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湖南省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一、湖南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俭[1](2021)在《湖南省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在国家和区域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生态环境竞争力是测度区域发展模式先进性及其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域综合实力的基础因子与关键要素,对区域发展影响深远。湖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省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2016)提出“一轴、两翼、三极、多点”发展新格局,给湖南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通过研读国内外生态环境竞争力文献和政策法规,界定生态环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以湖南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为指标层,选取生态资源、环境状况、经济社会、管理响应和发展潜力5个标准层,筛选森林覆盖率、水资源总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等27个指标,构建湖南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收集2009年-2018年10年原始指标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生态环境竞争力进行测算评价;然后利用SPSS和Arc-GIS软件分析原始数据,引导出图表,结合时间和空间演变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分析各地州市的比较优势和相对优势。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各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差距较大,整体上有待增强;(2)从总体生态环境竞争力得分来看,排名序列两端的地州市比较稳定,变化幅度不大。省会长沙市的综合生态环境竞争力一直位居全省第一,在湖南省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总体竞争力呈现“东强西弱”;(3)就单项竞争力来看,多数地州市在各分项竞争力得分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低水平集聚”现象明显。通过对提取的主成分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10年时间内没有发生颠覆性的转变。但根据湖南省生态环境综合竞争力得分,将湖南省14个地州市划分为五个级别进行生态环境竞争力空间演变分析,发现湖南省的生态环境竞争力体系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过度,整体生态环境竞争力将逐步增强。借助反距离插值方法对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进行空间演变分析。得出结论是:湖南省地州市形成了“一南一北”两个扩展中心,但总体是仍然呈现“东强西弱”的不平衡结构。对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评价和时空演变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的对策,为湖南“三高四新”战略提供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方泽虹[2](2020)在《株洲市A银行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力度逐渐加大,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内银行的数量随之不断增加,客户的金融需求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国内商业银行业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点多面广、分布广泛,彼此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面对竞争,株洲市A业内作为一家具有30多年发展历史的典型的城市商业银行,如何结合自身特点,改进服务营销,促进利润增长,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株洲市A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加快金融业务的发展,持续提高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而金融业务能否成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自身的服务营销策略的正确与否。所以,株洲市A银行必须改变过去忽视服务营销的做法,寻找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服务营销之路。本文以株洲市A银行服务营销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为指导,结合株洲市A银行的发展实际,对株洲市A银行服务营销策略展开了系统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了商业银行服务营销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商业银行及其服务营销的相关理论知识作了介绍,为全文提供理论基础。运用调查法和演绎归纳法,对株洲市A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和顾客满意度、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总结与分析。在对株洲市A银行服务营销进行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与目标市场选择的基础上,基于4Cs理论从顾客、成本、便利和沟通四个方面提出了株洲市A银行服务营销组合策略。最后,为保障服务营销策略的有效实施,分别制度、人才、技术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王维[3](2019)在《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优势互补,也关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互动。不仅标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表明协调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先行、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的新型战略定位,经济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最终目的,能源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先行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是创新驱动的智力源泉,5大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共进,共同完成国家赋予长江经济带的历史使命。因此,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环境、能源、教育5大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把控现在、最终赢得未来。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以往关于“5E”(经济Economic、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教育Education,简称5E)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能源协调发展、经济—教育协调发展、能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教育—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等方面,并无涉及经济、生态、环境、能源与教育5个要素间协调发展的研究,且研究尺度较为单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范围,以系统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为支撑,在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法、基尼系数法、共线性检验和合理性检验等方法构建长江经济带“5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数理分析、比较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省级尺度和市域尺度等多尺度的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化研究,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拓展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尺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长江经济带“5E”系统发展时空特征、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演变以及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不断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集中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境内。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不断上升,下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高于中上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高值区域;上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低于中下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低值区域。(2)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波动上升,高值区分布在江苏省和安徽省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云南省和贵州省境内。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生态建设指数快速提升,下游地区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生态压力指数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发展指数下降为长江经济带低值区域。(3)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中游地区湖北省方向移动,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四川省境内向上海市周边转移。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环境保护指数快速上升,中游地区湖北省区域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指数居高不下,逐渐下降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4)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平稳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能源总量指数快速上升,成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上游地区能源结构指数低于下游地区,逐渐降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5)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波动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贵州省、重庆市区域扩散,低值区由四川省向云南省西南方向收缩。2000-2015年间上游地区贵州省区域教育投入指数快速提升,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为长江经济带高值区域;上游地区云南省区域教育规模指数增长缓慢,处于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6)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稳步上升,高值区分布在长三角区域,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三角区域“5E”系统发展指数均高于其它区域,且发展趋势较为统一,成为长江经济带“S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发展指数弱于其它“4E”发展指数,上游地区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和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均低于其余“3E”发展指数,中上游地区大多为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低值区域。(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①2000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压力、环境污染、能源总量和教育质量5个准则层面。②2015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基础、环境保护、能源效益和教育投入5个准则层面。(8)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①提升策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严守生态底线、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重视教育职能、发挥智力驱动效益。②保障机制:绿色经济运营机制,生态保护法治机制,环境污染联控机制,能源安全管理机制,教育科技支撑机制等保障机制。

