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一、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孙贵林[1](2020)在《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民主思想,既是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理论指南,也是因应世情、国情与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还是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进行深刻反思的最终产物。研究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入和拓展邓小平理论研究、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1923年6月旅法勤工俭学到积极投身于革命武装斗争,是酝酿萌发阶段;二是1952年7月调往中央以后从支持将经济建设提到重要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到关注分配问题、主张根据劳动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资的高低、贯彻平等和自由原则,是积极探索阶段;三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支持农村开展的生产责任制改革到要求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打破单一所有制结构以及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是初步形成阶段;四是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强调“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到1992年春南巡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以及确立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价值目标,是成熟完善阶段。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主要表现为:其一,经济民主的制度保障是所有制、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等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最重要标志,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促进的经济成果的公平分配是经济民主的价值体现和基本目标。其二,经济民主的基本任务是经济管理民主化。经济民主要求人民在经济活动中拥有独立的经济自主地位,享有自主的经济管理权和经济利益权。“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民主集中制”、“责、权、利相统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既注重推进宏观经济的民主管理,处理好党政关系、上下关系、政企关系、政社关系,又注重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使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其三,经济民主的关键环节是经济决策民主化。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要从民主制定、民主执行、民主检验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全面推进经济决策民主化。即在经济决策制定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必要条件,群众路线是基本方法,民主集中制是重要保证;在经济决策执行过程中,“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是动力之源,“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是必然选择,“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重要原则;在经济决策检验过程中,“实践”是唯一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具体标准。其四,经济民主的实践成效是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即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转变、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转变、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转变。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表现为: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物质前提是发展生产力,价值诉求是人民自主,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表现为:经济与民主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其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努力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积极推动经济管理、经济决策的民主化进程,积极推动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不断向纵深推进。

李涛[2](2019)在《法治与改革:1978—2018年法律制定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予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1978年是改革开放起步之年,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1978”、“2018”,两个普通的阿拉伯数字,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具有非凡的象征意义,它们连接起了 40年中国前进的脚步。在40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变迁过程中存在两条既彼此互相关联,但又不完全重合的主线——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法治的建设。这种复线交织的变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的制度变迁模式息息相关,也与我国经历的特殊历史时期和特殊的社会结构有密切的联系。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改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观念、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而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法治和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最鲜明的两个主题,没有改革,社会不会进步;没有法治,社会不会稳定,法治和改革也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主题和关键。其中,法治的基础是法律,法律制定是整个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改革需要法治的发展与之相适应,改革中本身就包含着法律制度的变革。因此,法律制定是追寻法治的起点,也是考察法治与改革关系演变的理想观察视角。社会主义法的制定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内容,是解决有法可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路径。改革开放40年来,法治与改革同时起步,共同发展,法律制定的任务常常是改革的任务,法律制定的难点也常常是改革的难点。我国法律的制定,既是改革在法律上的投射,又是法律本身对新时期发展的自觉回应,其制定的变迁和过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对法治的影响。本论文分为导论、结论以及五章。第一章对法治、改革、法律的制定以及法治与改革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概念释义和界定,明确了研究的主体和范围。第二章回顾了1978—1992年改革开放初期法律制定的基本情况。这一时期是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的起步阶段,也是我国法律制定重新起步的转折点。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法律制定的目标主要是恢复被破坏的社会秩序,解决“无法可依”的问题,并且要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为改革开放提供保障。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是改革优先,法治提供保障,在确保秩序和发展经济的情况下同步推进。法治建设可以概括为以恢复秩序并且突出经济为中心的社会秩序法治观。第三章对1992—2012年的法律制定进行了分析和回顾。这一时期是改革开放重新起步并且既往开来的阶段,法治建设也进入快车道,即适应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阶段。