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湾城市发展创新实践与思考

新江湾城市发展创新实践与思考

一、新江湾城开发创新实践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袁家麒[1](2021)在《社区尺度下的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之空间规划指标研究 ——以上海新江湾城为例》文中指出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城市居民的经济状况不断改善。但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下降以及城市化问题对自然环境系统的不尊重,导致人居环境生态受到持续威胁等问题的不断增加,社区人居环境面临着多样的压力。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社区人居环境的质量,创造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生态既是社会诉求,也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需求。因此,对社区尺度下的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提出社区尺度下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研究视角。首先,依据国内外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进展,对社区尺度下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提出的背景及其概念进行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将上海用于指导社区人居环境生态建设的《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与国外较有影响力的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两者的共性指标,以及《细则》的个性指标和缺乏的指标。其次,归纳和总结国内外社区尺度下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空间规划层面的指标内容,突出其在社区选址、土地利用、机动性与交通和绿地与景观生态方面的生态设计要点。最后,对提出的生态设计要点结合实证案例进行强化分析,从调研的数据和现场的问卷中思考上述要点的可行性,归纳出能指导上海社区尺度下人居环境生态建设的空间规划引导,并对未来社区人居环境生态建设的空间规划研究做出展望。

张威峰[2](2021)在《科技产业园空间模糊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产业园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功能分区不合理、空间设计不灵活、园区与城市融合度低、建筑空间功能单一等问题。研发办公人员作为科技产业园的主要使用者,是推动科技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为其创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尤为重要。功能单一的封闭空间已不能满足研发办公人员的工作和生活需求,迫切需要功能多样、开放共享的复合空间。与此同时,现代建筑思潮受到时代影响涌现出许多新的设计理念,模糊性设计就是其中一种。通过设计模糊性空间,可以满足使用人群多样的行为需求和空间需求。把模糊性设计理念引入科技产业园中一方面解决了园区与城市脱离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研发办公人员需求多样性与空间确定性的矛盾。本文通过对66个科技产业案例图解分析,从园区和单体建筑两个层面归纳总结科技产业园模糊性设计策略。本文第一章梳理科技产业园和模糊性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分析科技产业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模糊性设计在科技产业园中的应用价值。第三章分析科技产业园模糊性设计的影响因素,总结科技产业园在园区和单体建筑两个层面上模糊性设计的表现形式,提出整体连续、功能混合、空间开放、生态共享、人本主义五项科技产业园模糊性设计原则。第四章对66个科技产业园案例图解分析,从建筑群体布局、交通体系、景观体系三个方面归纳总结园区空间布局方式,并从园区边界空间、园区功能布局、园区路径三个层面提出模糊性设计策略。第五章从建筑形体、建筑材质、功能组织方式和交通组织方式四个方面对园区单体建筑中的研发办公建筑进行设计解析,并从建筑外界面、建筑功能空间、建筑交通空间三个层面提出单体建筑模糊性设计策略。第六章对参与过的某科技产业园进行模糊性实践设计,作为研究成果的实践检验。最后是本文对科技产业园模糊性设计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科技产业园模糊性设计理念是对科技产业园规划建设理论的补充,为当前科技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谢绣竹[3](2020)在《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景观环境要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体育强国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新兴的滑板极限运动公园深受青年喜爱,但滑板极限运动具有一定危险性,对场地以及周边景观环境有一定特殊性需求,因此,重点研究滑板极限运动公园场地周边及其他景观环境要素,对滑板极限运动公园未来发展和建设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整体与宏观上研究滑板极限运动公园除专业设施以外的景观环境要素,从空间构筑、元素类型、搭配方式、要素对比等方面探究当代滑板极限公园的景观构成特殊性。滑板场地设施属于专项设计范畴,与景观设计是两个不同概念,笔者主要研究除了滑板设施以外的公共景观部分。本文归纳并总结了国内外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设计要点,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明确了景观设计要素对于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影响,而基于这些影响所构建出的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景观设计要点,力求能够满足滑板极限运动公园使用对象多样化与全面化,调节滑板设施带给滑板选手的潜在的影响,为今后我国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设计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设计思路。