欧阳巧玲[4](2019)在《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及调控路径》文中指出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功能经历了由单一向多种形式的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乡村地区将面临更为多样的功能需求。乡村功能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异性,不同乡村地域所适宜的功能发展模式均有差异,进而导致其发展方向与产业布局的差异,因此对乡村功能的动态演变过程和机制系统分析是乡村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建立乡村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借助DPS、SPSS、ArcGIS等软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时空差异诊断模型及重心迁移模型等,基于县域尺度对长株潭城市群1996~2016年的乡村功能进行时空动态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剖析乡村功能变化规律及演变机制,并提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调控路径,为乡村功能优化与区域分工提供理论依据,实现不同新业态的联动协同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乡村功能研究成果。研究结果如下:(1)长株潭乡村功能1996~2016年整体演变趋势表现为上升,乡村功能总量上升势头较好。20年来影响长株潭乡村功能发展的关键节点为2000年、2008年前后,主要表现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宏观背景以及政府对长株潭城市群的一系列规划及政策实施对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有带动或阻碍作用。(2)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时空演变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各县各功能之间时序演变存在差异。经济发展功能表现为城市群中心地区发展较快,外围县市增幅较小;农产品供给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集中在耕地和林地资源丰富的县市;社会保障功能与经济发展功能演变具有同步性,表现为经济发展功能会带动社会保障功能的增长。(3)乡村功能演变是自然基础、社会经济条件、区位交通条件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乡村功能主导因素及功能表现特征不同。在乡村发展早期阶段,乡村功能以农产品供给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为主;乡村进入产业转型阶段,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得到提高,尤其表现为经济发展功能的突变增长;随后在乡村多功能融合发展阶段,“三生”功能协调发展理念不断加深,各功能得到综合均衡发展,生态服务功能在近几年上涨迅速。(4)基于长株潭地区各县域乡村功能演变的特征与规律,分析长株潭乡村功能统筹的必要性、宏观背景、基础条件、基本目标,从统筹区域发展和协调发展出发,从土地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人口政策、民生政策等方面,提出在不同主导功能区未来时期内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功能统筹的调控路径。

肖鹏南[5](2019)在《县域尺度下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水平的时空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耕地是人类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目前的国情是耕地资源总数量大,但人均耕地占有量小,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和水热配合程度较差。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向非农产业集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猛,人口和产业对粮食作物的需求在不断地增长。但是许多地方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注重保护耕地资源,导致耕地数量和质量下降,粮食生产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我国后备耕地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改变现有粗放型耕地利用模式,转向耕地集约利用的道路,使耕地利用和城镇化达到耦合协调发展阶段,这样才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文以湖南省的10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整理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湖南省各县市区的耕地利用效率数据和城镇化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和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Super-Efficiency DEA模型和综合水平指数法分别计算耕地利用效率值和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最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时空耦合协调关系。利用ArcGIS和Geoda软件分析耕地利用效率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得出以下结论:(1)从总体来看,在2000年-2015年间,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07、1.09、1.04、1.11,全省的耕地利用效率平均值为1.07,全省整体呈现出一个波动上升的趋势。从空间分布上来说,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处于DEA有效的市县区的空间差异较大,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平原区、湘西地区、湘南地区。(2)从测算结果来看,自2000年到2015年,湖南省综合城镇化指数分别为0.1698、0.1577、0.1651、0.1812,湖南省的综合城镇化水平呈现出一个波动上升的特征;人口城镇化指数自2000年到2015年的值分别为0.0462、0.0436、0.0511、0.0492;土地城镇化指数自2000年到2015年的值分别为0.0477、0.0398、0.0454、0.0606;经济城镇化指数自2000年到2015年的值分别为0.0485、0.0380、0.0388、0.0416;三者都处于一个波动上升阶段。而社会城镇化指数自2000年到2015年的值分别为0.0274、0.0364、0.0298、0.0298,湖南省社会城镇化水平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阶段。湖南省各个市的主城区比一般的县、县级市有着较大的比较优势,城镇化水平要远远高于一般的地域单元。(3)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的县市区数量为 46、51、43、39,分别占比 45.54%、50.50%、42.57%、38.61%。在 2000 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的县市区数量为55、50、58、62,分别占比54.46%、49.50%、57.43%、61.39%。湖南省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利用效率之间的耦合程度不高,以低水平耦合阶段和拮抗阶段为主。大部分的县市区处于濒临失调阶段,处于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初级协调和勉强协调阶段的城市数量不多。2000-2015年湖南省大部分县市区的城镇发展以建成区面积扩张为主,城镇化水平和耕地利用效率发展水平不太协调。但在2010年以后,湖南省101个县市区中属于低耦合协调阶段的地区数量不断减少,耦合协调关系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最后,根据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尝试探讨湖南省耕地利用与城镇化之间协调发展的政策以及工程措施,以期缓和两者之间的矛盾,并为城镇化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曾辉[6](2018)在《株洲市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绿色发展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已进行不同程度的实践探索,正在成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选择,同时呈现差异化发展新特点,成为县域避免同质化竞争、增强特色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导向。为了综合统计株洲市各县(市)经济绿色发展的情况,以株洲市为例,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测量了该地区2010-2017年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水平,并对其进行区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县域经济绿色发展呈整体上升趋势,同时,区域内县域经济的绿色发展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但落后于长株潭城市群其他县域的绿色发展水平。这一方面说明近年来该地区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另一方面又说明该地区的县域经济绿色发展呈现较大的差异性,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本研究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梳理,界定了绿色发展、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与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的相关概念,并剖析了相关的理论基础,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2)根据科学性、代表性、系统性、可获得性与可比性等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生态环境等3个方面选择了 21项二级指标,构建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此外,根据构建指标体系的特点选择合适相应的赋权方法与评价方法。