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成为加快城市发展的引领者

广东,成为加快城市发展的引领者

一、广东,要做加快城市开发领头羊(论文文献综述)

汪琬琦[1](2020)在《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作家以绝对的人数优势和庞大的创作数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真正的创作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困境。但目前学界对地方作家的研究并不充分,从研究对象上看,对知名作家个案的研究多,对地方作家群体的研究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单一的地方作家作品研究多,地方作家的特征和困境研究少。即便是研究了地方作家存在的问题,也是描述现象多,揭示实质少。为此,笔者深入中部城市临淮,通过个案研究、实地研究、文本研究三种研究方法,筛选并建立了9个作家个案,从文学生态环境、文学生产链条、作家生存状态三个维度对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进行描述分析。最后发现,临淮作协的许多功能濒临瘫痪,本该扶持作家发展的作协体制却成了临淮作家结构性压力的来源,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扩大经费来源、细化会员管理、开放资源系统、强化服务职能四个建议。

余欣[2](2020)在《“营改增”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影响 ——以保利地产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由于增值税链条的断裂,营业税重复征税的问题给企业发展造成了沉重的税务负担,为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的健康发展,2012年我国开始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制改革试点。为全面打通增值税链条、促进税收改革,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在全产业实行“营改增”,将房地产业也纳入了增值税的征收范围,自此营业税被废止。然而在税改初期,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税负不降反升、财务绩效下降。再加上“房住不炒”的宏观政策也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方向,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营改增”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影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保利地产作为上市央企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营业务,是本文的重点案例研究对象。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营改增”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影响,具体包括企业税负、财务绩效、经营管理三大方面的变化;接着引入保利地产案例,结合其2014年到2018年的财务数据和经营情况的变化,验证上述财务影响;其中,在对保利地产“营改增”前后的财务绩效进行分析时,本文从杜邦分析体系出发,详细分析了税改前后其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变化及原因。在分析营运能力时,本文考虑到2017年一二线城市实施“房住不炒”“五限”“因城施策”等宏观政策,而三四线城市始终保持“去库存”的房地产政策,因此在研究“营改增”对保利地产营运能力的影响时,以其宏观经济环境没有太大变化的三四线城市的财务数据计算其总资产周转率,抛除了没有考虑到宏观因素变化造成的计算结果不纯粹性。最后,文章根据前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为保利地产及与其性质相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更好的应对“营改增”挑战提出了适用性、全局性的建议和对策,让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享受税改红利的同时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俞汤颖[3](2020)在《T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其中提到的不平衡、不充分,恰恰证明了在发展中,需要不断的调整平衡、填补空白、延伸服务、寻求和谐。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物业管理行业逐渐被人们熟知,并称为与房地产一同发展的重要领域。在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对物业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对物业公司服务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服务质量的改进与提升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T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例,对其服务质量提升策略进行研究:其一,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对相关研究理论进行阐述,基于对客户满意度理论和客户感知服务质量模型,从服务团队、服务内容和近五年的服务评价等方面的分析,对T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物业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其二,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设计T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客户服务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并通过组织发放与回收,经过统计、分析与总结,掌推了T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客户对当前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的一手资料。其三、通过公司现场调研,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找出T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物业服务存在的问题,为研究T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如何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能力,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供有益借鉴。其四,本文提出T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服务质量的改进策略;建立服务创新评价体系、提升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加大信息化投入与建设、建立服务质量沟通反馈平台、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等,以进一步提升T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度。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大中型综合型物业公司服务质量的改进与服务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程小于[4](2020)在《城镇开发边界视角下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研究 ——重庆市江津区实证》文中指出城镇建设用地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城镇建设用地飞跃式扩张占据大量农用地、生态用地,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同时造成粗放式发展和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对城镇建设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有序的管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经过国内外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城镇开发边界被认为是城市增长管理的有效政策工具,同时是落实我国加快实现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升空间治理能力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是历次规划编制的头等大事,对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也不例外,准确预测用地规模是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的前提,决定了开发边界的最终管控效果。本文以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城市发展阶段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作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模型,通过预测城镇化发展极限水平下用地规模预测模型的解释变量值,确定城镇开发边界视角下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最终提出用地扩张的管控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城镇开发边界视角下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是城镇发展的极限用地规模,具有“反向约束”与“正向增长”两种预测思路。“反向约束”思路通过确定不可逾越的生态底线反推可开发建设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适用于人口增长过快、生态压力较大的特大城市,或辖区面积较小、生态限制较多的城市;“正向增长”思路根据城镇自身发展需求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适用于生态保护面积占比较小,人口保持正常增速的一般城市。(2)江津区将在2045年左右达到城镇化发展极限水平。根据江津区发展定位,江津区与重庆都市核心区融合发展成为必然,其城镇化发展极限水平可参照重庆市主城区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判断。根据主城区城镇化发展历程和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情况分析得知,当城镇化率为92.5%时,城镇建设用地基本不再增长。结合Logistic模型预测结果得知,江津区将在2045年左右到达城镇化发展极限水平。(3)城镇开发边界视角下江津区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187.88km2。江津区将在2045年左右达到城镇化发展极限水平,相应年份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模型解释变量值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为1432.5亿元,二三产业产值约为1460.5亿元,城镇人口数量约为212.6万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值约为2337.3万元/hm2,结合回归模型计算结果得知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187.88km2。

