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对南盟峰会持乐观态度

巴基斯坦对南盟峰会持乐观态度

一、巴对南盟峰会态度乐观(论文文献综述)

李娇娇[1](2021)在《“9·11”事件后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研究》文中指出

吴琳[2](2020)在《地区霸权的制度护持与印度的南盟政策》文中研究说明制度霸权理论认为,争取地区霸权的核心是主导地区制度建设,提供经济稳定和开展地区合作是地区霸权的自然选择,但印度破坏南盟制度进程和忽视地区功能合作的"反常"行为对该理论提出了挑战。既有解释大多聚焦南亚国家建构历史、不对称的地区结构和印度的自我认知,较少关注印度南盟政策背后制度与权力的关系问题。作者认为,地区霸权的制度护持是印度南盟政策制定和变化的核心动力。印度利用区域制度和权力优势谋求制度护持的行为主要受到自身霸权护持压力和地区国家对制度功能需求的影响。这两个变量的组合可得出四种制度行为结果,对应印度制度护持的四种行为模式:制度非中性、制度制衡、制度私有化和单向支付。作者选取印度创设南盟、中断南盟进程、加快推进南亚自由贸易区以及选择性启用南盟四个案例对上述假定和框架进行验证。据此逻辑,印度在后疫情时代将面临更大的制度霸权困境。对印度案例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深化我们对于复杂世界中不同地区霸权制度护持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可为中国南亚外交提供一定的启示,即应充分利用印度的霸权本质和制度局限,通过注入基于社会逻辑的制度设计,推动南亚次区域制度建设和地区霸权秩序转型。

楼春豪[3](2020)在《新冠肺炎疫情与印度对外战略新态势》文中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全球治理的不足,加剧了中美战略博弈,刺激了全球产业链的重塑。在印度看来,虽然疫情给印度国内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但上述国际战略环境的变化为其提供了"借疫谋势"的空间。因而,印度政府主动作为、化危为机,努力将疫情变量与其既有的内外战略相结合,在延续既有政策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开展"抗疫"外交,维系乃至扩展其国家利益。印度的对外战略态势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以"改革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高对全球治理的参与度;加强印太地区战略投入,加速推进印太战略;乘势开展"产业链外交",提高本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鉴于莫迪政府的执政稳定性,上述对外战略新态势将在较长时间内延续下去。当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印度国内政治、经济、社会造成全方位冲击,宗教矛盾激化、经济雪上加霜、政策资源有限、外部环境深刻调整等势必影响其对外战略实施和国家崛起前景。印度对外战略的调整使其对华政策竞争性乃至冒险性增强。中印需要保持战略谨慎,确保双边关系战略稳定。

李亮[4](2020)在《上海合作组织建立成员国间冲突调解机制初探》文中认为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地区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们对本地区冲突管理的贡献上。上海合作组织基于不干涉成员国内政的原则,对域内重大突发事件与成员国间的频繁冲突,均采取不介入姿态。但吸纳印度与巴基斯坦后,成员国间冲突的复杂性和强度显着升高,这将对组织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干扰,也对中国在组织内外的战略利益和"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制约,上合组织合理管控成员国间冲突势在必行。本文梳理各大区域性组织积极调解冲突的实践与成果,分析上合组织调解成员国间冲突的内部需求和对中国的战略利好,并总结国内外学界的相关观点,认为上合组织调解冲突是必要且迫切的。通过提炼上合组织调解冲突的五大优势和三重障碍,认为调解具有理论和制度上的可行性。在坚持不干涉成员国内政的前提下,上合组织应创建以预防冲突、控制风险为目标的成员国间冲突调解机制,力争将冲突的频率、烈度及对组织的冲击维持在较低水平,为组织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中国则应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王鑫[5](2020)在《印度地区霸权思想下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经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但是,印度却始终没有做出正面回应,非常消极甚至提出反对意见。从“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成来看,印度占据了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也需要印度的积极配合才能取得全面的成功。在南亚地区,印度一贯抱有地区霸权主义思想,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从尼赫鲁时期印度就开始制定了地区霸权政策。通过这些政策的不断演变,地区霸权主义思想日渐加重,客观上印度也确实成为了南亚地区的霸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使得印度在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评估时处于特殊的认知基础之上。印度认为南亚地区的国家都必须服从印度的战略安排,其主权与安全政策都是凌驾于各邻国自身主权与战略之上的。因此,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是非常消极的,认为这侵犯了印度的主权、安全及大国崛起的战略。基于这些消极认知,印度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包括“邻国优先”政策、南亚次区域合作和“季风计划”,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入手,试图加强对南亚地区的控制,确保南亚霸主地位不会受到中国的挑战。由此可以总结出,印度的地区霸权思想是影响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的最关键因素,并且这一因素将在未来不短的时间内继续发挥作用,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消极认知将会继续持续下去。

