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预防自杀的现状与进展

20世纪预防自杀的现状与进展

一、20世纪自杀预防的状况及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晗希[1](2021)在《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自杀死亡分布及相关疾病负担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RRT)能够抑制 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复制,促进机体免疫重建。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不断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以下简称 HIV 感染者)的病死率,但目前尚未找到治愈艾滋病的方法,HIV感染所致过早死亡或伤残及心理健康问题等给HIV感染者造成严重疾病负担。国内外研究均发现HIV感染者中抑郁、焦虑等症状出现比例均高于一般人群,但相关研究尚不多见。因此,中国HIV感染者心理健康问题及疾病负担亟待探索。目的:利用1993-2012年国家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描述中国HIV感染者的流行特征和病死率变化;利用2013-2018年国家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分析HIV感染者自杀死亡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综合国家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估计HIV感染者期望生存时间,探索中国HIV感染者中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疾病负担。方法:1.基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探讨“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2004年)前后我国HIV感染者报告病例病死率变化。2.利用2013-2018年病例报告数据,分别以省、市为单位对HIV感染者的自杀死亡特点、流行特征进行空间分析;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一般人口学特征、感染特征等个体因素对HIV感染者自杀死亡的影响;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索经济、交通、医疗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对HIV感染者自杀死亡的影响。3.根据HIV感染者自杀死亡的地区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选择研究现场,采用方便抽样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探讨HIV感染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医疗费用、治疗情况等因素。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HIV感染者心理特征间的相互关系。4.利用病例报告、死亡数据,估计2004、2012、2018年HIV感染者的期望生存时间及去自杀死因期望生存时间;以现场调查中CES-D量表所测量抑郁症状为主要指标进行失能权重估计,计算HIV感染者中心理健康问题所导致的疾病负担。结果:1.1993-2012年HIV感染者病死率变化:抗病毒治疗政策的实施降低了我国HIV感染者的艾滋病相关病死率。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相关病死率在1993-2003年间逐渐上升,在抗病毒治疗政策实施当年(2004年),艾滋病相关病死率下降(β=-1.530,p=0.155);政策实施后(2005-2012年),艾滋病相关病死率呈下降趋势(β=-0.926,p=0.005)。提示我国HIV感染者寿命在抗病毒治疗后有所延长。2.2013-2018年HIV感染者自杀死亡分布特征:(1)分布特点:HIV感染者自杀死亡地区分布与艾滋病总体流行特征的地区分布不一致。我国艾滋病高流行区集中云南、四川、广西等西南地区省份,自杀死亡率和自杀死亡比例较高省份集中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省份。自杀死亡率前五位省份为湖北(113.57/万)、湖南(103.65/万)、安徽(96.08/万)、江西(51.98/万)、河南(41.90/万);自杀死亡比例前五位的省份为安徽(8.15%)、湖北(7.27%)、湖南(5.28%)、山东(4.78%)、江苏(4.59%)。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者自杀死亡率及自杀死亡比例呈现空间聚集性。我国中南部和东部地区为自杀死亡率和自杀死亡比例的热点区域,提示此类地区的自杀死亡为高高聚集区域;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及西南地区,属于低低聚集区域。(2)个体因素:低年龄及同性性行为感染是HIV感染者自杀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与50岁及以上HIV感染者相比,<30岁组(aOR=2.602,95%CI:2.200-3.078)、30~岁组(aOR=1.708,95%CI:1.490-1.957)、以及 40~岁组(aOR=1.518,95%CI:1.355-1.701)均为自杀死亡的危险因素。与异性性行为感染途径相比,同性性行为感染是自杀死亡的危险因素(aOR=1.776,95%CI:1.570-2.009)。(3)社会经济因素:经济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对自杀死亡比例的影响以负相关为主,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部地区;交通水平与自杀死亡比例呈正相关,呈现中部地区高,向东北、西北地区逐渐减小;医疗卫生水平与自杀死亡比例呈负相关,从西南部地区向西北、东北地区逐渐增高。3.HIV感染者心理特征:按照自杀死亡分布分析结果,选择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为51.76%,最近半年有自杀意念的比例为23.08%。调查对象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进行排序中,压力来源首位为“感染HIV”的调查对象占比最高,为69.05%(667/966)。构建感知压力、应对、情绪稳定性与抑郁症状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情绪稳定性在感知压力与抑郁症状之间为完全中介效应关系。4.HIV感染者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疾病负担研究:(1)随着抗病毒治疗政策的持续实施与推广,HIV感染者期望生存时间有所延长。基于病例报告数据,按照抗病毒治疗实施后的不同时间点(2004年、2012年和2018年),计算HIV感染者各年龄组期望生存时间,根据各时间点自杀死亡数计算去自杀死因期望生存时间,比较两者差值,自杀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在2012年最高。(2)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疾病负担估计:2018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中,自杀死亡182人,所导致的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s)共计2275.98人年。其中,25~岁组(470.83人年)和45~岁组(677.84人年)YLLs较高,但15~岁组(211.22人年)所在总YLLs中占比最高(5.46%)。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获得2018年抑郁症状患病数估计值、失能权重估计值,计算HIV感染者的伤残损失寿命年(YLDs)为27563.54人年。其中,25~岁的YLDs最高,为6012.31人年,之后YLDs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结论:1.本研究基于国家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发现抗病毒治疗政策实施后,我国HIV感染者生存时间延长。2.报告HIV感染者中,自杀死亡的地区分布与艾滋病总体流行特征的地区分布不一致,且呈现空间聚集性。自杀死亡的影响因素有个体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可为我国制定分区域防控策略和政策研究提供依据。3.首次采用多中心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设计对HIV感染者人群2018年心理健康问题所致疾病负担进行估计,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和伤残损失寿命年分别为2275.98人年和27563.54人年。为我国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疾病负担研究提供本土化数据。为今后针对HIV感染者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及收益评价提供线索。

