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先进文化,承载人类文明——论出版业的价值取向

传播先进文化,承载人类文明——论出版业的价值取向

一、传播先进文化 承载人类文明——论出版业的价值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庆[1](2018)在《互联网背景下报业价值共创研究 ——以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播手段在经过量的积累已达到质的飞跃。上世纪90年代前,报纸作为传媒行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播方式上占据主导地位,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全球报业出现衰退,传统的纸质报纸发行量逐年下降。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同时伴随着网络数字等技术的崛起,报业彻底走向了行业低谷。如今报业作为传统媒介优势并不突出,尤其是近十年整个传媒业改革颇多,传媒市场逐渐变成综合实力的竞争,作为党的喉舌,人民群众发声器的日报社,大多改组重建为报业集团,转型为企业集团化,以此提升自身在行业中的实力。在报纸媒体转型的发展大潮中,报业集团作为报业的重要媒介形式,摸索和探求符合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成为其在行业竞争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目前大多数报业集团都朝着媒介融合或全媒体的方向发展,这是互联网带给报业的福音。互联网带来数字化技术,为报业未来发展开辟了新领域和新途径,报业利用数字化技术拓展了内容生产的边界,增加了传播渠道的范围,并将平台化概念应用到实际建设中。但在此过程中报业集团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挑战是现实存在的生存问题,而机遇则是由问题衍生出的可填补的“漏洞”。经过近三十年的低迷,报业行业能够清楚总结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同时也牢牢把握机遇,从报业集团部门结构、内容生成、人才管理、硬件设备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以接受时代的考验。互联网背景下报业集团如何提升自身品质,适应市场化的特点?这就需要报业培养自身作为企业集团时,对资本市场的观察方法和策略选择。当企业价值共创逐渐被传媒领域发掘时,如何在媒介生态圈中实现多元化的价值共创,也成为当下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以价值共创理论为研究基础,一方面坚守报业信息传播的特质,另一方面用市场化的眼光观察报业集团的价值共创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限定了价值共创主体、价值共创过程、价值共创结果三个维度,将其架构在报业集团转型进程中,重点研究互联网背景下报业的价值共创机制,并构建出报业价值共创模型。通过研究可以得出:报业的价值共创主体主要由报业集团、受众和其他利益相关个体组成三部分组成;而价值共创过程由资源整合过程和互动行为过程组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三类主体最终的价值共创结果。同时通过实地考察,以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为研究案例,分析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中具体的价值共创主体、过程和结果,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最终提出报业集团普遍适用的价值共创实现路径。

欧阳志荣[2](2016)在《数字化背景下江西出版业创新发展与政府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应用,改变了人们获取、传播信息的方式。受此影响,传统出版业生态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新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数字出版、移动阅读、网络传播以及其他多媒体业态异军突起,大有与传统纸质出版分庭抗礼之势。在传统出版体制存在惯性的外部性环境下,传统出版企业普遍缺乏活力、困难重重,矛盾突显。表现为出版创新发展与出版制度僵硬相矛盾;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与传统经营思维相矛盾;传统出版独立与出版数字化融合相矛盾;内容创新不足与数字化时代顾客需求多样化相矛盾。作为中国出版业板块中的一极,江西省出版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发展同样被提上议事日程。江西省出版业创新发展面临的诸多瓶颈。首先,观念落后不能主动适应市场。多年来,中国出版业一直处于垄断经营的状况,使得包括江西出版集团在内的出版机构普遍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经营管理模式滞后,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缺乏,改革创新的意识和动力较弱。其次,监管机制、运营体制僵硬,不利于出版业创新发展。江西省出版体制改革虽然实现了局社分设、管办分离,但要真正理顺内部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对专制企业实施科学管理,还存在很多困难。第三,江西省出版业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集约化水平不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的瓶颈。图书出版缺少专、精、特、新产品,经营媒体相对单一,产业结构单一,对教材教辅依存度依然较高,创新性产品和自主品牌的产品较少,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第四,江西出版业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产业和网络出版处于起步阶段,运营方式还不成熟,尚未形成完整、流畅的产业链。在公共服务方面,江西出版业公共服务缺少强劲的体制和系统的制度支撑,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有待继续创新,除了捐书以外的其它书报、刊网的数字化服务有待提升。尽管江西出版集团旗下二十一世纪出版集团在中国乃至世界少儿出版领域有一定知名度,但其他出版机构整体规模和影响有限,出版国际竞争力偏弱。据此,论文针对江西省出版业创新发展发展的具体问题,结合当前出版实务,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做了一些补充性的研究工作。在宏观产业层面上,运用文化建设理论、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理论工具,对江西省相关出版机构在完成转企改制后,如何从外部环境特别是制度优化方面保障出版业创新发展发展进行探究,内容涉及对当前出版法规的适用性评价和政策红利落实问题。探讨了协调政府、市场与江西出版集团的关系方法,提出了以下治理观点。首先,政府须找准数字化背景下出版业管理工作的关键点,通过整合行政资源转变职能,针对出版业的特性,改变以往管理部门“管”字为重的惯性,调整重心为“建设当头”,以市场主导和科技引导为基础,政府则因势利导,强化政策引导、试点推动、择优定点,量身打造、重金扶持,先试后推、整体升级。其次,政府应转变职能,处理好“抓与放”的关系,即该放的要放开放到位,该管的要管好管到位。提倡江西省出版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以培育主体、搞活市场、服务企业、增加效益为基本目标,尽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小政府,大社会”往往是国家治理达到一定水准的反映。当出版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一些行业协会、自治组织便会应运而生。这类组织一般由独立的出版单位构成,以保护和增进行业内成员的权利与利益,在性质上属于非营利组织。它们的存在对于健全出版机制,加强出版业管理,协调出版单位之间以及出版单位与政府、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展海外市场等都具有很大作用。第三,出版创新发展的第一步就是制度的创新,是政府由主管角色向主导角色转变,由创新规划的实行者向规划制定者、监督者的转变。只有厘清政府与市场、出版企业之间的关系,出版企业才能切实调整经营模式,改变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及产品结构,进而推动整个出版业的创新发展。中观层面运用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对江西省出版集团以及旗下企业的现代管理进行研究,涉及资本运营、薪酬福利、人才培养创新管理活动。首先,中国的出版集团化尚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出版集团必将面临着更大规模的并购和重组。一些出版集团可能会被其他大型传媒集团所收购,成为其组成部分,甚至沦为副业。为此,江西省出版集团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应提升出版主业,重视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发展,做到定位明确、特色鲜明、专业突出,通过走专、精、尖的路子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强有力的品牌优势,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以应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其次,应进行薪酬管理,完善薪酬福利制度。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需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统一,薪酬与风险、责任相一致,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原则。江西省出版企业可全面实行以业绩为导向的绩效薪酬制度,辅以协议薪酬、项目薪酬等分配形式。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有形的物质资本,还需考虑无形的人力资本,即体现在员工身上的智力、知识、经验、技能,等等。尤其是在诸如出版业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中,员工的工作效率直接决定着出版企业的生产效率,即人力资本的收益率要高于物质资本的收益率。第三,应吸引、储备、运用好各类人才,是江西出版业创新发展发展的核心。在人才梯队上,江西出版集团需加强经营领导班子建设,尤其是领军人物、团队负责人的“接班人”培养计划,打造复合型出版人才队伍。在微观出版机构层面,借助社会学、跨文化传播等框架,剖析了江西省出版业当前在文化创新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古籍整理、红色出版、品牌塑造、文化“走出去”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提出内容创新发展理念,为江西省打造现代知名出版集团提供学理论参考。