术生态优势种的行列。尽管王一亭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海派艺术生态当中拥有极其宽广的生态位,但在后世的艺术史书写中,王一亭的生态位与其生存的时代并不成比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王一亭艺术本体的问题。首先,王一亭在诗词、书法等“文人画”要素上的生产能力明显不如其他优势种。从其现存诗题而言,不论质量还是数量,创造性并不高。其次,王一亭稔熟于海派艺术生态的运行机制,也借此机制使自己成长为优势种之一,但艺术产品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海派艺术弊端,如应酬化、规模化、商品化、量产化等。在此机制之下,王一亭的艺术产品存在大众化、程式化、自我重复、用笔潦草、应付等“后海派”弊端,最终被当代艺术分解者打上“质粗而文不细”的标签。

漆飞[6](2021)在《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 ——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当代批判理论的共同体思想为研究对象,在当代美学的问题域中聚焦审美共同体的问题研究,在内容上呈现为生命政治与共同体的美学之维、审美共同体的共识与差异、主体化与去主体化、边界与去边界等具体问题,以及审美共同体的理论批判五个章节。审美共同体研究以生命政治作为总体性的研究进路。福柯的生命政治思想经由微观政治与感性生命场域的重返生成了对政治和美学的不同理解路径。当代批判理论家不同程度地改写、颠覆和超越福柯对于生命权力的后现代式考察,以生命经验的感性之维重构当代生命政治与感觉共同体之间的理论关联。朗西埃转换了福柯的生命政治论题,以对政治与治安的讨论激活对感性共同体分配机制、去身份化和异质感知构成等问题的阐发,经由感性领域的重构生成了不同于福柯的感性政治进路。阿甘本、奈格里、哈特、埃斯波西托等人则基于对生命感知潜能的总体性观照,重新思考感觉共同体与审美感知、主体经验之间的张力,建构了不同生命政治进路下的审美共同体批判思想。共识与差异是审美共同体的本体性问题。当代批判理论接续和吸收早期批判理论和后批判理论对于宏大叙事、总体性和同一性逻辑的解构,但其并不全然地消解差异,而是在尊重差异和异质性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感觉和情感共通的审美共同体范式。通过颠覆和超越存在论对于共在的反思,当代批判理论家将总体性问题视为一种新的本体论,以独一性、任意独一性、独一复多来重新规定审美共同体内部无法被化约的差异性,阿甘本以任意独一性来指认无法被表征的非本质差异性,埃斯波西托以疫责的空无属性来回应它与普遍性的关系,奈格里和哈特则将差异视为具有生成共同性的重要机制,赋予其生产性的潜能。感知、经验、语言和情感多维度地参与审美共同体的主体表达,基于差异的多元共同体形构出诸多不同类型的去主体化范式。对生命的伦理-美学诉求贯穿在当代批判理论关于审美共同体主体性问题的思考始终,通过秉承福柯晚年对于自我生存的去主体化思考,当代批判理论家以“去同一化”和“去身份化”来重新界定共同体内部感性生命存在的具体内涵。朗西埃以无分之分作为感觉共同体的解放主体,奈格里与哈特基于情感、认知和审美等感性系统来具有生产潜能的主体范式,以容纳差异的诸众来形塑审美共同体的发生,阿甘本则将纯粹潜能作为生命感知的触发机制,以语言和艺术的可交流性作为去主体化的具象呈现方式。“去身份化”是审美共同体的具有解放潜能的主体感性表达,其既没有返回到启蒙现代性时期被高扬的主体性,也未完全地落入后批判理论对于主体的全面批判和解构。基于审美共同体对于差异性和去主体化的内部构成,其外部存在形态呈现为从有边界的、实体的、稳定的向去边界的、非实体的、流动的等方面的转变。认同的危机与归属的困境是审美共同体存在形态问题的核心所指,埃斯波西托以免疫机制的否定性特征预设了一种非实体化感觉共同体的出现,作为边界机制的免疫范式彰显出对感性生命的纳入与排除逻辑,阿甘本以难民的现实问题激活了对生命政治边界的思考。媒介、信息和技术共同地参与着审美共同体的建构,传统基于血缘、宗族和地缘等自然关系纽带的共同体范型被松动,基于流动性的情感、感觉和意义的虚拟化审美共同体正在生成之中。审美共同体以情感和感性系统为内核建立起新的认同价值体系并延伸出诸多不同的表达范式,其自身也蕴藏着向审美乌托邦、异托邦、世界主义等诸多形态转变与对话的可能性。当代批判理论家经由共同体审美和感性维度的阐发,营构出一种基于容纳差异、去主体化的、无边界的、非实体的、流动生成的审美共同体范式,这一范式不仅构成了对于后现代以降总体性危机的重新反思和回应,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对当代美学与政治关系的思考。在回应后现代之后的总体性问题时,当代批判理论彰显出极强的现实介入品性和批判色彩,然而这一介入性常常体现为理论与思辨层面的介入性。在面向现实语境中的具体问题时,审美共同体思想呈现出其限度,一方面是在理论介入现实时存在转换的矛盾性和难以现实化,另一方面是理论自身的不可转换性。

张帆[7](2020)在《区域建筑的关联性研究》文中认为当代城市经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变迁,呈现出与传统城市差异化的语境。城市格局的离散化打破了单一结构的内在整体性,多中心的发展使不同的城市肌理异质并存;城市运行的动态化减弱了建筑作为城市物质性主体的地位,建筑需要从城市系统的终端转变为城市流动体系一部分;城市建筑的拼贴化反映了消费社会中对于建筑视觉表达的欲望,各自为政的布景式建筑进一步消解了城市作为连续公共空间的价值。既有的本体性建筑观念难以满足当代城市在多元、开放和交互属性上的需求,建筑理论从本体自主性向区域关联性的转型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是对建筑的区域关联性理论进行的系统性梳理和建构。首先,在比较既有知识体系中各种“区域”概念的基础上,将本文的“区域”界定为与特定的设计对象产生空间形态关联的宏观城市结构,具有尺度转换性、结构抽象性、边界动态性的特征。区域关联性的研究从挖掘上位结构中的要素、制约和需求出发,确立设计对象在整体中的位置,引导建筑内部自主性体系与外部社会现实的交互作用。继而,从结构主义、自组织和互文性三种当代关联理论出发,解析建筑呈现“关联性转向”背后的理论动力。以此为基础,将区域与建筑的关联操作机制抽象为一种方法论原型,其设计流程概括为“视域放大”、“结构优先”和“内外协同”三个基本阶段,推动城市从“离散性个体”向“关联性整体”的转化。在概念界定与理论解析的前提下,本文对区域观念的历史脉络进行溯源。从聚落、文脉和地域三个方面批判性地阐释其中呈现的区域观念演变,揭示了从直觉到自觉的意识发展过程。将历史上的区域观念总结为体现朴素环境意识的自然主义谱系、体现怀旧历史图景的历史主义谱系和批判性场所实践的地域主义谱系三个平行脉络,并论述了上述谱系和当代区域关联谱系的联系与差异,将其作为当代区域关联的理论参照。本文的核心章节以区域关联为目标,以建筑形态学和城市形态学相关分析方法为工具,基于结构主义、自组织和互文性三种关联理论的影响,揭示从区域解读到区域设计的操作机制,提出了区域与建筑的三类关联态,九种关联模式和二十多个关联策略群,以及在此框架下继续细分的若干关联手法。