(3)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从纵向与横向上比较分析了该地区县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首先对2010-2017年该地区的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其次,对该区域内的5个县(市)的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长株潭城市内县域经济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区域差距比较分析,得到用于比较分析的评价结果。(4)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杨晓军[7](2018)在《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功能区建设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地方政府作为生态功能区建设的重要责任主体,科学化构建、差异化设置生态功能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有效避免传统追求GDP为主导的单一政绩考核弊端,有效转变传统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激发地方政府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差异化绩效考核模式是推进生态功能区转变发展方式、树立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新模式新创举,是推进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本文借鉴政府绩效评价的最新成果,结合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实际难题和现有政府绩效考核困境,提出并建构全新的差异化政府绩效考评理论体系,以推进新时代政府绩效考评理论与实践发展,助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梦的实现。主要从理论梳理、问题剖析、经验比较、模式构建、绩效评估、政策建议等维度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等研究前沿及相关文献,提出并聚焦本文研究主题,阐释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内涵。在系统梳理生态系统理论、生态功能区理论、政府绩效理论等基础上,深入阐释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的基本内涵。所谓差异化绩效考评,就是根据生态功能区保护生态功能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要求和内在特点,实施与一般地区相区别、体现生态功能区特色的差异化政绩考评模式。通过生态功能区差异化考核,客观、公正、有区别地评价地方政府在生态功能区建设中的实际绩效和应有贡献,充分体现生态功能区政府的特殊政绩,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在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落实,充分彰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第二,全面剖析了当前我国主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现状、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以湖南省为样本,以实地考察、解剖麻雀为方法,研究现有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核中存在绩效考评理念滞后、考评机制阻滞、考评方法不够科学等系列问题。地方政府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偏颇、领导干部任期制的综合性影响、现行政绩考评模式的因循沿袭、压力型行政体制的固化与钳制等是制约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实施的深层原因。第三,深入比较了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主要经验及借鉴。比较研究了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生态功能区绩效考评经验,国内选择了长白山生态功能区等进行比较。国内外经验对推进生态功能区差异化考核的启示主要在于,应从完善考评体系,科学设置考评指标,推进生态分类考核,建立常态化机制,吸引公众参与,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入手。第四,构建了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本文区别传统政绩考评模式,提出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旨在克服以“GDP”为主导的传统政绩考核弊病,尝试性地构建体现生态功能区特点的差异化政绩考评体系。差异化政府绩效考评的核心在于明确差异化考评的价值取向,通过指标及指标权重差异化选择,引导政府绩效考评指挥棒向生态功能区建设任务的方向转变。在考评指标体系设置中,从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基本保障能力以及生态功能建设的投入成本、产出、投入产出效率、充分性等多方面进行展开,进而构建面向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第五,基于差异化考评视角对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评估进行实证研究。湖南作为我国中部的重要省份,生态资源丰富,有许多区域被列为生态功能区,也是洞庭湖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本文选取湖南攸县、茶陵县、邵阳县、新宁县等14个区县参与生态功能区的差异化考评样本,分别对应于七个非生态主体功能区与七个生态主体功能区,确定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指标及其权重,重点增加了生态发展指标,包括生态发展的投入、产出、效率、公平性以及生态发展的充分性等。第六,探索性地提出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对策选择。在考核理念转变层面,要以差异发展和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差异化考评模式的目的在于承认生态功能区与其他主体功能区的资源禀赋、服务功能、空间价值等方面的差异特征,避免大一统的传统管理模式,避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要深刻把握差异化考评与协同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差异化、和而不同的绩效考评理念。在指标设置层面,加快构建科学客观的差异化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系数,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和价值原则,深刻理解差异化的本质内涵,通过指标及其权重设置引导生态功能区建设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在考评过程监督层面,应完善差异化的考评方式和机制,促进考评公开透明、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公众参与为力量,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为主要领域的差异化考评机制。在考核结果评估层面,要以公开透明和激励约束为保障,做到公平公正与奖罚分明相结合,突出绩效评估的权威性与激励作用。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传统追求GDP至上的政绩观进行革新,创造性地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以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为研究主旨,既区别于传统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又不脱离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范式,拓展了政府绩效考评的研究框架,对传统追求GDP至上的政绩观进行革新,创造性地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第二,提出建立适合地方发展的生态文明政绩观,尝试性提出构建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活动成败的关键。根据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评价对象的特征以及绩效评价的目标,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国内生态功能区建设考评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第三,合理确定评价体系中指标权重,对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指标体系权重的差异化,是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核的重要特点。在整个系统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的差异反映出不同生态功能生态作用的差异以及发展程度的区别。确定合量的指标权重,是整个评价过程的核心,也是难点所在。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最大限度提高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准确性、科学性。充分吸收国内典型生态功能区绩效考评的优点,从绿色化、生态化角度科学地设置考评指标,并进行相关的应用研究,使绩效评估方法具有拓展性,实现在理论方法上的创新。

冯志峰[8](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郭细根[9](2017)在《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分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城市群确定为城市化主体形态,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自戈特曼大都市带学说建立以来都市圈、都市连绵区、超级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等城市群相近术语不断出现;当前从技术形态上识别与规划城市群成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尤其是空间的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群近年逐渐增多。论文从空间的生产与空间关系出发,运用空间多维综合TPSNF(Territory 领域、Place 地方、Scale 尺度、Network 网络、Function 功能)分析框架抽象概括出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揭示城市群多维空间内在关系,认为实体空间是极核,网络空间是通道,功能空间是结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体系主要形态,起到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论文以区县(含市辖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多维综合TPSNF分析框架对政府作用明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展开实证研究,包括都市区视角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劳动功能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探讨了TPSNF框架下政府如何运用尺度重构实现城市群空间的统一。实证研究与发现:(1)在都市区视角的实体空间识别中,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15个都市区,在此基础上识别城市群实体空间,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核心区、扩展区、边缘区以及核心区内部的绿心组成,核心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都市区以及环线内所有地市,扩展区为除核心区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规划地域,边缘区为除核心区和扩展区外的湘赣鄂全境。