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

一、中国银行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1](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认为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戚瀚英[2](2020)在《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金融科技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同时,金融科技带来的“鲇鱼效应”开始改变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也相应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对银行业的发展及其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有研究认为金融科技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程度甚至具有过度竞争的趋势;也有研究认为金融科技会加大银行业的市场垄断势力而限制市场竞争。对此,论文将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重点分析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的影响方向以及程度,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首先构建了金融科技的三维概念范畴,在银行业市场结构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金融科技技术层面、功能层面、机构层面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的三维度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金融科技不同层面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具体影响机制。接着,论文根据机制分析得出相应的模型假设,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最后,论文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探讨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在金融科技影响下所产生的问题,由此提出金融科技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推动金融科技与银行业更好地融合、改进银行业监管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在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研究中,论文分析得出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集中度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金融科技在技术层面改变银行成本结构影响市场集中度;二是在业务功能层面通过改变产品模式影响市场集中度;三是通过机构层面新兴金融科技企业的进入影响银行机构市场份额分布。在此基础上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一是金融科技技术在银行业的创新发展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显着的正U型关系,即在前期金融科技繁荣发展初期,技术发展有降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效果,到后期开始逐步起到技术集中的作用,这之中监管加强也有一定的作用;二是金融科技的金融功能和机构发展对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显着负向作用,同时还有显着的业务异质性,即对存款业务的影响程度显着更大。在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影响研究中,本文分析得出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金融科技在技术层面通过改变进入的成本结构来影响潜在进入者的壁垒;二是在业务层面通过银行业价值链分解改变潜在进入者面临的产品差异化壁垒。在实证检验中采用155家商业银行个体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一是金融科技通过金融业务创新发展显着降低了银行业进入壁垒,银行业准入监管强度过高时会削弱金融科技功能层面创新发展对进入壁垒的降低作用,而监管强度较低时,这种削弱作用会逐渐消失;二是金融科技降低进入壁垒存在异质性,城市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在进入壁垒降低过程中受到冲击更大,所有银行存款业务受到的潜在竞争冲击也显着更大。在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影响研究中,本文以金融科技的功能层面为主要分析维度进行机制分析。金融科技以技术和企业为载体,通过功能层面对银行业市场中产品差异化产生影响。此处同样运用155家商业银行个体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科技通过功能层面的创新发展显着提升了银行机构本身的产品差异化水平,并且在不同种类银行间具有显着异质性,比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品差异化程度增加水平显着更高,明显高于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进一步对当前中国银行业市场在金融科技多方位冲击下产生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一是金融科技推动下银行业存在技术集中或垄断的可能性。二是金融科技在加剧银行业存款或“类存款”业务竞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定竞争乱像。三是金融科技影响下,中小银行在竞争中普遍处于劣势地位。四是在监管方面存在银行业竞争性监管较为薄弱和监管内容有空白等问题。由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构建了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三维度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使得当前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影响研究变得更为系统。本文运用市场结构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经济学理论,重点构建了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技术、功能和机构三个层面出发探讨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不同方面的影响机制。第二,专门研究并定量分析了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的影响机制与效应。已有研究更多关注市场结构中的市场集中度,并且采用的方法多为定性分析。本文在深入分析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不同方面的理论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模型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更加客观地认识并理解了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第三,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具有新意。本文较有新意的研究结论可提炼总结为三方面:一是金融科技影响下银行业存在技术垄断的可能性;二是相对贷款业务,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存款业务领域的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大;三是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过程中,中小银行受到的竞争冲击更大。结合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可发现当前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竞争性监管较为薄弱。本文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和问题,主要从金融科技和银行业的融合发展、中小银行转型、金融科技监管、银行业竞争性监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金川[3](2020)在《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文中指出纵观历史上曾出现的五次并购浪潮,银行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不仅为产业并购创造了条件,自身并购活动也在蓬勃发展,推动全球银行业不断壮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金融快速发展,各国政府采取较为宽松的金融管制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创新,银行间的资本逐步集聚,并购事件层出不穷,并购数量与并购规模屡创新高。目前,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发展尚显稚嫩,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相比,并购的规模、数量、复杂程度等方面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跨国并购的全过程面临的风险无论从复杂性、多样性,还是对结果的影响程度都远甚于国内并购。因此,作为中资银行,在跨国并购中如何有效地评估、预警各种风险,如何提升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和并购质效,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现有文献对银行并购,以及与并购相关的风险方面研究已经非常丰富,大量研究的重点比较集中于银行并购动因、绩效水平、风险识别和量化、风险防控等方面,而且许多传统的理论研究更偏重于考察东道国的主权信用风险和政治风险等,无法覆盖影响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全面风险因素。新形势下中资银行面临着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形势,随着国际投资保护主义的兴起、危机之后全球银行业的深刻调整,许多新问题的出现都需要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回应。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以及知名风险评估机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纳入影响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特色因素——双边关系和行业风险,构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36个二级指标在内的中资银行跨国并购风险指标体系,进一步拓展了跨国并购风险理论的内涵。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的动态赋值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增加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解释力。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量化跨国并购风险,并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风险预警模型,结合人工智能的算法,实现跨国并购风险的动态预警,较大程度减少人为主观判断的误差和局限性。研究的主要发现:(1)中外银行业在跨国并购的动机、战略、主体和支付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中资银行的跨国并购在政策支持和实践发展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离不开内外部动因的驱动。(2)双边关系和行业风险对跨国并购综合风险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是构成中资银行跨国并购风险的重要因素。五个子风险对综合风险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双边关系、行业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3)中资银行跨国并购风险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其中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双边关系风险较高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新兴经济体,而风险较低的国家则主要以欧洲、大洋洲、北美洲等发达经济体为主,但是行业风险的评估结果则相反,新兴经济体的银行业的整体风险要小于发达经济体。跨国并购综合风险从大到小依次是南美洲、非洲、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4)从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维度来看,以高收入国家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风险较低,新兴经济体的风险较高,跨国并购的综合风险与国家发展水平呈负相关的关系。(5)从2017年的预警结果来看,政治格局变化及政策的不确定性、全球投资保护主义的抬头、地缘政治因素、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与东道国双边关系、全球银行业的行业风险及竞争格局的改变等因素都对中资银行实施跨国并购产生了较大影响。

