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邹昌波[1](2021)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金融领域大力推进去杠杆、强监管等力度,引发了人们对金融创新利弊的深入讨论。支持者认为,金融创新能有效降低机构和消费者的交易成本,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脆弱性论者则认为,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业务创新产生的过度信用扩张是金融危机的根源。因此,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企业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监管降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仍然值得深入研究。在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仍是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金融机构,国内市场融资渠道也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比相对较小,商业银行依然是经营信用活动的核心主体。因此,以商业银行为对象来考察我国金融创新具有现实价值。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遵循着“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这一基本过程,因而研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必须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原来只从事国家指定金融活动的商业银行,也开始开展大量的金融业务创新,尤其是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的交叉金融业务、同业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金融业务创新活动,已引起银行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紧扣金融创新过程以及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博弈过程,通过梳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脉络,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金融创新的特征以及对银行经营绩效、银行风险、企业经营绩效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针对性业务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金融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本文聚焦于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以及与金融创新相关并影响着金融业务创新效率的外部监管、公司治理、机制、有利条件等。本文所指的金融创新,包括交叉金融业务等新型业务,以及批发金融业务、机构金融业务等传统金融业务的改进。同时,与金融创新关联的制度,如商业银行的治理目标、组织方式、组织架构等,本文也纳入了研究范围。论文按照“金融创新理论→金融创新动因→金融创新内容与特征→金融创新评价→金融创新效应”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金融创新的国内外研究总体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最后给出了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二章: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本章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在严格界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等相关概念基础上,剖析了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务创新与影子银行业务之间的关系;其次,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类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讨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和效应的相关理论观点,包括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理论等。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本章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为节约资本耗用、突破信贷规模限制等而进行的监管套利,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其次,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金融创新领域之一,即交叉金融业务的发展历程、模式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的创新内容、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约束条件。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现状评价。首先构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评价体系,进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子法对其综合能力进行了评价。其次,以我国37家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并以非利息收入占总资产比重这一指标作为创新能力替代指标,对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第五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本章首先基于我国2008—2019年3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金融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有利于提升银行经营绩效,但依赖于银行自身对风险承担水平的把控;其次,根据实证结果,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讨。第六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本章利用我国2008—2019年3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刻画的金融创新对金融风险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在引入金融风险滞后项以后,所得到的实证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比、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和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风险;第三,商业银行资产报酬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对金融风险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七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本章利用我国A股2004—2019年上市企业的非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以委托贷款刻画的金融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来说,这一结论依然稳健;第二,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营业销售收入比率、资产负债率、无形资产规模、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三,企业资产规模对金融风险具有负向阻碍作用,而企业成立年限兼具正负两种效应。第八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本章通过DSGE模型阐释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并通过设计相关的实证模型和变量指标,利用我国37家商业银行以及宏观层面2008—2019年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商业银行在进行交叉金融创新业务的时候会获得更高的收益;第二,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刻画的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显着;第三,整体上,商业银行存贷比、盈利能力、资产规模、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出、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和城镇化对宏观经济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了研究结论,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监管的关系,认为金融业务创新与金融监管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其次,分析了我国金融业务创新监管需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资本监管不足、表外与同业监管不足、监管协调不够以及对系统性重要监管机构监管不足等方面;最后,从完善监管制度、完善资本监管和堵住监管套利三大方面提出了改进金融创新监管的方向和建议。论文的创新点:第一,对以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为代表的金融创新的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交叉金融业务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前沿领域,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交叉金融业务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尤其是交叉金融业务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和特征,及其宏微观影响,具有较好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二,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特征以及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并采用理论建模、博弈分析、实证检验等多种手段分别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银行风险、企业经营绩效以及宏观经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多角度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宏微观影响。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的经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微观金融业务创新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从而提升商业银行金融规模,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这种创新又会增加自身风险承担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金融风险的形成。对于企业而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整体上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来说,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会增加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但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第三,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两个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特征进行联系,分别从创新的综合能力和中间业务收入两个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本文认为,规模小的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表现出不稳定的特征,但是在风险管理创新能力方面表现比规模大的商业银行要稳定。同时,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第四,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DSGE模型,并对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理论上看,当金融创新的收益为正时,商业银行有动机将资金从传统借贷转移到金融创新业务中,从而逃避金融监管要求,进一步增加经济体的总产出与总消费。