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滑板极限运动的亚文化属性,在大众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距离,究其原因,滑板极限运动因为缺乏相关的物质基础与实体展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处于游离状态,大部分滑手因其没有滑板极限运动公园这一物质基础的支持,滑手们只能选择在城镇的各处不确定的场所来进行滑板运动,这种不确定的场所的存在阻碍了滑板运动的推广,而滑板极限运动公园作为滑板运动最为直接的实体展现,对于滑板极限运动的普及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相关理论体系不仅对滑板运动本身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也为其他亚文化的推广提供范本;2.鉴于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理论体系尚不完善,本文系统分析滑板极限运动公园发展史及其诞生背景,理清基本脉络,结合实际案例调查,梳理出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空间构筑方式,对于今后国内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概念界定及研究设计具有参考性作用;3.将专项类公园扩展至景观设计层面的研究,尤其是滑板极限运动延伸至景观规划的层面上,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景观设计结构。

章佳民[4](2020)在《基于改进可达性的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日益增加,如何规划、治理好城市生态空间已经成为城市研究的重要命题。作为城市生态空间的核心要素,城市公园、绿地等公共绿色资源为居民提供娱乐、休憩、健身等活动场所,并具有美化环境、调节区域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重生态功能。公共绿色资源的空间配置关系到居民福祉,决定着居民享有生态服务需求的权利与机会,公共绿色空间是否公平满足居民的需求,并实现最大效率的资源保障,将是现阶段城市公共绿色资源规划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聚焦城市公共绿色空间的公平性研究,从理论上梳理了空间公平相关概念,解析了空间可达性应用于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研究的逻辑机理,并整合了公平性研究中不同规划目标下的多重分析视角,构建起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分析的理论框架,研究响应城市精细管理要求,利用在线地图数据改进可达性测度方法,提高研究精度,致力于推进城市公共绿色空间的精细管理。城市公共绿色空间的公平分配不仅是实现资源数量在空间分布上的均衡,而且需保证居民享有平等的公共绿色空间使用权益,其核心在于城市居民与公共绿色资源的联系,这与公共设施可达性的概念相一致。可达性表征居民克服空间阻隔,到达公共绿色空间、享有公共绿色设施的难易程度,不仅透视城市公共绿色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且直接表征居民距离公共绿色资源的接近程度。因此本研究在厘清公共绿色空间公平与可达性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起基于可达性的公共绿色空间分布格局测度方法。面向不同的规划目标,研究从理论维度解析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不同分析视角的关系,搭建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分析的研究框架,以资源的供需匹配分析公共绿色资源的基本公平,并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分析不同社会群体间的资源分配公平。本研究以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主城区范围为研究区,采用新型数据与方法,刻画公共绿色空间可达性分布图,分析不同规划目标下公共绿色空间的资源分配状况。研究从街坊尺度展开分析研究,响应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采用在线网络地图改进可达性测度方法,提高可达性结果的研究精度;整合多重公平分析视角揭示公共绿色空间的资源配置,体现研究的全面性。实证分析为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研究提供了经验式的探索,显示了新型数据方法在公共服务设施研究中巨大的潜力,为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平研究提供了分析依据。

吴嘉琦[5](2020)在《“多馆合一”形态的城市文化(艺术)中心设计研究 ——以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城市文化(艺术)中心逐渐取代单一职能的文化建筑,以尽可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近年来出现的“多馆合一”的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具有“集聚各文化产业”的特点,利于土地集约使用和基地景观、交通的统一规划,承载着传达地域文化、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任务。国内业界目前对此类型的建筑综合体研究不够深入,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此展开专题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多馆合一”的城市文化(艺术)中心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综述、实例分析、分类比较、实地调研以及实践操作等研究方法,辨析相关概念,分析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在国内外的兴起原因和发展现状;整理汇编了大量工程实践案例资料;对“多馆合一”形态类型的优势与常见设计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了“多馆合一”城市文化(艺术)中心设计的六个要点——形态地域化、功能并置化、空间复合化、流线系统化、造型整体化、技术绿色化,具体阐述了对应的设计策略,选取国内外八个典型案例,评析得失,对设计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如广场尺度过大、功能单元管理受限、立体交通降低建筑可达性、夸张造型加大结构和资金压力等,进行了批判性思考。笔者理论结合实践,将研究思路和设计策略有选择地应用在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实习期间的工程项目——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设计中,获得了较好成效,并延伸探索了城市文化(艺术)中心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的相关设计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全文6章,共计72462字,图表176幅(图155幅,表21个),附录4个。