出版业是内容产业,应注重其品牌建设,以便传播思想信息和传承文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在全球出版数字化时代,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象征。江西省出版业只有不断推出精品,才能真正塑造品牌形象,为文化强国战略提供动力和养料。江西出版企业应加强精品的研发、推广,把出版业的数字化作为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做好长期、中期、短期规划布局和实施,通过数代人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推进地方性出版集团的国际化发展。依托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广播电视技术,传统出版企业在不断整合自身资源,新旧出版方式相互融合已经成为可预见的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为出版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出版业创新发展需要协调好四个结合,即政府推动和市场导向的结合、重点突破和整体发展的结合、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结合、新兴技术出版领域的开拓和传统出版改造升级的结合。结合出版业数字化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特性,江西出版业创新发展发展应打破体制、壁垒、地域壁垒和行业壁垒,加强数字化出版业及相关产业的横、纵向的融合,通过引导产业链上中下游各方资源的深度融合和战略合作,加快构建数字出版优势产业群,促进内容生产、技术研发、产业运营三个层面的合作。出版业创新发展不等于数字化转型,数字出版在短短的十几年发展过程中已有生存的土壤,而移动化的网络模式更让出版数字化有了拓展商机市场,人们无时无刻都可以接触到数字化出版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出版物就要因此而消亡。传统出版与数字化出版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对出版业来讲,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政府和企业管理者需要关注出版业创新发展,要高屋建瓴,全面转型,推动数字化出版与传统出版的融合发展。

刘洋[3](2015)在《赵家璧的编辑出版实践及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赵家璧(1908-1997)是我国现代着名的编辑出版家。他出生于一个传统文人家庭,却受到西方新式教育的洗礼,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英文造诣。1932年,赵家璧开始以编辑身份进入大众视野,先后担任良友图书公司、晨光出版公司要职。1949年后,先后担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曾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在其长达数十载的编辑生涯中,经历坎坷,坚持出版了许多经典图书,普及大众文化,提升民众素养,为促进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赵家璧开始进入编辑行业时,当时的传统出版业盛行编印发一体,不像现代出版业有着明确的分工。因此,赵家璧的编辑实践带有双重属性,既具有内容型编辑的特色,也杂糅着经营型编辑的长处。但是,学术界对赵家璧的编辑实践和编辑出版思想的研究不够深入和系统。本文以赵家璧的编辑实践为基础,梳理他的出版生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赵家璧的编辑出版思想的形成原因,然后从选题策划、作者意识、图书宣传思想这三个最能展现赵家璧编辑特色的角度分析赵家璧的编辑出版思想,最后分析赵家璧出版思想的现实意义。全文主体由7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述该赵家璧这一编辑人物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观点。第一章梳理赵家璧的出版实践,将他的出版生涯划分为4个阶段,从赵家璧幼时爱读书到进入编辑行业延伸到新中国出版后赵家璧在图书事业上进行的新探索,清晰展示出赵家璧编辑实践的脉络。第二章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教育经历、企业的熏陶和伯乐的影响和与作者互动互进四个方面分析赵家璧编辑思想的形成条件。第三章从策划出版进步的选题到注重选题的系统和配套这两个方面来阐述赵家璧的选题策划理念。第四章从组建作者队伍、打造团队优势和与作者沟通的艺术来分析赵家璧的作者意识。第五章从打造品牌、重视广告宣传和多种促销手段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赵家璧的图书宣传思想,展示赵家璧图书宣传思想的多样化的特点。第六章分析赵家璧对现代出版业的启示作用。

蒋志臻[4](2014)在《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伦理审视》文中研究说明出版是指将作品经过编辑加工之后,通过大量复制并向公众发行销售,实现信息传播的一种社会活动。从事上述社会活动的行业即是出版业。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部署与深化,我国出版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发展成就,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棘手问题,社会转型进程中道德观与价值观的缺失、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数字技术的变革带来出版过程中把关机制的缺失等等,深刻制约了我国出版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的坚定步伐。面对上述出版业发展过程中前所未有的事物和现象,仅凭行政手段与法律制度手段是不够的,制度的发展带有滞后性,同时任何制度都存在漏洞和盲区,都是不完美的,更为重要的是,出版行业的相关法律与规范属于强制性社会规范,规定的多是行为底线,确实能有效地打击与遏制危害较严重的非法出版行为,却并不能强制出版者承担起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生产文化精品,也就是说出版行业的相关法律与规范只能规定出版者不能逾越的行为红线,却不能让出版者具有崇高的价值追求。科学的出版伦理体系能够为出版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成为世界出版强国。因此,构建出版伦理非常重要,而且十分迫切。当前基于我国出版行业出版伦理缺位的现实,以及构建出版伦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综合运用了伦理学、出版学、新闻传播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对出版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通过厘清伦理、道德、出版等相关概念的起源、流变、内涵及关系,我们认为出版伦理一方面揭示出版活动中的伦理道德现象,另一方面它是针对出版活动的道德规范体系,它是衡量出版活动是否符合“善”及“正当”的价值准绳与行为准则。出版伦理具有社会历史性、他律性、自律性等特征,具有影响出版方向、优化出版环境、规范出版行为等功能。当代中国出版存在着出版功利化、实用化倾向加重,出版“两重性”、“两个效益”的矛盾突出以及出版从业人员品格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转变的步伐,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和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我国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弘扬与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冲击、出版伦理精神缺失、出版伦理法制建设滞后以及出版伦理教育薄弱等等。因此,亟需建构解决中国出版问题的伦理对策:首先,加强出版人的品格规范与德性建构;其次,应该妥善处理利益相关者的出版伦理关系;再次,必须加强以增强编辑意志与道德自律、塑造出版人格、正确平衡出版自由与伦理监督等为主要内容的出版伦理内在监督机制;最后,应该加强以出版伦理制度建设与出版伦理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出版伦理外部监督机制等等。展望未来,在21世纪激烈的文化竞争中,我国出版战线的发展对于我们占领文化阵地,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出版伦理,随着出版业的发展推动出版伦理的构建;继续强化出版伦理教育,加强出版职业道德建设;重视激励机制,完善惩戒机制,从而进一步强化出版伦理的完善,唯有如此,才能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提供智力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精神力量。

丁冬[5](2013)在《出版业要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出版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有着责无旁贷的职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从理论层面推动了出版业的发展,而且从实践层面为出版业指明前进目标。本文正是围绕出版业在建

杨玲[6](2013)在《媒介融合视阈下的出版企业动态能力构建与培育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之间、新旧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消解,媒介融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的演进给出版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出版业的竞争基础、竞争方式及市场格局因此而改变。一方面,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知识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人们不再仅仅依赖于纸质图书进行阅读和学习;另一方面,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改变了版权生态环境,出版行为不再仅仅是传统出版企业的专属活动。报纸、期刊、图书等传统纸介质媒体在总体产业格局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传统出版业面临着行业衰退甚至可能消亡的严峻局面。能否和如何适应环境的变革成为决定出版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动态能力理论作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前沿理论,旨在研究动态环境下企业如何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该理论为出版企业应对媒介融合下的环境变革,不断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提供了分析框架。