徐浩[5](2019)在《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尤为世人所瞩目的是,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还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持续稳定。中国奇迹成为中外学者持续关注的重大议题。论文从行政改革的一个环节——运行机制角度,以政府的行政执行为切入点,梳理1949—2019年行政执行的形态特征、转换机理与变化趋势,为在中国政治情境下探寻中国奇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弹性行政。弹性行政,指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非强制手段,单方或共同对既有政策法规、决策部署的变通执行,或对新政策法规的创制。与弹性行政相对应的是刚性行政,即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命令性的执行手段,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决策部署。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并非截然二分,亦非有此无彼,在一定时期,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境,二者的显示度有高有低。在毛泽东时期,适应全能式政府需求,行政执行以刚性为主。这一时期的刚性行政源自三个动力:政治忠诚的激励机制、政治动员的运行机制、行政主体的“向上负责制”。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效度正负相依。一方面,刚性行政保证了国家决策部署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刚性行政的确立更多地源于意识形态的引领、组织的强制力、领袖的超级权威,常常导致不可控的负外部性,或者说导致一种另类的弹性行政,如过度执行、虚假执行、目标置换和行政自主性丧失等。改革初期,面对文革带来的全面危机,推进改革,成为中国自救、脱贫的应然要求。改革从经济入手,经济改革又引发政治改革。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政府通过简政放权给新路的探索者留下行政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出现躁动。从体制机制因素看,弹性行政的躁动源于“政出一孔”和执行主体多样化的矛盾、层级结构下的执行偏离、基于制度缺陷的刚性缺失、权力交换的潜在需求。此外,政府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包括不同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对行政效能的追求以及“政绩优先”的推动等,也进一步催生了弹性行政。基于改革探索的弹性行政大致分为两类:中央政府授权试点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快速扩张。一方面,中央政府为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权让利”,但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国家能力有所衰减;另一方面,市场快速发展,但机制并不健全,市场对政府的反制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了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弹性行政的扩张。这一时期的弹性行政主要有纵向的央地博弈、地方合谋,横向的区域竞争、地方保护,以及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博弈和竞争类弹性行政激发了地方的发展动能,但也带来了分散主义、恶性竞争等问题。随着弹性行政的蔓延,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包括导致制度弱化、行政效能低下、经济异常波动、滋生行政腐败、降低政府公信力等。针对上述负面效应,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措并举,对弹性行政进行了矫正。治标方面,主要是加强政治巡视、铁腕反腐、强化政务督查、推动政策落实审计;治本方面,从从严治党和依法行政两个路径来强化刚性行政,以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的刚性挤压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特别是各种过度弹性行政大幅收缩,刚性行政开始回归。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刚性,主要源于制度约束。弹性行政这一貌似不合理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国家治理的一个部分。弹性行政的形成和发展,除了深受中国政治情境——帝制时代的行政遗产、古老大国的衰败与振兴、共产党人谋民族复兴的强烈诉求的影响,其躁动、扩张、收缩,还直接受到当代政府治理环境的制约,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的行政实践表明,弹性行政是特定组织环境中基于目标导向的带有亚制度化特征的非正式行为。它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转型,取得了明显的行政绩效,但也引发了对国家整体权威的分割和交易,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在当代中国政治情境中,弹性行政有其“临界点”,即坚守政治路线、维护中央权威、服务全局利益,以之为标准,中央政府随时可以纠正、叫停弹性行政。总体来看,弹性行政是在特定阶段的一种政治策略,一种过渡性行政行为方式,其发展方向是法治行政。强化法治行政,并不是简单地摒弃、杜绝弹性行政。一方面,要进一步压缩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坚决减少不必要的弹性行政;另一方面,要避免机械追求行政执行的极端刚性,防止过于严苛的行政要求使懒政由个别现象变成普遍现象。因此,应允许保留适度的行政弹性,以保障政府灵活回应复杂社会、风险社会的需求,此外,还要通过容错纠错、激励担当等制度设计,鼓励政府官员大胆实施基于公共利益的改革探索、先行先试的弹性行政。

韩雪[6](2019)在《雄安新区发展功能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调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继深圳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雄安新区最初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而做出的规划布局,通过反复论证、多方对比,雄安新区功能定位逐渐转变为缓解北京”大城市病“所带来的隐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增长极,以及缓解国内南北发展失衡,打造世界级新型城市。《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对雄安新区的定位,雄安新区将打造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这一功能定位既符合新时代发展理念,也是当地城市、经济和社会创新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空间生产的理论、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以《雄安规划纲要》为基本方针,通过灰度预测定量分析,论证雄安新区功能定位的设定有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区,有利于平衡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提升京津冀的整体实力。本文共分为六章:前两章为学理性分析研究,第三、四章通过现实环境的分析与对比提炼出新区建设的经验总结,第五章引用数据和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六章是《河北雄安规划纲要》贯彻执行所提出的一些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果如下:第一,系统的介绍了雄安新区设立的理论和实践内涵。详细论述了国内外关于雄安新区、非首都功能区疏解以及城市创新发展的研究情况,为雄安新区在其功能定位下规划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基于国家战略背景、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具有纵观全局的理论意义,和促进我国缓解大城市病,建设全国战略意义新区的实践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雄安新区功能定位的文献,借助非首都功能区疏解研究以及国家新区建设的文献综述,可以了解有关城市创新发展功能定位的研究。第二,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经验。一方面,国内研究上海浦东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功能定位发展路径,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不仅作为改革的窗口,其功能定位也渐渐从发展自身经济转移到引领全国经济开放度;另一方面,国外成功经验看雄安新区模式的可能性,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区带来的巨大压力和城市负重,为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下的发展提供现实支撑,趋利避害,以实现雄安新区的发展与优化。第三,详细介绍了雄安新区设立的多元背景。通过四个视角研究了设立雄安新区战略思想决策的时代背景。从世界角度来看,雄安新区处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立的重要一环,肩负着我国强国战略的使命;从中国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经济发展南北失衡的状况亟待解决,需要从我国总体区域战略布局上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雄安新区的设立作为一个杠杆,撬开中国改革与转型的大门;从京津冀战略的角度看,雄安新区的设立也是为了弥补京津冀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产生的“环京津贫困带”,实现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从北京定位的角度看,雄安新区的设立是为了疏解北京现实的压力,以更好的实现其作为首都的功能开展和城市发展。第四,详细介绍了雄安新区发展的功能定位。根据国家计划要颁布的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雄安新区要建立一个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雄安新区选择河北雄县、安新县和容城县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区疏解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产业优势,通过雄安新区设立建设的发展历程,雄安新区具有协调区域发展、构建北京新格局、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构建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意义,选取相关数量数据,分析雄安新区在其功能定位的相关指标,了解雄安新区的现状,为雄安新区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并且根据其功能定位详细解析了《雄安规划纲要》的具体执行措施。最后,为雄安新区发展功能定位提供政策建议。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为雄安新区的规划提出符合其功能定位下的意见建议,从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现代化经济体系、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文化、机制体制建设六个方面,对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提供相对于《规划纲要》细节方面的构思,也对雄安新区的发展实现其功能定位提供一种解析,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逐渐步入正轨的情况下,实现雄安新区绿色生态宜居、创新驱动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的功能定位。

