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粘度检测新机制

一种液体粘度检测新机制

一、探讨液体粘度检测的一种新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彭涛[1](2021)在《材料精确调控热力耦合作用高效制备技术与装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浩宇[2](2021)在《可降解生物基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热塑性硫化胶(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TPV)是一种兼具塑料的可塑性及橡胶的高弹性、高韧性,并具备工艺简单、低耗能、产品生产效率高等特点的热塑性弹性体。近年来石化资源的过度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备受科研人员关注,因此采用生物基聚合物制备一种具备可降解、低毒性、可重复加工的热塑性硫化胶(TPV),符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从原料的来源上看,生物基热塑性硫化胶(TPV)两种组分都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性;从制品的回收角度上看,生物基热塑性硫化胶(TPV)能够被回收再利用,且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因此本论文首先以聚己内酯(PCL)增强生物基聚酯弹性体(BEE),制备了具有一定强度的生物基硫化胶。然后以聚己内酯与生物基聚酯弹性体(BEE)两组份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降解、低毒性的生物基热塑性硫化胶。本文首先针对生物基工程弹性体(BEE)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采用聚己内酯(PCL)作为生物基聚酯弹性体(BEE)的增强相,制备了具有较高力学性能的BEE/PCL硫化胶。通过动态热机械性能(DM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力学测试等,对BEE/PCL硫化胶的硫化特性、相容性、微观相态、热性能及结晶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BEE/PCL硫化胶体系仅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表明其为宏观热力学相容体系,但SEM的结果表明BEE/PCL硫化胶为微观相分离体系。随着PCL含量的增加BEE/PCL硫化胶的结晶度略有增加,拉伸强度逐渐增加,断裂伸长率先增加后降低。当BEE与PCL的质量比为8:2时,BEE/PCL硫化胶的力学性能较优,拉伸强度为5.1 MPa,断裂伸长率为292%。选用生物基聚酯弹性体(BEE)及聚己内酯(PCL)为热塑性硫化胶的两组分,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通过动态硫化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生物基热塑性硫化胶(BEE/PCL TPV)。通过DMA、原子力显微镜(AFM)、DSC、XRD、旋转流变仪(DHR)、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及细胞毒性,研究了不同橡塑比对BEE/PCL TPV的相容性、流变性能、体外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橡塑比的增加,BEE/PCL TPV结晶度并无明显变化。但BEE/PCL TPV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拉断永久变形和硬度均呈下降趋势,而其弹性逐渐提高。BEE/PCL TPV的拉伸强度在6~20 MPa之间,断裂伸长率在295%~593%之间。动态热分析测试表明,BEE/PCL TPV仅具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宏观角度认为两组分具备一个较好的热力学相容性。流变性能测试表明,BEE/PCL TPV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体外细胞毒性测试及细胞粘附与增殖实验表明,BEE/PCL TPV的细胞毒性等级为1级,其表面细胞生长良好且完整,该材料展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唐建平[3](2021)在《Janus结构激光制造及其气体输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数十亿年的进化,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通过一系列奇妙的进化,在与复杂的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具备了完全适应自然的能力,因此能够对自然环境变化做出最佳反应。动植物表面的特殊能力来源于表面多级微/纳米结构以及化学成分,从自然界获取灵感并加以模仿,仿生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正逐渐成为一个跨学科的中心科学研究领域。本文结合激光微纳制造技术与仿生制造表面润湿性原理,制备了两种不同属性的Janus结构,从而展开了Janus结构在水下气体输送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其一,采用激光微纳制造与低表面能试剂辅助修饰的方法,获得了两面具有非对称润湿性的Janus(超疏水/超亲水)铝箔。将Janus铝箔置于自制曝气器中,用于产生均匀的超细气泡来进行高性能曝气,可用于废水处理以及水体增氧。其二,通过加工具有锥形结构的Janus(疏水/超疏水)铝箔,可实现水下气泡在其表面的反浮力与正浮力三维自驱动运输,最后作为电极应用于电解食盐水实验中,实现了在Janus铝箔表面原位产生、定向运输并收集氢气与氯气一体化的目的,可用于水下多维输送并收集气体。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1)介绍了自然界中不同表面润湿性的原形,表面润湿性的相关机理,Janus结构的来源与现有的制备方法,Janus结构的广泛应用,结合气泡在曝气与水下气泡三维运输等气体输送领域内的研究基础,指出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2)介绍了纳秒激光加工系统与微纳加工特性,纳秒激光与金属表面相互作用,以及对铝箔表面进行微结构制造时,激光功率与扫线间距对铝箔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激光功率与缩小扫线间距的粗糙表面,其表面显示出超亲水特性,且经过氟化处理后,超亲水表面可直接转化为超疏水表面。(3)使用纳秒激光微结构制备与低表面能试剂辅助修饰的方法,构建了具有均匀微孔阵列的Janus(超疏水/超亲水)铝箔。排斥气体的亲水表面有利于减小气泡尺寸,加速气泡与铝箔表面的分离。而疏水表面防止水渗入曝气腔内,大大降低传质阻力。通过调节微孔直径和孔径间距,实现了长时间均匀小气泡曝气。研究结果表明,曝气多孔铝箔的表面越亲水,孔径越小,同时孔间距大于气泡直径的前提下,气泡的直径越小,在水溶液中滞留的时间越长。通过嗅麝香草酚蓝溶液显色实验证明了Janus(超亲水/超疏水)铝箔显着提高气体溶解速率。(4)使用纳秒激光加工结合低表面能试剂修饰的策略,制备出Janus(疏水/超疏水)锥形铝箔,研究发现(疏水/超疏水)Janus锥形铝箔具有反浮力、正浮力沿着疏水侧到超疏水侧的单向自驱动三维运输能力。此外,通过对铝箔孔径、锥度、长度的调控,使铝箔的运输效率、容纳气泡体积能力更高。研究结果表明,孔径越大,反、正浮力方向的穿透速度加快,通过减小锥角的角度以及延长铝箔的长度,气泡在铝箔表面的容纳体积越大。最后将Janus锥形铝箔作为电极,通过构建电解食盐水集成系统,在表面能梯度与形状梯度的共同作用,实现氢气与氯气在铝箔两侧的自动产生、自驱动运输和自动收集一体化的过程。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Janus结构在水下曝气以及水下气体自驱动三维运输等气体输送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并且采用了一种新的制造成本低,简单,可控的制备方法。图[48]表[1]参[74]