周茜[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1978-2017)》文中认为本文以金融监管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过程。1978-2017年,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1978-1992年“一行”集中监管时期、1992-2003年“三足鼎立”分业监管时期、2003-2017年“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时期。1978-1992年“一行”集中监管时期,监管主体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客体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方式为现场稽核。1978-1992年集中监管体制的效率体现在:在集中监管基础上,我国金融业获得较好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效率有所下降,金融机构资产增加的速度快于中国人民银行机构数量和职工人数增加的速度,全国各地监管资源配置差异较大。集中监管体制的特征是:初步实现机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权力逐渐扩大;金融监管的协调发生在中国人民银行内设部门之间。1992-2003年“三足鼎立”分业监管时期,监管主体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客体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方式为现场稽核和非现场稽核。1992-2003年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体现在:金融业不良贷款问题较为突出;在分业监管基础上,我国金融业获得较好的发展;金融业的监管资源以银行业为主。分业监管体制的特征是:继续实行机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权力逐渐缩小;金融监管的协调从中国人民银行的内部转移至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之间。2003-2017年“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时期,监管主体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客体为存款类金融机构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监管方式为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2003-2017年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体现在: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开始下降;在分业监管基础上,我国金融业继续获得较好的发展;金融监管资源配置的效率有所提高。分业监管体制的特征是:机构监管保持不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地位有所提升;金融监管协调的对象主要是“一行三会”。根据这些变化,本文将1978-2017年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特征总结为如下几点:一是我国一直实行的是机构监管;二是中国人民银行在不同的金融监管体制中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是无论是集中监管体制,还是分业监管体制,始终要面临金融监管协调的问题。由此得到的启示在于:我国应当逐步实现功能监管;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作用继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根据金融业的不同特点,实行有区别的监管,不断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何东伟[5](2020)在《电子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 ——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许多传统银行业的发展与变革,改变了银行的营销渠道与竞争方式。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开通电子银行渠道作为提供银行服务的重要渠道,电子银行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银行的渠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银行实体网点为代表的传统银行渠道,另一种是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为代表的电子银行渠道。两种银行渠道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并深刻地影响了银行的发展策略。以电子银行为代表的银行渠道创新对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竞争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并深刻地影响着银行的经营绩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子银行在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银行实体分支机构作为传统银行业的重要渠道,也受到电子银行渠道的冲击和影响。电子银行渠道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以及电子银行渠道与传统银行分支机构渠道之间的关系成为学者与银行经营者关注的热点之一。为了探究银行渠道创新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子银行渠道与传统银行分支机构渠道之间的关系,本论文基于中国银行业的数据从实证角度对电子银行渠道开通的影响因素,电子银行渠道对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跨区域经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以及电子银行对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考察。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估计了衡量银行经营效率的测度模型,探讨了银行渠道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构造了一个电子银行开通决策的理论模型,考察了影响银行开通电子银行的因素。理论模型比较了全国性大银行和区域性小银行的在开通电子银行时的决策过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电子银行决策的因素。为了验证电子银行开通的影响因素,本部分使用中国银行业的网上银行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有序Logit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全国性大银行会率先开通电子银行渠道,银行开通电子银行的决策也会受到已开通电子银行的竞争对手政策的影响。另外,本部分的实证研究发现了电子银行渠道与实体分支机构渠道之间的替代关系。本部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考察了电子银行渠道采纳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从实证角度分析了电子银行渠道对银行效率和风险的作用。本部分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别估计了银行的利润效率、成本效率、利息收入效率和非利息收入效率,作为银行经营效率的指标。同时也采用了Z-score、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率等指标作为银行偿付风险、资本充足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指标,分别考察了电子银行对一系列银行偿付风险、资本充足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指标所带来的影响。本部分采用控制函数法考察了电子银行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电子银行的开通能够提高银行的利润效率。尽管电子银行降低了银行的成本效率,但是提高了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效率。因此,银行利润效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非利息收入的增加来提高的。在风险管理方面,电子银行会降低银行的贷款质量,同时也会增加银行的偿付风险。本部分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电子银行与银行绩效研究的文献,并分析了电子银行影响银行风险的传导机制。第三部分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银行业分支网点的整体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类型的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模式和特点。本部分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影响银行跨区域经营选择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在跨区域经营的战略上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另外,资产规模、银行总部与分支机构城市文化相似性、地理距离、分支机构附近城市分支网点数量、分支机构所在城市市场竞争状况等都会影响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决策。本部分研究丰富了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相关文献,从实证角度考察了文化对银行跨区域经营决策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采用工具变量法研究了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本部分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还考察了网上银行的开通对银行地理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区域经营会带来银行利润效率和利息收入效率的下降,但是会带来银行成本效率的提高。然而,跨区域经营对银行的收益和风险没有显着的影响。另外,研究还发现网上银行的开通会影响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强度。银行在开通网上银行后,跨区域扩张的强度会下降。本部分的研究从深入地考察了移动互联时代跨区域经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本文的研究,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要充分认识电子银行渠道对银行未来发展的作用,把握渠道创新的发展方向;第二,注重和防范电子银行渠道发展中的风险;第三,银行需要更多地注重电子银行渠道与实体网点渠道之间的融合。