常影[7](2019)在《香港私人发展公众休憩空间(POSPD)设计导控研究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土地呈现出高容积率和高开发密度的特点,特别是在土地商业价值较高的街区,独立用地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显现不足。与此同时,随着国内规划和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设计师有意或无意的在建设开发地块内设置出一些向城市开放的公共空间,人们逐渐发现这类空间可以承担起城市公共空间的职能,成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在建设用地内能够24小时免费供公众使用的开放空间,可称之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鉴于其公众性,亦可称之为建筑公众空间。这种类型的空间既可以位于室内也可以是室外露天空间,功能涵盖通行和休憩等各类活动。国外在这个部分的实践始于上世纪60年代纽约的POPS(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政策,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最终影响全世界。香港实施的POSPD(Public Open Space in Private Development)政策借鉴了纽约经验,通过规划条例、合约管理、规范、监管环境、设计标准、公众参与等方面建构了完善的导控体系,成为实施建筑公众空间政策较为成功的亚洲城市之一。与内地相似的土地制度、文化背景和都市发展进度,使得香港在规划、建设和监管方面对内地建筑公众空间的设计和导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通过借鉴香港关于私人发展公众休憩空间(POSPD)政策的经验,指出内地现阶段建筑公众空间的发展问题,即尽管建筑公众空间已显露其重要性,但多数城市只停留在规划标准上的只言片语,没有形成系统的导控体系。基于此种情况提出了搭建规划、实施和监管体系,以完善建筑公众空间设计、建设和管理导控体系的详细措施。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研究,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论述研究背景、意义、对象和内容,综述国内外关于建筑公众空间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现状,解读建筑公众空间的概念、特征和表现,为导控体系的搭建提供立题依据与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论文核心,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分析和借鉴香港POSPD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结合实地调研总结个案中设计、管理、运行机制中的控制要素,梳理出香港POSPD设计导控体系的逻辑框架,即分为前期认证、中期搭建、后期监管三个阶段,并着重探讨其体系发展和设计标准。第三部分是启示部分,包括第五章,通过对比香港和内地在规划管理上的异同来探讨建筑公众空间设计导控在国内落地实施的可行性,以“规划-建设-使用”三个层次来搭建建筑公众空间导控体系,对管理构建方式和执行流程等细节标准提出建议。

崔德锦[8](2019)在《广东D建设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建筑业市场已经趋于成熟,是一片竞争非常激烈的“红海”。广东D建设集团(简称“D集团”)是广东民营建筑企业的领头羊,面临来自数十家企业的直接竞争,影响其项目承揽和盈利能力。另外,作为一家民营企业,D集团在外部融资、人才招揽等方面受阻,面临着比国有企业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D集团如何通过战略制定和实施来实现转型升级,从而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发展,并能够有效与大型国有建筑企业进行竞争,是本文的研究问题。在内外部环境分析方面,基于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企业内部资源能力评估和内外部关键因素评价分析,本文得出广东D建设集团目前面临绿色建筑、区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外部机会,建筑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等外部威胁,质量管理能力强等内部优势,市场营销能力有待提升等内部劣势。在战略制定方面,根据大战略矩阵和SWOT分析可知,本文建议广东D建设集团在公司层面采用相关多元化战略,具体包括产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和项目开发模式多元化。在业务层采用低成本战略和战略联盟战略,可对公司层的相关多元化战略形成支撑作用。在职能层面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市场营销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以支撑业务层低成本战略和战略联盟战略的实现,并进而支撑公司层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实现。在公司层战略的实施方面,本文建议D集团从完善公司公投的综合竞争力,加速推进广东省内外空白市场的抢占,高度重视分公司的发展等方面采取措施。在业务层战略的实施方面,建议D集团强化招投标、合同和成本预算管理,控成本提效益,并多形式、多渠道吸引优质项目及战略合作等。在职能层战略的实施方面,建立新技术信息小组,提高服务质量,完善绩效与酬薪福利管理等。同时,在组织制度、安全生产、财务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为三层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雷智中[9](2019)在《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次振兴,辽中南城市群在东北区域内、在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作用尤为突显,已经成为了东北地区经济中心并引导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辽中南城市群具有扎实的工业基础,并且在研发制造方面有很明显的优势,需要强化当地的产业集聚模式,形成更加明显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使全球的制造业向我国东北地区转移,形成东北亚地区的产业技术集聚地,从而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辽中南城市群为此必须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深入研究影响产业集聚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产业集聚策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形成完善的产业集聚模式,保障辽中南城市群长期稳定发展,全面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及经济增长。本文参考了城市群产业集聚的大量理论,结合辽中南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现状,构建出产业集聚水平模型,利用产业集聚水平的测算,对区域的产业专业化、多样化水平进行定量的分析,从而确定更有效率的产业集聚模式,实现城市群经济的进步和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通过对辽中南城市群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分析出较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保障区域的经济效益,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潜在价值,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实力的发展。从产业的多样化、专业化集聚水平着手进行相关的测算,结合辽中南城市群1997至2015年真实数据和ISA、IDA指数,定量验证该区域产业集聚水平。然后通过赫芬达尔指数倒数的方式得出该区域的产业多样化的集聚指数,从而真实的描述该区域产业的多样化水平,再结合产业专业化的指数综合验证该区域的优势产业集聚的程度。本文通过把辽中南城市群与我国的其他城市群进行比较,对产业集聚水平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建立产业集聚与经济效益间的关系模型,为该城市群的产业集聚模式提供最有价值的依据。不仅如此,通过此研究还可以为城市群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契合理论等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有利于制定更加可行的政策。产业集聚直接决定了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该区域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契合关系进行相关的计量检验,从而找出该区域最有效的产业集聚模式,并以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为辽中南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做出合理的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产业多样化集聚对辽中南城市群第一、二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对第三产业产业专业化集聚效应明显。要提升第三产业服务水平,提高第三产业专业化程度。2.辽中南城市群等经济增长率较低,产业多样化集聚水平要保持在合理区间之内,增加投入,提高资本和劳动结合的效率。3.辽中南城市群产业优势突出但整体产业的多样化水平不足,需要通过政策支撑深化产业间互联,利用产业优势吸引、促进各类要素和构建多元产业结构,发挥劳动力人口优势,从而构建区域内多元的产业结构及高水平发展模式。4.辽中南城市群有必要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从城市群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区域内的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与优化配置。5.辽中南城市群内部协调性较差,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水平不高。需要通过调整发展互补性的产业,增强沈阳、大连等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还要加强营口、盘锦、抚顺、鞍山、本溪等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力。

