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法律和道德的渗透

论中国法律和道德的渗透

一、试论我国法与道德的渗透(论文文献综述)

孙跃[1](2020)在《法源理论视角下的指导性案例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当代中国司法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创新,最高人民法院的案例指导制度自确立以来就得到了各界的持续关注,并被理论界与实务界寄予了厚望。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案例指导实践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难题。第一个方面的难题是“认识性难题”,由于人们对指导性案例的效力与功能认识不足,因而时常产生“为何适用指导性案例”的疑惑。第二个方面的难题是“技术性难题”,由于人们无法从裁判方法层面明确指导性案例的参照适用条件与具体适用方式,进而对“如何适用指导性案例”感到迷茫。第三个方面的难题是“制度性难题”,现有案例指导制度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司法实践需求,对该制度的改革与转型需要直面“指导性案例向何处去”的拷问。上述三大实践难题及其相互作用产生的叠加效应,导致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实践中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甚至面临“名存实亡”的重大危机。法源理论存在立法与司法之分,由于指导性案例的产生与运行均在司法领域,因而从司法角度理解法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指导性案例的研究。从概念的界定来看,司法意义上的法源就是裁判理由或依据的来源。从概念产生的机理来看,法源是通过“拟制”将多元规范“以法律的名义”加以适用的产物。从不同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法源理论与法律方法论、司法制度理论关系密切,它们可以共同形成一个“理论群”,用来分析某一类型法源规范在认识、适用以及改进等不同层面存在的问题。具体到本文的研究对象,法源理论有助于为系统性分析案例指导实践中的各类难题提供妥当视角,并基于此构建针对性解决方案。为了阐明“为何适用指导性案例”,需要从法源效力与功能两个向度展开。法源效力主要来自其背后的权威,不同类型的权威会产生不同性质的拘束力,法源的效力并不等于法源的实际效果。美国学者博登海默将法源区分为正式法源与非正式法源的“二分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中国司法实践的需求,用其界定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容易产生悖论。因此,有必要引入瑞典学者佩策尼克的“三分法”法源理论,从司法裁判论证的角度来界定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地位。指导性案例同时具有制度性权威产生的规范拘束力与非制度性权威产生的事实拘束力,其效力弱于制定法和司法解释。同时,指导性案例的“应当参照”效力意味着其只有在符合特定条件时才产生拘束力。明确指导性案例的效力不仅有助于确定其在当代中国法源体系中的位置,而且也有助于在学理上阐明相关司法义务。在法源功能方面,指导性案例具有法律发现、法律解释、漏洞填补、法律论证等丰富的法律方法功能。在法律发现方面,指导性案例从制定法、司法解释、公共政策、民事习惯以及其他类型的法源中发现裁判规则。在法律解释方面,指导性案例运用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等方法对既有法律规则进行解释和补充。指导性案例还会通过类推、反向推理、目的性扩展与目的性限缩、法理或法律原则具体化等方法填补法律规则体系中的漏洞。指导性案例的法律论证则可以从基于案件事实的论证、基于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的论证以及基于后果权衡的论证进行考察。总之,人们之所以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不仅是因为其具有司法意义上的规范拘束力和由此产生的司法义务,而且也是因为其具有裁判方法指引的重要功能。为了回答“如何适用指导性案例”,需要从法源理论与法律方法理论的视角对其适用条件与适用方式展开研究。由于案例指导的基本理念是“同案同判”,因而其参照适用的前提条件就是“指导性案例与待决案件存在相似性”。根据现行规定,这种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基本案情”与“法律适用”两方面。但是,由于这两者在理论与实践中都难以被完全区分,因而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方法论上的整合与重构。通过参考借鉴域外经验并结合我国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特点,“要件事实”比较适合作为案件相似性判断的对比对象。要件事实的归纳与对比需要借助类比论证实现,孙斯坦、阿列克西、布鲁尔等人的理论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此外,考虑到司法实践与诉讼程序的复杂性,在完成案件相似性的初步对比后,还需要进行基于可废止性检验与后果权衡的补正判断。在适用方式方面,需要区分指导性案例参照适用的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在一般情况下,完成案件相似性判断后要从指导性案例中识别裁判规则并进行引述,同时还要确保指导性案例与其他裁判理由的融贯适用。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填补法律漏洞或实现其他正当规范目的,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跨越不同案例类型进行参照适用。如果指导性案例与待决案件不具有相似性或其本身已经失去指导作用,应当否定指导性案例的参照适用并进行详细说理。此外,受到民事、刑事、行政等不同法律部门差异性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指导性案例在参照适用方式方面各有特点。至于“指导性案例向何处去”,则需要运用法源理论与司法制度理论进行研究。各种判例制度的形成与演化均离不开“权力”与“市场”这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权力因素确立判例作为法源的权威;市场因素则培育判例作为法源的共识;前者为后者提供制度性保障,后者则为前者提供运行的社会基础,两者需要相互结合才能促进判例制度的良性发展。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改革方案可以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不同阶段实施。就短期而言,可以运用权力手段快速树立起指导性案例的权威。主要手段包括:赋予指导性案例明确的司法审级地位、改革裁判文书说理模式、完善类案检索制度与法律适用分歧解决机制。就中期而言,需要重视发挥司法市场因素的作用,培育指导性案例作为法源的共识。主要手段包括:增强指导性案例的裁判供给能力与裁判友好度、运用激励机制与智慧司法提高其运用效率、建立多方主体参与的案例评估与淘汰机制。就长远来看,需要摒弃对判例制度的偏见,促成案例指导制度向实质性中国特色判例制度转型,这就需要明确判例的法源地位、协调权威与共识在判例体系构建中的关系、加强判例汇编及其与法律评注的互动并继续发展成熟的判例适用理论与技术。综上,本文运用司法意义上的法源理论及其“理论群”对近年来我国案例指导实践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通过“如何认识指导性案例——如何适用指导性案例——如何改进指导性案例”的研究脉络,针对性地为“为何适用指导性案例”“如何适用指导性案例”以及“指导性案例向何处去”等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上述研究的过程不仅是运用法源理论来分析与解决指导性案例实践难题的尝试,同时也是以案例指导实践难题作为契机对当代中国法源理论进行反思与完善的尝试。

黄雍妮[2](2020)在《买卖合同中物的瑕疵救济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合同法上,当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约定时,若买卖双方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买受人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出卖人承担修理、更换、退货、减少价款等违约责任。然而,在此概括列举式的权利赋予方式之外,法律却未明确各救济手段之间的关系及其适用顺位,且未对买受人“合理选择”提供任何有效指引或者作出任何实质性限制。此种无序性和随意性不仅无法为买受人提供正确指引,并且容易助长买受人的投机行为,从而损害出卖人的合理补救利益,对此,基于法院的中立性,其在引导当事人合理选择救济手段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又因缺少实在法的规定,法院在司法实践中的自由裁量权较大,很难化解现有制度缺陷带来的利益失衡等问题。基于司法实践和民商事交易实践的需求,以及法律体系内部平衡和物的瑕疵救济制度价值实现等要求,有必要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物的瑕疵分层救济体系。本文第一章从现有法律规定及理论研究层面分析了我国现行法下物的瑕疵救济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研究内容之意义,总结出物的瑕疵救济制度的发展趋势。第二章首先分析了在各物的瑕疵救济手段无适用顺位背景下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各物的瑕疵救济手段之性质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定位进行深入剖析,厘清各救济手段之间的关系及其应当具有的适用顺位:修理、更换等具有继续履行性质的救济手段应当具有优先适用性;相较之下,减价、退货、解除合同等其他救济手段应当具有劣后适用性。第三章首先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完善物的瑕疵分层救济体系之必要性和意义,其后对域外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比较,以发掘对完善我国物的瑕疵救济体系有益之先进经验。第四章对我国买卖合同中物的瑕疵救济体系提出具体完善建议,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现有法律制度,分析得出德国法上物的瑕疵分层救济制度更具有借鉴意义,即通过买受人为出卖人指定继续履行期间制度,赋予出卖人通过修理或者更换等继续履行手段进行瑕疵补救的机会,能够更好地实现买卖双方利益之平衡,更加符合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的需求;而在物的瑕疵分层救济之一般规则以外,也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形对物的瑕疵分层救济之具体适用产生影响,包括标的物性质及瑕疵类型、交易习惯以及合同目的之实现、买卖双方缔约能力差异等对具体救济手段适用之影响。

王莹[3](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精神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文化支撑。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更加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课题。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文化支撑,其现状存在着发展水平不均衡、机制体制不完善、普法氛围不浓厚、自觉自信不充分等多方面的问题,其建设也面临着历史文化传统局限性传承性、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意识形态斗争复杂性多样性、地域人口因素现实性差异性等多方面制约,尚不能充分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因此,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渊源和理论依据,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困境与成因,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实施路径,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基于此,本文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原理和方法,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旨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依据,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和历史经验,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原因,提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和前瞻性思考,以期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科学内涵的理解,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积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究的经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论文由导论、主体部分和结语构成。主体部分包括五章:第一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概念与基本理论。从源头上探究了法治文化,辨析了法治文化相关概念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概念。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内涵的研究中,涵盖了对其主客体的甄别,对其特征属性的描述,并从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四重结构探究了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容,对其所遵循的客观规律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其战略价值所在。第二章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并不是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法治文明则是其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治观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有关法治文化建设的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学理依据。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中的优秀法治文化建设思想,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三章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历史与基本经验。重点阐述了中国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进程、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中国法治文化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展现出不同特点。中国法治文化建设在强化实践基础、深化法治理论以及人民法治认同三方面取得了不俗成就。同时,本章还阐释了法治文化建设在坚持基本国情,发挥改革创新精神,正确处理党与法、权与法、情理法三个方面的关系和不断坚持两个“三位一体”的重要经验。第四章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困境与成因分析。主要是从现实状况出发,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找寻不足,以全面反映法治文化建设的全貌。在发展水平、体制机制、普法氛围、法治信仰等方面探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瓶颈,指出其主要制约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意识形态斗争、地域人口因素上的影响。直面法治文化建设的问题根源所在,为下一步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坚实基础。第五章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前瞻思考。基于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瓶颈与制约因素,围绕思想、制度、实践、文化、资源和国际六方面提出了路径选择,还从多元动力、责任监督、普法传播、文化创新、人才培育和法治评估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法治文化建设的机制构建。最后,从目标取向、实践要求、拓展方向阐述了对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展望。

