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提高船舶工业竞争力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提高船舶工业竞争力

一、面向新世纪挑战,提高船舶工业竞争力(论文文献综述)

唐玲珊[1](2021)在《回归工程实践: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高等工程教育陷入危机。二战后基础研究和科学教育在工程教育中的过度入侵,使得工程的本质属性——实践被遗忘。面对这一困境,美国工程教育界审时度势,主动开展了大型的工程教育调查活动,并发表众多研究报告,提出改革建议。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成功地实现了工程教育范式的转变,并开始探索新的教育范式。20世纪80年代,工程教育中的实践和科学不平衡带来的问题开始显现,致使美国人开始反思,不断调整课程计划,从注重科学研究能力向实践能力转变。20世纪90年代,在大工程观、整体工程观等现代工程观的指引下,美国工程教育的引领机构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对学校的工程教育进行了反思,并积极探索新工程教育模式,最终开发了CDIO教育模式,强调培养学生面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进入21世纪,美国颁布了“2020工程师计划”,并大范围地开展改革,在强调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才能、创新才能和领导才能。剖析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变革历史,发现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以产业和社会需要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促进产业发展和创新的各类工程人才;第二,强调平衡工程教育中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加强跨学科和跨专业的教育研究,构建一体化的工程本科课程体系;第三,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教师采用基于问题或项目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真实且完整的工程体验;第四,以持续改进的认证哲学影响工程教育改革,采用多种人才培养的计划标准,更加注重教育的输出而非投入。

王迪[2](2020)在《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制造业是涉及国民经济多个门类的一个复合产业群体,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繁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战场,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中国经过70年的发展,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制造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制造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苗圩2019)。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达28%以上,并培育出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了“制造大国”的目标。德勤有限公司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于2016年、2013年和2010年分别发布了《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国均超过美国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世界经济论坛、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组织在对国家的总体评价中对中国制造业也有类似的推理结论,但另一方面,世界银行统计指标显示,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约为美国的10%,单位制造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占全球水平的19.3%,出口产品质量召回事件每年均有发生。2017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我国中兴和华为等高技术制造产业的钳制行为,对我国信息通信产业、产业安全和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美乃至全球的股市均大幅下跌,反映了对未来制造业和市场的悲观预期。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全球排名名列前茅,在新的国际政经环境下,却为何如此“易受攻击”?尽管不少微观分析指出中国在某些产业上存在短板现象,但应如何客观、冷静和全面的评估中国制造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目前已有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已不能解释新的现象,如何评价、解释和修正已有的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为政府决策和企业运营提高有效支撑,进而保障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优化国内和跨国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策略,是急迫的任务。传统的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产业竞争力研究,过度侧重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应用,通常在微观层面上,论证在国际贸易中,各竞争对手的实力及其在优胜劣汰的生存搏斗中的现实,各国产业的此消彼长,有限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弱肉强食的策略效应等,产业竞争力理论的“色彩”是十分“冷峻”的(金碚1996)。但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应考虑政府管理立场,注重产业对提高本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服务和应用于社会和经济进步的作用,因此,有学者认为,产业竞争力评价应包含更强的福利经济分析乃至价值判断因素(金碚1997),以斯密为代表的富国裕民之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可应用于新时期的产业竞争力研究,不仅要关注各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如何促进国际分工、产业互补,更要注重本国(或地区)人民的人均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进法律法制的完善、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减少服务型政府的经济腐败等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制造业对福利经济(不仅仅是对本国)的贡献应纳入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中。近年来,各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促进本国制造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水平的战略措施,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制造业再回归战略”,英国的“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的“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8”等,2015年5月,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些政策措施中带有经济福利的成分,但从学术研究观察,总体上缺少理论论证和逻辑依据的支持,目前,国内和国外学术界很少有关于经济福利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之间改善错位、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福利经济是涉及到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概念,福利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1920年《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发表为标志,福利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经济活动对一国(或地区)人民生活福利的影响,说明如何能实现一国人民短期和长期、直接和间接福利的增长和最大化。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对于提高本国人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学者认为,一国(或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不必然使得别国的民族产业失去生存和发展空间,进而使得该国的福利受到根本性损害。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可能推动(区域)经济朝着普惠、包容、平衡和共赢的方向发展。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与侧重零和博弈的传统产业竞争力理论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梳理西方福利经济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福利思想及其新进展等成果的基础上,综述归纳了产业发展应重点关注的经济福利视角的具体内容,结合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的一致性分析,本文提出了福利经济和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之间三个方面的支撑和替代要素:产业现状实力表征要素、产业发展潜力表征要素、产业环境优势表征要素。即:制造业产业实力为社会福利提供了现实基础,制造业产业的发展潜力为社会福利提供了未来保障,制造业产业环境优势与社会福利经济互相促进和成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反映机理模型的研究假设,本文提出了九个反映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假设(维度指标)。