滕飞[2](2021)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积累不少结构性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审时度势,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为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指明了新方向。实体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无疑将对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方面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需要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增加有效金融供给与提高金融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去杠杆与严监管的趋势下,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提出更严峻挑战。实体经济调整与金融深化改革都在呼唤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因此,探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传导机制进而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金融创新的总体方向与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按照“需求分析-现状与问题梳理-相关性与作用机制分析-路径政策建议”的逻辑框架开展研究。首先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进而对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商业银行有效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机理,并结合2006-2018年13年省域横向面板数据和2009年3季度至2019年2季度共40期全国纵向时序数据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及其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验证。最后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与教训,从“紧扣供给侧主旋律、坚持适度创新抑制过度创新以及因地制宜展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基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总体方向,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前沿底层技术围绕实体重点产业链发展与补充薄弱环节从“业务创新、金融科技创新、组织与制度创新”等三方面提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金融创新的行动路径。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绪论和理论分析,包括本文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总结了本文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创新处等;第二章对相关重要概念和理论进行梳理,包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供给侧改革理论、金融发展理论以及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运行机制理论等进行系统梳理和评析,进而提炼出相关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第二部分:现状与需求分析,即第三章,系统分析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进而深入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充分揭示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深层次需求以及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适度性要求。具体包括:(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分析。首先,运用拓展费雪方程式(Fisher Extension)论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而这需要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更好向实体经济发挥正向反馈作用;其次,运用银行博弈均衡模型(Bank gambling equilibrium model)进行参数模拟,揭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须通过有效创新(如降低监督成本)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并确保自身业务可持续性,以更好地融入到供给侧改革之中。(2)分析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事实与数据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通过扩大供给和丰富产品等方式支持经济发展与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无法有效满足实体金融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支持重点领域存在创新不足等问题。(3)分析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特别应吸取国外商业银行金融过度创新导致非理性扩张以及与实体经济需求脱节方面的教训。第三部分:运用规范性分析方法分析系统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即本文第四章。包括:(1)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和过度创新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说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两面性。(2)系统归纳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本文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通过影响消费需求、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以及推动产业升级,从而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称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机制(要素与结构路径);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供给、优化金融配置、增强金融功能,进而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称之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金融发展路径)。(3)运用数理推导的方法论证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通过搭建六部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框架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数理推导剖析商业银行存贷和金融创新部门与实体经济下资源要素作用的内生机制,求解最优增长路径。结果表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的拉动作用,且金融创新效率弹性对经济稳态增速拉动作用比较显着,产品弹性(即业务规模)对经济稳态增速同样具有非线性效应。第四部分:实证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相关性及作用机制,主要从省域横向面板和全国纵向时序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分析,包括本文第五章、第六章。具体包括:第五章,本文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基于2006-2018年31个省市相关数据,从面板横向角度实证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及所呈现的区域差异与阶段差异,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总体是积极的,但存在区域不均衡性。实证表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规模与效率指标处于低体制时,其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效应较弱甚至是负面的;当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规模与效率指标处于高体制时,其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呈现正向效应且逐步增强,基准模型在体制转换过程中整体呈现渐进正向的非线性转换趋势,上述结果说明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总体效应是适度的。但是,通过对PSTR模型的非线性转换体制分析,发现不同省市转换函数值(g值)分布范围广且体制转换速度较慢,结合各省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标样本期间所处体制情况,说明不同省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2)中国商业银行应保持适度创新规模的同时注重开展内涵式效率创新。通过比较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规模指标与金融创新效率指标的非线性效应,金融创新规模指标的非线性效应更强体制转换速度更快。本文发现: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金融创新规模效应”拉动实体经济增长,但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效率指标对实体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要优于金融创新规模指标,说明商业银行应保持适度金融创新规模的同时更应着眼于提高金融创新效率。(3)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效应存在阶段性差异。供给侧改革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发挥的促进作用较供给侧改革前更显着,说明供给侧改革后商业银行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采取的金融创新措施是有效的。(4)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区域差异性。本文通过分区域实证分析可得: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局部过度创新(东部、中部)和创新不足(西部)并存的现象,东部和中部区域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规模经济边际递减现象。(5)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核心产业(制造业)发展同样具有渐进正向的非线性影响。通过替换自变量的稳健性检验得到基准模型相似结果,其中对制造业增长指标的正向影响较为显着但对制造业结构优化指标的正向影响效应较弱。(6)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通过加入交互项的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基准模型结果的稳定性,并可得: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协同效应差异性,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资本积累指标对实体经济增长发挥协同效应趋于正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科技研发指标发挥协同效应则趋于负向。第六章,主要基于2009年3季度至2019年2季度共40期的全国经济变量数据和十六家主要上市商业银行数据,从时间序列角度纵向验证商业银行微观主体的金融创新对宏观实体经济增长“微观-宏观”的作用机制。具体包括:(1)本文选取金融业务创新发展(规模)维度、金融业务创新效能维度、金融创新风控维度、金融科技创新维度以及创新支持实体经济需求维度等五大维度下16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2009Q3-2019Q2的15项相关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量化微观视角下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结果表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以及交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占据前四位主要得益于上述银行业务创新规模较大,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以及中信银行等创新效能高的中型银行紧随其后。(2)基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构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BII)并观察该指数趋势,分析其阶段特征。结果表明:该指数在样本期间内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分阶段来看,BII经历持续增长期(2009Q2-2012Q4),波动调整期(2013Q1-2017Q4)以及转型回升期(2018Q1-2019Q2)等三个阶段。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在经历一段时期的波动后,商业银行经过业务转型与调整金融创新指数稳步回升。(3)构建供给侧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间接作用机制(包含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以及产业升级等宏观指标)和直接作用机制(包含实体经济融资规模与融资成本、储蓄投资转换等金融指标)的SVAR实证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在间接作用机制还是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都具有拉动作用并呈现短期快速拉动,中期波动,长期相对平稳的态势且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高;第二,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直接作用机制更明显相关系数更大,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应更注重精准支持实体经济要素积累与结构优化;第三,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资本积累影响存在反复,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积极影响但持续时间较短;第四,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融资规模具有微弱正向作用且存在时滞性,但有利于融资成本降低,有利于优化储蓄投资转换职能。第五部分,基于第三章需求分析、第四章机理分析与数理推导、第五章和第六章实证分析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总体方向和行动路径建议,即本文第七章。具体包括:(1)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总体方向。即:紧扣供给侧改革主旋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坚持适度创新、抑制过度创新;因地制宜开展差异化金融创新;有效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以及建立适应外部经济转型特征的组织架构和制度等。(2)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业务创新行动路径,包括:开发符合动能转换需求的的金融产品支持产业优化升级、整合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支持“三去一补”、完善融资产品利率定价机制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线上与线下业务融合发展以及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等。(3)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科技创新行动路径,包括:运用大数据技术发掘和评价客户、运用云计算技术搭建业务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关键领域智能化改造、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高效产品和服务体系以及综合应用技术实现融合创新等。(4)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组织与制度创新行动路径,包括:搭建以业务为导向的矩阵式组织架构、完善金融创新制度、构建金融创新协同保障机制等。总之,本文通过相关研究丰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开展金融创新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提供可行建议。