钱洁[10](2018)在《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先后出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多个规划对未来长三角区域、上海城市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做了系统阐述,但是对城市间的功能分工的描述较少,特别是不同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间,如何协作与分工涉及不多。这往往导致面对新的发展机会和投资风口,各个城市一哄而上,城市间的竞争远大于分工和协作。城市间的功能分工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如果不清楚在整个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优势产业。本文运用全球城市的理论范式,系统研究了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历史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致研判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功能演化趋势,并研究了上海自身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布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发现:1.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产业、交通体系、贸易体系、市镇发展的历史变迁,梳理出了在不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体系、贸易体系的变迁,区域中心城市将发生变化和迁移,即从原来的农业经济,依托内河航运体系,粮食、棉纺业、丝绸等商品贸易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苏州杭州不断崛起成为双核中心。2.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开埠之后,藉由工业化发展的先机,上海迅速取代了原来的苏杭核心,结束了长三角区域双核心发展的历史,成为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龙头和核心城市。这使上海始终成为新产业、新企业在中国选址的首选区域,城市功能由此不断集聚,上海成为了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和信息枢纽,直至今天将“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3.在全球城市崛起的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地位不会弱化。全球城市注重城市的流量和连通性,而不仅仅是产业的能级。这就意味着,虽然苏州GDP超越了上海,深圳GDP超越了香港,但是在功能上并不能替代上海和香港。像上海和香港这样的城市,所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机构,为其构筑了广泛、深入而稳定的全球联系,全球城市从原来“中心—外围”模型下,中心城市注重“实物的中心和平台”转向全球城市网络模型下,全球城市注重全球联系和交互的枢纽。基于此,上海有多产业乃至城市功能的转移和疏解,并不会影响上海的城市地位,即便上海的GDP被赶超,上海不会因此而落后。4.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功能分化。全球城市的崛起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是内涵在城市文化基因中的包容、融合。而这些因素远远超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发展,或有条件发展的,这就为新一轮发展下,城市功能的分工和演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将会大于竞争。5.新的分工,将会促成上海与其他城市间新的服务关系。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过程,意味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和定位需要重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转变,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将从原来的引领向今后的服务转变。上海原来的城市定位和作用可以形象的形容成对内对外“两个扇面”,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各个城市与上海形成一对一、射线状联系,而上海又与国外的各个城市形成射线状联系。这两个扇面,就是上海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描述,所有城市都要通过上海融入全球市场,而全球其他企业和城市也要藉由上海,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城市区域和巨型城市区域的演化发展,射线状联系将逐步演变为网络状,很多城市都已经直接链接了国外市场和全球网络。在新的城市网络中,上海的功能和作用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从原来领导型、指挥型、控制型、配套型关系,转化为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服务型关系,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相配套。6.新的分工也将促进上海自身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分布的再均衡。随着功能和产业集聚的是人口。上海城市人口从开埠时的20多万,到1900年超越100万,到1949年超越500万1。进而到现在,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全市实有人口接近3000万,不断在逼近上海城市承载力的极限。因此,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疏解逐渐成为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与此同时,随着运输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产业布局相对离散,城市群更加多中心的趋势也逐渐形成,上海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动力也更大,而金融、贸易、清算等服务功能向上海集聚的动力也会变大。不仅如此,在上海城市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新市镇之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让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合理的分布在城市内部空间上。

二、广东,要做加快城市开发领头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要做加快城市开发领头羊(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困难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二、地方文学生态对作家的影响
第二章 环境:文学组织、文学期刊和文学活动
    第一节 文学组织
        一、不受重视的作协
        二、由个体推动的作协改革
    第二节 文学期刊:亟待改革的《淮河》
        一、刊物形式混乱
        二、稿件质量堪忧
        三、改革之路
    第三节 文学活动
        一、会议例行公事
        二、比赛意义重大
        三、采风流于形式
        四、培训资源匮乏
        五、其他文学活动
第三章 链条:文学生产诸环节的游移与脱落
    第一节 生产
        一、读: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贫乏
        二、写:体裁的转向与题材的坚守
    第二节 流通
        一、发布平台的变与不变
        二、自费出版是绝对主流
    第三节 评介
        一、评论的困境
        二、奖项的失衡
    第四节 接受
        一、读者的缺席
        二、与市场博弈
第四章 作家:他们在那遥远的地方写作
    第一节 社会轨迹与文学生涯
        一、相似的社会轨迹
        二、文学道路与线索人物
    第二节 身份认同问题
        一、体制迷梦
        二、文学工人
        三、外部认同
    第三节 存在与意义
        一、严肃的生存问题
        二、寻找写作的意义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发现的问题
        一、作协体制探析
        二、临淮作协的问题
        三、严格的审查制度
    第二节 可能的建议
        一、扩大经费来源
        二、细化会员管理
        三、开放资源系统
        四、强化服务职能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陈念新初次访谈纪要
附录2:吕家禾初次访谈实录
附录3:杨廷芝访谈实录
附录4:邱元田访谈实录
附录5:庄羽访谈实录
附录6:陈念新二次访谈实录
附录7:吕家禾二次访谈实录
附录8:程惠荪访谈实录
附录9:周亚丁访谈实录
附录10:唐玉雯访谈实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2)“营改增”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影响 ——以保利地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点
        1.4.3 研究价值与特色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
    2.1 营业税和增值税概念及特征
        2.1.1 营业税概念及特征
        2.1.2 增值税概念及特征
    2.2 “营改增”的理论基础
        2.2.1 税制优化理论
        2.2.2 税收中性理论
        2.2.3 税收宏观调控理论
    2.3 房地产业“营改增”意义
3 房地产业“营改增”政策
    3.1 房地产业概念
    3.2 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3.3 房地产业“营改增”过程
    3.4 房地产开发企业“营改增”的财务影响
        3.4.1 “营改增”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负的影响
        3.4.2 “营改增”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3.4.3 “营改增”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影响
4 “营改增”对保利地产的财务影响
    4.1 保利地产企业概况
    4.2 “营改增”对保利地产的税负影响
        4.2.1 保利地产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构成分析
        4.2.2 不同进项税额抵扣率对流转税税负影响的测算
    4.3 “营改增”对保利地产财务绩效的影响
        4.3.1 “营改增”对保利地产盈利能力的影响
        4.3.2 “营改增”对保利地产营运能力的影响
        4.3.3 “营改增”对保利地产偿债能力的影响
    4.4 “营改增”对保利地产经营管理的影响
5 “营改增”后保利地产的应对策略
    5.1 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员
    5.2 健全内控管理体系
    5.3 合理纳税筹划
    5.4 合理选择供应商
    5.5 制定长远的经营发展战略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T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物业服务
        2.1.1 物业服务的概念
        2.1.2 物业服务的内容
        2.1.3 物业服务的类型
    2.2 物业服务质量概述
        2.2.1 物业服务质量的内涵
        2.2.2 物业服务质量的内容
        2.2.3 物业服务质量的管理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客户满意度理论
        2.3.2 客户感知服务质量模型
第3章 T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服务质量现状
