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九五”,展望未来

回望“九五”,展望未来

一、回顾“九五”展望未来(论文文献综述)

韩晓青[1](2021)在《重温邓小平对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的指导——基于树立正确党史观的视角》文中指出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党的历史上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在这个决议的起草过程中,邓小平给予了重要指导。他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准确把握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为《决议》定下写作思路和原则,从弄清大是大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要求出发,对《决议》的起草和修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明确要求把"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作为"最核心的一条"和"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对毛泽东的历史功过和毛泽东思想进行评价和分析;要求对新中国成立后党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客观、辩证地看待党的历史;强调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今天,重温邓小平对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的指导,学习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于我们树立正确党史观,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把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暴占杰[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蔡勤禹,华瑛[3](2020)在《中国海洋灾害研究70年》文中研究指明海洋灾害是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作用于海洋而导致的。1949~2019年的70年,可以将海洋灾害研究分成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我国初步建立起数个海洋研究与教育机构,它们整编出版了一批海洋灾害资料,自然科学工作者对近海的几种危害大的海洋灾害进行研究;改革开放后的40年,

乌云[4](2020)在《《未来的教育》(第一章)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要看这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由于各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关于教育方面的学术交流。然而,教育类学术着作的翻译,就是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次翻译实践,笔者选择了市川昭午的《未来的教育》第一章“未来与教育”作为翻译文本,希望通过对本书的翻译,找出学术类着作翻译的一些技巧和策略,在为自己以后从事笔译工作积累经验的同时,也衷心希望我的研究能够为有志从事笔译工作的同仁提供某种有益的借鉴。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文本作者及其作品梗概;第二部分,简要说明选择该文本的理由及翻译时应用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为本文的重点及精华,主要介绍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策略;第四部分为本文的归纳和总结以及对未来中国教育的展望,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

高彭玮[5](2020)在《1949-201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语用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民日报》自1948年6月15日正式创刊,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在元旦当天发表的社论,被称作元旦社论,其在语言运用上有一定的特点。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语言特点也发生着变化。本课题以1949-201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为考察对象,通过分词软件和人工标注,对71年的元旦社论语篇作穷尽式的研究考察,从词汇、句子和辞格三方面探究元旦社论的语言特征,采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数据,客观考察《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语用风格的变化情况。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相关情况,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介绍了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分析了《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词汇运用的情况。词汇类型丰富,体现出综合性的特点。“我们”、“人民”、“年”等词语的高频使用,体现了元旦社论的特殊性。另外,从词汇密度和词汇变化性角度,考察元旦社论语篇信息量和词汇丰富度的变化。第三章从句类和句式两方面,分析《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句子使用情况。《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句类使用以陈述句为主,感叹句、疑问句和祈使句搭配使用。句类使用形式灵活,近年来,疑问句的重新启用,祈使和感叹语气常以陈述句形式表示。在句式上,倾向使用长句、复句,呈现形长谨严的特点。此外,从历时角度分析《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在句类和句式使用上的差异。第四章通过数据统计,发现《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辞格使用相对广泛,出现了排比、反复、对偶等高频辞格,并呈现高频集中的特点。此外,进一步考察1949-2019年元旦社论中辞格使用频率的增加以及各类辞格的历时变化,体现出对语言技巧的重视。第五章结语,概括总结了《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语言运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词汇类型丰富、句式形长谨严、辞格高频集中、语篇愈益精简这四方面,实现《人民日报》元旦社论“量”减“质”增。