刘孟昕[4](2020)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中法务会计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证券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趋势,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被卷入到了财务舞弊的漩涡之中。这些上市公司无视现有的会计行业法律准则,通过虚假交易,操纵利润牟利,大肆进行舞弊;而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则违背行业准则审计,给被审计单位进行舞弊留了空间。财务舞弊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问题进行严格整治,在这个治理过程中,集会计与法律两家之长的法务会计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大的帮助。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法务会计和财务舞弊的概念及本文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基本介绍。其次,分别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和法务会计应用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对法务会计进行了基本概述,探讨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中法务会计的具体的功能应用。法务会计能够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调查,揭发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针对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有关的诉讼,法务会计可以量化利害关系人的经济损失,并为诉讼全程提供支持。然后,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中法务会计应用的影响因素。接着,重点介绍了法务会计舞弊调查和诉讼支持的功能是如何应用的,以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舞弊案为例,阐述了法务会计对应上述功能所做的具体工作,并对上述功能在财务舞弊案件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总结。最后,为完善我国法务会计的应用提出可行的完善建议。法务会计结合了会计、法律等多种学科知识于一身,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国家应重视法务会计的应用。与以往对法务会计的应用研究主要围绕诉讼支持的作用不同,本文重点研究了法务会计的舞弊调查应用,并结合具体案例对法务会计的舞弊调查功能进行了探讨。提出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将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迅速的优势,信息共享及业财融合的新思路运用到完善法务会计应用的对策当中。希望能够为法务会计以后顺利解决此类型的财务舞弊案件提供参考,进而净化经济市场的环境。同时,希望在特定需求的背景下发现法务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探索完善法务会计。

张瑞[5](2020)在《格式条款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496与第497条对原《合同法》第39与第40条作了全面修订,表明当下我国格式条款法律规制制度存在更新需求。系统讨论该议题应沿“本体论——原因论——方法论”路径推进,也即应着重解答如下三方面问题:何谓格式条款法律规制?为何实施格式条款法律规制?以及如何实施格式条款法律规制?就格式条款法律规制蕴意,应统筹格式条款与法律规制两者定义而把握。原《合同法》第39条第2款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而2019年12月16日《民法典(草案)》496条第1款则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可见立法者有意通过删除“为反复使用”要件而重述格式条款定义,并借此实现格式条款内涵认识更新。就其幕后动因,乃系为将“某些仅为一次使用而预先拟定,且在缔约时未与对方个别协商的消费者合同条款”纳入到格式条款认定范畴中,由此与民法典编纂背景下蓬勃发展的消费者保护势头形成呼应。然其剔除“为反复使用”要件时未作任何限制的做法,极容易使有关受众在理解格式条款定义时扩大解释,由此不当扩张格式条款认定范畴,进而为滥用规制埋下风险。最终在最近审议通过的《民法典》第496条第1款中,格式条款定义又重新恢复到原《合同法》第39条第2款上。可见如何在格式条款使用客观状态与消费者保护价值追求之间寻得平衡,这是影响立法者拟定格式条款定义时的关键因素。就此当前更为完善的定义可参考表述如下: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个别协商的条款。消费者合同条款虽仅为一次使用而预先拟定,但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个别协商的也属于格式条款。另在把握法律规制蕴意时,须由“规制日常含义”向“规制法律含义”推进。前者可被归纳为“掌握规制力量的主体对其之外的对象所施加的调控”,进而后者亦可被界定为“由掌握立法权的主体,借助其所创制的法律规范,对其之外的对象所实施的调控”。统筹前述格式条款与法律规制定义,则格式条款法律规制之蕴意可概述如下:由掌握立法权的主体,借助其所创制的法律规范,针对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个别协商的条款所实施的调控。就某些仅为一次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个别协商的消费者合同条款所实施前述调控亦在此列。最后还应注意,格式条款使用实践事实上囊括微观与宏观两大位面。前者以个别合同关系下格式条款使用活动为核心,此时合同法系主要调控手段,以管控因具体格式条款滥用而导致的个别合同关系紊乱风险;后者则以格式条款使用泛社会化现象为焦点,彼时经济法系主要干预机制,以防止因格式条款群体滥用而导致的市场机制失灵风险。故最宽泛的格式条款法律规制应牵涉合同法与经济法两大场域,但为突出研究特色与集中研究范畴,前述格式条款法律规制定义仅限于合同法位面。就格式条款法律规制缘由,应从存续依据与受限依据两方面整合论证。针对格式条款存续依据,以往主流观点指向其“交易效率提升功效”。然对此论点可提出如下疑问:一是在格式条款早已褪变成使用人压迫相对人工具的当下时代,相对人为何仍愿意继续接受格式条款?二是在对格式条款使用进行管控已成普遍趋势的背景下,维持使用人使用热情的动因是否仅限于此种功效?循此疑问可知,眼下“交易效率提升功效”观点在论证格式条款存续依据时已甚为单薄,由此需要挖掘更为多元的支撑理由。立足相对人角度审视,彼时其接受格式条款而完成的资源再配置相对于拒绝格式条款而维持资源配置原状,其利益获得了改善。且因此过程之完成系基于相对人自身经济理性与自主决定,故此种利益改善结果属于帕累托最优,此乃相对人认可格式条款继续存在的根本原因。再者立足使用人角度审视,格式条款与法人“科层制”之“业务细致分工并得以专业化”、“权力始终掌握在上级手中”、“维持自身稳定”及“角色去人格化设计降低失误风险”四方面特性相契合,这使其极大适应了法人制度在当下时代的推广与运转,由此亦极大强化了使用人予以采纳的动因。另针对格式条款受限依据,以往主流观点则指向契约自由与契约公平双重崩坏事实。然此种观点只把握住了格式条款被滥用之表面现象,而并未触及此种现象发生的内在源头因素——格式条款当事人行为心理。格式条款当事人基于不同“成本—收益”权衡,双方之间存在“动机对比失衡”与“信息对比失衡”。前者表现为使用人使用格式条款的动机较相对人认识格式条款并展开博弈的动机远为强烈,后者表现为使用人掌握的交易讯息较相对人更为丰富。受此影响,“使用人机会主义行为”与“相对人理性忽视行为”通常在所难免。前者表现为使用人惯常性迫使相对人接受于其不利的格式条款,后者表现为相对人不愿意也难以对此压迫进行反抗。进一步受“格式附从条款削弱效应”影响,前述两种行为终将合力掏空整体合同关系下的意思自治与给付公平。另伴随格式条款使用泛社会化趋势的推进,前述两种行为还会衍生出市场机制层面的“逆向选择”结果,破坏整体市场机制的良性运转,并加剧“私法主体身份二重分化趋势”,最终使弱者保护在当下时代获得与意思自治同样重要的地位。就格式条款法律规制方法,首推方案为“形式规制”,即从格式条款订入合同之过程所为规制,具体包括“纳入规制”与“解释规制”。所谓纳入规制,意即从格式条款合意达成过程方面探索规制方案。在当今世界,“提示说明义务规则”(提示说明不充分条款排除技巧)与“意外性条款排除规则”(合理性期待规则/意外性排除技巧)系比较主流的格式条款纳入规制手段。二者均着眼于相对人意思自治机会之保障,以消解格式条款关系下契约自由形式化褪变风险。未来我国也应吸收这两种规则,并考虑将《民法典》第498条中“非格式条款优先”解释规则还原为纳入规制规则,由此形成我国法上格式条款纳入规制机制。其中“提示说明义务规则”可参考表述如下:(1)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以合理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并对其中免除或限制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以及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予以说明。前述提示说明义务履行以对方可知悉及可理解为合格标准,未合格履行者相关条款不得成为合同组成部分,但相对人予以认可的除外。(2)述法条款免于第(1)款中提示说明义务约束。另“意外性条款排除规则”亦可参考表述如下:格式条款的形式或内容过于异常,以至对方无法合理期待的,其不构成合同组成部分,但相对人予以认可的除外。至于“非格式条款优先规则”,则可继续沿用《民法典》第498条第三句之表述。另外所谓解释规制,系指在化解格式条款语义分歧时对其加以管控,借此限制滥用性格式条款被订入合同之中。依以往主流观点,“客观解释规则”、“疑义不利于使用人解释规则”以及“严格解释规则”系代表性规则。然当具体构思这些规则时,《民法典》第498条采“使用人限制主义”,即在满足客观解释前提下,解释格式条款时的直接目的为对使用人进行限制。然在实践中,使用人限制却并不同时意味着相对人救济,由此在“使用人限制主义”指引下,格式条款解释规则的适用亦并非绝对导向为相对人提供救济这一法律规制终极目标。未来我国法应以“相对人救济主义”取代“使用人限制主义”,并持此理念重塑格式条款解释规则,具言之可参考表述如下: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对相对人最有利的解释。对格式条款含义应作最狭义解释,但对相对人不利的除外。就格式条款法律规制方法,终局方案为“内容控制”,即从已以确定语义订入合同中的格式条款之内容公平性角度所为规制。作为前述形式规制之“补位”机制,内容控制集中呈现了私法在当下社会“由程序干预转向程序干预与内容干预共存”,以及“由自治控制转向自治控制与国家控制并举”的发展动向。然内容控制导入时仍存在对象范畴限制,即满足透明性要求的核心给付条款、与强制性规范相偏离的条款、仅与任意性规范行为类型相偏离的条款、在非自然人主体相对人核心业务范围内使用的条款、劳动合同条款、家事法上合同条款、公司法上合同条款、合伙协议条款、基于有效法律规定而拟定的条款以及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与的国际条约而拟定的条款,均具有格式条款内容控制豁免资格,但并非同时免于民法中一般性内容控制规范之审查。与此同时,价格优惠也不能成为相关格式条款免于内容控制的理由。进一步具体构建格式条款内容控制机制时,以私法权义规则为单一要素的传统体系并不可靠,私法权义规则搭配行政督促规则之新体系更值采纳。其以私法权义规则为内部核心,由此确立格式条款关系演进时的内容公平标准;同时以行政督促规则为外缘保障,借此确保前述私法权义规则普遍实现。具言之,私法权义规则应同时囊括内容控制基本规则与类型化规则:前者当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本蕴意,以不适当不利益为日常表达,以条款透明性、合同标的属性、相对人合同目的等为指引要素,以相对人予以追认为法律后果;而后者之归纳,则端赖于实践经验之总结。至于行政督促规则,常见有“制定示范文本”、“格式条款强制备案”、“提出行政修改建议”、“举行异议听证”、“拒不修改时的警示公告”以及“行政处罚”等。