王泽涛[3](2020)在《金融创新与中国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效应》文中研究指明如果经济中存在较强的货币需求流动性陷阱效应,那么货币政策执行将遇到零利率下限问题(zero-bound problem),或在低利率区间货币政策无效性问题,而这正是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欧美货币政策执行中面对的困境。本文从货币投机需求是微观经济主体资产投资组合最优决策过程的逻辑出发,利用变系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在厘清货币需求流动性陷阱效应是否存在的前提下,本文考察了近些年来中国以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对于货币流动性陷阱效应的影响。主要得到如下结论:一是货币需求流动性陷阱在中国的确比较显着的存在,作用机制基本符合投资组合假说,但显着性与货币层次划分密切相关,M2和M1相对显着,而M0则不显着;二是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不同,金融创新强化而非弱化了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效应,这可能与中国金融产品仍不够丰富有关。但是,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投机需求因“功能主序效应”而对流动性陷阱影响不显着,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影响显着,但对不同层次货币表现出“结构差异效应”;三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了金融创新对流动性陷阱效应的边际影响,其作用机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弱化了金融市场的分割,强化了利率在微观经济主体金融资产组合中的信号作用。文章的政策含义是,面对当前金融风险仍较高和金融稳定任务仍较重的现实,低利率货币政策的效果有限,欧美金融危机期间所采用的数量型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借鉴意义须充分重视,且货币政策操作应当注意与中国金融结构变迁阶段特征相耦合。

李明[4](2020)在《浅谈我国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金融创新是指在金融领域现有条件下,以市场变化为基础,以满足市场需要为前提,对各种金融市场要素进行重组或根本变革。本文仔细分析了金融创新对一般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现状,向货币当局提出实质性的建议。

战明华,王泽涛,汤颜菲,许月丽[5](2020)在《金融创新如何影响了中国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效应——来自金融理财产品的证据》文中指出本文利用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考察了近年来中国以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对货币流动性陷阱效应的影响,主要结论为:(1)货币需求流动性陷阱在中国的确比较显着地存在,其作用机制基本符合投资组合假说,但显着性与货币层次划分密切相关,M2和M1相对显着,而M0则不显着;(2)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不同,金融创新强化而非弱化了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效应,这可能与中国金融产品仍不够丰富有关,但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投机性需求因"功能主序效应"而对流动性陷阱影响不显着,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影响显着,但对不同层次货币表现出"结构差异效应";(3)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了金融创新对流动性陷阱效应的边际影响,其作用机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弱化了金融市场的分割,强化了利率在微观经济主体金融资产组合中的信号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面对当前金融风险仍较高和金融稳定任务仍较重的现实,低利率货币政策的效果有限,金融危机期间欧美所采用的数量型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借鉴意义须充分重视,且货币政策操作应当注意与中国金融结构变迁阶段特征相耦合。

肖登凡[6](2019)在《金融创新视角下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创新是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这早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金融创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的影响也是持久的。货币的功能定义法和实证定义法,是当前各国货币当局进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调整决策时所依赖的主要手段。实证定义法的不足在于,它仅仅关注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而不关注其可控性。就微观金融创新工具而言,其发展、壮大要经历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那我们不禁要问:能否将金融创新工具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并由此构建一整套货币当局的行为逻辑,包括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调整时机的选择及配套的应对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等政策的选择等。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的调整,必然伴随着相关货币政策等政策的调整,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目的皆不外乎提高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主要是可控性和相关性),且二者相结合往往效果更佳。因此,对于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调整的考察,笔者并未采取一种孤立的视角,而是采取了一种联系的视角,即不仅考察它本身,也考察相应的货币政策等政策的调整。本文首先对金融创新扩散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模型变量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金融创新发展过程三阶段”论点,进而构建了“金融创新发展过程三阶段视角下货币当局行为逻辑”这一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的核心要义在于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调整时机的选择,以及同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的调整密切配合的货币政策等政策的调整。其后,先后对美国和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及货币政策等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回顾、梳理,并对其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的调整时机、相应的货币政策等政策的调整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以验证两国货币当局的行为是否与本文构建的“货币当局行为逻辑”理论体系相一致。最后,比较了中美两国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及相关货币政策等政策调整的异同,得出若干结论,并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本文的最终研究结论为:一是中美两国货币当局的行为逻辑基本符合本文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二者应对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具有某种一致性,只是针对微观金融创新的监管政策会有所不同;二是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调整时机越是具有前瞻性,相应的调整效果也倾向于更佳。若干政策建议为:一是我国货币当局应密切关注金融创新最新发展趋势,并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做出及时且合理的调整,以完善货币结构及总量信息,这一点应当借鉴社会融资规模总量指标的发布;二是我国应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这对于提升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吸纳能力、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具有重要意义,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提升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点:一是在对现有金融创新扩散模型进行改造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创新发展过程三阶段论点,并较为详细地阐述了金融创新在不同发展阶段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的不同影响。二是构建了“金融创新发展过程三阶段视角下货币当局行为逻辑”这一理论体系。这一方面在货币的功能定义法和实证定义法之外,为货币当局在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调整时机的选择上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另一方面,对于货币当局在金融创新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选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三是系统考察了中美两国货币当局的行为逻辑,经过比较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调整时机越是具有前瞻性,相应的调整效果也更为显着;并总结了两国应对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等政策选择的异同。

余勇波[7](2019)在《金融创新对证券市场风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提高资金的融通效率是资金使用者孜孜不倦的追求,而金融创新正是实现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的方法之一,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也一直都有金融创新的支持。但是金融危机的阴云一直挥之不去,金融创新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金融风险如影随形似乎成为必然,金融创新是否加大了金融风险也成为学者的研究重点。纵观前人的研究工作,从定性角度分析二者之间关系的居多,其研究结论基本可以归纳为:金融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否认,但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金融风险。理论角度的定性分析充分,且多集中于局部金融创新对局部金融风险的影响分析,宏观层面仍未形成一致的结论。相比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困难:一是金融创新难以量化,二是如何准确刻画金融风险。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关键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包含绝大多数经济运行信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金融运行总体情况,研究金融创新对证券市场风险的影响对研究金融创新对一般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尝试从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二者之间关系。一方面构建了包含11个子指标的金融创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经过主成分分析得到测度金融创新水平的综合指标。发现在2000年1月至2018年6月时间区间内我国金融创新水平总体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且伴随有波动加剧现象。另一方面对股票市场风险进行测度,选择了目前被广泛用于风险管理的指标——VaR(在险价值)来对风险进行定量描述,发现我国证券市场风险在2007年后逐渐上升,且波动明显加剧。最后通过VAR模型估计金融创新对证券市场风险的影响,为提高模型估计的效果加入了宏观经济指数、通货膨胀率和月度拆借利率作为控制变量。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创新对证券市场风险的影响是显着的,这与之前部分学者对此问题定性分析结果相吻合,方差分解图显示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风险的波动贡献率约16%,表明金融创新是引起金融风险重要但不唯一的因素。明确金融创新对证券市场风险的影响后有助于政策制定、实施者推进适度创新,争取在享受金融创新带来益处的同时规避风险,这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金融创新的直接表现是产品多元化,增加了产品复杂度也提高了风险的隐蔽性。为最大程度的发挥金融创新的正效用,金融创新主体因为对创新情况最了解要主动进行风险管理,并配合监管部门的外部监管实现共同管理;金融创新产品一定程度上难以通过传统分类进行界定,为避免出现监管盲点,实现全面监管,要推进不同监管部门进行合作。