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跨省域、多中心、环状圈层特点,这与2013年湘赣鄂三省内工矿、餐饮、银行大量POI数据核密度拟合结果高度吻合。(2)在分支企业投资的网络空间联系中,运用2013年湘赣鄂经济普查数据分离出母子公司并匹配地址,构建268×268联系矩阵,从区域内、全国以及行业层面,其中行业又细分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研究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并用Arcgis软件将其可视化。联系以省内为主独立组团,武汉、长沙、南昌核心作用显着;跨省联系稀疏且以服务业居多、制造业联系并不明显;地理邻近性、行政等级和区位交通等在投资联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区外省域在长江中游及湘赣鄂投资作用更加突出,湖南与珠三角、江西与长三角、武汉与京津冀联系最为紧密。(3)在劳动空间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中,通过城市(地市、省会)、开发区(国家级、省级以及新区新城)以及产业企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00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主体展开分析;空间成本作用下开发区、产业、企业显着集聚、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利用空间成本差异时功能定位存在竞争,关键在于形成合理化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4)在城市群治理与协调发展中,立足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认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累积叠加以及政府差异化政策的推行。272区县1999-2015年人均GDP的Theil指数2010年后逐渐变小表明城市群战略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空间Markov转移概率表明区域发展马太效应的存在。TPSNF框架下包括柔性区域规划以及刚性行政区划在内的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的工具手段;网络化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间合作、非政府组织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有效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的统一。

周戏浪[10](2017)在《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县域经济是构成我国经济的最基础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长点。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县域发展面临着全面脱贫、全面实现小康等挑战,发展的瓶颈亟待突破,因此,研究县域经济对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株洲市是湖南省的重要发展极,2015年株洲市有69.21%的常住人口居住在各县市,73.10%的劳动力在县域就业。县域经济是株洲经济的重要基石,如何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也决定着整个株洲市的发展。本文引入相关理论,全面梳理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经验,系统分析了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并与全省、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在对现有县域经济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筛选的基础上,构建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2001-2015年县域经济相关数据对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多角度的测算与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对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进行探究,并提出发展对策。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15年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十二五”时期是发展最快的阶段。2001-2015年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了两个等级的跨越,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跨越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中等。2001-2015年,株洲市五县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有如下特点:一是各县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由发展水平低逐渐向中高等级上升。二是县市间的差距逐渐凸显。三是“十二五”时期,是大部分县市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2)2001—2015年间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变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空间格局稳定。二是分异特征明显。三是极化现象增强。(3)通过对2011-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可知,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长沙市、湘潭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同时,2011-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步提升,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市数量少,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长株潭城市群县域经济空间分布不均,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城市群内部差异明显。市区近郊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4)株洲市县域经济在2001-2015年间实现了较大发展,但仍存在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地域发展不够均衡、体制机制活力不强、发展要素未能聚集等问题。本文从优化县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县市产业发展水平、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四个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二、湖南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及路线
    1.4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方法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研究现状
    2.1 竞争力理论
    2.2 生态环境竞争力
    2.3 竞争力与生态环境竞争力
    2.4 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模型研究
    2.5 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生态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原则
        3.1.1 综合性原则
        3.1.2 代表性原则
        3.1.3 客观性原则
        3.1.4 可操作性原则
    3.2 构建步骤
        3.2.1 评价指标选取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评价方法的选取
        3.2.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3.3 指标意义与处理
        3.3.1 生态资源
        3.3.2 环境状况
        3.3.3 经济社会
        3.3.4 管理响应
        3.3.5 生态环保潜力
    3.4 本章小结
4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测算与评价
    4.1 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4.1.1 区域概况
        4.1.2 数据来源
    4.2 评价方法
        4.2.1 主成分分析法
        4.2.2 基本步骤
    4.3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测算
        4.3.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4.3.2 生态环境竞争力测算
        4.3.3 各地州市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时空演变
    5.1 时间演变分析
        5.1.1 总体竞争力变化特征
        5.1.2 经济社会和生态环保潜力演变特征
        5.1.3 生态管理响应竞争力演变特征
        5.1.4 生态环境主成分竞争力演变特征
    5.2 影响因素变化分析
    5.3 结果比较分析
        5.3.1 长沙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5.3.2 株洲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5.3.3 湘潭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5.3.4 衡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5.3.5 邵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5.3.6 岳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5.3.7 常德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5.3.8 张家界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5.3.9 益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5.3.10 郴州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5.3.11 永州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5.3.12 怀化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5.3.13 娄底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5.3.14 湘西州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5.4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空间演变分析
        5.4.1 生态环境竞争力空间分异演变
        5.4.2 生态环境竞争力的空间扩散演变
        5.4.3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6.2.1 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2.2 协同“长江经济带”加强对内对外新兴产业交流与合作
        6.2.3 加快构建“以点带面”的区域带动生态环境发展体系
        6.2.4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改革创新
        6.2.5 加强生态环境意识宣传教育和培育生态环境潜力
    6.3 创新点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株洲市A银行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商业银行及其业务范围