杨景交[6](2020)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的正名》文中指出1979年10月30日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作为中国当代社会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重大文学会议,它是新时期文艺工作得以蓬勃开展的新起点。这次会议从筹备到议题的选取,都受到了党中央、文艺领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会前,文艺界为如期召开会议铺平道路;会上,就如何处理“十七年文学”遗产问题展开了热议;会后,对会议精神予以传达、贯彻和落实。凡此等等,都使本次文大会与中国当代文艺体制在新时期的再建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端,它是复杂历史和政治语境下的文学遗留物。在建国三十年期间,如何看待它的影响和价值,文坛、学界仍莫衷一是,有着非常大的争议。在第四次文代会召开之后,有关“十七年文学”的文学史定位问题才逐渐明朗化。全国第四次文代会是新时期初文艺领域的一场“拨乱反正”大会,它承担了回顾、反思、总结建国三十年文学艺术价值,为新时期文艺发展提供方向指导的时代重任。它的召开过程,与“十七年文学”以新的形态和方式重新参与新时期文艺体制建构有着微妙的联系,它是“十七年文学”在新时期顺利完成“拨乱反正”的发生器和动力源。为了更好地探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是如何推动“十七年文学”在新时期初顺利完成自身的“正名”之路,以此审视“十七年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体制演变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拟从以下三个维面进行论述:1.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艺体制的正名。“十七年”文艺体制的形成与毛泽东文艺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全国第四次文代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理性辨证地看待和继承毛泽东的文艺思想。2.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作家队伍的正名。第四次文代会对在政治运动和“文革”中罹祸的“十七年”作家进行了身份的官方认可和肯定,“十七年”作家们也借由此次会议契机,完成了自身身份的“辩诬”行为。3.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作品的解禁。第四次文代会以官方的权力,为一大批在“文革”期间被以各种名目划为“毒草”的“十七年”文学作品进行了“解禁”,肯定了这些文艺作品里承载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促进了“十七年”文艺作品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以“重放的鲜花”重新参与新时期的文学创作。

阮玉婷[7](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当代启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爱国主义是一个社会得以前进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国家用以发展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教育更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推动国家民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推动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系统深入的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演进历程,对基本经验进行总结,得出有针对性的当代启示,是在新时代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早日实现的必然条件。根据历史阶段的演进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分三个阶段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1949-1978):我国为了巩固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开展包括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以及德育的爱国主义相关内容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我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组织广泛经常的群众运动,推动群众开展自我教育。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我国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围绕此任务,注重党的基本路线、现代化建设成就、历史、文化、政治、军事、外交等教育,注重开展学校教育,建设教育基地,开拓互联网平台,塑造有益的文化产品。在新时代(2012-至今):为了调动全国积极性,形成全国性的合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着力于培养具有爱国定力的“时代新人”,强调面向全民,采用更为多样的教育载体和形式,形成浓厚爱国氛围来培养人民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爱国主义教育演进历程基础上,总结基本经验,形成当代启示。从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先进性、实效性、与社会主义的一致性来归纳总结,得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始终坚持了服务时代需要,坚持了国际主义,坚持了先进性和层次性结合,坚持了我党的领导等基本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一系列之于当代的启示,即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明确中国梦主题,必须不断增强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必须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

李嘉欣[8](2020)在《《新华日报》上的江苏省“放卫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8年夏,“放卫星”开始出现并迅速在全国蔓延,报纸是当时展示“放卫星”成果的主要阵地,有关“放卫星”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新华日报》作为江苏省委机关报,对全国多地出现的“放卫星”现象进行了持续性地关注和报道,对江苏省“放卫星”的情况更是进行了着重报道,可以说是江苏省“放卫星”的记录者、鼓动者和参与者。《新华日报》对江苏省“放卫星”的报道经历了两个阶段。1958年6月8日-26日,是前期宣传动员阶段。这一阶段,《新华日报》通过报道全国其他省市“放卫星”的情况对江苏省“放卫星”作鼓励和动员,其报道对象是全国其他省市“放卫星”情况。6月27日-12月底,是后期正式报道阶段。这一阶段,《新华日报》以江苏省“放卫星”为主要报道对象,运用多种报道方式对江苏省农业、工业、科教文卫等诸多领域的“放卫星”情况进行报道,突出江苏省“放卫星”的成绩,并对江苏省“放卫星”作更广泛、更深入地动员。《新华日报》报道的江苏省“放卫星”,首先出现于农业领域,并逐步向工业、科教文卫等领域扩散,最终形成了以工农业为主,涵盖多个领域的“放卫星”局面。农业领域,以农作物“放卫星”为主,另有少部分农业活动“放卫星”;工业领域,以钢铁生产和机械生产“放卫星”为主,其他工业部门“放卫星”为辅;科学领域,以科研成果和科研速度“放卫星”为主;教育领域,“放卫星”主要表现在扫盲运动和办学运动上;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美术、歌舞、文艺创作等类型多样的“卫星”;卫生领域,主要以血吸虫病防治和除五害“放卫星”为主。总体来看,整个“大跃进”期间,《新华日报》通过报道、评论等形式较为完整、清晰地展示了江苏省“放卫星”的面貌,然而,由于受“大跃进”运动错误方针的影响,《新华日报》未能履行应有的舆论监督职能,又不同程度的对江苏省“放卫星”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刘倩文[9](2020)在《计划生育研究的嬗变 ——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语学界中国计划生育研究》文中指出在海外关于中国的研究中,“中国学”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学科,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的计划生育也是海外中国研究的内容之一。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独特的生育文化和传统引起了西方学者强烈的兴趣和好奇,也是因为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中国计划生育问题以及海外关于中国计划生育问题的研究不仅反映了中国生育政策的历史性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对英语学界关于中国计划生育研究的发展史进行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语学界的中国计划生育研究取向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主要利用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外文电子资源,文章的结论建立在对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英语学界出版的有关中国计划生育研究的着作和论文研读的基础之上。论文以时间演变为线索,以热点问题为专题。目的在于比较全面地展示和分析英语学界中国计划生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为我国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的研究发现,英语学界关于中国计划生育的研究成果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研究的跨学科性则逐渐凸显,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其中不仅包括实证研究,还包括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口述史方法、社会学的问卷调查、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等方法。纵观这一学术发展史,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结论都值得借鉴。但是英语学界的中国计划生育研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中的文化冲突以及理论探索的不足等问题。

