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浅谈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石细松[1](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内部监督是推动国有企业纠偏扶正、消除风险隐患、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分析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国有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董星敏[2](2021)在《内部监督约束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研究 ——基于国企分类改革视角》文中指出随着一系列社会责任履行不当的事件被频繁曝光,企业社会责任所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有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变革中的重要角色,更应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争当表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仍存在许多问题,亟需采取相应措施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质量和水平。而内部监督约束体系作为企业内部治理的关键,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在当前国有的企业分类政策推行下,有关于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研究还较为匮乏。基于此,本文以国有企业类型作为调节变量,对内部监督约束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之间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以新时期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为背景,对内部监督约束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对内部监督约束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进而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调研访淡结果、相关政策理论以及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通过扎根理论提炼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内涵要素的两个子维度“经济责任履行”和“非经济责任履行”。而后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约束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机理,提出了5个主假设和9个分假设,共计14个假设。最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有效问卷342份,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两种方法验证了内部监督约束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之间的关系以及国有企业类型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内部监督约束及其三个子维度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及其两个子维度;国有企业类型在内部监督约束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间起显着的调节作用;公益类国有企业部监督约束对非经济责任履行的正向影响更为显着;功能型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约束对企业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非经济责任履行的正向影响没有显着差异;竞争型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约束对经济责任履行的正向影响更为显着。研究结论为内部监督约束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借鉴,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现有治理体系下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提高。

马祥[3](2021)在《非国有股东治理对竞争性国企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中介作用》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国企长期受到“父爱主义”扶持下国有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等缺陷影响,致使其内部监督失效,治理效率和经营绩效低下。在此背景下,国企试图引入非国有资本与国有资本深度融合成为改善其内部治理新路径,以此加快由行政型治理向市场化治理转变,实现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促进国资保值增值的目的。但深化国企混改步履艰难,尽管部分非国有资本已实现名义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实质混合所有制改革始终面临“玻璃门”等隐性门槛,非国有资本能否改善国企绩效以及其具体途径是什么就颇有研究价值。因此,本文通过引入内部监督有效性作为中介变量,从非国有股东治理双层维度来探究非国有股东治理对竞争性国企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本文以国企分类治理下竞争性国企绩效为研究对象,研究非国有股东治理对竞争性国企绩效的关系。首先针对非国有股东治理、内部监督有效性和竞争性国企绩效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将三者变量间作用机理得以厘清,最终构建出本研究所需要的概念模型。其次,结合已有研究和线上线下调研访谈内容,完善预试问卷后形成286份正式有效问卷。最后,运用SPSS26.0和AMOS22.0对正式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到实证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非国有股东治理对竞争性国企绩效存在正向显着影响,其中相对于股权治理而言,高层治理对竞争性国企绩效的影响更为显着。(2)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存在显着影响,其中非国有股东治理中高层治理对内部监督有效性更显着;相较于战略决策有效性而言,股权治理和高层治理维度对风险控制有效性更显着。(3)内部监督有效性在非国有股东治理与竞争性国企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且中介作用的影响效应从大到小依次呈现为风险控制有效性、战略决策有效性和财务监督有效性。

辛昞汝[4](2021)在《JF矿业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内部控制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必由之路,并且需要与时俱进地完善。而财务内部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是公司长远发展和战略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保障。通过对公司实施财务内部控制,不仅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同时也可以完善企业基础管理、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最终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加之近年来,我国矿业行业经历起起伏伏,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且矿业企业普遍存在投资高、回报周期长、管理分散、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迫使企业从过去仅对经营效益的追求转变为通过建设及完善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去追求企业更加稳健的发展。本文结合财务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定量定性结合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选取JF矿业有限公司进行案例研究。