        2.1.2 服务营销与银行服务营销
    2.2 相关理论
        2.2.1 4Cs理论
        2.2.2 STP理论
        2.2.3 顾客让渡价值理论
第三章 株洲市A银行服务营销现状分析
    3.1 株洲市A银行发展现状
        3.1.1 A商业银行简介
        3.1.2 业务种类与人员配置
        3.1.3 业务发展现状
    3.2 株洲市A银行服务营销顾客满意度调查
        3.2.1 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
        3.2.2 信度与显着性检验
        3.2.3 因子分析
        3.2.4 回归分析
    3.3 株洲市A银行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3.3.1 服务营销理念亟待加强
        3.3.2 制度失衡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3.3.3 产品服务同质化比较严重
        3.3.4 服务营销管理比较粗放
        3.3.5 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
    3.4 株洲市A银行服务营销SWOT分析
        3.4.1 竞争优势
        3.4.2 竞争劣势
        3.4.3 竞争机会
        3.4.4 竞争威胁
        3.4.5 株洲市A银行服务营销SWOT矩阵
第四章 株洲市A银行服务营销策略设计
    4.1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4.1.1 市场细分的依据
        4.1.2 市场细分标准的选择
        4.1.3 目标市场选择
    4.2 目标市场定位
    4.3 基于4Cs理论视角的服务营销策略
        4.3.1 顾客策略——瞄准客户需求
        4.3.2 成本策略——降低顾客总成本
        4.3.3 便利策略——为客户提供方便
        4.3.4 沟通策略——加强与客户的交流与沟通
第五章 株洲市A银行实施服务营销的保障措施
    5.1 建立良好的制度机制和工作机制
        5.1.1 基于多方联动、快速推进的制度机制
        5.1.2 基于客户满意、分期推进的制度机制
        5.1.3 基于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5.2 加快人才选拔与员工培训
        5.2.1 有的放矢地选拔人才
        5.2.2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5.2.3 培养与银行发展相适应的一专多能型员工
    5.3 建立专业技术支撑体系
        5.3.1 确保金融网络安全的支撑体系
        5.3.2 应对5G时代到来的支撑体系
    5.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5.4.1 营造银行服务营销的文化氛围
        5.4.2 实现银行价值和员工价值的同步提升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株洲市 A 银行服务营销客户满意度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3)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尺度
        1.5.2 数据来源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
        2.1.1 知识结构图谱
        2.1.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1.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1.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2.1.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1.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1.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
        2.2.1 知识结构图谱
        2.2.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2.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2.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2.2.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2.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2.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3 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
    3.1 基础理论解析
        3.1.2 系统理论
        3.1.3 协调发展理论
    3.2 相关概念界定
        3.2.1 长江经济带
        3.2.2 城市群
        3.2.3 经济系统
        3.2.4 生态系统
        3.2.5 环境系统
        3.2.6 能源系统
        3.2.7 教育系统
        3.2.8 协调发展
        3.2.9 时空格局
    3.3 本章小结
4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4.1.1 全面性原则
        4.1.2 简明性原则
        4.1.3 客观性原则
        4.1.4 可比性原则
        4.1.5 可获得性原则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4.2.1 总结归纳法
        4.2.2 基尼系数法
        4.2.3 共线性检验
        4.2.4 合理性检验
    4.3 本章小结
5 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评价与分析
    5.1 经济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5.1.1 经济系统的评价目标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5.1.3 经济系统的评价结构
        5.1.4 评价方法
    5.2 经济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5.2.1 固定资产投资额时空变化特征
        5.2.2 规模工业总产值时空变化特征
    5.3 经济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5.3.1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5.3.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5.4 经济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5.4.1 人均GDP时间变化特征
        5.4.2 人均GDP空间演化特征
    5.5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5.5.1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5.5.2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5.5.3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5.6 本章小结
6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评价与分析
    6.1 生态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6.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6.1.3 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构
        6.1.4 评价方法
    6.2 生态基础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6.2.1 人均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6.2.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时空变化特征
    6.3 生态压力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6.3.1 人均年耗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6.3.2 人均年耗水量空间演化特征
    6.4 生态建设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6.4.1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6.4.2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6.5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6.5.1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6.5.2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6.5.3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6.6 本章小结
7 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评价与分析
    7.1 环境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7.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7.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7.1.3 环境系统的评价结构
        7.1.4 评价方法
    7.2 环境污染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7.2.1 工业废水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7.2.2 工业烟尘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7.3 环境保护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7.3.1 工业废水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7.3.2 工业烟尘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7.3.3 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7.4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7.4.1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7.4.2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7.4.3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7.5 本章小结
8 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评价与分析
    8.1 能源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8.1.1 能源系统的评价目标
        8.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8.1.3 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构
        8.1.4 评价方法
    8.2 能源总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8.2.1 电力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8.2.2 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8.2.3 能源消费总量时空变化特征
    8.3 能源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8.3.1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时间变化特征