    3.1 T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概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业务情况
    3.2 T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服务现状
        3.2.1 服务团队
        3.2.2 服务内容
        3.2.3 近五年服务评价
    3.3 T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服务满意度调查
        3.3.1 业主信息
        3.3.2 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3.3.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4 T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3.4.1 依赖物业费、服务缺乏创新
        3.4.2 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相对不足
        3.4.3 信息化投入不够、平台搭建不完善
        3.4.4 交流不太到位、解决问题滞后
        3.4.5 制度落实不佳、内部监督不足
第4章 国内优秀物业服务创新案例借鉴
    4.1 万科“物业城市”模式
        4.1.1 服务创新、业主为先
        4.1.2 高效管理、安全第一
    4.2 绿城服务“物业服务+园区服务+咨询服务”三位一体模式
        4.2.1 向非住宅拓展服务
        4.2.2 建立生活园区服务体系
    4.3 国内经典案例的借鉴与启示
        4.3.1 充分应用互联网、拓展服务内容
        4.3.2 注重绿色化建设、有效整合资源
        4.3.3 融合资本化市场、持续扩大规模
        4.3.4 紧跟租赁政策、打造专属领域优势
第5章 T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服务质量的改进策略
    5.1 建立服务创新评价体系
        5.1.1 拓宽服务内容
        5.1.2 创新服务评价
        5.1.3 参照精细化服务标准
    5.2 提升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
        5.2.1 提升服务意识
        5.2.2 提高服务能力
    5.3 加大信息化投入与建设
        5.3.1 搭建物业服务管理平台
        5.3.2 搭建智慧物业公共服务平台
        5.3.3 搭建“360悦服务”线上平台
    5.4 建立服务质量沟通反馈平台
        5.4.1 建立首问责任制
        5.4.2 健全业主投诉处理机制
        5.4.3 畅通沟通交流渠道
    5.5 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5.5.1 注重内部监督
        5.5.2 加强外部监督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城镇开发边界视角下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研究 ——重庆市江津区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相关研究
        2.1.1 城镇开发边界的概念与内涵
        2.1.2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时限和空间范围
        2.1.3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思路与方法
    2.2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相关研究
        2.2.1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特征
        2.2.2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特征表示方法
        2.2.3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因素
        2.2.4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城镇开发边界视角下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理论分析
    3.1 核心概念界定
        3.1.1 城镇开发边界
        3.1.2 城镇建设用地
        3.1.3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3.1.4 城镇化发展极限水平
    3.2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关键问题分析
        3.2.1 城镇开发边界时限
        3.2.2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范围
        3.2.3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思路
        3.2.4 城镇化发展极限水平判断
    3.3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基本理论
        3.3.1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城镇建设用地扩张
        3.3.2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与城镇建设用地扩张
    3.4 研究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镇开发边界视角下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模型构建
    4.1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因素分析
        4.1.2 指标选取
        4.1.3 作用机制分析
    4.2 用地规模预测模型构建
        4.2.1 变量相关性分析及平稳性检验
        4.2.2 回归模型的建立
        4.2.3 回归模型检验
    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1 数据来源
        4.3.2 数据处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津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5.1 江津区概况
        5.1.1 自然地理状况
        5.1.2 社会经济状况
        5.1.3 区域发展定位
        5.1.4 土地利用现状
        5.1.5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情况
    5.2 城镇化发展极限水平判断
        5.2.1 重庆市主城区城镇化发展分析
        5.2.2 江津区城镇化发展极限水平到达时间
    5.3 用地规模预测模型的解释变量预测
        5.3.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测
        5.3.2 二三产业产值预测
        5.3.3 城镇人口数量预测
        5.3.4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预测
    5.4 城镇开发边界视角下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确定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江津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管控分析
    6.1 管控机制:差异管控,利益均衡
    6.2 配套制度体系构建
第7章 研究结论、特色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特色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成果发表与科研实践

(5)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二、探寻中国奇迹的一个视角:弹性行政
        三、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的刚性与弹性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
        二、文献综述
        三、可能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框架
第二章 毛泽东时期刚性行政的锻造(1949—1977)
    第一节 集权体制下的全能式政府运行模式
        一、全能式政府之生成
        二、全能式政府的运行模式
    第二节 刚性行政:全能式政府的应然需求
        一、革命建政体制形塑的“命令一服从”体制
        二、刚性行政的内生动因
        三、刚性行政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第三节 刚性行政的困境
        一、过度执行
        二、虚假执行
        三、目标置换
        四、行政自主性缺失
第三章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躁动(1978—1991)
    第一节 改革破冰与渐进路径的选择
        一、现实倒逼改革
        二、经济改革牵动政治改革
        三、渐进主义改革路径的择定
    第二节 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和弹性行政的躁动
        一、改革冲动呼吁更大的行政自由裁量空间
        二、简政放权与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
        三、弹性行政躁动的体制因素
        四、弹性行政躁动的主体诉求
    第三节 基于改革的弹性行政的主要类型
        一、中央政府授权试点
        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
    第四节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两面性
        一、弹性行政助推改革进程
        二、缺少反制的过度弹性行政
        三、四项基本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对弹性行政的约束
第四章 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的扩张(1992—2011)
    第一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一、市场经济的“姓氏”之辩和改革再出发
        二、市场化改革与弹性行政的内在关联
        三、深化行政改革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第二节 央地博弈和区域竞争
        一、政府的层级结构与职责同构
        二、纵向利益抵牾与央地博弈
        三、层级博弈的衍生品:地方合谋
        四、区域竞争与地方保护
    第三节 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
        一、政府官员的自利性膨胀与角色错乱
        二、低成本高收益的违规行为助推过度弹性行政
        三、晋升的“零和博弈”与政府官员行为扭曲