(第二章和第三章)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这个概念(复合变量)进行测量,并验证理论假设,本文结合管理学专家马庆国教授(2008)提出和验证的基于构想效度(Construct Validity)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通过收集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来验证理论假设的正确性,收集辅助证据淘汰与假设相反的问卷问题,分别建立了“9-306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池”,“5-10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4-2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三轮次问卷调查以及信度、效度检验后,顺利通过统计检验,建立了“4-19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即净化后得到目标层含有4个维度指标和19个具体测量指标。(第四章)基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为了能够真实反映基于经济福利视角下的国际比较,结合可获得的、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构造了复杂面板数据,即从2012-2018年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巴西和印度等9个国家,包含4个维度指标共19个测量指标的连续8年统计数据,采用标准化的指数加权法和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向我国制造业产业理论、产业运行和产业管理等方面57位专家发出定向调查问卷,采用利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进行权重量化,测量结果显示:近8年来,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处于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位列第四位,排名在英国、法国等其他国家之前,印度和巴西处在较弱地位。中国在产业规模上较其他国家有竞争优势,解释了对于具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产业规模是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基础;在质量效益上,中国虽有小幅提高,但到目前为止,与美国、德国等工业化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上,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产业战略提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比较被动的根源之一,中国与美国、德国、日本在产业结构上差距明显,我国应注重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而不应妄自菲薄;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中国保持小幅上升,同美、德、日相比也存在差距。根据4个维度指标和19个测量指标的分析,本文提出了若干针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提升的政策建议和实现路径。(第五章、第六章)最后在第七章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包括评价体系、指标优化方面的改进建议。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章节安排说明、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统一编排在本文第一章的第三节和第四节。

崔岩[3](2020)在《军民融合背景下QH船舶科技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国际贸易市场持续下行、原油价格起伏不定等外部环境影响,我国船舶行业市场环境进入到相对低迷的状态。对此,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对船舶产业进行扶持与调整。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提出“军民融合”战略、“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等,给船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也给船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我国船舶产业需向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船型靠拢和过渡,进而拉动行业发展,提升行业整体水平。QH船舶科技公司成立于2015年,主要面向海军舰船、客船、客滚船、公务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开展舰船舱室环境工程设计、配套、施工等一揽子工程服务,能够契合我国“军民融合”等发展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即将走过初创的五年之际,QH船舶科技公司今后如何能够实现更快、更好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管理者对其今后的发展战略进行仔细研究与谋划,制定出符合自身情况与特点的发展战略。本文基于QH船舶科技公司的实际情况,通过运用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QH船舶科技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首先,对QH船舶科技公司概况、发展历程及参与军民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对主营业务及组织结构等进行阐述,对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瓶颈等进行分析。然后,运用PEST模型、波特五力模型对QH船舶科技公司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其所处的战略环境情况,找出了企业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后,通过SWOT矩阵分析确定了QH船舶科技公司的战略重点应为稳定增长型战略、多元化战略、差异化战略以及相应的职能战略,提出了公司的战略目标。最后,为了确保QH船舶科技公司战略能够顺利实施,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刘劲松[4](2019)在《跨界经贸合作对江苏航运业发展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跨界的经贸合作也成为一种趋势,深深地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一趋势,给作为经贸大省的江苏航运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本文在分析江苏航运业优劣势的基础上,从拓宽发展载体,打通江海河联运大通道;推进物联网建设,打造信息共享大通道等四个方面,探析了江苏航运产业有效的应对之策。

王媛媛[5](2019)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领域将迎来一场智能化革命,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应对新工业革命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我国也迎来新工业革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由此提出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进而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因此,研究智能制造这一主导新工业革命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智能制造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技术进步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熊彼特和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智能制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探索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对智能制造的内涵、产生动力、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及技术-经济范式进行分析;二是,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基础性产业——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全球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三是,对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制造业智能化指数”衡量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并进行国别和分行业的比较分析;四是,对美国、德国、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有益的经验借鉴。首先对其智能制造赖以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进行分析,其次对其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再次对这三个国家智能制造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并得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五是,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从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产业发展、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推动等方面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同时剖析了中国智能制造在发展基础、创新能力、推进机制、企业主体引领、政策规划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六是,提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即要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建设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要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以及实施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总之,发展智能制造是我国实现技术跃升及经济实力赶超的重要契机,应密切关注和研究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发展演化特征,把握各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态势、能力水平以及具体的推进战略,同时深入了解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优劣势,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体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和国家实力的历史性跨越。