        8.3.2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空间演化特征
    8.4 能源效益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8.4.1 单位GDP能耗量时间变化特征
        8.4.2 单位GDP能耗量空间演化特征
    8.5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8.5.1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8.5.2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8.5.3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8.6 本章小结
9 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评价与分析
    9.1 教育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9.1.1 教育系统的评价目标
        9.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9.1.3 教育系统的评价结构
        9.1.4 评价方法
    9.2 教育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9.2.1 大学在校学生数时空变化特征
        9.2.2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时空变化特征
    9.3 教育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9.3.1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时间变化特征
        9.3.2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空间演化特征
    9.4 教育投入准则层支出评价与分析
        9.4.1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9.4.2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9.5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9.5.1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9.5.2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9.5.3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9.6 本章小结
10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10.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10.2 评价方法的选择
        10.2.1 综合发展指数
        10.2.2 耦合发展指数
        10.2.3 协调发展指数
        10.2.4 冷热点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10.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10.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10.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10.3.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10.4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10.4.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10.4.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10.4.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10.5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10.5.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10.5.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10.5.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10.6 本章小结
1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11.1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11.1.1 最小二乘法
        11.1.2 地理加权回归
    11.2 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11.2.1 因子的选择
        11.2.2 因子的处理
    11.3 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11.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整体影响因素
        11.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局部影响因素
    11.4 本章小结
1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和保障机制
    12.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
        12.1.1 推动结构升级,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12.1.2 加大建设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12.1.3 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
        12.1.4 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
        12.1.5 提高教育支出,发挥智力驱动效益
    12.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12.2.1 绿色经济运营机制
        12.2.2 生态保护法治机制
        12.2.3 环境污染联控机制
        12.2.4 能源安全管理机制
        12.2.5 教育科技支撑机制
    12.3 本章小结
13 结论、不足与展望
    13.1 主要结论
    13.2 研究不足
    13.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4)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及调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3.1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动态演变特征
        1.3.2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演变的驱动机制
        1.3.3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统筹的调控路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村
        2.1.2 乡村功能
        2.1.3 乡村振兴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地域分异理论
        2.2.2 生态位相关理论
        2.2.3 中心地理论
        2.2.4 农业区位论
        2.2.5 乡村地理学理论
第3章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
    3.1 研究区概况
    3.2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界定
        3.2.1 经济发展功能
        3.2.2 农产品供给功能
        3.2.3 社会保障功能
        3.2.4 生态服务功能
    3.3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评价模型与方法
        3.3.1 乡村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2 乡村功能评价测度方法
        3.3.3 乡村功能时空动态演变分析模型
    3.4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动态演变特征
        3.4.1 长株潭乡村功能的总体动态特征
        3.4.2 经济发展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
        3.4.3 农产品供给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
        3.4.4 社会保障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
        3.4.5 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
        3.4.6 乡村功能重心的时空动态变化
第4章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演变的机制研究
    4.1 城市群地区乡村功能演变的影响因素
        4.1.1 自然资源条件
        4.1.2 经济发展与收入水平
        4.1.3 交通区位条件
        4.1.4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4.1.5 生态环境建设
        4.1.6 政策制度因素
    4.2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演变的驱动机制
        4.2.1 长株潭地区城乡发展格局
        4.2.2 初期阶段的机制分析
        4.2.3 中期阶段的机制分析
        4.2.4 后期阶段的机制分析
第5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功能的调控路径
    5.1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调控的基本思路
        5.1.1 乡村功能调控的必要性
        5.1.2 乡村功能调控的宏观背景
        5.1.3 乡村功能调控的基础条件
        5.1.4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功能统筹的基本目标
    5.2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调控路径
        5.2.1 经济发展主导功能区的调控路径
        5.2.2 农产品供给主导功能区的调控路径
        5.2.3 社会保障主导功能区的调控路径
        5.2.4 生态服务主导功能区的调控路径
    5.3 乡村功能调控的政策及保障体系
        5.3.1 国家的区域协调平衡政策
        5.3.2 加强立法,建立完善乡村功能引导政策
        5.3.3 凸显乡村主导功能的区域绩效考核和调控机制
        5.3.4 构建凸显乡村功能价值的长效机制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致谢

(5)县域尺度下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水平的时空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耕地利用国内研究进展
        1.2.2 耕地利用国外研究现状
        1.2.3 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的文献综述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和模型
    2.1 相关理论
        2.1.1 边际效用递减理论
        2.1.2 协同发展理论
        2.1.3 系统分析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计量方法模型
        2.2.1 数据包络分析
        2.2.2 超效率DEA(Super-Efficiency DEA)
        2.2.3 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