陈利君[6](2020)在《“印太战略”背景下的中斯合作》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印度洋战略地位的提升以及"印太战略"逐步从构想转变为现实,以美国为首的域外国家和以印度为首的域内国家不断加大对印度洋及其周边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军事、安全等投入,使得印度洋的大国博弈日趋激烈。这不仅对印度洋周边国家的内外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我国倡议推动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国,人口不多,经济实力不算强,在"印太战略"中也非核心国家,但其独特的地缘政治经济优势成为各方争夺的对象和大国博弈的一个重点。在此背景下,斯里兰卡的国内外政策与形势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国内政局稳定性下降,对外政策出现"摇摆",经济增长率下降,民生改善缓慢,恐怖活动增加,民众意见日益多元化,这值得我们在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过程中高度关注。

吴孟克[7](2019)在《“极限施压”对阵“战争边缘”——莫迪执政以来的印巴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莫迪于2014年5月上台后,印度对巴政策逐渐转入"极限施压"轨道,友善的表态下是对巴强硬的内核。在2016年7月爆发的印控克什米尔骚乱的催化下,印巴关系于当年9月全面恶化,完成阶段转换。面对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孤立与军事上"外科手术式打击"的羞辱,巴基斯坦选择首先稳住国内与西部边境局势。2018年3月,巴开启了对印"和平攻势",并以"卡塔普尔朝圣走廊"为主要突破口,遭到印方冷淡对待。在2019年2月普尔瓦马危机中,印巴出现了"战争边缘"式危机,客观上对印起到了一定威慑作用。然而,印度于2019年8月废除宪法第370条,取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自治地位,印巴关系再次跌至谷底。"持续紧张/不时危机"仍将是印巴关系在可预见未来的主要特征。

彭东辉[8](2019)在《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注“不可思议的印度”,关注印度国家安全战略,是基于中印关系的健康发展。冷战结束以来,印度在坚持“有声有色大国”的诉求下,国家安全战略完成了由传统安全战略向综合安全战略的转变。一是由以往的国防建设为中心,向壮大国家经济实力为中心转变。二是谋求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加入“核供应国集团”,成为“有声有色大国”。三是视核武器为大国“标配”,奉行“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慑”战略。四是重视印度洋安全,实施“确保海洋安全”的海洋战略。五是缓和与邻国关系,整合南亚力量。印度国家安全战略是基于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国家安全威胁的判断和国家安全战略的谋划而布局的。从英属印度时期的“三个缓冲区”战略,到印度独立后的“两个同心圆”战略及冷战结束后的综合国家安全战略,在“有声有色大国”目标的指引下,不同时期国家安全威胁和安全战略的实现手段不尽一致,但总体呈现出清晰的逻辑框架。印度国家安全战略具有强烈的地缘政治和民族主义色彩。利用印度半岛“北背雪山、三垂大海”的地缘优势,印度在“众星拱月”的南亚格局中“一超”地位突出。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印度,信仰非暴力的宗教和频发的教派主义冲突是印度安全最大的挑战之一,印度社会的世俗主义转型还远未结束。印度国家安全的维护和东北部的分离主义运动、印巴冲突及中印关系几大战略问题密切相关。印度要在放权和自治间做出选择,以应对东北部的分离主义运动,完成国家整合。克什米尔问题是南亚的顽疾,70余年以来,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发生了“三场半”战争。战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倒加剧了印巴对抗。印巴虽有缓和迹象,但不具备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条件。中国是印度最重要的邻国之一,中印边境线2000余公里,有争议的领土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边界问题的顺利解决,对推进中印关系具有深远影响。此外,特朗普政府推行“印太”战略对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亦不可等闲视之。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对全球格局来说,印度认同多极格局,通过“入常”和加入“核供应国集团”,加速了多极化趋势,推动了全球治理力量对比的变化。对地区一体化进程来说,印巴安全困境造成南亚一体化进程缓慢。印度在大力推进南亚次区域合作的同时,同东盟开展全方位合作。对中印关系来说,中印在南中国海、印度洋等主要海洋通道亟须通过战略对话,培育战略互信。对跨境水资源分配,沿江水文观测、水利建设等敏感问题要及时沟通,消除分歧。这些问题不仅是印度,也是中国需要认真思考和不得不应对的挑战。