周良宇[4](2020)在《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制备及生物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利用乙烯基改性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的分子TPE-VBC、苯乙烯和马来酸酐之间的共聚反应,开发了一种基于AIE性质的荧光自报告方法,通过自稳定沉淀聚合制备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PFPs),并且能够实时、灵敏地监测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形成,有助于对沉淀聚合机理进行全面了解。在确定聚合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聚合温度、单体浓度、聚合时间、荧光分子、交联剂等反应条件对所制备聚合物纳米粒子的聚合过程中粒径大小、粒径分布、荧光强度及反应体系的影响。此外,利用PFPs的表面反应,尺寸均匀可调的PFPs可以应用于生物标记和光控免疫治疗。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在合成了具有AIE性质的荧光分子后,以0.025:0.95:1的单体摩尔比例加入荧光分子TPE-VBC,苯乙烯和马来酸酐进行沉淀聚合,溶剂选用乙酸异戊酯,在60℃的氮气氛围下加入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剂后,制备PFPs。当反应时间从5min延长到90min时,粒子的粒径从95nm逐渐增长到309nm,而粒子的多分散系数(PDI)都小于0.15。因此,可以方便地制备出粒径分布较窄的理想尺寸荧光纳米颗粒。通过荧光自报告的方法发现了在生长过程中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及其中的“动态硬化”行为。两个明显的转折点将聚合物纳米粒子的生长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在聚合过程中的阶段一,荧光强度的增加很慢。在聚合过程中的阶段二,荧光强度的增加很迅速,并伴随有发射峰从617nm到603nm的蓝移,这表明了在聚合物粒子生长过程中的“动态硬化”现象。在阶段二之后TPE-VBC分子的单体浓度急剧下降,导致在阶段三时聚合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加又变得缓慢。此外,利用PFPs的表面反应,可以利用尺寸均匀可调的PFPs进行生物标记和光控免疫治疗。荧光纳米颗粒包覆的NK细胞对癌细胞的免疫治疗效果显着。荧光纳米粒子在光照下可以生成活性氧(ROS),当聚合物纳米粒子的浓度超过7.5μg/L时这样的ROS的产生对NK细胞产生了显着的光动力学效果,而低浓度的荧光纳米粒子在黑暗和光照下对NK细胞均无伤害。PFPs以其良好的生物标记和ROS产生能力,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李玲[5](2019)在《基于LDV的涡流管内流场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涡流管是一个简单的热力装置,它能够把压缩气体分离成冷热两股气流。由于它内部没有任何运动部件,不需要任何维修费用,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冷、制热、气体分离、空气除湿、天然气液化等领域。由于涡流管内流动结构复杂,关于它产生能量分离的原因至今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涡流管内清晰的速度分布以及流动结构对于解释这一现象是必不可少的。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可视化实验,在早期的研究中,他们通过往涡流管内注入染料,碳粉等方法来观察涡流管内的流动情况,但结果并不理想;有的采用可旋转的毕托管伸入涡流管内进行速度的测量,但是这种侵入式的测量会对涡流管的流场造成干扰,而且工况比较单一。对比上述涡流管的可视化研究,二维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LDV)有着较高的测量精度,并且这种激光非侵入式测量能够避免对流场的干扰。因此本文采用LDV测速系统对涡流管的速度场进行实验。首先选用透明的直径为30mm的涡流管搭建了可视化实验台,设置了LDV的测量参数以及计算了实验误差。固定入口压力为0.1bar,得到了长度分别为为360mm,600mm,900mm和1200mm的涡流管在4个不同冷流比(0.2,0.4,0.6,0.8)下的切向速度、轴向速度以及径向速度分布。实验研究表明:涡流管内的切向速度呈现Rankine涡的分布,轴向速度分布具有对称性;径向速度值接近于零,整体分布没有规律。并根据轴向速度分布绘制出了涡流管内的折返流面以及滞止点。随着冷流比的增大,折返流面变宽。进一步通过实验得到了4根不同长度涡流管的能量分离性能曲线,过长或者过短的管子会恶化能量分离性能。滞止点的出现使涡流管的能量分离性能下降。因此滞止点并不是涡流管基本流动结构必须具有的特征。最后在对涡流管速度分布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涡流管的能量分离性能,提出了两个应用于LNG汽化站的新型加热系统,分析计算得到这两个系统的节能比能达到59.47%和90%以上,与传统的LNG汽化加热系统相比具有很好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王宇成[6](2019)在《Fe-N-C氧还原电催化剂的表界面研究》文中提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其能量利用率高且能达到零排放,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其大规模的商业化仍然受限于昂贵的Pt催化剂,由于阴极氧还原动力学缓慢,90%的Pt都用于燃料电池阴极以降低其过电势。因此,开发非贵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用以代替昂贵的Pt催化剂显得非常有必要。热解的Fe-N-C三元材料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能够替代Pt的非贵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近年来,Fe-N-C催化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活性方面。然而,在其商业化的进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质量活性/传质性质需要进一步提高;2)初期快速衰减和缓慢衰减的机理需要明确,缺乏能提高催化剂稳定性的有效策略;3)热解型的Fe-N-C催化剂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位点结构尚未明确,同时,缺乏Fe-N-C催化剂对有机物/有毒气体耐受性质的统一认识。从实际意义上讲,本论文拟解决以下问题:提高Fe-N-C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明确Fe-N-C催化剂的初期快速衰减机理;建立起Fe-N-C催化剂对有机物耐受性质的统一认识。从科学问题上讲,本论文主要从Fe-N-C催化剂的表界面性质出发,研究其对Fe-N-C催化剂动力学和传质性质的影响。