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美学、文艺社会学到文艺美学——兼论其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影响

从哲学美学、文艺社会学到文艺美学——兼论其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影响

一、从哲学美学、文艺社会学到文艺美学──兼谈其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虎[1](2017)在《试谈“文艺美学”的生成逻辑与当代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文艺美学"作为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问学路径,在文学艺术研究领域有较为强劲的影响,在人文诸学科内有推动沟通、扩张想象之功。从一开始学界对"文艺美学"也有不少疑虑,而从事文艺美学研究的人也颇有阐释的焦虑。在笔者看来,有必要强调"文艺美学"作为中国建制的意义,理解其作为问学

万水[2](2016)在《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对学界"重返八十年代"研究的呼应,本文从活跃于1980年代并且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份文艺理论刊物——《当代文艺思潮》入手来考察1980年代我国文学观念的演变历程。这份刊物在当时影响巨大,它所刊发的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共224篇,被《新华文摘》转载共9篇。本文认为在中国大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联和作协是文学体制的执行性实体机构。《当代文艺思潮》作为甘肃省文联主办的刊物,其性质当属文学体制的一部分。本文将《当代文艺思潮》刊发的文章大致分为四个类别:理论文本、史论文本、评论文本与方法论文本。在理论文本方面,内容十分丰富。首先,关于左翼文学理论的讨论,通过开辟"马列文艺思想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纪念《讲话》发表四十五周年"等专栏,刊发了相当一部分对已有结论提出商榷和另辟蹊径的文章,这些文章给传统左翼文学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了一个多元共生局面的形成。其次,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用"启蒙人道主义"代替了"阶级论",迅速突破"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抑或"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窠臼,将人道主义认同为人类社会的普遍原则。以是否表现了完整的"人性"为标准来对当代文学进行重新审视。但是,《当代文艺思潮》所倡导的"人道主义"难以突破"启蒙人道主义"的局限。再次,关于文学"主体性"和"向内转"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文章体现了对创作主体和对象主体的双重尊重,体现了对文学独立性的强调以及对文学研究本体性的回归。又次,关于"实践美学"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文章体现了人学、人类学本体论研究思路和以审美活动为中心的研究思路。以上讨论构成了一个倡导"人的觉醒"的系列。今天来看,《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高扬人的价值的文章,无疑推动了文学观念的变革,使之朝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这些文章也几乎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二元对立思维的窠臼。最后,关于"现代主义"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开设"国外文艺思潮之窗"栏目以及刊发如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等文章推动了 "现代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在史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就当代文学问题答<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问》和《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回顾与展望——评论家笔谈、答问》以及围绕它们所组织的一系列文章参与了"进化论"和"断裂论"的文学史观在1980年代的形成与传播。在新时期文学应该承续五四文学还是"十七年"文学的问题上,《当代文艺思潮》刊发的文章各执一词,特别是主张回归五四文学传统的文章不可避免地跌入了"本质主义"和"整体主义"的陷阱。在评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表现出比同时期的同类刊物更加大胆的特点。但也留下了缺乏时间距离而产生的"沉淀"性不足的缺憾。但是,对以王蒙的作品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的肯定,对以刘索拉、徐星的作品为代表的"现代派"小说的深入分析,对作为一个整体的"寻根文学"的关注,对新锐批评家的重视,对青年批评家的提携,是应该充分肯定的,它们都体现了文学观念在1980年代中期发生的巨大变革。在方法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开设"文艺学与社会科学"、"美学与文艺学的现代化问题"、"文艺学、美学与其他科学"、"文艺学与现代科学"、"文艺新百科"等栏目刊发了一系列研究文章,给予庸俗社会学研究方法以沉重的打击,打破文学艺术研究方法单一的局面,唤醒了文艺研究的"方法论"意识。但也存在着生硬"横移"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过高估计方法的作用的弊端。通过对《当代文艺思潮》的研究,我们发现:1980年代的文学观念远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单质化、纯粹化。至少是左翼文学观念与"新启蒙"文学观念并存。"新启蒙"文学观念应该处于主潮的位置,它在1980年代的形成是"体制"内变革的结果。作为"新启蒙"文学观核心观点的文学的人学属性和文学的自律性,在1980年代中期得到了广泛认同,但却缺乏反思。传统左翼文学观并没有对"新启蒙"文学观形成打压之势,相反,持左翼文学观的人士在对待"新启蒙"文学观的时候,大多数是采取交流和探讨的态度,而且对"新启蒙"文学观的一些核心观点,他们也是接受的。

王雪[3](2014)在《阴阳五行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我国设计领域亦经历着一个多元化的时期。在这样的发展下,设计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登上舞台,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成为各个国家在设计领域中最热门的话题,这也成为当下展示设计师们最为关注的焦点。在当代设计领域中展示设计十分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与展示形式的艺术性,因为任何一次展示都是人类社会的一次文明成果的交流。特别是作为文化信息传播重要载体的博物馆展示设计,它更具有深层次的传统文化与艺术特色。因此分析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对于帮助我们探索新的独特的传统文化风格以及对未来展示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收集整理参考资料、实地考察及分析典型实例等研究方法,力图从传统文化哲学领域阴阳五行、传统艺术美学思想、视觉传播、色彩学、材料学、光环境等多领域分析为出发点对展示设计进行较为系统的剖析与论述。文章的开头部分纵观现代展示设计的现状和趋势,以提出问题的方式重新审视现代展示设计,主要介绍了现代展示设计对文化的诉求,以及针对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再认识。