首先,建立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系统性关联态。以“先在性结构”为对象,强调建筑对于城市结构的延续和建构作用。通过提出“肌理协同”、“巨构介入”和“网络演进”的关联模式,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向度探讨城市深层结构层面的系统性连接,建筑设计以形成和区域间的预设结构整合为目标;其次,建立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自发性关联态,以“生成性结构”为对象,强调从内部性逻辑中生成区域关联系统。通过提出“集群塑造”、“分形连接”和“地表生长”的关联模式,建立局部之间的连接关系,使系统相应地显示出整体的协同,自发形成开放的集群、层级的分形或地表的连接;最后,建立了基于互文性理论的对话性关联态,以“个体和结构”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强调内部性与外部性之间的交互。通过提出“形态应变”、“空间衔接”和“功能拓展”的关联模式,分别从形态层面接受外部压力转化为应变的动力,从空间层面主动衔接或修复区域空间的要素,从功能层面通过内部功能程序的重构容纳城市功能,引发空间事件,回应区域制约。基于以上若干关联模式和策略的建构,形成不同背景下适用性的区域建筑关联方法。通过外部条件的介入,拓展建筑自主化的内部体系,建立和区域的多层级连接,在当代多元的建筑理论与实践中梳理出“区域-建筑”互动作用的理论谱系。

孙景鹏[8](2020)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文中提出“叙述”是语言艺术掌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是专门探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问题的一门尚未成形、有待建构的学问。本文的写作初衷就是试图建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为此,笔者在通读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作品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叙述学、文体学、阐释学等研究方法,围绕“谁在叙述、怎么叙述”的基本问题,从现代散文叙述艺术的发展实际出发,从“叙述主体”“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叙述方式”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努力把文本细读、叙述分析和理论阐释较好地结合起来,着重辨析和概括现代散文叙述的特点和特长,从中总结和建构出初步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散文叙述学首先要解决“谁在叙述”的问题。“叙述主体”主要探讨散文作者、叙述者与叙述主体的复杂关系、组合形态和叙述功能。中国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大致有作者、叙述者以及作者与叙述者合体三种常见的形态,相应形成自叙、分叙、合叙三种叙述模式,叙述主体意识也有理性、感性和潜意识层面诸因素的错综交融。散文叙述学还要着重解决“怎么叙述”的问题,包含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和叙述方式等主要问题。“叙述角度”探讨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和叙述聚焦三个问题,着重辨析散文叙述的观察方式与思维特点;现代散文以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和内聚焦的叙述为主,也善用其他人称、视角和聚焦方式。“叙述形态”涉及叙述结构、叙述顺序和叙述节奏,着重解决散文谋篇布局、组合有序的章法问题。“叙述语言”探讨现代汉语与散文变革的相互关系,辨析现代汉语散文现代性、民族性和个人性的话语特色,以及闲话体、对话体、独语体、训导体等主要语体的叙述特点。“叙述方式”则探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具体表达方式的组合交融关系,以及记叙类、抒情类、议论类三类散文的叙述特色。从叙述学的角度入手,对中国现代散文展开具体研究,不仅能发现散文研究的一系列新问题,而且能开拓散文研究的新景观,推进散文研究的细化、深化和学理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郑琼洁[9](2020)在《演绎改写: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文中认为传统概念上的插图往往作为书中的插页出现,兼具再现和解释的功能,依附于文本的插图皆具有很强的叙事目的。在插图发展的黄金时代,插图作家能够借助精彩的故事创造出极其优秀的作品,叙事性与插图创作曾经不可分离。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图像的繁荣,现当代的插图在经历了再现性、表现性、意向性、功能性等不同阶段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倾向。在这个过程中,插图的功能开始被很多其他的图像媒介所消解,叙事性在现当代的插图中逐渐缺失,插图表现也显得愈发单一。每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在插图中运用不同的叙事方式能够创作出超出想象的艺术作品,通过插图的叙事能够展示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刻本质,使图像能够在提供视觉满足之外,更多的作用于人们的感受与思考。本文以“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可视为多种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之间的演绎改写,首先论述了“叙事与叙事学”和“插图与叙事”的相关内容,再分别从“文学叙事”、“电影叙事”和“戏剧叙事”等不同的叙事类型中提取了大量的叙事方式,凭借改编的理念,分析了将多种不同的叙事方式转化为插图表现手法的可能,由此衍生出全新的图像叙事模式,丰富插图在视觉上的叙事表现。