荣卯[6](2017)在《HP船舶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HP船舶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属下大型骨干造船企业,是全国重点保军企业之一,是华南地区军用舰船、特种工程船舶及海洋工程的主要建造基地之一。在日前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很难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加之国际国内政策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原有的发展战略规划出现了与现实不匹配的问题。如何使企业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断发展,如何在竞争市场中获得超额利润成为当前发展战略所要研究的最基本的课题。本文基于基本的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HP船舶有限公司实际,对HP船舶有限公司的现有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现实发展需求和挑战对现有发展战略做了调整。首先通过对HP船舶有限公司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现有发展战略的不足和挑战,而后采用PEST分析法和波特五力模型对HP船舶有限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分别从宏观和竞争者的角度剖析了船舶行业和HP船舶有限公司的发展状况,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等角度分析了现有行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次,基于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结合SWOT分析法,对HP船舶有限公司的外部威胁、机会和内部优势和劣势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根据SWOT分析结果进行了SWOT战略匹配分析,从而确定了企业未来战略规划的方向和目标。此外,结合战略匹配分析找出了与企业相适应的战略目标并制定了相关的战略规划。最后,为了确保战略规划可以有效的实施,本研究为其战略规划提出了实施保障措施和具体战略规划的实施程序。并结合本研究的论述,形成了结论。木文采用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使制定的HP船舶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更加的切合实际。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对HP船舶有限公司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希望本研究可以为船舶行业的其它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志军[7](2017)在《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船舶工业是为水上运输、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装备的现代综合性重工产业,也是典型的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得到高速发展,无论在产业规模还是综合实力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但是,我国船舶工业大而不强的现状还十分突出,在核心创新能力、国际标准规范、高技术船舶、配套设备、深海工程装备等方面与世界造船强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创新资源和力量分散、封闭、缺乏整合等突出问题,同时还正面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而国家建设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我国船舶工业全面做大做强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协同创新作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活动的新趋势、新范式,是未来一段时期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已经成为聚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索研究构建科学有效的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使船企、行业院所、涉船高校、政府、中介组织、金融机构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对最大限度的发挥创新主体的协同效应,提高船舶工业技术创新水平,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采用协同创新理论、创新平台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等,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进行深入研究:第一,对我国船舶工业现状及其协同创新平台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概况和技术创新现状,指出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的模式、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协同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协同创新与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类别、特征及功能进行了阐述;接着,对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的概念、主体、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平台的系统结构、网络属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技术创新本身发展的要求、我国船舶工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协同创新具有的优势三方面剖析了平台创新协同的动因,从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知识协同三方面阐述了平台协同创新的机制。第二,研究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以及平台的运行。首先,提出了平台构建的目标、原则和途径,论述了平台的宏观布局、主体选择,并对平台主体竞合关系进行了博弈分析,剖析了平台的构成、组织结构和组织者;其次,将平台的运行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进行描述,并从利益分配、信任、人员管理、资源共享、人才培养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平台运行管理机制;最后,从知识的获取、吸收、共享、创新四个环节,对平台运行的核心过程—知识增值阶段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平台知识增值机理。第三,构建了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评价。首先,对平台运行绩效的内涵、影响因素、评价目的和指标选取原则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协同创新产出、协同资源集聚、协同运行管理、协同创新环境4个维度方面构建平台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信度检测和效度分析;其次,采用云计算方法作为平台运行绩效的评价方法,对“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这一典型的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进行了实证评价,并对实证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基于全文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证评价结果,结合“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促进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发展的对策建议。在完善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宏观环境方面,提出了持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优化平台投融资环境、加大科技中介力量建设等对策建议;在提升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创新能力方面,提出了着力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注重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平台协同创新文化、提升平台信息化水平等对策建议。