接着,文章以探求文化精髓,追溯展示内涵的方式,递进式进行梳理与分析,归纳展示设计与阴阳五行的相关理论。文章的研究重点集中于第三和第四章,其一,从探寻展示设计的内在要求、阴阳五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阴阳五行的美学思想与展示设计美学法则的碰撞,归结出展示设计与阴阳五行的耦合关系,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二,将阴阳五行在展示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细分,通过阴阳层面,剖析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灯光照明设计;从五行的角度出发将五行分为五色、五材,分别剖析在展示视觉色彩中的应用和展示设计材料中的应用。文中主要通过国际国内优秀案例进行应用性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阴阳五行与展示设计的契合是展示设计发展中传统文化内涵体现的一个借鉴与典范,是形成一种新的独特的传统文化风格的延续并对未来展示设计的发展有所启示。文章力求突破展示设计的形式主义围墙,积极思考展示设计的精神本质。通过视觉传播的角度论证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对展示空间、展示照明、展示色彩、展示材料的视觉感受、心理感受,并解读欣赏能力与设计者的创造能力。

李明儒[4](2014)在《《当代文艺思潮》期刊研究》文中指出《当代文艺思潮》是八十年代由甘肃省文联主办的一本专门性的文艺理论刊物,同时也是建国以来第一本对当代文艺思潮产生重要影响的文艺理论刊物。该刊物从1982年创刊到1987年终刊,虽然仅仅存在了短暂的六年时间,但它紧跟时代步伐,给新时期文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该刊物以“研究当代文艺思潮,追踪文艺发展趋势,开拓文艺研究领域,革新文艺研究方法”为宗旨,敢于创新,曾引起和参与了数次重大的文艺论争。它对“崛起的诗群”的大讨论,关于人道主义问题的论争,都对当时文艺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对西部文学的提倡与推广,使西部文学和西部文学评论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给大学生和爱好文艺批评的青年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为新时期的中国文艺理论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批评家;它积极倡导文艺研究的新方法,发表大量关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相关文章,开拓了文艺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对《当代文艺思潮》期刊从82年到87年所有文本进行整理,从期刊内容本身进行探讨与研究该刊物的重要意义,为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研究和期刊研究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李昱昕[5](2014)在《“重建文艺社会学”问题的多重透视 ——兼论新世纪文艺社会学的进展》文中提出文艺社会学是关于“文艺——社会”关系的研究,但由于我国二十世纪特殊的时代背景,文艺社会学的研究曾陷入庸俗社会学的影响,使得“文艺——社会”的关系陷入机械化、简单化的境地,为了纠正这种错误,有学者提出“重建文艺社会学”的口号。“重建”口号贯穿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整个的文艺社会学研究历程,通过对“重建”的分析,有助于对文艺社会学发展过程的理解,更有助于今后我国文艺社会学的发展。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重建文艺社会学”提出的背景及其造成的反响。文艺社会学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被当作一门“新知”传入我国,五十至七十年代对“庸俗”之风的泛滥与抵制,以及进入新时期后经过文艺政策的调整,文艺社会学得到恢复与发展,这些都是“重建”口号提出的大背景。“重建”提出后,得到一些学者的积极响应,并且取得了众多理论成果,但从整个文艺理论界来看响应的学者并不多,这一现象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第二部分,主要是廓清“重建”的概念,对“重建”的局限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继而探究“重建”的实质和核心。关于“重建”就是要对曾经错误的、旧有的“文艺——社会”关系进行重新的梳理,其实质和核心是在重新梳理的基础上建构符合当下时代环境和文学现实的现代形态的文艺社会学。第三部分,结合新世纪以来文艺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及其面临的问题,看“重建”到底进行的如何,取得了哪些成就,还有什么不足之处,以此探究文艺社会学未来发展的可能。

张逸[6](2014)在《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作为西方后现代社会的理论舶来品,它在中国的旅途并非一帆风顺,主要体现为两种境遇:一为支持,以陶东风教授为代表;一为反对,以鲁枢元、赵勇教授为代表。从宏观角度看,理论界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展开为三条线索:一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合法性,即这一西方后现代消费社会的产物在多大层面上可以说明中国的社会现实。二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利弊,中国理论界集中注意在理论背后消费文化的反作用,利弊权衡成为“日常生活审美”讨论另一向度。三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文学、文艺学的边界产生的影响,和前面两条线索相比,这个线索的讨论更多集中于学理脉络的内部。虽然中国是否已经进入消费社会是一个值得考证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社会已经有了消费社会的特征。审美是否逸出传统的文学艺术领域而照进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如果审美进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大众是否代表审美主体?在中国的语境下应该如何去看待审美泛化的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基于两个前提。第一,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下考虑“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问题,这些理论与中国具体的批评实践是否契合。第二审视日常生活审美化,需要警惕“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夸大,“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限度是保证其理论效用的必要前提。本文正是在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上述前提,深入讨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主体问题、审美问题以及它和文艺学学科身份的关系。