刘大先[10](2019)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文中提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密切联系着政治身份、社会转型与时代变迁——它在缘起之初就具有国家文化普查与普及、文学组织与建设、文学教育与提高的内涵,对于"文学"的认知也带有"泛文学"或者说"大文学观"的意味。七十年来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发展,经历了最初的"一体化"规划,到八十年代以降的多元共生,再到新世纪头一个十年之后又出现了分化重组后的"合"的趋势。从族别文学史、文学概况的书写,到作家作品论与多种思想与方法的引入,再到"多元一体"论的奠基和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兴起,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日益走出单向度的研究范式,突破学科框架和观念束缚,呈现出区域联合、横向学科互补、多媒体介质与跨文化交流的态势。就学科生产性和可能性而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尝试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的理论话语体系构建,提供了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多个视角与维度,对于整个人文社科研究方法与观念的更新,对于认识中国各民族文化彼此交流融合的历史与现实,对于想象与筹划文化复兴的远景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生动的启示。

二、回顾“九五”展望未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顾“九五”展望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1)重温邓小平对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的指导——基于树立正确党史观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准确把握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弄清大是大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二、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人物,强调必须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一)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和历史地位
    (二)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三、对新中国成立后党史上的重大事件“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一)客观地看待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发展
    (二)辩证地把握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发展
四、“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
五、结语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的标准
        2.1.3 贫困的分类
        2.1.4 扶贫的内涵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3.2 实践基础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4)《未来的教育》(第一章)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摘要
はじめに
一、原文作者とその着作についての绍介
    1.1 原文作者についての绍介
    1.2 原作についての绍介
二、このテキストを选ぶ理由と翻訳理论
    2.1 このテキストを选ぶ理由
    2.2 翻訳理论
三、翻訳実践报告
    3.1 语汇の翻訳问题
    3.2 文の翻訳问题
おわりに
参考文献
谢辞
附録1 日本语原文
附録2 中国语原文
附録3 引用