马微[6](2019)在《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新常态下,积极发挥金融改革的重要作用,扩大和优化金融等软件基础设施的供给,形成高效的金融体系和有效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结构,是从供给侧角度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连续四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并对金融行业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任务做出了总体部署。这为金融助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两者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然而现实是,一方面,中国当前金融运行总体是稳健的,但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存在,金融市场制度尚不完善,直接融资占比偏低,银行间接融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宏观杠杆率居高不下的同时金融风险大量集中于商业银行体系,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也成为制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瓶颈;另一方面,既有文献虽关注到了金融体系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总量层面,鲜有研究从结构层面探讨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性。因此,金融结构如何深化改革,特别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如何有效聚焦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已成为助力中国产业结构成功转型的关键。由此,开展“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的金融结构研究”就成为当下乃至未来盘活中国经济整个一盘大棋的重要问题。本文紧密围绕金融结构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主题,按照“既有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历史演化—现状、趋势及问题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第一,对国内外相关既有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价,为本文的后续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二,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一是从演化规律的视角分析了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特征;二是从产业资本形成、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技术进步三个维度探讨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回答了金融结构为什么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三是构建金融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揭示了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四是从直接、间接和非线性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回答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说,从而为后文影响效应的进一步检验奠定理论基础。第三,从历史变迁的视角,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依次剖析了不同阶段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演化背景、基本特征及其变动方向。第四,从总体上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一是从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和资本市场结构三个层面出发,全面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变,总结出中国金融结构的复杂化趋势;二是从三次产业分布、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主导产业发展四个层面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实际中产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趋势;三是总结了中国当前的金融结构在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第五,构建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2005-2017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一是运用一步系统GMM估计技术对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地区差异;二是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从中小企业成长、技术创新和主导产业发展三个层面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效应的存在性;三是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技术检验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揭示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规律、约束机制及地区差异等问题。第六,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得出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金融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前进态势,提出了金融助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第一,金融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体现为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并通过产业资本形成机制、产业资源配置机制和产业技术进步机制的三层递进机制,促进国民储蓄和资本积累,引导资金优化配置,提升技术创新水平,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第二,中国的金融结构经历了巨大变迁,初步形成了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竞争性银行业结构和复合型资本市场结构,且随着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变,呈现出交叉融合的复杂化趋势和显着的地区差异;中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明显的阶段性变迁,并基本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类型,但同时中国的产业发展还存在着第三产业占比过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匹配,产业结构地区分布不平衡,产业内部结构低端化等结构性问题。第三,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的影响,一是无论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还是资本市场结构,均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的影响,且产业结构的升级受惯性影响表现出了延续性与累积性的特征;二是市场主导型融资结构、竞争性银行业结构和复合型资本市场结构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三是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异。第四,金融结构能够通过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等产生中介效应,从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一是融资结构层面,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确实是融资结构推动产业层次提升的一个重要影响路径;二是银行业结构层面,银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确实会通过阻碍中小企业成长和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而抑制产业结构升级;三是资本市场结构层面,资本市场结构通过助力中小企业成长和技术创新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是成立的。第五,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联,且受到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区别于以往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初步构建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逻辑框架,不同于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总量层面,本文从结构层出发探讨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影响路径与影响效应,厘清了与不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金融结构,进一步丰富了金融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较为深入地剖析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理,本文从产业资本形成、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技术进步三个层面剖析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回答了金融结构为什么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同时探究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间接和非线性影响路径,回答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这对理论界深入认识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第三,弥补了传统金融结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代金融结构呈现出超越传统金融结构理论的复杂化特征,而现有金融结构理论研究并未体现这一内容,本文结合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内生演变,系统阐述了现代金融结构交叉融合的复杂化趋势。第四,较为全面地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不同于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本文在从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和资本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对金融结构进行全景式衡量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直接、间接和非线性三个维度实证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无疑为该前沿研究领域增添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经验证据。

刘盛,刘志云[7](2018)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参与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国际立法研究》文中指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长期以来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则因其本身货币资源的调配者之定位和能够从外部推动关联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特殊性,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洗礼下,成为当前瞩目的焦点。我国参与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国际立法,统筹该领域国际国内两个层面的规则,并形成内外发展之联动,不仅是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趋势、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等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金融机构自身市场竞争力、配合与推进中资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要求,更是协调我国"软实力"和"硬实力",打造我国良好大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际社会的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立法可以包括"国家间立法"和"非国家间立法"(私政府立法)两种类型,前者进展缓慢而后者发展迅速,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正相关关系。参与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国际立法需要政府主体和金融机构主体的共同行动,目前我国政府主体已经开始积极参与该领域规则的实践和构建,而金融机构主体作为一个"理性人",要将承担社会责任这一外在义务变成自觉行为,就必须要与其商业动机相连接。兴业银行在加入赤道原则之后产生的巨大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无疑为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国际立法提供了良好的模范效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对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国际立法应当遵循"国家主体参与"和"金融机构主体参与"的并行路径,而对其具体战略也需要从过去的"积极参与"转变为"参与规则"和"主导规则"并重。同时,应当与时俱进,注重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国际立法和国内立法之间的互动协调,构建一个具有强制性的国际立法和国内立法的常态性互动机制。