一方面,通过调节Fe-N-C催化剂的表界面性质,提高催化剂的质量活性,稳定Fe-N-C催化层的气液传输通道,以提高Fe-N-C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具体工作如下:1.铁盐能够大幅度影响Fe-N-C催化剂的氧还原活性;通过使用Fe(SCN)3作为铁源,我们在Fe-N-C催化剂的表面引入高含量的硫元素,从而改变催化剂的表面组成。一方面,硫的引入能够提高Fe-N-C催化剂的质量活性,另一方面,硫掺杂也能增加Fe-N-C催化剂的介孔,提高其传质性能;其应用于氢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最大功率密度达到了 1.03 W cm-2。2.控制疏水添加剂(二甲基硅油)在微孔中的分布,使其部分占据Fe-N-C催化剂的微孔,从而在微孔中构建起稳定的三相界面。该三相界面的构建能够改善Fe-N-C催化层中发生的微孔水淹现象,从而提高其微孔传质。应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功率密度和短期稳定性都能媲美商业Pt/C阴极。3.报道了一种提高催化剂稳定性的方法:通过在催化剂表面嫁接疏水的含氟官能团(三氟甲基苯基),成功对Fe-N-C催化剂的表面进行氟化,一方面,表面氟化能够增加Fe-N-C催化剂的表面疏水性,进而稳定催化层中的三相界面,降低其传质损失。另一方面,含氟基团强的拉电子效应和疏水性质能有效降低Fe-N-C催化剂的碳腐蚀,并抑制放电过程中催化剂的铁流失,因此,氟化后的催化剂能在氢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稳定工作超过1OOh(0.5和 0.6V)。另一方面,通过阐述表界面性质对Fe-N-C催化剂传质性能的影响,为Fe-N-C催化剂的初期快速衰减提供新的解释,同时构建起Fe-N-C催化剂对有机物耐受性质的统一认识。具体内容如下:4.从微孔质子传输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初期快速衰减机制:初期放电过程中,微孔中的吡啶N会结合聚合物电解质(Nafion)中的质子,质子化的发生不仅能够消耗Nafion中的质子,而且还会在催化剂/聚合物电解质的界面形成一层空间电荷层,该电荷层会排斥质子从电解质传递到微孔中,从而造成工作电位(0.4-0.7V)下的快速衰减。5.建立了热解型Fe-N-C催化剂对有机物耐受性质的统一认识:a)碱性介质中,有机物很容易吸附到Fe-N-C催化剂的微孔中,从而堵塞微孔传输通道,抑制其氧还原活性。催化剂微孔含量越多,有机物的极性越小,有机物的分子尺寸越大,抑制效应越严重;b)酸性介质中,有机物很难被吸附到微孔中,因此,抑制效应基本消失。c)不同pH条件下,微孔对有机物具有不同吸附行为的原因在于.:酸性介质中,微孔表面的吡啶氮质子化,微孔表面的极性变大,因而低极性的有机物很难被吸附;而碱性介质中,微孔表面的吡啶氮未被质子化,微孔表面极性小,因而低极性的有机物很容易被吸附。

牟帅[7](2019)在《梯度结构的池沸腾换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沸腾传热的热量传输效率高,相比于对流传热,可以维持壁面较低的过热度,同时与其它相变传热方式相比,沸腾传热简单、经济、技术成熟,故沸腾传热广泛应用于各种热能工程。沸腾传热具有快速瞬态性、相态变化、多阶段等特征,换热过程复杂,对沸腾传热过程和机理的认识还存在很多局限,因此沸腾传热一直是相变传热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梯度金属泡沫和方柱阵列为研究对象,运用以实验为主、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梯度金属泡沫和方柱阵列的池沸腾传热性能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包括孔隙密度、泡沫厚度及活性剂对梯度金属泡沫池沸腾传热性能的影响,以及润湿性和表面形貌对方柱阵列传热性能的影响。另外,建立了方柱阵列的数值模型,从气泡动力学角度揭示了池沸腾传热机理。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孔隙密度、泡沫厚度及活性剂对金属泡沫的传热性能具有显着的影响,双层梯度金属泡沫可以强化换热。活性剂Triton X 100(TX-100)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PVP)使换热恶化,因为增大了液体的粘度,不利于气泡的逃逸。(2)直方柱阵列表面镀银之后,接触角变大、换热变差,梯度方柱阵列进一步削弱了换热,因为在梯度阵列表面气泡容易形成气膜。去离子水中加入异丙醇或者正庚醇之后,汽化核心减少、气泡体积减小,在低热流密度时削弱了换热,但是在高热流密度时,能够有效阻碍气泡合并形成气膜,增强了换热。(3)方柱阵列的数值模型显示了不同表面形貌、不同润湿性对气泡的形成和脱离的影响,促进了对池沸腾传热机理的认识。

徐承乾[8](2018)在《板坯连铸过程中结晶器内钢液液面异常波动的研究》文中认为在板坯连铸过程中,结晶器液面的稳定对连铸机的生产能力和铸坯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液面异常波动现象是当前高效连铸发展过程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生产顺行和钢坯质量的提高,因此对结晶器内钢液面异常波动进行分析和研究显得极其重要。本研究主要是对生产中的结晶器内钢液面进行实时监测,利用液面电磁检测和Iba Analyzer对某厂的大量液面波动数据(不同钢种、拉速、铸坯宽度及保护渣物性参数下)进行频率及振幅分析,研究的工艺参数包括:五种钢种(超低碳钢、低碳合金钢、低碳钢、包晶钢、中碳钢)、拉坯速度(0.78~1.26m/min)、铸坯宽度(910~1290mm)、保护渣物性参数(表面张力、粘度)。通过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钢种对结晶器液面波动的影响在不同钢种的板坯连铸生产过程中,液面异常波动是普遍存在的,但在包晶钢生产过程中发生异常波动的概率最大,为15.6%。包晶钢生产过程中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其液面异常波动主频率先增加后减小。(2)拉坯速度、铸坯宽度对结晶器液面波动的影响在w=1260mm时,各钢种的结晶器内液面异常波动主频率和其各自的等效振幅都随着拉速的增加而增大;在v=1.2m/min时,各钢种的液面异常波动主频率随着铸坯宽度的增加几乎不变,等效振幅随着铸坯宽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加,但是在此期间,包晶钢在w=1000mm时出现了异常波动主频率跃升的现象。(3)保护渣物性参数对结晶器液面波动的影响在v=1.2m/min,w=1260mm时,各钢种对应保护渣的表面张力与其液面异常波动主频率呈正相关;各钢种对应保护渣的粘度与其液面异常波动主频率呈负相关。(4)异常波动新机理的提出综合上述规律和钢液的固有频率是由表面张力控制的机理可推论:液面异常波动主要是由铸坯不稳定鼓肚产生,其频率与结晶器内钢液固有频率相近时会产生共振导致液面大振幅波动。基于此机理,提出了考虑上述参数的钢液固有频率新方程,并证明据此改进相关工艺对抑制液面异常波动有效。

