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平板玻璃方面

欧洲平板玻璃方面

一、欧洲平板玻璃面面观(论文文献综述)

孙瑾玉[1](2020)在《延续历史记忆的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研究 ——以安钢遗址公园为例》文中认为钢铁产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起至今,伴随着传统工业的衰退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钢铁企业破产倒闭或进行搬迁,遗留下大量工业废弃地,并产生了环境污染、经济退化等相关城市问题。这些遗址地中的相当一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和再利用价值,如果只进行简单的拆除与重建,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将破坏场地的历史文化脉络。目前,虽有大量工业遗址改造方面的研究,但针对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的研究内容尚不多见。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遗址公园的文献及案例研究,从遗址公园的类型、建筑和室外场地的利用与转换、工业污染物的去除等角度对钢铁遗址公园设计的基本模式进行总结,提出现阶段遗址公园设计中可能面临的工业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场地功能转变这3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作者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将延续历史记忆作为研究切入点提出设计策略,分别从延续场地肌理、保留工艺关键元素、利用制高点和突出物、利用机械设备和产品、重现生产场景等角度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将风景园林理论应用于实践,以河南省安阳钢铁厂遗址公园为例,结合理论研究内容进行方案设计,检验理论成果的可行性。

韩雨江[2](2019)在《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文中研究说明艺术是超验的精神实验,但植根于生活本原。物质生活的每一次重大变迁,都会引发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变革。论及20世纪中期以来对全球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生产革命,大概就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数字革命”了,有人甚至将其称为影响人类历史新走向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数字化”渐次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回首1952年,美国科学家、数学家、艺术家本·弗朗西斯·拉波斯基(Ben F.Laposky)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电子抽象(Electronic Abstraction)》被认为是计算机图像艺术的开始,也可以被认为是先锋计算机艺术的开端。艺术家开始尝试用“数字化”的方式来进行艺术的新表达,并逐渐引发了当代视觉艺术的新潮流,在当代艺术的驳杂丛林中,绽放了“数字艺术”的奇葩,其中,以激发视觉审美感知为目的的“数字视觉艺术”成果最为引人注目。“数字视觉艺术”的萌芽、探索与新实验,逐渐走出了传统艺术的藩篱,对“前数字时代”的艺术实践史提出了颇具颠覆性的挑战。在创新、挑战、焦虑与再实验的摸索前行中,“数字视觉艺术”新现象为思考艺术本质提供了绝佳的案例素材,形成了卓具学理价值的艺术学前沿话题。本文以“数字视觉艺术”为第一关键词,旨在集中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究竟是不是一种颠覆了“存在决定意识”的“新物像”?具体而言,这个问题可以描述为:当代数字视觉艺术,在哪些方面超越了传统的艺术实践,又在何种意义上深植于生活与实践的传统?作为视觉艺术实践方式的“数字”,到底是本体和归宿,还是方式与手段?视觉艺术的“数字化”到底是在谋杀,抑或是在拯救看似无路可退,亦无路可进的当代艺术?面对数字视觉艺术的迷思与彷徨,我们应当如何扞卫人性自由创造的尊严,避免“人役于物”的“异化”结局。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按如下逻辑展开论证。首先,在第一章中追溯视觉艺术“数字化”的源起,在历史流变、思想演变和科学转变的语境中梳理视觉艺术这一重要转向的来龙去脉。其次,以第二章概述当代视觉艺术家以“数字化”媒介寻求传统艺术突破的努力过程,分析其中的代表人物及其视觉艺术“数字化”的呈现成果。再次,在前述背景交代的基础上,由具体而抽象,力图概括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的两大特征——“非物质”与“无边界”,分别用第三章和第四章两章的篇幅来讨论,为本文的重点。最后,进一步提高学理站位,站在艺术哲学或美学的视角来分析数字视觉艺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以实践唯物论和人本主义的立场予以解释和应答,此为文章的难点,但也最能表达作者的观点与心声。

侯叶[3](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刘磊[4](2018)在《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文中提出电影院曾是城市在不同时代的地理标志和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记忆和文化传统,其凝结着大众对城市的感知、体验与认同。本文以电影院为研究对象,以1896-1949年为限,采取新文化史研究自下而上的微观研究视角,试图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这些世俗层面来观察发生在电影院中的历史现象,以期在历史的细枝末节、电影院的犄角旮旯里梳理出中国早期电影院的发展脉络、文化逻辑和市场规律,并呈现出一幅以电影院空间为表征的社会文化图景。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社会学家纷纷将时间上的青睐转移到空间上来。西方空间理论鼻祖式人物列斐伏尔的“三元组合概念”——空间实践、空间的再现、再现的空间,给本文行文结构带来启示,在此基础上,将全文研究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电影院的感知空间,即电影院物质和物质化的空间,其可在两个层面上被阅读和分析:一是对其表象(分布、位置、环境、建筑、银幕画面、声音)进行实物性的描绘,二是从外在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过程中寻求物质空间的社会文化解释。电影院首先是地理学意义上的空间,是地图上所呈现出的空间分布,它在宏观上涉及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在微观上关系到电影院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特征。电影院的建筑,它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物化形式,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往往比建筑本身更为重要。“听觉”是继“视觉”之后,电影院里又一重要感知方式,“有声电影”的到来,不仅给电影带来了“声音”技术,更是对电影美学的一场颠覆性革命,它影响到了电影的拍摄方法,改变了观众的感知方式和观影体验,还关涉到了现代性、民族、国家和地方等议题。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由物质空间之外的各种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关系网络组成。其根植于生产关系、意识形态、权力争夺、话语模式、行为习惯等中,包括电影院商人的经营理念和市场行为,社会改良家推行的观影行为规范,国家颁布的电影院管理条例、规章和电影检查制度,等等。与此同时,电影院还展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缩影,有整个社会道德失范、秩序混乱下的军警之患,也有因爱国情感或者职业歧视引发的暴力抗击电影院事件,有殖民者对被殖民国家的书写,也有被殖民者对国家主权的争夺和民族形象的建构,有知识精英和大众媒体对公共话语的塑造,也有市民观众对高压政治的反抗,它是种种社会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的化身。可以说,电影院本身上演着比其放映的影片更精彩的演出,其蕴含的消费、权力、阶级、种族、性别、现代性、身份等问题,使其成为研究社会空间性的最佳文本之一。电影院的再现空间,它是围绕“影片”“媒介”和“人”展开的有关符号、经验、记忆与想象的生产、重构过程,它涉及城市中广大小市民阶层对电影的接受心理和审美趣味,关系到电影院空间的延伸和对电影的传播,它也与电影院中活动的“人”密切相关。小市民是中国早期电影最庞大的观众群体,小市民观众对武侠神怪片、鸳鸯蝴蝶片的推崇,内地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冷落,左翼电影迎合小市民的商业策略,都说明在市场表象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起了重要作用。电影广告、海报、说明书等媒介的生产与消费,使观众的观影活动无形间从电影院进入了更广大的日常生活空间,与影片一起成为个体与集体对特定时代影院记忆的一部分。电影院中一切的活动实践,都最终需指向行为主体,即“人”,电影院中除了观众、明星以外,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也是重要的群体,他们作为影院中“第三只眼睛”,所形成对影院的体验、记忆完全不同于观众,从而成为早期电影院一个丰富的注脚。最后,本文在呈现与“还原”——中国早期电影院是什么样的?早期观众是如何看电影的——这一丰富多彩的社会图景的同时,着重思考以下几个关于早期电影院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观众为何去电影院?作为“公共空间”的电影院,其空间本体特征是什么?国家权力对公共生活的渗入与控制是如何体现在电影院的日常经营与观众看电影行为中?在回答这些问题基础上,认为中国早期电影院参与了近代以来现代性、民族、国家等宏大议题的建构,这是中国早期电影院发展的一条主线。