董迪[8](2018)在《中国区域金融稳定研究 ——基于金融结构的视角》文中认为随着金融业改革和开发程度的深化,金融稳定越来越受到关注。从全国金融结构角度整体上来看,银行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参与程度都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据了绝对重要的地位;但随着近年来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与不断完善,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也引起了我国金融结构的巨大变化,这点从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中的占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可见一斑。本文主要从区域金融结构的视角探讨区域金融稳定。区域金融结构,一般指一个区域内金融机构体系的结构。但这一指向有失狭隘。这一名词即可指金融机构体系的结构,但也或包括更丰富的内容。与指称一个区域内金融机构体系结构不同,本文所称“区域金融结构”,主要是指三个方面内容,即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平衡状态、金融体系内金融创新的结构,以及区域金融结构的地区间相互影响状态(即溢出效应)等。而本文所称“金融稳定”则是使用了被世界银行和美联储广泛使用的金融稳定状态指数,并充分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了优化。本文的研究目标是讨论区域金融结构对区域稳定性的影响。就金融稳定相关研究来看,目前已有的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市场情况,在国家层面来进行的,这主要是由于相关研究源自于对金融危机产生机理的考察。西方学者在研究金融稳定上,多是通过考察金融危机发生的条件,从金融不稳定的角度,通过否定式判断逐一列出金融稳定的实现条件。近年来,金融稳定在我国学术界引起越来越多注意,多名学者对金融稳定进行了量化测度与实证研究,但依然主要是以我国国家整体作为考察对象。而本文着眼于同一经济体内部,在宏观货币、财政政策相对固定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程度差异的现实情况,拟分析由此所形成的金融稳定程度差异,进而总结区域金融稳定内涵及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拓展金融稳定的研究对象,完善金融稳定相关理论的分析框架与适用范围。本文的“金融稳定”则是使用了被世界银行和美联储广泛使用的金融稳定状态指数,并充分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了优化。本文的研究目标是讨论区域金融结构对区域稳定性的影响。除绪论和结论外,论文的主要研究共分为5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述评并概括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介绍论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第1章主要是分析区域金融稳定内涵界定与影响因素。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具体梳理的前提下,提出本文关于区域金融稳定的内涵定义,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其影响因素及相关研究。本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关于区域金融稳定的内涵界定;第二部分分析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第三部分分析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其他内外部因素。第2章主要是对金融稳定进行测度。综合梳理已有的金融稳定相关测量方法,并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与本章研究内容及中国国情相适应的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及度量方法,并以此来计算衡量全国以及地区范围的金融稳定,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全国以及地区范围的金融稳定政策提出了相对应的意见和建议。第3章主要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契合程度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针对区域金融结构变化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基于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影响,提出了区域金融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进而研究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本章提出了区域金融结构变化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契合度与区域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分析了在不同经济产业结构的区域,其金融稳定受到金融结构变化和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契合度的影响作用。第4章主要讨论区域金融内部的创新对区域稳定的影响。本章分析区域金融结构变化、区域金融创新对区域金融稳定影响,尤其是基于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的角度下,区域金融稳定受到区域金融结构变化及区域金融创新的影响,分析了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区域金融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作用。第5章主要讨论区域金融结构与区域金融稳定空间溢出效应。本章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考虑样本地区变量的空间相关性,从而分析研究金融结构变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作用。通过对我国金融结构变化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发现金融结构变化具有溢出效应对金融稳定有着明显的影响。最后为结论,对前文关于区域金融结构和区域金融稳定的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改善区域金融结构以维持区域金融稳定的政策建议。最后,针对本文的一些不足之处进一步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通过以上研究,本文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从各区域的具体情况来看,中国区域金融稳定发展良好,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性得到改善,但同时需注意小范围风险的发生。从全国2010-2016年的金融稳定来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金融稳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通过政府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使得中国金融稳定在这之后保持健康稳定发展。从2016年各区域金融稳定指数的综合得分来看,东部在保持其领先地位的同时,其他地区的金融稳定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中西部地区的外贸保持较快增长,金融机构(银行业)的规模占全国的比例有所提升;东北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较猛,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债券融资规模也进一步得到提升。2.区域金融结构变化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契合度越高时,区域金融稳定越高。通过全国2011-2016年的样本数据,并基于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视角分析研究区域金融结构变化对区域金融稳定影响,结果表明区域金融结构变化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契合度正向地影响区域金融稳定;对于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高的区域来讲,金融结构变化和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契合度对金融稳定影响要明显高于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低的区域;同时,区域金融稳定也受区域金融结构变化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契合度滞后效应的影响,即区域金融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契合程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作用持续时间较长。3.区域金融创新程度越高时,区域金融稳定越高全国2011-2016年的样本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稳定受到区域金融创新程度的正向影响,同时区域金融稳定不仅受到当年区域金融创新程度的正向影响,同时还受到了前一年区域金融创新程度的正向影响。研究还发现区域金融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契合程度越高时,区域金融创新程度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越强烈,对于区域金融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契合程度越高的区域,其金融稳定不仅受到当年区域金融创新程度的正向影响,同时还受到了前一年区域金融创新程度的正向影响。4.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仍然有着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并且相互影响较大。通过建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我国省际金融问题相关变量的空间相关性,从而研究金融结构变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从各个地区来看,我国的省际金融结构变化溢出效应较为明显,通过对我国金融结构变化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发现金融结构变化具有溢出效应对金融稳定有着明显的影响。从银行业、证券业以及保险业这三方面来看,目前我国金融结构变化的空间效应主要以银行业为主,而证券业和保险业的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在空间效应上体现的并不明显,从长远来看,这也不利于我国的金融体系保持稳定状态。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以不同金融结构的资源配置机制入手,尝试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契合的角度来论述金融结构变化与金融稳定间关系。以“比较金融体系”理论为基础,通过分别论述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结构各自的资源配置机制与产业结构的契合程度,从而揭示金融结构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和传导机制。构建这种理论分析框架为将来相关研究提供一条有价值的思路。第二,本文将结合我国国情,从考察指标体系和指标合成方法两个方面构建区域金融稳定指数来客观衡量区域金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研究中指标体系不健全或合成方法不客观的影响,提升相关测度的客观性、针对性与准确性。第三,本文尝试从区域金融结构的三个角度来分析与区域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即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平衡状态、金融体系内金融创新的结构,以及区域金融结构的地区间相互影响状态(即溢出效应)等三个方面的结构。论文不足之处主要有:第一,本文在对区域金融结构和区域金融稳定指标的选取时考虑了区域经济及金融相关数据收集的难度,主要选取的是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或间接公布的数据,这有可能造成指标选取不够合理的情况,从而无法全面准确衡量区域金融稳定以及区域金融体系与区域产业的契合度。随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及区域金融的发展,描述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质量的数据将会更加全面深入。