刘青青[9](2019)在《印度莫迪政府对华政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5月,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以“压倒性”优势赢得印度大选,当选为印度第15任总理。由于莫迪本人的强势风格,一时间,外界普遍认为印度在莫迪总理的领导下将产生强势外交。莫迪政府时期,印度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对华外交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冷战结束后,由于全球战略格局进行重组,导致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政治优势日益凸显,中印关系也进而成为亚洲和印度洋地区比较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印两国既有基于相似历史上的战略利益,又有地缘政治竞争的脆弱性。随着中印两国的双崛起以及印度洋地位的上升,中印两国不仅共同利益增加,而且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同时印度还处于被域外国家拉拢的有利地位中。莫迪总理上台后,印度外交的进取性姿态更加明显,希望从全球地位中的“平衡力量”转化为“领导力量”。莫迪政府时期对外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印太”地区以及中印双边关系层面。在“印太”地区,印度为应对中国崛起不仅与美日等国组建“小多边”机制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而且还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来阻碍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发展。在中印关系层面,中印边界争端等老问题依然存在,同时在安全上,印度对中国仍存在“战略焦虑”,但两国在经贸合作上稳步推进。观察自莫迪上任以来领导的“强势政府”的对华外交实践,可以发现莫迪政府时期对华政策的延续性大于可变性。莫迪政府注重务实外交,通过不断调整外交手段来为战略目标服务,以期冀实现“有声有色的大国梦想”。为了更好地把握印度对华外交的重点与诉求,本文首先分析莫迪上任后的对华政策,其次再研究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原因,最后研究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影响及面临的困境。因此,研究莫迪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阐述中印两国关系的现状,对中印两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孙文高[10](2018)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印反恐合作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是一个由中国参与主导创设,以打击“三股势力”为主要诉求的多边国际组织。上合组织自成立至今,己经成为维护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2017年6月8-9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下称“上合”)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印度与巴基斯坦经理事会会议批准正式成为上合成员国,这标志着上合历经曲折与争议的首次扩员终于尘埃落定。此次扩员是处于关键发展期的上合做出的重大战略决定,而印度的特殊身份增加了这一决定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因此,中印、印巴、中巴等多组双边关系将在上合这个“多元多边主义”的机制内形成更加复杂的博弈关系。本选题把上合组织的中印反恐合作机制作为研究对象,对进一步了解上合组织反恐合作机制的发展,指导上合组织成员国中国和印度的反恐实践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上合组织反恐合作机制为切入点,探讨上合组织反恐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反恐机制建构的困境,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上合组织出发,界定了恐怖主义和国际机制两个重要概念。从反恐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角度论述上合组织反恐合作的对地区稳定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以中印反恐合作的原则为切入点,从法律机制、组织与决策机制、反恐预警与行动机制三方面概括和分析了上合组织反恐机制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通过对中印反恐合作的必然性和发展历程的分析,总结了中印反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前文所述的中印反恐合作的现状和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合作建议。作者认为上合组织框架下中印己经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反恐合作机制。但是,上合组织框架下中印反恐合作机制尚欠成熟,要使之完备、有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巴对南盟峰会态度乐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对南盟峰会态度乐观(论文提纲范文)