马治军[7](2012)在《道在途中—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生成》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全球化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作为“生态学人文转向”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批评在美英等西方国家和中国同时萌生并逐步向前推进。20余年来,中国生态批评在译介与研究西方生态批评理论、挖掘和阐释中国古代生态资源、进行生态文学评论实践、构建中国本土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等维度取得了较大进展,“边缘性的努力”已经显现出“思潮性的成果”;同时,中国生态批评不同维度上的理论演进又共同推动着本土理论形态的逐步生成,不同维度上的话语建构也共同构成了中国生态批评的话语体系。但是,中国生态批评的发展进程中也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亟需评析、厘清以期推动中国本土生态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基于此,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通过对中国生态批评20余年发展状况的观照,检视其成就与不足,分析其发展逻辑,评析回应其理论生成过程中的困惑和争议,从而为建构更为完善的中国生态批评话语体系做出理论努力。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主要内容为:绪论:辨析研究范畴,概述研究空间,阐释研究题旨,申明研究意义。作为生态时代的一种全球性文学理论反映,生态批评的内涵和外延已经超出了传统文艺学的界定,所谓生态批评不仅包括针对具体文本的生态批评实践,也包括运用生态学的理念、视角和方法对所有文学问题的探究,还应包括对于批评实践藉以开展的理论基础的重新审视。所谓“道在途中”,指的是中国生态批评虽然有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其理论和方法仍然处在未见终点的跋涉之途;“道在途中”是对中国生态批评“过去时”的判断、“现在时”的描述、“将来时”的预示。检视逝去的路途,是为了修正将要迈出的脚步,理论的完善永远存在于“理”的释义和“论”的争鸣之中,关于中国生态批评理论生成进程的研究也因此而具备了不容忽视的建设性意义。第一章:西方生态批评的中国之路。西方生态批评在思想基础、理论形态、实践路径等方面无疑可以成为构建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重要资源,并且已经有学术团队对此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但是,由于西方生态批评广阔的涵盖范围,中国的译介研究还不能对其概貌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要么一味认同、要么全面质疑的争论更多地是表露了自身的文化焦虑。面对共同的生态难题和不同的生态语境,中西方生态批评需要开启的是平等对话、交流融合、相互促进的理论进路。西方生态批评的中国之路作为百年来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的自然延伸,面对新的语境和问题,需要超越“中体西用”、“全盘西化”、“西体中用”等类似问题的纠缠,超越中西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坚持和彰显本土性,使全球视野和本土精神形成互相映衬的张力关系。第二章:中国古典生态理论资源的现代转换。中国古典哲学及古代文论中体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崇尚自然的审美态度、追求和谐的文化精神、倡导回归的超越意识为中国生态批评提供了阐释的巨大空间;但是,生态阐释的寻章摘句式倾向和解读方法的简单化,重在挖掘而忽视创新的阐释态度,限制了古代资源的现代转换。目前迫切的问题是需要我们扩大生态解读的文献对象,拓展生态阐释的理论视野,借鉴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成熟策略,加强生态阐释方法的研究,以真正彰显中国生态资源的东方特色。第三章:生态学视野下的文学批评实践。基于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的驱迫,面对逐渐繁盛的生态文学创作,作为生态文艺理论的实践形式,经过20余年的发展和积淀,中国生态文学评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作为生态批评最活跃的部分,中国生态文学评论还存在精神资源的庞杂和批评话语的空泛,哲学根基的薄弱和终极追问的乏力,批评方法的单调和切入路径的因袭等诸多问题。中国生态批评必须高扬“中国文化的生态情怀,中国诗学的生态倾向”,为构建本土生态批评理论提供实践支撑,为建设人类生态文明做出生态文学及其批评方面的贡献。第四章: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建构。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以及生态批评学各自有着不同的研究重心和学科范畴,但考察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其共同的目标。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已经获得了显着的成绩,但在理论基点的确认、批判指向的修正、实践空间的拓展等方面仍然存在有待完善的理论空间。站在生态时代的高度,作为思考主体的人类应当充分认识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所谓主体只能是相对的;作为生态观指导下的文学理论,生态批评应当是超越的,不应仅仅停留在反思批判工业化、城市化、科技理性、唯发展观、消费主义等的层面上;理论的生命力取决于其对于研究对象和内容的阐释力,生态批评理论作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文学理论观照,必须提升其对于促进生态文学繁荣和拯救现实生态危机的实践意义。结语: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路向。21世纪,生态无疑是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关键词,生态批评也必将成为文学批评再度辉煌的生长点。但是,因为生态危机的严峻性和生态运动的复杂性,生态批评的话语实践只能在倡导多元化的立场中维持其发展活力,只能通过对生态多样性的强调来防止绝对中心观念的复辟和新的话语霸权的形成;在后现代的视野中,生态批评的任何理论都可能是“暂时性的策略而非终极性的方案”,作为人文关怀、生命关怀、生态关怀和宇宙关怀的一种话语建构,生态批评之道将会伴随着人类生存的延伸、地球万物的存续不断完善,真正完美的生态之“道”只会永远行进“在途中”。

代云红[8](2010)在《中国文学人类学基本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文学人类学”分歧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和个人现象。我们在看待“文学人类学”概念、历史、理论、方法及价值观方面的分歧时,应首先考虑上述几方面的原因。文章遵循的思考路向是从现象梳理入手,辨析分歧,探寻原因,发现“同一性”,然后在理论阐释中提出文学人类学的理论整合及建构的问题。文章包括前言和结语,正文按照概念、历史、理论、方法、价值观的认知框架来分析文学人类学基本问题。第一章主要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文艺本体论语境中的“文学人类学”分歧,学科交叉中的“文学人类学”分歧和学科分类中的“文学人类学”分歧。文章指出,产生这些分歧的原因首先是80年代文艺本体论讨论中出现的分歧影响了对“文学人类学”的概念、内涵、学科归属的“定位”问题,同时也影响了“文学人类学”后来的发展路向。无论是文学与人类学结合部问题上的分歧,还是把“文学人类学”依附于文艺学、人类学、比较文学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都缺乏对“人类学”和“文学”两个熟知概念进行必要的批判性反思。文章在辨析各种分歧后指出,理解“文学人类学”的关键还在于确定“文学”与“人类学”结合部的问题。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四个基本问题:历史起点、历史分期、对1950-1970年代学术的评价、海峡两岸的“文学人类学”。文章指出,对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的重构包含着对“文学人类学”是什么的认识问题。当代文学人类学历史的探讨主要限于神话的视角以及神话仪式学派和原型批评理论,这造成了一定的偏狭性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1950-1970年代学术研究的评价。