王思楠[10](2020)在《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治伦理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在西方古希腊时期就出现了关于政治伦理问题的探讨,尽管在一些历史时期因某些原因,导致政治伦理遭遇过“寒冬”,但随着进入二十世纪人类经受了极权主义、民族主义等极端政治思潮的威胁,政治伦理问题不断凸显,因而重新引发了人们对政治伦理问题的思考和探讨。20世纪以来,关于政治伦理问题的探讨呈现出从宏观层面逐渐向微观层面转变的态势,思想家们越来越关注于政治背后的文化因素,关注日常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关系,主张多元化、差异化。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阿格妮丝·赫勒因经历过两次极权主义政权的迫害而极为关注政治伦理问题,从微观层面的政治伦理向度,探讨人的生存状态,人类社会的存在状态,以及思考人类的未来走向,从而形成了一种极具现实意义的人道主义的政治伦理思想。从总体上来看,赫勒政治伦理思想就是反思现代性历史背景下人类政治生活的状态,探寻政治生活回归伦理本质的路径。赫勒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运用宏观与微观、实然与应然、内在与外在、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方式方法,一方面探讨了政治中的自由、正义、平等等价值中所蕴含的道德内容和政治生活中的伦理特征,另一方面探究了政治生活中的道德准则。赫勒以后现代视角反思现存世界,揭示出现存世界陷入危机和困境之中,现代政治生活失去了伦理本质,因此赫勒站在否定和超越现存世界的激进的人道主义立场上,探寻一种能够实现人人都有平等的自由和平等的生活机会的最佳的可能的社会-政治世界,进而促进新的生活方式的生成,满足人们追求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需求。为此,赫勒从探究人的存在问题出发找寻人类社会政治生活能够走向人道化和民主化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为民主政治建构了以好公民为基础的政治伦理规范,强化了政治生活的伦理本质和道德内容,并从社会生活的政治伦理和日常生活的个性伦理相结合的视角探寻了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揭示了最佳的可能的社会-政治世界与多元化的良善生活之间互为前提的关系。赫勒的这一政治伦理构想使得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理论在现代性的背景下能够具体地体现出来,彰显出较强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可参照性。

二、为现代视角置入缺席的语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现代视角置入缺席的语境(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何谓西方视觉现代性
        一、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阐释
        二、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定位
    第二节 西方视觉现代性的理论梳理
        一、作为现代性哲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二、作为现代性社会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三、作为现代性审美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政体
    第一节 视觉中心主义的视觉政体
        一、笛卡尔的视觉中心主义
        二、视觉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节 20世纪反视觉主义的视觉政体
        一、反视觉中心主义的解构理论
        二、新视觉本体论的理论重建
        三、反视觉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第三节 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的视觉政体
        一、视觉技术中的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
        二、后结构主义符号学、人造视角与技术拜物教
第二章 视觉现代性与图像转向
    第一节 米歇尔与视觉文化
        一、视觉性与艺术性
        二、视觉文化的霸权主义
        三、视觉媒介的批判
    第二节 米歇尔的图像转向
        一、作为图像学1.0的转义修辞
        二、作为图像学2.0的图像何求
        三、作为图像学3.0的甜蜜形象科学
    第三节 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
        一、形象的价值
        二、形象的政治
        三、虚假的面孔
第三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技术装置
    第一节 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装置
        一、观察者技术的外在性研究
        二、观察者知觉的内在性研究
        三、反视觉: 走向晚期资本主义的观察者技术
    第二节 散心的谱系——对克拉里视觉考古学的批判
        一、散心概念与消遣娱乐
        二、散心感受与早期电影技术
        三、散心概念的价值差异
第四章 视觉现代性与景观社会
    第一节 景观社会中的视觉文化
        一、景观社会与图像转向
        二、景观社会与视觉化
        三、景观社会与视觉性
    第二节 总体都市主义与视觉民族志
        一、德波与总体都市主义计划
        二、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视觉文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2)德里达“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关于德里达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关于“画框”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德里达的哲学之脉
    2.1 哲学思想的生成
        2.1.1 认识德里达
        2.1.2 解构的思想来源
        2.1.3 多重立场间的穿梭
    2.2 批评语言的建构
        2.2.1 否定逻各斯的语言策略
        2.2.2 价值观引导的语言系统
        2.2.3 后现代再现的语言视角
    2.3 解构主义的策略
        2.3.1 拆解:对传统结构的审视与否定
        2.3.2 书写:写作之前,延异之后
        2.3.3 补充:聚焦文本延宕后的危险边缘
第三章 德里达的画框之理
    3.1 画框:框的认识