胡世超[8](2019)在《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研究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经验证据》文中提出在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利率市场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大大加快,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取消贷款利率下浮限制,2014年11月提高存款利率上限,201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宣布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中国基本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彻底完成,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1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8年第1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该报告指出要推动利率“两轨”逐步合“一轨”。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使其经营模式、业务发展、风控机制等都会产生较大影响。鉴于此,在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的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这是值得重视与研究的问题。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考察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实际状况,度量了商业银行的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对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之间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进行数学建模和实证检验,并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改善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环境,控制银行风险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回顾相关文献并进行述评。最后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系统地回顾了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以及银行风险,为后文相关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是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首先,梳理了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而后度量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指数。第三章是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概述。首先回顾了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历程,并对中国银行业现状进行分析,而后选取中国98家商业银行2007-201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市场结构化的方法,用赫芬达尔指数(HHI)和市场集中率指标(CRN)度量了市场集中度;基于非结构化的方法,用H指数、Boone指数、Lerner指数和经效率调整的Lerner指数度量了中国商业银行竞争程度,以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与竞争程度,并总结样本期内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变化趋势。第四章主要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行为进行测度。首先对商业银行个体风险指标进行度量。而后回顾系统性风险的相关文献,并对四种系统性风险的方法即三种ΔCoVaR的方法与MES的方法,进行建模及实证比较研究。第五章主要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个体风险之间的关系。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个体风险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述评,然后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最后使用系统GMM的方法,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个体风险之间的关系。第六章主要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系统性风险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述评,然后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最后使用系统GMM的方法,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结论与政策建议。对文章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若干研究结论。并根据市场竞争与银行风险的状况和相互作用关系,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显着成就。并且还发现利率市场化指数在危机期间不断波动,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而危机过后,利率市场化指数便呈现出快速上涨之势。这一变动情况与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相关政策的动态调整基本符合。第二,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呈不断下降趋势,而竞争度从2007到2010年在快速上升而后逐年下降,直到2015年又开始逐渐提升。总体上来讲,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的竞争程度属于垄断竞争水平。此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较强并进一步提升,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下降较为明显,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较为稳定。第三,从2007年起,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而从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来看,2017年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高,其他依次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关于系统性风险,GAS-based-Dynamic Gaussian Copula-ΔCoVaR更能准确地刻画银行间的损失相依性,且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其历史相对较长、资产规模较大,受居民青睐度较高,所以其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相对较低,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相对较高。第四,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竞争度分别与个体风险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主要处于“集中-脆弱”区域与“竞争-脆弱”区域。同时,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竞争度对个体风险的影响,相较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一些。第五,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竞争度分别与系统性风险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且对于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其市场集中度越高,竞争度越大,系统性风险越大。同时,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竞争度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并构建论文框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将商业银行风险分为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分别探讨了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这两类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往文献大多从银行个体风险角度,来研究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本文从银行个体风险、系统性风险两个维度,来表示银行风险,以更全面地研究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且结合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点,从这个视角出发,研究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之间的关系。第二,采用GAS-based-Dynamic Gaussian Copula的方法度量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结合中国上市银行可得数据,在CoVaR的基础上,本文采用GAS-based-Dynamic Gaussian Copula的方法来估计ΔCoVaR,该方法能更好的估计市场之间的动态相关性,以更好地度量系统性风险。此外,结合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点,从实际利率水平、利率浮动幅度、利率决定方式等三个方面,来构建利率市场化指数。第三,研究样本更加丰富和完整。本文选取的样本更加完整,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并且数据统计上也统一了计算口径,进而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本文主要侧重于应用研究,以对现实情况进行实证检验为主,而在理论上的创新较少,仅分析了现有理论,并未在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第二,数据样本时间长度不够,短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可能会影响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朱计[9](2019)在《科盟软件公司战略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理念的提出,在分布式、微服务、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普及应用及国家倡导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Fintech”(金融科技)概念应运而生,基于信息技术支撑的金融创新业务百花齐放,空前繁荣。近年来,不管是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城商行基本都完成了网银、手机APP、微信银行、电子商城、支付平台等典型电子化渠道建设。软件企业作为银行电子化渠道项目的实施方,在其项目需求边界模糊、验收流程严苛、质量标准愈高、要求企业能够主动随需而变,敏锐把握用户个性化特色化需求,持续提供产品与服务创新等不利因素下,与之相矛盾的却是近年来,软件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成本飙升,通过价格战、资本战等恶性竞争手段抢夺市场后,项目结项滞后、利润收益下滑等一系列问题的显现。传统软件企业仅靠规范项目流程、提高产品化程度等内部改革措施,其开源节流的费用已很难达到既定利润要求,也不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案例研究的对象是我国金融软件领域内的一家中小型上市公司,该企业以项目实施和人力外包经营模式的发展困境日益凸显,正处于怎么才能更好实现标准化产品输出和平台化运营,提高整体盈利率的关键阶段。为了应对新兴技术及行业变化所带来的冲击,提升企业利润及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稳步向前发展,审时度势的实施战略转型迫在眉睫。首先,本文从科盟公司当前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和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型做为切入点,通过PEST、SWOT分析工具和波特五力模型,对科盟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及行业竞争趋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战略分析。