李思亚[2](2021)在《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实证研究及工作手册编制》文中指出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面对强烈的生活刺激,个体的资源及应对方式无法解决时引发强烈心理失衡的状态。处于强烈失衡状态的个体,若未能及时发现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可能引发个体自杀危机,历年自杀统计数据显示,自杀已经成为我国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尤其近几年校园自杀事件报道屡见不鲜,其负面影响较大,持续时间久,给学校及其成员带来持续性的伤害。而在应对学生自杀事件方面,我国的现状是预防和干预的理论探讨多,实践应用研究较少。为了帮助学校维持正常的管理与教学秩序,维护师生身心平衡发展,本文基于实践案例对学生自杀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行系统建构,编制《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手册》,为学校自杀事件心理学工作团队提供干预范式和工作指南。本文首先引入两则研究者所在心理学团队对云南省学生自杀事件后实施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在对本团队的干预方式进行效果评估基础上,进行案例反思总结。进一步梳理国内外文献,整理相关理论,进而编制《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手册》。《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后学校各环节的运行机制、工作内容,以干预对象身心保护为目的干预措施,干预效果评估方法,及其他注意事项等,从学校、年级、班级、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心理老师、家长、学生等微观层面对应设计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干预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步骤。《手册》分为四个章节,涵盖了自杀事件危机干预的整个过程。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两则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中,专业心理学团队采取的干预范式操作性强、干预效果良好。本研究针对此类危机事件编制的《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手册》可为心理学工作团队开展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心理干预的实践范式。对该范式的干预流程总结如下:第一步,确定工作内容:成立危机干预小组,评估事件影响,制定干预计划。第二步,实施初步干预:发布官方通告,测评并反馈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三步,执行主要干预过程:干预受自杀事件影响的教师、学生、家长三个群体。第四步,评估干预效果。第五步,反思总结及其他注意事项。

刘玉娥[3](2021)在《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问卷编制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编制一份科学的《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2.运用问卷调查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剖析其中关键的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3.提出针对可行的临床策略与建议,为改善急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服务行为,预防和减少自杀未遂患者再自杀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急诊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医疗服务行为实践及相关行为理论,经过分析提炼,初步形成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问卷的理论与内容框架。2.质性访谈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湖北省两所综合医院16名急诊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深入访谈,进一步丰富并形成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问卷初稿。3.德尔菲法:选择专家21名,来自全国5个省市的11所大型三级医院及医学高等院校,长期从事于精神卫生学/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急诊医学、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公共卫生管理领域研究。经两轮专家函询意见,对问卷条目内容进行修改与调整,形成预调查问卷。4.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问卷调查分预调查和正式调查。通过预调查,对问卷进行条目筛选与因子分析得到初始问卷。正式调查前,运用初始问卷调查湖北省287名急诊医护人员,进行问卷信效度验证,最终形成《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问卷》。正式调查运用自制的一般现状调查表与所编制问卷,对湖北省8所三级综合性医院,12所二级综合性医院的842名急诊医护人员进行现状与影响因素调查。5.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SPSS22.0、AMOS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问卷条目筛选与调整,采用区分度法、相关系数法、内部一致性系数及因子载荷量、共同度等;同时采用Cronbach’sα系数、分半信度、重测信度及相关性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检验问卷的信效度。统计描述中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构成比;统计推断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果:1.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问卷编制结果:(1)两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性系数分别为:84%,100%;两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为:0.839、0.879。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15、0.474(P<0.05)。编制问卷包含4个维度(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26个条目。该问卷采用Liket5级评分法,满分130分,得分越高,表明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的障碍因素越多,障碍程度越大,反之亦然。(2)问卷总的Cronbach’sα系数0.930,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41、0.747、0.906、0.885;总的问卷分半信度为0.918,重测信度为0.915,信度较好。问卷内容效度指数为0.943。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指标χ2/df=2.584,CFI=0.904,GFI=0.875,AGFI=0.881,RMSEA=0.074,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2.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本研究842名急诊医护人员中,86.22%表示接诊过自杀未遂患者,54.3%表示为自杀未遂患者提供过心理健康服务。但评估患者自杀风险时,仅2.38%的急诊医护人员使用了自杀相关评估工具,建议为患者进行心理会诊或转诊者不足6%,超过75%的急诊医护人员表示从未为患者进行出院后随访。总体上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质量低下。(2)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总均分为71.97±13.08,表明影响因素条目中既存在关键障碍因素,也包含促进因素。