        2.2.4 热点分析指数(Getis-Ord Gi~*)
        2.2.5 熵值法
        2.2.6 耦合协调度模型
3 数据来源与区域概况
    3.1 数据来源
    3.2 湖南省概况
        3.2.1 位置与行政区划
        3.2.2 自然概况
        3.2.3 社会经济概况
        3.2.4 耕地利用特征
4 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
    4.1 耕地利用效率概念内涵
        4.1.1 概念内涵
        4.1.2 耕地利用效率测算流程
    4.2 耕地利用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4.2.1 构建耕地利用效率指标体系
        4.2.2 耕地利用效率指标界定
    4.3 耕地利用效率测算
        4.3.1 耕地利用效率测算过程
        4.3.2 耕地利用效率测算结果
    4.4 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
        4.4.1 全局空间分异格局
        4.4.2 趋势面分析
        4.4.3 局部空间分异格局
    4.5 本章小结
5 湖南省城镇化时空演变特征
    5.1 城镇化概念内涵
        5.1.1 城镇化
        5.1.2 城镇化体系
    5.2 城镇化评价体系构建
        5.2.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5.2.2 指标体系的选取
    5.3 城镇化的综合评价
        5.3.1 城镇化综合评价
        5.3.2 人口城市化子系统
        5.3.3 经济城镇化子系统
        5.3.4 土地城镇化子系统
        5.3.5 社会城镇化子系统
    5.4 湖南省综合城镇化的空间差异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的时空耦合分析
    6.1 耕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6.1.1 耦合度分析
        6.1.2 协调度分析
    6.2 本章小结
7 城镇化进程中保护耕地的措施和建议
    7.1 湖南省城镇化与耕地利用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7.2 建立湖南省城镇化进程与耕地利用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7.3 湖南省县域土地利用方向定位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湖南省县域耕地利用效率值(2000年-2015年)
附录二: 湖南省县域城镇化指数数据(2000年-2015年)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6)株洲市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绿色发展
        2.1.2 县域经济绿色发展
        2.1.3 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 株洲市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现状分析
    3.1 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3.1.1 经济发展状况
        3.1.2 社会和谐状况
        3.1.3 生态环境状况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绿色经济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
        3.2.2 社会保障有待进一步完善
        3.2.3 生态环境治理有待进一步深化
4 株洲市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4.3 评价指标的选择
        4.3.1 经济发展指标
        4.3.2 社会和谐指标
        4.3.3 生态环境指标
5 株洲市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分析
    5.1 评价思路与方法
        5.1.1 评价思路
        5.1.2 评价方法
    5.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时序演变分析
    5.4 县域经济绿色发展区域比较分析
6 加快株洲市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发展绿色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6.2 加强社会保障,构建社会和谐新局面
    6.3 突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线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生态系统理论
    2.2 生态功能区理论
    2.3 政府绩效与绩效管理理论
    2.4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内涵界定
        2.4.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基本特征
        2.4.2 生态功能区类型与政府绩效考评差异化的关系
        2.4.3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内涵界定
    2.5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逻辑基础与重要意义
        2.5.1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逻辑基础
        2.5.2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意义
    2.6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正面影响与潜在风险
        2.6.1 差异化考评带来的正面影响
        2.6.2 差异化考评的区的潜在风险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现状与问题
    3.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基本现状
        3.1.1 政策背景
        3.1.2 现行考核体系
        3.1.3 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实际操作
        3.1.4 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效果评价
    3.2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绩效考评价值理念的偏差
        3.2.2 绩效考评机制的阻滞
        3.2.3 绩效考评方法的落后
    3.3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问题的主要原因
        3.3.1 地方政府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偏颇
        3.3.2 领导干部任期制的综合性影响
        3.3.3 现行政绩考评模式的因循沿袭
        3.3.4 压力型行政体制的固化与钳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经验比较
    4.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国际经验
        4.1.1 英国生态政绩考评的实践与特点
        4.1.2 加拿大生态政绩考评的成效
        4.1.3 美国生态政绩考评的经验
    4.2 国内典型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主要经验
        4.2.1 注重政绩考评不考GDP:以三江源生态功能区为例
        4.2.2 坚持以主体功能定位为导向:以长白山生态功能区为例
        4.2.3 强化流域跨界断面考核:以长江流域生态功能区为例
        4.2.4 推进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以陕西县域生态功能区为例
    4.3 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经验借鉴
        4.3.1 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实际,构建生态政绩的分类考评机制
        4.3.2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发挥考评对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
        4.3.3 吸引社会公众参与,构建常态化、差异化考核机制
        4.3.4 强化生态绩效评价,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模式构建
    5.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目标与原则
        5.1.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核的目标
        5.1.2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原则
    5.2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价值取向
        5.2.1 绿色政绩价值取向
        5.2.2 生态政绩价值取向
        5.2.3 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
    5.3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主体
        5.3.1 多元化考评主体的构成
        5.3.2 多元化考评主体的特点
        5.3.3 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机制
    5.4 指标体系的差异化处理
        5.4.1 生态功能区的指标体系的差异化处理
        5.4.2 部分指标说明
    5.5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方法
        5.5.1 政府绩效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5.5.2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信度与效度检测
    5.6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值的标准化以及权重确定方法
        5.6.1 数据标准化处理
        5.6.2 客观权重方法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差异化考评视角下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评估
    6.1 湖南生态功能区评估对象选择
    6.2 湖南生态主体功能区政府绩效指标选择与权重确定
        6.2.1 湖南生态主体功能区的绩效考评指标
        6.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6.2.3 基于差异最大化的指标权重确定
        6.2.4 两种权重估算体系的结果比较
    6.3 指标权重系数的综合选择
        6.3.1 基于两种权重确定的权重系数
        6.3.2 现有模型的综合得分
        6.3.3 区县非主体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对比分析
    6.4 各二级指标估算结果的分析
        6.4.1 经济影响力指标分析
        6.4.2 经济发展指标评分分析
        6.4.3 生态发展评分分析
第7章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对策选择
    7.1 以差异化促进协调发展为目标,强化考核理念转变
    7.2 以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为动能,强化考评指标设置
    7.3 以政府主导和多元参与为抓手,强化考评过程监督
    7.4 以公开透明和激励约束为保障,强化考核效果评估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8)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9)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技术路线