第二,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度量区域金融稳定,主成分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对原始指标处理之后产生不具相关性的主成分,从而避免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影响,同时还能在原始指标较多的情况下用具有代表性的主成分进行分析。但是主成分分析也有其缺点如其主成分的解释含义的明确性不如原始指标,有些情况下主成分可能不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因此,在衡量区域金融稳定上可以尝试采用更加合理的方法。同时,针对区域金融结构和区域金融稳定关系的实证方法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洪朝伟[9](2018)在《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影响研究 ——基于“从一般到特殊”的动态建模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货币供应量在我国货币政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明确将其确定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货币供应量指标可以看作货币政策取向的“风向标”。然而,我国广义货币M2的增长速度在多数年份均明显高于名义GDP的增速,这导致我国M2/GDP持续攀升,到2015年已经超过2.0,远高于同期美国的0.9以下的水平。由于M2连年高速增长,截止2017年4月份,我们的M2存量已超过159万亿人民币,稳居全球首位。一般而言,货币发行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但我国货币供应量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引发相应程度的通货膨胀。很多人普遍担心通货膨胀效应只是被累计起来了,或许将来有一天会以通胀或者金融危机等形式集中释放。这就是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广泛讨论的货币是否超发的问题,对货币是否超发,涉及如何理解我国货币与GDP比重的问题。本文基于IMF、CEIC、BIS等数据库数据,利用“从一般到特殊”的动态建模方法,讨论了金融创新和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以期合理解释我国M2与GDP比重偏高问题。第一,本文梳理了货币需求理论与金融创新理论的演变及发展,讨论了研究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影响的文献。并对目前我国M2与GDP比值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通过梳理国外文献可以发现,我国在研究M2与GDP偏高问题上,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金融创新。第二,本文基于购物时间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创新的货币需求函数,将低流动性和高流动性资产的比例作为衡量金融创新程度的变量,从理论上证明了金融创新水平的提高将有效降低货币需求,该模型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本文回顾了我国银行业发展历程,从银行监管指标出发讨论了我国银行业现状,并总结了中美两国重要的金融产品创新,发现我国虽然银行业建立至今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步,但由于我国金融创新发展较晚,与美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第四,本文构造了两个金融创新指标:M2/M1与总流动性/M2,基于M1和M2的货币需求函数,分别研究了两个层次的金融创新对M1和M2需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对于M1方程而言,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1.305,即收入每增加1%,货币需求将增加1.305%,这个结果表明,收入增加会引起货币需求的更大增加,因此,在正常情况下,M1/GDP会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增加,之所以我国M1/GDP水平没有持续攀升,是因为存在另一个显着抑制货币需求的因素——M2/M1衡量的金融创新;(2)用M2/M1衡量的金融创新系数大小为1.735,说明金融创新每增加1%,货币需求将下降1.735%,实证结果表明,用M2/M1衡量的金融创新对M1货币需求存在显着的抑制作用,因此我国M1/GDP没有持续攀升,甚至会存在比值下降的情况;(3)对于M2方程而言,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1.09,说明收入每增加1%,货币需求将增加1.09%,同样,对于M2而言,收入的增加将带来货币需求的更大增加,与M1/GDP变化不同的是,我国M2/GDP持续增加,这取决于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抑制作用;(4)对于总流动性/M2衡量的金融创新而言,其弹性系数大小为0.273,说明金融创新每增加1%,将带来M2需求下降0.273%,表明M2层次的金融创新对M2需求的抑制作用不强,这体现了我国更广义的流动性发展不足的事实,从而导致我国M2/GDP的不断攀升。第五,本文构造了直接融资比重指标,讨论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融资比重的弹性系数大小为0.091,说明直接融资比重在统计上是显着抑制货币需求的变量,但是从系数大小来看,对货币需求的抑制作用不强,因此,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对降低我国M2/GDP比重可能作用不大。进一步地,我们将直接融资比重、金融创新、金融创新与直接融资比重的交互项同时放入M2方程中,实证结果显示,直接融资比重、金融创新与直接融资比重的交互项均没有进入长期方程,而金融创新仍是显着抑制货币需求的变量,并且,金融创新的系数显着增加,变为0.76。最后,本文得出了研究结论,金融创新是抑制我国货币需求的有效变量,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创新相对于经济增速而言发展迟缓,这意味着我国抑制货币需求的关键因素相对薄弱,难以有效抵消收入增长带来的强劲货币需求,政府只得被动维持较快的货币投放增速,导致M2/GDP比重不断攀升。直接融资比重对货币需求的抑制作用虽然在统计上是显着的,但其影响系数较低,对货币需求的抑制作用可能并没有许多人预期的那么大。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当我们将金融创新指标及直接融资比重与金融创新交互项放进回归方程后,直接融资比重与交互项均没有进入长期方程,但是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抑制效应显着提高。这说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本身对货币需求的抑制作用有限,但它可以通过对银行体系金融创新的推动作用,间接地增强对货币需求的抑制力。本文的结论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我国M2/GDP不断攀升,主因是我国存在着内生的强劲货币需求而能够有效抑制货币需求的因素相对薄弱。央行有许多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给,但很难影响货币需求,我们不能用M2/GDP数值的大小去判断央行是否超发了货币。

朱焱[10](2017)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影响及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抵押担保贷款机构破产、投资银行倒闭、股市大幅震荡等一系列事件,不仅使在世界金融产业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纷纷陷入困境,同时也让金融产品市场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意识到了金融创新背后潜藏的巨大风险。我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在经历起步阶段后,进行了很多的有益尝试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在极大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货币政策及金融稳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理财产品创新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的识别、建立有效的宏观审慎管理模式及风险防范体系,就成为保证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措施。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宏观审慎管理理论体系、制度框架,并通过相应的政策工具防范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染导致的系统性风险,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由于金融管理制度、组织体系、市场结构、融资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各国推进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路径也有所不同。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需要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概念和理论体系研究为起点,系统性的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现状,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分别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货币政策以及金融稳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得出的研究结论重点分析了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指出宏观审慎管理在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管理、防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引发的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终根据当前宏观审慎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在研究方法上,将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个案分析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本文认为,理财市场的发展,对银行而言,是其获取资金客户的重要手段和促进业务转型的动力;对投资者而言,增添了投资渠道,增加了收入;对金融市场而言,有利于银行存款价格向市场均衡价格回归,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但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与创新,伴随着其自身固有的风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运作,给货币政策执行和金融稳定等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通过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由于理财产品创新而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监管、强化人员素质、加强国内外合作等手段,提升商业银行自身对理财产品的风险防控能力;二是通过树立业务监管的理念、动态有效的识别系统性重要银行、建立更关注事前的宏观审慎管理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的实施,形成有针对性的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体系;三是以健全风险处置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商业银行自我救助能力、完善同业救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明确管理部门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监管中的职能定位、协调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财政政策协同监管为切入点,构建层次清晰的理财产品系统性风险处置机制。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建立基于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风险防范体系。目前大多数对宏观审慎管理的研究成果还主要集中于对宏观审慎管理的理论论证和框架设计方面,而对具体管理政策实践效果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提出为了有效防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在对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估和检验的基础上,推动相关国际国内经验和建议的本土化,而这也是建立我国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防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风险的有效措施。2.开展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影响的实证分析。从分析理财产品创新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影响的机制出发,选取了大量数据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理财产品创新会对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等带来多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给宏观金融稳定带来消极影响,最终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宏观、微观层面的政策建议。3.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现状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创新的发展历程为起点,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现状进行了全面总结,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探究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膨胀的动因,得出了理财产品创新对商业银行以及宏观、微观监管的影响。