结合心理健康服务质量低下的现状,剖析得分排名前5位的关键障碍因素条目分别是:(1)我觉得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评估与自杀干预需要精神心理专业人员才能完成;(2)我觉得与自杀未遂患者谈论自杀是件困难的事情;(3)我觉得与患者谈及“自杀”会对其再次造成心理伤害;(4)对我来说随访评估自杀未遂患者出院后的再自杀风险很困难;(5)我不能正确使用自杀风险评估工具(如Beck自杀意念量表、哥伦比亚自杀严重程度评定量表(C-SSRS等))。得分排名后5位的促进因素条目是:(1)我应该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2)我会将患者自杀行为与其心理健康问题联系起来;(3)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询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4)我愿意与自杀未遂患者沟通其自杀事件;(5)我知道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如有自杀未遂史、精神障碍、绝望、身患重病、物质滥用等)。(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经历”,“自杀预防专业知识培训经历”,“心理健康服务了解程度”,“自杀风险评估工具的使用”为影响问卷总分的自变量,且与总分间呈现负相关。急诊医护人员最希望学习的患者自杀预防知识是:与自杀未遂患者的沟通技巧(35.51%)。最希望获得/增设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是:简便可行的自杀风险处理流程与方案(21.72%)。研究结论:1.本研究编制《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作为测评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工具。2.本研究中,绝大部分急诊医护人员接诊过自杀未遂患者,但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质量较低。关键障碍因素包括急诊医护人员自杀预防相关知识缺乏、缺乏沟通技巧与干预技能、存在自杀认识误区、对自身在预防患者自杀中的作用认识不深刻。促进因素包括急诊医护人员认识到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性、愿意与自杀未遂患者沟通、愿意为急诊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3.自杀预防专业知识培训经历与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经历有利于急诊医护人员为患者心理健康服务。急诊医护人员最希望学习的患者自杀预防知识是:与自杀未遂患者的沟通技巧;最希望获得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是:简便可行的自杀风险处理流程与方案。

宋莉娟[4](2021)在《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及其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死亡教育是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死亡、看待死亡,利用医学死亡知识服务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医学生是死亡教育的先行者,未来也是与濒死患者接触最多的照护者。医学生获取死亡教育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不仅影响个体对死亡的认知、态度和应对,也直接和间接影响着其对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乃至临终患者及家属的生命质量。死亡相关课程是普及性和专业性死亡教育的最有效形式。然而我国死亡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实践极少,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本课题旨在以医学院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医学院校本科生学情特点为基础,通过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以课程设计相关理论为指导,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并通过教育实验验证课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课程,从而为我国医学院校死亡教育开展推广提供相应的课程指导和实施参考。方法1.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的调查分析:采用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性研究了解上海市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态度与死亡教育态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的影响路径及各路径的影响效应,构建基于学情背景特点的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模型。2.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的比较分析:采用比较研究法分析目前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开展情况。从课程目标、性质、授课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时数、教学师资以及课程评价等比较要素进行比较研究。3.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的课程设计:采用课程设计理论设计课程,以泰勒目标模式为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选择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进行课程目标分类,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借鉴;结合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比较分析结果和我国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分析结果,进行我国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标准设计,包括课程性质及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时分配及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采用Delphi法专家咨询论证课程的关键要素,最终确定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标准。4.《死亡教育》课程的实施评价:采用教育实验方案评价课程效果,通过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设计对形成的《死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效果评价,研制实验测评工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分别进行单组前后测分析和比较分析,了解两组学生在死亡相关知识、照顾临终患者态度以及死亡应对能力的课程前后变化及两组间的区别;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半结构式个人访谈,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收获与改变,以及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结果1.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分析结果:医学院校本科生对死亡教育态度得分3.739±0.575。死亡教育态度模型路径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家中谈论死亡的情形、临终患者接触经历、对死亡教育的了解共5个外因变量,死亡态度、死亡焦虑以及照顾临终患者态度共3个中介变量。