首先,通过实地调查法分析公司内部组织结构、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关键控制项的现状以及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对JF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简单量化评价,分析得出JF矿业有限公司目前存在决策权过于集中、预算执行效果不理想、资金管理水平较低、企业财务信息化进程缓慢以及内审较为缺乏独立性等问题。其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原因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包括有优化组织结构、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体系加强资金控制、加快ERP项目全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以及强化内部监督的要求。最后针对优化方案的实施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员工素质教育以及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两个方面。通过深入企业研究发现,JF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在应对起伏不定的市场环境中存在不足,因此,在企业现有的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上加以改善,研究出更加匹配企业发展目标及战略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十分有必要,否则企业会阻碍企业的良性发展,并且本文将优化重点放在组织结构、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信息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五个方面。使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的各个控制点的衔接更加紧密,互相作用、互相配合,保障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继而达到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的目的。文章通过对JF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设提供优化方案,不仅可以为公司解决财务内控现存问题,又可以探索提升我国矿业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途径,为我国其他矿业行业财务内部控制提供借鉴意义。

杜承达[5](2021)在《基于COSO-ERM(2017)框架下A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高速发展,各国经济形式愈加错综复杂,全球企业需解决更多的风险问题。国有企业属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全面风险管理是国有企业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直接影响国有资产保值以及公司的良性发展。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下发《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的发布对我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引起众多国有企业的重视。国有企业陆续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却发现许多企业未能深入了解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及实践意义。COSO委员于2017年9月披露了《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和业绩的整合》,简称:COSO-ERM(2017)框架,全新的框架赋予了风险管理跨时代性的理念及内涵,为全球范围内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点明主体、指引方向、提供思路。但由于COSO-ERM(2017)框架面市时间较短,在实际应用性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选择国有企业在COSO-ERM(2017)框架下对全面风险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立意新颖,选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选取A公司(某省属国有企业F集团的二级单位)纳入研究样本,在参考有关风险控制理论的基础上,透过COSO-ERM(2017)视角,结合全面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对A公司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凭借文献研究、问卷调研以及访谈法,对A公司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和治理层参与、风险控制战略构建和业务风控措施、质量管理控制和质量授权控制、信息披露和沟通机制建设等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A公司目前风险管理中存在着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且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风险识别和预防缺乏明确的操作指引;风险管理缺少风险评估体系且忽视绩效;风险管理的内部监督和修正有待加强;信息、沟通与报告缺少信息技术支持等问题。针对A公司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在COSO-ERM(2017)框架下,从组织构架的构建以及信息系统的应用,对A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方案在设计层面予以优化,优化后的方案包含三级子系统:一是风险管理信息技术应用子系统,二是风险管理人才建设子系统,三是风险管理企业文化子系统。为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本研究的最后部分从COSO-ERM(2017)框架下治理与文化,战略与目标,绩效、评估与修正,沟通、信息和报告等五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构建管理平台;加强风险识别和预警,完善风险应对和处置机制;设立绩效评价体系,加强绩效和重大变化的评估;引入外部风险监督,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信息系统,畅通信息沟通机制等对策路径。

李文慧[6](2021)在《YQ集团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逐渐白热化。企业间的竞争也不再单单是产品和服务质量等硬件因素的竞争,更多的趋向于人才、文化、管理模式等软件因素的竞争。当然集团企业也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做到基业长青百年老店,必须采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从国内的三鹿奶粉事件、巨人集团、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等,再到国外的雷曼兄弟破产、东芝巨亏、安然事件、世通事件等等,深入剖析其原因无一例外的与内部控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现有的人力资源的配备、资金的管控、机构设置等方面已不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起步相对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直到2008年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公布后,我国的内部控制管理才真正与国际接轨。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后,二者共同构建起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尤其是《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出台,较为系统全面的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依据和参照,对我国的企业风险防范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本文以YQ集团公司为例,以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作为理论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YQ集团公司内部控制问题,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这五个要素着手进行展开深入研究并剖析。