李娇[5](2017)在《试谈玻璃与绘画结合的可能性》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以玻璃的物理特性及其与绘画结合的特点来入手,展开对玻璃和绘画结合的可能性的探讨。本文分为三章,分别通过玻璃的透光性与宗教的精神性传递;玻璃的透明与关于“虚薄”的观念表达;玻璃的重叠纵深与绘画空间的营造几个方面,探讨中世纪彩绘玻璃、杜尚的《甚至被单身汉们剥光衣服的新娘》、夏小万的空间绘画,喻红的玻璃画几个系列的作品,从艺术家们如何将玻璃与绘画结合,为何使用玻璃材料,玻璃的特性与作品表达的关系,观念与材料的结合所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玻璃作为一种历史久远又带有现代性的材料,逐渐从工艺品范畴进入主流当代艺术。在与绘画方式结合时,以其透明的物理属性融入艺术家的理念,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语言来传达对时代的感受以及表达对社会、历史、艺术之间关系的理解。作为一种媒介具有丰富的艺术呈现力。

胡艺[6](2017)在《中国清代西洋肖像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西洋肖像画是18至20世纪初中西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产物,包括用玻璃油画,布面油画,水粉、水彩等几个重要的西洋画画种绘制的肖像画。无论远渡重洋来到南方通商口岸的西方画家、进入宫廷西方传教士画家,抑或他们的学生——中国本土西洋画家,在西洋肖像画的创作上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之久,这也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出现的成批的西洋肖像画家及其西洋肖像画作品。本文通过对现存的清代西洋肖像画及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运用传播学分析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如何引发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中西商人、外交人员、旅行家、海员的艺术赞助对西洋肖像画在中国南部沿海的兴起和发展所起的推波助澜的历史作用。采用风格学、图像学和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厘清南方通商口岸和北方宫廷的西洋肖像画的发展格局和脉络,对清代西洋肖像画的艺术风格与发展特征进行分期系统研究,论证中西美术交流对清代西洋肖像画的艺术风格演变所产生影响;对佚名和有歧议的清代西洋肖像画进行鉴定和断代研究,包括作品的题材内容、表现风格、创作年代以及作者的考证分析等。旨在用这些创新研究成果,揭示清代西洋肖像画之于中国油画史和中国美术史学科建设的意义价值,填补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空白,建构中国油画专门史,达到从理论和学术上促进美术学学科建设的目的,为现代中西美术的交流作出独特的理论贡献。

蒋升桓[7](2016)在《成都地区普通多层公共建筑玻璃节能技术的应用 ——以成都F学校图书馆为例》文中提出从对以前的建筑物节约能源的调研中不难发现,基本上是老式建筑结构的方法,用房顶、墙面、地面等构造方法进行建筑物的温度保持和隔绝热能,对于玻璃门窗、幕墙等热损失较大的玻璃节能技术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缺乏成熟的技术支撑。而且,因为建筑物自身的结构和美学角度所具有的特点和长处,玻璃在现在的建筑物利用的非常普遍,在建筑物围墙构造中使用的也相当之多,且不只是仅仅用在原来的窗户和门的地方如大尺度玻璃窗、玻璃幕墙、玻璃屋顶等。综上所述,玻璃节能技术在建筑节能的影响非常重要,有必要对它的使用范围做深入的研究。这篇文章首先阐述了目前建筑节能主要使用的玻璃节能技术,分析我国研究现状其他国家研究的状况、内容和方式;对使用玻璃节能技术后,房间内人的适应度指数、节约能源的意义和它的节能特点做了描述;分析建筑玻璃热平衡相应关系,从玻璃节能技术在普通多层公共建筑中的使用入手,结合成都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节能软件模拟计算成都地区F学校图书馆的能耗数据,找出了成都地区普通多层公共建筑玻璃节能技术的解决方案,提出在尽量确保玻璃在建筑物内采用的范围和经济实惠的情况下,怎么样做到节约能源的要求,且对以后国内此项技术的利用和发展发表了一些建议。

