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澳师范院校学术研究述评

台港澳师范院校学术研究述评

一、台、港、澳高师校院学术研究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李鑫[1](2018)在《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运行模式与效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发展中心是我国各高校在人才培养道路上完善和优化教育教学发展模式的核心枢纽,它是联系着各校“教”与“学”的重要指南,是全球化背景下提升我国人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机构,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指引向导。怎样通过对教学发展中心的研究和探索,得到其运行模式完善和提升,以及对各高校产生实际有益的整体效能,是我国教育教学发展中有待强化的重要问题。随着世界各国竞相健全在教学发展模式问题上的机制,并严格管控各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国需要加强对教学发展中心问题研究的重视,强化增进教学品质的发展,增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并制定有所成效的检核标准。现阶段两岸互动愈见频繁,教育的竞争与合作,应予以正视。台湾地区在教学发展中心问题研究上的创新探索及综合能力值得我们进行深入了解与探讨。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的定位明确,运行理念清晰,特色明显,在各个高校对其教学发展运行模式的建设中,具有清晰的目标和完善的构架,以及健全的执行策略。在各高校的教学发展中心的教学发展培养模式和管理上,以灵活的管理制度,注重教学运行模式的现代化及教学成效的的落实机制。同时台湾和大陆同宗同源,因此向台湾地区高校的教学发展中心进行学习借鉴是提高我们教学水平的一条有效捷径,通过结合其经验教训,避免弯路,引进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具有有效可行性。本文一是对两岸及国际的教学发展中心进行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并结合多类研究方法探索当今教学发展中心的发展现状,二是通过研究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的历史演进对其进行优势探索,三是借助案例研究对其教学发展中心运行模式进行整理和分析,四是通过对其运行效能的活动开展状况及有效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五是结合自身国家现阶段国情和当下教育发展特色和政策,分析两岸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有缺,互通有无,建设起两岸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为我国教学发展中心的共同成长提供借鉴与启示。

郭景川[2](2018)在《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知识精英的民国教育家,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以降,中国面临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转型,诸多有识之士把教育视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社会改造的妙药良方,怀着“教育救国”之理想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地缘、学缘、志缘等关系,构建教育交往网络,与同时代的教育家通力合作、互相扶持,共同推进民国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形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靓丽的教育现象——教育家群生现象。受史学的生活转向之影响,教育史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展,对这些活跃在民国教育舞台上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研究便是亟需进一步开拓的领域之一。依据交往行为理论和共同体理论,运用微观史学及多学科视角,以民国时期教育家的日记、书信、函电、着述、回忆录、照片等一手史料为基础,从地缘交往、学缘交往、志缘交往三个纬度对民国时期教育家之间的教育交往活动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对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活动特点、影响因素、基本成效等进行概括和省思。从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前期知识分子大放异彩的舞台上,民国教育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具有双向交互作用的人际交往。通过交往,不仅影响他人,自身亦积累起丰厚的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职业身份得到认同、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得以充盈,而且逐渐形成相对稳固的学术共同体,迈向社群生活。如此,研究既可把人物置于教育历史的中心,还原逼近真实的民国教育家教育活动的“原生态”场景,从中探寻教育家教育生活的历史轨迹,进而丰富和拓展民国教育史研究领域,而且对促进当前学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互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部分,主要论及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回顾梳理了学界研究现状,对核心概念、研究时限、理论参照、方法选择等作出说明,以为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奠定基础。第一章“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从政治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生态等角度阐释了民国教育家生存的时空环境和交往活动的社会背景,从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与教育家个人理想信念的视角考察了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外部驱动和内在动机,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欧美教育家的联袂来华、留学教育的快速推进、大量教育官员的出国考察等方面分析了近代西学东渐历史潮流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和作用。第二章“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教育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情况及院校分布情况,探明民国教育家之间所存在的地缘交往关系。从结交同乡、依靠同乡、互相扶持等几个方面,来展现民国教育家以同乡情结为纽带构建地缘交往网络进行交往互助的基本过程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家以地缘缔结人际联系、进行教育互动的利弊得失。第三章“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分析、探讨民国肇建后留学教育的兴起与民国教育家学缘交往活动勃兴的内在关联,考察了教育家与具有学缘关系的师长、同学、同事之间的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呈现教育家学缘交往时的心态与场景,概括了教育家学缘交往的主要特征。第四章“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阐述了教育家因一致或相似的教育志向、学术趣味等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因共同体志趣而结成会社团体的内部教育家之间的交往互动情况,并总结了个体间互动与群体性互动各自的特点与效用。第五章“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以教育家陈鹤琴为个案,分别从其与师长、同辈学人、学生晚辈的交往三个纬度,呈现陈鹤琴与该三大交往群体互动的微观细节和活动场景,其中详细考察了以《儿童教育》和中华儿童教育社为平台构建志缘交往网络的路径以及通过举办年会所进行的群体性互动,分析了陈鹤琴在志缘交往网络中的中心度,总结了陈鹤琴不同交往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异同,意在探讨民国时期教育家通过志缘交往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有益经验。第六章“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对全面抗战爆发前教育家之间的交往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概括了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总体特点、影响因素和基本成效,以期逐步深化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一般规律与作用、影响的体认,以为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