王洪波[9](2014)在《转速衰减式粘度仪及相关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工业对流体粘度检测有着广泛的需求,不同的应用需求催生了不同类型的粘度检测仪器,这些不同类型的粘度检测仪器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对于快速连续多次、快速不同剪切率、快速低剪切率要求下的粘度检测需求,现有粘度检测仪器还是难以同时满足。因此,丰富和发展流体粘度检测理论与技术,开发满足上述要求的新型粘度检测仪器,对满足现代工业对流体粘度检测的快速检测要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转速衰减式粘度仪,通过检测旋转圆筒的衰减转速及衰减时间来计算流体粘度,能够进行快速连续多次、快速不同剪切率、快速低剪切率的粘度检测。建立了转速衰减式粘度仪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该方法的粘度仪基本结构,在MATLAB软件中对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得到了转速衰减式粘度仪测头转子的基本运动规律,为转速衰减式粘度仪的设计和加工提供了理论基础。分析了转速衰减式粘度仪的主要误差源,通过仿真揭示了主要误差源对粘度检测结果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转速衰减式粘度仪的误差模型,进而提出转速衰减式粘度仪误差控制方法。分析了转速衰减式粘度仪对驱动、支撑、检测技术的要求,提出了一种以气浮轴承作为转子支撑的级联电动机作为转速衰减式粘度仪的驱动系统实现方案,实测结果表明:该驱动系统不仅能够实现最低5rpm的转速,满足粘度检测中低剪切率的需求,还满足了转速衰减式粘度仪测头转子要在低摩擦、低振动、低冲击的工况下工作,并可以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的驱动要求;设计了转速衰减式粘度仪的测试组,并针对粘度检测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设计了恒温保障系统。在驱动、支撑、检测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制造了一种转速衰减式粘度仪的样机。通过实验揭示了测试组末端效应、测试组不同轴对粘度检测结果的影响规律,根据该规律修正了转速衰减式粘度仪的原理模型,提出了转速衰减式粘度仪的检测限定条件。使用粘度标准液对转速衰减式粘度仪样机进行了标定,粘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转速衰减式粘度仪能够对流体粘度进行检测,检测误差在5%以内,能够满足一般工业应用的粘度检测需求;在测头转子的同一次转速衰减过程中,可以进行多次快速的粘度测试而不用重新启动仪器,而随着测头转子转速的衰减,在不同转速衰减区间还可以进行不同剪切率下流体粘度的快速检测,满足了快速连续多次、快速不同剪切率的粘度检测要求。

王睿恒[10](2013)在《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泡沫驱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八区乌尔禾组油藏在开发中后期,出现水窜现象严重、裂缝发育区水淹程度高以及平面和纵向上开发不均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基于文献调研,研究泡沫驱驱油机理,并总结泡沫驱在矿场中的实施状况。从油藏动态分析入手,结合油藏工程方法,评价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开发效果并分析影响因素。在系统深入认识油藏开发规律的基础上,基于统计归纳法,从多个方面分析,对注采井网有效性进行评价。以前期分析为基础,针对特低渗透油藏建立概念模型,分析油藏的特征参数,提出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方法。选择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南部乌2段实验区,建立实际油藏地质模型,进行历史拟合,开展泡沫注入参数优化并与加密调整方案进行对比。论证了泡沫驱在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应用的优越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1)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裂缝吸水特征明显,水淹区有明显的“区、带、段”特征,水淹体不断扩大;(2)油藏开发呈明显的平面及纵向不均衡性;四次加密后油藏初步建立有效水驱体系,并且压力恢复明显,油井产能稳定,但暴露出注采不对应、平面及纵向动用不均等问题;(3)论证了泡沫驱在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的适用性,并优化出一套适合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的泡沫注入参数:注气量为50000m3/d,泡沫浓度为5kg/m3,泡沫以连续注入的方式生产。与加密方案对比,泡沫驱方案显示出优越性。

二、探讨液体粘度检测的一种新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讨液体粘度检测的一种新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2)可降解生物基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物质资源
    1.2 生物基高分子材料
        1.2.1 常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
        1.2.2 新型生物基合成弹性体
    1.3 热塑性硫化胶
        1.3.1 热塑性硫化胶概述
        1.3.2 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方法
        1.3.3 影响热塑性硫化胶性能的因素
        1.3.4 热塑性硫化胶的相态结构
        1.3.5 生物基热塑性硫化胶
        1.3.6 热塑性硫化胶的应用
    1.4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第二章 聚己内酯补强生物基聚酯弹性体硫化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主要仪器
        2.2.2 实验药品及试剂
        2.2.3 BEE/PCL硫化胶的制备
    2.3 测试与表征
        2.3.1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2.3.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3.3 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DMA)
        2.3.4 力学性能测试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 结果与讨论
        2.4.1 BEE/PCL共混物的硫化特性
        2.4.2 BEE/PCL硫化胶相容性表征
        2.4.3 BEE/PCL硫化胶的微观形貌表征
        2.4.4 BEE/PCL硫化胶的热性能及结晶性能
        2.4.5 BEE/PCL硫化胶的力学性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己内酯/生物基聚酯弹性体热塑性硫化胶性能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主要仪器
        3.2.2 实验药品及试剂
        3.2.3 BEE/PCL TPV的制备
    3.3 测试与表征
        3.3.1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3.3.2 热重分析
        3.3.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3.3.4 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DMA)
        3.3.5 凝胶含量测试
        3.3.6 流变性能测试
        3.3.7 力学性能测试
        3.3.8 拉断永久变形测试
        3.3.9 循环拉伸性能测试
        3.3.10 橡胶加工分析(RPA)
        3.3.11 原子力显微镜(AFM)
        3.3.12 降解性能分析