试图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YQ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优化措施,推动YQ集团公司内控制度的完善和提升。本文在对YQ集团公司进行简述概况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结合相关调查数据,发现YQ集团公司目前在内部控制上缺少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具体而言,在内部环境方面,组织架构不合理,治理结构不科学,人力资源管理滞后等;在风险控制方面,风控体系不健全,员工风险意识不足,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等;在控制活动方面,内控制度缺乏可执行性,内部审批程序复杂,内控管理制度不够细化等等;信息与沟通方面,信息沟通渠道匮乏,信息共享不到位,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内部监督方面更是欠缺很多,审计监督不到位,缺乏内部控制评价机制等等。构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不科学,人力资源政策不完善;员工素质有待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内控人员素质不高,企业改制不彻底;内部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董事会作用未充分发挥等。本文就YQ集团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着力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优化信息与沟通机制、逐步加强内部审计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案。作为一名YQ集团公司老员工,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与解决方案,可以帮助YQ集团公司更加健康长久发展,对其他相关集团企业能够起到些许借鉴之处。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一套符合YQ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的优化措施,构建了一套符合YQ集团公司的内控体系。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内容上,通过对大量资料的阅读与整理,发现大多数的文献研究对象是针对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的研究,对民营集团公司的研究甚少,而本文则是通过对YQ集团公司这样一个民营集团企业个案来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为今后学者们对民营集团公司的研究提供少许借鉴。二是在研究方法上,首先运用问卷调查法,借助调查数据,更加真实的反应出YQ集团公司自身问题对内部控制问题所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剖析其原因之所在,便于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自身实力等措施的可操作性。

刘丹[7](2021)在《A外贸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人力成本日益上升,国际社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不确定性增加,全球贸易增长的动力减弱。近年来,由于内部控制薄弱而导致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案例屡出不穷。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会不可比避免地面临内外部的相关风险,在化解和规避经营风险中寻求生存之道和发展途径。而借助内部控制建设,不但可以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还能加强风险防范能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对于主营业务为进出口贸易的A外贸公司来说,研究内部控制的意义至关重大。本文一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技术路线和创新不足。第二部分,从COSO框架指出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回顾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阐述我国关于内部控制法规体系。第三部分分析A外贸公司的基本状况,并从内部控制关键的五要素这五个角度分别介绍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方面的现状。然后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调查果的分析发现A外贸公司员工对内控认知存在偏差、缺乏良好的人力资源内部环境和有效的激励制度、风险意识不强且缺乏风险评估体系、控制活动有漏洞、内部沟通质量不高、缺乏外部沟通问题以及监督实效不足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最后,联系A外贸公司实际,提出适合其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主要是:提高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和履职能力、构建长期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以党建文化引领企业发展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全面审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构建风险评估清单,加强企业风险评估构建风险评估及应对机制;结合风险评估从全方位业务流程细化制度和流程控制体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规范出口退税申报管理、加强客户信用管理来完善内部控制活动;从积极沟通,消除沟通障碍、重视信息与沟通信息化建设;重视纪检监察、及时纠正内部监督缺陷等对策和建议。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陈明杰[8](2021)在《CFO兼任不同高管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理层的主要职能是负责企业的日常运营,CFO则具体针对财务活动,董事会的主要职能是监督和审核经理层,董秘的主要职能是披露相关信息,监督董事、经理层的行为是否合规。经理层担任决策角色,董事、董秘担任监督角色,明确各职位的权限可以提高企业的内部治理水平,使经理层在有效的监督下进行精准决策,缓解代理问题。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CFO兼任董事、董秘及副总经理的比例缓慢上升,关于CFO兼任不同高管的观点并不一致。一方面,CFO兼任董事、董秘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缓解代理问题CFO兼任副总经理则降低了CEO对投资决策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CFO兼任董事、董秘减弱了内部监督力度,促使CFO在内部治理水平降低、地位提高时进行私利行为,加剧代理问题。本文从CFO主要负责的非效率投资进行研究,分别检验CFO兼任董事、董秘及副总经理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并将非效率投资划分为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进一步检验CFO兼任不同高管在不同的股权集中度和产权性质下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CFO兼任董事、董秘显着加剧了非效率投资,且主要作用于过度投资,这一结果支持CFO兼任董事、董秘降低了董事会和董秘的独立性,在监督机制存在缺陷时促使CFO进行非效率投资,过高的权力主要导致过度投资。而CFO兼任副总经理不影响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主要因为CFO兼任副总经理仅提高了在决策型高管中的权力,不改变内部监督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作用不显着。加入股权集中度和产权性质后发现,股权集中的企业有利于大股东发挥治理效应,国有企业具有严格的外部监管和宽松的内部监管,且CFO存在政治晋升追求,均有效抑制了CFO兼任董事、董秘引起的非效率投资和过度投资。现有文献研究CFO兼任时主要考虑兼任某一职位对非效率投资、创新水平、信息披露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从CFO兼任不同高管的角度出发,综合探究了CFO兼任董事、董秘及副总经理对非效率投资的作用,为完善CFO任职制度提供参考。此外,股权集中度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基础,所以还探究了股权集中度在CFO兼任不同高管与非效率投资关系中的作用,并根据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进一步考察了产权性质,探究CFO兼任不同高管对非效率投资的作用在国企和非国企中是否存在差异,对相关文献进行补充。