宋昱宛[8](2018)在《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船舶产业虽已在总量上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但随着海洋经济发展需求的增加、船舶科技水平的飞跃以及船舶新规范新标准和新政策的陆续出台,船舶产业未来面临的竞争将愈发激烈。为抢占国际船舶市场制高点,实现我国船舶产业由制造大国向强国的转变,我国如何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新机遇、全面提升竞争实力,是今后船舶产业发展的核心。本文通过研究船舶产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从系统动力学研究视角出发,分析影响船舶产业竞争力各要素间的作用机理及反馈回路,为丰富和发展船舶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提出增强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的相应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在梳理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先介绍船舶产业的组成部分、特点、发展趋势,完成对船舶产业的初步概述。其次从产业布局、产业规模、产业绩效、产业组织、产业政策这五个方面来讲述当前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并通过计算出口市场占有率、TC指数、RCA指数来直观衡量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水平,并将中国的三项定量指标与日本、韩国进行比较分析。论文采取分析产业竞争力影响要素的基本框架,从生产要素条件、相关及辅助产业、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政府作用、机遇这六个方面,分析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发展的影响要素情况。论文依据系统要素原则,汇总过往国内外学者针对船舶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确立包含产业绩效、生产要素、技术创新等八个方面的要素体系,并通过群组决策特征根法对系统要素指标进行了最终的筛选。在确定系统模型内要素指标后,本文通过结合船舶产业特点及产业竞争力分析范式,将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划分成三个子系统,分别是产业显示竞争力子系统、产业基础竞争力子系统和产业主导竞争力子系统,并一同绘制出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和存量流量图,为系统模型的仿真分析做好准备。在模型仿真部分,运用方程式建立起流量图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检验模型仿真的准确性后,依次对我国船舶产业未来近十多年的产业显示竞争力、产业基础竞争力和产业主导竞争力大小进行趋势预测,并通过比较五种政策模拟方案实施后竞争力变化趋势,发现均衡发展型方案是最适合于提升船舶产业竞争力的发展路径。针对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从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船舶产业链发展等五个方面,为提升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杨兰[9](2015)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陆海复合型国家,在海洋方向有着巨大的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中国共产党自新中国建立的60多年来,从维护国家海洋领土主权和国家统一、突破帝国主义封锁禁运到实行改革开放,指引国家实现了由内陆向海洋方向的发展,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走上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之路。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思想是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应对和解决国家面临的海洋问题中总结形成的规律性的认识,在我国维护海洋安全、海洋主权和权益,推进国家统一、发展海洋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并利用其资源实现国家发展等重大决策中已得到了成功的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思想的引导下,我国经多年的和平发展,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造船大国、海运大国、制造业大国、海洋水产大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海上军事力量也快速增长,中国在海洋方向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正实现着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转变。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二章阐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相关概念。第三章深入分析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客观环境及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的条件下领导人民扞卫了国家的主权和统一;在改革开放中,中国实行由陆向海、陆海统筹的发展战略;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逐步实现向现代海洋型国家的转型。第四章着重论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展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国内外形势,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为维护海洋安全和发展国家的海洋权益所做出的贡献。第五章总结阐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思想在我国向海洋方向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过程中的实践价值,中国走上了向海洋发展的强国之路,中国国家软实力沿着海洋通道延伸并影响世界。

潘崇义[10](2012)在《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江苏造船业竞争力仿真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江苏造船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江苏造船业发展现状、特点及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明确其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政策分析和仿真模拟,提出提升江苏造船业竞争力的建议和对策。首先,论文在众学者研究基础之上,总结和归纳了产业竞争力理论的演变历程,深化了对产业竞争力理论的认识,明确了研究范围;介绍了系统动力学理论,并分析了其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论证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江苏造船业竞争力研究中的适用性。其次,论文在分析江苏造船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江苏造船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同时,论文还对钻石模型的理论贡献及其在江苏造船业竞争力研究应用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详实有力的分析。在结合江苏造船业实际的基础上,对钻石模型理论进行修正,明确了江苏造船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再次,论文重点对江苏造船业竞争力进行了仿真研究。一是,在江苏造船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动力学理论,将江苏造船业竞争力系统分为业绩竞争力、主导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四个子系统。二是,在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各个子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江苏造船业竞争力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构造了江苏造船业竞争力的系统流程图和系统动力学方程式。最后,对江苏造船业竞争力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更加直观全面地认识了江苏造船业竞争力系统。最后,论文对江苏造船业竞争力的提升展开了路径仿真和对策研究,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提升江苏造船业竞争力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二、面向新世纪挑战,提高船舶工业竞争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新世纪挑战,提高船舶工业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1)回归工程实践: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2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历史
    2.1 面向实践的美国工程教育技术范式时期(1950 年以前)
        2.1.1 美国工程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2.1.2 面向实践的课程理念
        2.1.3 实践导向的课程设置
    2.2 偏离实践的工程教育科学范式时期(1950—1980 年)
        2.2.1 美国工程教育的领先和科学化
        2.2.2 偏离实践的课程理念
        2.2.3 科学导向的课程设置
    2.3 本章小结
3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培养目标的转型:从基础科学人才到实践综合性人才
    3.1 工程教育改革的开端
    3.2 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
    3.3 培养目标的变迁
    3.4 本章小结
4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课程体系的改革:从科学主导走向科学和实践平衡
    4.1 课程思想的更新
    4.2 课程内容的重构
    4.3 课程结构的优化
    4.4 课程体系的改革:以MIT的 CDIO课程模式为例
        4.4.1 一体化课程设置
        4.4.2 以设计-实现经验为导向的课程计划
    4.5 本章小结
5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教学方法的改变:从围绕知识到聚焦体验
    5.1 教学观的转变
    5.2 多样的教学方法
    5.3 本章小结
6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认证体系的改变:投入导向转为产出导向
    6.1 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历史沿革
    6.2 专业认证标准的变迁
    6.3 本章小结
7 经验与趋势
    7.1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的基本经验
        7.1.1 社会需求导向人才目标定位
        7.1.2 构建一体化的本科课程体系
        7.1.3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7.1.4 熔铸国家特色文化的认证体系
    7.2 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7.2.1 工程教育国际化程度提高