围绕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方向以及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决定了法律制定的目标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建设体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法治观。法治与改革的关系表现为改革为主,法治指引,法治服务改革开放大局,并相互促进。第四章对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的法律制定进行了全面理解和总结。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制度的高效运转对法律制定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不仅要做到“有法可依”还要做到“良法善治”。这一时期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是,法治引领改革,改革推动法治发展。法治观念升华为治国方略法治观,法治建设方针转变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第五章对改革开放40年我国法治的转向进行了归纳总结,强调中国的法治必然也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新时代法治与改革应该在法律制定过程中实现良性互动,并且统一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之中。新时代,法律的制定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法律制定的客观规律,坚持人民利益为导向,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坚持依法、科学、民主法律创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跟不上的人必将成为落伍者,必将被历史所淘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强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历史阶段是不可超越的;但超越历史阶段的愿望又产生于历史发展过程所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之中,这是中国社会特有的一种矛盾。中国正在经历巨大的经济社会转型,新时代的实践需要理论的解释提升,从而构建出基于中国经验的话语体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同时进行的新时代,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又有了新的时代特点。在处理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时,通过建立科学的法律制定的方式来完善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与体会“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这一论断的深刻内涵和思想光芒。纵观社会转型成功的国家,其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法治建设都坚持把法律的制定放在首位。改革开放40年也是我国法律制定不断摸索规律的40年,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规律,我们所制定的法律就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立法者必须正确认识法律的功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法律的制定工作。但我们也需要注意,由于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大规模进行法律制定的活动已经结束,法制发展已经由侧重法律制定、搭建法律体系框架,转变为对于具体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的“精耕细作”。

魏华[3](2019)在《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在40年来的实践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引入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生产力的活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它对传统的管理体制也形成了严峻的倒逼改革的态势。在经济学意义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但从更广的视野和更深的层次看,养成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法是必由之路。历史证明,规范的市场经济必然是一个法治经济,没有法治,市场经济不能得到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法治建设的推进每每促进着社会经济的繁荣,而经济领域中目前尚存的若干问题,都和法治不够完善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治经济发展的道路,成为改革决策者和相关学科理论工作者长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法治经济的实践探索和法治经济的思想演进是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而后者对前者的推进又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显然,对当代中国法治经济作一个思想史的回顾和分析,是有特定学术价值和现实需求的。本文分三个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为导论,即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法治经济”的概念与定义;研究的过程与综述;研究方法;论文构架;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等几个方面。第二部分为正文,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二章: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的先行思想资料。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思想虽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逐渐形成和丰富的,但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它作为一种中国经济现代化转型时期的思想和理论成果,本质上是对中外相关先行资料的继承、反思和创新。本章所分析的先行思想资料主要有两类:其一、西方古典经济学创建以来的相关理论阐述;其二、中国古代思想遗产和现代学者的反思。第三章: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的思想引领。本章以时间为主线,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人关于法治经济问题的论述进行系统归纳,通过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人在不同时期提出的相关论述,突出其对中国法治经济建设的重要思想贡献,结合40年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的梳理,凸显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促进中国法治经济发展方面的宝贵经验和历史功绩。第四章: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的理论探索。本章主要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在法治经济方面的理论成果,重点分析评价具有代表性的杜润生、吴敬琏、江平、钱颖一等人的理论创见。他们的研究涉及法治经济的基本内涵、实现法治经济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如何推进法治经济的建设,如何解决法治经济推进过程中的问题,等等,他们的论述体现了中国法治经济理论研究的探索进程和学术水平。第五章: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的实践及思考。本章从实践的角度对市场化中国法治经济的推进进行考察,并作出若干理论和思想层面的分析。这些考察包括经济方面和法律方面的,前者如行政干预对经济运行的困扰、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市场价格机制的失灵、财税体制改革的迟缓、政府职能转变的减速等,后者如物权法的实施、民众对自身权益的诉求等。在此基础上,对学术界相关的对策研究进行梳理,并提出本文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和形成的几点看法。第三部分为结论,即第六章。对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法治经济思想进行总结,概括其主要内容和特点,得出若干研究结论,并展望其理论发展的路径和前景。本文所研究的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思想,内容丰富,主要包括:(1)通过对计划经济效率低下和市场经济发展优势的比较,作为一种取代政府集权的制度形式,逐渐形成和初步构建了由现行资料、思想引领、理论探索和对策思路组成的可供研究的基本框架;(2)当代中国法治经济的推进具有具体的国情特点和体制转型的阶段特征,因此,如何把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法治规范结合起来,如何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法治经验,用于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构成了决策层和理论工作者关注的重点;(3)作为一个经济学和法学互相交叉的研究对象,如何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进程结合起来,如何把立法和执法结合起来,也是人们讨论较多的问题;(4)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治理模式及其观念进行了深刻反思,使人们认识到树立全民法治经济意识和推进法治经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等等。