胡志敏[9](2020)在《S天然气销售公司内部控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良好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短期平衡和长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既不占用资源,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是企业管理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20世纪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内部控制进行理论和实践探讨,其中,美国COSO报告最具有代表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正在经历一次新的飞跃。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资源消费国和生产国,石油行业是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重要行业,石油企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垄断性企业,它的内部控制问题不容忽视。S天然气销售公司公司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在推动内控体系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内控体系,并且使这套体系真正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相结合,助力企业科学持续发展。作者首先对内部控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明确内部控制的内涵、对内部控制五要素框架进行说明,其次,通过对S天然气销售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现状梳理发现S天然气销售公司内部控制主要存在组织结构与岗位分工不合理、风险评估不科学、业务流程繁琐、执行力较低等问题,再次,针对目前S天然气销售公司内控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内部控制优化方案。最后,根据S天然气销售公司优化方案,提出有效的保障措施。

焦俊英[10](2020)在《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从国有经济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在资本市场上,员工持股计划从长达16年的暂停阶段进入重启阶段。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兼具“激励”与“治理”的双重效应,参与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内部员工也同时兼具“劳动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身份。持股员工成为公司股东,并长期持有公司股票,可以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监督,进而可以促进公司内部管理的完善,不断优化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在归纳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员工持股、内部监督有效性、产权性质、员工持股资金来源四个研究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机理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构建本文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发放并回收338份有效问卷,对正式问卷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利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两种方法实证检验员工持股、内部监督有效性、产权性质、员工持股资金来源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存在显着正向影响。(2)员工持有股权比例和员工持股人数比例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均存在显着正向影响。(3)产权性质在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的影响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且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影响更显着。(4)员工持股资金来源在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的影响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且与非自有资金相比,自有资金对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更显着。本文从员工持股的“治理效应”视角,探讨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关系,为调动持股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充分发挥持股员工监督管理层经营决策的有效作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内部监督有效性,最终为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

二、浅谈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概述
2 当前内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监督的自觉习惯意识不强
        2.1.1 对监督认识狭隘
        2.1.2 履行监督职责被动低效
        2.1.3 精细化监督习惯尚未入脑入心
        2.1.4 自我监督意愿不足
    2.2 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2.2.1 监督制度不完善
        2.2.2 内部协同监督低效
        2.2.3 监督效果不理想
        2.2.4 监督成果运用不充分
    2.3 监督人才队伍质量与实际需要不匹配
3 加强内部监督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3.1 建立内控质量共同体理念
        (1)匡正认识,营造重视内部监督的文化氛围。
        (2)内德外化,将监督责任写入岗位职责。
        (3)上行下效,管理者带头正确履行监督职责。
    3.2 完善内部监督的体制机制
        3.2.1 构建内部协同监督工作体系
        3.2.2 建立完善内部监督标准化流程机制
        3.2.3 建立学习型开放型监督工具箱工作机制
        3.2.4 建立责任追究与惩戒机制
        3.2.5 建立监督成果拓展运用保障机制
    3.3 加强内部监督队伍建设
        3.3.1 把好入口,扩大来源渠道优化人员结构
        3.3.2 多措并举,全方位提升专业监督能力
        3.3.3 加快改革,以考核激励倒逼监督管理强化
4 结语

(2)内部监督约束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研究 ——基于国企分类改革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内部监督约束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内部监督约束概念界定的相关研究
        2.1.2 内部监督约束模式的相关研究
        2.1.3 内部监督约束有效性的相关研究
    2.2 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界定的相关研究
        2.2.2 企业社会责任维度划分的相关研究
        2.2.3 企业社会责任衡量方法的相关研究