钱红亮[6](2020)在《保险格式条款阅读欠缺之规制路径及其选择》文中研究说明保险合同订立过程中,至少消费者保险合同之缔结,投保人鲜有阅读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者,此即本研究所言“阅读欠缺”或谓“不阅读就签字”,是世界各地保险交易领域的一种普遍现象。此种现象之流行,是理性、社会、认知等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理性方面,投保人通常无力理解也无从磋商条款内容,很可能作出阅读的成本超过预期收益的判断;投保人即使作出相反的判断,还要面对(通常为保险人故意安排的)阻碍他们审视合同细节的社会压力;认知方面,即便存在掠夺性格式条款,投保人也很可能没有能力理性地回应与处理。阅读欠缺并非出于懒惰懈怠或道义有欠,而是投保人有限理性和认知局限的反映,是理性的“非理性”选择和合理的不知。自由市场的绝对拥护者主张,阅读欠缺不成问题、不用担心,也就不必规制。他们承认,大多数投保人不阅读,但是,在竞争市场中,只要有足够多的少数投保人(边际消费者)阅读、理解、知晓合同之内容,并根据所知信息理性地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寻购更好的保险产品(保单条款),就足以迫使并激励保险人向所有投保人提供更加公平、更加合理的条款,因为保险人回应的是作为整体的投保人,总是在争夺与边际消费者的交易机会,此即少数阅读者理论。该理论总体失败:一者,真正阅读的投保人太少,足够多的少数阅读者无从出现,知之甚详且精明强干的消费者之数量不足,无法形成投保人群体关于保单质量的共同认知,充分的市场压力之集聚成为无源之水,藉由市场力量精确定价保险合同之期望必然是水中之月;二者,即便少数阅读者达到最低比例,他们通常亦无能为力,一方面投保人是有限理性的,即便知悉条款内容,也可能于决定是否投保之际非理性地忽视之,另一方面保险人可通过批注区别对待知情的投保人和不知的投保人,向知情的投保人提供更加公平合理的条款,知情的投保人之存在将无助于其他消费者之保护。通常认为,阅读欠缺引发合意缺失与市场失灵两大问题。前者是从合同双方的个体视角而言,即倘若对保险格式文字所创设的法律关系一无所知,投保人就不可能对斯项法律关系表示知情的、真正的同意,保险格式合同与当事人真意合致不能相提并论。后者是从市场运转的总体视角而言,既然投保人无心费神或无力回应保单条款的细致内容,也就不可能就保单内容货比三家,寻购机制失灵,人们因而不能指望市场力量有效约束保险产品质量,无法仰赖市场竞争激励保险人提升条款质量。此外,投保人群体通常具有期待乐观主义倾向,即期待的保单条款好过实际的保单条款,或者期待的承保范围宽于实际的承保条款,或者预期的承保除外窄于实际的除外条款。乐观期待之下,投保人付费意愿更高,保单质量倾向于低落。阅读欠缺之规制路径,可分为程序规制与实质规制。程序规制旨在改善缔约程序本身,力图通过直接规制缔约行为,优化众多个别保险交易的条件、环境和状况,从而优化整体保险市场的运转。易言之,从合同双方的个体视角而言,是为贯彻意思自治,从市场运转的整体视角而言,是为促进市场健康。程序路径从保险合同订立成立规则入手,主张实施阅读促进类法律规范,提供阅读机会,降低阅读成本,激励阅读行为,矫正当事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护投保人知的权利和以之为基础的选择权,治愈合同同意过程中的瑕疵,处理那些妨碍完全和公平缔约行为的、可能有损保险市场健康的因素,例如,道德危险和逆选择。阅读义务规则,即“签字即视为同意”,是英美普通法上阅读促进类法律规范的制度起点,为解决阅读欠缺问题最为传统的程序工具。保险合同阅读义务规则的传统完整表述为,签字订约之前,保单交付之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有义务阅读、理解、知悉合同内容及检视保险保障是否适合需要的义务;倘若本有机会阅读保险合同,那么除非存在欺诈或胁迫,不可反驳地推定其已经阅读、理解、知悉且同意了合同内容,无论其事实上有无和有无能力阅读。按阅读机会逻辑,投保人是在自主选择不阅读的情况下表示了同意,应受格式合同条款约束。阅读保险合同作为行为要求,性质上为“不真正义务”,是行为人为自己利益而负担的“职责”。严格而言,阅读义务出现时,阅读欠缺还只是个别问题,而非普遍现象。阅读同意推定的创设基础传统上为“签字”与“同意”之间的高概率联系及当事人主观意思难以证明,皆已不符现代保险交易实际。阅读不再是合理的注意标准,推动投保人透过阅读日见扩张的信息披露达于知情同意无异于唐吉坷德式的一厢情愿。“签字”仅剩作为合同关系起点的象征性意义,投保人主观意思难以进入保单。消费者对保单内容之合理期待比起保险人对消费者签字同意之信赖更需法律保护,保险合同法应当且可以放弃阅读义务规则,并考虑引入“异常条款”。保险产品类型多样,承保范围各有千秋,各类保单之中,保险人承担不同的保险责任。促进保单用语清楚确定、通俗易懂,进而促进其上的承保范围信息更加清晰、具体和明确,明确各种具体损失分别可以得到哪种保障,是保险法的核心目标之一。保险立法促进保险合同清晰明确的最大努力是不利解释规则。保单清晰化通俗化虽难以激励投保人签字订约之前阅读合同,但仍有其价值和益处:一是便利消费者在发生保险事故或出现保险纠纷之后检视保单条款,据之减损索赔,实现权利、履行义务,评判保险人理赔决定的正当性和合理性,阻止不公平理赔;二是便利保险中间人、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市场中间人研究保单,传播利用所得信息,形成社会压力和声誉压力,迫使并激励保险人提供公平而有效率的保单;三是便利保险监管者审阅审核,提高监理效果。明确说明义务,是我国保险法上矫正信息不对称问题最为核心的程序规则,是一种履行标准和成本极高的实质性义务,这有别于国外立法上常见的形式化的保险人信息提供义务。无论前者,还是后者,抑或一般说明义务和条款提供义务,作为程序规制,在规制效果和目标之实现上,都受制于投保人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成本、能力、意愿和需要。保险人披露信息须遵循少量核心信息、外观形式统一、时点适合的原则,我国保险法上的程序规制体系应依此三原则进行彻底改造,而非简单地回归形式化的保险人信息提供义务。本文建议,保险人应定期实施“期待具体化”之田野调查,经此明了被保险人对保单条款的期待是否准确。满足理性被保险人客观合理期待的条款具有拘束力,即便隐藏于保单之中不足以引起注意,或仅当投保人主动索取时保险人方提供,或表述之语言模糊。推定预期之外不利条款没有拘束力,除非保险人以合乎保险监管机构要求的、专门设计的、具有标准格式的“警示栏”之形式外观予以特别提示并说明。为防止不当运用或过度使用警示栏,一方面应从其中剔除那些满足大多数消费者合理期待的条款,他方面应在其中依照消费者眼中的重要性递减顺序排列预期之外不利条款。期待具体化与警示栏一同彻底埋葬了阅读义务,合力提升那些最有可能阻碍意思合致的预期之外条款的可见性及可知性,节约利用保险消费者稀缺的注意力与理解力。针对明确说明义务所披露的信息很可能与投保人的实际信息需要不匹配,可借鉴引入德国法上保险人咨询建议义务。实质规制旨在直接作用于格式条款的内容,而不考虑投保人订约之前有没有阅读或有没有机会阅读,其以理赔结果为中心,授权法院、保险监管机构等公共决策者判定保险格式条款是否足够公平合理,追求实现契约实质正义,满足保险消费者保障需要。美国法上,实质规制主要为司法规制,大体上藉由合同解释实现,主要工具有不利解释规则和合理期待原则,它们也具有迫使信息披露功能,例如,合理期待原则要求法院置超出被保险人合理期待的未经阅读条款于不顾,除非保险人于缔约时已向被保险人予以特别说明。可见,程序规制与实质规制一前一后分守要津,构成双向通道,互成犄角之势,一方面,法院事后对保险合同之司法规制激励保险人事前向消费者披露条款信息,它方面,保险人事前披露之范围影响法院为增加保险人责任而扩张解释条款、重写保险合同之意愿强度。二者合力实现保险法的另一个核心目标,即激励承保责任信息之生产、传播和流动,促进保险消费者获取、理解并利用清晰准确的承保范围信息。实质规制具体方案之建构传统上从合意缺失角度出发,主要有概括同意论、授权许可论和推定格式条款不可执行论,目前占主导的是概括同意论。真伪合同条款两分论为最新的理论发展,为保险格式条款效力评价提供了新的工具,保险格式文件中的具体文句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保险合同双方共同意思之形成有贡献、已进入实际协议的合同条款,是契约性的;一类是对合同双方共同意思之形成无贡献、未进入实际协议的随行文句,伪契约性的,不具有拘束力。规制立场的证成上,除了合意缺失说(缔约地位不平等说)、市场失灵说、消费者保护说、大众福利说等在合同法领域普遍适用者,新近的理论发展从保险本质属性的法学分析角度切入,在保险公用事业说(公共产品说)、产品说、社会治理说(社会连带说)的基础上提出各自的价值诉求和规制主张。这些新的学说更具保险特色,更契合保险特性,旨在促进保险产品可获得和可利用,为思考保险格式条款外之权利义务提供了新的视角,为通过规制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和公共政策的达成提供新的正当理由。主流的保险合同说主张保险是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自愿缔结的一份协议,阅读欠缺之规制,应遵循合同法的通常规范,合意缺失说即是以此为论证的逻辑起点。保险公用事业说主张,保险可谓一种公共产品或服务,为社会或公众所必需,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应确保其可获得。产品说的视野中,保险更似一种有形商品,规制保险格式条款之规则应类似于规制产品设计瑕疵之规则,法律有必要引入标准承保范围,设定最低保障水准,控制保单质量。治理说强调,保险为社会连带与技术理性的完美融合,发挥着行为控制、风险管理和促进连带的治理功能,保险权利和义务不仅在法律上存在于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也在事实上存在于众被保险人之间,保险契约双方当事人应立于整个风险共同团体之利益之立场,不可纯依民法上双务合同之概念将对方置于对立敌对之地位,判定双方之权利义务归属,须不时以风险共同团体内其他成员之利益为出发点。阅读欠缺之规制,因而不能视为一个纯粹合同问题,其基础和底盘是保险法内在的多元价值和目标追求。保险法律规范之解释和适用,阅读欠缺问题之规制,应综合考虑相互作用、相互比较的多元价值和多种目标,不可仅仅依据意思自治这一单一理念。程序规制趋向于低效或无效,投保人意思自治的目标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充分实现,更难保障保险合同公平而有效率。用投保人不理解的语言,超出投保人想要知道的范围,告知投保人信息,这不应产生什么法律上的效果,更不应成为法律规制阅读欠缺的主要路径。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实务强化保险人明确说明义务,将其作为规制阅读欠缺的主要路径,并不可行,亦不可取。运用动态系统论,可将保险法体系化地解释为三个重要原则的组合:保障意思自治、实现对价平衡和满足合理期待。意思自治之不足,应通过保障合理期待与贯彻对价平衡填补。立法、司法与学术应改变“重程序,轻实质”的思路,转向更趋有效、更加直接、更为重要的保单质量(内容)控制规范和实现合理期待的制度保障。保险格式条款阅读欠缺之规制,应以实质规制为主、程序规制为辅,综合贯彻保险法三项核心价值,方可实现保险合同实质公平。