闫觅[8](2015)在《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的研究多是从工业建筑入手,以保护再利用为切入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关注点常在于建筑的空间、结构、风格等方面,所建立的工业遗产认定和保护体系也以从工业建筑为基准。但是工业遗产不应该局限于工业建筑,还应包括工艺流程、机器设备、企业文化等相关内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应该纵观整体,只有掌握全面的信息,才能对其准确的定位。天津作为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中心,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更反映了天津和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清末的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的“黄金十年”再到日本占领的萧条时期,天津作为早期的开埠城市,俨然成为中外交流的窗口,同样天津地区的工业发展也不是封闭的,它反映当时中外之间的政治、权利、利益错综复杂的关系。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外资工厂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华资工业进行资源掠夺和物资倾销,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探寻工业发展的途径,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因此选择天津这个叱咤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更有助于全面把握中国近代工业的全貌。本文首先对中国现存的近代工业遗产进行梳理,将中国现存的工业遗产分为七个工业遗产群,选取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理清工业发展脉络,并提出工业遗产行业的分类标准,对现存遗产从历史、行业、形态和保护级别四个方面的遗产构成分析,并总结出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特征。工业的发展不仅对地方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城市、建筑的发展与演变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构建了遗产群的“群-链-点”的阶梯模式,通过对军工产业链、纺织产业链、化工产业链以及公用设施中的典型案例的历史研究,明确了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从最初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与技术,到最后精英阶层终于利用所习得的知识开展技术创新这一发展历程;在工业的建设选址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中方与西方之间的角力与博弈;工业建筑的形式风格与功能布局从中体西化演变为全盘西化,最后发展到以功能为主的厂区格局,揭示了旧直隶地区在近代化过程中工业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评估提供基础。工业遗产群是针对区域遗产保护的一种新型的保护理念,本文根据《下塔吉尔宪章》、《台北亚洲工业遗产宣言》、《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中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定标准,分析了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定位,为天津工业遗产群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朱珠[9](2014)在《介入与融合 ——关于以现当代艺术作为设计教学资源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以来,艺术、设计、建筑三者互动发展,从理念到方法,从形式到表现均成为艺术教育及设计教育的重要资源,并越来越多的影响着设计教育的变革与实验。大量有说服力的案例表明,现当代艺术作品,无论从资源到主题、从视角到方法、从文本到样式、从体裁到媒介等,都给予了艺术设计以丰富经验与重要启示。反之亦然,概念性设计、实验性设计、前卫设计、未来设计乃至“超设计”、“反设计”等设计门类或概念,无一不浸淫在现当代艺术的语境之中,表现出与其并行乃至融汇的本体意义与语法规则。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一般可以归结为两者极具相似度的哲学深度、心灵睿智、批判意识及构思方式;而艺术与设计本身所蕴含的各种求异求变的特质也使得两者在形式创造上有着异曲同工的涵义。现当代艺术的创作特点决定了其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设计色彩,“策略”对应“设计”,从某种角度而言,现当代艺术作品的生成方式与过程,就是一项基于主观行为的设计活动与造物过程。自包豪斯开始,现当代艺术在国外艺术设计教育乃至建筑教育中,一直是十分重要且需积极应对的课题。利用现当代艺术的某些资源、主题,以发展出形式多样的“想法”、“看法”及“手法”,在启发思维能力、训练实验态度与探索精神、培养形式感与趣味感等方面,有着其它类型资源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与价值。与此同时,现当代艺术更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理论阅读、案例分析、课题设计、作业编排、教材文献等方面介入设计教学之中,或丰富充实,或综合交叉,甚至在相当程度上成为艺术设计教学的本体构成部分,为设计教育带来了新的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课题的研究,将出发点建立在对现当代艺术的“设计性”的认识与分析的基础之上,试图寻找并发现隐显于其中的有价值的课题形式,以提出一系列相关的实验与构想。首先,运用现代课程学理,通过要素提取、横向选择、形式游戏、逻辑构成、多元展开、交叉融汇等方式,对所选取对象进行解析与设定,将有意味的素材作为具体课题的切入点及作业编排的线索,从而使现当代艺术在课程的名义下可教可学。其次,对目前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将现当代艺术与设计教学成功结合的案例进行分析,围绕论点进行论述,并阐释自己的看法。第三,在个人教学实践和课程试验中,综合汇聚出一个将现当代艺术作为设计教学课题资源的一般结构以及课程教授中可以具体实施的有效体例。从而,使现当代艺术与设计教学的融合与互动成为一种自觉自律的课程形态与教学模式。

龙迪勇[10](2012)在《叙事作品中的空间书写与人物塑造》文中研究说明无论是在古典小说还是在现代小说里,也无论是在中国叙事传统还是在西方叙事传统中,我们都可以找到通过书写一个特定空间来塑造某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文本。可以说,对空间与人物性格关系的洞悉与否,是衡量一个作家是否具有创造性的标志之一。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传统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之外,提出了叙事作品塑造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的又一种方法——空间表征法。空间表征法既可以出色地表征"扁平人物",也可以很好地表征"圆形人物";而通过书写"空间中的空间",空间表征法不仅可以出色地表征一个群体的"共性"或"集体性格",而且可以很好地表征单个人物的"个性"或"独特性"。

二、欧洲平板玻璃面面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洲平板玻璃面面观(论文提纲范文)