胥建华,韩云月[6](2019)在《以提升居民幸福感为导向的社区规划实践评估——以上海新江湾社区为例》文中认为基于新一轮上海总规所倡导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和建设宜居社区目标,以上海市新江湾社区为例,对社区规划进行建设评估,并对社区居民进行随机问卷调研和个案访谈。研究发现,优越的生态环境和高社区品质能有利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和社区认同感,而轨道交通站点覆盖率偏低和公交线路不完善较大程度上导致居民出行多依赖私家车或其他方式,现状社区商业服务不足和中高等级商业设施配套滞后,文化、养老等部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有所欠缺,社区街道生活氛围较弱。研究认为,新江湾社区应优先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大力提升公共交通出便利度,还应注重营造社区街道生活,构建社区开放空间,促进社区邻里交往和文化建设,从而着力提升居民幸福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韩雪梅[7](2019)在《基于数值模拟的上海城市肌理微气候研究》文中认为伴随快速城市化进程,城市逐渐形成了由不同几何界面组成的复杂多样的空间肌理形态结构。而城市的空间形态影响着该结构下的微气候环境,从而使得在城市中各局地气候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气候分区。在面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之下,如何保证城市区域能够适应当下气候环境的变化并作出适当的改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城市局部区域不同空间肌理形态的微气候状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ENVI-met,选择上海老城厢、古北社区、安亭新镇、新江湾城四个在不同时期、不同规划理念之下形成的城市空间肌理形态,对其整体空间格局下的开敞空间(路网开敞空间和绿地开敞空间)的微气候环境效应展开研究。首先,结合四个区域的历史背景和规划理念形成各自空间肌理形态的内在机制,总结了四个区域的空间肌理特征。基于模拟结果,选择老城厢的不同等级道路和公园附近的道路等地区作为现场实测对象,通过实测气象数据与ENVI-met软件模拟数据的对比,验证软件模拟气候环境的有效性。结果证明了ENVI-met能够有效的模拟空气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的分布情况。其次,在中观和微观层面研究了老城厢、古北社区、安亭新镇、新江湾城路网开敞空间的空气温度、风速和热舒适性指标预测平均热反应(PMV)的分布情况。在中观层面分析了不同道路等级(宽度)、道路走向、道路间距和连接度的道路空间的气象因子和热舒适性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尽管城市干道通风好,但其道路温度和PMV值高于支路,高于内部通道,整体微气候效应不佳;道路南-北走向的微气候效应整体优于东-西走向;道路间距越大,道路温度和热舒适性越差,但路网通风效果更好。微观层面分析了道路形态指标贴线率、高宽比(H/W)、天空开阔度(Sky-View-Factor SVF)值对道路微气候的影响,首先是从不同道路等级和走向上研究了不同道路形态指标下的微气候环境分布情况,再通过定量分析道路形态指标与微气候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四个区域影响道路微气候的指标不同,总的来说,道路贴线率在0.5-0.8范围内,道路H/W越高,SVF值越低,道路开敞空间气候环境最佳。再次,在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研究了绿地开敞空间的微气候环境状况。在中观层面,利用Fragstats4.2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对四个区域的景观布局进行简要的分析,然后再分析不同景观格局下四个区域的绿地开敞空间微气候因子和热舒适的分布情况。在微观层面,选择了四个区域不同绿地组成(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宅间绿地)共19组绿地组合,探讨了其气象因子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Mean Radiant Temperature,MRT)、湿度、风速和热舒适性指标PMV的分布情况,并结合SVF值定量分析了SVF值与这些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以乔木为主的复合植被分区虽然通风不好,但其空气温度、MRT值和PMV值最低,相对湿度更高,微气候效应最佳。而相较于草坪,水体覆盖区的降温作用更明显,而其MRT值和PMV值高于草坪。以复合植被为主的中心公园绿地的降温效果优于宅间绿地。在宅间绿地中,高层行列式宅间绿地微气候环境较好,其风速和湿度相对较高,空气温度、MRT值和PMV值相对较低。最后结合路网开敞空间和绿地开敞空间,综合分析了四个区域的开敞空间微气候因子和热舒适的情况。四个区域绿地开敞空间的气候环境效应优于道路开敞空间的气候环境。综合看来,其中老城厢的气候环境效应最差,新江湾城气候环境最佳。最后就四个区域的微气候环境状况,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阎凯,季正嵘,沈清基[8](2017)在《上海迈向全球城市的地区规划应对——以杨浦区内河水系复兴规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背景下,杨浦区根据自身的定位提出了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目标,杨浦区内河水系复兴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总结了上海在全面转型过程中的地区发展趋向;其次,聚焦杨浦区内河水系的复兴计划,介绍了规划的背景和框架;第三,提出了水系复兴规划的指导理论;第四,阐述了杨浦区水系复兴规划的目标、策略及行动路径。文章认为,创新驱动战略下的创新网络构建、人本化与"城市双修"等既是建设全球城市目标下的地区发展主流,同时也贯穿于内河水系复兴的目标设定、工作方法及行动路径的全过程。以内河水系为骨架的公共空间环境改造,整合商业中心、高校、科研机构、城市公园等多种要素,有助于"创新杨浦""三区联动"目标的实现,同时,政府部门、市场、相关机构及公众之间良好的协调互动也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因素。

李炜[9](2017)在《加快转型发展 奋力追赶超越》文中研究指明4月24日至28日,我有幸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在浦东干部学院举办的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经济转型发展专题培训班学习。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和吴起县情,就这次培训学习所感所思所悟,谈几点粗浅认识。一、主要感触和体会这次专题培训学习模式新颖、内容丰富,特别是昆山先进