        3.1.1 画框的变迁
        3.1.2 边缘的强调
        3.1.3 真理的生成
    3.2 附饰:框的争辩
        3.2.1 有关框架的话语
        3.2.2 附属之物的意义
        3.2.3 画框真理的迁徙
    3.3 身份:框的显现
        3.3.1 框外:标签的耳语
        3.3.2 框内:签名的话语
        3.3.3 去框:无题的言语
第四章 画框的话语之变
    4.1 马克·坦西:建构意义之框
        4.1.1 发现文本的痕迹
        4.1.2 组合网格的框架
        4.1.3 绘画表现的画框
    4.2 米克·巴尔:视觉叙事之框
        4.2.1 视觉叙事的理路
        4.2.2 叙事活动的组成
        4.2.3 换框实践下的多重阐释
    4.3 保罗·杜洛:修辞阐释之框
        4.3.1 有形画框的框制
        4.3.2 体制边界的在场
        4.3.3 无边画框的话语
第五章 艺术界的边框之思
    5.1 .边界观念的隐喻
        5.1.1 框的观念延伸
        5.1.2 模糊的边界观
        5.1.3 场域的差异性
    5.2 .艺术创作的自由
        5.2.1 破框的艺术策略
        5.2.2 跨界的艺术实践
        5.2.3 无框的艺术概念
    5.3 边框意识的新思维
        5.3.1 聚焦艺术边界
        5.3.2 重观“艺术终结”
        5.3.3 体制下的坚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画语
    第二节 画语转向
    第三节 没落与升起——新表现主义艺术
    第四节 安塞姆·基弗画语之维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六节 本课题的意义
    第七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的思想
    第一节 与生俱来的日耳曼人气质
    第二节 儿童期审美意识的形成
    第三节 来自教育的影响
    第四节 基弗艺术中的思想来源
    小结
第二章 安塞姆·基弗的造型观
    第一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空间观
    第二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时间观
    第三节 安塞姆·基弗的能量观——无界转换
    小结
第三章 安塞姆·基弗的画语特征
    第一节 创作指向——记忆
    第二节 风格迷宫
    第三节 忧郁辩证法
    第四节 画语修辞
    第五节 物性拓展
    第六节 动态画语
    小结——无界创造
第四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图像系统
    第一节 德国历史图像
    第二节 文化图像
    第三节 人物形象
    第四节 自然物像
    小结
    附录:关于女性形象
第五章 循环的整体——安塞姆·基弗的工作室
    第一节 工作室——庇护所和实验对象
    第二节 工作室——艺术家的自画像
    第三节 工作室——动态的容器
    第四节 布岑——艺术源起
    第五节 巴尔雅克·第二次生命
    第六节 克洛伊西——开放的整体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4)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媒体演化与漫画转型
    第一节 漫画与现代漫画
        一、漫画的基本特征
        二、现代漫画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前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一、拟动态视效和讽喻主导的审美创造
        二、以记载生产活动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三、路径狭窄单一的有限传播
    第三节 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一、镜头叙事主导的审美创造
        二、以图解时代精神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三、以纸本大众读物实现广泛传播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形态
        一、交互性主导的多元审美创造
        二、以建构数字符号景观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三、以全网即时通讯实现跨文化传播
第二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
    第一节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生产环境的转型
        一、日本漫画——从制作委员会模式到轻改竞争
        二、美国漫画——从亚文化视角到固化的商业模式
        三、中国漫画——从移植风格到寻求独立范式
    第二节 融合抽象与具象的图像叙事
        一、镜头语法的独立
        二、漫符形态的丰富
        三、世界景观的“超真实”化
    第三节 商品逻辑主导的文化拼贴
        一、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合流
        二、大众文化的视觉符号拼贴
    第四节 故事文本隐含的价值生产
        一、对价值观念的融合与重建
        二、对传统美学的图解与再造
第三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
    第一节 阅读方式:从单向度阅读到交互阅读
        一、从图文分离到图文融合
        二、从凝神静观到交互阅读
    第二节 符码再造:角色形象主导的多元符号消费
        一、从强制编码到弱编码
        二、同构式解码与养成式消费
        三、群体理性的建构
    第三节 消费形态:从纸媒绘本到泛视觉文娱消费
        一、漫画与动画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二、漫画与影视剧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三、漫画与电子游戏的融合及符号消费机制
第四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