张羽[3](2012)在《诗歌总集编选与古今诗歌文化语境变迁》文中指出诗歌总集编纂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这种行为本身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诗歌体式、风格、主题,包括编者、读者的文化水平、生活经验、文艺趣味、政治倾向,甚至还包括整个社会的文化风尚。可以说,诗歌总集编纂是诗歌、编者、读者、社会文化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合力的结果。诗歌总集是了解诗歌和时代的窗口,是诗歌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它能反映出特定的时代人们对于诗歌的理解,也能透露出诗歌文化语境的诸多信息。作为文学研究者,我们需要知道在消逝的历史文明中诗歌存在的真实状态,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结构中人与诗歌、诗歌与社会之间的关联。不知此,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国诗歌的本质,也就无法对中国诗歌古今演变有深入的思考。本文通过古今诗歌总集编选的解析,试图清晰地展示出诗歌文化语境复杂而立体的影像。本文分为两个部分:“上编”以古典诗歌总集的纵向梳理为主。主要揭示新诗总集产生之前各个不同历史阶段诗歌文化语境的特征。先秦两汉是“《诗经》的时代”,中国诗歌总集编纂刚刚开始,总集编选的诸多要素有了初步的展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诗经》中“风”、“颂”的划分对汉代诗歌总集编纂的影响,诗歌文化语境中充斥着政教和娱神的色彩。魏至隋是注重诗体和娱人的时期,此时的总集编纂从先前对政教和神的关注转向对诗歌艺术本身和人的世俗生活的关注,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隋唐至宋元,中国古典诗歌总集发展成熟。唐人以极具自信的心态用总集编选诠释“风雅”的内涵,并用个性化的编选体例多维度地呈现唐诗的辉煌。在唐人的总集编选中,我们看到了诗歌全面进入到唐代文人的生活:诗歌可用来酬唱送别,展现诗意的生活,甚至还可以担负起家族文明的传承。宋人的心态是博大而内省的,其总集编选也表现出不同于唐人的特点。宋代文人对一时一地的诗歌结集有浓厚的兴趣,在宋人眼里,地域是经、史、子、集构筑的空间,他们将史学精神贯穿于地域诗歌总集的编纂,将唐代的自然地理上升为人文地理。此外,宋代文人进士阶层还将“文雅”和“雅正”的精神气质注入编选,目光所及侧重于文人书斋生活的细节和道德精神的力量。在宋人的编选中还用结集的方式呈现诗派、确立诗学准则、进行诗歌教育,这是开启后代的编选。明清两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总结和新变期,诗歌总集和古典诗学也同样有待总结。大量“求全”、“求备”型总集在此时集中出现了,编者自觉运用文献辑佚的方法,对诗歌、诗人作网罗一空式的汇集,这是对断代或通代诗歌创作成就的总结;同时这个时期的总集编纂也在编选体制、审美风格、编选体例等维度全面扩充,这也是对总集自身的总结。在中国封建文化末期,中国文化内部也孕育着新变的因素,明清两代的诗歌总集和诗歌创作中开始关注女性、儿童、歌谣、域外,这些都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兆。在古典诗歌总集的纵向梳理中我们看到了诗歌文化语境的变迁,具体来讲有三点:第一,中国文学由政教本位、娱神本位向娱人本位、文学本位的过渡;第二,文化主体从贵族到精英,再到平民的过渡;第三,中国诗学从单一的国内语境到国际语境的过渡。1920年,中国第一部新诗总集《新诗集》诞生了。从此,中国诗歌编选进入到了古典、新诗总集编选的“共存期”,这是本文“下编”论述的范围。“共存期”的诗歌总集编纂往往被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忽视。这个时期,古典诗歌总集编纂和新诗总集编纂都各有特色。就1920至1949年阶段古典总集编选而言,它注重对前代经典总集的重新演绎,注重内容类目的划分,注重诗歌、诗人的地域,还关注酬唱类和诗社单位的结集,在延续传统的时候表现出了新时代特点。而此时的新诗总集则处于“尝试”的阶段,它从传统总集中继承了类目的划分、对诗人特征的分析、以及按诗社单位的编纂。相对古典总集而言,新诗总集编纂中酬唱类、氏族类、蒙童类不再成为编者关注的重点,新诗与现代人的生活愈去愈远、新诗尚未担负起家族文明的传承、传统的诗教精神也在新诗教育中不复存在。在悲观之余,我们也看到了漫画类、网络类、中西合选类新诗总集大量出现,新诗与新型绘画、新型传媒、西方诗歌等有了紧密的联系,这是新诗存在的境遇,也是新诗发展的机遇。新文化运动的悖论、新诗合法性的争论、现代性土壤的单薄也决定了古典诗歌和新诗、古典诗歌总集和新诗总集必将长期共存。“共存期“中,古典、新诗总集也表现出趋同性的特征,这是因为二者处于相同的文化语境中。以1920—1949年为例,“提倡白话”、“崇尚爱情”、“民族危亡”、“小说兴起”同时作用于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和总集编纂。“共存期”还是一个共时性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对古、今诗歌总集作横向的比对。在对古典诗歌总集《瀛奎律髓》和现代新诗总集《20世纪中国新诗分类鉴赏大系》的类目比较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古典诗歌和新诗涉入生活领域的异同;并在古今总集类目的梳理中看到了诗歌语境中人与世界关系的调整、传统秩序的解体、以及诗性生活的隐退。