(5)1949-201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语用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历史学角度的研究
        1.3.2 新闻学角度的研究
        1.3.3 语言学角度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选取
    1.6 创新点
第二章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词汇分析
    2.1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词语运用特征
        2.1.1 政治性词语的大量使用
        2.1.2 巧用具有时代特征的词语
        2.1.3 文言词语、成语和俗语的综合运用
        2.1.4 数字词语的突出运用
    2.2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词频统计分析
        2.2.1 元旦社论高频词分析
        2.2.2 元旦社论低频词分析
    2.3 从词汇看《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变化
        2.3.1 词语数量的变化
        2.3.2 词汇密度
        2.3.3 词汇变化性
        2.3.4 词语形式的变化
第三章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句子分析
    3.1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句类分析
        3.1.1 陈述句类
        3.1.2 疑问句类
        3.1.3 祈使句类
        3.1.4 感叹句类
    3.2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句型特点
        3.2.1 单句、复句综合运用
        3.2.2 长句、单句互为补充
        3.2.3 整句、散句交错使用
    3.3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句子选择变化
        3.3.1 元旦社论句类使用历时分析
        3.3.2 元旦社论句型选择上的变化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辞格分析
    4.1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辞格频次统计
    4.2 辞格运用对《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影响
        4.2.1 高频辞格的功能分析
        4.2.2 辞格的综合运用
    4.3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辞格使用变化
        4.3.1 辞格使用频率的变化情况
        4.3.2 高频辞格增长明显
        4.3.3 个别辞格渐趋消失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949-2019 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语篇信息表
    1949-2019 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前100 位的高频词语
致谢

(6)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的正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学界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艺体制的正名
    第一节 会议关键:还原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本来面貌
        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导作用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受到林、江集团的歪曲利用
        三、文代会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正本清源”
    第二节 会议热点:“双百”方针的恢复
        一、“双百方针”带来的新气象
        二、“双百方针”的重新张扬
    第三节 会议精神:“二为”口号的修正
        一、“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弊端
        二、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审视
        三、“二为”方针的具体提出
第二章 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作家队伍的正名
    第一节 “十七年”作家群体的尴尬身份
        一、纳入体制
        二、批判改造
    第二节 与会代表的选取:“十七年”作家们的辩诬
        一、与会代表名单的选取和拟定
        二、“胡风”集团平反最佳的时机
        三、丁玲政治名誉的恢复
    第三节 第四次文代会对作家身份价值的确认
        一、胡耀邦的总体设计
        二、会议筹备小组的最大努力
        三、“五代同堂”的盛况
第三章 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作品的解禁:“重放的鲜花”
    第一节 “毒草”的解禁
        一、“文革”时期确认的“毒草”类型
        二、为“毒草”正名的举措
    第二节 对“十七年”人道主义精神的接续
        一、“十七年”人道主义思潮的退隐
        二、文代会对“十七年”人道主义的回应
        三、新时期文学人道主义思想的显现
    第三节 对“十七年”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正名
        一、“十七年”的现实主义探索到“文革”的伪现实主义
        二、文代会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肯定
        三、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新时期文学的复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当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改造及建设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2.1 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2.1.1 建国初期:激发民众爱国情感,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2.1.2 过渡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教育,助力社会主义改造
        2.1.3 建设时期:提高理性爱国意识,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2.2 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2.2.1 马克思主义爱国价值观教育
        2.2.2 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2.2.3 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2.2.4 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道德教育
    2.3 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
        2.3.1 进行积极的理论宣传和教育
        2.3.2 经常性地开展群众性的社会实践
        2.3.3 重视开展自我教育
第3章 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3.1 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3.1.1 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
        3.1.2 以改革开放促进民族振兴和国家统一
        3.1.3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维护和促进国家和民族利益
    3.2 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3.2.1 基本路线和伟大成就教育
        3.2.2 民主法制和基本国情教育
        3.2.3 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教育
        3.2.4 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
        3.2.5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教育
        3.2.6 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
    3.3 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
        3.3.1 以青少年为重点,抓好学校教育
        3.3.2 以教育基地为依托,加强社会实践