(1)延续历史记忆的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研究 ——以安钢遗址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逆工业化导致旧钢铁工业区的拆除
        1.1.2 工业遗产保护的热度不断提升
        1.1.3 城市公共空间的拓展与延伸
        1.1.4 大型钢企面临的绿色转型任务和上位规划需求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相关理论概念的解读
    2.1 钢铁工业遗址的相关概念解读
        2.1.1 工业遗址
        2.1.2 钢铁工业遗址
    2.2 历史记忆的相关概念解读
        2.2.1 历史记忆
        2.2.2 延续历史记忆
    2.3 本章小结
3.国内外钢铁工业遗址改造设计的案例研究
    3.1 国外钢铁工业遗址改造设计的案例研究
        3.1.1 卢森堡贝尔瓦尔工业荒地改造项目
        3.1.2 北杜伊斯堡后工业景观公园
        3.1.3 墨西哥蒙特利市钢铁博物馆公园
    3.2 国内钢铁工业遗址改造设计的案例研究
        3.2.1 首钢工业遗址公园
        3.2.2 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
        3.2.3 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
    3.3 本章小结
4.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基本模式的研究
    4.1 钢铁工业用地的常见改造利用形式
        4.1.1 大型工业主题旅游园区
        4.1.2 城市主题公园
        4.1.3 文化创意园
        4.1.4 博物馆公园
    4.2 钢铁工业建筑使用功能的转换和内部空间的改造
        4.2.1 钢铁工业建筑的基本特征
        4.2.2 钢铁工业建筑遗产的保留标准
        4.2.3 钢铁工业建筑使用功能的转换
        4.2.4 钢铁工业建筑内部空间的改造
    4.3 室外空间的获取和功能安排
        4.3.1 交通空间的获取和功能安排
        4.3.2 场地的获取和功能安排
    4.4 室内外空间的转换和融合
        4.4.1 内外空间的相互转换
        4.4.2 室内外空间的融合
    4.5 钢铁工业污染物的处理
        4.5.1 钢铁工业遗址污染物的测定
        4.5.2 钢铁工业遗址污染物的去除
        4.5.3 生态成效
    4.6 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中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挑战
        4.6.1 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
        4.6.2 生态环境修复方面的问题
        4.6.3 功能转变方面的问题
    4.7 本章小结
5.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中延续历史记忆的设计策略
    5.1 延续钢铁工业遗址历史记忆的的设计手法
        5.1.1 原物保留
        5.1.2 突出强调
        5.1.3 提炼转译
        5.1.4 场景再现
        5.1.5 功能植入
    5.2 对场地原始肌理的尊重
        5.2.1 尊重厂区的原始地形
        5.2.2 尊重厂区的交通脉络和空间结构
        5.2.3 延续厂区的水系统
    5.3 工艺关键元素的保留与再利用
        5.3.1 主要生产车间和生产设备的工艺流程
        5.3.2 关键生产设施设备的再利用
        5.3.3 建筑空间的再利用
        5.3.4 室外场地的设计
    5.4 制高点与突出物的利用
        5.4.1 看——观景台
        5.4.2 被看——标志物
    5.5 机械设备、产品和废弃物的再利用
        5.5.1 机械设备
        5.5.2 产品
        5.5.3 废弃物
    5.6 生产场景的再现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
        5.6.1 生产场景的再现
        5.6.2 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
    5.7 人文历史资源的利用
        5.7.1 海报和标语的保留
        5.7.2 工业历史事件的记载
        5.7.3 体现厂区特征的标志设计
        5.7.4 文创产品的开发
    5.8 本章小结
6.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实践——安钢遗址公园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区位概况
        6.1.2 历史文化背景
        6.1.3 上位规划和政策背景
        6.1.4 场地现状
        6.1.5 改造价值分析
        6.1.6 SWOT分析
    6.2 目标与策略
        6.2.1 目标定位
        6.2.2 设计策略
        6.2.3 设计依据
    6.3 总体设计方案
        6.3.1 平面布局
        6.3.2 景观结构
        6.3.3 功能分区
    6.4 专项设计
        6.4.1 交通组织
        6.4.2 竖向设计
        6.4.3 视线组织
        6.4.4 种植设计
        6.4.5 滨水空间设计
        6.4.6 生态修复措施
        6.4.7 设施与小品
        6.4.8 活动策划
    6.5 延续历史记忆的设计表达
        6.5.1 工业建筑构筑再利用
        6.5.2 工业设施设备再利用
        6.5.3 制高点利用
        6.5.4 钢铁材料利用
        6.5.5 钢铁工业废弃物再利用
        6.5.6 钢铁工业流程展示
        6.5.7 保留场地记忆的植被恢复模式
    6.6 用地平衡表
7.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2)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关于论文研究概念的几点说明
第一章 视觉艺术“数字化”的源起
    第一节 何谓“数字”:从“原子”到“比特”
    第二节 哲学思想流变引发的艺术观念变革
    第三节 数字技术发展对于艺术的启示
        一、科技进步引发的视觉艺术革新
        二、当代视觉艺术对于“数字”的回应
第二章 视觉艺术中的“数字化”呈现
    第一节 计算机图像艺术:从“蒙娜丽莎”的数字化再造说起
    第二节 数字摄影艺术:即时获取与无限延展
    第三节 数字影像艺术:视觉文化转向的新奇观
        一、影像艺术先行者白南准
        二、史丹·范德比克的电子科技创新
        三、用影像探索感知经验:比尔·维奥拉的超验世界
        四、俄罗斯AES+F艺术小组:一场荒诞的生活嘉年华
    第四节 虚拟现实艺术:超真实的沉浸式感官体验
        一、《渗透》:夏洛特·戴维斯穿越真实与虚拟的艺术媒介
        二、《洞穴》:丹·塞迪对柏拉图哲学观念的致敬
        三、超越时空对话:米开朗基罗与缪晓春的《最后的审判》
    第五节 数字互动装置:公众介入与作品重构
    第六节 人工智能艺术:超越“人”的技术造物
第三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非物质”特征
    第一节 不断被提及的“新”问题:数字化的“非物质”
        一、由工具自由引发的思想自由
        二、凌驾于物质之上的视觉艺术
        三、数字科技与视觉艺术的实验
    第二节 “信息物”与“物质物”的艺术表达
        一、虚拟的真实:无限性、非物质化的存在与虚无
        二、交互式体验:行动与知觉的融合
        三、无本体复制:抹杀“原作”与“复制品”之间的鸿沟
第四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无边界”特征