张雯娟[10](2017)在《文化艺术综合体“灰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文化综合体的发展起步较晚,老旧的文化建筑存在着独立性、封闭性较强等问题,城市建筑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兴文化综合体建设需要进行公共空间共享化。“灰空间”作为一种过渡空间,对于文化艺术综合体协调好建筑群体之间的关系、平衡好其与整个城市之间关系都至关重要。立足当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热潮中,基于城市、建筑、人三者的关系,本文以城市空间、人的行为、场所精神相整合的思想作为文化艺术综合体“灰空间”研究切入点,以期将其建设为未来城市环境与公众活动相结合的最佳媒介。致力于挖掘出文化艺术综合体中的特色性要素,对文化艺术综合体“灰空间”的发展机制、设计原则、生成策略等进行系统细致地分析与归纳,并从“城市”、“街区”、“建筑”以及“微观”四个层面,逐层深入地提出兼具人性化与特色化的“灰空间”的设计方法。最后对本文进行全面客观的总结,反思其中的不足并进行展望。

二、新江湾城开发创新实践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江湾城开发创新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社区尺度下的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之空间规划指标研究 ——以上海新江湾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目的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实际应用价值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社区尺度
        1.2.2 人居环境
        1.2.3 生态适宜性
        1.2.4 空间规划
    1.3 国内外社区人居环境发展研究
        1.3.1 国外社区人居环境发展研究
        1.3.2 国内社区人居环境发展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社区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比较研究
    2.1 国内外社区人类住区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现状
        2.1.1 国外评价体系概况
        2.1.2 国内评价体系概况
    2.2 国外社区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
        2.2.1 美国LEED-ND评价体系
        2.2.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评价体系
        2.2.3 日本CASBEE for Urban Development评价体系
    2.3 国内生态社区评估体系
        2.3.1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2.3.2 《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
    2.4 国内外指标体系对比分析
        2.4.1 指标体系结构特征
        2.4.2 指标内容对比分析
        2.4.3 社区尺度下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结构框架初探
第3章 基于国内外评价体系的空间规划指标归纳
    3.1 空间规划相关的指标构成
    3.2 空间规划相关的指标解析
        3.2.1 社区选址方面
        3.2.2 土地利用方面
        3.2.3 机动性与交通方面
        3.2.4 绿地与景观生态方面
第4章 上海新江湾城人居环境生态适应性的调研和实证分析
    4.1 基本概况
    4.2 空间规划导向及其重点建设内容
        4.2.1 社区选址
        4.2.2 功能使用
        4.2.3 空间布局
        4.2.4 社区交通
        4.2.5 景观绿化
    4.3 调研和思考
        4.3.1 现场调研和问卷调查
        4.3.2 调研后的思考
第5章 上海社区尺度下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的空间规划导引
    5.1 上海社区尺度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建设的空间规划导引
        5.1.1 精明生态的选址
        5.1.2 高效紧凑的布局
        5.1.3 混合多样的功能
        5.1.4 公共导向的交通
        5.1.5 尺度宜人的街道
        5.1.6 公众参与的场地
    5.2 上海社区尺度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空间规划发展展望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2)科技产业园空间模糊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建设背景
        1.1.2 模糊性的建筑背景
        1.1.3 模糊性在科技产业园规划建设中的应用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科技产业园规划建设的研究现状
        1.4.2 模糊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科技产业园和模糊性的理论综述
    2.1 科技产业园的综述
        2.1.1 科技产业园的概念
        2.1.2 科技产业园的类型
        2.1.3 科技产业园的特点
    2.2 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2.2.1 国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2.2.2 国内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2.2.3 我国科技产业园存在的问题
    2.3 科技产业园规划建设的理论基础
        2.3.1 园区整体设计的理论基础
        2.3.2 单体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
    2.4 模糊性的理论综述
        2.4.1 模糊性的概念
        2.4.2 模糊现象的多领域呈现
        2.4.3 建筑视角下的模糊性现象及特征
        2.4.4 模糊性设计在科技产业园中的应用价值
    2.5 本章小结
3 科技产业园模糊性设计的要素解析
    3.1 科技产业园模糊性设计的影响因素
        3.1.1 环境因素
        3.1.2 社会行为因素
    3.2 园区模糊性设计的表现形式