本文将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出版领域,以解决媒介融合环境变革下出版企业因出版战略资源和企业核心能力失效而竞争乏力的问题。通过理论研究和多重案例分析对出版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识别和建构,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动态能力功效和作用路径进行了验证和确立,在两者的基础上提出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的培育机制和提升路径。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动态能力理论在应用领域的扩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为出版业界提供了新的战略分析工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分析媒介融合特征和演进规律的基础上,对出版竞争环境从静态和动态层面进行分析,提出出版竞争环境的动态特征模型。(2)根据竞争的层次性和商业逻辑性,并结合对媒介融合语境下成功出版企业的多重案例分析,构建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的概念模型。(3)解析出版企业动态能力各维度的内容构成,通过建立出版企业动态能力测量量表,解决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的有效测度问题。(4)根据出版企业与环境的共轭特征和嵌入视角构建出版竞争环境动态性、出版企业动态能力以及出版企业绩效间的关联关系模型。对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的价值及其对环境变动和企业绩效间的作用进行检验。(5)在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和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出版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前置因素。根据出版企业动态能力与出版企业绩效的关联强度,确定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的强化路径和提升方式。本文主要采用AMOS18.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和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分析,采用问卷调查作为数据采集的研究工具,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统计软件SPSS18.0软件包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通过定量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得到如下结论:(1)媒介融合对出版企业竞争环境的影响,就静态而言分布在出版业竞争基础、出版企业价值网络、出版企业核心价值活动、产品和服务层面,动态特征而言体现为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敏捷性和新奇性。(2)媒介融合下的出版企业动态能力概念模型由涵盖同质性和异质性的整合框架构成,表现为一系列独特的组织流程,包括出版知识创新能力、出版战略调适能力、出版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和出版业务流程再造能力。(3)“出版环境动态性-出版企业动态能力-出版企业绩效”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出版环境的动态性对于出版企业动态能力和出版企业绩效具有驱动作用,出版企业动态能力在环境动态性和企业绩效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出版企业动态能力与出版企业长期绩效具有正相关性关系,各维度中出版企业战略调适能力对出版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最为显着。(5)动力机制、组织机制、学习机制和匹配机制是出版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和培育的路径。其中,出版企业家、高管阶层和知识员工是出版企业培育动态能力的主体。目前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大多没有深入到具体的管理情境,因而缺乏对于行业的指导意义,而出版企业的战略研究也大多沿用陈旧的传统的静态分析工具,不能适应媒介融合演进下出版环境动态多变的要求。本文希望通过对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在解决出版企业生存困境和竞争优势重建的基础上,促进动力能力理论从理论殿堂走入企业运营实践。

林凡凡[7](2013)在《1978-2008年中国大陆图书阅读趣味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体的图书阅读趣味与社会文化环境关系紧密,每一次社会的转型都会经由社会心理的改变而表现出不同的时代阅读趣味,而图书阅读趣味的变迁又追寻着社会心理和文化更迭的轨迹。在1978—2008年中国大陆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里,社会大环境深刻影响着出版业的价值取向,读者群体社会心理,文化政策等与图书阅读息息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复杂的图书阅读环境,牵引着图书阅读趣味的变迁方向。本文在具体论述图书阅读趣味的变迁时采取了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量化研究一方,通过梳理这一时期22大类图书出版结构的变迁数据,提出了中国大陆读者偏爱阅读其中7类图书的观点,并通过分析划分出受不同因素影响而分别处于波动和稳定发展状态的图书种类,由此得出图书阅读在出版结构的合理化过程中走向多元化的结论。在质性研究一方,以各类图书趣味为横向,以30年各个时期为纵向,以文献资料结合访谈资料进行研究,在图书阅读趣味研究上,结合社会阅读热点、畅销书等因素综合分析阅读趣味的具体表现,逐类分析了7类图书阅读趣味内在的特征和倾向及其变迁情况,并且结合大陆社会转型和变革出现的现象、心理来揭示每类图书阅读趣味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纵向研究上以时间为轴,从纵向上来考量1978—2008年社会阅读趣味的变迁,将30年的时间划分为4个阶段,阐述了每个阶段比较明显的阅读趣味,从而勾勒了中国大陆当代阅读趣味的变迁概貌。

龚云霞[8](2012)在《民族出版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瓶颈与张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出版是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出版体系和公益性文化事业中的重要成员,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集中体现,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它在宣传党的理论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护和发展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促进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积累、传承和发展,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民族出版存在的一些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和改善,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加上文化体制改革大潮的冲击,这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并严重制约民族出版的发展。学者们对民族出版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我们该如何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民族出版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掘和运用它的张力,则成为促进民族出版改革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由导论、主体内容及结语构成。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相关研究动态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内容为基本理论介绍,对民族出版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民族出版改革和发展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的论述,围绕民族出版改革和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剖析了制约民族出版的瓶颈。第四部分的内容试图找出解决的措施,以便更好地应对问题。首先是提出了民族出版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前景,然后找出其张力所在,论述了民族出版资源整合与重组、数字化、“走出去”战略、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和相应措施。第五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只有争取国家在政策上的扶持,增强自身公共服务能力,在明确民族出版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的前提下,推进民族出版体制和机制改革。发动社会力量,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整合民族出版资源,有条件的民族出版社实行集团化重组,进行民族出版技术革新和业态创新,积极参与“走出去”战略,实现传统民族出版的现代化转型,民族出版才能得到发展和繁荣。