        7.2.2 工程教育跨界融合程度提升
        7.2.3 扩大化工程教育体系
        7.2.4 工程领域的性别差异性降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章节安排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2.1.2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渊源和理论解释
        2.1.3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础
    2.2 经济福利视角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2.3 经济福利视角下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2.3.1 制造业在经济福利中的表现
        2.3.2 制造业创造的经济福利综述
        2.3.3 主要工业化国家制造业产业策略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反映机理模型的构建与假设
    3.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模型的理论背景
    3.2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模型
    3.3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的研究假设
        3.3.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实力要素
        3.3.2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潜力要素
        3.3.3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环境要素
    3.4 反映机理模型与波特钻石模型的一致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假设验证
    4.1 指标体系建构和验证的理论基础
        4.1.1 信度、效度理论及变量测量
        4.1.2 调查问卷的可靠性
    4.2 变量定义及初级量表的建立
    4.3 效度检查和量表净化
        4.3.1 测量指标的整理和检查
        4.3.2 维度指标的整理和检查
        4.3.3 问项净化和信度检验
    4.4 变量检验与构建效度
    4.5 因子分析与指标体系的假设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复杂面板数据的模型构建及测量
    5.1 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5.2 产业数据统计口径的可比性
    5.3 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和获取
        5.3.1 逻辑指标向测量指标的转换
        5.3.2 测量指标的数据来源
    5.4 判断矩阵与权向量的计算
    5.5 综合评价的计算过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制造业竞争力测量及政策意义
    6.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数总体情况
    6.2 基于维度指标的中国产业竞争力分析
        6.2.1 产业规模维度
        6.2.2 质量效益维度
        6.2.3 产业结构维度
        6.2.4 产业可持续发展维度
    6.3 政策建议
        6.3.1 基于综合指数分析的政策建议
        6.3.2 基于四个维度指标的政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军民融合背景下QH船舶科技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QH船舶科技公司发展现状
    2.1 公司概况及参与军民融合情况
        2.1.1 公司概况
        2.1.2 参与军民融合情况
    2.2 公司业务范围及组织结构
        2.2.1 公司业务范围
        2.2.2 公司组织架构
    2.3 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瓶颈
        2.3.1 公司面临的未来发展问题
        2.3.2 影响公司发展的瓶颈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QH船舶科技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规环境
        3.1.2 宏观经济环境
        3.1.3 科学技术环境
        3.1.4 社会文化环境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国际市场分析
        3.2.2 国内市场分析
        3.2.3 现有竞争者分析
        3.2.4 潜在竞争者分析
        3.2.5 供求双方的议价能力
        3.2.6 替代品的压力
    3.3 QH船舶科技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3.1 人力资源分析
        3.3.2 生产技术能力分析
        3.3.3 营销能力分析
        3.3.4 资金能力分析
        3.3.5 创新能力分析
        3.3.6 管理模式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军民融合背景下QH船舶科技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4.1 军民融合背景下QH船舶科技公司发展的SWOT分析
        4.1.1 QH船舶科技公司S、W、O、T分析
        4.1.2 QH船舶科技公司SWOT组合分析
    4.2 公司发展战略制定的原则及目标
        4.2.1 战略制定的原则
        4.2.2 战略目标
    4.3 公司战略重点
        4.3.1 稳定增长型战略
        4.3.2 多元化战略
        4.3.3 技术服务领先战略
    4.4 公司职能战略
        4.4.1 人力资源战略
        4.4.2 产品战略
        4.4.3 营销战略
        4.4.4 财务战略
        4.4.5 文化战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军民融合背景下QH船舶科技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5.1 战略的发动、控制与评估
    5.2 优化与发展战略相匹配的组织机构
    5.3 优化业务流程
    5.4 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归档制度
    5.5 企业文化建设措施
    5.6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5.7 合理分配使用资金、拓展融资渠道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跨界经贸合作对江苏航运业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跨界经贸合作给江苏航运带来的机遇
    (一)创造更多行业机遇
    (二)促进航运业信息化发展
    (三)中小航运企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三、跨界经贸合作倡议给江苏航运业带来的挑战
四、应对跨界经贸合作倡议,发展江苏航运业的几点思考
    (一)拓展发展载体,推进干线航道建设
    (二)整合港口功能,打造跨界经贸合作商贸物流大通道
    (三)推进船舶标准化、船员专业化进程,打造跨界经贸合作航运安全的大通道
    (四)推进物联网建设,打造跨界经贸合作信息共享大通道
五、结语

(5)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智能制造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研究智能制造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一、技术进步和机器大工业生产理论
        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一、熊彼特创新及经济周期理论
        二、弗里曼工业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理论
        三、佩雷斯技术-经济范式及技术革命周期演化理论
        四、其他新熊彼特学派学者的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理论
第二章 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
    第一节 智能制造的定义及内涵界定
        一、有关智能制造的定义概述
        二、本文对于智能制造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智能制造产生的动力分析
        一、技术进步是智能制造产生的根本动力
        二、经济危机是智能制造产生的催化剂
    第三节 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
        一、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变迁
        二、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创新
    第四节 智能制造的技术-经济范式体系
        一、范式及技术-经济范式概念界定
        二、技术革命的划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变迁分析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
第三章 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全球发展态势比较分析
    第一节 集成电路和传感器产业
    第二节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产业
    第四节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第四章 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第一节 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及方法
        一、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
        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直接消耗系数
        三、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概念及其对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表征
