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水土保持现状分析及治理建议

山西省水土保持现状分析及治理建议

一、山西省水土保持工作现状分析及治理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秦雪芬,李毳[1](2021)在《山西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问题及对策》文中指出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尽管近些年综合治理成效显着,但区域水土流失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总结了2011-2018年山西省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效。结果表明:8年间,山西省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着,且生物措施治理面积占比在70%以上,工程治理措施占比20%以上。然而,水土流失治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生物措施有待加强完善,工程措施急需加强经营维护,水土保持治理标准需要提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工程经营维护,构建治理新模式;设定新时代治理目标,支撑乡村振兴战略。

秦雪芬[2](2021)在《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文中认为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是一个持续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土流失的治理成效显着,具体表现为水土保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坡面土壤侵蚀控制、减少入黄泥沙等。但是,水土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的任务仍然艰巨,怎样巩固已有的水保效果、防止或减缓新的水土流失,是值得探讨并且急需得到答案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黄河山西段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8年山西省沿黄4市19县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为基础数据,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状况进行分析。从综合治理措施、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一级指标,及11个二级指标构建影响水土流失治理的指标体系;采用嵌入熵权的灰色关联模型,分析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动态分析:2008-2018年,山西省沿黄4市19县的水土流失治理整体呈增长趋势,治理效果显着。然而,在个别年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有减少现象,如2011-2012年,沿黄4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却减少了24.46万公顷;沿黄19县中除偏关县、吉县、平陆县外,其余16县均减少,共计减少12.81万公顷。(2)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驱动因素:2008-2018年,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的变化与一级指标中的综合治理措施、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均密切相关。2011-2012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的减少现象可能受社会经济、综合治理措施的影响,包括资金投入、种草措施有待加强。(3)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资金投入、种草措施、监管工作等方面。建议: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因地制宜、做好宣传工作;完善监管、加强联动、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加强水土流失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做法。

毛建荣[3](2021)在《民国时期任承统的水土保持思想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国人逐渐认识到林业建设的重要性。森林的功用被有识之士反复提倡并宣扬。在此环境之下,人们认识到发展现代林业,必须要推动林业教育的兴盛。因此,以金陵大学森林系为代表的众多拥有林科的学校迅速成长了起来。林业学习机会增多也使得人们重视林业的思想空前高涨。任承统求学于金陵大学,并投身于林业学习之中。通过学院的课程学习以及外出实践,使得任承统拥有了扎实的林学基础。在林学家凌道扬的指导下,任承统林学思想进一步成熟。特别是凌道扬对于水土保持的认识和水旱灾害的理解,更加让任承统重视灾害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其水土保持理论中的民生理念展露无遗。同时在水土保持专家罗德民的引领下,任承统积极的投身于水土流失的相关调查。罗德民的土壤侵蚀实验以及鼓励民众参与等水土保持观点,深刻的影响着任承统的相关理论。多方因素共同促使任承统由一名森林系高材生向水土保持专家转变。在水土保持领域,任承统的实践主要分为考察与研究两个部分。考察又主要分为以调查森林为主的林业调查和以河流治理为主的河流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以江苏、绥远为代表的南北各地森林滥伐严重,黄河、淮河等河流堵塞,各地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水土流失现象。保护森林并培育植被实为最重要的水土保持手段。研究则主要是建立农林部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任承统积极参与区内实验并大力推广水土保持的相关成果。总的来说,任承统认为水土保持工作首先应与经济建设开发并行,其次水保事业应重视全民协力并加强教育,最后要注重工作的系统性与因地制宜性。而其水土保持思想背后涌动的救国救民思潮以及重视生态建设的思路更为关键。

王贵平[4](2020)在《山西省水土保持历史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重点回顾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的水土保持发展历程。根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展望了水土保持的未来前景,提出了搞好顶层设计,加大投资强度,强化预防保护,加强重点项目精细管理、生产建设项目监管、水土保持科研和宣传教育等重点工作。

唐家凯[5](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郭光[6](2020)在《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矿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针对西北干旱荒漠区资源枯竭型城市乌海,长期高强度煤矿开采造成土地挖损、占压、植被破坏、荒漠化加剧等生态安全问题,以及当地已治理的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体系不完善、工程效果差、缺乏科学、规范工程规划设计等问题。以新星矿区为研究区,运用生态学、土地复垦学、水土保持学理论,采用无人机遥感、Arc GIS,结合地面调查方法,在对矿区土地损毁、水资源匮缺、植被破坏、沙尘污染等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依据生态修复治理规划分区的基本原则与依据,从保障矿区生态安全角度出发,将研究区划分为生态修复保护区、生态修复治理区和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生态修复保护区为各采矿区之间人为扰动较少的原生地貌区域,平均海拔高度1150~1250m,坡度<15°的缓斜坡。