文章认为,应当把台湾(也包括港澳)地区的文学人类学研究纳入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中来考虑,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状态。另外,文章初步认为,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可分为五个阶段,它们揭示了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的思想语境: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第三章以辨析人类学意义和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人类学写作”分歧为前提,探讨文学人类学理论的整合与建构问题。文章指出两种意义上的“人类学写作”尽管存在学科原则上的分歧,但都关注人类“表述”问题的研究,而且认为,对人类“表述”问题的研究是探讨理论和发展理论的重要途径。中外学者对“人类学写作”的探讨沟通了人类学与诗论、以及一般文艺理论及美学的关系,为我们探讨“文学人类学”理论提供了启示性意义。各种理论尽管在目的、主张等方而存在分歧,但都受到“语言学转向”的影响,把人类“表述”问题作为关键性问题来探讨。各种理论都是研究人类“表述”的理论,而且这些理论本身也构成了一种“表述”系统。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文学人类学多重证据法的内涵、历史渊源、现代变革意义以及不足。文章指出,四重证据法与二、三重证据法最大的不同是:四重证据法是以口头文化为基本价值立场的,它虽然仍保持着二、三重证据法的“场域”结构形态,但各类型媒介的关系及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它的场域中心已由文字中心转向非文字中心。在“四重证据法”里蕴含着“文化寻根”与“文明反思”的批判性内涵,它表明“四重证据法”不再以补正史之缺为价值诉求,而是要揭示被文字所遮蔽或遗忘的“历史”。不过,文章也指出,“四重证据法”也存在夸大某一媒介作用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媒介霸权和符号暴力的问题。第五章主要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价值视野里分析了“文学治疗”的价值及意义,田野与文本、口头文化与书写文化中的价值偏颇问题。另外,文章分析了当代文学人类学研究“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策略及思路,以及由此提出重建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学观的意义。针对文学人类学在上述问题研究中的不足,文章认为将“文学治疗”研究与媒介环境学及环境文学批评加以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原始”倾向,同时也可以改变文学人类学在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薄弱的状况。总之,文章认为,在重建文学人类学价值观的意义上,把文学史、各种文学话语、文化文本当做环境话语或生态话语来阐释,会带来对文学的重新理解。分歧固然反映了对文学人类学认识的混乱,但同时也反映了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多元性及复杂性。文学人类学的价值目标是整合人类文学经验,本论文的基本主张是在“同一性”的地方发现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分歧、多样性及新颖性。文章认为,从重建文学人类学立场上的文学观角度来看,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文学人类学研究应当具有口头文化与书面文化反差性及其思想的和心理的表现特征的历史视野;二是文学人类学应当具有多族群交际视角、民俗学视角、审美批评视角、性别诗学视角、媒介环境学视角、环境伦理批评视角等。总之,文学人类学应当具有“统一性”的内涵,保持多样性的研究视角。

许玉庆[9](2009)在《远逝的村庄 ——新时期文学中的“村庄”意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村庄是诸多文学意象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自古至今,中国文学中出现过许多独具特色的村庄意象。文学村庄承载了不同时代作家对世界的独特体验,体现了他们文化建构与自我建构的美学理想。本文立足于新时期社会转型这一特定语境,试图对改革开放30年来文学中的村庄意象进行细致考察,以发掘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审美内涵,并反思现有村庄意象的局限性,从而为村庄书写拓展出一片新的天地。绪论该部分主要对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创新点、研究方法等问题展开论述。本文认为,村庄意象构成于乡土文学、都市文学和小城镇文学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意象理论来阐释文学村庄是一种尝试性研究。它既不同于传统乡土文学的题材研究,也不同于乡土叙事、“农民进城”等叙事学关注,而是在意象批评视域中形成的一类整体性探究。论者认为,新时期文学中的村庄意象体现了对传统村庄意象的传承与创新。该研究可以结合当下文学、文化研究中的相关成果,运用意象美学、叙事学、文化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等理论,对文学村庄的结构特性、文化特性、审美特性和象征意蕴做出深入解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都市、小镇等皆可使用的社区意象研究模式,以促进意象理论的当下转型。第一章意象与村庄界说本章主要对“意象”、“村庄”两个概念的内涵、历史沿革做出相应的界定,以确保论述中理论阐释的科学性。文中主要探讨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意象理论与当代文学批评意象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一个美学范畴,至今已拥有上千年的历史。自近代以来,文化转型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重大变革。传统意象批评面对当下文学现实显示出了极大“不适应”性,实现其现代转型实乃当代文学的迫切要务。此外,西方现代意象研究也给我们以启发,例如康德、韦勒克、庞德等美学家、作家在意象研究方面的创见,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中有关“破碎的意象堆积”、“幻象”的论述,对于打通中西意象批评领域研究不可或缺。文中对中国文化与意象、文化转型与意象、当代批评与意象等问题做了认真梳理和建构性尝试。(二)村庄与村庄意象史该问题是进行村庄意象研究的又一前提和基础。只有对村庄概念做出全面、清晰的界定,才能确保研究的科学性与文学性,因为社会学与文学中的“村庄”内涵存在着一些显着差异;对村庄意象发展史进行梳理,是为了寻求古典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之间村庄发生学的不同,因为只有将新时期文学中的村庄放在整个文学意象史中考察,才能对其创作特征、成就与局限做出科学的判断,进而发现全球化时代村庄意象的创作趋向。所谓“远逝的村庄”,是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对传统村庄没落的一种形象化表述。第二章作家与村庄意象本章主要运用传记学、心理学、“外部研究”等理论来分析作家与村庄书写的关系。根据新时期文学村庄书写的现状,本文主要在两个方面做出深入的探究。(一)作家与村庄情结这是新时期文学村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新时期文学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家出身于农民,或者有过一段村庄生活的经历,与村庄的特殊情感导致了他们笔下的村庄各具情态、内涵独特。童年记忆、成年后的情感皈依影响着作家村庄理念的形成和变革。(二)作家与村庄想象在新时期文学中,村庄意象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变革历程。