        2.2.4 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3 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动因的相关研究
        2.3.2 国有企业类型划分方法的相关研究
    2.4 研究述评
3 内部监督约束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影响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内涵要素的扎根分析
        3.1.1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内涵要素的研究设计
        3.1.2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内涵要素资料收集与整理
        3.1.3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内涵要素的三级编码过程
    3.2 内部监督约束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影响的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3.2.1 决策监督约束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3.2.2 执行监督约束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3.2.3 审计监督约束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3.3 国有企业类型调节作用的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3.4 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4 研究设计与预调查
    4.1 变量设计与测量
        4.1.1 内部监督约束的测量
        4.1.2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测量
        4.1.3 调节变量的测量
        4.1.4 控制变量的测量
    4.2 预试问卷设计与分析
        4.2.1 预试问卷设计
        4.2.2 预试问卷项目分析
        4.2.3 预试问卷信度分析
        4.2.4 预试问卷效度分析
    4.3 正式问卷
    4.4 本章小结
5 内部监督约束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数据收集及样本描述
    5.2 数据质量分析
        5.2.1 正态分布检验
        5.2.2 信度分析
        5.2.3 效度分析
        5.2.4 相关性分析
    5.3 差异性分析
        5.3.1 企业规模的差异性分析
        5.3.2 企业年限的差异性分析
        5.3.3 企业区域的差异性分析
    5.4 回归分析
        5.4.1 内部监督约束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假设检验
        5.4.2 国有企业类型调节作用的假设检验
    5.5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5.6 结果分析与讨论
        5.6.1 内部监督约束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检验结果讨论
        5.6.2 国有企业类型的调节作用检验结果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决策监督约束方面的对策建议
        6.2.2 执行监督约束方面的对策建议
        6.2.3 审计监督约束方面的对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内部监督约束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关系研究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非国有股东治理对竞争性国企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非国有股东治理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非国有股东治理的概念界定
        2.1.2 非国有股东治理的维度划分
        2.1.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效果
        2.1.4 非国有股东治理的影响因素
    2.2 内部监督有效性的相关研究
        2.2.1 内部监督有效性的概念界定
        2.2.2 内部监督有效性的维度划分
        2.2.3 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2.3 竞争性国企绩效的相关研究综述
        2.3.1 竞争性国企绩效的概念界定
        2.3.2 竞争性国企绩效的维度划分
    2.4 研究述评
3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非国有股东治理对竞争性国企绩效的影响分析
        3.1.1 股权治理对竞争性国企绩效的影响分析
        3.1.2 高层治理对竞争性绩效的影响分析
    3.2 内部监督有效性中介作用的影响分析
        3.2.1 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3.2.2 内部监督有效性对竞争性国企绩效的影响分析
    3.3 概念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设计与预调研
    4.1 变量测量
        4.1.1 非国有股东治理
        4.1.2 内部监督有效性
        4.1.3 竞争性国企绩效
        4.1.4 控制变量
    4.2 问卷设计与预问卷分析
        4.2.1 预试问卷设计
        4.2.2 预试问卷项目分析
        4.2.3 预试问卷效度分析
        4.2.4 预试问卷信度分析
    4.3 正式问卷
    4.4 本章小结
5 非国有股东治理对竞争性国企绩效的实证研究
    5.1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5.2 数据质量分析
        5.2.1 正态性检验
        5.2.2 相关性检验
        5.2.3 信度分析
        5.2.4 效度分析
    5.3 差异性分析
        5.3.1 企业所属区域上的差异性
        5.3.2 企业规模上的差异性
        5.3.3 企业董事会规模的差异性
        5.3.4 企业监事会规模的差异性
    5.4 回归分析
        5.4.1 非国有股东治理正向影响竞争性国企绩效的假设检验
        5.4.2 非国有股东治理正向影响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假设检验
        5.4.3 内部监督有效性正向影响竞争性国企绩效的假设检验
        5.4.4 内部监督有效性的中介效应假设检验
    5.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6 检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6.1 非国有股东治理与竞争性国企绩效检验结果讨论
        5.6.2 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内部监督有效性检验结果讨论
        5.6.3 内部监督有效性与竞争性国企绩效检验结果讨论
        5.6.4 内部监督有效性的中介作用检验结果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JF矿业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
        2.1.2 财务内部控制的原则
        2.1.3 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
        2.1.4 财务内部控制的方法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管理控制论
        2.2.3 系统理论
第三章 JF矿业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3.1 矿业行业概况
        3.1.1 行业简介
        3.1.2 行业特征
    3.2 JF矿业有限公司概况
        3.2.1 公司情况简介
        3.2.2 公司组织结构
        3.2.3 公司财务状况
    3.3 JF矿业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现状