(2)地区霸权的制度护持与印度的南盟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对地区霸权制度护持的既有研究
    (一)南亚国家建构历史
    (二)不对称的地区结构
    (三)印度的自我认知
三 霸权护持压力、地区功能需求与印度的制度护持行为
    (一)印度的制度护持行为模式
    (二)印度制度护持行为的影响因素
        1.印度的霸权护持压力
        2.地区国家的制度功能需求
    (三)印度制度护持行为的作用机制
四 案例分析:印度的南盟政策
    (一)印度的制度非中性策略与南盟的创设(1981—1987年)
    (二)印度的制度私有化策略与南盟发展的断续(1991—1999年)
    (三)印度的单向支付策略与SAFTA合作(2002—2012年)
    (四)印度的制度制衡策略与选择性启用南盟(2014—2020年)
五 结论

(3)新冠肺炎疫情与印度对外战略新态势(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以“改革的多边主义”参与全球治理
二、因势利导加快推进印太战略
三、大力推进“产业链外交”
四、印度对外战略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印度教民族主义高涨,教派冲突暗流涌动
    (二)新冠肺炎疫情使印度经济“雪上加霜”
    (三)印度的对外战略环境并非高枕无忧
余 论

(4)上海合作组织建立成员国间冲突调解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上合组织调解成员国间冲突的必要性
    (一)区域性组织调解冲突已成全球趋势
    (二)调解成员国间冲突是上合组织发展的迫切需求
        1. 成员国间冲突威胁上合组织的团结与发展
        2. 冲突调解有望形成上合组织另一核心竞争力
        3. 本地化调解有助于排除域外因素干预
    (三)成员国间冲突损害中国战略利益
    (四)学界关于上合组织管控冲突的讨论
三、上合组织调解成员国间冲突的可行性
    (一)上合组织调解成员国间冲突的优势
        1. 解决领土争议是上合组织的立身之本
        2. 现有组织架构是上合组织调解冲突的坚实基础
        3. 多数成员国间冲突符合调解的理论条件
        4.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重大冲突调解经验
        5. 联合国多方位支持区域性组织调解冲突
    (二)上合组织调解成员国间冲突的现实障碍
        1. 原则障碍:不干涉内政原则排斥调解
        2. 能力障碍:组织决策与行动效率制约调解
        3. 立场障碍:特定成员国抵触外界调解
四、建立“上合特色”成员国间冲突调解机制
    (一)原则:只调解国家间冲突,绝不干涉内政
    (二)目标:预防冲突而不是解决冲突
    (三)机制设计:“上合特色”的冲突调解之路
    (四)中国的战略选择
五、结语