高庆凯[7](2019)在《“消费者”概念:登场机制与规范构造》文中研究说明"消费者"概念有必要从动态生成史与消费者保护法系统的双重视角下,尤其是置于民法视野中考察。经济社会乃至经济学提供的作为"概念"的消费者与消费社会的"问题"共同触碰法学内部早已涌动的保护价值而外显为法学语境中的"消费者"。不能忽视"消费者"之于民法的同源同质面向。外来嫁接型与观念先行型的中国法上的消费者因在实定法整体中的范式流变而呈构造化特征。法律适用范围划定意义上的消费者具有外在和内在的流动性,并保持一定的抽象性和互换性。现行法的"为生活消费需要"单一标准与消费者保护法内在的双重非均质性之间相互龃龉,需要在宽狭之间保持适度平衡与开放以实现概念与法律旨趣之间的整合。鉴于"消费者"的领域多元性和要素多样性,我国司法亟待克服判断的僵硬化,但亦需警惕恣意性;立法论上区分消费者概念的定义与消费者保护法适用,在此之上消费者概念的规范设计不妨体现适度弹性。

何平[8](2020)在《民事确定判决中既判事实的预决效力研究》文中提出检视我国民事程序规范,虽然预决效力规则由来已久,但显然无论是在学理研究还是实务运作中,“预决效力”这一中国民事程序法上的独有规则仍面临理论基础不明、学理解释多元、程序规范失当、审判适用不一的现实问题,其理论根源则在于预决效力的性质认定、效力根据、适用要件、作用效果、主客观范围等基本问题尚不清晰,本文围绕预决效力的性质、根据、适用要件与作用效果、主客观范围等方面,以我国现有理论成果与实务经验为依归,结合比较法上的智识资源,系统梳理并合理界定了预决效力的理论构成。本文除序言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预决效力的性质辨析。预决效力规则的实践困惑推动了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而学术主张的对垒与立法规范的存废之争使得围绕预决效力性质问题所展开的论争显得颇为尖锐。当下学术场域中,围绕预决效力性质问题大体形成了既判力说、争点效力说以及证明效力说。透过对前苏联法上预决效力的追溯和我国预决效力规则立法史的简要梳理与评述,并参酌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教义学中判决效理论,以我国法上预决效力的现有规则与司法实践为基点,预决效力与既判力之间存在异质关系,而与判决附随效力具有共通性。就预决效力性质定位问题,现有学说中,无论是将其视为既判力、争点效抑或证明效的观点,都过于单一化与抽象化,忽视了预决效力在具体司法适用所呈现的丰富作用形态,因而有必要采取类型化的思考路径,以比较法上大陆法系确定判决的附随效力体系为参照,经由对预决效力司法适用的微观考察,本文主张应将预决效力性质定位为确定判决的附随效力,而与既判力等判决的固有效力相并立。具体而言,预决效力又因其多元化的内涵,而涵盖争点效、参加效、证明效等类型。据此,预决效力可界定为前诉确定判决中既判事实对后诉裁判的作用力。同时,我国法上的预决效力可主要分解为与争点效、参加效相对应的效力形态,因而,预决效力具体可区分为争点型预决效力与参加型预决效力。第二章预决效力的根据辨析。预决效力作用根据与法安定性理论存在差异。在预决效力的根据理论中,法安定性并非居于核心地位。同时,就比较法上观察,法安定性理论无法作为争点效、参加效的主要根据予以认定,在与预决效力具有共通性的争点效、参加效发挥作用的场合,首位的考虑不在于法安定性,而是诚实信用原则与程序保障原理。预决效力是诉讼法上诚信原则在判决效层面的延伸。从民事立法的解释论角度出发,诚信原则应成为预决效力的重要根据之一,其理据在于:其一、预决效力内嵌敦促当事人促进诉讼的义务;其二,预决效力反映了诉讼上的禁反言原理;其三,预决效力贯彻了诉讼上权能失效原则。争点效与参加效在根据论上共通于程序保障原则,而程序保障与自我归责原则紧密关联。与之相应,预决效力的根据论中也离不开程序保障这一重要支柱。在争点效与参加效的适用要件与作用效果中,程序保障与自我归责原则发挥了重要指针作用。争点效以重要争点已经当事人间充分的攻击防御为要件,而在辅助参加场合,参加人实质参加诉讼同样是参加效得以发挥效用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部分案例同样佐证了以程序保障理念作为划定预决效力作用范围与适用对象的重要根据。第三章预决效力的适用要件与作用效果。争点型预决效力的适用要件为:足以影响判决结果的主要争点;当事人对主要争点已为充分争执;法院对该争点已作出实质性的判断。前后两诉在实体诉争利益上是否相当并无必要作为要件之一,而应融入前述“当事人已为实际争执”且“法院已为实质判断”要件之中予以考量。同时,无论是当事人主张还是法院依职权直接援引争点型预决效力,法院都应当在斟酌上述三项要件的基础上形成心证后决定既判事项是否产生争点型预决效力。而就这一心证而言,对方当事人仍可在后诉中通过否定或攻击上述三项要件成立与否以动摇法官的这一心证,最终仍可迫使法官放弃适用争点型预决效力。而这一点与既判力存在显着差异,因为在既判力作用效果之下,法院显然不允许当事人在后诉中争议是否存在应排除适用的再审事由,而应径直适用既判力规则予以裁判,对于前诉确定判决既判力有无的争执仅能委诸于再审程序予以救济。《民诉法解释》第93条规定,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法院可排除适用预决效力,对这一规则的理解同样可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司法实践以及学理研究的思路,将这一证据规则与争点效的遮断效关联起来,具体而言,应将规则上“相反证据”的时间范围限定在争点效基准时点后的证据,而对于当事人在前诉事实审言辞辩论终结前就可以提出而未提出的证据,应不得在后诉中提出。参加型预决效力的适用场景在于有第三人辅助参加的场合,参加人与其所辅助的当事人协力作出诉讼行为,以同时保护当事人与参加人利益为目的,应当一体承受裁判的结果。因而参加人对于其所辅助的当事人,不得主张前诉裁判不当。其作用效果应为,在参加人与被参加人之间的诉讼中,后诉法院应受到前诉确定判决的拘束,而不得为相矛盾的裁判。但例外的,参加人可主张参加效排除抗辩。与争点型预决效力一致,当事人所提出的“因被参加人原因而不能提出攻击防御方法”的抗辩并非指向确定判决中结论的妥当性,而仅是针对结论形成正当与否提出争执,这也就意味着,在后诉中,参加人无法通过主张及举证推翻前诉确定判决已认定的事实。可以说,就作用效果而言,参加型预决效力与争点型预决效力虽然适用场合相异但最终殊途同归。第四章预决效力的客观范围界定。预决效力的客观范围问题是指确定判决理由中哪些判断能够产生预决效力,其主要围绕争点型预决效力展开。无论域外学界讨论的还是目前我国司法实务中提出的主要争点判断标准,实际上属于争点型预决效力的客观范围问题,其与诉讼标的识别标准与守备范围关联紧密,对于主要争点的认定首先应确定诉讼标的识别标准为何,其次才可认定导致发生特定法律关系的要件事实以及应凭借何种证据予以证明。一旦确定诉讼标的,法院便可经由与当事人的协动向当事人阐明哪些争议可纳入诉讼上主要争点的范畴。因而在界定预决效力的客观范围时,着重围绕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论述:一是在简要梳理大陆法系诉讼标的理论流变的基础上,提出预决效力的客观范围与诉讼标的理论的互动关系,结合我国当下诉讼标的理论的发展现状,在以旧实体法说占主导的司法实务中,争点型预决效力仍有其适用空间;二是在大陆法系民事诉讼领域事实分类的基础上,主张在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结构中处分权与审判权的分野决定了争点型预决效力应主要在事实争点层面发挥作用,一般法律争点不应成为争点型预决效力的适用对象。在民事诉讼法研究谱系中,虽然日本法上的争点效理论借鉴了英美法上的争点排除效力制度,但在普通法系民事诉讼构造中,当事人对法律争点具有更多的主动权,争点排除效力广泛地适用于法律争点顺理成章。大陆法系框架内,当事人对法律争点具有较少的主动权。就法律争点能否产生预决效力这一较为宏观的命题而言,除基于个别化的考量,应肯认某些法律争点能够纳入争点型预决效力的客观范围外,应采谨慎的否定态度。同时,无论是参加型预决效力还是争点型预决效力均需要明确何为“足以影响裁判结果的主要争点”这一核心要件,争点整理程序除对其所嵌入的民事程序具有贯彻集中审理原则的重要功能指向外,由于争点整理程序为当事人充分呈现纷争事实、诉讼主张与相应证据提供了一个适恰的制度容器,在此阶段,当事人与法官之间协同提炼、固定乃至限缩争点,从而为后续围绕主要争点展开充分攻防提供了规划与可能,这也为后诉法官权衡主要争点是否已经当事人充分争执这一预决效力适用要件提供了指引。同时,争点整理程序的充实也为当事人免受诉讼突袭提供了重要程序保障,进而增强了当事人对裁判结果及判决效作用范围的预期可能性,成为后诉中预决效力拘束效果正当性的重要制度保证。就有可能产生的前、后关联诉讼而言,其对于后诉法官识别预决效力客观范围至为关键。第五章预决效力的主观范围辨析。辨析预决效力的主观范围旨在回答预决效力应拘束哪些主体,以及作为当事人应主动提出的主张,哪些主体可在诉讼上援引前诉既判事实的预决效力。参考既判力相对性原理,基于预决效力的根据论考量,无论是争点型预决效力还是参加型预决效力,都应遵循相对性原则。结合我国法上第三人制度的类型化分析,参加型预决效力仅在辅助型第三人场合产生拘束力。争点型预决效力的主观范围应谨守相对性原则,不过,由于否定争点型预决效力扩张及于第三人将不可避免动摇既判力,因而为求纠纷解决的统一性与当事人间的公平,有必要将争点型预决效力扩张及于受既判力扩张影响的第三人。