赵永利[4](2012)在《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研究(1917-1937)》文中研究表明在近代教育变革中,西方的高等商科教育被引入中国并取得较快发展,其中尤以上海地区的高等商科教育最为发达,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并对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转型产生深刻影响,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界对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近代高等商科教育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以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教育活动史的研究视角,着力还原其教育活动的历史图景,总结其教育活动的特征、影响和经验教训。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可以深化对近代高等商科教育的认识,并为当前我国高等商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本文首先介绍了近代中国商科教育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回溯中国商业教育的悠久传统,评价其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考察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势入侵和中国工商经济的近代化转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恐慌和应对,还原西方新兴的商业学校教育引起国人的重视并被纳入清末民初的教育改革进程的过程和商科教育萌生期的概况;呈现出民国不同时期中国高等商科教育制度的变迁,勾勒出民国商科教育兴起和发展的概况。其次论述了近代上海商科教育快速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概况。总结上海开埠以后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与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快速兴起之间的关系,勾勒出上海商业教育萌生、发展的概况,揭示出上海高等教育多以商科为建校基础和发展重心。对上海各大学商科教育活动的深入考察是是本文的重点。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对上海高等商科教育的代表院校国立上海商学院(及其前身)、国立暨南大学商学院、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沪江大学商学院及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等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对各大学商科办学者和管理者教育理念的形成及实施活动、学校教育政策的形成和演变活动、教育经费活动、学校管理活动、教师选聘和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和课余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呈现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的全貌,挖掘上海商科教育发生、发展的特征和影响。在第二章和第三章里,我们可以看到,国立商科教育活动方面:在郭秉文、杨杏佛和东南地方教育精英的联合推动下,南高师商业专修科实现了向东南大学分设商科大学的华丽转身,取得了辉煌的办学业绩,但是在教育活动中引发的观念分歧、人事纠葛和政见冲突等,成为导致学校由盛转衰的关键,并给该院之后的发展命运埋下伏笔。在晚清和民国历届政府重视华侨教育的背景下,为适应南洋华侨的实际需要,从黄炎培、姜琦直到郑洪年等校长掌校时期,以服务南洋、培养华侨子弟为宗旨的国立暨南大学(学校)始终以商科教育为学校的重心所在,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绩,而且历届政府侨务政策的一致性使它能够比较平稳的度过历次危机,但是在教育活动中由侨生所形成的勇往直前、主张正义、关心国家命运的“暨南精神”却引起执政者和学校管理者的忌惮,最终导致学校服务宗旨的悄然变化,该校的商科教育活动的也不再具有明显特色。因为主管部门等方面的独特性,不仅使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拥有较为充裕的办学经费,以及优秀的师资、生源等,更使它在教育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系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等,在上海各商科院系中独树一帜。私立商科教育活动方面:李登辉等留美教育家重视发展实用学科的办学理念以及私立大学在办学经费等方面的瓶颈问题等,都促使复旦大学等校的办学者适应社会需要,以上海工商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在国内率先大力发展商科教育,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特点之一;而由反帝爱国运动催生的复旦等私立大学所具有的革命、自由、独立的办学传统,也使得商科师生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特殊的气质。在教会大学商科教育活动方面:上海办学环境的客观需要、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教会教育的中国化等主客观因素,促使沪江等教会大学率先突破教会教育传统,在上海商科教育活动中占据一席之地。而在华人校长刘湛恩等的推动之下,以平民化、职业化为办学取向的沪江大学突破校园环境、教育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在商科教育活动中另辟蹊径,大力发展高等商科夜校教育,取得辉煌成绩。在第四章里,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立上海商学院和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教育活动的进一步对比分析,更加深入地呈现出不同类型的商科院校教育活动及其特征。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央大学(原东南大学)等国立大学的接收和改造所引起的持续动荡也影响到上海商学院的教育活动,引发校内人事、师资的变革和学生风潮的持续,最终导致该院的独立,也掩盖了该院在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国民党政治智囊人物裴复恒掌校后,一方面实现了学院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对学校训育和军事教育等活动的加强也使学校趋于消沉保守。主要靠学生学费赖以生存的私立复旦大学为了学校发展而进行的大规模扩招活动带来学校声誉受损等恶果,该校商科教育尤其遭到非议;而在国民政府对私立高校的规范和控制过程中,原本与国民党关系密切的复旦大学师生并没有乖乖就范,结果学校几乎成为斗争的牺牲品,而商科教育尤其受到削弱。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中国社会的剧烈转型时期,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呈现出复杂多面的特征。在第五章里,对近代上海商科师生活动的进一步呈现和总结分析。通过对上海商科师生的构成特征的分析、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再现、学术和课余活动的还原,并以1920年代复旦大学商科师生的合作活动为例,旨在生动描绘出商科教育的活动主体曾被历史湮灭乃至曲解的形象。结语部分,对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反思。