    第一节 对话平台的打开:创作的自由
        一、打破观念的壁垒
        二、拓展时空的维度
        三、数字媒介的延伸
    第二节 艺术跨界融合的视觉重构
        一、跨越学科门类的艺术再造
        二、开放艺术自身限定的场域
        三、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无界互动
        四、数字视觉艺术的受众审美体验
第五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焦虑与应答
    第一节 数字视觉艺术的焦虑
        一、当代视觉艺术的“终结”
        二、视觉艺术的数字恐惧症
    第二节 数字视觉艺术的应答
        一、扞卫艺术:数字应忠诚于艺术的本体
        二、扞卫生活:数字记忆与艺术记忆
        三、扞卫人性:数字艺术的人本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概念:电影院
    二、电影院史前史:电影的传入与放映
    三、研究综述
    四、理论依据
        (一) 背景:中国电影史研究的转向
        (二) 灵魂:文化研究
        (三) 骨架:空间理论
        (四) 理论适用与反思
    五、研究框架
        (一) 电影院的感知空间
        (二)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
        (三)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编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第一章 分布
    第一节 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
        一、分布概览
        二、分布特征
    第二节 电影院在城市空间的分布:以青岛为例
        一、电影院在青岛的城市空间分布
        二、电影院在青岛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
        三、电影院在青岛的“地方感”
第二章 建筑
    第一节 地理位置
        一、位于广场中心
        二、位于马路交叉口
        三、与街道成排布置
        四、置于其它建筑体内
    第二节 外观风貌
        一、西方梦幻:殖民语境下中国影院建筑的西洋化
        二、民族特色:中国元素与地方性特征的渐现
    第三节 内部空间
        一、兼具多重功能的大厅
        二、从传统戏院到现代观众厅
        三、附属空间的完善
    第四节 设备配置
        一、通风设备与公共健康
        二、冷暖气设备与影院营收
        三、灯的装置:从观赏到照明的需求变化
    第五节 建筑安全
        一、“少奶奶”扇倒大逸乐影戏院始末
        二、建筑规则中的安全标准
        三、工务局、警察局的安全检查
第三章 声音
    第一节 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一、有声电影的传入
        二、有声电影本土化过程中的特点
        三、观众对有声电影的接受与排斥
    第二节 声音焦虑下的技术、民族与国家
    第三节 国语与方言之争:以粤语片为例
        一、粤语片兴起的契机
        二、粤语片的本土化接受现状
        三、粤语片“禁”与“反禁”的四个阶段
        四、“禁”与“反禁”的两条线索
第二编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第四章 经营
    第一节 资本形式
        一、10年代:外资垄断下的雷玛斯时代
        二、20年代:国人自营电影院的突围与起步
        三、30—40年代:多元化的资本组成
    第二节 供片关系
        一、电影院获取影片的的途径
        二、电影院与制片商的利润分成
        三、供片纠纷与合同的不平等性
    第三节 放映机制
        一、影院等级下的轮次放映
        二、从循环放映到分场放映
        三、放映机制主导下的票价制定
    第四节 营销策略
        一、费尽心力的新片炒作
        二、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
        三、博人眼球的明星登场
    第五节 抗税斗争
第五章 规训
    第一节 电影院里的形形色色
        一、吃相百态
        二、秩序混乱
        三、人声鼎沸
        四、色情泛滥
    第二节 空间规训:卫生与文明
        一、中国式卫生
        二、从空间的“卫生化”到卫生的“空间化”
    第三节 行为规训:如何看电影
        一、来自精英阶层的改良指导
        二、商业路径中的观影规范
        三、国家权力下的行为控制
    第四节 电影检查:看什么电影
    第五节 规训的效果:抵抗与错位
        一、精英改良的失败
        二、“对号入座”风波
        三、“禁烟运动”的夭折
        四、反思
第六章 冲突
    第一节 日常纠纷
    第二节 军警之患
        一、军人看白戏及军民矛盾
        二、都市内战——金都血案
        三、军人为何看白戏
    第三节 民族矛盾
        一、电影院中的情感政治
        二、焚烧“汉奸”影片《木兰从军》
    第四节 公会暴力
        一、《假凤虚凰》事件
        二、电影事件中的职业身份认同
        三、公会暴力在电影事件中的复杂性
第七章 殖民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电影院
        一、疯狂建设与严密控制
        二、商业失败与殖民流产
    第二节 沦陷时期的京津电影院
        一、影院业的“恢复”
        二、日伪对电影院的建设、控制与检查
        三、日伪对电影院的殖民利用
        四、商业、爱国与殖民的博弈
    第三节 “孤岛”和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院
        一、“繁荣”的“孤岛”影院业
        二、“繁荣”背后:谴责与辩护
        三、“高调”的商业:日本对上海电影业的殖民策略
第三编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第八章 影片
    第一节 小市民市场下的“武侠神怪”与“鸳鸯蝴蝶”
        一、谁是小市民
        二、火烧银幕:武侠神怪片的流行与“销迹”
        三、另一个维度:鸳鸯蝴蝶派电影
    第二节 在政治与商业之间徘徊的左翼电影
        一、国民党对左翼电影的“推波助澜”
        二、小市民喜欢看左翼电影吗?
    第三节 映像之别——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分野
        一、地位: “重要”而非“垄断”
        二、问题:诲盗、色情与辱华
        三、阻力:文化、节奏与语言
第九章 媒介
    第一节 笔墨硝烟——报纸广告
        一、电影广告的噱头
        二、电影广告市场的失序
    第二节 视觉代言——电影海报
        一、电影海报的来源、特性与历史
        二、电影海报的三种功能
    第三节 纸上舞台——电影说明书
        一、电影说明书的一般形制
        二、电影说明书之于观众的意义
        三、电影说明书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话语空间——电影批评
        一、影评与公共空间
        二、影评的话语模式
    第五节 以声夺人——唱片与无线电广播
        一、电影歌曲的流行
        二、留声机、无线电对电影的传播
第十章 群体
    第一节 众生群像——观众
        一、观众结构:谁去电影院
        二、观众心理:为什么去电影院
        三、观众反应:文化的再生产
    第二节 职业困境——影院员工
        一、售(收)票员:为生计奔波
        二、引导员:学“坏”了的女子
        三、译意风小姐:昙花一现的宠儿
        四、解说员:幻影时代的说书人