    第四节 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对弹性行政的有限抑制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二、依法行政的推进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对弹性行政的矫正(2012—2019)
    第一节 弹性行政负外部性的凸显
        一、接近临界点的弹性行政
        二、矫正弹性行政:态势和挑战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对弹性行政的遏制
        一、完善党内制度建设
        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三、强化政治巡视
        四、“零容忍”的铁腕反腐
    第三节 依法(规)行政对弹性行政的管控
        一、强化依法(规)行政
        二、治理型政府的应然诉求
    第四节 政务督查、政策落实审计对弹性行政的挤压
        一、政务督查的强化:力破“中梗阻”
        二、审计监督的拓展:重大政策落实审计
第六章 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限度之辨析
    第一节 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执行之审视
        一、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历史维度
        二、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及其“临界点”
        一、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
        二、弹性行政“临界点”的把控
    第三节 弹性行政的宽度与刚性行政的强度之辨析
        一、行政执行与法治行政
        二、法治视角下弹性行政的宽度
        三、法治视角下刚性行政的强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雄安新区发展功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雄安新区规划发展研究
        二、非首都功能区疏解研究综述
        三、城市创新发展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写作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写作框架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第二章 雄安新区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
        一、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思想
        二、恩格斯的空间生产思想
        三、马恩的城市空间理论
    第二节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
        一、空间的含义
        二、空间的生产
    第三节 空间经济学空间布局理论
        一、空间经济学空间理念
        二、“中心—外围”理论
        三、增长极
        四、区域二元论
        五、梯度转移
    第四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五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发展理念
        一、新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
        二、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雄安新区发展示范区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比较研究
    第一节 经济特区、国家新区功能定位
        一、深圳特区发展的功能定位
        二、上海浦东新区发展的功能
    第二节 国外城市发展功能定位比较研究
        一、美国纽约城市发展功能区的疏解
        二、日本东京首都圈发展功能区的疏解
        三、韩国行政首都世宗市的功能定位
第四章 设立雄安新区的多元空间背景
    第一节 全球空间视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一、国际经济发展新趋势
        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新发展
        三、中国强国战略新要求
    第二节 中国空间视角-区域发展大战略
        一、区域发展呈现南北失衡
        二、中国协调发展新战略
    第三节 京津冀空间视角-区域协调发展
        一、京津冀地区各省市基本情况分析
        二、京津冀地区产业比重分析
        三、京津冀地区产业区位商分析
    第四节 北京空间视角-提供新功能定位
        一、北京新功能定位变化
        二、打造“一核两翼”新发展格局
第五章 雄安新区功能定位的空间分析
    第一节 雄安新区发展历程
        一、雄安新区发展定位
        二、雄安新区设立建设优势
        三、雄安新区设立和建设大事记
        四、雄安新区设立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环境空间—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
        一、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现状
        二、打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
        三、打造宜居生活空间
        四、建设集约高效生产空间
    第三节 产业空间—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
        一、雄安新区创新产业现状
        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三、明确产业发展重点
        四、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第四节 地理空间—协调发展示范区
        一、雄安新区协调发展现状
        二、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设施
        三、建立新城住房保障体系
    第五节 开放空间—开放发展先行区
        一、雄安新区开发发展现状
        二、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
        三、提升京津冀开放型经济水平
        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第六章 贯彻落实雄安新区发展功能定位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贯彻落实城市空间发展新理念
        一、“投资+创新“双驱动模式建设雄安新区
        二、“整体布局+全面推进”建设雄安新区
        三、“顶层+落地”模式建设雄安新区
        四、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为支撑建设雄安新区
        五、实现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 “PPP”模式建设雄安新区
    第二节 科学规划雄安新区空间布局
        一、雄安新区空间形态的现状
        二、在地文化打造雄安新区物质空间形态
        三、在地文化创新雄安新区非物质空间形态
    第三节 构建雄安新区空间化现代经济体系
        一、《雄安规划》打造高端高新产业
        二、把握高定位格局,发展“俱乐部式”高新技术产业
        三、以国有企业为龙头,构建“领头羊式”的集群创新模式
    第四节 雄安新区城乡空间融合发展
        一、《雄安规划》构建城乡融合发展
        二、雄安新区农村问题现状
        三、实现雄安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五节 树立雄安新区特色文化空间
        一、《雄安规划》有关新区文化保护
        二、雄安新区的城市文化使命
        三、雄安新区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四、雄安新区文化产业发展
        五、雄安新区城市文化价值观
    第六节 激发雄安新区市场空间活力
        一、《雄安规划》有关深化改革的机制创新
        二、优化决策机制,处理好行政的集中性
        三、完善激励机制,处理好人才的驱动性
        四、明确约束机制,处理好风险的可控性
        五、启动发展机制,处理好文化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7)香港私人发展公众休憩空间(POSPD)设计导控研究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1.1.1 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现状不佳
        1.1.2 城市公共空间开发面临困境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建筑公众空间相关概念
        1.3.2 设计导控相关研究
        1.3.3 香港POSPD相关理论研究
        1.3.4 建筑公众空间相关实践动态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创新点和关键点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关键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建筑公众空间设计导控实践的发展
    2.1 国内外城市土地私人化发展特征
        2.1.1 美国土地的私人发展特征
        2.1.2 国内公有土地的私人开发特征
    2.2 国内外对建筑公众空间设计导控的实践
        2.2.1 美国的POPS导控实践
        2.2.2 日本的POPS导控实践
        2.2.3 新加坡的POPS导控实践
        2.2.4 台湾的POPS导控实践
        2.2.5 香港的POSPD导控实践
        2.2.6 内地建筑公众空间导控实践
    2.3 国内外建筑公众空间导控经验
        2.3.1 建筑公众空间导控过程
        2.3.2 建筑公众空间操作机制
        2.3.3 建筑公众空间设计标准
        2.3.4 建筑公众空间管理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香港POSPD设计导控体系研究
    3.1 香港的土地开发制度
        3.1.1 土地租赁制度
        3.1.2 土地租赁制度与建筑公众空间的关系
    3.2 香港POSPD的发展历程
        3.2.1 保守时期:1841年-1962年的殖民政策
        3.2.2 早期探索:1962年-1997年的规划干预
        3.2.3 萌芽时期:1997年-2008年的探索过渡
        3.2.4 建立时期:2008年-2011年的体系建立
        3.2.5 可持续发展时期:2011年至今的逐步走向成熟
    3.3 香港POSPD的设计导控体系
        3.3.1 规划体系
        3.3.2 管理机构
        3.3.3 运作手段
        3.3.4 申请程序
        3.3.5 监管环境
        3.3.6 信息公布
    3.4 POSPD导控条例及文件
        3.4.1 香港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3.4.2 建筑物(规划)条例
        3.4.3 PNAP 233
        3.4.4 设计管理指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香港POSPD案例研究
    4.1 POSPD案例调研