占地面积201.08hm2。主要采取封禁措施,减少人为、采矿机械的扰动,保护原地貌土壤和植被。生态修复治理区为采矿活动对环境干扰程度较严重的区域,平均海拔高度1050~1150m,坡度基本在35°~55°峭坡和<5°平原、微斜坡。包括采矿区、内排土场、工业场地、运输道路,占地面积318.15 hm2。通过采矿区表土剥离工程、道路优化、工业场地绿化等措施布局设计,减少沙尘污染,提高植被覆盖,有效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为矿区西侧外排土场区域,成片集中、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活动比较集中。平均海拔高度1250~1330m,坡度在15°~40°的陡坡,占地面积85.03hm2。排土场坡面防护工程主要包括坡底挡墙、坡面截排水措施;拱形骨架、生态袋、生态棒、植被毯、植物网格等边坡植被恢复措施。对其设计依据、标准、原理作用进行分析并绘制CAD图件,包括现状、分区,措施布局及典型设计图等。解决排土场弃土裸露、边坡不稳定的问题。通过指导新星矿区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表土利用率达到98.3%,预计新增植被覆盖面积49.78hm2,提高了植被覆盖率;道路优化治理7832m;减少坡面水土流失、有效改善矿区空气质量环境,提升新星矿区的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水平,为当地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提供治理经验。

杨娜[7](2020)在《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西省以能源和工业发展闻名,在转变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中被国家列为重点试验城市,但由于能源开采和城市化发展的推进,近年来山西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受破坏,土地生态的可持续性和安全健康状况受到重创,整体生态环境堪忧。近年来国家和党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探索经历了从认识层面到要求和部署层面的高度提升,并且在2017年9月11日国家就山西发展提出的专项整改意见中强调山西应突出生态优先原则,要求山西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启发我们对土地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度思考。论文研究和分析了山西省及其11个城市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的土地生态足迹、土地生态安全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最后应用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将这两项指标综合纳入编程系统,得出每个城市的综合评价得分。其中生态足迹的研究是从建立生物资源账户和化石能源账户开始,再通过热量值来计算出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接着配合各类产品分类计算生态足迹,比如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畜牧产品和化石能源产品,分别计算出了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山西省及各城市的生态足迹,最后分析计算了生态赤字和盈余、土地自然资本流量收益率及存量—流量利用比和万元GDP生态足迹及生态足迹深度与广度等。耦合协调度的研究则是通过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熵权法综合算出权重,接着得出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山西省及各城市的土地生态与城市化发展耦合协调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最后分析计算了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程度,来分析和研究每个城市该属性的空间聚集性和异质性。最后为了解决这两项评价结果的冲突,减少决策风险,论文通过编程来将这两项指标纳入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中,最终运行得出每个城市关于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综合得分。论文主要目的是通过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综合分析山西省的生态足迹现状和耦合协调现状,并精准聚焦山西省及各城市的生态短板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地矛盾、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山西省今后实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体现转变本省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的迫切性,从而更好地协调区域资源,让本省及各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人文等均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周璞[8](2020)在《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空间分区或区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义,也是地球科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针对当前国土空间分区科学性不足、省级国土空间分区定位不清,以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资源型地区空间治理亟待加强等问题,本文以全国第一个全省域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为研究区域,开展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和实证综合研究,优化提出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的模型方法与技术流程,提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方案与空间管制建议,以期为省级空间规划分区方案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为促进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一是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重构和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在国土空间分类、分区相关理论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从国土空间功能系统演化机理出发,按照平行维度分类结构的思路,优化构建了五级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根据资源型地区独特的空间演化路径和高质量发展诉求,综合考虑资源产业发展及其外部影响,改进提出了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二是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和区划技术方法体系优化。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指标设置指向性不突出、模型方法机理解释不足,功能判别的量化依据不明晰等问题,引入生态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自组织理论中的协同学等原理,构建了以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为核心,以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和空间兼容功能协同性分析为判别标准,以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定性研判为校验准则的技术方法体系。