二、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金融创新研究现状
        1.2.2 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发展
        1.2.3 金融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
        1.2.4 金融创新与宏观经济发展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1.5 本文不足之处
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务创新
        2.1.2 交叉金融业务与影子银行业务
    2.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类
        2.2.1 融资金融创新与非融资金融创新
        2.2.2 有效金融创新与无效金融创新
    2.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理论
        2.3.1 追逐利润的动因
        2.3.2 顺应供给的动因
        2.3.3 规避管制的动因
        2.3.4 完善市场的动因
    2.4 金融发展理论
        2.4.1 金融发展理论
        2.4.2 金融深化理论
    2.5 金融创新理论与金融风险理论
        2.5.1 金融创新理论
        2.5.2 金融风险理论
    2.6 金融监管理论
    2.7 本章小结
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
    3.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
        3.1.1 监管套利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
        3.1.2 顺应需求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力
        3.1.3 增强竞争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外部压力
    3.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3.2.1 我国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创新
        3.2.2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创新
    3.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特征分析
        3.3.1 交叉金融业务创新表现出的主要特征
        3.3.2 传统金融业务创新表现出的主要特征
    3.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环境条件
        3.4.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不足
        3.4.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
        3.4.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有利条件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现状分析
    4.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
    4.2 基于综合能力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
        4.2.1 评价方法与模型
        4.2.2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4.2.3 评价结果与现状分析
    4.3 基于中间业务收入的商业银行创新能力评价
        4.3.1 指标选择
        4.3.2 样本与数据
        4.3.3 测算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5.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自身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
    5.2 模型设计与变量指标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选择
        5.2.3 数据来源与说明
    5.3 实证结果与讨论
        5.3.1 模型检验
        5.3.2 实证结果分析
        5.3.3 面板门槛回归分析
    5.4 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
    6.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银行风险的理论分析
        6.1.1 基本假设
        6.1.2 博弈过程
        6.1.3 融资市场
        6.1.4 金融创新对博弈均衡的影响
    6.2 研究假说
    6.3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6.3.1 模型设定
        6.3.2 变量选择
        6.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模型检验
        6.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6.5 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7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7.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
    7.2 研究假说
    7.3 模型、变量与数据
        7.3.1 模型设定
        7.3.2 变量选择
        7.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模型检验
        7.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8.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
        8.1.1 基本模型
        8.1.2 参数校准
        8.1.3 传导机制分析
    8.2 加入企业创新的进一步分析
        8.2.1 基本模型
        8.2.2 创新与经济增长
    8.3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8.3.1 实证模型设定
        8.3.2 变量选择
        8.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8.4 实证结果与分析
        8.4.1 模型检验
        8.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完善监管制度
        9.2.2 完善资本监管
        9.2.3 减少监管套利
        9.2.4 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实体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1.2.2. 有关金融发展的文献综述
        1.2.3. 有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文献综述
        1.2.4. 有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文献综述
        1.2.5. 文献简评与本文努力方向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之处
        1.4.1. 技术路线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有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与分类
        2.1.2 有关实体经济的界定
    2.2 相关理论
        2.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2.2.2. 供给侧改革理论
        2.2.3. 金融发展理论
        2.2.4. 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运行机制理论
    2.3 相关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分析
        3.1.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融合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3.1.2. 供给侧改革是实体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3.1.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本质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3.1.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要求商业银行持续开展金融创新
    3.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1.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
        3.2.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历程
        3.2.3.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与成效
        3.2.4.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问题
    3.3.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与教训
        3.3.1.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
        3.3.2.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教训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实体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4.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4.1.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
        4.1.2. 商业银行金融过度创新的消极作用
    4.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机制分析
        4.2.1. 加强资本积累
        4.2.2. 推动技术进步
        4.2.3. 升级供给端
        4.2.4. 优化需求端
    4.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分析
        4.3.1. 增强金融功能
        4.3.2. 推动金融发展
        4.3.3. 优化金融结构
        4.3.4. 影响货币深化
    4.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关系的数理分析
        4.4.1 假设
        4.4.2 最优路径推导
        4.4.3 平衡增长路径
        4.4.4 数值模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非线性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
    5.1. 关系特征及实证假设
    5.2. 模型建立与变量选取
        5.2.1. 计量模型的建立与说明
        5.2.2. 变量选取
        5.2.3. 数据描述性统计
    5.3. 相关检验
        5.3.1. 线性检验与剩余非线性检验
        5.3.2. 位置参数的确定
    5.4. 实证结果
        5.4.1. 线性模型的结果分析
        5.4.2. 非线性模型的结果分析
        5.4.3. 非线性转换体制的分析
    5.5.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
        5.5.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差异分析
        5.5.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5.6. 稳健性检验
        5.6.1. 替换自变量-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核心实体产业(制造业)发展的非线性关系
        5.6.2. 加入交互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协同效应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
    6.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的创建与衡量
        6.1.1. 金融创新指数构建思路
        6.1.2. 金融创新指数维度与指标选取的说明
        6.1.3. 金融创新指数测度过程
        6.1.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测度结果
    6.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6.2.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和实证模型构建
        6.2.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6.2.3. 模型稳定性与格兰杰检验
        6.2.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
        6.2.5.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创新总体方向及行动路径