本文认为,就推进当代中国法治经济思想的探索和实践而言,科技进步、扩大开放和观念转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基础理论问题上的创新突破尤为关键。例如,怎样认识和处理好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和法律对经济运行的规范之间的关系?怎样阐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等。对此,本文选择《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房地产调控等个案展开分析,意在解剖麻雀,以小见大。显然,只有在重大理论问题上取得进展,法治经济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实施才能更顺利地推动。此外,在着力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方面,在切实加强执法力度方面,也都需要提出新的思路,出台新的举措。但尽管任重道远,推进法治经济是中国未来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在其中,法治经济思想的丰富和深化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

张守文[4](2018)在《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法的制度变迁》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分别引发了大规模的制度变迁,其中经济法的制度变迁尤其值得关注。基于"改革开放—制度变迁—经济法"的分析框架,从分配关系和涉外关系调整的视角,可以发现我国的经济改革带来了从"分配—产权型"转为"产权—分配型"的制度变革,形成了从"以政策为主"向"以法律为主"、从"短期促进"向"短期促进与长期保障相融合"的制度变迁;同时,经济法在推进对外开放、融入更多国际通例的过程中,其所调整的涉外经济管理关系也渐变为涉外经济调制关系。经济法制度的成长与中国的法制建设和法治发展密不可分,只有不断融入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并在政策性与法定性、确定性与变易性、统一性与分散性的平衡中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经济法才能在制度变迁中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王昱蘅[5](2014)在《俄罗斯法制经济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俄罗斯政治、经济、法律状况的运行,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俄罗斯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使用法律法规对市场经济进行调节和规范。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法制经济运行情况对俄罗斯乃至我国和国际各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课题从法制经济的理论基础出发,明确法制经济的概念和内涵,理清市场经济和法制经济的关系,进而从俄罗斯法制经济和市场体制、俄罗斯法制经济的发展现状、成果与效应评估等方面来论述俄罗斯法制经济状况,找出俄罗斯法制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俄罗斯法制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从而对我国法制经济运行给予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刘莹[6](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普法教育之嬗变》文中认为自1986年我国实行普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普法教育已经走过了二十六年。我国普法教育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经历了以宪法普及为先导的启动时期、市场经济法律普及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时期、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的高潮时期之后,进入了权利至上的全面提升时期。通过五个普法“五年计划”的开展,我国普法教育实现了从常识性普及、知识性传授、法律意识的培养到法律素质提升的转变;实现了由行政手段管理向由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我国普法教育的发展历史是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普法教育中每一次对象、内容、目标的改变都对应着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重心的转移。普法这场初衷为“将法律交给十亿人民”的法制工程是史无前例的,也是声势浩大的,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现象和法律现象,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模式,利用这种模式普法的优势在于能快速的集中的进行法律常识的普及以及法律知识的讲授,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模式确实为我国公民学习法律、知晓法律提供了平台,也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普法教育的发展和深入,“政府主导型普法”的弊病逐渐暴露出来,普法主体工作热情不高、群众参与度不高、普法实效性不强等种种问题的出现严重束缚了我国普法教育的发展,甚至还一度使其进入了“滞缓期”,其中,实效性问题更是成为困扰普法教育的“顽疾”所在。诚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普法教育的主体对自身定位的错误,导向型主体与主体性主体发生了功能性的错位;普法客体呈现多层次发展的趋势,其中,青少年和领导干部一直都是普法的重点对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和城市流动人口的普法教育正逐渐成为难点问题,这些群体的存在,使普法教育的任务更加繁重,对普法的针对性要求更强;普法教育的传统载体正在遭受冲击,现代载体的强势介入使得传统载体在实效性方面显得后劲不足;普法教育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复杂化的媒介环境对普法内容的辨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虚拟化的生活环境要求对普法内容进行新的拓展。解决以上问题以及实效性问题的关键仅仅依靠对普法的方式或者方法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那只是治标之法而不是治本之方,普法教育仍然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应该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换言之,正是因为在普法教育中忽视了对“人”的因素的研究,才会导致普法教育实效性难以提高的问题。人是有各种需要的综合体,人的需要是人一切行为的基础。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人的需要决定了普法教育的接受度和参与度。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为指导,普法教育应在尊重人的需要基础上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基础上注重对新普法方式的开发和运用;在遵循人的需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社会“公正”价值的实现,增强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感并最终实现普法教育的实效性的提高。本论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入手,创造性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理论与普法教育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只有实现普法教育主体的功能性互补、客体的多层次结合、载体的历史性统一、环体的突破性变迁才能形成合力,推动普法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研究采取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从历史演变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普法教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各个阶段普法教育的不同重点,首次将普法教育的历程进行了划分。在结合成都市普法教育实践和全国普法工作的情况的基础上对各时段普法教育的内容和显着特点进行了概括和分析。通过对各时期普法教育主体、客体、载体和环体所呈现的新特点的分析,提出在今后的普法教育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法律素质的提升、法律认同感的强化以及对人的需要的尊重。