其中医学生年龄、照护临终患者的态度、死亡态度、死亡焦虑均对其死亡教育态度具有直接影响,性别、对死亡教育的了解、临终患者接触经历、家中谈论死亡情形分别通过中介变量对其死亡教育态度具有间接影响;另外年龄、死亡态度和死亡焦虑既有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中介变量产生间接影响,所以路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国内外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比较结果: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主要面向非实习年级学生,以选修课形式开设;课程目标多以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设定;课程内容集中于死亡与死亡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临终照护知识与技术、濒死与死亡应对,但各国的侧重点不同;理实融合教学法是死亡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策略,其中临床实践的体验式教学是应用最多的实践教学方法;课程学时数与课程内容相一致,各国差异较大;师资队伍以多学科教学团队为主;课程评价以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方式。3.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设计结果:以泰勒的目标模式为指导设计形成的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标准,包含课程性质及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时分配及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课程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3个维度共计17个项目;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死亡与死亡教育展开,涵盖死亡与死亡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临终照护知识与技术、濒死与死亡应对3个主题8个章节27项内容。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课程共计24学时,其中理论10学时实践14学时。4.《死亡教育》课程实施评价结果:教育实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1)课程实施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死亡相关知识认知、照顾临终患者态度以及死亡应对能力三个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课程实施后:(1)死亡教育相关知识方面,《死亡教育》课程后实验组学生大部分项目准确率得分显着高于实验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后实验组学生各项目准确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方面,实验组学生在课程前后照顾临终患者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课程后的照顾临终患者态度得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对患者家属的关怀态度维度得分在实验组干预前后比较和实验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死亡应对能力方面,实验组学生在课程前后死亡应对能力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课程后的死亡应对能力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实验质性研究结果总结归纳出8个主题25个亚主题:(1)个体收获与改变方面,包括死亡认知的深入、死亡态度的改变、死亡应对能力的提升、延伸思考共计4个主题11个亚主题。(2)对课程的评价与建议方面,包括课程的优点、课程存在的不足、自我表现评价、对课程的建议共计4个主题14个亚主题。结论1.我国医学院校本科生对死亡教育总体持积极和肯定态度,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死亡教育课程设置应从低年级开始,定位为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通识拓展课程,充分考虑学习对象的死亡相关背景经历。2.我国死亡教育缺乏系统化、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设置应符合国情和授课对象学习特点,充分重视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促进多维课程评价。3.形成的死亡教育课程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和学习对象的学情。包含普适性死亡教育和专业性死亡教育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注重体验式教学的应用。4.死亡教育课程能够改变学生对死亡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死亡应对能力,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生活态度和职业态度,对学生今后的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帮助;学生对课程评价较高,对课程的建议对后续课程的完善修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为我国死亡教育的发展推广提供了参考。

杨梓杰[5](2021)在《新确证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杀意念危险因素分析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在了解新确证HIV感染者/AIDS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自杀意念、自杀风险的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既往文献构建路径模型,以便分析新确证PLWHA群体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的直接和间接效应,为探索建立针对性的、有效的确证PLWHA人群自杀干预提供科学基础;并在横断面调查的基础上探索开展随访调查。方法于2019年11月-2021年01月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红丝带门诊以便利抽样的方法招募新确证PLWHA,以统一的自编问卷结合专业量表对新确证PLWHA的自杀意念、自杀风险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开展横断面调查及质性研究,并在患者确证6个月后进行随访调查。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χ2分析、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中介分析、路径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自杀意念的直接及间接影响效应。使用Nvivo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新确证PLWHA流行病学特征:263名新确证患者中,96.2%为男性,年龄在18-65岁之间;39.9%的患者有自杀意念,其中25.7%为高自杀风险;有37.6%的患者认为是被故意传播而感染HIV的;57.0%的患者有曾进行过HIV自检,其中70.7%的患者自检阳性;24.7%的患者为高度歧视感知;51.7%的患者为低度社会支持;46.8%的患者为低自尊;16.7%的患者为重度焦虑;57.8%的患者有抑郁症。2、新确证PLWHA自杀意念危险因素及其影响效应:路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自杀意念的影响效应为-0.151;自认为被故意传播而感染HIV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效应为0.154;抑郁症对自杀意念影响效应为0.171;社会支持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效应为-0.148;歧视感知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效应为0.392。3、新确证PLWHA自杀风险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每月收入为4000元及以下(a OR=14.583,95%CI:2.471-86.076)、抑郁症(a OR=15.745,95%CI:1.879-131.920)是患者高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4、不同传播途径新确证患者自杀意念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知晓PEP(a OR=2.385,95%CI:1.149-4.947)、高度歧视感知(a OR=3.110,95%CI:1.281-7.552)、低度社会支持(a OR=3.864,95%CI:1.265-11.806)、抑郁症(a OR=2.637,95%CI:1.211-5.746)是同性传播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认为自己被故意传播而感染HIV(a OR=5.564,95%CI:1.533-20.200)、中度歧视感知(a OR=13.259,95%CI:3.477-50.557)、高度歧视感知(a OR=12.840,95%CI:2.939-56.090)是异性传播新确证PLWHA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5、新确证PLWHA自杀意念随访:在确证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患者与失访患者具有同质性;两个时期相比,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显着提高,自尊得分显着降低。