        3.2.1 园区边界的消隐
        3.2.2 园区功能的混合
        3.2.3 园区路径的不确定
    3.3 单体建筑模糊性设计的表现形式
        3.3.1 建筑界面的消解化
        3.3.2 功能空间的弹性化
        3.3.3 交通空间的复合化
    3.4 科技产业园模糊性设计原则
        3.4.1 整体连续原则
        3.4.2 功能混合原则
        3.4.3 空间开放原则
        3.4.4 生态共享原则
        3.4.5 人本主义原则
    3.5 本章小结
4 科技产业园区模糊性设计策略
    4.1 66 个科技产业园案例图解分析
    4.2 园区空间布局解析
        4.2.1 建筑群体布局
        4.2.2 交通体系
        4.2.3 景观体系
    4.3 园区边界空间模糊性设计策略
        4.3.1 园区边界的柔化过渡
        4.3.2 园区边界的虚化共享
        4.3.3 园区边界的异化识别
    4.4 园区功能布局模糊性设计策略
        4.4.1 园区功能组成及各功能间的关系
        4.4.2 水平维度功能混合
        4.4.3 竖向维度功能混合
    4.5 园区路径模糊性设计策略
        4.5.1 园区路径的立体化
        4.5.2 园区路径的维度渐变
        4.5.3 园区路径的异质介入
    4.6 本章小结
5 科技产业园单体建筑模糊性设计策略
    5.1 研发办公建筑设计解析
        5.1.1 建筑形体
        5.1.2 建筑材质
        5.1.3 功能组织方式
        5.1.4 交通组织方式
    5.2 建筑外界面模糊性设计策略
        5.2.1 建筑外界面的透明
        5.2.2 建筑外界面的形变
        5.2.3 建筑外界面的可移动
    5.3 建筑功能空间模糊性设计策略
        5.3.1 水平界面的消隐
        5.3.2 垂直界面的消隐
        5.3.3 功能的共时性复合
        5.3.4 功能的历时性转换
    5.4 建筑交通空间模糊性设计策略
        5.4.1 交通空间的节点复合
        5.4.2 交通空间的叙事流线
        5.4.3 交通空间的无方向性
    5.5 本章小结
6 实践设计—以某科技产业园为例
    6.1 项目概况
    6.2 园区模糊性设计
    6.3 单体建筑模糊性设计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表来源
附录 B 66 个科技产业园案例空间布局解析
附录 C 某科技产业园方案图纸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景观环境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滑板运动的诞生背景
        1.1.2 滑板极限公园的背景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分析性研究
        1.5.2 描述性研究
        1.5.3 其他研究
    1.6 国内外文献综述
        1.6.1 国内文献综述
        1.6.2 国外文献综述
    1.7 论文框架
第2章 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发展现状研究
    2.1 相关概念综述
        2.1.1 极限运动
        2.1.3 滑板极限运动
        2.1.4 滑板极限运动公园与滑板公园
    2.2 国内外滑板极限运动公园发展概况
        2.2.1 美国滑板极限运动公园发展现状
        2.2.2 欧洲滑板公园发展现状
        2.2.3 大洋洲(澳洲)滑板极限运动公园发展现状分析
        2.2.4 国内滑板运动公园发展现状分析
    2.3 问题与探索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案例解析
    3.1 概述
    3.2 案例基本概况
        3.2.1 上海SMP滑板极限运动公园
        3.2.2 上海徐汇滨江滑板极限运动公园
        3.2.3 莱姆维滑板公园(Lemvig Skatepark)
    3.3 案例分析
        3.3.1 选址与规模
        3.3.2 周边环境和功能
        3.3.3 交通系统
        3.3.4 功能区块
        3.3.5 滑板场地区域和其他区域的关系
        3.3.6 地形
        3.3.7 水体
        3.3.8 建筑物与构筑物
        3.3.9 植物
        3.3.10 其他设计要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空间构建与景观要素
    4.1 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空间构成及其特点
        4.1.1 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选址
        4.1.2 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服务半径
        4.1.3 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内部构成
    4.2 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景观构成要素
        4.2.1 滑板极限运动公园景观链接区域
        4.2.2 滑板场地外部景观区域
    4.3 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特殊要求与景观细节
        4.3.1 夜间照明设计
        4.3.2 服务维护方式
        4.3.3 排水管理
        4.3.4 围合方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
    5.1 综述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4)基于改进可达性的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空间公平的理论研究
    2.2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及其公平性概念内涵
    2.3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研究的量化方法
    2.4 研究进展评述
3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的内涵解析
    3.2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可达性与公平的内在逻辑
    3.3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研究的分析视角