王俣璇[9](2019)在《格式条款规制研究》文中提出格式条款体现了现代经济生活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其天然地具有其正反社会效应,一方面,格式条款发挥着简化和促进市场交易的重要功能。格式条款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的灵活性与敏感性的影响下,公司等市场主体不断修正与完善交易中的权利义务配置,形成足以吸引交易相对人的格式条款,以推动经济活动的便捷化、规模化运作。而另一方面,格式条款由于其排除协商的特征,不免存在使经济地位上处于弱势的普通消费者丧失缔约自由之虞。由于市场竞争的不充分甚至垄断,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等原因,市场自身对格式条款的负效应的抑制功能被削弱,甚至导致交易双方权利义务的失衡,从而损害普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沦为经济强者压迫弱者的工具。格式条款的双重社会效应,既反映法律与市场两种调整思路的博弈,也体现着民法理论内部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的相互扶持与妥协。从格式条款的调整路径来看,一方面,法律应当放手市场,避免对市场竞争的贬损和对自由社会秩序的状害,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对格式条款的规制与导向作用;另一方面,法律应作为市场失灵或市场极端逐利性的矫正手段,以防止权利义务关系的畸形失调,实现基本的公平正义价值。从民法的基本原则角度视之,格式条款由当事人一方单独制定,相对人仅具有“take it or leave it”的二元性选择,这一合同的发展趋势本身即是对传统契约自由原则的巨大挑战,美国学者格兰特·吉尔莫所言的“契约的死亡”之虞即体现于格式条款与意思自治原则的冲突之上,需要学理上的解释与协调。传统理论的理想模式下,契约自由即是契约正义,法律对格式条款的规制只需触及程序层面。而到了现代,随着消费者问题、格式条款问题的日趋严重,民法不再坚守形式意义上的意思自治与合同自由,实质化成为民法演变的最显着特征。现代契约法的中心问题已由契约自由变为契约正义。如何在格式条款问题中实现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民法基本价值,更是当代法学面对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将从合同法基本理论出发,穿插结合法经济学视角,按照“规制目标制定-规制范围限定-规制实然性分析-规制应然性设计”的行文思路组织篇章架构,逐步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基本问题。第一章是对格式条款规制的正当性和监管目标的证成,包括格式条款规制应如何回应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两大合同基本原则的要求,以及格式条款规制如何实现目标的精确化两个问题。缔约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以及相对方选择缔约伙伴的自由的限制并不能体现格式条款对于契约自由的侵蚀。格式条款对契约自由原则的冲击的根源只能在于格式条款的格式性本身,合同法维护契约自由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即只能通过对信息压迫的矫正体现。格式条款对契约正义原则仅造成间接减损,以契约正义原则作为格式条款的监管要求,主要出于三重考虑:第一,反映契约正义的“条款内容”为监管识别提供便利性;第二,契约正义原则针对双方权利义务分配,其监管效果具有直接性;第三,契约正义原则为监管注入公共目标,具有防止社会价值整体受损的阻却作用。现代法时代下,格式条款的正负外部性由此为监管目标、监管逻辑以及监管力度等的设定提出多层次要求。从价值层面,格式条款的规制首先面临监管目标的精确化问题。契约自由原则对格式条款的效率要求应当为帕累托改进而非卡尔多-希克斯改进,而自愿性协商被认为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结果的途径,也即,“受交易影响的每一个人均同意这一交易”。这一目标之下,格式条款规制以对意思自治的维护为限具有正当性。契约正义原则则要求双方合作剩余的分配达到竞争水平,提供方因格式条款的非议价性在博弈中获得优势,当条款的分配结果不符合给付均衡的民法基本原理,监管的介入就在契约正义要求下具有正当性。从路径层面,格式条款问题的非绝对性与复杂性也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市场模式与国家模式作为监管手段的二元性划分的绝对逻辑,也缓和了公法与私法的分明边界。市场模式与国家模式,均为国家介入监管的路径,要求以国家强制力为其效力保障,与自由放任的经济理念相区别,是对私人合同关系的积极引导或矫正。与格式条款相关的概念如“附合合同”、“样板文本”、“小字条款”、“标准化合同”、“标准化格式合同”等,各国理论对其格式条款赋予不同归纳方法。格式条款具有预先制定性、标准化、非协商性、附合性和重复使用性等特点。从其法律属性看,格式条款存在“契约说”与“规范说”之争,这一定性直接决定条款的监管路径问题。从经济视角来看,格式条款可解读为商品、产品质量属性,以及公共产品。在我国,法律监管对象呈现出由“格式合同”向“格式条款”、从“法律行为”到“意思表示”的转变,监管的精准性得以提升。沿此思路,格式条款规制对象可进一步限缩,具体分类标准如核心给付条款与附随条款的划分、商业合同条款与消费者合同条款的划分,以及是否为免责条款、是否规定主要权利的划分。第二章对我国当前格式条款规制的立法、行政及司法规制实态进行总结。我国形成以《合同法》为核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险法》及《反垄断法》为配合的法律规范群。合同法规范路径下,《合同法》第39条、第40条、第52及53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0条呈现出路径驳杂且逻辑似有抵触的规范形态,学界争论颇多。如何从中抽取并整合具有连贯性、协调性的规范进路成为落实格式条款规制的前提问题。最高法院公布的十余件公报案例中,法院在规范选择上侧重有别,裁判倾向上亦有区分,整体呈现出信息规制与内容控制规范动态均衡、互为补充的裁判逻辑。地方法院在审判实践中似对最高法院立场有所偏离。“提示与说明义务”因法律解释空间较大、为法官预留了充分的自由裁量权,而成为适用率较高的效力判断规则。部分并非出自信息矛盾的格式条款问题,被归入信息规制项下草率解决。除《合同法》以外,《中国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以合同法规制范式为参照,建立了消费者合同领域的格式条款规制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7条在合同法信息规制基础上,结合保险合同特色,对提供方提示与说明义务规则加以延伸。格式条款质量低下问题,从其根源来看,存在信息不平等与市场地位不平等两类生成路径,《合同法》以及基于《合同法》信息规制与内容控制模式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保险法》均偏重对信息不平等的矫正。《反垄断法》则从经济地位角度对格式条款规制范围及规制手段进行解读,回应市场地位不平等引起格式条款质量低下的情况,成为上述部门法规则的有益补充。在司法路径之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险法》及《反垄断法》均授权对格式条款施加行政监管,监管主体包括原国家工商管理部门、原银监会、原保监会、证监会以及原反垄断执法机关。信息规制与内容控制规范为格式条款规制的两种基本路径,为我国合同法所采用。信息规制路径在我国体现为格式条款提供方提示与说明义务的施加,内容控制路径则包括格式条款内容的特别规范、显失公平规则、公平原则等。两类路径互不干涉,但在功能上互为补充,共同服务于格式条款质量的改进。各国及各历史阶段对二者的运用各有偏重。如何权衡两类规制力度、如何对其适用加以扩张或限缩,则需动用监管智慧,结合国情及市场状态加以判断。以下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就信息规制和内容控制规范的规范逻辑、现状及改进方式进行阐述,而格式条款解释作为内容控制之辅助,则置于第五章讨论。以下三章共同构成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讨论格式条款的信息规制理论,信息规制因其事先性和市场性而被视为实现意思自治和保障市场竞争机制的通道。根据行为法经济学理论,市场机制异化的原因为,有限理性使消费者在认知层面和决策层面存在障碍,且对于特定条款,即使理性消费者亦会根据“成本-效益”分析而选择合理忽略。对此,提示义务的功能在于矫正双方信息的不平等,实现对阅读义务的替代;而说明义务则用于矫正专家与业余人的智识差距。根据行为人信息接收与处理的特征,信息披露存在层次化与实质化两方面的改进可能。层次化改进可以条款显着性或条款异常性为标准,并以实证调研为判断方式。实质化改进的路径如标准化信息提供、第三方信息加工以及“菜单式”合同创新等。此外,可借用软家长主义助推思路实现监管的改进。对于信息规制的力度和边界的确定,则应注重与法律行为法规范体系的分工与配合。第四章讨论格式条款的内容规制规范。我国对格式条款的内容控制既包括不当条款内容规范及公平原则,还包括免责条款控制规范、基于公共秩序的内容控制规范,以及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民法基本原则。不过,这些原则均需要法院根据双方交易的具体情节加以个案判断。从格式条款规制的适格性来看,我国法上的显失公平规则、乘人之危规则以及公共秩序对条款效力的控制规范应当以合同而非条款为对象;不当格式条款内容规范以及免责条款规范则明确规定适用于条款而非合同整体。从各规范具体判断维度来看,不当格式条款规范、免责条款规范集中考虑给付均衡的实现,而不以双方合意度也即意思自治的充足作为评价标准;而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序良俗制度则从意思自治与给付均衡双重视角入手,对格式条款效力进行考量。第五章讨论解释规则对格式条款的规制作用。意思主义与表示主义的之争暴露出“意思与表示分立”理论的局限性,内心真意与外观行为均不能当然地、独立地在合同解释过程中发挥影响法律效果的后果。我国坚持客观解释规则作为格式条款解释的基本路径,仅当其无法穷尽解释时,不利解释规则才发挥作用。我国实践中存在对不当解释规则的体系定位的误读现象,这就不免造成规则的误用和错用,反而在结果上矫枉过正,既违背了解释的中立态度,亦侵蚀了内容控制规范的价值功能。信息规制与内容控制规范虽各有改进之空间,但仍存在效果上的极限阈值或“天花板”;此外,司法进路本身亦存在个案性、事后性、非行业性、非市场性等效果限制。当三至五章提及的规制手段达到效果极限而无法应对现实需求时,毋宁诉诸行政路径,结合美国、以色列、德国等制度经验,构建以经济视角下的“产品监管”为模型、以事先审批为模式的监管路径,也即第六章提出的最低质量标准模式。格式条款的事先性规制路径,也即施用行政手段,将格式条款内容的审查提前化,配合事先性信息规制的规制尝试,以实现经营者信息披露成本、多数消费者信息处理成本、重复性司法成本的缩减。具体而言,应建立由“最低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质量标准”组成的双层质量标准体系。对于未通过前者的格式条款,禁止其进入市场;对于通过前者但未达到后者标准的格式条款,提供方应施加实质性信息披露;对于通过后者的格式条款,提供方仅须履行形式性信息披露。该制度以统一的行政监管作为司法监管的前置性环节,在节约审判压力的同时促进评价标准的贯一性。