三是开展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评价、综合识别与分区方案制定。构建体现山西特色的国土空间功能“态”“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方法进行多功能适宜性评价。基于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比较优势分析和协同性分析等结果,划定了山西省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和复合功能分区方案,兼顾了空间管制的政策需要和增强空间管制弹性的现实诉求,并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的空间格局优化建议和分区管治策略。综合山西省分区方案衔接对比和技术方法体系总结讨论,本文提出的功能分区体系、综合识别与区划技术方法基本可行,能够对不同尺度尤其是宏观、中观尺度下的空间分区研究提供一定指导,对完善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与方法、指导省级和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容怀钰[9](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赵天晴[10](2020)在《黄土高原新增水保措施对水—能—粮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能源和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基本要素,近年来,对“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关系的探索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黄土高原地区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且供需矛盾突出,农耕条件差,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权衡粮食、能源、水资源三个系统的关系,探讨水土保持对当地“水-能源-粮食”系统的影响,对于保障资源安全,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水-能源-粮食”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评价体系,基于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三个评价指标,对黄土高原七省区(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水-能源-粮食”系统协调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和时空演化特征分析。并基于研究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分析区域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变化的影响,预测未来5年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并给出发展对策与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域“水-能源-粮食”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在研究年限内呈增长趋势,由0.118增长到0.193,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西北地区省份变化幅度最小,前期综合发展指数最高,后期落后于其他地区。华北地区省份前期发展速率快,后期趋于平稳。华中地区省份后期发展幅度增大,综合评价指数最高。(2)研究区域水资源和粮食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均呈增长态势。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受降雨量影响波动较大。粮食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增长速度最快,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能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因能源供需矛盾,在研究年限内呈现减少趋势。(3)研究区域“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度呈先增加后波动降低的发展趋势,目前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各省份之间存在地理差异。前期各省区系统耦合度差异较大,西北地区省份耦合水平相对较高,华北地区省份耦合度变化不平稳,后期差异逐渐缩小。(4)在2007-2017年间,研究区域“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稳定增长,耦合度由0.314增长到0.426,由中度失调提升到濒临协调,耦合协调度发展空间差异较大。现阶段除了内蒙古自治区为轻度失调,其他省区均为濒临失调阶段。(5)对系统耦合协调度增加值而言,西北地区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影响最大的是新增种草面积,华北地区内蒙古和山西影响最大的是新增坝地和梯田两种工程措施,河南影响最大的是新增水保林面积。新增水保措施与水资源和粮食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增加值主要呈正相关关系,与能源系统主要呈负相关关系。

二、山西省水土保持工作现状分析及治理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省水土保持工作现状分析及治理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2)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进展
        1.2.2 相关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
        1.2.3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区概况
    2.1 相关概念
        2.1.1 水土流失的内涵
        2.1.2 水土流失的类型
        2.1.3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2.2 研究区概况
        2.2.1 自然地理概况
        2.2.2 社会经济概况
        2.2.3 山西省水土流失现状
第三章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分析
    3.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3.1.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基本原理
        3.1.2 数据来源
        3.1.3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趋势检验
    3.2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动态变化
        3.2.1 沿黄4 市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动态变化
        3.2.2 沿黄19 县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动态变化
    3.3 小结
第四章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驱动因素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1.3 指标含义及获取
        4.1.4 数据来源
    4.2 嵌入熵权的灰色关联模型
        4.2.1 熵权法基本理论
        4.2.2 灰色关联分析法