    3.4 多重分析视角下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的分析框架
4 研究区及数据预处理
    4.1 研究区概况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 基于在线地图的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可达性
    5.1 基于在线地图的可达性评价方案
    5.2 单模式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可达性评价结果
    5.3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可达性评价结果
6 空间结构视角下城市公共绿色空间的公平性研究
    6.1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人口空间模拟
    6.2 空间结构视角下的公平性研究
7 社会结构视角下城市公共绿色空间的公平性研究
    7.1 基于克里金法的房价空间插值
    7.2 社会结构视角下的公平性研究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可能的创新点
    8.4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A.1 上海市主城区城市公共绿色空间汇总表
    A.2 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5)“多馆合一”形态的城市文化(艺术)中心设计研究 ——以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蓬勃发展的文化(艺术)中心
        1.1.2 “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的兴起
        1.1.3 “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的职能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文化中心
        1.4.2 文化建筑综合体
        1.4.3 “多馆合一”的城市文化(艺术)中心
    1.5 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1.5.1 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1.5.2 国内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的演变与要求
    2.1 从文化馆到“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
        2.1.1 计划经济时期——从“文化馆”开始
        2.1.2 改革开放后——文化建筑综合体
        2.1.3 21世纪以来——文化(艺术)中心
    2.2 各不同等级城市的文化(艺术)中心
        2.2.1 提高水平、增大效益、共建共享
        2.2.2 解决困难、填补空白
    2.3 “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的性质
        2.3.1 专业性
        2.3.2 综合性
        2.3.3 公共性
        2.3.4 人文性
    2.4 “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设计的阶段
        2.4.1 馆体定位
        2.4.2 馆际空间
        2.4.3 形态构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的案例分析
    3.1 案例选取原则
        3.1.1 真实性和目的性
        3.1.2 时代性和时效性
        3.1.3 典型性和局限性
        3.1.4 案例的典型之处
    3.2 国外案例分析
        3.2.1 日本湘南台文化中心
        3.2.2 美国洛杉矶盖蒂中心
        3.2.3 日本仙台媒体中心
    3.3 国内案例分析
        3.3.1 深圳市文化中心
        3.3.2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
        3.3.3 南京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
        3.3.4 义乌市文化广场
        3.3.5 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要点与策略
    4.1 形态地域化
        4.1.1 融入城市环境
        4.1.2 表达地域文化
        4.1.3 体现时代特征
    4.2 功能并置化
        4.2.1 “单馆”功能的分类
        4.2.2 “单馆”的功能分区
        4.2.3 “多馆”功能的关系
        4.2.4 “多馆”的常见组合
    4.3 空间复合化
        4.3.1 “多馆”的空间组织
        4.3.2 馆际共享广场
        4.3.3 馆际共享庭院
        4.3.4 馆际共享楼层
    4.4 流线系统化
        4.4.1 基地人车分流、预留消防通道
        4.4.2 单馆入口分离、组织立体流线
        4.4.3 使用时间错开、集约竖向交通
    4.5 造型整体化
        4.5.1 形体构成
        4.5.2 表皮整合
        4.5.3 第五立面
        4.5.4 平台通廊
    4.6 技术绿色化
        4.6.1 室外广场
        4.6.2 建筑立面
        4.6.3 建筑形式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设计
    5.1 项目简介
        5.1.1 项目来源
        5.1.2 区位分析
        5.1.3 文化传承
        5.1.4 设计目标
    5.2 功能分区
        5.2.1 “多馆”功能关系
        5.2.2 总平面布局
        5.2.3 单馆功能分区
    5.3 系统流线
        5.3.1 人车分流与出入口
        5.3.2 使用时间与行为
    5.4 复合空间
        5.4.1 外部公共空间
        5.4.2 内部公共空间
    5.5 整体造型
        5.5.1 形体表皮
        5.5.2 屋顶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厘清了“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功能构成
        6.1.2 总结了“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要点与操作手法
        6.1.3 分析了“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设计实践中的若干问题