匡导球[9](2009)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和科技背景下,中国出版技术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型。对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探索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向现代出版技术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变迁模式,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变迁,目前仍是学术界很少涉足的领域。界定出版技术的定义、性质及其构成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前提。出版技术是指传播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编辑、复制以及“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是反映在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等装备,网络形态的系统、程序等软件,以及出版过程中体现的信息组织理念、工艺流程和实施手段。出版技术是观念形态与操作形态的统一,而非出版过程中具体工艺过程的简单拼加。出版技术至少包括编辑技术、复制技术、介质制造技术和发行技术四个方面。出版技术的每次重大创新,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改进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给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而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科学划分出版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基础。从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分析,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技术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84年;1985年至2000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变迁轨迹。世纪之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出版救国的新思潮、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版技术的近代化。铅活字技术与半机械化印刷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出版生产的效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印装水平、发行方式也得到全面更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编辑形态和编辑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编辑形制基本形成。中国出版业核心技术、工作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规模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深刻变革.1950年后,出版业整体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阶段,出版各部门产量、质量都得到显着提高,编辑、制版、印刷、装订及发行等环节实现了整体配套.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出版技术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技术门类发展不平衡。80代初,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因原料供给、科研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而此阶段编辑技术从选题、内容编排到校正、定稿等环节日益完善和规范,标志着编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专业化的发行体制解决了发行覆盖面小、渠道残缺堵塞等技术难题。在出版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受工业制造水平影响,投入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不多,但在研发方面仍有不少突破,为80年代中期出版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奠定了基础。现代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始于1985年,以北大激光照排技术通过国家鉴定为标志。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而走向“光与电”,“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整合成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不可分割的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编辑技术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各种适合海量存储的磁、光等新型出版介质的问世使信息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纸介质,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下,依靠功能强大的办公、营销管理等应用软件,出版发行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外延,建立在“机械复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出版形态已不是出版业的全部,出版产业开始走向以文化资源整理和内容创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出版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出版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其独特的进化规律,呈现出加速性、累积性、一体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出版技术并不是按照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技术逻辑发展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驱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2)文化启蒙、民族运动与文化建设的政治推动;(3)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4)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5)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推动。出版技术的转型机制,表现为技术——需求双重诱因模式、政府行为诱因模式与企业行为诱因模式。不同的创新机制,产生不同的创新效应。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也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轨迹。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技术创新开始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其结果是技术进步的速率加快、周期变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为主导的多维整合效应逐步显现。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推进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一味引进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出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缺乏技术自主性,稍有不慎,将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出版传播技术的变迁是自然世界的动态进化过程,从印刷、网络出版到跨媒体出版,出版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增加了出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表现在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化交流模式转变以及网络出版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中国出版技术创新已走过“引进创新”阶段,正致力于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方向应是“自主创新”。为此,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激励扩散机制,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实现出版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孔霁[10](2009)在《改制背景下我国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术出版是出版的灵魂,是学术生态链的重要一环,是最前沿的出版门类,是中国文化、文明向世界展现的必经之路,是抵御“快餐式阅读”蚕食人类精神境界的有力武器,是时代对大学出版的最高要求。大学出版社应以“倡导学术出版,推动学术交流,营造科学氛围”为己任。“事转企”的改制促使出版社更多地关注市场需要,力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持自身生存发展,这种取向在某种程度上消磨了部分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意志。研究逐步参与改制的大学出版社如何坚持及做好学术出版,对其秉承学术出版使命、繁荣学术出版市场、实现终极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整理归纳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核心竞争力和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首先通过我国大学出版社从事学术出版的情况和学术出版市场的现状分析,了解到已经取得的一些成绩和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对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分析,理顺了学术出版所具备的条件和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可以通过观念、战略、机制、技术等10个方面的努力,来解决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目前存在的问题,最终使大学出版社在专注于学术出版的同时能够形成特色和品牌,以市场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保障学术出版高地的坚守,为学术发展和思想传承做出贡献,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继续繁荣腾飞做出贡献。

二、传播先进文化 承载人类文明——论出版业的价值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播先进文化 承载人类文明——论出版业的价值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背景下报业价值共创研究 ——以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一) 价值共创