    第二节 相关产业的界定
        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界定
        二、机械自动化产业的界定
        三、制造业的行业界定
    第三节 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及数据来源
        一、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方法
        二、研究的国别及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各国智能制造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二、分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三、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析
第五章 典型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一、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二、美国先进制造业及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第二节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工业4.0战略
        一、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二、德国高技术创新战略及工业4.0发展战略
    第三节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及新机器人战略
        一、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二、日本新机器人战略及互联工业倡议
    第四节 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启示
        一、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相同点
        二、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不同点
        三、几点启示
第六章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概述
        一、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三、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持续发展
        四、企业积极参与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五、各地方政府主动对接智能制造发展
    第二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薄弱,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
        二、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三、智能制造推进平台缺失
        四、企业的主体引领作用不突出
        五、政策规划相对宽泛,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
        六、相关教育和人才缺失
第七章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
    第一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发展目标: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
        二、创新主导力量: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
        三、涵盖领域: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
        四、重点环节和思路: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第三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智能制造相关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
        二、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攻关
        三、健全智能制造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完善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保障
        五、强化智能制造相关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HP船舶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战略管理系统分析理论概述
        1.4.1 PEST分析法
        1.4.2 波特五力模型竞争分析法
        1.4.3 SWOT分析法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HP船舶有限公司发展现状
    2.1 HP船舶有限公司简介
        2.1.1 发展历史及组成情况
        2.1.2 主营业务及各经济指标情况
        2.1.3 科技创新情况
    2.2 HP船舶有限公司现有发展战略
        2.2.1 现有发展战略的制定依据
        2.2.2 现有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2.3 现有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HP船舶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环境
    3.1 HP船舶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1.1 宏观环境分析
        3.1.2 行业环境分析
        3.1.3 直接竞争对手状况
    3.2 HP船舶有限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3.2.1 生产能力分析
        3.2.2 技术能力分析
        3.2.3 经营能力分析
        3.2.4 管理能力分析
        3.2.5 文化建设现状
    3.3 HP船舶有限公司SWOT分析
        3.3.1 内部优势(S)
        3.3.2 内部劣势(W)
        3.3.3 外部机会(O)
        3.3.4 外部威胁(T)
        3.3.5 SWOT矩阵匹配分析
第四章 HP船舶有限公司战略制定与实施
    4.1 战略选择
        4.1.1 总体战略选择
        4.1.2 公司层战略选择
        4.1.3 业务层战略选择
    4.2 企业理念
    4.3 发展战略的目标
        4.3.1 总体发展战略目标
        4.3.2 具体发展战略目标
    4.4 发展战略的内容及实施
        4.4.1 组织结构的调整
        4.4.2 生产经营的计划
        4.4.3 管理创新的内容
        4.4.4 文化与战略相匹配
第五章 HP船舶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
    5.1 成本与风险管控
        5.1.1 生产成本保障措施
        5.1.2 风险防范措施
    5.2 技术专利保护
        5.2.1 技术开发
        5.2.2 专利保护
    5.3 人力资源开发
        5.3.1 管理者人力资源保障
        5.3.2 员工人力资源培训
    5.4 文化建设
        5.4.1 精神文化建设
        5.4.2 制度文化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创新平台研究现状
        1.2.2 协同创新研究现状
        1.2.3 我国船舶工业科技创新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我国船舶工业现状及其协同创新平台理论基础
    2.1 我国船舶工业现状
        2.1.1 船舶工业的分类与特征
        2.1.2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概况
        2.1.3 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现状
        2.1.4 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协同创新的内涵
        2.2.2 协同创新与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关系
        2.2.3 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类别、特征及功能
    2.3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分析
        2.3.1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内涵
        2.3.2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的系统结构
        2.3.3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的网络化分析
    2.4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创新的协同动因
        2.4.1 技术创新本身发展内在的要求
        2.4.2 我国船舶工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2.4.3 协同创新平台具有的创新优势
    2.5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创新的协同机制
        2.5.1 战略协同
        2.5.2 组织协同
        2.5.3 知识协同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研究
    3.1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的目标、原则、途径
        3.1.1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的目标
        3.1.2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的原则
        3.1.3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的途径
    3.2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的宏观布局、主体选择及竞合博弈分析