易先玲[5](2010)在《梁瑞华教授扬琴艺术述论》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梁瑞华教授的扬琴艺术生涯,对其创作和改编的扬琴作品进行了分类整理和综合分析,归纳了他在扬琴记谱规范化方面的突出成绩,总结了他对扬琴击弦法、持竹法科学化的积极探索,并在此基础上评述了梁瑞华教授对当代扬琴艺术的贡献。梁瑞华教授是我国当代着名的扬琴教育家、理论家。在教学方面,他培养了大批扬琴专业人才,这些人才遍及全国,为我国当代扬琴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武汉音乐学院已经成为中南地区扬琴教育重镇,形成了一个从附小到研究生教育的完整教学体系。在扬琴作品领域,他创作的乐曲题材、体裁丰富,改编、移植了国内外诸多不同风格的作品。率先在扬琴曲中运用了钢琴二声部的复调织体,把大量的广东音乐改编为扬琴的独奏曲,填补了广东音乐在扬琴独奏曲方面的空白。在扬琴技法名称、符号方面,他总结了建国至八十年代中期的诸多成绩,促成了扬琴技法名称和符号的规范化,为扬琴教育与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扬琴演奏理论方面,他正本清源,对“三指持竹法”做出明确界定,根据杠杆原理,改进了传统的“三指持竹法”;为提高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水准,他提出系统的训练方法,以使演奏者达到“心手并用,声情并茂”的最佳艺术境界。

熊中碧[6](2009)在《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期。中学物理新课程目标的多元化、课程结构的多样化、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课程实施的灵活性、课程评价的发展性是对传统课程理念的根本性变革,对中学物理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等诸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必将对我国当前的高师物理教育带来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师范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因此,高师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其中课程设置改革是核心。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对中学物理新课程背景下我国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指出了研究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缘由——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分析了中学物理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上的特点,并与传统教学大纲作了比较。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学物理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素质结构提出的要求,将新课程对教师的素质结构要求从教育理念、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四个维度进行概括。第三部分通过重庆市三所高师院校物理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文本比较研究和对高师学生进行关于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得出现行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论述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原则,借鉴国外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经验,最终构建出满足中学物理新课程的高师物理课程体系。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

晏红[7](2007)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报告(2005年)》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高校专业学科设置中,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隶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二级学科。因此,作为一门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自有其合法性。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名称却遭到学术界的普遍质疑。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等学者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力图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视野关照下,一方面打破长期以来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主宰性影