        3.3.1 财务组织结构的控制现状
        3.3.2 预算管理的控制现状
        3.3.3 资金管理的控制现状
        3.3.4 信息与沟通控制现状
        3.3.5 内部监督的控制现状
    3.4 JF矿业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现状总体评价
        3.4.1 财务内部控制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3.4.2 财务内部控制评价模型指标选取
        3.4.3 AHP法确定财务内部控制指标权重
        3.4.4 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评价
第四章 JF矿业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4.1.1 决策权过于集中
        4.1.2 预算执行效果不理想
        4.1.3 资金管理水平较低
        4.1.4 企业财务信息化进程缓慢
        4.1.5 内部审计较为缺乏独立性
    4.2 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组织结构不完善
        4.2.2 全面预算体系不合理
        4.2.3 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4.2.4 信息化建设意识淡薄
        4.2.5 内部审计受公司发展制约
第五章 JF矿业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优化方案设计
    5.1 JF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目标及思路
        5.1.1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目标
        5.1.2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优化思路
    5.2 JF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优化方案设计
        5.2.1 优化组织结构
        5.2.2 完善全面预算管理
        5.2.3 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体系
        5.2.4 加快ERP项目建设
        5.2.5 强化对内部监督的要求
第六章 JF矿业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加强员工素质教育
        6.1.1 提高财务人员职业技能
        6.1.2 培养员工风险意识
    6.2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6.2.1 完善员工考评机制
        6.2.2 加快企业财务转型升级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基于COSO-ERM(2017)框架下A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文献综述评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路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风险的概念和分类
        二、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
        三、COSO-ERM(2017)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一、COSO风险管理理论及发展
        二、风险管理理论及发展
        三、内部控制理论及发展
第三章 COSO-ERM(2017)框架下A公司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第一节 A公司发展概述
    第二节 COSO-ERM(2017)框架下A公司风险管理现状
        一、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和治理层参与情况
        二、风险控制战略构建和业务风控措施
        三、质量管理控制和质量授权控制
        四、信息披露和沟通机制建设
    第三节 A公司风险管理问卷调查分析
        一、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二、问卷对象的确定
        三、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四、问卷回收结果统计分析
    第四节 A公司内部员工访谈分析
    第五节 A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且风控意识薄弱
        二、风险识别和预防缺乏明确的操作指引
        三、风险管理缺少风险评估体系且忽视绩效
        四、对风险管理的内部监督和修正有待加强
        五、信息、沟通与报告缺少信息技术支持
第四章 COSO-ERM(2017)框架下A公司风险管理方案优化设计
    第一节 A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方案改进的必要性
        一、国有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二、全面风险管理是增强A公司实力的战略需要
    第二节 A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方案的整体构架
        一、战略层面的构架
        二、子系统构架
    第三节 A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方案的子系统设计
        一、风险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二、风险管理人才的建设
        三、风险管理企业文化的构建
第五章 COSO-ERM(2017)框架下A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 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构建全面风险管理平台
        一、健全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构架
        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平台
    第二节 加强风险识别和预警,完善风险应对和处置机制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
        二、完善风险应对和处置机制
    第三节 设立绩效评价体系,加强绩效和重大变化的评估
        一、优化全面风险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二、加强风险绩效和重大变化的评估
    第四节 引入外部风险监督,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一、注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责建设
        二、引入外部监督,完善内部控制
    第五节 建立科学的信息系统,畅通信息沟通机制
        一、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二、畅通信息沟通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A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调查问卷
    附录二:A公司内部人员全面风险管理访谈提纲
    附录三:A公司内部人员全面风险管理访谈记录
致谢

(6)YQ集团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评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五)本文创新点
二、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一)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1.内部控制的定义
        2.内部控制的发展进程
        3.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4.内部控制的五原则
    (二)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1.牵制理论
        2.信息不对称理论
        3.委托代理理论
三、YQ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和问卷调查
    (一)YQ集团公司概况
        1.基本情况