        1.2.2 研究内容框架
        1.2.3 研究数据方法
    1.3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群研究综述与进展
    2.1 城市群的涌现
        2.1.1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2.1.2 城市群涌现的原因
    2.2 城市群研究脉络与相近概念辨析
        2.2.1 城市群研究脉络
        2.2.2 相近概念的辨析
    2.3 当前城市群研究主要内容与热点
        2.3.1 当前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进展
    2.4 存在的不足与新的方向
第三章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TPSNF分析框架
    3.1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1.1 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3.1.2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2 城市群TPSNF分析框架与多维空间建构
        3.2.1 传统区域研究的多维线性分析
        3.2.2 区域空间关系TPSN多维综合
        3.2.3 TPSNF框架下城市群多维空间建构与抽象
    3.3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与统一
        3.3.1 动力源自城市群增长极功能发挥
        3.3.2 尺度重构是空间统一的工具手段
        3.3.3 网络成为空间统一的路径通道
    3.4 小结
第四章 都市区视角下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环境
        4.1.2 社会经济发展
        4.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
    4.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及内在关系
        4.2.1 城市实体地域人口的统计
        4.2.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分布
        4.2.3 都市区是城市群产生基础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范围与结构特征
        4.3.1 15个都市区界定及其空间集聚分布
        4.3.2 城市群跨省、多中心、圈层化特征
        4.3.3 实体空间高度吻合POI数据的拟合
    4.4 小结
第五章 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
    5.1 城市群网络空间与企业投资
        5.1.1 网络社会崛起与城市群网络空间
        5.1.2 企业投资联系与企业网络构建
        5.1.3 分支企业投资联系数据处理与方法
    5.2 城市群多尺度分行业的分支企业投资联系
        5.2.1 城市群区域内省域组团化显着
        5.2.2 城市群与全国省域差异化联系
        5.2.3 行业总体与细分的多样化网络
    5.3 城市群网络空间结节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5.3.1 网络空间结节性呈核心边缘格局
        5.3.2 影响企业投资结节性的原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劳动空间分工下城市群功能空间分析
    6.1 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
        6.1.1 劳动空间分工
        6.1.2 城市差异化功能定位
        6.1.3 省会核心增长极功能
    6.2 开发区劳动空间分工
        6.2.1 开发区的区内集聚分布
        6.2.2 空间成本主导产业发展
        6.2.3 开发区合作与转型发展
    6.3 地方化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6.3.1 产业集群要素类型的梯度发展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6.3.3 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6.4 小结
第七章 TPSNF框架下城市群空间治理与协调发展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不平等及其原因
        7.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
        7.1.2 自然、历史、经济差异累积叠加是内在动力
        7.1.3 政府差异化政策制订实施成为强大外部推力
    7.2 TPSNF框架下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1 尺度重构是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2 柔性空间规划政策的引导塑造
        7.2.3 刚性行政区划调整成制度保障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策略
        7.3.1 政府合作网络平台搭建
        7.3.2 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培育
        7.3.3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优化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实体空间跨省、多中心、圈层化显着
        8.1.2 网络空间省域组团与差异化外部联系
        8.1.3 功能空间成本差异产生要素空间集聚
        8.1.4 尺度重构促进城市群多维空间的统一
    8.2 政策建议
        8.2.1 利用城市群的集聚扩散、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
        8.2.2 加强跨省社会经济联系、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8.2.3 发挥各级政府积极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2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县域
        2.1.2 县域经济
    2.2 理论及启示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区域竞争力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2.2.6 BP神经网络理论
    2.3 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与经验借鉴
        2.3.1 国外县域经济发展
        2.3.2 国内县域经济发展
        2.3.3 经验借鉴
3 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3.2 株洲市县域基本概况
    3.3 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3.3.1 发展规模壮大
        3.3.2 发展结构优化
        3.3.3 发展效益提升
    3.4 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3.4.1 省域内比较
        3.4.2 “全国百强县”比较
4 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与借鉴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解释
    4.2 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
        4.2.1 测度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4.2.2 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构的确定
        4.2.3 BP神经网络模型参数的确定
        4.2.4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4.2.5 评价标准的分等量化
        4.2.6 模型测度步骤及结果
    4.3 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4.3.1 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时序演变
        4.3.2 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演变
        4.3.3 长株潭城市群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5 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5.2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5.3 地域发展不够均衡
    5.4 体制机制活力不强
    5.5 发展要素未能聚集
6 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6.1 优化县域空间开发格局
        6.1.1 三大片区
        6.1.2 六轴带动
        6.1.3 构筑网络
    6.2 提升县市产业发展水平
        6.2.1 攸县
        6.2.2 株洲县
        6.2.3 茶陵县
        6.2.4 炎陵县
        6.2.5 醴陵市
    6.3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6.3.1 加强体制机制改革
        6.3.2 抓好非公经济发展
        6.3.3 创建优良环境氛围
    6.4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6.4.1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6.4.2 夯实城乡发展基础
        6.4.3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湖南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D]. 曹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株洲市A银行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方泽虹.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4)
  • [3]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D]. 王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4]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及调控路径[D]. 欧阳巧玲.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2)
  • [5]县域尺度下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水平的时空耦合研究[D]. 肖鹏南.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株洲市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研究[D]. 曾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6)
  • [7]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研究[D]. 杨晓军. 湘潭大学, 2018(12)
  • [8]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D]. 郭细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10]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与对策研究[D]. 周戏浪.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湖南省株洲市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