        3.3.13 细胞毒性与细胞增殖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动态硫化曲线
        3.4.2 橡胶加工分析仪(RPA)
        3.4.3 差示扫描量热(DSC)
        3.4.4 热重分析
        3.4.5 X射线衍射(XRD)
        3.4.6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3.4.7 力学性能
        3.4.8 流变性能测试
        3.4.9 降解性能
        3.4.10 体外细胞毒性
        3.4.11 细胞粘附与增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3)Janus结构激光制造及其气体输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特性与仿生技术
    1.2 表面润湿性理论
        1.2.1 接触角
        1.2.2 接触角滞后
        1.2.3 滚动角
    1.3 Janus结构的制备与应用研究现状
        1.3.1 Janus结构的制备方法
        1.3.2 Janus结构的应用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纳秒激光加工机理及润湿性调控
    2.1 脉冲激光特性
    2.2 纳秒激光辐照中的物理过程
        2.2.1 热传递和热力学
        2.2.2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2.3 光纤激光打标机系统介绍
    2.4 润湿性调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亲水/超疏水Janus铝箔的制备及其曝气性能研究
    3.1 激光制备超亲水/超疏水Janus铝箔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激光制备
    3.2 Janus铝箔的结构、成分与特性
        3.2.1 表面结构与化学性质
        3.2.2 水下气泡的不同响应
        3.2.4 定向水运输
    3.3 Janus铝箔的高效应用
        3.3.1 Janus铝箔的曝气过程
        3.3.2 超细气泡的形成机理
        3.3.3 孔径对曝气的影响
        3.3.4 孔间距对曝气的影响
        3.3.5 Janus铝箔的持续稳定性
        3.3.6 气体溶解速度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疏水/超疏水Janus铝箔的制备及其气泡单向自驱动三维运输研究
    4.1 激光制备疏水/超疏水Janus铝箔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激光制备
        4.1.3 表面结构与水下亲气性
    4.2 气泡在矩形 Janus 铝箔表面单向穿透
        4.2.1 气泡反浮力单向穿透行为
        4.2.2 气泡正浮力单向穿透行为
        4.2.3 气泡反浮力单向穿透机理分析
        4.2.4 气泡正浮力单向穿透机理分析
        4.2.5 影响气泡穿透速度的因素
    4.3 气泡在锥形Janus铝箔表面的单向三维运输行为
        4.3.1 气泡反浮力单向三维运输行为
        4.3.2 气泡正浮力单向三维运输行为
        4.3.3 气泡反浮力单向三维运输机理分析
        4.3.4 气泡正浮力单向三维运输机理分析
        4.3.5 影响锥形Janus铝箔气泡容纳体积的因素
    4.4 分离、运输、收集气泡集成系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制备及生物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1.1节 聚集诱导发光
        1.1.1 聚集诱导发光介绍
        1.1.2 聚集诱导发光机理
        1.1.3 聚集诱导发光分子
        1.1.4 聚集诱导发光应用
    第1.2节 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
        1.2.1 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制备
        1.2.2 沉淀聚合和自稳定沉淀聚合
        1.2.3 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应用
    第1.3节 荧光可视化
        1.3.1 荧光可视化介绍
        1.3.2 荧光可视化在材料方面的应用
        1.3.3 荧光可视化在生物方面的应用
    第1.4节 本文主要选题思路和创新点
第2章 荧光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机理探究
    第2.1节 实验原料
    第2.2节 实验仪器
    第2.3节 实验部分
        2.3.1 双边荧光单体分子的合成
        2.3.2 聚合单体为双边分子的荧光纳米颗粒的制备
        2.3.3 单边荧光单体分子的合成
        2.3.4 聚合单体为单边分子的荧光纳米颗粒的制备
    第2.4节 结果与讨论
        2.4.1 双边荧光单体分子的表征
        2.4.2 双边分子荧光纳米颗粒的性质及聚合过程探究
        2.4.3 单边荧光单体分子的表征
        2.4.4 单边分子荧光纳米颗粒的性质及聚合过程探究
        2.4.5 交联剂对荧光纳米颗粒的性质及聚合过程的影响
    第2.5节 本章小结
第3章 荧光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应用
    第3.1节 实验原料
    第3.2节 实验仪器
    第3.3节 实验部分
        3.3.1 荧光纳米颗粒的制备
        3.3.2 细胞毒性实验
        3.3.3 细胞成像实验
        3.3.4 荧光纳米颗粒的光动力学实验
    第3.4节 结果与讨论
        3.4.1 荧光纳米颗粒的稳定性
        3.4.2 荧光纳米颗粒的对pH敏感性
        3.4.3 荧光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
        3.4.4 荧光纳米颗粒的细胞成像
        3.4.5 荧光纳米颗粒的活性氧(ROS)产生性质
    第3.5节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研究成果
作者和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5)基于LDV的涡流管内流场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涡流管简介及其发展
    1.2 涡流管结构及工作原理
    1.3 涡流管的应用
    1.4 涡流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涡流管国外研究现状
        1.4.2 涡流管国内研究综述
        1.4.3 涡流管内部流场的研究综述
    1.5 本文研究内容
2 涡流管可视化实验测试系统
    2.1 LDV测试系统简介
        2.1.1 LDV测速系统的基本原理
        2.1.2 激光测速光学布置基本模型
        2.1.3 双光束光路中的条纹模型
        2.1.4 频移原理、功能及其实现
    2.2 可视化实验装置
        2.2.1 二维LDV系统的组成
        2.2.2 涡流管设计
        2.2.3 其他实验设备
    2.3 实验测试方法以及误差分析