    4.3 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驱动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
        4.3.1 整体关联度分析
        4.3.2 加权关联度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成效显着
        5.1.1 水土流失治理的阶段性问题
        5.1.2 水土流失治理的驱动因素分析
    5.2 结论
第六章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6.1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
        6.1.1 资金投入有待加大
        6.1.2 种草措施有待完善
        6.1.3 监管工作有待加强
    6.2 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防治措施
        6.2.1 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
        6.2.2 完善政策、因地制宜、做好宣传工作
        6.2.3 完善监管、加强联动、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6.2.4 加强水土流失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做法
    6.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一 、均值化略表
    附录二 、绝对差略表
    附录三 、关联系数略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课题

(3)民国时期任承统的水土保持思想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与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第一章 任承统水土保持思想溯源
    第一节 近代中国林业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 凌道扬学术思想对任承统的影响
    第三节 罗德民水土保持研究的引领
    小结
第二章 森林调查与任承统水土保持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南方地区的森林调查
    第二节 北方地区的森林调查
    小结
第三章 调查研究与任承统水土保持思想的深化
    第一节 沿河水土保持实践与考察
        1.淮河与黄河的考察治理
        2.渭河考察与水土保持实验区的规划
    第二节 水土保持实验区的建设
        1.实验区的筹建与地方合作
        2.部分科研实验与理论宣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山西省水土保持历史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1949年以前,蒙昧初开
2 20世纪50-70年代,方兴未艾
3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夕,跨越发展
    3.1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3.2 机构不断完善,队伍持续壮大
        3.2.1 领导机构不断完善
        3.2.2 管理机构逐步加强
        3.2.3 执法队伍从无到有
        3.2.4 科研队伍持续壮大
    3.3 重点治理,持续发力
    3.4 好政策打开新局面
    3.5 国际交流,硕果累累
4 十八大以来,关键转变
    4.1 加大治理力度,补工程短板
    4.2 发动群众,加强治理成果管护
    4.3 以规划为引领,强化预防保护
    4.4 严格考核,层层夯实责任
    4.5 强化监管手段,遏制边建设边破坏
    4.6 利用现代技术,加强动态监测
5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5)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循环经济理论
    2.2 内涵界定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3.1 地理区位状况
    3.2 地形地貌状况
    3.3 气候水文状况
        3.3.1 气候条件
        3.3.2 水文条件
    3.4 水资源状况
    3.5 社会经济状况
        3.5.1 人口数量
        3.5.2 城市化进程
        3.5.3 经济发展水平
        3.5.4 科学技术水平
    3.6 生态环境状况
        3.6.1 生态环境质量
        3.6.2 污染排放
        3.6.3 环境保护治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模型构建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耦合度模型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6.1 模型构建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矿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矿山生态修复研究与进展
        1.3.1 矿区生态修复相关概念、理论
        1.3.2 矿区生态修复立法进展
        1.3.3 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进展
        1.3.4 矿区生态修复规划方法与进展
        1.3.5 矿区生态修复目前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2 矿区内各矿山生产开采情况
        2.2.1 新星煤矿
        2.2.2 恒实煤矿
        2.2.3 高岭土矿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4 新星矿区生态环境现状与影响分析
    4.1 矿区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壤适宜性分析
    4.2 地形地貌现状及影响分析
        4.2.1 新星矿区海拔分析
        4.2.2 矿区坡度、坡向分析
        4.2.3 采矿区(包含内排土场)
        4.2.4 外排土场
        4.2.5 工业场地
        4.2.6 矿区道路
    4.3 矿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影响
        4.3.1 现状水资源分布情况
        4.3.2 现状水资源利用情况
    4.4 矿区植被现状影响及分析
    4.5 矿区水土流失分析
        4.5.1 水土流失调查情况
        4.5.2 防治现状及治理经验
    4.6 矿区开采对空气污染现状影响
    4.7 小结
5 矿区分区建设与布局研究
    5.1 规划建设功能区划分
        5.1.1 分区原则和标准
        5.1.2 分区依据
        5.1.3 规划建设功能分区结果
    5.2 规划建设目标与总体布局
        5.2.1 规划建设目标
        5.2.2 总体布局
6 规划建设各功能区措施研究与设计
    6.1 生态修复治理区
        6.1.1 区域生态环境危害及治理重点
        6.1.2 措施设计
    6.2 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
        6.2.1 区域生态环境危害及治理重点
        6.2.2 措施设计
    6.3 生态修复保护区
        6.3.1 生态环境危害及治理重点
        6.3.2 措施设计
7 新星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7.1 投资估算
    7.2 效益分析
8 实施保证措施
    8.1 政策保障措施
    8.2 组织保障措施
    8.3 资金保障措施
    8.4 技术保障措施