晏红[8](2007)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报告(2005年)》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高校专业学科设置中,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隶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二级学科。因此,作为一门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自有其合法性。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名称却遭到学术界的普遍质疑。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等学者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力图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视野关照下,一方面打破长期以来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主宰性影

王欢[9](2007)在《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对于培养和造就合格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课程结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媒体,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当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和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对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素质要求的时候,我们也必须考虑对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进行改革,以迎接新的挑战。并且,应该从课程结构的优化着手进行。本研究遵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思路,主要采用文献法和比较法。研究的起点在于对“课程结构”的清晰界定,阐明本文的课程结构观。在此课程主张的基础上,从解析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现实缘由出发,进行背景分析,指出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然后定位课程结构优化的目标,从理论上提出高师思政专业课程结构优化应该是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最后按照实践需求和理论要求,提出通过怎么样的条件、原则和方法达到目标、解决问题。本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对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结构进行优化的原因,以明确高师思政专业的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说明为何急需优化;第二部分:确立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目标。从社会、学科和学习者三个方面,提出并论证目标的来源和依据,在此基础上确立课程结构优化的目标,为下文具体进行课程结构优化提供方向性指引;第三部分:分析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应该包含的内容和应该表现的形式。根据优化的目标,对几所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现状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明确问题;针对问题,从理论上指出,应该对课程的形式结构要素和实质结构要素同时进行优化,并通过改变课程类型的构成和课程类型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增减课时数量来表现应有的优化形式;第四部分:提出实现高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结构优化的策略。基于前几部分的分析和探讨,结合存在的问题、要达到的目标和理论上应有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借鉴国外做法,提出我们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拓宽普通教育课程,整合专业主干课程,融合学科教师教育课程,调整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关系,以“结构-功能”的矛盾分析为突破口构建实质性课程这些具体的方法,最终完成对课程结构的优化。