这主要是受时代语境和作家文学观的影响所致,作家从对启蒙立场、“写真实”等文学观念的反思出发,思考村庄转型中的困境,挖掘村庄历史文化内涵,致力于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从而在村庄意象的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第三章村庄意象的构成本章主要借鉴文艺社会学、民俗学、乡村调查等方面的理论,分析村庄意象的结构特性(或者也可称作村庄意象系统,因为村庄是由一系列意象构成的有机体,包括房屋、树木、民俗等多重意象类型)。依据村庄社区构成特性,本章拟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物态意象这是村庄世界的“显在”形态。具体而言,文学村庄一般由自然意象、建筑意象、动物意象、粮食意象、农具意象等物态意象构成。它们是村庄世界的物质呈现,蕴含着作家丰富、独特的美学思考。(二)精神意象它是村庄世界的“隐性”构成。特别是民俗文化意象,隐藏着民族文化的特性和发展轨迹。本章主要对宗教礼仪习俗、岁时人生民俗、游戏歌谣民俗等意象进行探讨。它们是村人生产、生活的精神领地,是地域文化、村庄个性的集中体现,对村庄人物性格、行为方式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三)人物意象独特人物的塑造是村庄书写的核心部分。本章依据转型期村庄社会的特性,将村庄人物分为外来者、变革者、权力者、老者等类型。青年变革者也就是传统村庄社会的叛逆者,他们承载着转型期村庄变革的特殊使命,演绎着一场场韵味独特的命运悲喜剧,成为新时期文学中最具特色的人物意象;村庄权力者在新时期村庄中是一个极为复杂存在,他们身上既承袭了传统宗法文化的衣钵,又有的着现代村庄文化建构者的种种作为;外来者是村庄异质文化的播火者,身处村庄转型期的他们常有着悲剧性的人生遭际;老者是村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维护者,在新时代来临之际,他们大多依然固守在传统文化的大门内拒绝接纳现代文化的曙光,但也有一些村庄智者已经向现代社会迈出了他们坚定的步伐。第四章村庄意象的特性本章主要借鉴文化地理学、乡村社会学、叙事学等理论探索新时期文学中村庄意象的文化特性和审美特性。这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几代文学工作者为之倾心的课题,也是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与美学创新的难点所在。(一)文化特性它具体体现为村庄文化的闭塞性、泥土性和地域性等三个方面,并决定着村庄意象的其它属性。首先,传统村庄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社区形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村庄文化逐渐形成了固步自封、拒斥新异的特性。村庄文化的闭塞性新时期文学中有着独特的体现,是当下村庄文化转型中的一个难题。其次,泥土性是村庄文化的根本属性。村庄社会的衣、食、住、行、伦理、道德等领域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第三,地域性是村庄在自然地理、民情风俗方面体现出来的特性。高原、平原、雪山、荒漠等地域中的村庄存在着显着差异,这些不同赋予了文学强大的生命力和个性精神。此外,本文还涉及了当下村庄文化的碎片化特性。(二)审美特性文学村庄的建构创造出了一些独特的叙事范式,如“走进”、“走出”叙事、意象叙事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用吉登斯的观点看,现代性社会是与传统社会断裂的。这一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冲突促成了新时期文学“城乡冲突”叙事的极大繁荣,“走进”、“走出”模式在现代文学基础上有了较大突破;村庄书写在美学上的另一重要突破是意象叙事结构的繁荣,它的出现既是传统意象美学影响的结果,也与当下日益“符号化”、“破碎化”的文化语境催生有着内在关联。这是一种散点式的“空间叙事结构”,也是社区文学独有的一种叙事结构,是新时期文学村庄书写对叙事美学做出的独创性贡献。第五章村庄的象征意蕴象征性是中国意象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本章以象征意蕴作为村庄研究的视角,对新时期文学中村庄的美学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究,认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家”的隐喻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村庄就是“家”,是日常生活中的“家”,也是精神世界的“家”。在童年记忆中,村庄常常带有梦幻般的诗意色彩;在成人世界中,村庄往往是人们心灵的寄居地。在早期的诸种文学形态中,村庄的“家园”意蕴就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文学母题。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来临,作为精神家园栖息地的村庄意象越来越受到中外文学关注。本文主要从童年记忆、“家”的追忆和精神家园三个角度展开论述。(二)民族的象征身处社会转型中的作家表现出对民族国家命运的极大关注,因此,村庄在新时期文学中常常被赋予了民族国家的象征意蕴,美国学者安德森的有关民族“想象的共同体”的理论和詹明信有关“第三世界民族国家的寓言”论述揭示了村庄书写中的这一特性。因为村庄承载着传统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反思民族国家问题上有着其它社区意象所不具备的优势。(三)历史的寓言依据詹明信的理论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性,村庄历史其实就是民族历史的缩影。新时期文学中“村庄史”写作是对处于转型期民族历史的寓言式解读,我们从中既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百年沧桑史,又能窥探到民族文化变迁的种种奥秘。结语村庄,一个没有终结的美学命题新时期文学30年间,村庄意象的塑造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在哲理性探索、艺术形式建构和话语创新等方面依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村庄意象原创性的匮乏。依照现有文学村庄的创作实绩看,“乡土文学终结”、“村庄终结”等论断的提出为时尚早,实际上是对西方“终结论”的移植。无论是对中国文学来讲还是从文学本质角度着眼,作为一个社区意象,村庄书写应该始终与人类自身的认知程度保持同步,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

王元兵[10](2009)在《近30年“文艺美学”研究》文中认为“文艺美学”是近30年来颇具争议的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范畴。从1980年胡经之先生提出建立文艺美学以来,许多学者都在为文艺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努力。经过近30年的研究,文艺美学已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但是,它能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还有质疑之声。在近30年中,文艺美学一直被其定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主要问题所纠缠,与文艺学、美学的研究界线也相当模糊。因此,文艺美学的学科合理性一直遭到人们的质疑,而“文艺美学”这一术语也常被学者模糊地使用。在这种状况下,本文试图依据不同的学术观点来理清30年文艺美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对此进行回顾与反思。全文主要分三章和结语。第一章概述了文艺美学的产生及其发展现状。文艺美学的产生有其时代原因和内在学理原因。在建国后的一段特定时期内,文艺一度成为政治的奴婢和附庸,失去了自身的学术独立性。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思想解放潮流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让文艺研究逐步回归到审美之维,从而催生了文艺美学的诞生。