    第一节 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到多元化图解
        一、他者建构的转型
        二、自我建构的转型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建构——从超级英雄到虚拟偶像
        一、从政治经济形象到文化形象
        二、从宏大主题阐释到日常生活审美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
        一、对“个人化”社会问题的图解
        二、对现代都市异化与法治精神的阐释
第五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
    第一节 传统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一、前纸媒漫画时期
        二、报刊单页漫画时期
        三、现代漫画时期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一、传播渠道多元拓宽,跨越贸易壁垒
        二、强化文化涵容功能,弱化文化折扣效应
        三、生成通识文化符号,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
        四、整合超媒介文本,传播文化形象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中国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展望
        一、明晰定位——“国漫崛起”的商业口号与发展现状
        二、确立故事——“全龄”和“低幼”的题材取舍
        三、建构风格——重构“中国动漫学派”的可行性
        四、选择路径——多维度的漫画传播向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王一亭与20世纪初期海派艺术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Content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问题、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生态系统的组分
    第一节 海派艺术生态中“非艺术环境”的变化
        一、海派艺术生态之土壤:近代上海城市生态体系的形成和财富的聚集
        二、上海文化生态的“现代性”
        三、王一亭及家族在“非艺术环境”中的应对策略
    第二节 作为艺术生产者的王一亭
        一、王一亭与“母体效应”
        二、从“寄生种”到“伴生种”
        三、从“伴生种”到“优势种”
    第三节 作为艺术消费者的王一亭
        一、王一亭艺术消费中的审美认同
        二、王一亭艺术消费中的审美转型
    第四节 作为艺术分解者的王一亭
        一、王一亭在艺术生态中的自我分解
        二、王一亭与海派分解群体的关系
    小结
第二章 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群落的“边缘效应”
    第一节 “边缘效应”一: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过度带
        一、海派艺术生态中传统与现代之“熵”
        二、王一亭与艺术市场中的“边缘效应”
        三、王一亭与艺术本体中的“边缘效应”
    第二节 “边缘效应”二:日本艺术群落的影响
        一、日本艺术分解者和消费者对海派艺术生态的影响
        二、王一亭:海派艺术生态中的“边缘种”
    第三节 “边缘效应”之三:王一亭与西方艺术生态
        一、王一亭的“综合艺术”实验——摄影与笔墨的融合
        二、王一亭与中西画法间的“边缘效应”
        三、王一亭与油画“民族化”
    小结
第三章 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海派艺术生态的自维性和调节功能
        一、从“通都”到“沪上”:艺术种群的“大迁徙”
        二、从“野”到“文”:海派艺术分解群体的自维性
    第二节 海派艺术生态系统运行方式的形成
        一、艺术消费机制的形成
        二、艺术生产者的循环生产
        三、分解群体及分解方式的形成
    第三节 王一亭在海派艺术生态运行机制中的角色
        一、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的消费机制
        二、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的分解机制
        三、王一亭与海派艺术的生产机制
    小结
第四章 王一亭在海派艺术生态中的生态位
    第一节 王一亭在海派艺术价格体系中的生态位
        一、艺术品价格的生态位属性
        二、王一亭“画润”与生态位
    第二节 王一亭在艺术史中的生态位
        一、中国传统画学史中的生态位
        二、王一亭与《海上墨林》
        三、 “现代”艺术通史中的生态位
        四、王一亭在近现代及海派艺术史中的生态位
    第三节 王一亭艺术史生态位的再厘定
        一、王一亭艺术史生态位的时空维度
        二、王一亭艺术“产品”的生态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 ——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生命政治与共同体的审美之维
    第一节 生命政治的批判理论进路
        一、微观政治与生命政治
        二、生命权力与生命政治
        三、治理术与生命政治
    第二节 生命政治与感性共同体
        一、感觉共同体的分配机制
        二、感觉共同体的去身份化
        三、感觉共同体的异质感知构成
    第三节 作为否定性范式的感觉共同体
        一、感性生命的原初典范
        二、例外状态与共同体的界槛
        三、朝向死亡政治的生命感知形式
    第四节 作为肯定性范式的感觉共同体
        一、以情感为核心的生命政治生产
        二、超越生命政治的免疫式共同体
        三、感知潜能与人类共在的张力
第二章 共识与差异:审美共同体的本体性问题
    第一节 总体性问题的批判理论进路
        一、非同一的星丛共同体
        二、超越总体的绝对差异
    第二节 歧感共同体与差异性感知的重组
        一、重返感性经验的社会场域
        二、可感性分配与审美感知的重构
        三、制造差异的美学异托邦
    第三节 容纳差异的多元共同体