        6.1.4 探索了系统整合的“多馆合一”的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方案设计
    6.2 创新点
        6.2.1 初步总结现有“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设计的潜在规律
        6.2.2 研判预测“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将向多模态多维度发展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问卷调查
附录2: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方案设计相关图纸
附录3:国内“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案例汇编
附录4:国外“多馆合一”文化(艺术)中心案例汇编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6)以提升居民幸福感为导向的社区规划实践评估——以上海新江湾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及思路
    1.1 居民幸福感的内涵界定
    1.2 城市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1.2.1 宜居社区研究综述
        1.2.2“15分钟社区生活圈”研究综述
        1.2.3 小结
    1.3 研究思路及目标
    1.4 新江湾社区基本情况及研究基础
    1.5 研究方法
2 基于居民幸福感对新江湾社区的规划实践评估
    2.1 社区空间结构评估
    2.2 居住和就业评估
    2.3交通出行评估
        2.3.1 私家车拥有率较高,通勤多使用私家车,通勤时间相对较短
        2.3.2 轨道交通站点覆盖率低
        2.3.3 公交线路不完善,车次少间隔时间长,公交出行不便
        2.3.4 路网密度偏低,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区步行环境,慢行环境有待继续提升
    2.4 社区公共服务水平评估
    2.5 社区休闲生活评估
3 提升居民幸福感导向的社区规划建议
    3.1 按照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要求,改善社区结构和提升公共设施配置
    3.2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开发的高密度导向,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占比和便利度
    3.3 以小街区、密路网的路网结构营造社区街道生活,促成“从道路到街道”的转变
    3.4 构建类型多样、功能混合、全龄参与的社区开放空间,鼓励居民户外活动和邻里交往
4 结语

(7)基于数值模拟的上海城市肌理微气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气候相关研究进展
        1.2.2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系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微气候环境相关指标因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区域选择
        2.1.2 四个区域基本情况介绍
    2.2 形态指标的选取
        2.2.1 道路指标及数据来源
        2.2.2 绿地指标及数据来源
    2.3 .气候因子与热舒适性指标因子选取
        2.3.1 微气候气象因子
        2.3.2 热舒适性指标
    2.4 模拟软件应用及其模型的验证
        2.4.1 模拟软件ENVI-met的介绍
        2.4.2 模型建立
        2.4.3 模型的验证
第三章 道路空间肌理形态的微气候研究
    3.1 中观层面道路肌理形态指标与微气候因子分布
        3.1.1 道路肌理形态指标与空气温度分布
        3.1.2 道路肌理形态指标与风速分布
        3.1.3 道路肌理形态指标与热舒适性因子PMV分布
    3.2 微观层面道路肌理形态指标与微气候因子分布
        3.2.1 道路形态指标与空气温度的关系对比分析
        3.2.2 道路形态指标与道路风速的关系对比分析
        3.2.3 道路形态指标与热舒适指标PMV的关系对比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地空间格局的微气候研究
    4.1 中观层面绿地空间格局指标体系与微气候因子分布
        4.1.1 四个区域绿地景观格局的整体特征
        4.1.2 四个区域空气温度和MRT的分布情况
        4.1.3 四个区域风速分布情况
        4.1.4 四个区域PMV分布情况
    4.2 微观层面绿地空间格局指标体系与微气候因子分布
        4.2.1 微气候因子指标选取和四个区域绿地组成基本情况
        4.2.2 编号1-19 绿地组成的空气温度分布情况
        4.2.3 编号1-19 绿地组成的MRT的分布情况
        4.2.4 编号1-19 绿地组成的风速分布情况
        4.2.5 编号1-19 绿地组成的相对湿度分布情况
        4.2.6 编号1-19 绿地组成的PMV的分布情况
        4.2.7 SVF值与微气候因子的线性拟合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道路与绿地开敞空间的微气候效应综合影响分析
    5.1 四个区域的绿地、道路和区域整体的开敞空间的微气候分析
        5.1.1 四个区域不同开敞空间的空气温度分析
        5.1.2 四个区域不同开敞空间的风速分析
        5.1.3 四个区域不同开敞空间的PMV值分析
    5.2 四个区域开敞空间的微气候环境的对比
        5.2.1 开敞空间的空气温度对比分析
        5.2.2 开敞空间的风速对比分析
        5.2.3 开敞空间的PMV值对比分析
        5.2.4 开敞空间的综合环境效应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上海迈向全球城市的地区规划应对——以杨浦区内河水系复兴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目标下的地区发展趋向
    1.1 注重经济转型, 谋求创新发展
    1.2 注重以人为本与“城市双修”
    1.3 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2 上海全球城市建设背景下杨浦区的应对:内河水系复兴规划的背景与框架
    2.1 杨浦区内河水系复兴的背景
        2.1.1 杨浦区发展进入存量效益提升的深化阶段
        2.1.2 创新驱动时代的到来迫切要求杨浦区发展转型
        2.1.3 内河水系的重要地位和发展现状使其成为杨浦区实践“城市双修”的重要切入点
    2.2 杨浦区内河水系复兴的规划框架