        4.1.1 空间数量统计
        4.1.2 空间类型归纳
        4.1.3 空间现状质量
        4.1.4 典型案例挑选原则
    4.2 POSPD典型案例研究
        4.2.1 铜锣湾时代广场
        4.2.2 汇丰银行总部
        4.2.3 新纪元广场
        4.2.4 嘉亨湾
        4.2.5 港湾豪庭
        4.2.6 启德海滨长廊
    4.3 香港POSPD设计导控经验总结
        4.3.1 积极经验
        4.3.2 不足之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香港POSPD经验对内地的启示
    5.1 宏观层面——提出可持续规划政策
        5.1.1 规划体系落地
        5.1.2 完善法律法规
    5.2 中观层面——制定流程和标准
        5.2.1 建立空间认定方法
        5.2.2 搭建申请和审批程序
        5.2.3 优化奖励和惩处办法
        5.2.4 细化空间设计标准
    5.3 微观层面——完善监管环境
        5.3.1 确认责任和监管环境
        5.3.2 建立信息公开平台与评价体系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广东D建设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经典战略管理理论和工具
        二、建筑公司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第二章 广东D建设集团的发展历程及问题
    第一节 D集团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D集团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三章 广东D建设集团的外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 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二、经济环境分析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四、技术环境分析
    第二节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一、竞争对手分析
        二、供应商分析
        三、购买者分析
        四、替代品分析
        五、新进入者分析
    第三节 机会与威胁小结
第四章 广东D建设集团的内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 内部资源分析
        一、人力资源
        二、组织资源
        三、资质资源
        四、品牌资源
        五、合作伙伴资源
    第二节 内部能力分析
        一、技术能力
        二、财务管理能力
        三、市场营销能力
        四、工程管理能力
    第三节 优势与劣势小结
第五章 广东D建设集团的战略选择与目标
    第一节 D集团的战略选择
        一、大战略矩阵分析
        二、SWOT分析
    第二节 三层战略的选择
        一、公司层战略
        二、业务层战略
        三、职能层战略
第六章 广东D建设集团的战略实施与保障
    第一节 D集团战略实施的步骤
    第二节 D集团战略实施的途径
        一、公司层战略的实施途径
        二、业务层战略的实施途径
        三、职能层战略的实施途径
    第三节 D集团战略实施的保障
        一、组织制度保障
        二、安全生产保障
        三、财务管理保障
        四、企业文化保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内文献综述
        2.1.1 关于产业集聚研究
        2.1.2 关于城市群经济发展相关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2.1 关于产业集聚相关问题研究
        2.2.2 关于城市群发展的相关研究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相关理论
    3.1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共同演化理论
        3.1.1 共同演化动力机制
        3.1.2 共同演化结构与内容
        3.1.3 共同演化阶段与过程
    3.2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理论
        3.2.1 中心—外围理论
        3.2.2 经济地理与经济增长理论
        3.2.3 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集聚与转移理论
    3.3 产业集聚模式理论
        3.3.1 产业专业化集聚理论
        3.3.2 产业多样化集聚理论
    3.4 城市群产业集聚的理论框架
        3.4.1 城市群产业集聚机理
        3.4.2 城市群产业集聚结构
        3.4.3 城市群产业集聚阶段
        3.4.4 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
第4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4.1 辽中南城市群集聚基本情况
        4.1.1 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展概况
        4.1.2 辽中南城市群形成与演变轨迹
        4.1.3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发展趋势
        4.1.4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就业分布
    4.2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
        4.2.1 产业集聚相对水平下降
        4.2.2 产业集聚经济效应不显着
        4.2.3 产业集聚空间结构不合理
        4.2.4 产业集聚质量有待提升
第5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5.1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模式
        5.1.1 产业专业化集聚
        5.1.2 产业多样化集聚
    5.2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专业化集聚发展水平
        5.2.1 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测算
        5.2.2 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城市群比较
    5.3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多样化集聚发展水平
        5.3.1 产业多样化集聚水平测算
        5.3.2 产业多样化集聚水平城市群比较
第6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6.1 产业专业化集聚效应
        6.1.1 产业专业化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6.1.2 产业专业化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
        6.1.3 产业专业化集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效应
    6.2 产业多样化集聚效应
        6.2.1 产业多样化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6.2.2 产业多样化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
        6.2.3 产业多样化集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效应
第7章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
    7.1 产业集聚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7.1.1 城市群人口梯度分布
        7.1.2 主导产业发展水平
        7.1.3 劳动报酬分配比例
        7.1.4 城市群产业发展协调度
    7.2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7.2.1 人口梯度分布水平下降
        7.2.2 主导产业发展推力不足
        7.2.3 劳动报酬分配比例偏低
        7.2.4 产业发展协调程度不高
    7.3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优化路径选择
        7.3.1 城市群产业集聚模式选择路径
        7.3.2 合理构建城市群人口梯度布局
        7.3.3 创新驱动城市群主导产业发展
        7.3.4 适度提高城市群劳动报酬分配
        7.3.5 有效增强城市群产业发展关联程度
第8章 促进辽中南城市群产业聚集的对策建议
    8.1 推进辽中南城市群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8.1.1 实施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多样化模式
        8.1.2 扩大核心城市经济集聚辐射能力
        8.1.3 构建区域一体化分工合作体系
    8.2 构建城市群区域产业要素集聚模式
        8.2.1 构建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8.2.2 构建产业组织发展模式
        8.2.3 构建产业技术发展模式
    8.3 优化城市群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8.3.1 调整城市群空间结构
        8.3.2 加强新型一体化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调整与协调
        8.3.3 加强区域共同市场建设
        8.3.4 统筹空间规划和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8.4 实施国际化战略,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8.4.1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8.4.2 深入推进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
        8.4.3 扩大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8.5 实施区域产业要素的供给侧改革
        8.5.1 发挥资本市场的产业集聚效应
        8.5.2 发挥土地市场的产业集聚效应
        8.5.3 发挥人才市场的产业集聚效应
    8.6 发挥区域城市群集聚效应的制度保障
        8.6.1 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保障
        8.6.2 落实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体制机制保障
        8.6.3 国有企业改革改革调整的体制机制保障
        8.6.4 激励体制机制保障
        8.6.5 加强区域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以企业选址和产业布局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研究
        二、工业化发展下的城市研究