结果显示,在确证6个月后HIV自检阳性(a OR=2.942,95%CI:1.045-28.091)、HIV自检阴性(a OR=13.101,95%CI:1.823-94.147)、抑郁症(a OR=11.046,95%CI:2.451-49.790)是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1)新确证PLWHA以青年男性同性恋者为主,大部分新确证PLWHA曾进行过HIV自检,自检阳性是新确证PLWHA自杀意念发生为危险因素;(2)新确证PLWHA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个体因素、HIV感染相关特征及心理健康因素;其中心理健康因素,特别是歧视感知对于新确证PLWHA的自杀意念影响效应最强;(3)平均每月收入较低,有抑郁症是有自杀意念的新确证PLWHA高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因此也应加强对低收入、有抑郁症的新确证PLWHA的自杀风险进行筛查、监测和干预。(4)不同传播途径患者自杀意念患病率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歧视感知是不同传播途径患者的自杀意念的共同危险因素,因此在后续进行自杀意念干预中应着重减少患者所受到的歧视。

吴茵琪(Ngyanki)[6](2020)在《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香港与广州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分析比较香港和广州在校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探索香港与广州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两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提出进一步完善两地高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提高预防心理危机工作水平的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和香港3所综合院校1038名大学生,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和中医五态人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结果:本次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8.86%,其中香港450例(43.35%),广州588例(56.65%)。(1)按SCL-90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异常144例,占总数的32.00%,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未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329)。广州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异常162例,占总数的27.55%,其中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39)。(2)SCL-90因子得分显示,香港大学生中,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州大学生中,未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中,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中,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得分大部分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偏执因子得分大部分高于与全国常模得分;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得分中,躯体化因子、偏执因子和精神因子高于与全国常模得分,人际关系因子、焦虑因子和恐怖因子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P<0.05)。(3)按自杀意念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66例,占总数的15.49%,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州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72例,占总数的12.37%,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按家庭关怀度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家庭关怀度障碍240例,占总数的53.33%,其中不同年级、性别、学院、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年级、性别、学院、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广州大学生中家庭关怀度障碍474例,占总数的80.61%,其中不同年级、学院、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年级、学院、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按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结果显示,太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4.02±4.93,香港大学生10.92±4.21;少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6.77±4.61,香港大学生13.81±4.60;阴阳和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为8.51±2.21,香港大学生7.25±2.70,;少阴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6.84±3.05,香港大学生15.20±3.75;太阴得分中,广州大学生8.78±6.86,香港大学生9.41±6.15;经统计检验,广州与香港在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中,香港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得分中,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太阳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广州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得分中,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太阴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6)在香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模型中,单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是影响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是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恋爱受到别人干涉(OR=44.818,P<0.001)、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OR=3.366,P=0.013)、曾补考和(或)留过级(OR=2.918,P=0.005)、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OR=2.783,P=0.002)、年级(OR=2.611,P<0.001)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对本专业满意(OR=0.237,P<0.001)、性别(OR=0.294,P=0.001)、有宗教信仰