张丽萍[10](2006)在《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问题是本文所要研究和探讨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研究的意义,厘清了研究的思路。在此基础上,运用课程结构优化的有关原理并借鉴国外的经验,从剖析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进一步优化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结构的策略。接着,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湖南科技大学物理学(师范)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改革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最后,对本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小结,并提出了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结构优化改革有待进一步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二、台、港、澳高师校院学术研究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港、澳高师校院学术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运行模式与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一) 选题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台湾地区教学发展中心研究成果
        (二) 国际教学发展中心研究成果
        (三) 我国大陆地区教学发展中心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案例研究法
        (三) 比较研究法
        (四) 访谈法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 高校、高等学校和高校教师
        (二) 教学发展中心
        (三) 运行模式
        (四) 运行效能
第二章 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历史进程
    一、起步阶段
    二、发展阶段
    三、稳定阶段
第三章 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运行模式研究
    一、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组织架构研究
        (一) 中心组织架构
        1.“台湾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组织架构
        2.“亚洲大学”教学资源暨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中心组织架构
        (二) “教”与“学”的运行实施研究
        1.“台湾大学”的“教”与“学”
        2.“亚洲大学”的“学”与“教”
        (三) 课程创新开发的研究
        1.关于课程创新开发研究
        2.台湾地区课程创新开发研究现状
        3.实例探索
        (四) 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教学评估机制
第四章 台湾地区教学发展中心运行效能研究
    一、形成了有效的教学成果反馈机制
    二、协助学校制定教学卓越计划
        (一) “亚洲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四大主轴计划”
    三、推动新教师的职业认同与专业意识
        (一) “台湾大学”活动开展
        (二) “亚洲大学”活动开展
第五章 关于两岸教学发展中心交流合作的建议
    一、通过论坛等形式交流经验
    二、两岸教学发展中心共同举办相关学术研讨活动
    三、两岸教学发展中心互请对方教师给与教学指导
    四、教学发展中心资源共享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2)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
    第一节 民国时期动荡的国家和社会
        一、政治背景: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
        二、经济背景:萧条落后的经济状况
        三、社会背景:紊乱失调的乡村社会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与个人理想的双重作用
        一、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的冲击
        二、教育家人生理想信念的驱动
    第三节 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带动
        一、西方教育理论的导入
        二、欧美教育精英的访华
        三、出洋留学活动的勃兴
        四、官员的出国教育考察
第二章 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之籍贯分布
        一、民国教育家籍贯的整体分布:以江浙两湖为渊薮
        二、民国教育家籍贯的院校分布:以国立大学为重点
    第二节 教育家的地缘关系及其交往
        一、结交同乡:教育交往活动的初始网络构建
        二、依靠同乡:个人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三、相互扶持:-民族危亡背景下的患难与共
    第三节 教育家地缘交往之利弊得失
        一、地缘交往之利:易于建立信任度较高的人际关系
        二、地缘交往之弊:容易形成势力膨胀的教育帮派
第三章 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
    第一节 留学教育与教育家学缘交往的勃兴
        一、留学之风的强劲吹起
        二、留学教育精英的崛起与学缘认同
    第二节 教育家的学缘关系及其交往活动
        一、师生交往活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二、同窗学友之谊:“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三、同事交往活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第三节 学缘交往的特点及评价
        一、广而持久,有情有谊
        二、阶段存在,或延或断
        三、彼此独立,和而不同
第四章 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
    第一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个体间交往
        一、教育交往活动之缘起与展开
        二、对交往双方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第二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群体性交往
        一、联合发起:社团创办的集体力量
        二、社团年会:多方互动的时空场域
        三、诗与远方:交往互动的意义生成
第五章 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
    第一节 陈鹤琴与师长的交往及其特点
        一、大学师长:厚爱与熏染
        二、哥大师长:感召和互助
    第二节 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网络的构建
        一、求其友声:中华儿童教育社与交往网络之构建
        二、精神领袖:在中华儿童教育社中的角色和地位
        三、国际展现:交往网络在国际舞台上的向外拖延
        四、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提携与厚爱:陈鹤琴与学生晚辈的交谊
        一、校园活动中增进师生了解
        二、业余交往中联络师生感情
        三、携手教育中升华师生情谊
第六章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
        一、书信往来
        二、学术交流
        三、工作交往
        四、社团活动
    第二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特点
        一、交往活动的多样化
        二、基于志缘交往的相对持久性
        三、教育交往网络的向外延展性
        四、由地缘交往向志缘交往转变
    第三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因素
        一、距离的远近是影响教育家交往的重要因素
        二、个人专长的互补性影响交往活动向外拓延