文艺研究“由内向外”的自律性是文艺美学产生的内在原因。另外,还通过对30年来文艺美学的研究论文和着作以及现实际遇的分析阐述了文艺美学的发展现状。第二章对文艺美学概念、对象、方法的论争进行了分析。文艺美学的概念一直存在争论,在1980年至1999年之间学界对文艺美学概念的观点主要依附于其它学科,处于“寄居”的地位。进入新世纪这种研究倾向发生了转变,主流观点认为文艺美学可以独立于其它学科而存在。在文艺美学研究的对象论争部分,主要通过几种典型的意见和英语翻译中的论争来阐释其研究对象的问题。目前,其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艺术与艺术活动的审美特征和独特的审美规律。此外文艺美学的英语翻译也存在争论,从它的翻译也可以看出研究对象的理解差异。在文艺美学方法的论争上,主要通过学者对方法的论争来展现,分析发现主要以吸收融合各门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形成一个综合的方法体系为主。第三章阐释了学科归属的纠葛与研究的得失。学科归属的纠葛主要是它与文艺学、美学问的学科归属问题。本文主要从理论话语和现实研究两个层面对此进行了论述。文艺美学30来的研究,其所得在于摒弃了文艺理论认识论和美学的思辨模式,从对美的本质的形而上探讨转向了对具体的文学艺术研究,强调从非意识形态角度来研究文艺作品,促进我国文艺研究的发展。而其所失,却在于文艺美学的研究偏离了它的理论初衷,模糊了与文艺学、美学的研究边界,研究泛化的现象严重。另外,在强调从审美的角度来研究文艺的同时也在着意忽略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本文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出结语,认为文艺美学不但离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尚远,还出现了“悬空”的现象,有待对它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二、从哲学美学、文艺社会学到文艺美学──兼谈其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哲学美学、文艺社会学到文艺美学──兼谈其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试谈“文艺美学”的生成逻辑与当代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路与建制:“文艺美学”的时代意义
二、美学路径的痼疾与内部调适
三、品格与追求:以王国维“古雅”说为典范

(2)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体制内的革新者——《当代文艺思潮》概况
    第一节 《当代文艺思潮》发生场域
    第二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来龙去脉与编者、作者群体
    第三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风雨人生"
    第四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编刊思路与栏目设置
第二章 左翼文学理论探讨——《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一)
    第一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马列文论研究的趋势
    第二节 反映论文学观与典型理论的作用和时代命运
第三章 人的觉醒——《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二)
    第一节 人道主义讨论
    第二节 "主体性"与"向内转"
    第三节 实践美学与凡俗的文学观
第四章 现代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的命运——《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三)
    第一节 中国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知识谱系
    第二节 《当代文艺思潮》中的现代主义主题
第五章 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的革新——《当代文艺思潮》之方法论文本研究
    第一节 1982-1984:"方法论热"的预热
    第二节 1985-1987:"方法论热"的升温及其余绪
第六章 断裂进化与继承传统——《当代文艺思潮》之史论文本研究
    第一节 "进化论"与"断裂论"的文学史观
    第二节 左翼传统与五四传统
第七章 作家、作品、批评家评论——《当代文艺思潮》之评论文本研究
    第一节 作家、作品评论
    第二节 对评论家的评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当代文艺思潮》总目录(1982-1987,共三十三期)
附录二:《当代文艺思潮》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转载文章一览表
后记

(3)阴阳五行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际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5 文献综述
第二章 重新审视现代展示设计
    2.1 现代展示设计现状分析
        2.1.1 展示设计文化内涵的传播
    2.2 针对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再认识
        2.2.1 理解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观念
        2.2.2 目前国内传统文化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应用情况
    2.3 小结
第三章 阴阳五行与展示设计相关理论
    3.1 展示设计的相关理论
        3.1.1 展示设计概念
        3.1.2 展示设计基本内容
    3.2 阴阳五行相关理论
        3.2.1 阴阳
        3.2.2 五行
    3.3 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思想
        3.3.1 阴阳对立之“和”
        3.3.2 五行生克之“和”
第四章 阴阳五行与展示设计的耦合
    4.1 传统文化是现代展示设计的内在要求
    4.2 阴阳五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4.3 阴阳五行的美学思想与展示设计美学法则的碰撞
    4.4 阴阳五行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第五章 阴阳五行在展示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5.1 阴阳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
        5.1.1 展示空间的“虚实”原则应用
    5.2 阴阳在展示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5.2.1 阴阳在展示照明中的物质功能
        5.2.2 阴阳在展示照明中的精神功能
    5.3 五行在展示设计视觉色彩中的应用
        5.3.1 政治等级象征手法
        5.3.2 案例分析
        5.3.3 宗教哲学象征手法
        5.3.4 案例分析
        5.3.5 民俗文化象征手法
        5.3.6 案例分析
    5.4 五行在展示设计材料中的应用
        5.4.1 材料的性格
        5.4.2 五材的性格在展示设计材料选配中的应用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图清单
表清单

(4)《当代文艺思潮》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时代思潮的前沿:《当代文艺思潮》的创刊与时代语境
    (一) 争鸣与探索的时代语境
        1. 八十年代中国的时代背景