(OR=0.465,P=0.022)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在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模型中,单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学院、独生子女、父母婚姻、家庭氛围、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是学生会干事、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是否谈恋爱、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是影响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学院、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是否谈恋爱、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是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OR=43.523,P<0.001)、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OR=36.141,P<0.001)、恋爱受到别人干涉(OR=11.730,P<0.001)、曾补考和(或)留过级(OR=4.093,P<0.001)、学院(OR=1.910,P<0.001)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年级(OR=0.504,P=0.008)、谈恋爱(OR=0.259,P<0.001)、性别(OR=0.151,P<0.001)、对本专业满意(OR=0.078,P<0.001)、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OR=0.073,P<0.001)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香港和广州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认知障碍、自卑、抑郁苦闷、家庭关怀度障碍、自杀意念等问题,且检出率较高。香港大学生在认知障碍、自卑感、忧郁苦闷心境等问题较广州大学生更为严重,同时香港大学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比广州大学生更严重,若未得到良好开导,容易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在SCL-90心理状况得分方面,香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水平,但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正常水平。在中医五态人格得分方面,香港大学生性格较随和、沉着冷静、善于辨认是非、自我警惕性较强、不易患得患失、但进取心较差、抗打击能力弱,广州大学生进取心和抗打击能力强、自我警惕性较低、稳定性较强、有奉献精神、但易盲信别人。家庭情绪氛围、个人经历、宗教信仰和个人不良习惯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如父母暴力打斗、恋爱受别人干涉和重大事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训与宣教,合理引导大学生恋爱与情感依恋,鼓励父母采用关爱、和谐家庭情绪氛围与鼓励的教养方式,综合多途径、个性化、针对性的方式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张仁静[7](2020)在《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的追踪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我国幅员辽阔,高原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是世界上高原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国家。在高原地区与我国接壤的国家众多,边境地区形式复杂多变。高原是我国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新兵是高原军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身心素质要求更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新兵战斗力的重要保障。高原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给军人带来极大的身心压力,急进高原新兵不仅面临高原环境的习服,还处于对军营环境的持续适应过程中,面临的身心压力更大,需要关注其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适应。既往研究大多仅对高原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一次性横断面调查研究,动态追踪研究较少;关注常驻高原军人较多,关注急进高原军人少,对急进高原新兵研究更少。因此,本研究以急进高原新兵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间点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追踪调查,分析其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为急进高原新兵身心适应、心理健康维护、制定科学有效的教育训练计划提供数据参考。对象和方法整群抽取某部急进高原800新兵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0名新兵作为固定追踪研究对象,分别在新兵入营集训期、急进高原初期、进入高原3个月3个时间点,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抑郁自评量表(SDS)、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神经质量表(Nf)、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等作为测评工具,对急进高原新兵的状态-特质焦虑、抑郁情绪、失眠、高原反应等动态变化规律进行追踪调查研究。同时,采用自编的心理健康需求调查表,调查其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为开展急进高原新兵心理保障服务提供依据。结果1.急进高原新兵急进高原初期状态-特质焦虑及抑郁特点(1)状态焦虑阳性率为30.1%,特质焦虑阳性率为31.4%,抑郁阳性率为19.5%。(2)急进高原新兵SDS得分显着高于平原新兵(P<0.01),SAI、TAI得分显着低于平原新兵(P<0.01)。(3)TAI得分“≤18岁”组显着高于“≥21岁”组(P<0.05),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TAI得分显着高于大专及以上组(P<0.05)。(4)SAI与PTSD、AIS、Nf以及高原反应呈正相关,TAI与PTSD、AIS以及Nf呈正相关,SDS与PTSD、Nf以及高原反应得分呈正相关。2.急进高原新兵状态-特质焦虑、抑郁情绪阶段变化特点(1)焦虑阳性率和STAI得分阶段差异显着(P<0.01),STAI得分呈下降趋势,SDS得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除“20岁”和“≥21岁”SDS得分外,其余各年龄组STAI、SDS得分的阶段变化具有显着差异(P(27)0.05)。除“20岁”和“≥21岁”组TAI得分外,其余各年龄组STAI得分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均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20岁”和“≥21岁”组TAI得分入营集训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但与急进高原初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营集训期,“19岁”、“20岁”组在SAI得分显着低于“≤18岁”组,“19岁”、“20岁”和“≥21岁”组TAI得分显着低于“≤18岁”组。(3)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SAI、TAI得分入营集训期>急进高原初期>进入高原3个月(P<0.05);大专及以上组,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SAI、TAI得分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入营集训期TAI得分显着高于大专及以上组(P<0.05)。SDS得分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4)西部新兵SAI、TAI得分入营集训期>急进高原初期>进入高原3个月(P<0.05);急进高原初期,东部新兵SAI、SDS得分显着高于西部和中部新兵(P<0.05)。