张庆盈[7](2011)在《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探索中国文化产业法制理论的前提下,研究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法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并借鉴国外文化产业法制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的新情况,提出了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中国文化产业法制是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探讨文化产业法制的基本理论,首先回答文化产业法制的理论依据。之所以加强文化产业法制建设,源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这一基本认识。而成熟的市场经济又是“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共同起作用的混合经济制度。市场原本就有缺陷,市场也可能失灵,当市场失灵的情况出现,政府的干预调控就是不可缺少的了。市场为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国家干预管理必不可少,其中重要的手段就是法制。于是就有了文化产业包括立法、执法、司法三大主要环节的法制体系。这一法制体系是整个社会法制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制度保障。在以上讨论基础上,文章转入实证研究,考察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立法、执法、司法的现状,侧重分析了法制进程和已取得的主要成果,改革开发以来,中国文化产业法制主要经历了以规范管理为主的探索阶段(1978年—2000年)和以促进发展与保障权利为主的发展阶段(2001年-)。在探索阶段,其成绩主要是通过立法建立文化市场、允许“双轨制”运行、推进社会资本准入、规范文化内容与市场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许可证制度。在发展阶段,通过制定、修改和废止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速培育市场主体,文化企业的所有制准入政策更加灵活;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走出去;运用金融和税收杠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引导,并采取若干措施引导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等等,初步形成了一批法律法规制度文本。从执法、司法上看,也开始探索建立相应机制的步伐。对国外特别是文化产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法制的情况、主要经验和可资借鉴的方面进行了讨论,归纳了重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视内容创意核心产业、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开发、重视文化产业结构提升、重视文化产业主导行业等六条基本经验。国外文化产业通过立法确认经营性文化的产业地位,立足于产业的市场运作机制;重视文化产业宏观管理,强化战略谋划,通过立法确立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引导和扶持政策;重视科学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引擎作用,通过立法促进高新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鼓励文化产业创意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支持文化产业链的发育;通过立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维护文化经营者的权益,创造良好市场环境;通过立法支持鼓励本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占领国际文化市场的更大份额;通过立法实施文化保护,维护本民族优良文化传统,抵御文化霸权主义,保护国内市场,重视国家文化安全。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应借鉴这些做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章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涉及文化产业的内容及其与我国文化产业法制相关的事项进行了梳理,讨论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面临的问题以及文化产业规制应当解决的新课题,主要是要利用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推动文化产业资源市场配置的改革,促进中国文化产品走向国际文化市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接轨当中,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必须从中国文化产业起步阶段的现实出发,注重保护民族文化产业,有步骤、讲策略地开放国内文化市场,有选择、有区别地引进外资,在传媒,特别是广播电视网络传媒产业领域应慎之又慎。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接轨,国内文化产业规制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包括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扩大文化交流等,但是必须确保国家文化安全,这是国家核心利益的大事。文章随后指出了我国文化产业立法、执法、司法和整体法制建设中存在的诸多主要问题,立法上的主要问题是文化产业法律位阶不高、文化产业规章质量不高、文化产业立法重管理轻保障、文化产业立法滞后。执法上的主要问题是政企不分、管办混淆;政出多门、权责不清;忽视程序、缺少监督。司法上的主要问题是司法独立性和中立性有待加强、司法体制和审判方式有待改革、非诉讼手段解决纠纷有待推进、对侵权的打击有待加强等。文章最后部分,针对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法制的有益经验,提出了我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的总目标和任务。我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的总目标是: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与趋势,借鉴发达国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经验,从中国国情出发,加强和完善文化产业立法、执法、司法体系,形成健全的文化产业法制保障环境,推动文化产业成长、壮大、可持续发展。从立法角度说,文化产业法制体系建设包括三个层次的目标。一是根据《宪法》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法,如《文化产业促进法》来作为文化产业法制体系建设的统领性法律。二是制定与《文化产业促进法》配套的各种法律法规,要在文化产业发展主体、文化市场、宏观调控、财产权制度、企业生产经营、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保险与救济、支持公益文化事业等方面明确权利义务与具体措施。三是制定相关规章与实施细则,并制定各地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法制体系。根据此目标,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的重点任务是要进一步提高立法级别、构建文化产业的实体法律框架、建立与完善文化产业法律体系、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等四大任务,同时应当注意转变政府定位,调整规制主体扮演角色;引入立法后评估,减少立法滞后型风险;优化规制行为,积极防范规制机构失灵等三个问题。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跨学科交叉融合、现实性与前瞻性有机结合的原则,运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系统研究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论述,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深入探讨文化产业法制的理论依据、系统进行文化产业法制实证研究以及从建设法治社会高度立意,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文化产业法制建设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措施可行,富有建设性和前瞻性。

莫于川[8](2009)在《政府法制建设三十年研究报告》文中提出目次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政府法制的转型发展第一部分政府法制建设三十年的演进脉络和阶段性特点第一节背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政府法制概况(1949—1978年)第二节政府法制建设起步发展时期(1978—1988年)一、起步发展时期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的基本脉络二、改革开放促动政府法制建设阶段(1978—1982年)三、新宪法指导下的行政权力约束制度起步阶段

陈卫东 莫于川 周海洋 邓建新 莫纪宏 李林 陈汉 王进喜 王萍 侯国云 湛中乐 高旭晨 柳华文 邱本 胡利玲 刘银良 胡水君 王磊 程荣斌 李勇 汪劲 于飞 金英杰 竺效 常纪文[9](2008)在《我们,与法治同行》文中认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要?