    7.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创新总体方向
        7.1.1 紧扣供给侧主旋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7.1.2 坚持适度创新,抑制过度创新
        7.1.3 因地制宜,实行区域差异化金融创新
        7.1.4 推进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提升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效能
        7.1.5 建立适应外部经济转型特征的组织架构和制度
    7.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业务创新行动路径
        7.2.1. 开发符合动能转换需求的金融产品支持产业优化升级
        7.2.2. 整合金融综合服务能力,支持三去一补
        7.2.3. 完善融资产品利率定价机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7.2.4. 线上与线下业务融合发展,丰富民生类金融产品
        7.2.5. 优化资产负债管理,提升银行经营稳健性
    7.3 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科技创新行动路径
        7.3.1. 运用大数据技术发掘和评价客户
        7.3.2. 运用云计算技术搭建集约化业务平台
        7.3.3.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关键领域的智能化改造
        7.3.4. 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高效产品和服务体系
        7.3.5. 综合应用多种技术实现融合创新
    7.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组织与制度创新行动路径
        7.4.1. 商业银行主业经营组织架构创新的框架设计
        7.4.2.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组织架构创新的框架设计
        7.4.3. 建立与完善适应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制度
        7.4.4. 构建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与制度协同运行保障机制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研究不足
    8.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3)金融创新与中国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2.1 研究目标
        1.2.2 章节安排
        1.2.3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流动性陷阱效应存在性问题
    2.2 流动性陷阱效应与货币政策效果
    2.3 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中国货币需求流动性陷阱效应基本事实
    3.1 货币需求函数设定
    3.2 计量模型设定
    3.3 变量定义与数据
        3.3.1 货币需求量(M)
        3.3.2 国民收入(Y)
        3.3.3 名义利率(R)
        3.3.4 景气指数(Pre)
        3.3.5 价格指数(P)
    3.4 实证结果
第4章 金融创新对流动性陷阱效应的影响
    4.1 模型设定
    4.2 实证结果
第5章 进一步的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
    5.1 模型设定
    5.2 实证结果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4)浅谈我国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金融创新现状
    (一)金融市场的创新
    (二)金融管理制度的创新
    (三)金融交易技术的创新
    (四)互联网金融的创新
二、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分析
    (一)金融创新削弱再贴现政策的效用
    (二)金融创新加强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三、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一)使商业银行在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衰弱
    (二)扩大了货币政策效率的时滞
四、金融创新对货币中介目标的影响
    (一)中介指标的可测性被降低。
    (二)金融创新降低中介指标的可控性
    (三)金融创新对中介指标的相关性的影响
五、基于金融创新的影响对我国货币当局的建议
    (一)完善货币政策工具
    (二)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三)完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六、结语

(5)金融创新如何影响了中国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效应——来自金融理财产品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及文献述评
二、 中国货币需求流动性陷阱效应的基本事实
    (一)计量模型设定
    (二)变量定义与数据
    (三)实证结果
三、 金融创新对流动性陷阱效应的影响
    (一)模型设定
    (二)实证结果
四、 进一步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
    (一)模型设定
    (二)实证结果
五、 结论与政策含义

(6)金融创新视角下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述评
    1.3 研究重点及思路
    1.4 研究方法
2.货币当局行为逻辑:基于金融创新发展过程三阶段视角
    2.1 金融创新与货币供应量
        2.1.1 金融创新对货币定义的影响
        2.1.2 金融创新对流动性金融资产结构的影响
        2.1.3 金融创新对货币供应量有效性的影响
    2.2 三阶段与货币供应量
        2.2.1 三阶段划分的理论基础
        2.2.2 对现有理论基础若干问题的讨论
        2.2.3 三阶段划分及其各阶段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2.3 三阶段与货币当局行为
        2.3.1 萌芽期
        2.3.2 成长期
        2.3.3 成熟期
3.美国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及相应政策:演变与分析
    3.1 代表性金融创新工具
    3.2 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的演变
    3.3 货币供应量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趋势
        3.3.1 流动性金融资产结构
        3.3.2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3.3.3 货币乘数及货币流动速度
    3.4 货币政策等政策的演变
        3.4.1 利率政策
        3.4.2 存款准备金政策
        3.4.3 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政策
    3.5 货币当局的若干行为规律
4.美国货币当局行为逻辑的考察
    4.1 三阶段的初步划分
        4.1.1 数据来源及若干说明
        4.1.2 模型结果及其解释
        4.1.3 以零售货币基金为例对模型结果的详细解读
    4.2 三阶段的再划分
        4.2.1 核心指标的选取及说明
        4.2.2 核心指标的分析
    4.3 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调整考察
        4.3.1 调整时机
        4.3.2 调整效果
    4.4 货币政策等政策调整考察
    4.5 若干结论
5.中国货币当局行为逻辑的考察
    5.1 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的演变
    5.2 货币供应量及相关指标变化趋势
    5.3 货币政策等政策的演变
        5.3.1 利率政策
        5.3.2 存款准备金政策
        5.3.3 同业存款监管政策
        5.3.4 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政策
    5.4 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调整考察
        5.4.1 三阶段的初步划分
        5.4.2 三阶段的再划分
        5.4.3 调整时机及调整效果
    5.5 货币政策等政策调整考察
    5.6 若干结论
6.比较与展望
    6.1 比较及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金融创新对证券市场风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基本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基本研究方法
    1.3 本文创新和不足
        1.3.1 本文创新
        1.3.2 本文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金融创新度量相关研究
    2.2 证券市场风险相关研究
        2.2.1 风险如何表征
        2.2.2 Va R方法测度风险的应用
    2.3 金融创新与证券市场风险相关性研究
    2.4 文献评述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金融创新
        3.1.1 金融创新内涵
        3.1.2 金融创新动因
        3.1.3 金融创新影响
    3.2 证券市场风险
        3.2.1 金融风险现状及特征
        3.2.2 证券市场风险测量方法选择
    3.3 研究假设
4 金融创新对证券市场风险的影响分析
    4.1 金融创新水平的度量
        4.1.1 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4.1.2 主成分分析方法介绍
        4.1.3 计算金融创新水平
    4.2 证券市场风险水平的度量
        4.2.1 在险价值VaR理论
        4.2.2 GARCH模型介绍
        4.2.3 计算证券市场风险水平
    4.3 基于VAR模型研究金融创新对证券市场风险的影响
        4.3.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4.3.2 VAR模型构建
        4.3.3 格兰杰因果检验
        4.3.4 脉冲响应分析
        4.3.5 方差分解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5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中国区域金融稳定研究 ——基于金融结构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文献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区域金融稳定的界定
        一、金融稳定内涵
        二、区域金融稳定内涵
        三、金融稳定相关理论
    第二节 区域金融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
        一、区域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
        二、区域金融创新
        三、区域金融结构空间溢出效应
    第三节 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其他因素
        一、内部因素
        二、外部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区域金融稳定的度量
    第一节 金融稳定研究文献述评
        一、金融稳定的定义
        二、金融稳定的测度
    第二节 金融稳定测度方法的对比分析
        一、金融危机预警模型
        二、宏观压力测试方法
        三、金融稳定状态指数方法
    第三节 区域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构建
        一、区域金融稳定度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二、区域金融稳定度量指标体系选取
        三、区域金融稳定指数度量方法选择
    第四节 中国区域金融稳定评估
        一、中国金融稳定总体评估
        二、中国区域金融稳定评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第一节 文献述评及研究假设
        一、文献述评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一、样本及数据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金融创新、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对金融稳定性影响
    第一节 文献述评及研究假设
        一、文献述评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一、样本及数据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空间溢出效应
    第一节 文献述评
    第二节 区域金融结构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一、Mora's Ⅰ指数分析
        二、空间相关性检验
    第三节 区域金融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一、模型选取
        二、样本数据与模型构建
        三、检验结果及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影响研究 ——基于“从一般到特殊”的动态建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对金融创新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结构安排