3 杨浦区内河水系复兴规划的指导理论
    3.1 健康理论
    3.2 界域理论
    3.3 生态网络理论
    3.4 共生理论
4 杨浦区内河水系复兴规划的目标与策略
    4.1 规划目标:紧扣杨浦区“知识创新区”的战略, 编织创新空间网络
    4.2 规划策略:多维度支撑“城市双修”实践, 提升创新环境
5 杨浦区内河水系复兴规划实施的行动路径构建
    5.1 湾谷蓝网共享计划
    5.2 无边界大学城计划
    5.3“翡翠项链”计划
    5.4“绣带柔美”计划
6 结语

(9)加快转型发展 奋力追赶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要感触和体会
二、吴起在发展中的差距
三、对今后工作的启发和思考

(10)文化艺术综合体“灰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
        1.2.1 文化艺术综合体
        1.2.2 “灰空间”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3.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4 国内外相关实践研究
        1.4.1 国外相关实践研究
        1.4.2 国内相关实践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分析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2 文化综合体“灰空间”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文化综合体相关理论
        2.1.1 文化综合体概念界定
        2.1.2 文化综合体与其他综合体的区别
        2.1.3 文化综合体与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区别
        2.1.4 文化艺术综合体内涵界定
        2.1.5 文化艺术综合体特征解析
    2.2 “灰空间”相关理论
        2.2.1 “灰空间”概念辨析
        2.2.2 “灰空间”特征解析
        2.2.3 传统“灰空间”类型
    2.3 论文研究理论基础
        2.3.1 建筑·城市一体化理论
        2.3.2 场所文脉理论
        2.3.3 环境行为学理论
3 文化艺术综合体“灰空间”设计构成及其发展机制
    3.1 文化艺术综合体“灰空间”设计构成
        3.1.1 文化艺术综合体“灰空间”节点构成
        3.1.2 文化艺术综合体“灰空间”构成手法
    3.2 文化艺术综合体“灰空间”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3.2.1 老旧文化建筑的问题
        3.2.2 “新地标情结”严重
        3.2.3 景观环境建设不完善
        3.2.4 公众行为诉求的缺位
    3.3 新时期文化艺术综合体“灰空间”的发展机制
        3.3.1 文商结合模式带动“灰空间”发展
        3.3.2 “灰空间”与外部开放空间对接
        3.3.3 “灰空间”与内部公共空间衔接
        3.3.4 “灰空间”体现文化艺术特色
        3.3.5 “灰空间”功能多样化的趋势
        3.3.6 “灰空间”加强引导行为模式
4 文化艺术综合体“灰空间”设计原则及其生成策略
    4.1 文化艺术综合体“灰空间”需求分析
        4.1.1 “灰空间”中公众的心理需求
        4.1.2 “灰空间”中公众的行为需求
    4.2 文化艺术综合体“灰空间”设计原则
        4.2.1 人性化原则
        4.2.2 文化性原则
        4.2.3 艺术性原则
        4.2.4 整体性原则
    4.3 文化艺术综合体“灰空间”生成策略
        4.3.1 空间序列
        4.3.2 形态营造
        4.3.3 边界要素
        4.3.4 空间节点
        4.3.5 比例尺度
5 文化艺术综合体“灰空间”设计解析
    5.1 城市层面: 与城市对接的“灰空间”设计
        5.1.1 “灰空间”与城市空间相耦合
        5.1.2 “灰空间”与城市交通相整合
        5.1.3 “灰空间”与城市文化相融合
    5.2 街区层面: 人性化与特色化的“灰空间”节点设计
        5.2.1 街道空间
        5.2.2 广场空间
    5.3 建筑层面: 人性化与特色化的“灰空间”节点设计
        5.3.1 入口空间
        5.3.2 中庭空间
    5.4 微观层面: 人性化与特色化的“灰空间”设计
        5.4.1 界面设计
        5.4.2 材料设计
        5.4.3 自然要素
        5.4.4 特色设施
        5.4.5 感官感知
6 结论
    6.1 研究的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图表目录

四、新江湾城开发创新实践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尺度下的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之空间规划指标研究 ——以上海新江湾城为例[D]. 袁家麒.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1
  • [2]科技产业园空间模糊性设计研究[D]. 张威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景观环境要素研究[D]. 谢绣竹.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4]基于改进可达性的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公平性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章佳民. 浙江大学, 2020(01)
  • [5]“多馆合一”形态的城市文化(艺术)中心设计研究 ——以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设计为例[D]. 吴嘉琦.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6]以提升居民幸福感为导向的社区规划实践评估——以上海新江湾社区为例[J]. 胥建华,韩云月. 城市规划学刊, 2019(S1)
  • [7]基于数值模拟的上海城市肌理微气候研究[D]. 韩雪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上海迈向全球城市的地区规划应对——以杨浦区内河水系复兴规划为例[J]. 阎凯,季正嵘,沈清基. 城乡规划, 2017(03)
  • [9]加快转型发展 奋力追赶超越[N]. 李炜. 延安日报, 2017
  • [10]文化艺术综合体“灰空间”设计研究[D]. 张雯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新江湾城市发展创新实践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