张明新[10](2006)在《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之路及其中国意义——从两本译作谈起》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改革对社会经济政治深层次问题的触及和暴露,与经济改革相匹配的其他社会制度环境的构建和完善已被提出并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即以法律制度而言,先在法律学术界,后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其

二、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2 相关概念解析
    0.3 研究现状分析
        0.3.1 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0.3.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0.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1章 体系生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形成背景和过程
    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背景
        1.1.1 时代背景:世情、国情与党情出现新变化
        1.1.2 历史镜鉴: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的深刻反思
        1.1.3 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1.1.4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经济民主思想
    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
        1.2.1 酝酿萌发阶段
        1.2.2 积极探索阶段
        1.2.3 初步形成阶段
        1.2.4 成熟完善阶段
第2章 制度保障: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民主
    2.1 所有制与经济民主
        2.1.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民主内涵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民主
        2.2.1 经济主体的基本含义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
        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民主内涵
    2.3 分配制度与经济民主
        2.3.1 重新确立物质利益原则
        2.3.2 对按劳分配原则的拨乱反正
        2.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经济民主内涵
第3章 基本任务:经济管理民主化
    3.1 经济管理民主化的提出
    3.2 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
        3.2.1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原则
        3.2.2 “民主集中制”原则
        3.2.3 “权、责、利相统一”原则
        3.2.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3.2.5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原则
    3.3 宏观经济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3.3.1 给政府分权:处理好党政关系
        3.3.2 给地方分权:处理好上下关系
        3.3.3 给企业分权:处理好政企关系
        3.3.4 给集体经济组织分权:处理好政社关系
    3.4 企业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3.4.1 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3.4.2 让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第4章 关键环节:经济决策民主化
    4.1 经济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4.1.1 经济决策在党和政府决策中的地位
        4.1.2 经济决策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1.3 经济决策的重要作用
    4.2 经济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3 经济决策民主制定
        4.3.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决策制定的必要条件
        4.3.2 群众路线:经济决策制定的基本方法
        4.3.3 民主集中制:经济决策制定的重要保证
    4.4 经济决策民主执行
        4.4.1 “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经济决策执行的动力之源
        4.4.2 “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经济决策执行的必然选择
        4.4.3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经济决策执行的重要原则
    4.5 经济决策民主检验
        4.5.1 “实践”:经济决策检验的唯一标准
        4.5.2 “三个有利于”:经济决策检验的具体标准
第5章 实践成效: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
    5.1 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的变迁
        5.1.1 计划体制时期行政调控下的生产
        5.1.2 改革开放后生产向自主经营的转变
    5.2 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的变迁
        5.2.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拨下的交换
        5.2.2 改革开放后交换向市场配置的转变
    5.3 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变迁
        5.3.1 计划体制时期平均主义下的分配
        5.3.2 改革开放后分配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转变
    5.4 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的变迁
        5.4.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节下的消费
        5.4.2 改革开放后消费向适度可持续的转变
第6章 理论解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和特点
    6.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
        6.1.1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
        6.1.2 中国共产党:经济民主的领导核心
        6.1.3 发展生产力:经济民主的物质前提
        6.1.4 人民自主:经济民主的价值诉求
        6.1.5 人的全面发展:经济民主的终极目标
    6.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
        6.2.1 坚持经济与民主的统一
        6.2.2 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6.2.3 坚持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
        6.2.4 坚持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
        6.2.5 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6.2.6 坚持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
第7章 现实观照: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7.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理论价值