        五、纠纷与罢工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试谈玻璃与绘画结合的可能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透光的玻璃与精神传递
    1.1 中世纪的玻璃窗画概况
    1.2 彩绘玻璃产生背景及制作过程
    1.3 玻璃的透光性与精神性表达
第二章 透明的玻璃与观念表达
    2.1 杜尚的《大玻璃》又名《甚至被单身汉们剥光衣服的新娘》
第三章 重叠的玻璃与空间营造
    3.1 三度空间幻觉——夏小万的空间绘画
    3.2 心理空间的重叠——平行空间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清代西洋肖像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清代西洋肖像画之于中国油画史学科的建设意义
        二、西洋肖像画研究对中国美术史学科的意义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上编 西洋肖像画在清代南方通商口岸的传播与发展
    第一章 中西经济交流与南方通商口岸西洋肖像画的兴起
        第一节 中西贸易与南方通商口岸西洋玻璃肖像画的肇兴
        一、西洋玻璃镜子画在中国南方通商口岸的产生
        二、中国玻璃画的成熟引发的中西绘画的互动交流
        第二节 中国玻璃西洋肖像画的兴起与出口的繁荣
        一、对欧洲名家所作肖像画的临摹
        二、中国的玻璃肖像画的创新及创造
    第二章 史贝霖及其追随者的西洋肖像画
        第一节 史贝霖及其洛可可风格的玻璃肖像画创作
        一、以洛可可装饰风格为特征的玻璃肖像画
        二、以"中国风"为装饰特点的玻璃肖像画
        第二节 史贝霖及其欧洲风格的玻璃肖像画
        一、史贝霖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玻璃肖像画
        二、西方人物服饰的描绘与欧洲风格的展现
        第三节 史贝霖布面西洋肖像画研究
        一、椭圆油画肖像时期
        二、大型布面油画肖像时期
        三、对西方大师油画肖像作品的完美复制与突破
        第四节 19世纪初的"史贝霖画风"
        一、林呱(老林呱)、小同呱对史贝霖风格的继承与创新
        二、富呱对史贝霖肖像画风格的借鉴与突破
    第三章 钱纳利、林呱为代表的古典油画肖像在南方通商口岸的发展
        第一节 钱纳利与林呱的交流关系研究
        一、初期生活工作的助手
        二、西洋肖像画技法的直接传授
        第二节 林呱与钱纳利的肖像画艺术市场竞争
        一、低廉的价格竞争
        二、广告宣传树立自己名下画室的品牌效应
        三、兴办画室推广业务
        第三节 林呱与钱纳利的艺术较量
        一、对古典西洋肖像画创作技法及风格的承袭和突破
        二、自我才能的展现
        第四节 钱、林二人影响下的古典肖像画风的发展延续
        一、庭呱与煜呱等人的肖像画创作
        二、肖像画馆的兴起和兴盛
        三、古典肖像画风在南方通商口岸的延续
    第四章 清代中后期照相写实肖像画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摄影术传入中国的途径
        一、政治因素
        二、商业活动
        第二节 摄影术传入后对中国肖像画家的影响
        一、摄影术融入中国肖像画创作的原因
        二、外国摄影家的照片为中国肖像画师所用
        三、中国画师面临职业的新抉择
        第三节 对照相写实画家丽生的考证
        一、"丽生"名字考
        二、"丽生"传世作品的鉴定
        第四节 照相写实肖像画创作的风格特点
        一、照相写实肖像画对照片特点的保留及超越
        二、古典照相写实与中西合璧照相写实肖像画风格的形成
下编 西洋肖像画在清代北方宫廷的传播与发展
    第五章 清代前期西洋肖像画在宫廷的传播与发展
        第一节 西洋肖像画在清代京城的传播
        一、传教士与西洋肖像画在清初京城及宫廷的传播
        二、传教士画家北上传播西洋肖像画的途径
        第二节 传教士与西洋肖像画在清代宫廷的持续发展
        一、清宫西洋肖像画创作主体和传播主体的变易
        二、传教士作为清宫西洋肖像画创作主体和传播主体
    第六章 中国皇帝的治国理念与清代宫廷油画肖像画创作
        第一节 "修身"—皇帝的御容油画肖像
        一、"仪表令人肃然起敬"的康熙皇帝肖像画
        二、属意"治学"的康熙皇帝肖像
        第二节 "齐家"—后宫皇后、嫔妃的油画肖像
        一、"心写治平"
        二、"迷"人的香妃像
        第三节 "以武安邦"国策与清代宫廷西洋肖像画的发展
        一、开创作骑射武备油画肖像的风尚
        二、"为获胜者画像"
    第七章 母仪天下—清末西方画家笔下的慈禧太后油画肖像
        第一节 丰姿绰约与庄严肃穆—卡尔凯瑟琳塑造的慈禧像
        一、丰姿绰约的慈禧画像
        二、庄严肃穆的慈禧画像
        第二节 女神化与王权化—胡博·华士塑造的慈禧像
        一、女神化的慈禧画像
        二、王权化的慈禧画像
        三、慈禧与西方油画家的互动和互位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成都地区普通多层公共建筑玻璃节能技术的应用 ——以成都F学校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目的
第2章 夏热冬冷地区玻璃节能技术概述
    2.1 成都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及气候特点
        2.1.1 成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2.1.2 气候与风向、风速
        2.1.3 气温、降水及太阳福射
    2.2 成都市建筑节能现状分析
    2.3 与建筑节能相关的舒适因素
        2.3.1 室内空气温度
        2.3.2 室内相对湿度
        2.3.3 室内平均表面温度
        2.3.4 换气和通风
        2.3.5 照度
        2.3.6 采光强度
    2.4 节能的含义及玻璃的节能特性
        2.4.1 建筑节能玻璃的分类
        2.4.2 玻璃幕墙节能技术概述
第3章 建筑热过程数学模型
    3.1 非透明围护结构热平衡方程
        3.1.1 初始条件
        3.1.2 导热方程
        3.1.3 非透明围护结构内表面热平衡方程
        3.1.4 非透明围护结构外表面热平衡方程
    3.2 透明围护结构热平衡方程
        3.2.1 透明围护结构热平衡方程
        3.2.2 室内家具热平衡方程
        3.2.3 室内空气热平衡方程
    3.3 建筑热过程求解方法
        3.3.1 非透明围护结构不稳定传热计算
        3.3.2 透明围护结构热过程计算
        3.3.3 室内空气热平衡方程求解
第4章 玻璃节能技术在公共建筑中的分析
    4.1 主要玻璃的节能分析
        4.1.1 LOW-E玻璃
        4.1.2 U型玻璃
        4.1.3 玻璃幕墙节能技术分析
    4.2 玻璃节能技术在国内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4.2.1 应用现状
        4.2.2 存在问题及应用策略
第5章 成都F学校图书馆项目的节能分析
    5.1 项目背景和概况
    5.2 主要外墙材料的热工性能分析
        5.2.1 地面
        5.2.2 外墙构造
    5.3 案例能耗模型建立
    5.4 案例能耗计算
        5.4.1 节能玻璃对比计算
        5.4.2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计算
    5.5 玻璃采光屋面节能技术
    5.6 玻璃幕墙节能施工验收方法
    5.7 本工程玻璃节能技术总结
第6章 玻璃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推广建议
    6.1 发展趋势概述