李子涵[10](2019)在《法哲学和法理学的区分及其对学科建设的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法哲学肇始于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法理学发端于英国法学家奥斯丁。后经不断发展和创新,现如今对于两者的关系国内外法学界一直争论不休,而我国的学者较多的倾向于法哲学即法理学。但是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来看,并不能简单地将二者等同起来。基于对我国双一流高校和法学一流学科高校中关于法哲学学科设置情况的调查,再结合理论法学发展,尤其是法理学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着重阐明区分两者关系对法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二、试论我国法与道德的渗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我国法与道德的渗透(论文提纲范文)

(1)法源理论视角下的指导性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意识
    二、相关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三、创新之处与可能的贡献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与进路
    五、对常用表述的统一说明
第一章 法源的内涵及其对于案例指导实践的意义
    第一节 司法视角下的法源内涵
        一、法源是裁判理由或依据的来源
        二、法源是将多元规范拟制为法律的产物
        三、法源与法律方法的运用存在密切关系
    第二节 指导性案例面临的实践难题
        一、认识性难题:为何适用指导性案例
        二、技术性难题:如何适用指导性案例
        三、制度性难题:指导性案例向何处去
        四、三大难题的互相作用与叠加效应
    第三节 法源理论对于指导性案例实践的意义
        一、法源理论有助于阐明“为何适用指导性案例”
        二、法源理论为“如何适用指导性案例”提供方法论
        三、法源理论为“指导性案例向何处去”探明方向与路径
第二章 指导性案例的法源效力
    第一节 关于法源效力的基本理论
        一、法源的效力主要来自权威
        二、法源效力的性质取决于权威的类型
        三、法源的效力不等于法源的“实效”
    第二节 “二分法”下指导性案例的效力悖论
        一、正式法源与非正式法源
        二、“二分法”无法明确指导性案例的效力
    第三节 “三分法”下指导性案例具有“应当参照”效力
        一、“必然法源”“应然法源”“或然法源”
        二、“三分法”下的当代中国法源类型
        三、如何理解指导性案例“应当参照”的效力
    第四节 明确指导性案例法源效力的意义
        一、确定指导性案例在法源体系中的位置
        二、阐明与指导性案例适用相关的司法义务
第三章 指导性案例的法源功能
    第—节 指导性案例的法律发现功能
        一、从制定法中发现裁判规则
        二、从司法解释中发现裁判规则
        三、从公共政策中发现裁判规则
        四、从民事习惯中发现裁判规则
        五、从其他法源中发现裁判规则
    第二节 指导性案例的法律解释功能
        一、文义解释
        二、体系解释
        三、目的解释
        四、历史解释
        五、比较解释
    第三节 指导性案例的漏洞填补功能
        一、类推适用
        二、反向推理
        三、目的性扩张与目的性限缩
        四、法理或法律原则的具体化
    第四节 指导性案例的法律论证功能
        一、基于不同层次案件事实的论证
        二、基于形式与非形式逻辑的论证
        三、基于后果权衡的论证
    小结:法源理论对“为何适用指导性案例”的回答
第四章 指导性案例作为法源的适用条件
    第一节 指导性案例适用的条件:案件相似
        一、“基本案情”的相似性
        二、“法律适用”的相似性
    第二节 判断案件相似性的对比对象:要件事实
        一、要件事实的内涵及其理论优势
        二、要件事实的归纳方法
    第三节 案件相似性的初步判断:类比论证
        一、类比论证的基本原理
        二、案件相似性判断的类比论证
    第四节 案件相似性的补正判断:可废止性检验与权衡
        一、对论证前提的补正:可废止性检验
        二、对论证结论的补正:后果考量与权衡
第五章 指导性案例作为法源的适用方式
    第一节 指导性案例的一般适用方式
        一、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的识别与引述
        二、指导性案例与其他裁判理由的融贯适用
    第二节 指导性案例的特殊适用方式
        一、典型体现:指导性案例的跨类型适用
        二、跨类型适用的正当性与必要性
        三、跨类型适用的限度与路径
    第三节 否定指导性案例适用的方式
        一、否定适用的基本内涵
        二、否定适用的情形及方式
    第四节 不同法律部门指导性案例的适用特点
        一、民事指导性案例的适用特点
        二、刑事指导性案例的适用特点
        三、行政指导性案例的适用特点
    小结:法源理论对“如何适用指导性案例”的回答
第六章 法源视角下案例指导制度的改革方案
    第一节 推动判例制度发展演化的两大因素
        一、权威:权力运用与制度构建
        二、共识:市场调节与自发秩序
        三、两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及结合方式
    第二节 短期方案:强化指导性案例的法源权威
        一、赋予指导性案例明确的司法审级地位
        二、改革裁判文书说理模式为案例适用创造便利
        三、健全类案检索与法律适用分歧解决机制
    第三节 中期方案:培育指导性案例的法源共识
        一、增强指导性案例的裁判供给能力
        二、提升指导性案例的“裁判友好度”
        三、运用激励机制与智慧司法提高案例运用效率
        四、建立多方主体参与的案例评估与淘汰机制
    第四节 长期方案:向实质性的中国特色判例制度转型
        一、明确判例在司法意义上的法源地位
        二、协调权威与共识在判例体系构建中的关系
        三、加强判例汇编及其与法律评注的配合
        四、继续发展成熟的判例适用理论与技术
    小结: 法源理论对“指导性案例向何处去”的回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买卖合同中物的瑕疵救济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关于物的瑕疵之救济体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框架
    1.4 创新之处
2 买卖合同中物的瑕疵救济手段之司法适用现状与理论分析
    2.1 买卖合同中物的瑕疵救济手段之整体司法适用现状
    2.2 买卖合同中物的瑕疵救济手段之司法实践定位与理论分析
3 完善买卖合同中物的瑕疵分层救济体系之必要性与借鉴
    3.1 完善买卖合同中物的瑕疵分层救济体系之必要性和意义
    3.2 完善买卖合同中物的瑕疵分层救济体系之域外法借鉴
4 对我国法上买卖合同中物的瑕疵救济体系的具体完善建议
    4.1 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物的瑕疵分层救济体系
    4.2 买卖合同中物的瑕疵分层救济体系之实现方式
    4.3 买卖合同中物的瑕疵分层救济体系之特别情形
    4.4 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之独立性争议与物的瑕疵分层救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概念界定
        (一)法治与文化
        (二)法治文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主体客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特征属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结构内容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战略价值
        (一)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重要支撑
        (二)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挥显着优势的内在动力
        (三)开创管党治党新局面和开辟党的建设新境界的迫切需要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借鉴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法治文化建设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治观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思想
    二、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法治文化建设思想
        (一)中国历史文化中法治文化思想的演变
        (二)中国历史文化中法治文化建设的特点
    三、西方历史文化中的法治文化建设思想
        (一)西方历史文化中法治文化思想的主旨
        (二)西方历史文化中法治文化建设的要义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经验审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进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法治文化建设的源起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法治文化建设的探索
        (三)改革开放以来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强化了法治文化的实践基础
        (二)促进了法治理论的逐步深化
        (三)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认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法治文化建设应符合现实基本国情
        (二)法治文化建设应体现改革创新精神
        (三)法治文化建设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
        (四)法治文化建设要坚持两个“三位一体”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困境与成因分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现实瓶颈
        (一)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不均衡
        (二)法治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三)法治文化建设的普法氛围不浓厚
        (四)法治文化建设的自觉自信不充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历史文化传统局限性的制约
        (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
        (三)意识形态斗争复杂性的制约
        (四)地域人口现实差异性的制约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前瞻思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增强法治意识、坚定法治信仰
        (二)健全法治体系、提升法治能力
        (三)强化依法行政、营造法治氛围
        (四)积淀法治底蕴、培育法治自信
        (五)统筹法治资源、实现科学发展
        (六)树立法治形象、彰显法治实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机制构建
        (一)强化法治文化建设的多元动力机制
        (二)完善法治文化建设的责任监督机制
        (三)健全法治文化建设的普法传播机制
        (四)推动法治文化建设的文化创新机制
        (五)优化法治文化建设的人才培育机制
        (六)实施法治文化建设的评价评估机制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前瞻
        (一)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的目标取向
        (二)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要求
        (三)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的拓展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文章情况