9 研究结论与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校内导师简介
校外导师简介
致谢

(7)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1.2.4 文献评述
    1.3 理论基础
        1.3.1 生态足迹理论
        1.3.2 城市化理论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4 耦合理论
        1.3.5 土地生态学理论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模型选取
        1.4.3 数据来源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山西省行政区划与基础条件
    2.2 山西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历程
    2.3 山西省土地利用现状
    2.4 山西省土地生态现状
        2.4.1 基于土地利用的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2.4.2 基于重心模型的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TOPSIS模型准则之山西省生态足迹研究
    3.1 生态足迹概念界定
    3.2 “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的建立
        3.2.1 建立生态足迹模型账户
        3.2.2 山西省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计算
    3.3 山西省2005年-2018年生态足迹计算
        3.3.1 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生态足迹计算
        3.3.2 畜牧产品生态足迹计算
        3.3.3 化石能源产品生态足迹计算
    3.4 山西省各地级市土地生态足迹计算
    3.5 山西省生态足迹多角度分析
        3.5.1 山西省土地生态赤字/盈余
        3.5.2 土地自然资本流量收益率及存量—流量利用比计算
        3.5.3 万元GDP生态足迹及生态足迹深度与广度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TOPSIS模型准则之山西省耦合协调度研究
    4.1 土地生态安全和城市化发展评价体系建立
        4.1.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PSR模型原理
        4.1.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1.3 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 山西省土地生态安全与城市化发展耦合分析
        4.3.1 耦合计算与分类
        4.3.2 两项指数时空变化分析
        4.3.3 空间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5.1 基于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的综合评价
    5.2 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应重视的两个关系
        5.2.1 处理好各类土地系统生态足迹和承载力的关系
        5.2.2 处理好土地生态与城市化发展耦合协调的关系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完成的工作量
2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1 基本概念界定
        2.1.2 相关基础理论
    2.2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研究
        2.2.1 国土空间功能类型划分
        2.2.2 国土空间功能评价方法
        2.2.3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
    2.3 国土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研究
        2.3.1 国外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类型
        2.3.2 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背景与分区对比
    2.4 资源型地区相关研究
        2.4.1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研究
        2.4.2 资源型地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2.4.3 山西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2.5 研究进展评述
3 山西省国土基本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资源环境
        3.1.2 土地利用状况
        3.1.3 经济社会发展
    3.2 国土空间分区现状和开发利用问题
        3.2.1 现有国土空间分区类型对比
        3.2.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主要问题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4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
    4.1 国土空间优化治理的需求分析
        4.1.1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理论与现实需求
        4.1.2 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诉求
    4.2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机理分析
        4.2.1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的一般机理
        4.2.2 资源型地区空间功能演变的主要特征
    4.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优化
        4.3.1 分区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4.3.2 “多规合一”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构建
        4.3.3 基于省级资源型特征的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
5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
    5.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方法改进
        5.1.1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基本原理
        5.1.2 功能“态”与“势”评价模型
        5.1.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5.1.4 改进的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5.1.5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动态综合评价
    5.2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和参数选取
        5.2.1 标准地域单元确定
        5.2.2 功能“态”与“势”评价指标构建
        5.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与参数选取