    6.2 推广建议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后续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高师硕士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8)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亚洲工业遗产亟待保护
        1.1.2 快速城市化催生大量工业遗存
        1.1.3 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存在矛盾
    1.2 研究综述
        1.2.1 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1.2.2 旧直隶工业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意义
        1.3.1 近代史的需要
        1.3.2 城市史及建筑史的需要
        1.3.3 工业遗产保护的需要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主要内容
        1.4.3 概念界定
    1.5 研究的方法与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结构
    1.6 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1.6.1 创新之处
        1.6.2 未尽事宜
第二章 中国潜在近代工业遗产群
    2.1 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历程
        2.1.1 萌芽时期——清末洋务运动时期
        2.1.2 兴盛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时期
        2.1.3 衰退时期——工厂内迁时期
    2.2 中国潜在的近代工业遗产群分布
        2.2.1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工业遗产群
        2.2.2 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工业遗产群
        2.2.3 以济南为中心的胶东工业遗产群
        2.2.4 以重庆为中心的川西工业遗产群
        2.2.5 以武汉为中心的鄂湘赣工业遗产群
        2.2.6 以广州为中心的粤闽工业遗产群
    2.3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
        2.3.1 发展脉络
        2.3.2 调查方法
        2.3.3 构成分析
        2.3.4 特征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器物的引进:军工产业链
    3.1 军火制造——天津机器局
        3.1.1 水运便利促进工业萌芽
        3.1.2 生产设备的引进与输出
        3.1.3 建筑形式与空间布局
    3.2 能源提供——开滦煤矿
        3.2.1 开滦煤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2.2 原煤开采技术的发展
    3.3 运输变革——铁路的诞生
        3.3.1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角力
        3.3.2 中国铁路先驱——金达技师
        3.3.3 铁路控制权的争夺
        3.3.4 铁路附属设施
    3.4 建筑材料——启新洋灰公司
        3.4.1 启新公司建造始末
        3.4.2 核心工艺——“二磨一烧”
        3.4.3 绅商集团的代表——周学熙
    3.5 小结
第四章 技术的引进:纺织产业链
    4.1 棉纺准备——棉纺工业
        4.1.1 工艺流程
        4.1.2 案例——恒源纱厂
    4.2 棉纺成品——织布工业
        4.2.1 工艺流程
        4.2.2 案例——天津第三棉纺织厂
    4.3 毛纺准备——毛纺工业
        4.3.1 工艺流程
        4.3.2 案例——东亚毛纺厂
    4.4 毛纺成品——地毯工业
        4.4.1 工艺流程
        4.4.2 案例——仁立毛纺厂
    4.5 锦上添花——印染工业
        4.5.1 工艺流程
        4.5.2 案例——东亚毛纺厂印染部
    4.6 其他纺织工业
    4.7 小结
第五章 技术的创新:化工产业链
    5.1 海盐资源——塘沽盐田
        5.1.1 滩晒技术的应用
        5.1.2 机器设备的分类
    5.2 化工原料——久大精盐
        5.2.1 精盐提纯技术的提高
        5.2.2 精英阶层的崛起
        5.2.3 私人研究团体发轫
    5.3 化工基础——永利碱厂
        5.3.1 历史发展脉络
        5.3.2 厂区空间布局
        5.3.3 制碱技术探索
        5.3.4 工业厂房分类
    5.4 其他化学工业
        5.4.1 制革业
        5.4.2 制皂业
        5.4.3 火柴业
        5.4.4 玻璃业
    5.5 小结
第六章 工业的基础:公用设施
    6.1 水运枢纽的形成
        6.1.1 码头——城市中心南移
        6.1.2 桥梁——海河两岸连结
    6.2 华洋之间的博弈
        6.2.1 天津自来水公司
        6.2.2 济安自来水公司
    6.3 电力设施的引入
        6.3.1 工厂动力提供——发电厂
        6.3.2 公共性的引入——有轨电车
    6.4 金融币制的改革
        6.4.1 新式造币厂诞生
        6.4.2 机器设备与工艺
        6.4.3 造币厂建筑形式
    6.5 小结
第七章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与保护方法
    7.1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
        7.1.1 历史重要性
        7.1.2 工业设备与技术
        7.1.3 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
        7.1.4 文化与情感认同、精神激励
        7.1.5 推动地方社会发展
        7.1.6 重建、修复及保存状况
        7.1.7 地域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
        7.1.8 其他评价因子
    7.2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7.2.1 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7.2.2 工业遗产产业链保护方法
        7.2.3 工业遗产点保护方法
    7.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天津工业大事记
    附录二 天津显着工业列表
    附录三 直隶工业遗产目录
    附录四 机器局生产技术及产品
    附录五 唐山工厂员工于1909年寄给金达的信
    附录六 天津碱厂的生产工艺
    附录七 天津碱厂保护事记
    附录八 其他工业
    附录九 民族工业中的中国工程师
    附录十 洋务运动时期的外国技师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介入与融合 ——关于以现当代艺术作为设计教学资源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现当代艺术,一种趋向于“策略”的设计行为
    二 研究目的:现当代艺术在设计教学中的价值
    三 研究现状:现当代艺术与设计教学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
    四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解读/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当代艺术
    第一节 现代主义的理论与形式特征