(4)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中法务会计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1.3.4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法务会计的概念界定
        2.1.2 财务舞弊的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舞弊三角理论
        2.2.4 舞弊GONE理论
        2.2.5 证据能力理论
3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中法务会计应用概述
    3.1 现状分析
        3.1.1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状
        3.1.2 法务会计应用现状
    3.2 法务会计的基本概述
        3.2.1 法务会计目标
        3.2.2 法务会计人员
        3.2.3 法务会计假设
        3.2.4 法务会计证据
    3.3 法务会计的具体功能应用
        3.3.1 舞弊调查功能
        3.3.2 损失计量功能
        3.3.3 诉讼支持功能
4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中法务会计应用的影响因素
    4.1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4.2 理论体系比较滞后
    4.3 缺乏法务会计资格认证制度
    4.4 对法务会计认知度低
    4.5 法务会计高素质从业人员缺乏
5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中法务会计应用的案例分析
    5.1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基本情况
    5.2 法务会计舞弊调查的应用
        5.2.1 调查舞弊环境
        5.2.2 舞弊识别方法
        5.2.3 调查舞弊手段
        5.2.4 调查舞弊动因
        5.2.5 抑制舞弊建议
    5.3 法务会计诉讼支持的应用
    5.4 案例小结
6 完善法务会计应用的建议与对策
    6.1 健全法务会计相关法律法规
    6.2 利用信息共享来完善我国法务会计理论
    6.3 建立法务会计组织资格认证制度
    6.4 通过互联网传递增强公众对法务会计的认知度
    6.5 结合业财融合理念培养法务会计人员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格式条款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格式条款法律规制蕴意注疏
    第一节 格式条款定义重述
        一、原《合同法》第39条第2款评注
        二、民法草案2019 年稿第496 条第1 款评注
        三、《民法典》第496 条第1 款评注
        四、格式条款定义再构思
    第二节 法律规制内涵界定
        一、“规制”语义演进路径梳理
        二、“规制”日常语义陈述
        三、“法律规制”语义厘定
    第三节 格式条款法律规制蕴意核定
        一、格式条款与法律规制内涵整合
        二、合同法与经济法分野补充思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格式条款法律规制缘由梳证
    第一节 “帕累托最优”维持探究
        一、非格式条款关系下维持解读
        二、格式条款关系下维持解读
        三、“帕累托最优”维持总结
    第二节 法人“科层制”结构契合探究
        一、使用人考察视角内向转换
        二、“企业内部组织”理论引介
        三、格式条款对法人“科层制”契合
    第三节 契约自由与契约公平崩坏探究
        一、格式条款关系下契约自由形式化褪变
        二、格式条款关系下契约公平实质性畸变
        三、契约自由与契约公平崩坏总结与反思
    第四节 动机对比失衡与信息对比失衡探究
        一、两种失衡发生原因解读
        二、两种失衡影响结果解读
        三、格式条款受限论证总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格式条款形式规制分析
    第一节 形式规制优先介入资格证成
        一、形式规制与内容控制关系考
        二、形式规制优先介入资格释明
    第二节 格式条款纳入规制探究之域外法考察
        一、德国BGB中纳入机制考评
        二、英国合理期待性规则考评
        三、美国司法控制技巧考评
    第三节 格式条款纳入规制探究之我国法完善
        一、我国法导入纳入规制机制必要性论证
        二、提示说明义务规则拟定设想
        三、意外性条款排除规则拟定设想
        四、非格式条款优先规则移转设想
        五、格式条款纳入规制机制构思总结
    第四节 格式条款解释规制探究
        一、格式条款解释规则概述
        二、相对人保护主义之确立
        三、我国格式条款解释规则完善建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格式条款内容控制分析一:依据与范畴
    第一节 内容控制滥用风险警惕
        一、契约法研究惯性思维
        二、契约自治与内容控制
        三、导入依据与导入范畴
    第二节 内容控制导入依据核定
        一、纳入规制运行局限性透视
        二、内容控制补位必要性解读
        三、导入依据论证总结
    第三节 条款与规范视角下内容控制对象范畴厘定
        一、基于核心给付条款与附从给付条款区别分析
        二、基于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区别分析
        三、分析总结
    第四节 业务与其他视角下内容控制对象范畴厘定
        一、基于非自然人主体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区别分析
        二、其他具备豁免资格的格式条款类型归纳
        三、分析总结
    第五节 “价格辩争”问题探讨
        一、价格辩争释义
        二、价格辩争合理性争议
        三、价格辩争分析总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格式条款内容控制分析二:体系与规则
    第一节 格式条款内容控制体系构思
        一、以权义规则为单一要素之传统体系考评
        二、权义规则搭配督促规则之新型体系构思
    第二节 内容控制基本规则探究
        一、德国BGB与 DCFR规范评注
        二、域外法考察经验集萃
        三、我国法未来方案构思
    第三节 透明性规则探究
        一、域外法素材梳理与解读
        二、透明性规则功能再思考
        三、透明性规则本土化展望
    第四节 内容控制类型化规则探究
        一、孕育动因分析及内涵概括
        二、格式条款“黑名单”与“灰名单”引介
        三、我国地方法制实践下“黑名单”整合
    第五节 内容控制督促规则探究
        一、制定示范文本
        二、格式条款强制备案
        三、提出修改建议
        四、举行异议听证
        五、拒不修改时警示公告
        六、行政处罚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保险格式条款阅读欠缺之规制路径及其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六、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阅读欠缺之透视
    第一节 问题成因
        一、理性经济因素
        二、社会压力因素
        三、认知局限因素
    第二节 影响之一:合意缺失
        一、经典合同概念的范式内涵
        二、保险合同说的固有局限
    第三节 影响之二:市场失灵
        一、保险合同的统一化阻碍条款竞争
        二、消费者乐观期待与无效率保单条款之形成
    小结
第二章 少数阅读者理论之不足
    第一节 少数阅读者理论之内容
        一、少数精明者的市场矫正作用
        二、少数阅读者理论的具体主张
    第二节 最低比例的少数阅读者之计算模型
        一、模型建构
        二、结论运用
    第三节 少数阅读者理论的总体失败
        一、足够多的少数阅读者无从出现
        二、少数阅读者无能为力
    小结
第三章 阅读义务之批判
    第一节 阅读义务的完整表述
        一、第一种表述:义务
        二、第二种表述:终局性推定
    第二节 阅读保险合同为一种行为要求
        一、主体:理应为当事人双方,实则为投保人一方
        二、性质:为职责,非义务
        三、阅读已交付保单之职责:阅读保险合同即检验保险产品
    第三节 阅读同意推定创设基础之检讨
        一、缔约主体假设中的“强而慧者”与“弱而愚者”
        二、徒具形式而无实质的阅读机会
        三、投保人主观意思难以证明更难以进入保单
    第四节 阅读义务司法适用状态之考察
        一、文盲缔约人阅读义务之历史考察
        二、投保人阅读义务之目前通行规则
        三、保险中间人主张阅读欠缺抗辩之效果
    第五节 保险法引入“异常条款”规定之建议
        一、“签字”仅为合同关系起点之象征
        二、“异常条款”规定之条文建议
    小结
第四章 预期读者之调整
    第一节 不同预期读者的阅读行为及其价值
        一、保险消费者事后阅读保单阻止不公平理赔
        二、市场中间人阅读保单促进保单质量之提高
        三、保险监管者阅读保单强化保单监理之实效
    第二节 促进保单清晰化通俗化的法律规范体系
        一、不利起草者解释规则促进保单清晰化
        二、温和版合理期待原则促进保单通俗化
    第三节 不利解释规则促进保单清晰化之可行性
        一、具体实现途径
        二、成本收益分析
        三、精明的被保险人除外
    小结
第五章 程序规制之完善
    第一节 程序规制之功能
        一、激励保险人提供有效率承保范围
        二、匹配投保人之保障需要与保单以防范逆选择
        三、左右被保险人之行为以防范道德危险
    第二节 我国法上保险人明确说明义务之改进
        一、明确说明义务之范围:预期之外不利条款
        二、明确说明义务之形式:采用标准化“警示栏”
    第三节 德国法上保险人咨询建议义务之借鉴
        一、保障漏洞问题何以产生
        二、保险人咨询建议义务
    小结
第六章 规制路径之转换
    第一节 实质规制的主要方案
        一、概括同意论
        二、授权许可论
        三、推定不可执行论
    第二节 程序规制与实质规制之互动
        一、阅读欠缺是单向预防而非双向预防问题
        二、单许事前规制还是并许事前事后规制
        三、美国《合同法(第二次)重述》第211 条之合理期待原则
        四、强化版合理期待原则间接迫使信息披露
    第三节 伪合同条款之排除
        一、整体化约论与真伪甄别论
        二、真伪保险合同条款之甄别
    小结
第七章 规制立场之新释
    第一节 保险产品说之规制诉求
        一、保险具有产品属性
        二、保险合同适合性保证
    第二节 保险公用事业说的规制诉求
        一、作为公用事业的保险
        二、保险的可获得性
    第三节 保险治理说的规制诉求
        一、作为治理技术的保险及其治理功能
        二、保险的社会连带性
        三、连带实现功能的法学解释:风险共同体内部的利益平衡
    小结
结论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7)“消费者”概念:登场机制与规范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生成与进路:域外法上“消费者”的登场机制
    (一)经济(学)与社会的一般进路
    (二)民法与经济法的交错进路
三、构造与解构:中国消费者保护法外在轮廓下的逻辑展开
    (一)“经济法”上一般消费者概念的簇生
    (二)从作为制度的消费者到作为理念的消费者
四、聚焦与发散:《消法》内在结构上的龃龉
    (一)“为生活消费需要”的多歧困境与主体属性
    (二)《消法》的非均质性与蔓生性
五、意义与构建:消费者保护法要保护谁?
    (一)标准的意义以及其导向上的考虑要素
    (二)规范建构
六、结语