        2. 新时期多元化的文化发展特征
        3. 《当代文艺思潮》期刊的创刊语境
    (二) 《当代文艺思潮》的创刊与运作
        1. 《当代文艺思潮》期刊的基本情况
        2. 《当代文艺思潮》栏目的设立
二、 思想的交锋:《当代文艺思潮》的几次论争
    (一) 历史的延续:关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论争
        1. 关于现实主义思潮论争
        2. 关于现代主义思潮
        3. 关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论争
    (二) “崛起的诗群”卷起的风波
        1. 关于“朦胧诗”的论争
        2. 关于《崛起的诗群》的论争
        3. 《崛起的诗群》卷起的风波
    (三) 关于人性、人道主义思潮
        1. 人性、人道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及其情况
        2. 《当代文艺思潮》中关于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
        3. 关于高尔泰的人道主义
    (四) 从“女性作家”到“女性文学”
        1. 关于“女性文学”概况
        2. 《当代文艺思潮》中关于“女性文学”的讨论
        3. 《当代文艺思潮》中关于“女性主义文学”的讨论
三、 在创新的原野上:文艺思想的百花园
    (一) 新理论、新方法的理论批评新潮
        1. 新理论、新方法的理论批评新潮的概况
        2. 《当代文艺思潮》与“新理论”、“新方法”
        3. 《当代文艺思潮》与“三论”
    (二) 当代文学思潮与流派的百花竞秀
        1. 《当代文艺思潮》与“寻根文学”
        2. 《当代文艺思潮》与“文艺思潮”、“文学流派”
    (三) 关于各种人物形象的评论
        1. 关于改革者形象
        2. 关于“新反面人物”的论争
        3. 关于青年形象
    (四) 文学批评——文学整体的有机部分
        1. 《当代文艺思潮》与文学批评
        2. 关于文学批评的批评
四、 在西部的土壤上:西部文艺的成长
    (一) “西部文学”和“西部文学评论”
        1. 西部文学的概况
        2. 《当代文艺思潮》与西部文学评论
        3. 关于“西部文艺”的论争
    (二) 西部评论家的聚集与壮大
        1. 《当代文艺思潮》产生的评论家
        2. 西部评论家——周政保
    (三) 昌耀:西部诗歌的明星
        1. 昌耀简介
        2. 《当代文艺思潮》与昌耀
五、 关于《当代文艺思潮》终刊的思考
    (一) 风云突变:《当代文艺思潮》的终刊
        1. 《当代文艺思潮》的终刊
        2. 永恒的话题:关于文学与政治
    (二) 《当代文艺思潮》的贡献及其意义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当代文艺思潮》期刊目录(1982——1987)
攻读学位期刊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重建文艺社会学”问题的多重透视 ——兼论新世纪文艺社会学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艺社会学:“重建”何以提上日程
    第一节 “重建文艺社会学”提出的背景
        一 曾经活跃的“新知”引入
        二 “庸俗”之风的泛滥与抵制
        三 开放引领下的恢复与发展
    第二节 “重建文艺社会学”的提出与响应
第二章 重建:概念的廓清与实质的追问
    第一节 关于“重建”的解读
        一 “重建”的内涵
        二 “重建”的局限性与合理性
    第二节 “重建”的实质与核心
第三章 现代文艺社会学:与“重建”相关联的建构
    第一节 新世纪的理论贡献
        一 文艺社会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二 文艺社会学的应用研究
        三 外来“资源”的引进
    第二节 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歧
        二 文化研究的冲击
        三 消费主义时代下大众传播对文艺社会学的影响
        四 现代社会心理的影响
    第三节 “重建”推动下的建构
        一 “重建”作为持久的进程
        二 建构可能实现的目标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6)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日常生活审美化”:谱系与论争
第一章 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诸种态度
    第一节 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肯定态度
    第二节 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否定态度
    第三节 对日常生活的中立态度
第二章 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第一节 赵勇vs陶东风:谁是“日常生活审美化”主体
    第二节 新文化媒介人的中产阶级文化趣味
    第三节 大众阶层vs权力新贵的相互转换
第三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审美性问题
    第一节 鲁枢元vs陶东风、王德胜:“新美学原则”之争
    第二节 消费文化的审美性
第四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文艺学的学科身份
    第一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带来的学科边界泛化的危机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文艺学学科的自足性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道在途中—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西方生态批评的中国之路
    第一节 西方生态批评资源的译介与研究
    第二节 西方生态批评的理论价值
    第三节 西方文论东方化历史与生态批评的中国之路
第二章 中国古典生态理论资源的现代转换
    第一节 中国古典生态理论资源的挖掘与阐释
    第二节 中国古典生态理论资源的核心意义与现代价值
    第三节 中国古典生态理论资源现代转换的问题与策略
第三章 生态学视野下的文学批评实践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学批评溯源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学批评的本源性文献评估
    第三节 中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偏误与修正
第四章 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建构
    第一节 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建构进程
    第二节 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潜源剖析
    第三节 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发展空间
结语 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路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8)中国文学人类学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论文的研究原则及思路
    二、论文的结构安排及分析要点
第一章 文学人类学的内涵与边界
    第一节 "文学人类学"的歧义
        一、文艺本体论讨论中的"人类学转向"