(5)印度地区霸权思想下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印度南亚地区政策:地区霸权主义
    第一节 印度地区霸权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地缘与资源优势
        二、大国意识与传统文化
    第二节 印度南亚政策的历史梳理
        一、尼赫鲁时期:南亚地区霸权主义政策的确立
        二、英迪拉·甘地时期:印度版“门罗主义”
        三、古杰拉尔时期:软化的地区霸权主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印度地区霸权思想对认知基础的影响及产生的认知
    第一节 印度地区霸权思想下认知基础的特点
        一、印度主权高于南亚各邻国主权
        二、印度地缘安全由南亚邻国构成
        三、南亚各邻国是印度大国崛起的工具
    第二节 特殊基础下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一、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意图的总体认知
        二、“一带一路”倡议侵犯印度主权
        三、“一带一路”倡议威胁印度地缘安全
        四、“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压制印度的手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区霸权思想下印度的应对实践
    第一节 “新邻国外交”政策:强化地区领导地位
        一、“新邻国外交”的三大支柱
        二、“新邻国外交”的战略目的
    第二节 南亚次区域合作:增强地区经济影响力
        一、“孟不印尼次区域合作”组织
        二、“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组织
    第三节 “季风计划”:提升区域内文化影响
        一、“季风计划”的提出与发展
        二、“季风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可能性
    第四节 强化大国外交政策:抗衡中国
        一、对华展开强硬外交
        二、加入美国“印太战略构想”平衡中国实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的变化趋势
    第一节 地区霸权思想继续主导消极认知
        一、莫迪强人政治与印度人民党
        二、中印两国的“战略互信”缺失
        三、南亚与印度洋的地缘战略地位上升
    第二节 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不确定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7)“极限施压”对阵“战争边缘”——莫迪执政以来的印巴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印巴关系:症结与演进
二、莫迪:对巴“极限施压”
三、普尔瓦马:巴基斯坦回之以“战争边缘”
四、莫迪政府取消印控克区“自治地位”:敌意仍将长期持续

(8)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评述
        一 关于南亚地区的研究
        二 关于印度安全战略的研究
        三 现有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创新
        一 论文研究方法
        二 论文的结构
        三 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国家安全的相关界定
        一 安全的内涵
        二 安全观的流变
    第二节 国家安全战略
        一 安全战略研究的兴起
        二 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容
    第三节 战略文化对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一 战略文化及其内涵
        二 战略文化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要件
    第一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文化渊源
        一 现实主义:考底利耶《政事论》思想
        二 理想主义:阿育王“达摩”思想
        三 等级秩序:印度教的秩序观
    第二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塑造
        一 全球诉求:“有声有色大国”的地位
        二 地区诉求:南亚次大陆的霸主
        三 双边关系:中国是主要竞争对手
    第三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实现手段
        一 奉行经济实力优先的政策
        二 “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胁
        三 “确保海洋安全”的海洋战略
        四 提升与世界性大国的关系
    第四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决策体系
        一 国家安全决策的机构设置
        二 国家安全决策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突出特点
    第一节 半封闭的地缘政治为依托
        一 相对隔绝的次大陆
        二 “众星拱月”的南亚格局
        三 日趋重要的战略要冲
    第二节 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一 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基本理念
        二 印度教主要的教派组织
        三 频发的教派冲突
        四 尚未完成的世俗主义转型
    第三节 “东向政策”到“东向行动”
        一 “东向政策”:向东盟主动出击
        二 “东向行动”:经济与安全并举
        三 “东向行动政策”的多维影响
第四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变量
    第一节 东北部分离运动与印度国家安全
        一 东北部与中央关系长期紧张
        二 东北部主要的分离运动
        三 以国家统一整合分离运动
    第二节 克什米尔问题与印度国家安全
        一 印巴克什米尔争端
        二 印巴克什米尔战争
        三 克什米尔问题走势
    第三节 中印边界问题与印度国家安全
        一 中印边界问题的缘起
        二 中印边界问题的交涉
        三 中印边界洞朗对峙事件
        四 中印边界问题解决机制
    第四节 “印太”战略与印度国家安全
        一 美日印澳战略利益的再塑
        二 “印太”战略的战略意图
        三 印度对“印太”战略的认知
        四 “印太”战略的基本走势
第五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巩固了新兴大国的国际地位
        一 以实力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二 申请成为核供应国集团成员
    第二节 对南亚一体化的双重影响
        一 战略互信缺失,区域合作进展缓慢
        二 印巴安全困境,次区域合作异常顺利
        三 整合南亚邻国,缓和地区安全局势
    第三节 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一 国际海洋通道问题
        二 跨境水资源治理问题
        三 中印高层交流机制的确立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档案
    英文档案
    中文着作(含译着)
    英文着作
    中文论文(含译文)
    中文学位论文
    访问网站
    中英文对照表
致谢