        三、商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四、贸易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五、小结
    第二节 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都市圈的空间范围
        二、都市圈的特征
        三、都市圈的早期理论
        四、都市圈理论的提出和成熟
        五、都市圈理论的其他视角
        六、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都市圈走向巨型城市区域
        七、小结
    第三节 以世界城市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早期的世界城市理论
        二、逐步形成的世界城市理论
        三、不断发展的世界城市理论
        四、小结
第三章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历程——苏州和杭州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粮食为主要贸易品,推动形成一批商业性大城市
        一、中心城市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发育,城市间差距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决定了城市发展规模有限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贸易发展促进商业城市崛起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开始发育,为未来长三角城市分工埋下伏笔
        五、小结
    第二节 丝绸和棉布为主要贸易品,推动苏州、杭州崛起
        一、中心城市发展:苏州、杭州崛起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主导产业:棉纺织业和丝绸业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水运体系和海外贸易的重要影响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
        五、小结
    第三节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一、产业结构变迁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
        二、交通和地理因素在推动长三角城市功能变迁与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长三角区域范围随着城市群的增加而扩大
        四、“中心-外围”模型的解释
第四章 工业化发展推动上海崛起成为长三角新中心——上海替代苏州和杭州的发展之路
    第一节 1840 年之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演化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更替
        二、主导产业:推动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制造业集群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铁路和公路兴起,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四、城市网络体系:随交通体系的演变,城市网络也发生了变迁
        五、小结
    第二节 1949 年以后长三角城市的功能演化分析
        一、计划经济下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二、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一、长三角的联动与上海中心城市的崛起主要基于经济产业联系的基础
        二、在工业化大趋势下,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叠加和强化
        三、信息化推动上海新一轮功能演化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下新一轮城市功能演化的实证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功能演化
    第一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全球城市区域的基本概念
        二、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一:网络联系
        三、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二:动态变化
        四、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三:功能多中心
        五、全球城市区域特征四:以行业专业化为前提的交互联通
    第二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
        一、巨型城市区域的基本特征
        二、上海全球城市空间向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演化的基本条件
        三、上海全球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的关系
    第三节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现状
        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化的实证分析
        三、影响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未来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全球城市的演化与发展分析
        一、南京与杭州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情景分析
        二、长三角区域的二级城市在全球城市过程中的功能演化
        三、基本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长三角一体化与全球城市崛起——上海城市功能集中、疏解与优化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产业集聚与常住人口增长
        一、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态势分析
        二、上海常住人口增长与产业集聚分析
        三、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放缓与区域均衡发展分析
    第二节 上海城市功能优化与人口规模控制的实证分析
        一、文献回顾
        二、理论与模型概述
        三、实证研究
        四、上海人口增长、就业结构与全球城市功能优化分析
    第三节 全球城市崛起下上海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疏解
        一、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内涵
        二、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经验和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历程
        三、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基本路径
    第四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与疏解的理论分析与结论
        一、上海城市功能疏解有内在动力,并非单纯行政行为
        二、郊区新城和新市镇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三、长三角区域是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
第七章 上海城市功能的市域空间配置——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功能的演化研究
    第一节 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改革开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主要阶段
        二、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现状
        三、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过程郊区新城和新市镇的发展趋势
        一、新城和新市镇要加快实现功能集聚
        二、新城和新市镇与主城区之间要形成网络化的功能交互
        三、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仍待进一步强化
        四、新城和新市镇要立足于逐渐融入长三角功能联动
    第三节 优化上海郊区新城功能的主要路径
        一、加快上海中心城区的更新改造,形成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合理分工
        二、加快郊区新城的功能培育
    第四节 加快上海新市镇培育的路径分析
        一、上海新市镇发展面临的任务和约束条件
        二、全球城市崛起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的基本战略
        三、上海加强新市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广东,要做加快城市开发领头羊(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D]. 汪琬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1)
  • [2]“营改增”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影响 ——以保利地产为例[D]. 余欣.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T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D]. 俞汤颖. 南华大学, 2020(01)
  • [4]城镇开发边界视角下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研究 ——重庆市江津区实证[D]. 程小于. 西南大学, 2020(01)
  • [5]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D]. 徐浩. 南京大学, 2019(07)
  • [6]雄安新区发展功能定位研究[D]. 韩雪.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香港私人发展公众休憩空间(POSPD)设计导控研究与启示[D]. 常影.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广东D建设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崔德锦. 厦门大学, 2019(12)
  • [9]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水平及效应研究[D]. 雷智中. 辽宁大学, 2019(07)
  • [10]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 钱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8)

标签:;  ;  ;  ;  ;  

广东,成为加快城市发展的引领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