        3.3.3 以环境建设为桥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3.3.4 以互联网为载体,拓展教育平台
第4章 新时代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4.1 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4.1.1 培养时代新人,适应“强起来”发展要求
        4.1.2 调动积极性,激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4.1.3 形成合力,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4.1.4 增强爱国定力,防止被敌对势力动摇
    4.2 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4.2.1 正确历史观培养
        4.2.2 正确民族观培养
        4.2.3 正确国家观培养
        4.2.4 正确文化观培养
    4.3 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
        4.3.1 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4.3.2 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和方法
        4.3.3 营造浓厚社会氛围涵养国民心态
第5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启示
    5.1 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经验
        5.1.1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确保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5.1.2 始终坚持服务时代发展需要,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
        5.1.3 始终坚持国际主义,体现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先进性
        5.1.4 始终坚持先进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力求实效性
    5.2 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经验的当代启示
        5.2.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
        5.2.2 明确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题
        5.2.3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人翁意识
        5.2.4 与时俱进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方法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新华日报》上的江苏省“放卫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放卫星”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与蔓延
    第一节 “放卫星”随着“大跃进”运动的推进而兴起
    第二节 “放卫星”的迅速蔓延及江苏省“放卫星”的出现
第二章 《新华日报》全面报道江苏省“放卫星”
    第一节 “大跃进”中的《新华日报》
    第二节 《新华日报》报道“放卫星”的两个阶段
第三章 《新华日报》报道中的江苏省“放卫星”实况
    第一节 农业“放卫星”
    第二节 工业“放卫星”
    第三节 科教文卫“放卫星”
第四章 对《新华日报》展示的江苏省“放卫星”的认识与评价
    第一节 《新华日报》全景式地展现了江苏省“放卫星”的面貌
    第二节 《新华日报》对江苏省“放卫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计划生育研究的嬗变 ——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语学界中国计划生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海中国计划生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一)计划生育的提出
        (二)海外中国问题研究
        (三)研究范围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从政策演变角度透视中国计划生育的研究
    一、西方学界兴起中国计划生育研究的原因
        (一)中国的国际影响
        (二)对中国传统与现实的兴趣
        (三)大众传媒的渲染
    二、英语学界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演变的研究
        (一)20世纪60年代的计划生育研究
        (二)20世纪70年代的计划生育研究
        (三)20世纪80年代的计划生育研究
        (四)20世纪90年代的计划生育研究
        (五)21世纪以后的计划生育研究
    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计划生育研究的总结
第三章: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生育率研究
    一、生育率变化趋势的研究
    二、计划生育和社会经济对生育率的影响
    三、综合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
    四、生育率研究的数据和资料
第四章:中国计划生育研究的区域性与地方化
    一、从沿海公社到内地省市
    二、从上级行政到地方细节
    三、从精英分子到下层民众
    四、研究视野的展望:区域史与全球史结合的趋势
第五章:性别视角下的中国计划生育研究
    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个阶段的研究概况
        (一)避孕和绝育方法的研究
        (二)性别偏好、杀婴、出生性别比以及性别选择流产的研究
        (三)计划生育与妇女
    二、以性别为视角的计划生育研究范式的转变
        (一)妇女解放与救亡的叙事
        (二)强迫-抵抗叙事
        (三)挑战二元对立的叙事
    三、以性别为视角研究计划生育的意义
    四.以性别为视角研究计划生育的未来
第六章 结语
    一、英语学界的中国计划生育的研究范式的转变
    二、英语学界的中国计划生育研究的可借鉴之处
        (一)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二)独特的研究视角
        (三)跨学科的开展
    三、英语学界的中国计划生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的规范性问题
        (二)材料的可靠性问题
        (三)研究中的文化冲突问题
    四、关于计划生育研究的心得体验
        (一)档案挖掘和田野调查的结合
        (二)地方史和整体史的结合
        (三)上层政治研究和下层民众研究的结合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和论文汇编类
    二、中文论文类
    三、英文着作和论文
后记

(10)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主义初期:平权、人民文艺与少数民族文学史
二、从“新时期”到“后新时期”:族别与综合研究并进
三、新世纪的多样性与总体性潜能

四、回顾“九五”展望未来(论文参考文献)

  • [1]重温邓小平对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的指导——基于树立正确党史观的视角[J]. 韩晓青. 党的文献, 2021(04)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国海洋灾害研究70年[J]. 蔡勤禹,华瑛. 社会史研究, 2020(01)
  • [4]《未来的教育》(第一章)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乌云.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1949-201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语用风格研究[D]. 高彭玮. 河北大学, 2020(08)
  • [6]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的正名[D]. 杨景交.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当代启示研究[D]. 阮玉婷. 南昌大学, 2020(06)
  • [8]《新华日报》上的江苏省“放卫星”研究[D]. 李嘉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6)
  • [9]计划生育研究的嬗变 ——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语学界中国计划生育研究[D]. 刘倩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10]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J]. 刘大先. 东吴学术, 2019(05)

标签:;  ;  ;  ;  ;  

回望“九五”,展望未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