        一、超越存在的非同一共同体
        二、无法被化约的差异性
        三、共同性与差异的生成潜能
第三章 主体化与去主体化:审美共同体的主体性问题
    第一节 主体性问题的批判理论进路
        一、从先验主体到实践的主体
        二、被建构的非中心化主体
        三、人民作为去身份化的主体表达
    第二节 生成性的诸众与艺术的生产
        一、诸众与主体性的生产
        二、非物质生产的感性装置
        三、爱的政治与情感劳动
    第三节 生命主体的感知潜能与语言经验
        一、空无属性的赤裸生命
        二、生命经验的纯粹表达
        三、多元叠合时间中的潜能主体
第四章 边界与去边界:审美共同体的存在形态
    第一节 从实体的/边界的向非实体的/去边界的转换
        一、从共同体到共通体:感觉的共通
        二、免疫范式的边界机制
        三、难民与生命政治边界
    第二节 从稳定的到流动的共同体
        一、认同的危机与归属的困境
        二、流动-生成中的情感纽带
    第三节 审美共同体的形态转换与价值功能
        一、审美乌托邦、敌托邦、异托邦
        二、虚拟的感知远托邦
        三、包容与对话的美学世界主义
第五章 审美共同体理论的限度
    第一节 难以现实化的形式共通
        一、作为规范性的生命-形式
        二、感知潜能的非现实性
        三、介于反乌托邦与虚无主义之间
    第二节 主体性生产的转换困境
        一、浪漫主义式的构成性力量
        二、爱的政治是否可行?
        三、理想主义者的革命式乌托邦
    第三节 想象式的边界机制
        一、边界转换的有限性
        二、归属的结构性难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人名索引
附录二 概念索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7)区域建筑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概况
        1.2.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
        1.2.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区域关联性的观念建构
    2.1 概念——研究对象的内涵解析
        2.1.1 词源:既有知识体系中的区域
        2.1.2 界定:当代语境下的区域意涵
        2.1.3 美学:关系艺术中的美学转型
        2.1.4 观念:从本体范畴到关联范畴
    2.2 理论——区域关联的哲学背景
        2.2.1 结构主义与系统化关联
        2.2.2 自组织与自发性关联
        2.2.3 互文性与对话式关联
    2.3 方法——区域关联的操作机制
        2.3.1 视域放大
        2.3.2 结构优先
        2.3.3 内外协同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观念的脉络溯源
    3.1 聚落与区域:自然主义谱系
        3.1.1 乡土聚落的自发组织
        3.1.2 有机城市的限定生长
        3.1.3 如画理论的自然审美
    3.2 文脉与区域:历史主义谱系
        3.2.1 图像关联与后现代主义
        3.2.2 类型关联与新理性主义
        3.2.3 结构关联与新城市主义
    3.3 地域与区域:地域主义谱系
        3.3.1 多义性的传统地域主义
        3.3.2 抵抗性的批判地域主义
        3.3.3 地域主义的区域性维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建筑的系统性关联
    4.1 区域肌理的协同转化
        4.1.1 同质肌理的延续补形
        4.1.2 异质肌理的适应变形
        4.1.3 复杂肌理的参数找形
    4.2 区域秩序的巨构介入
        4.2.1 概念巨构的社会思辨
        4.2.2 技术巨构的城市干预
        4.2.3 触媒巨构的空间整合
    4.3 区域网络的历时演进
        4.3.1 枝状网络的水平延展
        4.3.2 编织网络的弹性组构
        4.3.3 网络演进的衔接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建筑的自发性关联
    5.1 区域结构的集群塑造
        5.1.1 渐次生长的组合集群
        5.1.2 场域引导的动态集群
        5.1.3 算法生成的数字集群
    5.2 区域层级的分形连接
        5.2.1 城市结构的分形法则
        5.2.2 传统城市的分形诠释
        5.2.3 区域空间的分形建构
    5.3 区域地表的水平生长
        5.3.1 折叠加厚的连续地表
        5.3.2 行为引导的流动地表
        5.3.3 基础设施的功能地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建筑的对话性关联
    6.1 区域形态的压力应变
        6.1.1 内外博弈的形态限定
        6.1.2 退让适应的形态削减
        6.1.3 信息图解的形态叠层
    6.2 区域空间的开放衔接
        6.2.1 视觉引导的空间联系
        6.2.2 立体接驳的空间修补
        6.2.3 叙事参照的空间表意
    6.3 区域功能的程序拓展
        6.3.1 容纳城市的功能转化
        6.3.2 引发事件的功能混合
        6.3.3 回应区域的功能重组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概述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二、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三、研究价值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
    第一节 散文作者的重要性
    第二节 散文叙述者的可靠性
    第三节 散文叙述主体的多重性
第二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角度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人称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视角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聚焦