        7.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7.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
    7.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实践价值
        7.2.1 进一步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
        7.2.2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管理民主化进程
        7.2.3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决策民主化进程
        7.2.4 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2)法治与改革:1978—2018年法律制定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及相关述评
        (一) 国外学者的研究
        (二) 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结构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法治与改革及法律制定释义
    第一节 法治与改革的意义阐释
        一、法治的内涵
        二、改革的内涵
        三、法治、改革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第二节 法治与改革的辩证关系
        一、法治与改革相辅相成、互为条件
        二、法治与改革之间的张力
        三、法治与改革的对立统一
    第三节 法律制定的释义
        一、法律制定概念的界定
        二、法律制定的法理价值
        三、法律制定与立法及法律创制、制订、拟走的关系
第二章 1978—1992年:法律的制定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法律的制定
        一、改革开放的开启
        二、法律制定:改革为先导
    第二节 制定的法律:改革开放的保障
        一、制定的主要法律
        二、改革开放初期法律制定的特点和成就
        三、法律制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社会秩序法治观
        一、社会秩序法治观:以社会秩序为中心
        二、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改革先行,法治保障
第三章 1992—2012年:法律的制定指引改革开放
    第一节 改革的重新启动和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
        一、法律制定的改革背景:发展布局由“三位一体”转向“四位一体”
        二、法律制定的法治建设背景:从“法制”到“法治”
        三、深入推进改革时期法律制定的目标
    第二节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时期制定的法律
        一、制定的法律:为改革的推进保驾护航
        二、改革深入推进时期法律制定的特点、成就
        三、法律制定需要改进的方向: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第三节 经济法治观
        一、经济法治观:法治在于指导和保障经济建设
        二、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改革为主,法治指引
第四章 2012年以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法律制定
    第一节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法治与改革
        一、法律的制定迎来历史的转折点
        二、新时代法律制定的使命和历史任务
        三、从“有法可依”到“良法善治”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重点领域的法律制定
        一、制定的法律:良法善治的根基
        二、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法律制定的特点与成就
    第三节 新时代的治国方略法治观
        一、新时代的法治观: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二、治国方略法治观: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三、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法治引领改革,改革推动法治发展
第五章 新时代法治与改革的良性互动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二、改革开放40年中国法治的转向
        三、新时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任务
    第二节 法治与改革良性互动的新时代进路
        一、正确处理新时代法治与改革的关系
        二、在法治引领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完善法治
    第三节 新时代法律制定的面向
        一、新时代法律制定应处理好三对关系
        二、新时代法律制定的价值目标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界定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问题和界定
        三、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 相关的学术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起点:当代中国法治经济的实践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与构架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构架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的先行思想资料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家的法治经济思想
        一、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思想
        二、亚当·斯密论法治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三、李嘉图、萨伊、穆勒的法治经济思想
    第二节 20 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家的法治经济思想
        一、米塞斯、哈耶克的法治经济思想
        二、欧根的法治经济思想
        三、弗里德曼、布坎南的法治经济思想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经济治理思想及其反思
        一、以法家理论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经济治理思想
        二、梁启超、严复对经济自由和传统经济思想的宣扬和分析
        三、顾准的市场经济洞见及其历史反思
第三章 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的思想引领
    第一节 邓小平对法治经济的倡导
        一、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念
        二、邓小平论用法律手段处理经济问题和加强法制
        三、从政治体制改革和反思历史的高度谈推进法治建设
    第二节 胡耀邦、彭真的相关见解
        一、胡耀邦的经济改革主张和法治理念
        二、彭真的法治经济见解
    第三节 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法治经济论述
        一、江泽民的法治经济论述
        二、胡锦涛的法治经济论述
        三、习近平的法治经济论述
第四章 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杜润生在农村改革主张中的法治经济理念
        一、对农村经济的思考和改革主张
        二、法治经济理念的凸显
    第二节 张维迎、钱颖一学术研究中的法治经济见解
        一、张维迎对企业产权的研究
        二、钱颖一论法治与市场、政府的关系
    第三节 吴敬琏经济改革理论的市场取向和法治关切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理论探索