        三、交往活动受政治局势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第四节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的成效
        一、从制度到实践,推进民国教育现代化变革
        二、从青涩到成熟,促进民国教育家自我生成
        三、迈向社群生活,推动教育学术共同体形成
        四、谱写真情华章,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诗歌总集编选与古今诗歌文化语境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
    四、 文献说明
(上编) 古典诗歌总集编纂期
    第一章 《诗经》的时代(先秦两汉)
        第一节 “风”类总集与社会政教
        第二节 “颂”类总集与诗歌娱神
        第三节 总集编选中开启后代者
    第二章 注重诗体和娱人的编纂(魏—隋)
        第一节 诗歌总集编纂以诗体为本位
        第二节 诗歌总集编选与娱人相结合
        第三节 总集编选中开启后代者
    第三章 自信且见证诗意生活的编纂(唐五代)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充满文化自信的个性编选
        一、 用不同审美的编选诠释“风雅”的内涵
        二、 用多样化的编纂体例展现唐诗的辉煌
        第三节 总集编选是唐人诗意生活的见证
        一、 酬唱结集
        二、 送别结集
        三、 诗集传家
    第四章 注重雅正和地域的编纂(宋元)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文人进士阶层的雅化编选
        一、 进士是总集编选的主体
        二、 “雅正”是宋人总集的内涵
        第三节 人文地理诗歌总集的繁盛
        一、 宋代文人的地理观
        二、 宋代人文地方志的兴起与地域类总集的编纂
        三、 宋代人文地理类诗歌总集的文献之功
        第四节 总集中开启后代者
        一、 以结集方式呈现诗派
        二、 以结集方式确立诗学准则
        三、 以结集方式进行诗歌教育
    第五章 古典诗歌总集的总结与新变(明—1920)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古典诗歌总集的总结期
        一、 求全型总集大量出现
        二、 诗歌总集体制的集大成
        三、 诗歌总集审美风格的扩充
        四、 诗歌总集编选体例的创新
        第三节 总集编选的新变
        一、 女性的发现
        二、 儿童的发现
        三、 歌谣的发现
        四、 域外的发现
(下编) 古典、新诗总集共存期(192—今)
    第一章 古典诗歌总集编纂的延续
        第一节 古典诗歌总集延续传统的原因
        一、 新文化运动的悖论
        二、 新诗合法性的争论
        三、 现代性土壤的单薄
        第二节 古典诗歌总集延续传统的表现
        一、 对经典总集重新演绎
        二、 注重内容类目的划分
        三、 注重地域类总集编纂
        四、 注重酬唱类总集编纂
        五、 注重诗社单位的结集
    第二章 新诗总集的“尝试”
        第一节 新诗总集“尝试”的原因
        第二节 新诗总集“尝试”的表现
        一、 新诗总集编纂注重类目划分
        二、 新诗总集编选注重诗人特征
        三、 新诗总集编纂注重诗社创作
        第三节 新诗总集编选与新的文化语境
        一、 “酬唱类”的远去与生活模式的转变
        二、 “氏族类”的欠缺与家族文明的匮乏
        三、 “蒙童类”的减少与诗教精神的缺乏
        四、 从“漫画诗集”看新诗与新艺术的联姻
        五、 从“网络诗选”看新诗与新的传播媒介
        六、 从“中西合选”看新诗与新的承继策略
    第三章 从古典、新诗总集的趋同性编选看相同的文化语境
        第一节 白话的语境
        第二节 爱情的语境
        第三节 民族危机的语境
        第四节 小说兴起的语境
    第四章 从古典、新诗总集类目的对比看文化语境的变迁
        第一节 古、今诗歌总集编纂中按内容分类的历史
        一、 隋唐五代时期诗歌总集的内容分类
        二、 宋辽金元时期诗歌总集的内容分类
        三、 明清时期诗歌总集的内容分类(部分)
        四、 “共存期”诗歌总集的内容分类(1920—1949)
        第二节 古典、新诗总集类目中表现出的生活领域——以《瀛奎律髓》和《20世纪中国新诗分类鉴赏大系》对比为例
        一、 古典、新诗总集内容类目的重合
        二、 古典、新诗总集内容类目的消长
        三、 新诗总集中内容类目有待弥补者
        第三节 主题类目的演变与诗歌文化语境的变迁
        一、 总集中分类的演变见证了人与世界关系的调整
        二、 总集类目从趋同到多样预示着传统秩序的解体
        三、 总集类目从具体到宏观可见诗性生活的隐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研究(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1. 由金融危机引起的话题
        2. 历史的观照
        3.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不足之处
    三、概念及研究范围的厘定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恐慌与应对:近代高等商科教育的滥觞
    一、中国传统商业教育的发展与局限
        1. 历史悠久的中国商业教育传统
        2. 传统商业教育的局限
    二、近代高等商科教育的萌生过程
        1. “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对新式商业教育的认识与引入
        2. 清末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萌生
    三、民国时期高等商科教育的兴起
        1. 民初高等商科教育的初兴
        2. 20-30年代中国商科教育发展概况
第二章 上海:民国高等商科教育的中心(1917-1937)(上)
    一、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发展的区位优势及概况
        1. 民国时期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发展的基础
        2. 高校云集,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兴起
    二、先声夺人: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的兴起
        1. 从南高师商业专修科到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
        2. 南高师商业专修科与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概况
    三、服务南洋:国立暨南大学商科的发展
        1. 暨南学校商科的兴办
        2. 暨南上海商科大学的成立与发展
        3. 暨南大学商学院的发达
第三章 上海:民国高等商科教育的中心(1917-1937)(下)
    一、百花争妍:复旦大学等私立大学商科教育的发达
        1.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2. 商科之设,风气之先
    二、另辟蹊径:沪江大学商科的办学新模式
        1. 沪江大学商科早期发展概况
        2. 沪江大学商学院的辉煌
    三、独树一帜: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1. 交通大学管理学系的早期概况
        2. 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壮大
第四章 国立VS私立:国立上海商学院与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的对照解读(1927-1937)
    一、国立上海商学院浮沉
        1. 内外交困,发展受挫
        2. 独立建校,别具一格
    二、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兴衰
        1. 巩固学校、维护国家
        2. 作育商士,屹立东南
第五章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师生教育活动特征总结
    一、近代上海高等商科学生活动分析
        1. 商科学生的构成特征分析
        2. 商科学生的学习、学术和课余活动
    二、近代上海高等商科院校教员活动特征分析
        1. 商科教员的教学活动
        2. 商科教员的教学“中国化”活动
    三、商科师生教育活动的典范——以1920年代复旦大学商科师生参与合作运动为例
结语:近代上海商科教育活动反思
参考文献