        (二) 互联网背景报业转型研究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互联网背景下报业集团发展研究
    一、报业的历史传统态势
        (一) 报业经营模式单一
        (二) 报业发展缺乏活力,创新程度较低
        (三) 报业市场化程度低,竞争意识不足
    二、互联网时代报业发展历程
        (一) 报业报网阶段
        (二) 报业网络化阶段
    三、互联网时代报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一) 互联网背景下报业集团的挑战
        (二) 互联网背景下报业集团的机遇
第三章 报业价值共创的理论基础
    一、价值共创理论提出
    二、报业价值共创的内涵
    三、报业价值共创模型
        (一) 价值共创主体
        (二) 价值共创过程
        (三) 价值共创结果
第四章 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价值共创分析
    一、贵州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二、互联网背景下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价值创造的转变
    三、互联网背景下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价值共创模型分析
        (一) 贵报集团价值共创主体
        (二) 贵报集团价值共创过程
        (三) 贵报集团价值共创结果
第五章 报业集团价值共创的实现路径探讨分析
    一、转变思维——将受众培养为用户
    二、内容为王——创造特色板块
    三、加强硬件——软件、技术内外共包
    四、树立品牌——虚拟品牌社区
    五、价值系统——构建价值共创互动网络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2)数字化背景下江西出版业创新发展与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应用前景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创新点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出版业
        2.1.2 出版业创新及其发展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文化建设理论
        2.2.2 产业经济理论
        2.2.3 政府行为理论
3 江西出版业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困境
    3.1 江西出版业创新发展的机遇
        3.1.1 出版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
        3.1.2 出版业创新发展的经济环境
        3.1.3 出版业创新发展的产业环境
        3.1.4 出版业创新发展的技术环境
    3.2 江西出版业创新发展的困境
        3.2.1 内容创新不足
        3.2.2 技术创新不足
        3.2.3 组织创新不足
        3.2.4 监管创新不足
    3.3 本章小结
4 江西出版业创新发展的SWOT分析
    4.1 SWOT分析法概述
    4.2 江西出版业创新发展的SWOT分析
        4.2.1 江西出版业创新发展的内部优势
        4.2.2 江西出版业创新发展的内部劣势
        4.2.3 江西出版业创新发展的外部机会
        4.2.4 江西出版业创新发展的外部风险
    4.3 江西出版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
    4.4 本章小结
5 欧美出版业创新发展的实践及其启示
    5.1 欧美出版业创新发展的实践
        5.1.1 政府宏观监管得力
        5.1.2 营销管理得当
    5.2 欧美出版业创新发展的经验
        5.2.1 美国出版创新发展经验
        5.2.2 英国出版创新发展经验
    5.3 欧美出版业创新发展的启示
        5.3.1 政府主导创新发展规划制定
        5.3.2 利用资源优势多元协同发展
    5.4 本章小结
6 数字化背景下江西出版业创新发展的企业应对策略
    6.1 内容创新:打造数字化出版品牌
        6.1.1 出版内容创新
        6.1.2 出版产品结构创新
        6.1.3 古籍整理与红色出版
        6.1.4 立足专业化提升出版影响力
    6.2 技术创新:拓展出版数字化产业链
        6.2.1 优化出版数字化产业链
        6.2.2 技术变革与新兴媒体发展
        6.2.3 数字化出版流程再造与企业信息化
    6.3 组织创新:出版业数字化组织优化
        6.3.1 出版企业组织变革
        6.3.2 出版企业的公司治理
        6.3.3 出版企业人力资源优化
    6.4 本章小结
7 数字化背景下江西出版业创新发展的政府应对策略
    7.1 政府规制与出版企业发展
        7.1.1 江西出版业的转企改制与重组
        7.1.2 政府对出版业的规制策略
    7.2 产业政策
        7.2.1 落实扶持政策
        7.2.2 规范合法经营
        7.2.3 整治非法经营
    7.3 政府管制与创新
        7.3.1 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出版业
        7.3.2 探索“混合所有制”模式
        7.3.3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7.3.4 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7.3.5 壮大社会公共管理组织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附录1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赵家璧的编辑出版实践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为人作嫁六十载:赵家璧的编辑出版实践
    第一节 初涉编辑界(1923-1932)
        一、从爱读书到爱编书
        二、初展编辑才华
        三、从“不问政治”到把握时代脉搏
    第二节 编辑实践的活跃期(1932-1938)
        一、“心向往之”的丛书理想
        二、普及文化的图画事业
    第三节 编辑实践的成熟期(1939-1953)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坚守
        二、在挚友支持下另起炉灶
    第四节 编辑实践的延续与新探索(1953-1997)
        一、图画事业的延续
        二、“伍协力”
        三、劫后春还
第二章 积跬步终成千里:赵家编辑思想的形成条件
    第一节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一、社会背景的熏陶
        二、出版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良好的教育经历
        一、良师引路
        二、与徐志摩的师生情
    第三节 企业的熏陶和伯乐的影响
        一、宽松的企业环境
        二、难得的人生伯乐
    第四节 与作者互动互进
第三章 从无到有敢创新:赵家璧的选题理念
    第一节 选题的进步与创新
        一、追求进步,把握潮流
        二、吸取经验,提倡创新
    第二节 注重系统,力求配套
        一、专注丛书路线
        二、注重地域性
第四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赵家璧的作者意识
    第一节 多种方式建设作者队伍
        一、不同流派,兼容并包
        二、一线作家,主力干将
        三、青年作家,用心提携
    第二节 在群体合作中形成团队优势
        一、先达成共识,再商谈合作
        二、推敲最佳人选,创造最佳阵容
        三、宏观调控,及时调整
    第三节 讲究与作者交往的艺术
        一、与作家“相见以诚”
        二、一流的催稿艺术
第五章 不拘一格求多变:赵家璧的图书宣传思想
    第一节 打造品牌,为读者着想
        一、“良友式”的特色装帧
        二、充分考虑读者需求
    第二节 重视图书广告宣传
        一、百花齐放,多头并进
        二、样本宣传,提前试水
        三、凝练宣传语言,注重各方书评
    第三节 练就多种促销手段
        一、发售作者签名本
        二、提前预订,给予优惠
第六章 他与书同寿:赵家璧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创新力是出版产业的生命
    第二节 立体化的图书宣传是出版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三节 依托作者队伍,扩大出版社品牌影响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伦理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难点
        四、创新点
第二章 出版伦理概述
    第一节 出版、伦理及出版伦理
        一、伦理与道德概念的词源学分析
        二、出版伦理的概念
        三、出版伦理与出版职业道德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出版伦理的特征
        一、社会历史性
        二、他律性
        三、自律性
    第三节 出版伦理的功能
        一、影响出版方向
        二、优化出版环境
        三、规范出版行为
    第四节 出版伦理的价值理念
        一、伦理与价值、价值理念的关系
        二、社会伦理的普遍价值
        三、中国出版伦理建设的核心价值诉求
第三章 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表征及其危害性
    第一节 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表征
        一、出版功利化、实用化倾向不断加重
        二、出版“两重性”、“两个效益”的矛盾
        三、出版人的远见和品格缺失
    第二节 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危害性
        一、影响中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转变
        二、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民的精神生活质量
        三、影响中国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弘扬和发展