    5.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和分析
        5.3.1 功能“态”和“势”测度结果
        5.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结果
        5.3.3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结果
        5.3.4 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空间关联分析
6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
    6.1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判别与分区技术流程优化
        6.1.1 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
        6.1.2 国土空间功能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6.1.3 国土空间功能协同性分析方法
        6.1.4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路径
    6.2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的主导功能识别与分区
        6.2.1 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
        6.2.2 主导功能调整优化
        6.2.3 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
    6.3 基于协同分析的潜力功能识别与分区优化
        6.3.1 国土空间兼容功能性识别
        6.3.2 兼容功能协同性指数测算
        6.3.3 兼容潜力功能类型判别
        6.3.4 国土空间复合功能分区方案
    6.4 国土空间功能格局主要特征和政策导向
        6.4.1 功能区的市域分布规律统计
        6.4.2 功能区分异特征和调控政策
        6.4.3 与相关分区成果的衔接与对比
    6.5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和技术体系适用性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2 个人简介和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9)“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2.7 本章小结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3.7 本章小结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4.1.1 水土保持林
        4.1.2 水岸防护林
        4.1.3 农田防护林
        4.1.4 护村林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4.2.1 用材林
        4.2.2 特用经济林
        4.2.3 苗圃
        4.2.4 果园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4.3.1 铁路
        4.3.2 公路
        4.3.3 交叉口
        4.3.4 道路绿化
    4.4 本章小结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5.1.1 公园园林化
        5.1.2 车站园林化
        5.1.3 纪念地园林化
        5.1.4 广场绿化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5.2.1 居住区园林化
        5.2.2 学校园林化
        5.2.3 工厂园林化
    5.3 本章小结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黄土高原新增水保措施对水—能—粮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能源-粮食”系统的概念模型
        1.2.2 “水-能源-粮食”系统的分析方法
        1.2.3 水土保持效益的分析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区域概况及相关理论方法
    2.1 研究区域特征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耦合与耦合度
        2.2.2 协同论与协调
        2.2.3 耦合协调发展与耦合协调度
    2.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3.1 耦合协调度计算
        2.3.2 灰色关联分析计算
3 研究区域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分析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 水-能源-粮食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3.2.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3.2.2 系统耦合度评价
        3.2.3 系统协调度评价
    3.3 结果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对区域“水-能源-粮食”系统协调性变化的影响
    4.1 水土保持措施变化分析
    4.2 新增水土保持措施与“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变化的关联分析
        4.2.1 耦合协调度的影响
        4.2.2 综合评价指数的影响
    4.3 耦合协调度预测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山西省水土保持工作现状分析及治理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问题及对策[A]. 秦雪芬,李毳.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三), 2021
  • [2]黄河山西段水土流失治理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D]. 秦雪芬.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民国时期任承统的水土保持思想与实践[D]. 毛建荣. 兰州大学, 2021(12)
  • [4]山西省水土保持历史回顾与展望[J]. 王贵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0(04)
  • [5]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6]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矿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研究[D]. 郭光.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7]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杨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8]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D]. 周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9]“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10]黄土高原新增水保措施对水—能—粮的影响[D]. 赵天晴.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山西省水土保持现状分析及治理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