        2.经营范围
        3.经济指标
    (二)YQ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1.内控环境现状
        2.风险评估现状
        3.控制活动现状
        4.信息与沟通现状
        5.内部监督现状
    (三)YQ集团公司内部控制问卷调查
        1.调查目的
        2.问卷设计
        3.问卷过程
        4.调查样本
        5.信度和效度检验
        6.调查结果
四、YQ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YQ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组织架构不合理,人力资源管理滞后
        2.风控体系不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
        3.内控制度缺乏可行性,管理滞后
        4.信息与沟通机制不健全
        5.审计监督不到位,缺乏评价机制和独立性
    (二)YQ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公司治理结构不科学,人力资源政策不完善
        2.风险防范意识淡薄,职业道德风险高发
        3.企业改制不彻底,缺少高水平内控管理人员
        4.信息不对称,内部沟通不完善
        5.内部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流于形式
五、YQ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一)着力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1.优化组织架构
        2.优化人资管理
    (二)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1.统筹风险防控
        2.增强风险意识
        3.健全防控机制
        4.注重后期跟踪
    (三)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流程
        1.规范制度制定流程
        2.优化内部管控程序
        3.完善内部控制措施
        4.改善母子公司管理控制模式
    (四)优化信息与沟通机制
        1.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2.打造信息系统平台
        3.强化信息防护体系
    (五)逐步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1.完善内部评价机制
        2.优化内部审计机制
        3.提升监督人员素质
六、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YQ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问卷调查
致谢

(7)A外贸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简要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目标
    1.4 技术路线、创新点和不足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内部控制的概念
        2.1.1 内部控制的特点
        2.1.2 内部控制的作用
    2.2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2.3 COSO内部控制框架
    2.4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2.4.1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沿革
        2.4.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
    2.5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2.5.1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2.5.2 风险管理理论
第3章 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
    3.1 A外贸公司概况
    3.2 调查问卷设计思路
    3.3 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3.3.1 控制环境现状
        3.3.2 风险评估现状
        3.3.3 控制活动现状
        3.3.4 信息与沟通现状
        3.3.5 监督现状
    3.4 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4.1 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存在偏差
        3.4.2 缺乏良好的人力资源内部环境和员工激励
        3.4.3 风险意识不强,缺乏风险评估体系
        3.4.4 控制活动有漏洞
        3.4.5 监督实效不足
        3.4.6 内部沟通质量不高,外部沟通不够
    3.5 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3.5.1 控制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
        3.5.2 风险评估存在问题的原因
        3.5.3 控制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
        3.5.4 信息与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
        3.5.5 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4章 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
    4.1 优化控制环境的措施
        4.1.1 提高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和履职能力
        4.1.2 构建长期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4.1.3 以党建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4.2 提升风险评估及应对的措施
        4.2.1 构建并及时更新风险清单
        4.2.2 构建风险评估及应对机制
    4.3 强化控制活动的措施
        4.3.1 细化主要流程控制体系
        4.3.2 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
        4.3.3 规范出口退税申报管理
        4.3.4 加强客户信用管理
    4.4 改进信息与沟通的措施
        4.4.1 积极沟通,消除沟通障碍
        4.4.2 重视信息与沟通信息化建设
    4.5 加强内部监督的措施
        4.5.1 重视纪检监察
        4.5.2 及时纠正内部监督缺陷
第5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启示与展望
        5.2.1 启示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外贸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8)CFO兼任不同高管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CFO兼任不同高管概述
        2.1.2 非效率投资概述
    2.2 文献综述
        2.2.1 CFO兼任不同高管
        2.2.2 非效率投资
        2.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分析
        3.1.1 委托代理理论
        3.1.2 高层梯队理论
        3.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 研究假设
        3.2.1 CFO兼任董事与非效率投资
        3.2.2 CFO兼任董秘与非效率投资
        3.2.3 CFO兼任副总经理与非效率投资
        3.2.4 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
        3.2.5 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 变量选取与定义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其他变量