第四章 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成因剖析
    第一节 出版经济效益至上与利益最大化的诱惑
        一、市场竞争中的利益导向与诱惑
        二、出版的文化功能与商业功能失衡
        三、转企改制导致出版机构定位分化
    第二节 出版伦理精神缺失
        一、外在的出版监督相对疲弱
        二、出版人社会责任意识缺失
    第三节 出版伦理法制建设滞后与乏力
        一、出版法制建设滞后
        二、出版制度培育乏力
    第四节 出版伦理教育薄弱与落后
        一、出版伦理教育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二、出版伦理教育未完整、系统展开
第五章 解决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伦理对策
    第一节 出版人的德性建构
        一、奉献之德
        二、合作之德
        三、学习之德
        四、精品之德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的出版伦理关系处理
        一、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二、出版社与作者之间的关系
        三、出版社同行业之间的关系
        四、出版社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出版伦理内在监督
        一、出版工作者意志与道德自律
        二、出版人格塑造
        三、出版机构的行为规范、价值追求和文化理想
        四、出版自由与出版伦理内在监督
    第四节 出版伦理外部监督
        一、完善出版伦理制度建设
        二、加强出版伦理教育
结语:建构中国特色的当代出版伦理
    第一节 新时期的出版伦理建构迫切且必要
        一、提升国家软实力,亟需建构出版伦理
        二、中国出版业的健康发展依托出版伦理的建构
    第二节 当代中国出版伦理愿景
        一、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提供智力支持
        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出版业要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功用审视:出版业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平台和载体
二、现实要求: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出版业为实现和谐社会服务的根本实践
    1.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出版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内在要求
    2.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出版业自身的价值追求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版业应对机遇与挑战提供了新的思想支持和理论指导
三、路径选择:出版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1.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出版业科学发展
    2. 以创新意识带动改革发展
    3. 健全保障出版业发展的法制体系

(6)媒介融合视阈下的出版企业动态能力构建与培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逻辑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径
    1.4 结构安排和创新点
        1.4.1 结构安排
        1.4.2 创新点
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企业动态能力研究综述
        2.1.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
        2.1.2 动态能力理论的源流
        2.1.3 动态能力理论研究述评
    2.2 媒介融合研究述评
        2.2.1 媒介融合研究现状
        2.2.2 出版媒介融合研究现状
    2.3 出版企业能力研究述评
        2.3.1 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2.3.2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媒介融合下的出版竞争环境分析
    3.1 出版环境构成及分析视角
        3.1.1 出版环境的界定
        3.1.2 出版环境的研究视角
    3.2 媒介融合的动态演进
        3.2.1 数字传播技术与新媒介诞生
        3.2.2 媒介融合的演进过程
    3.3 媒介融合下的出版环境变革
        3.3.1 政治环境的变革
        3.3.2 市场环境的变革
        3.3.3 社会文化环境的变革
        3.3.4 技术环境的变革
        3.3.5 信息环境的变革
    3.4 媒介融合下的出版竞争环境分析
        3.4.1 出版产业竞争基础
        3.4.2 出版企业价值网络
        3.4.3 出版企业核心价值活动
        3.4.4 出版产品和服务
        3.4.5 出版竞争环境动态特征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媒介融合下出版企业动态能力概念模型构建
    4.1 媒介融合下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相关术语的重构
        4.1.1 出版权威的消解和语义重构
        4.1.2 出版物范围的拓展
        4.1.3 出版企业构成的改变
    4.2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的识别
        4.2.1 动态能力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4.2.2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的同质性
        4.2.3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的识别:多重案例研究
    4.3 媒介融合下出版企业动态能力概念模型
        4.3.1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的界定
        4.3.2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识别模型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作用机制及测度
    5.1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
        5.1.1 出版企业竞争优势
        5.1.2 出版企业绩效
        5.1.3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框架
    5.2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维度的构成内容
        5.2.1 出版企业知识创新能力
        5.2.2 出版战略调适能力
        5.2.3 出版商业模式创新能力
        5.2.4 出版业务流程再造能力
    5.3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5.3.1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5.3.2 出版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
        5.3.3 出版战略调适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
        5.3.4 出版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
        5.3.5 出版业务流程再造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
    5.4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指标体系的检验分析
        5.4.1 问卷设计
        5.4.2 抽样和数据收集
        5.4.3 因子分析
        5.4.4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总体测度指标体系
    5.5 基于动态能力的出版企业绩效提升作用过程
        5.5.1 克服知识惯性与弥补知识缺口
        5.5.2 战略模式转换与机遇锚定
        5.5.3 顾客价值创新与优势来源整合
        5.5.4 核心流程改变与要素重构
    5.6 本章小结
6 “环境-能力-绩效”互动影响模型构建及检验分析
    6.1 关系模型构建和理论假设
        6.1.1 媒介融合下出版环境动态性的作用
        6.1.2 媒介融合下出版企业动态能力对出版企业绩效的影响
    6.2 “环境-能力-绩效”互动影响模型初始建模
        6.2.1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
        6.2.2 分析变量设置
        6.2.3 初始路径依赖与假设关系
    6.3 “环境-能力-绩效”互动影响理论模型的调整与确定
        6.3.1 出版企业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6.3.2 初始模型的拟合性分析
        6.3.3 模型的调整与修正
        6.3.4 模型的最终确定
        6.3.5 总体路径系数分析
        6.3.6 拟合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培育机制及提升路径
    7.1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的前置因素模型
        7.1.1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分析
        7.1.2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的前置模型
    7.2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培育机制
        7.2.1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主体的培育
        7.2.2 出版企业学习机制选择
        7.2.3 匹配机制与出版企业信息系统的构建
    7.3 媒介融合下的出版企业动态能力强化与提升
        7.3.1 互补资源的遴选和获取
        7.3.2 出版企业能力缺口与能力重构机制