        二、呼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并行的法治建设
    第四节 江平对法治经济的理论研究和框架设计
        一、对法治经济的理论研究
        二、对法治经济的框架设计
        三、对法治经济和法治国家的理性追求
第五章 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的实践分析及对策思考
    第一节 当代中国法治经济实践中的问题(经济方面)
        一、政府职能转变问题
        二、市场机制扭曲问题
        三、经济利益固化问题
        四、贫富差距扩大问题
        五、财税政策改革问题
    第二节 当代中国法治经济实践中的问题(法律方面)
        一、迫切需要制定一部《民法典》
        二、贯彻实施好物权法制度
        三、加快培育遵守契约的法治环境
    第三节 关于推进法治经济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技术进步对法治经济具有的推进作用
        二、扩大开放对法治经济形成的倒逼机制
        三、文化观念对法治经济制度演进的长远影响
        四、理论创新是完善法治经济的当务之急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对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思想的总体考察
    第二节 对推进法治经济建设的若干思考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4)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法的制度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与问题
二、经济改革引发的制度变迁:基于分配关系调整的视角
三、对外开放引发的制度变迁:基于涉外关系调整的视角
四、法制建设、法治发展与经济法制度的成长
    (一)经济法制度成长历程的基本观察
    (二)基于法制建设和法治发展视角的观察
        1. 从法制建设看经济法制度的成长。
        2. 从法治发展看经济法制度的成长。
        第一,制度供给与法定原则的平衡。
        第二,确定性与变易性的平衡。
        第三,统一立法与分散定制的平衡。
五、结语

(5)俄罗斯法制经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分析框架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法制经济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法制经济的概念
        一.“法制”与“法治”
        二.法制经济概念的内涵
        三.对“法制经济”认识的误区
    第二节 法制经济的理论基础
        一.综合经济法论
        二.“纵横统一”论
        三.经济行政法论和纵向经济法论
        四.国家干预论
        五.干预政府论和创设市场经济论
        六.形成合力的理论
    第三节 “法制经济”和“市场经济”关系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二.市场经济要求实行法制经济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罗斯法制经济与市场体制
    第一节 宪法中关于经济体制的确认
    第二节 依法对私有财产的确认与保护原则
        一. 私有化相关法案与私有化主要进程
        二. 国企私有化
        三. 土地私有化
    第三节 依法建立的市场经济框架
        一. 中央(联邦)和地方(联邦主体)的管理权限
        二. 财政部和央行的关系及各自的权利与责任
        三. 政府的经济管理、干预权限、范围与自由竞争的领域
        四. 总统、总理和市长、州长的权利与责任
        五. 对经济活动的法律监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罗斯法制经济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俄罗斯各个领域的立法情况
        一. 财政预算与执行
        二. 金融方面
        三. 土地方面
        四. 矿产方面
        五. 林业方面
        六. 反垄断方面
        七. 外国投资方面
        八. 经济特区方面
    第二节 俄罗斯市场经济中的法律原则和法律秩序
        一.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
        二. 公平交易原则
        三. 依法从业原则
        四. 依法管理原则
        五. 社会保障的法律依据
        六. 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法律原则
        七. 加入WTO后融入国际经济法体系
        八. 国家依法进行宏观经济调节
        九. 依法调节各种经济纠纷和经济案件
        十. 依法论证、审议各项规划
        十一. 在对外经贸合作和利用外资方面均依法进行
        十二. 依据承诺践行世贸组织规则
    第三节 在法制经济框架下取得的经济成果
        一. GDP增长情况
        二. 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三. 从短缺经济到商品供应充足
        四. 财政收入中预算赤字大幅减少
        五. 对外贸易额增长
        六. 外汇储备增加
        七. 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八. 失业率下降
        九. 人均住房面积增加
        十. 人口出生率健康增长
        十一. 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
        十二. 科技教育投资大幅增加
        十三. 利用外资不断增长
        十四. 国防开支增加,军事现代化步伐加快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罗斯法制经济的成果与效应评估
    第一节 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一. 国家管理经济职能的转变
        二. 企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三. 社会资源配置趋向合理
        四. 收入分配方式的转变
        五. 生产质量和效率提高
        六. 财政体制的转变
        七. 贷款利率调整方式的变化
        八. 对外经济合作的转变
    第二节 经济由无序、混乱走向法制轨道
        一. 相应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
        二. 政府和企业转向以法律为基本准则
        三. 对各种投机、欺诈、腐败的经济行为依法进行惩处
        四. 对国家、企业、个人的正当权益依法进行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罗斯法制经济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俄罗斯法制经济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依法纳税意识差,存在灰色经济
        二. 契约意识差,频繁违约
        三. 诚信意识差,信誉度低
        四. 公平意识差,欺诈现象频发
        五. 腐败问题严重
        六. 政府有关部门随意解释法律规则
        七. 执行部门与违法者联合破坏市场法律秩序
        八. 中央法律与地方法律时有冲突
        九. 法律调节的公正性不能保证
        十. 部分市场经济法律不完善
    第二节 主要原因分析
        一. 经济转型后经济法律观念未能转变
        二. 监管机制没有有效发挥作用
        三. 中央对地方部门的约束力较弱
        四. 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俄罗斯法制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重大经济决策要以法律作为先决条件
    第二节 通过经济杠杆减少行政干预
    第三节 完善立法体系
    第四节 政府要加强执法公信力度
    第五节 法制经济要建立诚信意识
    第六节 法制经济要根治腐败行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普法教育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宪法为先:中国普法教育之启动