    4.3 模型设计
第五章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回归分析
        5.3.1 CFO兼任董事与非效率投资
        5.3.2 CFO兼任董秘与非效率投资
        5.3.3 CFO兼任副总经理与非效率投资
        5.3.4 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
        5.3.5 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
    5.4 稳健性检验
        5.4.1 替换衡量方法
        5.4.2 控制CFO人物特征
        5.4.3 剔除CFO变更样本
        5.4.4 聚类稳健标准误调整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管理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S天然气销售公司内部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基础
    2.1 内部控制概念界定
        2.1.1 内部控制的定义
        2.1.2 内部控制方法
        2.1.3 内部控制主要风险点
    2.2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2.2.1 内部控制五要素理论
        2.2.2 内部控制主要作用
第三章 S天然气销售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S天然气销售公司概况
    3.2 S天然气销售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3.2.1 控制环境
        3.2.2 风险管理
        3.2.3 控制活动
        3.2.4 信息与沟通
        3.2.5 内部监督
    3.3 S天然气销售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3.1 控制环境较宽松
        3.3.2 风险管理不科学
        3.3.3 控制活动欠完善
        3.3.4 信息与沟通有漏洞
        3.3.5 内部监督有隐患
第四章 S天然气销售公司内部控制优化设计
    4.1 S天然气销售公司内部控制优化原则
    4.2 S天然气销售公司内部控制优化思路
    4.3 S天然气销售公司内部控制优化内容
        4.3.1 控制环境方面
        4.3.2 风险管理方面
        4.3.3 控制活动方面
        4.3.4 信息与沟通方面
        4.3.5 内部监督方面
第五章 S天然气销售公司内部控制优化实施保障措施
    5.1 强化科学管理意识
    5.2 建立体系评价机制
    5.3 落实闭环管理措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员工持股的研究综述
        2.1.1 员工持股的概念界定
        2.1.2 员工持股的影响因素
        2.1.3 员工持股的实施效果
        2.1.4 员工持股的构成维度
    2.2 内部监督有效性的研究综述
        2.2.1 内部监督有效性的概念界定
        2.2.2 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2.2.3 内部监督有效性的构成维度
    2.3 产权性质的研究综述
    2.4 员工持股资金来源的研究综述
    2.5 研究述评
3.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影响的机理分析与假设构建
    3.1 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3.1.1 员工持有股权比例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3.1.2 员工持股人数比例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3.2 产权性质和员工持股资金来源对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3.2.1 产权性质对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3.2.2 员工持股资金来源对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3.3 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4.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设计与预调研
    4.1 变量测度
        4.1.1 员工持股
        4.1.2 内部监督有效性
        4.1.3 调节变量
        4.1.4 控制变量
    4.2 问卷设计与预问卷分析
        4.2.1 预试问卷设计
        4.2.2 预试问卷的项目分析
        4.2.3 预试问卷的效度分析
        4.2.4 预试问卷的信度分析
    4.3 正式问卷
    4.4 本章小结
5 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影响的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数据收集及样本描述
    5.2 数据质量分析
        5.2.1 正态分布检验
        5.2.2 信度分析
        5.2.3 效度分析
        5.2.4 相关性分析
    5.3 差异性分析
        5.3.1 不同企业特征在主变量上的差异性
        5.3.2 不同人员特征在主变量上的差异性
    5.4 回归分析
        5.4.1 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假设检验
        5.4.2 产权性质和员工持股资金来源调节作用的假设检验
    5.5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5.6 结果分析与讨论
        5.6.1 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检验结果讨论
        5.6.2 产权性质和员工持股资金来源的调节作用检验结果讨论
    5.7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政府层面
        6.2.2 企业层面
        6.2.3 员工层面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浅谈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石细松. 中国金属通报, 2021(11)
  • [2]内部监督约束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研究 ——基于国企分类改革视角[D]. 董星敏.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非国有股东治理对竞争性国企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中介作用[D]. 马祥.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JF矿业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研究[D]. 辛昞汝.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5]基于COSO-ERM(2017)框架下A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 杜承达.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YQ集团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 李文慧.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7]A外贸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丹. 扬州大学, 2021(09)
  • [8]CFO兼任不同高管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D]. 陈明杰. 兰州大学, 2021(12)
  • [9]S天然气销售公司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 胡志敏.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4)
  • [10]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 焦俊英.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