(9)印度莫迪政府对华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
    一、莫迪政府之前中印关系
        (一)曼莫汉·辛格的印度国大党政府对华外交政策
        (二)瓦杰帕伊的印度人民党政府对华外交政策
    二、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调整
        (一)政治上:靠近大国、施压小国
        (二)安全上:对华施压、态度强硬
        (三)外交上:从不结盟到战略自主
        (四)经济上:经贸合作稳步推进
        (五)文化上:加强交流,提升软实力
    三、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特点
        (一)具体性
        (二)进攻性
        (三)不对等性
第二章 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原因
    一、决策者个人性格的影响因素
    二、国家内部层面的影响因素
        (一)人民党的执政理念与执政基础
        (二)人民党的国家战略目标
        (三)印度国内经济政治的良性发展
        (四)印度对华威胁的感知与认知
    三、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国际因素
        (一)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地区地缘政治因素
        (二)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中国因素
        (三)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域外大国因素
第三章 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影响以及面临的困境
    一、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影响
        (一)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二)莫迪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对亚太地区关系的影响
    二、莫迪政府对华政策面临的问题
        (一)政治上:联美制华与“不结盟”外交的“战略困境”
        (二)经济上:面临“中国威胁”与发展经济的“合作困境”
        (三)安全上:“一带一路”与安全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印反恐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五、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上海合作组织与反恐合作问题的理论分析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反恐合作
    二、恐怖主义和国际机制的界定
        (一)恐怖主义及主要特征
        (二)国际机制及主要特征
    三、反恐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
    四、反恐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章 中印反恐合作遵循的原则以及内容和特点
    一、中印反恐合作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坚持不预设目标的灵活性原则
        (三)从建立信任措施逐步走向预防性外交
    二、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印反恐合作的内容
        (一)反恐法律机制的建立
        (二)反恐组织与决策机制
        (三)反恐预警与行动机制
    三、中印反恐合作的特点
        (一)中印双方在对恐怖主义的界定上有差异
        (二)中印双方面临不同程度的恐怖主义威胁
        (三)反恐斗争在各自外交战略优先顺序不同
第三章 中印反恐合作的现状与问题
    一、中印反恐合作的必然性
        (一)中印共同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
        (二)地区安全稳定与发展的需要
    二、中印反恐合作的发展历程
    三、中印反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印发展构成的结构性矛盾
        (二)印度保持对中国的战略防范和战略猜疑
        (三)印度对中巴“全天候友好关系”持不信任态度
第四章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印反恐合作的对策
    一、中印反恐稳定行为预期的建立
        (一)刑事司法协助体系的完善
        (二)国际区际法治的不断深化
    二、中印反恐相对收益谈判范围的减少
        (一)合作凝聚力的增强
        (二)反恐机构作用的发挥
    三、中印反恐信息交流平台的提供
        (一)非传统安全领域反恐合作的构建
        (二)地区安全稳定反恐机制的构建
        (三)区域内和平安全体系的构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巴对南盟峰会态度乐观(论文参考文献)

  • [1]“9·11”事件后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研究[D]. 李娇娇. 新疆大学, 2021
  • [2]地区霸权的制度护持与印度的南盟政策[J]. 吴琳.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0(12)
  • [3]新冠肺炎疫情与印度对外战略新态势[J]. 楼春豪.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20(05)
  • [4]上海合作组织建立成员国间冲突调解机制初探[J]. 李亮. 俄罗斯研究, 2020(03)
  • [5]印度地区霸权思想下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D]. 王鑫.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2)
  • [6]“印太战略”背景下的中斯合作[J]. 陈利君.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0(02)
  • [7]“极限施压”对阵“战争边缘”——莫迪执政以来的印巴关系[J]. 吴孟克. 中国国际战略评论, 2019(02)
  • [8]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D]. 彭东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印度莫迪政府对华政策分析[D]. 刘青青. 河南大学, 2019(01)
  • [10]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印反恐合作机制研究[D]. 孙文高.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巴基斯坦对南盟峰会持乐观态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