        二、文艺本体论讨论中的"文学人类学"分歧
        三、文艺本体论语境中的神话-原型批评
    第二节 "文学"与"人类学"的结合
        一、本体论中的"文学"与"人类学"结合
        二、学科交叉中的"文学"与"人类学"结合
        三、跨学科多元互动中的“文学人类学”
    第三节 学科分类中的"文学人类学"
        一、"文学人类学"与"文艺学"
        二、"文学人类学"与"人类学"
        三、"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
    小结:还没有结尾的“结尾”
第二章 文学人类学历史的分与合
    第一节 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历史起点
        一、文学人类学历史的分歧
        二、文学人类学历史起点中的理论问题
    第二节 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历史分期
        一、百年文学人类学历史分期的论述
        二、新时期文学人类学历史分期的论述
        三、文学人类学历史中的认识问题
    第三节 海峡两岸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共性与异相
        一、大陆与台湾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共性
        二、大陆与台湾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异相
第三章 文学人类学理论与写作
    第一节 中国语境中的"人类学写作"
        一、人类学意义上的"人类学写作"
        二、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人类学写作"
        三、"人类学写作"的理论探讨
    第二节 西方语境中的"人类学写作"
        一、西方语境中的"人类学写作"
        二、人类"表述"问题与"人类学写作"
        三、"语言学转向"与"人类学写作"
    第三节 人类"表述"问题与文学人类学理论
        一、文艺学视野中的文学人类学理论
        二、弗莱理论与口头诗学理论的关联性
        三、民族志批评与文学人类学批评的互补性
第四章 文学人类学的证据与方法
    第一节 文学人类学证据法的提出与内涵
        一、文学人类学多重证据法的提出
        二、文学人类学多重证据法的内涵
    第二节 "多重证据法"的历史渊源与现代变革
        一、"多重证据法"的历史渊源
        二、"多重证据法"的现代变革
    第三节 "多重证据法"的意义与不足
        一、符号学、证据法学视域中"多重证据法"的意义
        二、媒介学视域中"多重证据法"的不足
第五章 文学人类学的功能与价值观
    第一节 文学的心理治疗与生态伦理功能研究
        一、当代"文学治疗"研究的基本状况及价值指向
        二、文学治疗原理的阐释
        三、文学治疗的生态伦理及文学人类学意义
    第二节 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文化之争
        一、田野与文本之争
        二、口语文化与书写文化之争
        三、文学人类学视野中的"多民族文学史观"
    第三节 重建文学人类学的价值观
        一、重建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学观
        二、重建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审美价值观
        三、重建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环境伦理价值观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远逝的村庄 ——新时期文学中的“村庄”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章 意象与村庄意象的界说
    第一节 意象与当代文学批评
    第二节 村庄与村庄意象史
第二章 作家与村庄意象
    第一节 村庄情结与作家
    第二节 作家与村庄想象
第三章 村庄意象的构成
    第一节 物态意象
    第二节 精神意象
    第三节 人物意象
第四章 村庄意象的特性
    第一节 村庄的文化特性
    第二节 村庄的审美特性
第五章 村庄的象征意蕴
    第一节 “家”的隐喻
    第二节 民族的象征
    第三节 历史的寓言
结语:村庄,一个没有终结的美学命题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0)近30年“文艺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艺美学的产生及其发展现状
    第一节 文艺美学的产生
        一、时代原因
        二、学理原因
    第二节 文艺美学的发展现状
        一、论着的量与质
        二、现实际遇
第二章 文艺美学概念、对象、方法的论争
    第一节 文艺美学概念的论争
        一、“寄居”型
        二、独立型
        三、其它
    第二节 文艺美学研究对象的论争
        一、几种典型的意见
        二、英语翻译的论争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论争
第三章 文艺美学学科归属的纠葛与研究的得与失
    第一节 学科归属的纠葛
        一、理论话语中的纠葛
        二、现实研究中的纠葛
    第二节 研究的得与失
        一、研究的得
        二、研究的失
结语 文艺美学的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近30年文艺美学的着作
附录二 近30年文艺美学的论文
附录三 2008年文艺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
后记

四、从哲学美学、文艺社会学到文艺美学──兼谈其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谈“文艺美学”的生成逻辑与当代问题[J]. 陈雪虎. 文艺争鸣, 2017(01)
  • [2]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D]. 万水.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3]阴阳五行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王雪.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4]《当代文艺思潮》期刊研究[D]. 李明儒. 新疆大学, 2014(04)
  • [5]“重建文艺社会学”问题的多重透视 ——兼论新世纪文艺社会学的进展[D]. 李昱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6]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研究[D]. 张逸.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4)
  • [7]道在途中—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生成[D]. 马治军. 苏州大学, 2012(09)
  • [8]中国文学人类学基本问题研究[D]. 代云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9]远逝的村庄 ——新时期文学中的“村庄”意象研究[D]. 许玉庆.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 [10]近30年“文艺美学”研究[D]. 王元兵. 西南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从哲学美学、文艺社会学到文艺美学——兼论其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