    2.1 中国普法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2.1.1 变革之志:建国初期中国法制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2.1.2 “文革”之殇:“无法无天”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
        2.1.3 改革之新:邓小平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的提出
    2.2 中国普法教育的全面启动
        2.2.1 中国普法教育兴起的时代背景
        2.2.2 中国普法教育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2.3 治道选择与法制话语的兴起
        2.3.1 治道转型期的文化博弈对普法教育的影响
        2.3.2 中国法制语词探源与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2.4 小结:“把法律交给十亿人民”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3章 法制经济:中国普法教育之展开
    3.1 市场经济与法制的关系
        3.1.1 市场:推动法制进程的导向器
        3.1.2 法制:实现市场有序的保护伞
        3.1.3 实质:市场经济亦即法制经济
    3.2 中国普法教育的快速发展
        3.2.1 中国普法教育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3.2.2 中国普法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
        3.2.3 中国普法法制宣传的全面展开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法律的制定与普及
        3.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法律的制定
        3.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立法倾向分析
        3.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的制定对普法教育的影响
    3.4 小结:普法教育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
第4章 依法治国:中国普法教育之中心
    4.1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与中国普法教育的稳定推进
        4.1.1 从法制到法治的飞跃:中国法制建设思想的新突破
        4.1.2 中国普法教育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提出
        4.2.1 从发展到整顿:对市场经济秩序的调整
        4.2.2 从无限到有限: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2.3 从道德约束到制度约束:对执法队伍的依法管理
        4.2.4 从数量到质量:立法领域的“量变”与“质变”
    4.3 中国法治系统工程中的普法教育
        4.3.1 中国普法教育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4.3.2 普法教育在法治系统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4 小结:依法治国的实施对中国普法教育的推动
第5章 权利至上:中国普法教育之提升
    5.1 中国普法教育之转型
        5.1.1 中国普法教育之观念转型
        5.1.2 中国普法教育之目标转型
        5.1.3 中国普法教育之方式转型
        5.1.4 从信用经济的构建看道德教育与普法教育的结合
    5.2 权利与权力:中国普法教育之本质
        5.2.1 普法的重要前提:公民权利保护的立法完善
        5.2.2 普法的首要目标:国家权力行使的法律约束
        5.2.3 从强制拆迁事件的发生看权利与权力的博弈
    5.3 物权与人权:普法教育之提升
        5.3.1 物权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
        5.3.2 人权保护: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与归属
        5.3.3 以人为本:中国普法教育的全面提升
        5.3.4 食品安全事件所折射的民生立法和制度疏漏
    5.4 小结:普法教育的新功能发挥
第6章 中国普法教育之检视与展望
    6.1 对中国普法教育之检视
        6.1.1 导向与参与:普法主体的功能性互补
        6.1.2 重点与难点:普法客体的多层次结合
        6.1.3 差异与整合:普法载体的历史性统一
        6.1.4 改变与拓展:普法环体的突破性变化
    6.2 对中国普法教育之展望
        6.2.1 普法教育的认识高度
        6.2.2 普法教育的认同维度
        6.2.3 普法教育的人文向度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文化产业法制基本理论
    第一节 文化产业法制概念
    第二节 文化产业法制理论基础
    第三节 文化产业法制体系
第二章 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的状况
    第一节 中国文化产业立法沿革
    第二节 中国文化产业执法现状
    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司法实践
第三章 国外文化产业法制建设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文化产业法制的有关情况
    第二节 国外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的主要经验
    第三节 国外文化产业立法的若干启示
第四章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中国文化产业法制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涉及文化产业的内容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中国文化产业法制
第五章 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中国文化产业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中国文化产业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司法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的目标任务
    第一节 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的目标
    第二节 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的任务
    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D]. 孙贵林. 湘潭大学, 2020(12)
  • [2]法治与改革:1978—2018年法律制定的实践研究[D]. 李涛.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3]市场化进程中中国法治经济思想研究[D]. 魏华.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1)
  • [4]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法的制度变迁[J]. 张守文. 法学, 2018(08)
  • [5]俄罗斯法制经济问题研究[D]. 王昱蘅. 黑龙江大学, 2014(08)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普法教育之嬗变[D]. 刘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7]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问题研究[D]. 张庆盈. 山东大学, 2011(07)
  • [8]政府法制建设三十年研究报告[J]. 莫于川. 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 2009(00)
  • [9]我们,与法治同行[N]. 陈卫东 莫于川 周海洋 邓建新 莫纪宏 李林 陈汉 王进喜 王萍 侯国云 湛中乐 高旭晨 柳华文 邱本 胡利玲 刘银良 胡水君 王磊 程荣斌 李勇 汪劲 于飞 金英杰 竺效 常纪文. 法制日报, 2008
  • [10]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之路及其中国意义——从两本译作谈起[J]. 张明新. 外国法制史研究, 2006(00)

标签:;  ;  ;  ;  ;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