    1.5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5.1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1.5.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6 全文研究线路图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货币需求理论的演进历程
        2.1.1 古典货币理论
        2.1.2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论
        2.1.3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2.1.4 本节小结
    2.2 金融创新理论发展概述
        2.2.1 信息不完全
        2.2.2 最小化交易成本
        2.2.3 规避管制
        2.2.4 技术进步
    2.3 金融创新与货币需求
    2.4 关于中国M2/GDP问题研究
        2.4.1 货币化理论
        2.4.2 银行不良资产偏高
        2.4.3 金融市场的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框架:购物时间模型
第4章 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现状及国际比较
    4.1 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
    4.2 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
        4.2.1 总资产指标
        4.2.2 流动性指标
        4.2.3 资本充足指标
        4.2.4 效益性指标
        4.2.5 市场风险指标
        4.2.6 本节小结
    4.3 金融创新——基于中美两国的比较
        4.3.1 金融创新发展历程
        4.3.2 金融工具创新比较
    4.4 过度金融创新的危害——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融创新与货币需求M1——基于M2/M1的视角
    5.1 问题背景
    5.2 金融创新指标设定
    5.3 实证研究模型介绍
        5.3.1 实证模型演变历程
        5.3.2 “从一般到特殊”的动态建模方法介绍
    5.4 数据来源及模型设定
    5.5 实证研究
        5.5.1 ADF单位根检验
        5.5.2 VAR模型滞后阶数
        5.5.3 Johansen协整检验
        5.5.4 显着性和弱外生性检验
    5.6 货币需求的动态模型:“从一般到特殊”的动态建模方法
        5.6.1 模型的短期和长期属性
        5.6.2 动态研究
    5.7 M1与M2变化趋势背离探讨——M1层次金融创新的变化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金融创新与货币需求M2——基于总流动性/M2的视角
    6.1 问题背景
    6.2 金融创新指标设定
    6.3 数据来源及模型设定
    6.4 实证研究
        6.4.1 ADF单位根检验
        6.4.2 VAR模型滞后阶数
        6.4.3 Johansen协整检验
        6.4.4 显着性及弱外生性检验
    6.5 货币需求的动态模型:“从一般到特殊”的动态建模方法
        6.5.1 模型的短期和长期属性
        6.5.2 动态研究
    6.6 对我国M2层次金融创新的探讨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金融创新与货币需求M2——基于直接融资比重的视角
    7.1 问题背景
    7.2 社会融资规模概念介绍
    7.3 直接融资比重设定
    7.4 数据来源及模型设定
    7.5 实证研究
        7.5.1 ADF单位根检验
        7.5.2 VAR模型滞后阶数
        7.5.3 Johansen协整检验
        7.5.4 显着性和弱外生性检验
    7.6 货币需求的动态模型:“从一般到特殊”的动态建模方法
        7.6.1 模型的短期和长期属性
        7.6.2 动态研究
    7.7 直接融资比重与金融创新的交互作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研究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影响及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框架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研究
        2.1.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相关概念界定
        2.1.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研究的理论基础
    2.2 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研究
        2.2.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产生
        2.2.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类
        2.2.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2.2.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2.2.5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3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发展历程
        3.1.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进程中的主要事件
        3.1.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现状
        3.1.3 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主要模式
        3.1.4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标的的创新
        3.1.5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理财产品创新演进
    3.2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快速膨胀的动因分析
        3.2.1 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新金融产品需求与供给
        3.2.2 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现实需要
    3.3 区域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分析——以大连市为例
        3.3.1 大连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概况
        3.3.2 大连市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主要特点
        3.3.3 法人银行机构理财产品开展情况
        3.3.4 区域视角下大连市理财产品市场的风险防范
    3.4 区域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影响
        3.4.1 区域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积极影响
        3.4.2 区域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消极影响
    3.5 当前宏观审慎评估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影响
4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分析
    4.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
        4.1.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信用创造功能
        4.1.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4.1.3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4.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4.2.1 计量模型构建
        4.2.2 数据选取及统计特征描述
        4.2.3 静态模型
        4.2.4 动态模型
    4.3 研究结论
5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金融稳定影响分析
    5.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金融稳定影响的理论分析
        5.1.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金融稳定的积极影响
        5.1.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金融稳定的消极影响
    5.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金融稳定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金融稳定水平的测度
        5.2.2 金融稳定状况指数FSCI
        5.2.3 数据选取及处理
        5.2.4 模型检验
        5.2.5 脉冲响应实验
    5.3 研究结论
6 基于宏观审慎管理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风险防范
    6.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中的风险防范分析
        6.1.1 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主要风险
        6.1.2 宏观审慎管理对于理财产品风险防范的重要作用
    6.2 宏观审慎管理运行机制研究
        6.2.1 宏观审慎管理的基本框架
        6.2.2 宏观审慎管理的工具组合
        6.2.3 宏观审慎管理的发展趋势
        6.2.4 世界各国在宏观审慎管理实践中的启示和反思
    6.3 我国的宏观审慎管理实践及在防范理财产品风险中的不足
        6.3.1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调控理念、目标和工具的改革
        6.3.2 银监会在宏观审慎管理方面的探索
        6.3.3 我国宏观审慎管理在防范理财产品创新风险中的不足
7 完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规范管理的政策建议
    7.1 提升商业银行自身对理财产品创新的风险防控能力
        7.1.1 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监管
        7.1.2 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
        7.1.3 加强理财产品风险管理的国内外合作
    7.2 制定有针对性的银行理财产品创新风险宏观审慎管理政策
        7.2.1 树立业务监管的理念
        7.2.2 动态有效的识别系统性重要银行
        7.2.3 建立更关注事前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7.2.4 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7.2.5 完善协调监管机制
    7.3 构建层次清晰的理财产品创新系统性风险处置机制
        7.3.1 健全风险处置的法律法规
        7.3.2 提高商业银行自我救助能力
        7.3.3 完善同业救助制度
        7.3.4 完善存款保险制度
        7.3.5 明确管理部门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监管中的职能定位
        7.3.6 协调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财政政策协同监管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D]. 邹昌波. 四川大学, 2021(12)
  • [2]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D]. 滕飞. 广西大学, 2021(07)
  • [3]金融创新与中国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效应[D]. 王泽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4]浅谈我国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 李明. 商讯, 2020(07)
  • [5]金融创新如何影响了中国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效应——来自金融理财产品的证据[J]. 战明华,王泽涛,汤颜菲,许月丽. 财贸经济, 2020(01)
  • [6]金融创新视角下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调整研究[D]. 肖登凡.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7]金融创新对证券市场风险的影响研究[D]. 余勇波.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8]中国区域金融稳定研究 ——基于金融结构的视角[D]. 董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9]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影响研究 ——基于“从一般到特殊”的动态建模方法[D]. 洪朝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10]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影响及风险防范研究[D]. 朱焱.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