        3.2.1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的宏观布局
        3.2.2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的主体选择
        3.2.3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竞合博弈分析
    3.3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的构成、组织结构及组织者
        3.3.1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的构成
        3.3.2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结构
        3.3.3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者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研究
    4.1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过程
    4.2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管理机制
        4.2.1 利益分配机制
        4.2.2 信任机制
        4.2.3 人员管理机制
        4.2.4 资源共享机制
        4.2.5 人才培养机制
    4.3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的知识增值过程
    4.4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知识增值机理
        4.4.1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知识的获取
        4.4.2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知识的吸收
        4.4.3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知识的共享
        4.4.4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知识的创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评价研究
    5.1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绩效的内涵、影响因素及评价目的
        5.1.1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绩效的内涵
        5.1.2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绩效的影响因素
        5.1.3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绩效的评价目的
    5.2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5.2.1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5.2.2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2.3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评价指标释义
    5.3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绩效指标体系检测
        5.3.1 问卷设计与调查
        5.3.2 指标体系的信度检测
        5.3.3 指标体系的效度检测
    5.4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绩效的云评价模型
        5.4.1 云模型及相关范畴
        5.4.2 云模型的进化及算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绩效实证评价研究
    6.1 实证样本—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简介
        6.1.1 中心构成及培育过程
        6.1.2 中心组织结构、任务分工和运行机制
        6.1.3 中心建设成效
    6.2 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绩效评价过程
        6.2.1 基于云模型的指标重要性刻画
        6.2.2 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
        6.2.3 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绩效的评价等级
    6.3 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促进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完善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运作的宏观环境
        7.1.1 持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7.1.2 加强财政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7.1.3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7.1.4 优化平台的投融资环境
        7.1.5 加强科技中介力量建设
    7.2 提升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创新能力
        7.2.1 着力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7.2.2 注重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
        7.2.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7.2.4 营造平台协同创新文化
        7.2.5 提升平台信息化水平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1

(8)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状况
    2.1 船舶产业
        2.1.1 船舶产业定义及构成
        2.1.2 船舶产业特点
        2.1.3 船舶产业发展趋势
    2.2 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
        2.2.1 船舶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2.2.2 船舶产业布局
        2.2.3 船舶产业规模
        2.2.4 船舶产业绩效
        2.2.5 船舶产业组织
        2.2.6 船舶产业政策
        2.2.7 船舶产业竞争力主要指标的国际比较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影响要素
    3.1 生产要素分析
    3.2 需求条件分析
    3.3 相关及辅助产业分析
    3.4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分析
    3.5 政府作用与机遇分析
    3.6 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要素的选取与确定
        3.6.1 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要素研究原则
        3.6.2 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的要素选取依据
        3.6.3 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要素指标体系
        3.6.4 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要素确定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4.1 系统动力学概述
        4.1.1 系统动力学
        4.1.2 系统动力学特点
        4.1.3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基本步骤
    4.2 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科学性
    4.3 我国船舶产业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的基础
        4.3.1 系统建模的目的
        4.3.2 系统建模的边界
        4.3.3 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模型总体结构
    4.4 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因果图构建
        4.4.1 产业显示竞争力子系统
        4.4.2 产业基础竞争力子系统
        4.4.3 产业主导竞争力子系统
        4.4.4 产业显示-基础-主导竞争力耦合系统
    4.5 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存量流量图构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模仿真
    5.1 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5.1.1 模型方程设计
        5.1.2 模型有效性检验
    5.2 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仿真
        5.2.1 船舶产业显示竞争力子系统仿真
        5.2.2 船舶产业基础竞争力子系统仿真
        5.2.3 船舶产业主导竞争力子系统仿真
    5.3 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情景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升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建议
    6.1 建设船舶产业高素质人才队伍
        6.1.1 构建船舶领域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体系
        6.1.2 完善“新工科”船舶教育机制与理念
    6.2 进一步做好船企技术创新与提质增效
        6.2.1 推进绿色船舶技术协同创新
        6.2.2 加强我国船舶科研体系建设
        6.2.3 建立体系化的船舶管理系统
    6.3 统筹兼顾船舶产业去产能和结构调整
        6.3.1 加大化解产能过剩支持力度