        7.3.3 出版企业组织文化培育
        7.3.4 出版企业激励制度建设
        7.3.5 出版企业双元组织的构建
        7.3.6 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出版竞争环境动态特征测度
附录二:出版企业绩效调查问卷
附录三:出版企业动态能力测量调查表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1978-2008年中国大陆图书阅读趣味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目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1978—2008 年中国大陆图书阅读环境的变迁
第一节 1978—2008 年中国大陆图书出版业的变迁
第二节 1978—2008 年中国大陆图书读者群体的分化
    一、 激情与理想:1978—1989 年的图书读者群体
    二、 迷失与适应:1990—1998 年的图书读者群体
    三、 分化与焦虑:1999—2008 年的图书读者群体
第三节 1978—2008 年中国大陆文化政策的变迁
    一、 促进阅读的文化政策
    二、 抑制阅读的文化政策 第三章 1978—2008 年中国大陆图书出版结构与图书阅读趣味变迁分析
第一节 1978—2008 年中国大陆图书出版结构变迁及其隐含的阅读趣味
    一、 总体分析:1978—2008 年中国大陆图书出版与阅读概貌
    二、 分类分析:读者偏爱的七类图书的出版结构
第二节 1978—2008 年中国大陆图书阅读趣味变迁及其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
    一、 横向分析:关于 1978—2008 年中国大陆图书阅读趣味概况
    二、 纵向分析:关于 1978—2008 年中国大陆图书阅读趣味变迁概况 结语 附录
一、 参考文献
二、 访谈资料
三、 图表目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作品及专业实践情况

(8)民族出版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瓶颈与张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问题的缘起和意义
        1.1.1 研究问题的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论着
        1.2.2 学术论文和学术报道
    1.3 研究方法
2 民族出版的界定和相关理论
    2.1 民族出版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出版的概念
        2.1.2 民族出版的概念
    2.2 民族出版的相关理论视角
        2.2.1 公共产品理论及民族出版物的公共产品属性
        2.2.2 全球化给民族出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2.3 文化产业、文化事业视野下的民族出版
        2.2.4 民族出版与市场化
        2.2.5 民族出版与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3 民族出版改革和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3.1 全国民族图书出版工作的基本情况
        3.1.1 党和国家重视,投入多,规模大
        3.1.2 进步大,作用明显
        3.1.3 发展不均衡
    3.2 民族出版改革和发展的现状
        3.2.1 概况
        3.2.2 几家有代表性的出版社
    3.3 制约民族出版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瓶颈
        3.3.1 民族出版的观念问题
        3.3.2 民族出版的资金问题
        3.3.3 民族出版的体制问题
        3.3.4 民族出版的读者和市场问题
        3.3.5 民族出版的人才问题
4 民族出版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前景与张力
    4.1 民族出版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与前景
    4.2 民族出版改革和发展的张力
        4.2.1 民族出版资源的整合与重组
        4.2.2 民族出版数字化
        4.2.3 民族出版“走出去”战略
        4.2.4 民族出版投资主体多元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第一节 出版技术、技术体系及其发展轨迹
        一、出版技术的内涵界定
        二、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
        三、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第二节 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历史遗产
        一、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对西方近代出版技术的影响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分期
        一、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年至1949年)
        二、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年至1984年)
        三、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至2000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1949)
    第一节 近代出版技术传入的历史背景
        一、晚清西学东渐与近代出版起源
        二、文化启蒙运动与近代出版高潮
        三、洋务运动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第二节 近代印刷、造纸与装订技术的引进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及普遍应用
        二、近代机器造纸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三、出版物新式装订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编辑理念、编辑与发行技术更新
        一、编辑理念的更新
        二、编辑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三、发行技术的更新
    第四节 新型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出版业转型
        一、中国近代出版技术的革新过程
        二、新型出版机构的出现及其商业化
        三、中国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1984)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出版业的整合与改造
        一、50年代初期出版业发展概况
        二、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工业化战略"与出版业布局调整
    第二节 印刷技术的发展
        一、凸版印刷技术的兴衰
        二、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三、凹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四、书刊装订技术的提升
    第三节 出版材料制造技术的突破
        一、造纸技术体系的完善
        二、制版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
        三、油墨制造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编辑与发行技术的创新
        一、编辑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
        二、书刊装帧技术的发展
        三、专业化发行技术流程的构建
    第五节 出版理念、经营机制更新与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一、出版理念的更新
        二、出版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转型
        三、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2000)
    第一节 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出版技术创新
        一、新科技革命与出版业技术创新
        二、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出版产业兴起
        三、全球化推动出版产业和出版技术升级
    第二节 "748"工程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一、"748"工程:突破"铅与火"的自主创新之路
        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及其原理
        三、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及其发展
    第三节 信息处理数字化与编辑技术体系变革
        一、采编系统数字化技术
        二、出版信息存储与数据库应用技术
        三、出版数据远程传输技术
    第四节 高新印刷技术普遍应用与出版介质的更新
        一、现代高速印刷机械的普遍使用
        二、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三、数字化直接印刷技术
        四、新型出版介质制作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
        一、数字出版技术及其形态演变
        二、新型出版模式与出版技术平台
        三、基于信息化的出版管理与发行模式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机制与路径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特征
        一、出版技术成果的累积性
        二、出版技术发展的加速性
        三、出版技术一体化
        四、出版技术数字化
    第二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
        二、文化启蒙与民族复兴的政治推动
        三、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
        四、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内部竞争的市场推动