(5)梁瑞华教授扬琴艺术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梁瑞华教授的艺术生涯
    (一) 梁瑞华教授简介
    (二) 梁瑞华教授从教经历和教学理念
    (三) 梁瑞华教授的师承关系
二、梁瑞华教授扬琴作品研究
    (一) 37 首音阶琶音练习曲
    (二) 移植作品研究
    (三) 广东音乐作品研究
    (四) 改编乐曲研究
        1. 西方作曲技法研究
        2. 特色音效技法研究
三、梁瑞华教授演奏理论研究
    (一) 扬琴记谱法的规范化
    (二) 击弦法与持竹法的界定
    (三) 扬琴演奏理论
结语
全文尾注
参考文献
附件1:梁瑞华教授年表
附件2:梁瑞华教授部分学生名单
附件3:梁瑞华教授代表性学生简介
附件4:梁瑞华教授扬琴创作代表作乐谱
致谢

(6)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缘起
    (二) 文献综述
    (三) 相关概念界定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物理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 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课程结构重视基础性,体现选择性
    (三) 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四) 课程实施注重探究学习,提倡教师教学方式多样化
    (五) 课程评价强调发展性评价
二、中学物理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一) 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
    (二) 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
    (三) 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四) 具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三、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一) 对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
    (二) 对师范生的反馈调查
    (三) 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四、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构建
    (一) 课程设置的目标
    (二) 课程设置的原则
    (三) 课程设置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二) 课程结构
    (三) 课程结构的优化
    (四) 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优化
前言
    (一) 问题研究缘起
        1. 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对于培养和造就合格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
        2. 高师思政专业课程结构的研究对其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特殊意义
        3. 现实要求迫切需要对高师思政专业课程结构进行优化
        4. 基于本人的经历和兴趣
    (二) 文献综述
        1. 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相关研究
        2. 我国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优化改革的有关建议
    (三) 本研究概述
        1. 研究思路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一、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缘由
    (一) 新课改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
    (二) 当前思政专业的课程结构存在着急待解决的问题
    (三) 以往对高师思政专业的课程结构理论研究存在着缺失
二、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目标
    (一) 目标来源
        1. 社会生活的外在要求
        2. 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定
        3. 学习者的主体需要
    (二) 优化目标的确立
        1. 使学生具有坚定的专业信念
        2. 使学生拥有高尚的专业道德
        3. 使学生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
        4.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专业技能
三、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内容和形式
    (一) 优化的内容
        1. 课程的实质结构要素
        2. 课程的形式结构要素
    (二) 优化的形式
        1. 课程的实质结构“多维立体”
        2. 普通教育课程“多样灵活”
        3. 专业主干课程“系统连贯”
        4. 教育类课程“网状多向”
        5.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行推进”
四、实现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策略
    (一) 优化的条件
        1. 形成民主开放的优化主体
        2. 掌握便捷有效的信息技术
        3. 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专业的教师队伍
    (二) 优化的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2. 个性化原则
        3. 整体性原则
        4. 开放性原则
    (三) 优化的方法
        1. 以“结构-功能”的矛盾分析为突破口构建实质性课程
        2. 拓宽普通教育课程
        3. 整合专业主干课程
        4. 融合学科教师教育课程
        5. 调整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理路
第二章 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
    2.1 课程结构优化的基本理论
    2.2 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师教育课程结构优化的经验
    2.3 影响高师物理课程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 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问题与策略
    3.1 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结构的现状
    3.2 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
    3.3 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基本策略
第四章 个案研究:湖南科技大学物理学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研究
    4.1 起步阶段
    4.2 发展阶段
    4.3 深入探索阶段
    4.4 进一步优化的路向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2. 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物理学专业教学计划
    3. 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物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4. 湖南科技大学物理学专业2004级培养方案
    5. 湘潭师范学院物理系物理学专业1999年教学计划
    6. 湘潭师范学院物理系1991年本科教学计划
后记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与版权使用授权书

四、台、港、澳高师校院学术研究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运行模式与效能研究[D]. 李鑫. 沈阳师范大学, 2018(11)
  • [2]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D]. 郭景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3]诗歌总集编选与古今诗歌文化语境变迁[D]. 张羽. 复旦大学, 2012(05)
  • [4]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研究(1917-1937)[D]. 赵永利.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5]梁瑞华教授扬琴艺术述论[D]. 易先玲. 武汉音乐学院, 2010(05)
  • [6]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熊中碧. 西南大学, 2009(10)
  • [7]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报告(2005年)[J]. 晏红.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07(01)
  • [8]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报告(2005年)[J]. 晏红.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07(01)
  • [9]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优化研究[D]. 王欢. 西南大学, 2007(06)
  • [10]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研究[D]. 张丽萍. 湖南师范大学, 2006(09)

标签:;  ;  ;  ;  ;  

台港澳师范院校学术研究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