        2.3.1 实验测试流程
        2.3.2 LDV的参数设置
        2.3.3 实验误差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涡流管内的速度分布
        3.1.1 切向速度分布
        3.1.2 轴向速度分布
        3.1.3 径向速度分布
    3.2 涡流管内的折返流
    3.3 涡流管内的滞止点
    3.4 本章小结
4 涡流管在LNG汽化加热系统中的应用
    4.1 新型系统概述
    4.2 系统分析
    4.3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符号的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Fe-N-C氧还原电催化剂的表界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金属-氮-碳(M-N-C)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2.1 非热解的大环化合物
        1.2.2 热解型M-N-C催化剂的里程牌进展
    1.3 金属-氮-碳(M-N-C)催化剂的挑战
        1.3.1 活性
        1.3.2 稳定性
        1.3.3 活性位的结构和性质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设想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与仪器方法
    2.1 实验药品
        2.1.1 试剂
        2.1.2 气体
        2.1.3 溶液
        2.1.4 玻璃器皿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催化剂制备
        2.3.2 物理表征
        2.3.3 电化学表征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硫掺杂提高Fe-N-C催化剂的功率密度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催化剂制备
        3.2.2 燃料电池阴极制备
    3.3 Fe-N-C-SCN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3.4 Fe-N-C-SCN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和结果分析
        3.4.1 Fe-N-C-SCN催化剂在半电池中的氧还原性能
        3.4.2 Fe-N-C-SCN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性能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构建微孔三相界面提高Fe-N-C在DMFC中的性能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催化剂制备
        4.2.2 DMFC膜电极的制备
    4.3 DMS的分子量对极化性能的影响
    4.4 DMS的分子量对催化层疏水性质的影响
    4.5 不同分子量的DMS在Fe-N-C催化层中的分布
    4.6 不同分子量的DMS影响极化性能的模型
    4.7 Fe-N-C-DMS(14 kD)的稳定性和耐甲醇性能
    4.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表面氟化提高Fe-N-C催化剂的稳定性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催化剂制备
        5.2.2 表面氟化过程
        5.2.3 燃料电池阴极制备
    5.3 氟化对Fe-N-C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5.4 氟化对Fe-N-C催化剂表面亲疏水性的影响
    5.5 氟化对Fe-N-C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从微孔质子传输的角度解释Fe-N-C催化剂的初期快速衰减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催化剂合成
        6.2.2 Fe-N-C催化剂的后处理
        6.2.3 含游离酸的阴极催化层制备
    6.3 不同尺寸的游离酸对PDA-Fe-N-C阴极性能的影响
    6.4 不同硫酸含量对PDA-Fe-N-C阴极性能的影响
    6.5 小分子硫酸对阴极催化层吡啶N的影响
    6.6 初期快速衰减过程中吡啶N和质子传递速率的变化
    6.7 初期快速衰减机理及其进一步论证
    6.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有机小分子对Fe-N-C催化剂的抑制作用
    7.1 前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制备PDA-Fe-N-C
        7.2.2 制备PANI-Fe-N-C
        7.2.3 制备AT-Fe-N-C
        7.2.4 制备SNW-Fe-N-C
    7.3 醇类分子对PDA-Fe-N-C催化剂的抑制作用
    7.4 不同类型的有机小分子对PDA-Fe-N-C催化剂的抑制作用
    7.5 有机小分子对不同类型催化剂的抑制作用
    7.6 抑制作用在碱性介质中的机理
    7.7 抑制作用的pH效应
    7.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及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梯度结构的池沸腾换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强化沸腾换热的研究现状
        1.2.1 改变加热面的结构强化沸腾换热
        1.2.2 加入表面活性剂强化沸腾换热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梯度金属泡沫池沸腾换热实验研究和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
        2.2.1 加热系统
        2.2.2 实验过程与数据采集
        2.2.3 误差分析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1 金属泡沫形貌参数对池沸传热的影响
        2.3.2 表面活性剂对池沸腾传热的影响
        2.3.3 聚合物添加剂对池沸腾传热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梯度方柱阵列池沸腾传热特性和机理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装置
        3.2.1 实验材料
        3.2.2 池沸腾实验装置
        3.2.3 分析测试仪器
        3.2.4 不同润湿性性结构表面的制备
        3.2.5 实验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镀银对铜板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3.3.2 润湿性和表面形貌对气泡脱离特性的影响
        3.3.3 润湿性对池沸腾换热性能的影响
        3.3.4 表面活性剂对池沸腾传热性能的影响
        3.3.5 梯度方柱结构对池沸腾换热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池沸腾传热机理及数值分析