其次,结合科盟公司近年年报数据和产品优劣势进行战略转型机会判断和战略转型业务抉择、最终形成“银行传统业务市场渗透”、“互联网金融多元化经营”、“银企合作联合经营”、“资源整合投资兼并”的战略转型方案。最后,通过加强治理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培育企业文化、强化执行力、完善奖励机制、打造科学人才梯队、加大研发力度、提升品牌优势的保障制度,确保企业战略的实施。同时,科盟公司作为金融软件行业的代表,其战略转型的选择和实施对中小软件企业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赵丹丹[10](2019)在《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测度和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戳破了资本市场的泡沫,导致信贷规模大幅收缩,造成市场流动性不足。此次金融危机引起了世界各国对系统性风险的关注,系统性风险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传染性特征,在金融危机期间迅速向全球扩散,不仅会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还会阻碍经济的增长和损害社会福利等,对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实体经济都会产生巨大的负外部性效应。近年来,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的国际、国内环境错综复杂。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短期与长期、内部与外部、周期性和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这些挑战都可能会影响中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为避免中长期中国的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的风险,警惕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发生,中国政府近年来多次召开经济金融工作会议,反复强调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中国目前三大攻坚战之首。由此可见,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工作的重点。长期以来,中国的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一直占据主导的地位,并且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和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本文从中国特定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环境出发,以中国的银行业为重点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系统性风险的测度、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和系统性风险的预警等问题。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基于对数正态密度分布函数的广义Edgeworth级数展式,在CCA模型中,引入偏度和峰度项,提出拓展的CCA方法。然后,基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测度了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引入高阶矩的CCA模型具有高度的灵敏性,能够准确地测度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第二,分别采用ΔCo VaR和MES方法测度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以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基于商业银行的股票市场数据,测度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研究结果显示,首先,ΔCoVaR和MES模型测度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比VaR模型测度的更准确,而MES模型测度结果除中国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的结果排序变化较大以外,其余银行的测度结果与ΔCoVaR接近。其次,整体来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要高。第三,分别建立计量回归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首先,建立固定效应回归数据模型研究银行微观特征变量包括银行规模、杠杆率、银行总资产收益率、银行资产质量和银行股票波动率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银行规模的扩大会显着地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而银行总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和股票波动率的提高会显着地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水平,杠杆率的提高虽然增加了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但是影响并不显着。其次,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数据模型研究表外业务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整体而言,表外业务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呈负相关关系,也即商业银行增加表外业务能够显着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水平。通过分组回归,国有商业银行增加表外业务能够显着降低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贡献水平,而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城市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虽然会增加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掉国有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降低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水平,但是影响并不显着。因此,与商业银行不分组回归的实证结果相符。第四,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法和比较分析法,主要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建模,对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和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进行预警研究。首先,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构建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预警模型,并将预警结果与BP神经网络模型和Logit回归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了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预警问题。其次,采用SVM的改进算法,即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研究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预警问题。将实验结果与SVM方法、BP神经网络方法和logit回归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LSSVM方法的预警正确率较高。第五,本文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提出构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维护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此外,本文还从完善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制度措施、加强银行防控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建立科学有效的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外部冲击的风险等方面提出了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政策建议。

二、中国银行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银行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2.1.5 对发展的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2.3 相关文献评述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3.5 历史价值评价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4.3.1 全面对外开放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4.5 历史价值评价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背景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6 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模型介绍
        6.1.3 变量介绍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6.2.1 全样本分析
        6.2.2 第二阶段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析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3 城市商业银行
        6.3.4 农村商业银行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2)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范畴的界定
        一、金融科技的概念与范畴界定
        二、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范畴界定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市场结构理论
        二、银行业市场结构理论
        三、信息技术的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的研究综述
        二、技术创新对银行业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三、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综述
第三章 金融科技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发展
        一、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变化
        二、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变化
        三、中国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变化
    第二节 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
        一、金融科技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二、金融科技业务功能的发展
        三、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
    第三节 金融科技下中国银行业的创新发展
        一、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技术创新的影响
        二、金融科技对银行业业务功能的影响
        三、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组织机构的影响
第四章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一、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要素
        二、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
        三、银行业进入壁垒的构成因素
        四、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构成因素
    第二节 金融科技的要素特征分析
        一、金融科技的技术特征
        二、金融科技的金融功能特征
        三、金融科技的机构组织特征
    第三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分析框架