(5)双亲组新兵SAI得分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TAI得分在急进高原初期最高,进入高原3个月最低;单亲组新兵SAI、TAI得分在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SDS得分在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无显着差异(P>0.05),但在进入高原3个月得分降低。(6)有留守儿童经历的新兵SAI、TAI、SDS得分在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高原3个月显着下降(P<0.05)。无留守儿童经历的新兵SAI、TAI得分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P<0.01),SDS得分在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无显着差异(P>0.05),进入高原3个月显着下降(P<0.05)。3.急进高原新兵失眠状况的阶段变化特点(1)AIS总分具有显着的阶段变化(P<0.01),急进高原初期最高,进入高原3个月最低。(2)各年龄组AIS总分的阶段变化具有显着差异(P<0.01),急进高原初期最高。(3)“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AIS总分急进高原初期>入营集训期>进入高原3个月(P<0.05);“大专及以上”组AIS总分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入营集训期和进入高原3个月(P<0.05);急进高原初期,“大专及以上”组AIS总分显着高于“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P<0.05)。(4)西部地区新兵AIS总分急进高原初期>入营集训期>进入高原3个月(P<0.05),东部新兵AIS总分显着高于中部和西部新兵(P<0.05)。(5)不同家庭结构新兵AIS总分在急进高原不同阶段皆具有显着差异(P<0.01),急进高原初期>入营集训期>进入高原3个月(P<0.05)。(6)无留守儿童经历的新兵AIS总分急进高原初期>入营集训期>进入高原3个月(P<0.05),有留守儿童经历的新兵AIS总分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入营集训期和进入高原3个月(P<0.05);无留守儿童经历新兵AIS总分在进入高原3个月显着低于留守儿童新兵(P<0.05)。4.急进高原新兵自杀意念阶段变化特点(1)自杀意念阳性率为1.7%~2.8%,自杀意念阳性率在急进高原各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除乐观因子外,自杀意念各因子得分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绝望因子、睡眠因子以及SIOSS总分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3)除“21岁”组外,其余各年龄组SIOSS总分阶段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营集训期,“≤18岁”和“19岁”SIOSS总分显着高于“20岁”组(P<0.05)。(4)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SIOSS得分阶段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相同阶段SIOSS得分在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不显着(P>0.05)。(5)不同来源地新兵SIOSS得分阶段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西部地区新兵,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均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6)不同家庭结构新兵SIOSS得分在急进高原不同时间皆具有显着差异(P<0.01);双亲组的新兵SIOSS得分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均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1);单亲组的新兵SIOSS得分进入高原3个月下降(P<0.05)。(7)不管童年时期是否有留守经历,新兵SIOSS得分在急进高原不同阶段皆具有显着差异(P<0.01)。(8)“非独生子女”组新兵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SIOSS得分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1),“独生子女”组阶段差异不显着(P>0.05);相同阶段SIOSS得分在子女结构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急进高原新兵创伤后应激反应动态变化特点(1)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为1.9%~4.0%,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在急进高原各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TSD得分具有显着的阶段变化(P<0.01),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3)“≤18岁”、“19岁”组PTSD得分的阶段变化呈现显着差异(P<0.05);“≤18岁”PTSD得分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19岁”组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4)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PTSD得分的阶段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5)除中部地区外,新兵PTSD得分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部地区新兵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西部新兵PTSD得分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进入高原3个月最低(P<0.05)。(6)单亲组新兵PTSD得分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进入高原3个月最低(P<0.01)。双亲组的新兵PTSD得分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7)非留守儿童PTSD得分在急进高原不同阶段皆具有显着差异(P<0.01),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8)非独生子女新兵PTSD得分在急进高原不同阶段具有显着差异(P<0.01),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6.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特点急进高原新兵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主要有:自我调节能力差、学习训练压力大、家庭的原因、战友不好相处;最喜欢的心理健康服务方式主要有:听心理健康讲座、文体活动、心理训练、与心理专业人员进行交流;认为需要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心理学常识、情绪与压力管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调适以及服役期间角色变化的心理调适;最希望开展的心理训练为:认识自我、人际交往、情绪调控、团队协作、角色适应。7.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维护模式通过对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阶段变化特点、影响因素、心理服务需求的分析,结合既往高原军人心理干预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了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维护模式,即:以“让新兵尽快适应部队生活和高原环境,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提高心理适应和心理素质”为目标,重点关注“入营集训期、急进高原初期”两个关键阶段,遵循“发展性、教育性和预防性”三个基本原则,通过“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训练、个体心理辅导”四种形式,开展“角色适应、认识自我、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团队协作”五项内容的心理健康维护。结论1.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呈现明显的阶段差异和人群特点,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以及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来源地条件与高原差异较大、家庭情况不好的新兵,应给予重点关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部队生活和高原环境。2.开展心理健康维护应当充分考虑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的阶段变化特点、不同人群间的差异以及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特点。