    4.1 引言
    4.2 几何构型与计算区域
        4.2.1 几何结构模型
        4.2.2 边界条件
    4.3 数值模型
        4.3.1 VOF模型
        4.3.2 蒸发冷凝模型
        4.3.3 数值模拟方法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气泡在直方柱阵列上面的形成过程
        4.4.2 表面润湿性对池沸腾传热的影响
        4.4.3 表面形貌对池沸腾传热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参与科研项目

(8)板坯连铸过程中结晶器内钢液液面异常波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连铸技术发展概况
        1.2.1 新型连铸机发展概况
    1.3 结晶器的作用及其研究现状
        1.3.1 结晶器在连铸中的作用
        1.3.2 结晶器液面波动研究的背景
        1.3.3 国外结晶器内液面波动研究现状
        1.3.4 国内结晶器内液面波动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4.1 课题研究意义
        1.4.2 课题研究思路
        1.4.3 课题研究内容
        1.4.4 创新点
第2章 结晶器液位检测原理与数据分析
    2.1 结晶器液位检测系统
    2.2 数据分析
        2.2.1 Iba Analyzer软件介绍
        2.2.2 快速FFT的介绍
    2.3 波动信号的时域与频域描述
        2.3.1 波动信号的时域描述
        2.3.2 波动信号的频域描述
    2.4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第3章 不同参数对结晶器内液面异常波动影响
    3.1 结晶器内液面波动时域图与频域图
    3.2 钢种对结晶器内液面异常波动的影响
        3.2.1 碳含量对结晶器内液面异常波动的影响
    3.3 拉速对结晶器内液面异常波动的影响
        3.3.1 包晶钢时拉速对液面波动的影响
        3.3.2 超低碳钢时拉速对液面波动的影响
        3.3.3 低碳钢时拉速对液面波动的影响
        3.3.4 中碳钢时拉速对液面波动的影响
        3.3.5 各钢种时拉速与液面波动的影响
    3.4 铸坯宽度对结晶器内液面异常波动的影响
        3.4.1 包晶钢时铸坯宽度对液面波动的影响
        3.4.2 超低碳钢与低碳钢时铸坯宽度对液面波动的影响
        3.4.3 中碳钢时铸坯宽度对液面波动的影响
        3.4.4 各钢种时铸坯宽度与液面波动的影响
    3.5 保护渣物性参数对结晶器内液面异常波动的影响
        3.5.1 保护渣表面张力对结晶器内液面异常波动的影响
        3.5.2 保护渣粘度对结晶器内液面异常波动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晶器内产生液面异常波动的新机理
    4.1 不稳定鼓肚频率计算的新方法
    4.2 结晶器内钢液固有频率的计算
        4.2.1 归纳新的钢液固有频率计算方程
        4.2.2 新方程的计算值与异常波动频率数值的对比
    4.3 共振机理的提出
        4.3.1 调整工艺参数
        4.3.2 工艺参数调整前后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转速衰减式粘度仪及相关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粘度检测仪器的发展历程及其分类
    1.3 传统粘度仪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3.1 毛细管法粘度仪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3.2 振动法粘度仪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3.3 落体法粘度仪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3.4 旋转法粘度仪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4 新近发展的粘度仪发展与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原理研究
    2.1 引言
    2.2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原理
    2.3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数学模型的建立
    2.4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的仿真研究
        2.4.1 检测内筒转速衰减仿真
        2.4.2 检测外筒转速衰减仿真
    2.5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的基本结构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误差分析与建模
    3.1 引言
    3.2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主要误差源及其作用机制
        3.2.1 流体运动失稳对粘度检测精度的影响
        3.2.2 环境温度变化对粘度检测精度的影响
        3.2.3 环境压力变化对粘度检测精度的影响
        3.2.4 测试组末端效应对粘度检测精度的影响
        3.2.5 装配误差及其作用机制
        3.2.6 仪器自身摩擦对粘度检测精度的影响
    3.3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检测误差建模的研究
    3.4 主要误差源对检测精度影响规律的仿真研究
        3.4.1 测头转子转速对流体运动稳定性的影响仿真
        3.4.2 测试组末端效应对粘度检测的影响仿真
        3.4.3 测试组偏心对粘度检测的影响仿真
    3.5 检测误差控制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实现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实现技术的分析
        4.2.1 驱动技术与支撑技术的分析
        4.2.2 检测技术的分析
    4.3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驱动与转速控制技术研究
        4.3.1 级联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4.3.2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驱动系统的结构设计
        4.3.3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驱动系统的制造与性能测试
    4.4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支撑结构的设计与研制
        4.4.1 气浮轴承结构设计
        4.4.2 气浮轴承的制造与性能测试
    4.5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检测技术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样机研制
    5.1 引言