第五章 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
    第一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机制分析
    第二节 金融科技的量化指标构建
        一、金融科技量化的文献综述
        二、金融科技的量化指标选取
    第三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异质性分析
        一、地区异质性分析
        二、业务异质性分析
第六章 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影响
    第一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机制分析
        一、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经济性进入壁垒的影响机制
        二、金融科技与银行业管制性进入壁垒的关系
    第二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实证模型
        一、银行业进入壁垒的衡量
        二、模型设定
        三、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实证分析
        一、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实证结果
        二、银行准入监管在金融科技影响进入壁垒中的调节作用
        三、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异质性分析
        四、银行业进入壁垒相关问题分析
第七章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影响
    第一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机制分析
    第二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实证模型
        一、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衡量
        二、模型设定
        三、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实证分析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及相关问题分析
        一、研究结论
        二、金融科技影响下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问题分析
        三、金融科技下中国银行业的监管问题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金融科技影响下银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金融科技影响下银行业的监管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三、研究意义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范围
        一、关于银行跨国并购的概念界定
        二、关于银行跨国并购类型的界定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框架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银行跨国并购的理论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三、文献评述
    第二节 银行跨国并购风险理论
        一、跨国并购风险的构成
        二、跨国并购风险的评估
        三、跨国并购风险的预警
        四、跨国并购风险的控制
        五、文献评述
第三章 关于中外银行业跨国并购的比较
    第一节 关于国际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分析
        一、五次并购浪潮的产生
        二、国际银行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特点
        三、典型跨国银行的案例研究:汇丰银行
    第二节 关于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分析
        一、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政策演进
        二、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现状和特点
        三、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
        四、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案例研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
    第三节 关于国内外银行跨国并购的比较
        一、跨国并购的动机
        二、跨国并购的战略
        三、跨国并购的主体
        四、跨国并购的支付方式
第四章 中资银行跨国并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跨国并购的主要风险因素:国内外机构视角
        一、国际机构对风险因素的分析与评述
        二、国内机构对风险因素的分析与评述
    第二节 本文的拓展
        一、新形势下跨国并购风险的新内涵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三、指标体系的构建框架
第五章 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评估
    第一节 数据收集和处理
        一、样本选取
        二、数据来源
        三、数据处理
    第二节 子风险的风险评估
        一、子风险得分的确定:基于因子分析方法
        二、子风险的评估结果分析
    第三节 综合风险的风险评估
        一、综合风险得分的确定:基于熵值法
        二、综合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三、综合风险预警指数的确定
第六章 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预警
    第一节 跨国并购风险预警模型的设计
        一、BP神经网络原理概述
        二、BP神经网络模型的算法流程
        三、建立跨国并购风险预警模型的基本假说
        四、总体建模思路
    第二节 BP神经网络在预警模型中的实际应用
        一、相关参数及函数的设定
        二、预警模型的训练与检验
        三、预警结果的评价分析
第七章 关于中资银行跨国并购风险控制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风险控制政策建议
        一、构建政策协调机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二、动态调整监管体系,完善国际监管协调机制
        三、加强经济外交,改善双边关系
        四、积极推进BIT谈判,降低投资风险
    第二节 银行层面的风险控制政策建议
        一、跟随国家战略,制定科学的并购战略目标
        二、充分调查,熟悉国内外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建立分层次的风险防控机制
        四、合理选择并购目标和中介机构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1978-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内容
    四、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金融监管理论
    第一节 金融监管模式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
    第三节 金融监管协调
    第四节 宏观审慎监管
第二章 “一行”集中监管时期(1978-1992)
    第一节 1978-1992 年集中监管体制的运行方式
        一、监管主体:一行
        二、监管客体: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三、监管方式:现场稽核
    第二节 1978-1992 年集中监管体制的效率和特征
        一、集中监管体制的效率
        二、集中监管体制的特征
第三章 “三足鼎立”分业监管时期(1992-2003)
    第一节 1992-2003 年分业监管体制的运行方式
        一、监管主体:三足鼎立
        二、监管客体: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三、监管方式:现场稽核和非现场稽核
    第二节 1992-2003 年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和特征
        一、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
        二、分业监管体制的特征
第四章 “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时期(2003-2017)
    第一节 2003-2017 年分业监管体制的运行方式
        一、监管主体:一行三会
        二、监管客体:存款类金融机构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三、监管方法: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
    第二节 2003-2017 年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和特征
        一、分业监管体制的效率
        二、分业监管体制的特征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电子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 ——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
    1.3 问题的提出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银行渠道与银行渠道创新
        1.4.2 电子银行
        1.4.3 跨区域经营
        1.4.4 银行绩效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7 论文研究方法
    1.8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技术革新与技术扩散研究回顾
    2.2 电子银行与银行绩效研究文献综述
    2.3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研究文献综述
    2.4 银行效率研究文献综述
    2.5 国内外文献评述
第三章 银行采纳电子银行的影响因素:理论与实证
    3.1 引言
    3.2 银行采纳电子银行业务的理论分析
    3.3 数据与实证研究方法
        3.3.1 数据和样本描述
        3.3.2 实证模型
    3.4 实证结果
        3.4.1 基准结果分析
        3.4.2 稳健性检验
        3.4.3 网上银行与实体网点的关系
        3.4.4 小结与讨论
    3.5 本章结论
第四章 电子银行与银行绩效: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
    4.1 电子银行对银行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
    4.2 数据与实证模式设定
        4.2.1 数据
        4.2.2 实证模型
        4.2.3 内生性问题的解决
        4.2.4 银行效率
        4.2.5 银行风险
        4.2.6 网上银行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基准结果
        4.3.2 稳健性检验
        4.3.3 异质性作用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5.1 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的特点
        5.1.1 银行分支网点分布的整体特征
        5.1.2 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的个体特征
    5.2 对银行跨区域经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设定
        5.2.2 数据与样本描述
        5.2.3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5.3 本章结论
第六章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的实证分析
    6.1 中国银行业跨区域经营的制度背景
    6.2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的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
        6.2.1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收益之间的关系
        6.2.2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风险与成本的关系
    6.3 样本统计性描述与实证研究设计
        6.3.1 数据和样本描述