(8)民事确定判决中既判事实的预决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预决效力之性质辨析
    第一节 预决效力规则的实践困惑与性质论争
        一、预决效力规则的实践困惑
        二、预决效力性质的学理论争
    第二节 预决效力规则的制度溯源
        一、前苏联法上“预决”制度述略
        二、前苏联法上“预决”制度在其判决效力体系中的定位
        三、前苏联法上“预决”制度的适用范围
    第三节 预决效力规则的立法演进
        一、预决效力规则形成的理论准备
        二、预决效力规则的立法流变
    第四节 预决效力性质的多元解析
        一、预决效力与既判力的异质关系
        二、预决效力与判决附随效力的共通性
        三、预决效力与证明效的关联性
        四、预决效力的类型化思考
第二章 预决效力之根据辨析
    第一节 预决效力根据论的理论价值与学理争议
    第二节 域外判决附随效力的根据解析
        一、争点效作用根据
        二、参加效作用根据
    第三节 预决效力根据的多维解析
        一、预决效力与法安定性
        二、预决效力与诚信原则
        三、预决效力与程序保障
第三章 预决效力之适用要件与作用效果厘定
    第一节 预决效力适用要件与作用效果论争
        一、预决效力适用要件与作用效果的学术争议
        二、预决效力适用要件与作用效果的实务困惑
    第二节 争点型预决效力适用要件与作用效果
        一、足以影响判决结果的主要争点
        二、当事人对主要争点已为充分争执
        三、法院对该争点已作出实质性的判断
        四、前后诉的诉争利益相当
        五、争点型预决效力的作用效果解析
    第三节 参加型预决效力适用要件与作用效果
第四章 预决效力之客观范围界定
    第一节 预决效力客观范围的理论争议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争点型预决效力客观范围与诉讼标的理论
        一、大陆法系诉讼标的识别理论回溯
        二、我国诉讼标的理论的发展现状与争点型预决效力的适用空间
    第三节 预决效力的适用对象
        一、作为预决效力应然对象的事实争点
        二、作为预决效力争议对象的法律争点
    第四节 预决效力客观范围的界定与争点整理程序的协同
        一、争点整理程序的理论概要
        二、预决效力客观范围的界定与争点整理程序的互动
        三、我国法上争点整理程序的规范评述与改进
第五章 预决效力之主观范围判定
    第一节 预决效力主观范围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参加型预决效力的主观范围辨析
        一、域外参加效主观范围的相对性原理
        二、大陆法系判决效对辅助参加人的拘束
        三、大陆法系诉讼参加制度述略
        四、参加型预决效力的主观范围
    第三节 争点型预决效力的主观范围辨析
        一、新堂理论中争点效的主观范围
        二、美国法上争点排除效力的主观范围
        三、争点型预决效力的主观范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格式条款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三、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一) 本文主要创新点
        (二)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格式条款规制目标的再认识
    第一节 从卡尔多-希克斯改善到帕累托改善: 契约自由原则要求的再造
        一、格式条款对契约自由原则的冲击
        二、帕累托改善的形式证成
        三、格式条款规制的正当性基础之一: 意思自治的维护
    第二节 格式条款的博弈分析:契约正义原则要求的再造
        一、格式条款对契约正义原则的冲击
        二、合作剩余分配的异化
        三、格式条款规制的正当性基础之二: 给付均衡的矫正
    第三节 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目标下的国家模式
        一、公法路径与私法路径二分法的勘误
        二、国家模式与市场模式二分法的勘误
        三、由事后监管向事先监管的延伸
    第四节 规制范围的限定:司法实践与交易实践视域下的格式条款
        一、格式条款的认定标准
        二、格式条款法律性质的基本理论
        三、格式条款的法经济学解读
        四、规制单位:格式合同亦或格式条款
        五、格式条款规制的层次化要求
第二章 我国格式条款法律规制实态
    第一节 格式条款的《合同法》规范逻辑
        一、第39条第1款与第40条关系辨析
        二、第40条与第52、53条逻辑关系的辩证分析
        三、第40条与《合同法解释二》第10条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以《合同法》为依据的格式条款司法审判实态
        一、最高法院的监管逻辑:动态均衡的实践
        二、地方各级法院的监管逻辑:信息规制的强化与异化
    第三节 格式条款的其他部门法规制路径
        一、格式条款的消费者法规制路径
        二、格式条款的保险法规制路径
        三、格式条款的反垄断法规范路径
第三章 格式条款信息规制理论的反思与修正
    第一节 市场机制的异化:传统磋商程序之困境
        一、有限理性下的消费者认知局限
        二、有限理性下的消费者决策困境
        三、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理性忽略”
        四、逆向选择模型:低质量格式条款的生成机制
    第二节 信息规制标准:格式条款提供方的提示与说明义务
        一、格式条款提供方的提示义务
        二、格式条款提供方的说明义务
    第三节 信息披露的层次化改进
        一、以条款显着性为标准
        二、以条款异常性为标准
        三、以实证研究为标准
    第四节 信息规制的实质化改进
        一、标准化信息提供
        二、信息加工手段的创新:第三方机构与质量评级
        三、合同创新:格式合同的“组合式”/“菜单式”设计
        四、电子商务中电子格式条款的披露创新
    第五节 信息规制的法律效果
        一、未成立与无效之辩
        二、提示与说明义务作为成立要件之证成
    第六节 软家长主义助推与信息规制之配合
        一、软家长主义助推的决策辅助功能
        二、信息规制与助推的适用范围厘定
        三、助推的具体适用方法
    第七节 信息规制与法律行为法的分工
        一、法律行为法的功能定位与规制立场
        二、信息义务的标准:以法律行为法为参照
        三、信息规制的功能性重构
第四章 格式条款的内容控制理论
    第一节 传统型与现代型内容控制规范的适用
        一、格式条款内容控制规范的立法体例
        二、我国传统型与现代型内容控制规范体系
        三、合同亦或条款——内容控制规范群适用范围的划分
    第二节 格式条款内容控制的特别规范
        一、不当条款进路的具体化:合同法第40条
        二、公平原则的适用:合同法第39条第1款
        三、免责条款的特别规则:合同法第53条
    第三节 一般内容控制规范及合同法基本原则的适用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
        二、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
        三、显失公平原则的适用
        四、商事交易特殊规则的适用
第五章 格式条款的解释规则
    第一节 大陆法系格式条款解释规则:以客观解释为原则
        一、意思主义与表示主义之争
        二、客观解释规则:以通常理解为解释
        三、不利解释规则
    第二节 美国法上的格式条款解释规则:非情境化标准
        一、合同解释的基本原则: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211(1)条
        二、格式条款解释原则: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211(3)条
第六章 格式条款的事先性审查:最低质量标准路径
    第一节 双重规制路径的功能界限
        一、信息规制效果的局限性
        二、内容控制效果的局限性
    第二节 规制逻辑的结构性转变:事先性标准的优越性
        一、基于规制成本的优化选择:由事后规制到事先规制
        二、对于规制技术的优化选择:规则与标准的折衷
    第三节 最低质量标准制定的制度尝试
        一、格式条款的备案制度
        二、格式条款标准化的尝试
    第四节 格式条款最低质量标准的建构模式
        一、双重质量标准结构的设想
        二、格式条款最低质量标准的运用模式
        三、各国格式条款监管机构与监管立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法哲学和法理学的区分及其对学科建设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哲学和法理学的渊源和区别
    (一)法哲学和法理学的名词考述
    (二)法理学和法哲学的区别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二、法哲学独立于法理学的难处
    (一)概念范畴之争
    (二)法哲学甚至法理学的稚嫩问题
    (三)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四)学科主体性丢失
三、国内双一流高校和法学一流学科高校关于法哲学的课程设置情况
四、法哲学学科建设对中国法学学科建设和法学发展的意义
    (一)法哲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1. 厘清理论法学的内部关系
        2. 弥补法理学的局限性
    (二)法哲学学科建设的要点
        1. 完善法哲学的学科基础
        2. 确定法哲学的主体特征
        3. 克服法学整体性思维的影响
五、小结

四、试论我国法与道德的渗透(论文参考文献)

  • [1]法源理论视角下的指导性案例研究[D]. 孙跃. 山东大学, 2020(05)
  • [2]买卖合同中物的瑕疵救济体系研究[D]. 黄雍妮. 暨南大学, 2020(04)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究[D]. 王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中法务会计的应用研究[D]. 刘孟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5]格式条款法律规制研究[D]. 张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6]保险格式条款阅读欠缺之规制路径及其选择[D]. 钱红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7]“消费者”概念:登场机制与规范构造[J]. 高庆凯. 法学, 2019(10)
  • [8]民事确定判决中既判事实的预决效力研究[D]. 何平. 西南政法大学, 2020(01)
  • [9]格式条款规制研究[D]. 王俣璇. 山东大学, 2019(02)
  • [10]法哲学和法理学的区分及其对学科建设的意义[J]. 李子涵.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4)

标签:;  ;  ;  ;  ;  

论中国法律和道德的渗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