第三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形态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结构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顺序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节奏
第四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言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语言特色
    第二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引语
    第三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体
第五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方式
    第一节 叙述与记叙和描写
    第二节 叙述与抒情
    第三节 叙述与议论和说明
结语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演绎改写: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叙事与叙事学
    第一节 叙事:叙与事的框架搭建
        一、叙事构成基础
        二、传统与非传统
        三、虚构与非虚构
    第二节 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理论
        一、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
        二、后经典——后结构主义叙事学
    第三节 故事构成:叙事结构的解析
        一、构成一——叙述视角
        二、构成二——情节结构
        三、构成三——人物塑造
        四、构成四——叙事时空
    第四节 改编:叙事演绎与媒介改写
        一、叙事类型、叙事形态、叙事媒介
        二、改编理念下的演绎改写
        三、文学与插图的叙事改编
        四、电影与插图的叙事改编
        五、戏剧与插图的叙事改编
    章节小结
第二章 插图与叙事
    第一节 插图类型与表现形态
        一、书中之图
        二、书外之图
        三、插图体绘画
        四、多元之图
    第二节 通向现实之窗:再现性叙事手法
        一、空间上的维度转换
        二、时间上的叙事延续
    第三节 写实观的转向:表现性叙事手法
        一、叙事性空间和时间的突破
        二、装饰性和平面化的倾向
    第四节 由外部到内部:意向性叙事手法
        一、外部——绘画观点的彻底变革
        二、内部——个人幻想和现实融合
    第五节 走向多元之际:功能性叙事手法
        一、改写与引用——观念上的叙事
        二、组合与拼接——多素材的叙事
    章节小结
第三章 文学流派的叙事手法与插图表现
    第一节 文学:文本叙事的特色体系
        一、古代与中世纪的文学
        二、十六至十九世纪的文学
        三、二十世纪后的文学发展
    第二节 意识流小说的叙事
        一、意识流小说综述
        二、主观真实论:自我认知向外界投射
        三、不连贯时空:现在时间与记忆重叠
        四、叙述的语调:有机整体的语言风格
        五、拆分与重组:作家碎片式创作方法
    第三节 新小说派的叙事
        一、新小说派综述
        二、反巴尔扎克:抽离情感的直接描述
        三、物件与环境:重复意象与封闭时空
        四、万花筒形态:电影小说的摹写模式
        五、严密的结构:小说嵌套与绘画叙事
    第四节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
        一、魔幻现实主义综述
        二、吸收与改写:为写作而写作的模仿
        三、魔幻的置入:现实基调与虚构融合
        四、环状式循环:首尾相接的轮回宿命
        五、真实的传达:确切的在场叙述模式
    本章小结
        一、结论与分析
        二、创作实例:“爱丽尔”系列插图
第四章 电影语言的叙述方式和插图表现
    第一节 电影:影像叙事的技术性表现
        一、早期摄影发展与电影技术
        二、形式主义的剪辑与蒙太奇
        三、现实主义的回归与长镜头
    第二节 剧本构成的叙事力
        一、剧本叙事与故事结构
        二、结构一:时空交错式
        三、结构二:多层套嵌式
        四、结构三:视角分段式
        五、结构四:环形叙述式
    第三节 蒙太奇的碎片形态
        一、蒙太奇与剪辑组接
        二、图形匹配:镜头的拼接效应
        三、节奏控制:时间段落的串连
        四、空间切片:连接与拆解可能
        五、情感联系:特定视点的组接
        六、蒙太奇的转场
    第四节 长镜头的连续组织
        一、长镜头与场面调动
        二、四维空间:镜头的透视力量
        三、轴线关系:运动方向与位置
        四、双重距离:视觉和心理连接
    本章小结
        一、结论与分析
        二、创作实例:“轨迹”系列
第五章 戏剧艺术的形式语言与插图表现
    第一节 戏剧:演绎叙事的地域性发展
        一、西方传统戏剧的发源与延续
        二、东方传统戏剧的发源与延续
        三、现当代戏剧的全球化发展
    第二节 剧场演绎结构与互动
        一、作为剧场的整体视角
        二、场所构造:舞台环绕与观看切面
        三、三维布景:构图和错觉的人造性
        四、特殊装置:意象置入和信息传达
        五、氛围聚焦:灯光过滤与投影叠加
    第三节 演员内部的知觉体验
        一、作为演员的戏内视角
        二、形体动作:哑剧姿态的衍生启发
        三、放大细节:身体局部的叙事表现
        四、移动轨迹:视觉效果的立体呈现
        五、角色还原:服化与整体质感设计
    第四节 观众外部的视角控制
        一、作为观众的戏外视角
        二、时间机制:分幕情节的推演设计
        三、空间分割:区域构造与转换模式
        四、审美距离:观察下的想象与幻觉
        五、观演关系:集体体验的化学反应
    本章小结
        一、结论与分析