        一 现代艺术反叛传统
        二 视觉革命
        三 潜意识的显现
        四 理性的回归
        五 形式实验室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与形式特征
        一 后现代艺术开放的边界
        二 回归物体
        三 形式与观念的革命
        四 环境与身体
    第三节 当代艺术与设计的融合及互动
        一 当代艺术跨界融合
        二 艺术或设计
        三 实验与可能
        四 视觉与文本
        五 事件与分析
第二章 缘起/包豪斯的先锋实验与教学课题设计
    第一节 教学理念或对艺术的诘问
    第二节 课程体系及教学结构
    第三节 现代主义思潮与教学模式
        一 表现主义的影响
        二 构成主义/风格派的影响
    第四节 形式导师的探索与实践
        一 主观经验与客观认识方法——伊顿的教学课题设计
        二 从点线面到抽象精神——康定斯基的教学课题设计
        三 自然意象的创造与想象——克利的教学课题设计
        四 艺术与技术的理性结合——莫霍利·纳吉的教学课题设计
        五 对材料本质及表现力的探索——阿尔伯斯的教学课题设计
        六 从芭蕾课程到由体态所延伸出的空间训练——奥斯卡·施莱默的教学与课题设计
    第五节 工业化的试验场/作坊训练
    第六节 价值分析与深远影响
    第七节 一种现象/从包豪斯到“美国式”教材体例
第三章 介入/形式要素与纯粹表现
    第一节 现代主义艺术的形式与表现
        一 线条/一种轨迹辨认的方式
        二 形态/从常态到非常态的异变
        1 课题:对自然形态的分析
        2 课题:对自由形态的创造
        三 空间/多维域境的浸入式体验
        四 色彩/光与色的意象
        五 肌理/来自于表层结构的张力
        六 光影/由幻化的抽象语言所展开的呈示
        1 课题:时间的痕迹/运动中的光影
        2 课题:基于“光”而显现的“影”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形式与表现
        一 叙事/故事、话语与阅读
        二 拟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
        三 拼贴/异质材料的复调与交响
        四 解构/对解除结构或消解界限的探索
        五 翻译/由文化换码所产生的遗漏、误读和变异
        六 身体/具有意识形态内涵的语言符号表征
    第三节 当代艺术的形式与表现
        一 身份/社会及文化关系的另一种指涉
        二 时间/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
        三 场所/质量上的整体环境与个人经验的在场
        四 语言/声音与概念的映像
        五 科学/从现象到图像的建构、阐释和转化
        六 精神/符号隐喻、语言游戏与心理暗示的超验状态
第四章 启示/建筑·音乐·文学·舞蹈
    第一节 来自建筑的启示
        一“距离”“测量”“身体的痕迹”/李巨川的建筑试验
        二 五味俱全的“弥漫”/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方案
        三“交叠”“互渗”的“共时性”空间/“重屏”中的“透明性”
        四 课题设计
    第二节 来自音乐的启示
        一 以“行动过程”取代“结果目的”的“焚化”和“预构”
        二 课题设计
        1 课题:视听转译
        2 课题:五线谱的色彩图式化演绎
        3 课题:从乐谱到建筑空间转化的可能性论证
    第三节 来自文学的启示
        一 “语言”/“言语”:“散点透视”下的“词”与“物”
        二 课题设计
        1 课题:以写作替代运镜的高度视觉化文字表达
        2 课题:对文字言语形象的视觉化再现
        3 课题:从局部到整体的一种颠覆常规的画面铺陈方式
    第四节 来自舞蹈的启示
        一 姿态与样式/身体拼写术
        二 课题设计
        1 课题:对肢体比例、节点、运动流线的测绘
        2 课题:身体语汇对图景的激活或颠覆
第五章 案例/来自教室的实验报告
    第一节 形式的生成:体验/分析/表现(解咒)
        课题1:看法/关于形式体验的方法
        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课题3:手法/关于形式表现的方法
    第二节 模仿移植与变体演绎(接点)
    第三节 语法综合与语汇交叉
        课题1:“视觉方式”
        课题2:“造型原本”
    第四节 显像之境:浮光掠影以外的抽象机理
        课题0:微叙事
        课题1:活动影像与装置(时间与空间)研习
        课题2:“眨眼”(极短片)研习
        课题3:经验时间
        课题4:单频活动影像的视觉表达研习
        课题5:纪录短片
    第五节 与身体有关的故事
        课题1:人与自身/与身体有关的故事
        课题2:人与物态/内外/包裹
        课题3:人与空间/动作/容器
第六章 交流/中外联合工作坊体验
    第一节 “我/和我/和我自己(I/ME/MYSELF)”
    第二节 "Two Times"/关于造型艺术的注解
    第三节 “符号:城市乐章”/跨学科实验设计
    第四节 “镜头一迁移”/中法艺术院校研究生影像装置联合工作坊计划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背景/16-19世纪的欧洲学院派教育
    第一节 学院与学院派
        一 “学院”
        二 “学院派”
    第二节 美术学院的教学与课程
        一 作为开端
        二 作为传播
        三 作为发展
        四 作为改革
    第三节 欧洲工艺美术学校的教学内容
    第四节 欧洲建筑学院的教学内容
附录2 延展/关于“装置”的10组课题设计
    课题1:概念,抑或界限/关于“装置”的语义读识
    课题2: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随意”的潜台词是“逻辑”
    课题3:缺席与转世/建筑的转译密码(一种对立与含混的逻辑表达)
    课题4:压缩/延伸的拟态时空/戏剧舞台布景与道具的想象
    课题5:常态眼睛与异样视觉/理查德·威尔逊装置作品的多种演绎方式
    课题6:想象是一种选择/如何让自己成为无知者
    课题7:实体与隐喻/由世博展馆所展开的另类思考
    课题8:假说与现实的缝合/对“印象”的提取与拼贴
    课题9:混杂的并置与无序的表象/把装置嵌入道具而引出的幻觉混沌
    课题10:事件或仪式/对某种固定模式及惯习的颠覆与重构

四、欧洲平板玻璃面面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延续历史记忆的钢铁工业遗址公园设计研究 ——以安钢遗址公园为例[D]. 孙瑾玉.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D]. 韩雨江.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D]. 刘磊. 山东大学, 2018(12)
  • [5]试谈玻璃与绘画结合的可能性[D]. 李娇.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5)
  • [6]中国清代西洋肖像画研究[D]. 胡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7]成都地区普通多层公共建筑玻璃节能技术的应用 ——以成都F学校图书馆为例[D]. 蒋升桓.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 [8]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D]. 闫觅. 天津大学, 2015(08)
  • [9]介入与融合 ——关于以现当代艺术作为设计教学资源的实验研究[D]. 朱珠. 南京艺术学院, 2014(03)
  • [10]叙事作品中的空间书写与人物塑造[J]. 龙迪勇. 叙事丛刊, 2012(00)

标签:;  ;  ;  ;  

欧洲平板玻璃方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