        6.3.2 银行效率的估计方法
        6.3.3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的实证模型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的实证分析结果
        6.4.2 稳健性检验
        6.4.3 网上银行开通对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影响
    6.5 本章结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本文研究结论
        7.1.1 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竞争对手的决策都会影响电子银行的采用
        7.1.2 电子银行的开通显着地影响着银行的绩效
        7.1.3 不同类型银行的跨区域经营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
        7.1.4 跨区域经营显着地影响着银行的经营效率
    7.2 政策建议
        7.2.1 充分认识电子渠道对银行未来发展的作用,把握渠道创新的发展方向
        7.2.2 注重和防范电子银行渠道发展中的风险
        7.2.3 银行需要更多地注重电子银行渠道与实体网点渠道之间的融合
    7.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6)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框架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框架
        1.3.2 结构安排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金融发展理论
        2.1.1 货币金融与货币增长理论
        2.1.2 金融结构理论
        2.1.3 金融深化理论
        2.1.4 金融约束理论
        2.1.5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
        2.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无关
        2.2.2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2.2.3 金融发展抑制经济增长
        2.2.4 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
        2.2.5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双向因果关系
    2.3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
        2.3.1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无关
        2.3.2 法律渊源与金融经济相关
        2.3.3 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2.3.4 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2.3.5 金融结构随经济发展阶段动态演变论
    2.4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相关研究
        2.4.1 金融结构能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争论
        2.4.2 银行和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争论
        2.4.3 金融结构随产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
    2.5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三章 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
    3.1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分析
        3.1.1 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
        3.1.2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特征
    3.2 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
        3.2.1 产业资本形成机制
        3.2.2 产业资源配置机制
        3.2.3 产业技术进步机制
    3.3 金融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
        3.3.1 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3.3.2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
    3.4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研究
        3.4.1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与理论假说
        3.4.2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与理论假说
        3.4.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与理论假说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化
    4.1 中国金融结构的发展历程
        4.1.1 计划经济下的财政集权控制期(1949-1978 年)
        4.1.2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金融结构重构期(1979-1991 年)
        4.1.3 市场化改革下的金融结构加速调整期(1992-2000 年)
        4.1.4 市场经济下的金融结构深化发展期(2001 年至今)
    4.2 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
        4.2.1 经济体制改革下的产业结构探索期(1978-1984 年)
        4.2.2 消费升级下的轻工业化期(1985-1990 年)
        4.2.3 投资拉动下的重工业化期(1991-2000 年)
        4.2.4 供需失衡下的产能过剩期(2001-2012 年)
        4.2.5 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产业转型升级期(2013 年至今)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趋势及问题分析
    5.1 中国金融结构发展现状及趋势
        5.1.1 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分析
        5.1.2 中国金融结构的复杂化趋势
    5.2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趋势
        5.2.1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5.2.2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趋势
    5.3 金融结构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5.3.1 融资渠道分布不均衡
        5.3.2 银行业整体集中度过高
        5.3.3 资本市场发展失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直接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6.1 核心变量的指标构建与测算
        6.1.1 金融结构指标构建与测算
        6.1.2 产业结构升级指标构建与测算
    6.2 研究设计
        6.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6.2.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6.2.3 研究方法与实证策略
    6.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效应检验
        6.3.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6.3.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6.3.3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7.1 中介变量的指标设定
        7.1.1 中小企业成长指标设定
        7.1.2 技术创新指标设定
        7.1.3 主导产业发展指标设定
    7.2 研究设计
        7.2.1 研究方法
        7.2.2 计量模型的构建
        7.2.3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7.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效应检验
        7.3.1 基于融资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7.3.2 基于银行业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7.3.3 基于资本市场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非线性影响效应实证检验
    8.1 研究设计
        8.1.1 研究方法
        8.1.2 计量模型的构建
        8.1.3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8.2 基于金融结构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8.2.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8.2.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8.3 基于经济发展阶段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8.3.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8.3.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8.4 基于金融生态环境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8.4.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8.4.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金融助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9.1 构筑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9.1.1 弥补产业发展短板,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9.1.2 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9.2 深化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作用
        9.2.1 促进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适应性匹配
        9.2.2 加强对重点领域与关键行业的资金支持
        9.2.3 防范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金融风险
    9.3 完善差异化与动态化的金融支撑体系
        9.3.1 实施差异化的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策略
        9.3.2 实施动态化的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策略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8)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研究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文献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利率市场化、市场竞争与商业银行风险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利率市场化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二、金融发展理论
        三、新结构主义利率理论
        四、金融约束理论
    第二节 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
        二、新产业组织理论
        三、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特点
    第三节 商业银行风险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商业银行个体风险相关理论