    第三节 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
        二、出版技术国家主导型创新模式
        三、出版技术国家诱导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
    第四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路径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引进创新
        二、中国出版技术的集成创新
        三、中国出版技术的原始创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第一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出版技术进步改变人类文化交流方式
        三、网络出版技术改变人类信息传播格局
    第二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一、必须改进出版技术引进方式
        二、技术研发必须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
        三、技术创新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四、技术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第三节 新时期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
        一、新时期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
        二、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三、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途径
    第四节 推动出版技术进步的创新思考
        一、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科技环境
        二、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三、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扩散激励机制
        四、优化出版技术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改制背景下我国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有关理论综述
        1.3.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不足之处
        1.4.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不足之处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大学出版社
    2.2 学术出版
        2.2.1 概念分析
        2.2.2 属性
        2.2.3 功能
        2.2.4 效益构成及矛盾
        2.2.5 学术出版与其他出版(如商业出版)的不同之处
    2.3 学术图书
3 我国学术出版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误区分析
    3.1 现状概述
        3.1.1 小具规模、逐步繁荣,销售势头总体见涨
        3.1.2 出版基金发展迅速、贡献颇大
        3.1.3 发行力量增强,渠道多元复杂,共同作用
        3.1.4 宣传推广力度增大,注重品牌竞争,内容、选题大众化
        3.1.5 学术明星、粉丝文化等注意力经济风潮兴起
        3.1.6 高峰与低谷、春天与冬天交替、并存
        3.1.7 版权贸易活动活跃,引进版一如既往地繁荣,原创不甘落后
    3.2 存在问题
        3.2.1 “浅出版”现象
        3.2.2 利润把握不易,受出版社规模影响较大
        3.2.3 出版品种数和发行量小,困难重重
        3.2.4 价格竞争畸形
        3.2.5 重“经济”轻“文化”,学术出版比例不高
        3.2.6 两极分化出现
        3.2.7 通俗化、大众化的庸俗取向
        3.2.8 少数编辑重量不重质、人情审稿、唯利倾向
        3.2.9 定价误区
        3.2.10 网络冲击学术书店
        3.2.11 以书养书的误区
        3.2.12 分类不清晰
    3.3 成因探析
        3.3.1 学术评价机制存在问题
        3.3.2 短视的市场化趋向
        3.3.3 社会、学界学术浮躁
        3.3.4 营销过度或不足
        3.3.5 社会评议如学术书评的匮乏
        3.3.6 书号控制机制的负面作用
        3.3.7 学术出版本身特点局限
        3.3.8 发行渠道不畅
        3.3.9 外部成本增加导致的出版成本激增
        3.3.10 相关从业人员素质
        3.3.11 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影响
        3.3.12 缺少必要的保障
        3.3.13 理念的坚守与动摇矛盾
        3.3.14 资源利用率不高
        3.3.15 利益牵扯,寻求短期“共赢”
        3.3.16 数字网络技术冲击
4 我国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条件分析
    4.1 宏观环境
        4.1.1 政治环境
        4.1.2 经济环境
        4.1.3 社会文化环境
        4.1.4 科学技术环境
    4.2 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SWOT 分析
        4.2.1 S(优势)
        4.2.2 W(劣势)
        4.2.3 O(机会)
        4.2.4 T(威胁)
5 我国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对策
    5.1 重新确立并强化具有使命感、责任感的学术出版意识
        5.1.1 重新确立大学出版社的历史使命,加强责任感
        5.1.2 培养学术出版应有意识
    5.2 学术出版战略
        5.2.1 战略定位
        5.2.2 大学社学术出版必需战略
    5.3 紧跟国家和所在学校政策,和谐融合于宏微观环境
        5.3.1 抓住改制机遇,合理运用改制提供的有利政策和学术出版基金
        5.3.2 加强与学术界和所在学校交流,争取学术出版的基础支持
    5.4 正确对待并利用学术出版的通俗化、市场化倾向
        5.4.1 大学社利用商业运作模式做学术出版,是手段途径之选
        5.4.2 在坚守学术出版的前提下,市场化运作,实现学术出版双效益
        5.4.3 避免因市场化而走入误区
    5.5 学术图书的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和营销发行
        5.5.1 选题策划
        5.5.2 编辑加工和装帧设计
        5.5.3 营销发行
    5.6 借助数字化、网络化,推进学术出版扩大化、可持续
        5.6.1 借助数字出版技术如POD,使学术出版真正实现为所需者所得
        5.6.2 通过网络平台,扩大学术出版影响面,使其可持续
    5.7 多方合作构建净化学术出版环境、促进学术出版繁荣的机制
        5.7.1 我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简介和学术出版行业组织建立的紧迫性
        5.7.2 与行业协会和学术专家、协会合作,建立公平、公开、有效的学术出版评审、问责和查重补缺机制,创建科研信用数据库
        5.7.3 重视学术出版物的作者、同行、专家和社会评论效果,促进学术书评发展
        5.7.4 建立更合理、科学的学术出版评估机制
    5.8 学术出版版权贸易,推动我国学术走出去
        5.8.1 出版优秀学术着(译)作,对大学社“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5.8.2 突破地域、文化差异限制,扩大我国学术出版的国际影响力
    5.9 借助学术出版,形成产学研一体的内涵式发展模式
        5.9.1 大学出版社产学研一体化的意义
        5.9.2 借助学术出版,打造学习型组织,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5.10 提供附加值服务
        5.10.1 立体集成地开发学术出版资源是长远之计
        5.10.2 提供多样的增值附加服务
        5.10.3 与学术期刊、学术网站互动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传播先进文化 承载人类文明——论出版业的价值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背景下报业价值共创研究 ——以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为例[D]. 张国庆. 贵州民族大学, 2018(12)
  • [2]数字化背景下江西出版业创新发展与政府作用研究[D]. 欧阳志荣. 武汉大学, 2016(06)
  • [3]赵家璧的编辑出版实践及思想研究[D]. 刘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4]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伦理审视[D]. 蒋志臻.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5]出版业要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J]. 丁冬. 中国出版, 2013(09)
  • [6]媒介融合视阈下的出版企业动态能力构建与培育机制研究[D]. 杨玲. 北京交通大学, 2013(03)
  • [7]1978-2008年中国大陆图书阅读趣味变迁研究[D]. 林凡凡.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1)
  • [8]民族出版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瓶颈与张力研究[D]. 龚云霞. 云南大学, 2012(06)
  • [9]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匡导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10]改制背景下我国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对策研究[D]. 孔霁. 重庆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传播先进文化,承载人类文明——论出版业的价值取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