        二、创作实例:“虚构集”系列插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阿格妮丝·赫勒及其政治伦理构想概述
    二、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逻辑框架
第一章 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语境及其理论重释
    第一节 赫勒政治伦理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
        一、法西斯主义极权统治的现实经历
        二、东欧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现实背景
    第二节 赫勒政治伦理思想产生的理论背景
        一、对卢卡奇的承接与回应
        二、对当代西方政治伦理观的反思
        三、对后现代理论范式的吸收
    第三节 赫勒对当代政治伦理观的重释
        一、重新阐释政治之“恶”
        二、重新界定政治的概念
        三、重新阐释政治伦理诉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前提:激进哲学
    第一节 总基调:激进的人道主义
        一、批判“异化的需要”
        二、批判“对需要的专政”
        三、走向激进需要
        四、回归哲学价值:人道主义
    第二节 激进的终极价值
        一、政治伦理之真
        二、政治伦理之善
        三、政治伦理之美
    第三节 激进的伦理探问
        一、人们应该如何思考?
        二、人们应该如何行动?
        三、人们应该如何生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的逻辑起点:人如何存在
    第一节 人的本体论问题
        一、人的境况
        二、人的自我意识与“为我们意识”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
    第二节 人之存在的伦理道德条件
        一、人之存在与选择
        二、伦理条件
        三、道德条件
    第三节 人之存在的社会条件
        一、社会-政治规范
        二、群体间的文化规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方案:基于后现代的规范设定
    第一节 基于后现代视角的现代性反思
        一、反思现代社会状况
        二、反思现代性道德状况
        三、重构现代民主政治伦理的普遍价值
    第二节 现代民主政治伦理的主体规范
        一、好公民
        二、公民道德准则
        三、公民美德
    第三节 现代民主政治伦理的政治规范
        一、对称性相互作用原则
        二、政治行动中的责任原则
        三、作为道德准则的民主政治原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旨归:建构多元化的良善生活
    第一节 探寻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一、日常生活伦理与政治伦理的交融:人类生活世界的重建路径
        二、日常生活伦理的重建:向个性伦理飞跃
        三、政治伦理的重建
    第二节 良善生活的内在条件
        一、良善生活的主体:正直的人
        二、良善生活的个体发展:自我的构建
        三、良善生活的人际关系:自由自觉的构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的总体性评价
    第一节 政治伦理的后现代取向
        一、后现代的个性伦理
        二、微观化研究范式
        三、多元化的价值理念
    第二节 赫勒对布达佩斯学派政治伦理思想的建设性贡献
        一、布达佩斯学派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共识
        二、赫勒对布达佩斯学派政治伦理思想的超越
    第三节 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的意义与局限性
        一、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二、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为现代视角置入缺席的语境(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D]. 张鹏. 西安美术学院, 2021(12)
  • [2]德里达“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D]. 郑鸥帆. 河北大学, 2021(02)
  • [3]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D]. 张振江.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4]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D]. 牛旻. 湖北大学, 2021(02)
  • [5]王一亭与20世纪初期海派艺术生态研究[D]. 丁丁.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6]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 ——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D]. 漆飞. 兰州大学, 2021(09)
  • [7]区域建筑的关联性研究[D]. 张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8]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D]. 孙景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9]演绎改写: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D]. 郑琼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10]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王思楠. 黑龙江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将缺席的背景置于现代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