    5.2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的结构设计
    5.3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实验样机
    5.4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粘度算法
    5.5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的标定
    5.6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的粘度检测初步实验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误差修正与综合实验
    6.1 引言
    6.2 测试组末端效应对粘度检测结果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
        6.2.1 测头转子沉浸深度对末端效应的影响规律
        6.2.2 测头转子与粘性流体容器底距对末端效应的影响规律
        6.2.3 测头转子外径对末端效应的影响规律
        6.2.4 测头转子与粘性流体径向间隙对末端效应的影响规律
        6.2.5 粘性流体粘度对末端效应的影响规律
        6.2.6 测试组末端效应各影响因素对粘度检测结果的综合影响
    6.3 测试组装配误差对粘度检测结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6.4 转速衰减式粘度检测原理修正模型的研究
    6.5 转速衰减式粘度仪的粘度检测综合实验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泡沫驱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泡沫驱渗流特征发展现状
        1.2.2 泡沫驱生成机理研究现状
        1.2.3 泡沫驱破灭机理研究现状
        1.2.4 泡沫驱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5 泡沫驱矿场实施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泡沫驱驱油理论
    2.1 泡沫基本概念
        2.1.1 泡沫概念
        2.1.2 起泡剂的效率
        2.1.3 起泡剂的效能
        2.1.4 泡沫密度
        2.1.5 泡沫干度
        2.1.6 气泡尺寸
        2.1.7 半衰期 T_1/2
        2.1.8 Plateau 边界
    2.2 泡沫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征
        2.2.1 泡沫生成机理
        2.2.2 泡沫破灭机理
        2.2.3 泡沫稳定性机理
        2.2.4 泡沫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特征
    2.3 泡沫驱驱油机理
        2.3.1 流度控制
        2.3.2 气阻效应
        2.3.3 低界面张力机理
        2.3.4 聚并形成油带机理
第三章 油藏地质特征
    3.1 油藏地质概况
    3.2 地层与沉积
    3.3 构造特征
    3.4 储层特征
    3.5 压力系统及流体性质
    3.6 油藏类型与储量
第四章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开发历程与现状
        4.1.1 开发历程
        4.1.2 开发现状
    4.2 开发效果评价
        4.2.1 注采能力评价
        4.2.2 动用状况评价
        4.2.3 水淹状况评价
        4.2.4 能量状况评价
        4.2.5 采收率评价
    4.3 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4.3.1 储层条件
        4.3.2 裂缝发育
第五章 四次加密井网有效性分析
    5.1 四次加密区开采特征
        5.1.1 256 断裂下盘 P_2w4加密调整区
        5.1.2 256 断裂下盘 P_2w2加密调整区
    5.2 四次加密区井网完善程度评价
        5.2.1 井网现状
        5.2.2 新井射孔状况
        5.2.3 油水井井况分析
        5.2.4 注采对应关系分析
    5.3 四次加密区注采井网有效性评价
        5.3.1 注采见效特征
        5.3.2 加密区注采见效分析
        5.3.3 四次加密区注采有效性评价
第六章 泡沫驱提高动用程度数值模拟研究
    6.1 基于数值模拟特低渗透油藏特征参数分析
        6.1.1 油层渗透率
        6.1.2 油层孔隙度
        6.1.3 粘度比
        6.1.4 储层类型
    6.2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6.2.1 建模工区选择
        6.2.2 静态地质模型
        6.2.3 网格系统划分
        6.2.4 流体模型
        6.2.5 生产动态模型
    6.3 油藏开发历史拟合
        6.3.1 地质储量拟合
        6.3.2 全区及单井产液、产油历史拟合
        6.3.3 全区及单井含水率拟合
    6.4 泡沫驱方案
        6.4.1 注入泡沫参数
        6.4.2 泡沫驱注入参数优选
        6.4.3 泡沫驱提高采收率可行性论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探讨液体粘度检测的一种新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材料精确调控热力耦合作用高效制备技术与装备研究[D]. 彭涛.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可降解生物基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浩宇. 沈阳化工大学, 2021
  • [3]Janus结构激光制造及其气体输送特性研究[D]. 唐建平. 安徽建筑大学, 2021
  • [4]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制备及生物应用[D]. 周良宇.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LDV的涡流管内流场的实验研究[D]. 李玲.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6]Fe-N-C氧还原电催化剂的表界面研究[D]. 王宇成. 厦门大学, 2019(08)
  • [7]梯度结构的池沸腾换热研究[D]. 牟帅.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板坯连铸过程中结晶器内钢液液面异常波动的研究[D]. 徐承乾. 东北大学, 2018
  • [9]转速衰减式粘度仪及相关技术的研究[D]. 王洪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12)
  • [10]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泡沫驱数值模拟研究[D]. 王睿恒.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标签:;  ;  ;  ;  ;  

一种液体粘度检测新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