        6.3.2 重视调整船舶产品结构
    6.4 实现船舶产业链协同发展
        6.4.1 提高船舶配套设备本土化水平
        6.4.2 实现船舶产业与上下游关联产业互促共生
    6.5 多举措打破船舶企业“融资难”困境
        6.5.1 扩大金融机构对船舶企业的融资渠道
        6.5.2 政府应促使船舶企业直接融资
        6.5.3 增加船舶企业内部资金的积累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9)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思想的相关概念与理论来源
    2.1 相关概念
        2.1.1 战略
        2.1.2 海洋战略
        2.1.3 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思想
    2.2 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思想的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观
        2.2.2 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传承
        2.2.3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
第3章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思想形成的客观环境与时代背景
    3.1 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思想形成的客观环境
        3.1.1 我国海洋地理环境
        3.1.2 我国海洋地缘政治环境
        3.1.3 我国周边主要海洋强国
    3.2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3.2.1 近代中国海权的丧失
        3.2.2 国家发展战略转变为陆海统筹
        3.2.3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4章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4.1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海洋战略思想
        4.1.1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理念
        4.1.2 维护中国海洋主权的战略思想
        4.1.3 突破贸易禁运和海上封锁的战略举措
        4.1.4 建设强大海军的战略构想
    4.2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海洋战略思想
        4.2.1 实行以建立经济特区为先导的沿海开放政策
        4.2.2 提出新时期的海防战略思想和海军建设方针
        4.2.3 提出和平解决海洋领土争议的方针
        4.2.4 以“一国两制”构想推动祖国和平统一
    4.3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海洋战略思想
        4.3.1 从战略的高度增强全民族的海洋观念
        4.3.2 科学制定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总体规划
        4.3.3 建设具有强大综合作战能力的海军
        4.3.4 提出祖国和平统一八项主张
    4.4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海洋战略思想
        4.4.1 大力实施海洋开发战略
        4.4.2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海防战略思想
        4.4.3 在反独促统中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4.4.4 致力以和平方式解决海洋领土争端
    4.5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海洋战略思想
        4.5.1 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
        4.5.2 倡导中美之间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4.5.3 只争朝夕地推进“强军梦”
        4.5.4 以祖国大陆的发展把握两岸关系走向
第5章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思想的实践价值
    5.1 确立了国家解决重大海洋问题的基本方针
        5.1.1 坚持以“一国两制”构想实现两岸和平统一
        5.1.2 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与邻国的海洋领土争端
    5.2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全球视野与海洋意识的形成
        5.2.1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向全球发展
        5.2.2 中国人海洋意识逐渐形成
    5.3 指引中国走上了向海洋发展的强国之路
        5.3.1 向海洋方向的发展为中国经济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5.3.2 建设强大的海防力量保障国家海洋权益
    5.4 推动国家软实力沿着海洋通道延伸并影响世界
        5.4.1 中国发展模式影响力日渐增强
        5.4.2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影响力日益扩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江苏造船业竞争力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产业竞争力
        1.2.2 造船业竞争力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研究
    2.1 系统动力学及其特点
    2.2 系统动力学适用性分析
        2.2.1 在产业竞争力研究中的应用
        2.2.2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适用性
    2.3 系统动力学应用框架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江苏造船业特点与发展现状分析
    3.1 江苏造船业的特点
        3.1.1 重要的战略性产业
        3.1.2 典型的国际性产业
        3.1.3 四要素密集型产业
        3.1.4 结构优化内外并举
        3.1.5 布局合理错位竞争
        3.1.6 上市融资借力发展
    3.2 江苏造船业发展现状
        3.2.1 生产经营情况
        3.2.2 科技研发与资本运作
    3.3 江苏造船业发展优势及问题
        3.3.1 江苏造船业发展优势
        3.3.2 江苏造船业存在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江苏造船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4.1 钻石模型理论的应用研究
        4.1.1 钻石模型理论的贡献
        4.1.2 钻石模型理论的缺陷
        4.1.3 在造船业竞争力研究中的应用
    4.2 造船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4.2.1 资源条件
        4.2.2 技术创新
        4.2.3 企业素质
        4.2.4 产业结构
        4.2.5 产业环境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苏造船业竞争力建模与仿真
    5.1 造船业竞争力建模
        5.1.1 建模目的
        5.1.2 系统边界
        5.1.3 系统分析
        5.1.4 系统流程图
        5.1.5 主要方程式
    5.2 有效性检验
        5.2.1 直观检验
        5.2.2 运行检验
        5.2.3 历史检验
        5.2.4 敏感性分析
    5.3 初始状态仿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江苏造船业竞争力提升对策与建议
    6.1 发展模式分析
    6.2 对策分析
        6.2.1 总体方案仿真分析
        6.2.2 具体策略仿真分析
    6.3 政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大摘要

四、面向新世纪挑战,提高船舶工业竞争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回归工程实践: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研究[D]. 唐玲珊.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王迪.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3]军民融合背景下QH船舶科技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崔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4]跨界经贸合作对江苏航运业发展的影响[J]. 刘劲松. 营销界, 2019(47)
  • [5]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D]. 王媛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HP船舶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荣卯. 广东工业大学, 2017(02)
  • [7]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研究[D]. 刘志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8]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研究[D]. 宋昱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3)
  • [9]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思想研究[D]. 杨兰. 大连海事大学, 2015(01)
  • [10]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江苏造船业竞争力仿真研究[D]. 潘崇义. 江苏科技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提高船舶工业竞争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