        二、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相关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第一节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与影响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利率市场化指数的度量
        一、利率市场化指数的构建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指数的度量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概述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
        二、中国银行业市场现状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度量
        一、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度量
        二、中国商业银行竞争程度的度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商业银行风险行为度量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个体风险的度量
        一、个体风险度量指标
        二、度量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一、相关研究方法述评
        二、系统性风险度量模型构建
        三、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度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个体风险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分析
        二、研究假设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变量选取
        三、模型设定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平稳性检验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四、进一步研究
        五、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系统性风险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分析
        二、研究假设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变量选取
        三、模型设定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平稳性检验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9)科盟软件公司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及框架
        1.2.2 研究方法
2 基本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战略理论与分析工具
        2.2.1 战略相关理论
        2.2.2 战略分析工具
    2.3 战略转型相关理论
        2.3.1 战略转型基本内涵
        2.3.2 战略转型研究现状
        2.3.3 战略转型选择矩阵
    2.4 文献述评
3 科盟公司战略转型分析
    3.1 科盟公司概况及面临的问题
        3.1.1 公司简介
        3.1.2 公司组织架构
        3.1.3 公司商业模式
        3.1.4 公司面临的问题
    3.2 科盟公司内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3.2.1 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3.2.2 内部战略环境分析
    3.3 科盟公司主营业务行业竞争分析
        3.3.1 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3.3.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3.3.3 替代品生产者的威胁
        3.3.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3.3.5 购买者分析
    3.4 本章小节
4 科盟公司战略转型选择
    4.1 科盟公司战略转型机会判断
        4.1.1 现有技术及产品优势
        4.1.2 核心业务市场日趋饱合劣势
        4.1.3 人力成本上升挑战
        4.1.4 未来盈利发展机会
    4.2 科盟公司战略转型业务抉择
        4.2.1 科盟公司明星型业务
        4.2.2 科盟公司现金牛型业务
        4.2.3 科盟公司瘦狗型业务
        4.2.4 科盟公司问题型业务
    4.3 科盟公司战略转型方案
        4.3.1 银行传统业务市场渗透战略
        4.3.2 互联网金融多元化经营战略
        4.3.3 银企合作联合经营战略
        4.3.4 架构重组绩效优先战略
        4.3.5 资源整合收购投资战略
    4.4 本章小节
5 科盟公司战略转型实施
    5.1 调整组织结构,加强企业治理
    5.2 培育企业文化,强化执行力
    5.3 完善激励机制,打造科学人才梯形
    5.4 加大研发力度,提升品牌优势
    5.5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测度和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论文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论文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测度方法综述
        2.1.1 压力指数方法
        2.1.2 市场模型方法
    2.2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预警方法综述
        2.2.1 指标技术法
        2.2.2 神经网络技术法
        2.2.3 机器学习技术法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基础
    3.1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相关概念
        3.1.1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定义
        3.1.2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特征
    3.2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基础
        3.2.1 金融脆弱性理论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3 资产价格波动理论
        3.2.4 审慎监管理论
    3.3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演化机制
        3.3.1 累积阶段
        3.3.2 爆发阶段
        3.3.3 扩散阶段
    3.4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
        3.4.1 内生性风险因素
        3.4.2 外生性风险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测度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拓展的CCA方法的测度
        4.2.1 拓展的CCA方法
        4.2.2 样本选取和数据处理
        4.2.3 实证分析
    4.3 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度量
        4.3.1 模型设定
        4.3.2 变量选择和数据处理
        4.3.3 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引言
    5.2 银行微观特征与系统性风险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选择和数据处理
        5.2.3 实证分析
    5.3 银行表外业务与系统性风险
        5.3.1 模型设定
        5.3.2 变量选择和数据处理
        5.3.3 实证分析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系统性风险的预警研究
    6.1 引言
    6.2 系统性风险的预警方法
        6.2.1 Logit回归方法
        6.2.2 BP神经网络方法
        6.2.3 SVM方法
        6.2.4 LSSVM方法
    6.3 基于SVM的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预警
        6.3.1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6.3.2 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的确定
        6.3.3 预警建模
        6.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 基于LSSVM的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预警
        6.4.1 指标的选取
        6.4.2 数据的处理
        6.4.3 预警建模
        6.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以“双支柱”调控框架为例
    7.1 “双支柱”的优势
    7.2 “双支柱”的协调机制
    7.3 “双支柱”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作用
        7.3.1 “双支柱”可全面防范系统性风险
        7.3.2 “双支柱”有效化解系统性风险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构建“双支柱”调控框架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
        8.2.2 完善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制度措施
        8.2.3 加强银行防控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8.2.4 建立科学有效的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
        8.2.5 防范外部冲击的风险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及排名
附录B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附录C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预警模型期望输出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中国银行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2]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D]. 戚瀚英. 中央财经大学, 2020
  • [3]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D]. 金川.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4]改革开放以来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1978-2017)[D]. 周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电子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 ——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D]. 何东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D]. 马微. 西北大学, 2019(04)
  • [7]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参与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国际立法研究[J]. 刘盛,刘志云.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 2018(00)
  • [8]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研究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经验证据[D]. 胡世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9]科盟软件公司战略转型研究[D]. 朱计.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测度和预警研究[D]. 赵丹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