骆语辰[8](2020)在《育德育心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积极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竞争激烈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德才兼备、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等有着良好心理素质的高水平人才。2018年7月中共教育部提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德心共育教育理念等理论的指导下,在吸取前人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育德获得品质和育心获得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积极效应,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调查问卷”做抽样调查,采取美国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21.0工具以及结构方程模型(SEM)建模软件AMOS18.0工具对本文所需的调研数据做统计分析,对“育德获得品质——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育心获得品质——性格优势,心理危机组和对照组”等多变量关系,做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和路径分析。通过分析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Z077)中抽取2017、2018年部分高校所发生的严重心理危机致死学生资料做“心理解剖”分析,探索育德因素与育心因素在心理危机中的中介作用。研究高校大学生育德获得品质(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长效应和育心获得品质(性格优势)成长效应,以及在生活应激诱发心理危机过程中的交互预防干预心理危机的中介效应,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核心机制是其外部环境诱因和内在个体成因的交互作用。本文实证和个案所呈现的大学生所经受的压力和创伤等诱发因素,激活了其内在的思想信念空位等育德预警因素与性格优势缺失等育心预警因素,从而使其产生了心理危机倾向甚至心理危机结果。(2)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核心素养缺失是其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德预警因素和干预靶标。实证预测和个案分析证实,从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大学生拥有并实践人文情怀、珍爱生命、健全人格等核心素养,是其防止心理危机的育德保护因子;反之,这些育德因素的缺失则是其产生心理危机的危险因子。(3)大学生心理教育中性格优势缺失是其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心预警因素和干预靶标。实证预测和个案分析证实,从心理健康教育来看,大学生习得并开发爱与被爱、责任心、自控力等性格优势,是其防止心理危机的育心保护因子;反之,这些育心因素的缺失则是其产生心理危机的危险因子。(4)防范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因根据在于是其核心素养与性格优势的交互干预机制。经实证预测和个案证实,育德因素和育心因素相结合,如育德品质人文情怀与育心品质感恩之心的高度融合、育德品质珍爱生命与育心品质爱与被爱能力的息息相通、育德品质社会责任与育心品质责任心的共同担当、育德品质国家认同与育心品质理想信念的报国之行等,都是预防、控制和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育德育心相结合的加工机制。(5)育德品质和育心品质的缺失是心理危机的危险因子,拥有是防控心理危机的保护因子。因此,在大学生育德中培养此核心素养、在育心工作中培养此性格优势,可以有效地预控抑郁发作对心理危机的诱发。(6)大学生的性别、校别、年级等分类变量在育德品质核心素养与育心品质性格优势的交互作用共同预测和干预其心理危机中具有一定的调解作用。根据上述结论,本文也提出育德与育心防范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建议。目前对育德获得品质大学生核心素养与育心获得品质性格优势里的详细指标仍需要进行深入性探讨,对具体工作的研究要做进一步探索研究,对丰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有重要意义。

张东生[9](2020)在《HIV/AIDS患者的非理性认知及其社会工作干预 ——基于南昌市J医院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一书中,提出艾滋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已经不是普通的身体病症,还具有特殊的社会隐喻。从医学上看,艾滋病是病毒“入侵”肌体;从传播方式上看,艾滋病则是将感染者置于死地的“传染源”,疾病的隐喻带来的是对患病者的污名化。艾滋病进入中国的三十余年间,从最初遥远的“外来病”,到农民工的“记号”,再到近年来的“艾滋病=同性恋”,与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前期“COVID-19=湖北人”如出一辙(1)。不同的是,对于艾滋病,大众则给予其更多的道德批判。现阶段我国对于HIV/AIDS患者心理问题的关注、患者自身关系网的恢复以及患者权利保障等方面研究开展较为薄弱。通过对南昌市HIV/AIDS患者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HIV/AIDS患者普遍存在非理性认知,他们常带有自我偏见和否定的负面情绪,并且担心身份暴露、自我接纳程度低、社会关系上的自我封闭等,这些问题严重干扰了HIV/AIDS患者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也降低了他们接受药物治疗的意向,在其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同时,更容易引发其报复社会的行为。理性的认知有助于患者正确认识和接纳艾滋病,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社会工作注重救难、解困和发展,通过转变HIV/AIDS患者对艾滋病的非理性认知,让患者接纳自己、正确接受抗病毒治疗、以理性认知去看待艾滋病的污名化。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通过对案主理性认知的塑造,以及自助小组成员间的符号互动,有助于患者恢复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本文旨在探究社会工作介入艾滋病患者自身层面研究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同时也是社会工作在艾滋病医务领域的一次尝试,能够为未来医务社会工作在艾滋病群体中的开展提供参考。

余欣蓬[10](2020)在《我国青少年自杀干预的伦理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自杀是世界范围内敏感而又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一直被划入全球高自杀率国家,其中青少年是自杀的高危人群。青少年自杀对自身及其家庭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根据国际经验,针对青少年的自杀干预措施是预防和避免悲剧的有效途径。综合国内机构和学者的自杀干预研究,发现在对策建议和技术方面的研究比较丰富,但伦理学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立足我国青少年自杀干预现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通过对自杀未遂青年的访谈及案例分析,发现我国目前青少年自杀干预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家庭干预能力有限、学校预防教育缺失、民间干预力量单薄、部门机构缺乏责任意识、以网络和热线为主的干预手段存在诸多局限、欠缺相应的预警评估和后续服务等。针对上述干预问题进行伦理思考,本文认为这些具体问题背后隐藏着认识局限。人们习惯于把“孩子自杀”归咎于本人和家庭有问题,受其困扰的家庭也总是在艰难中挣扎却不愿求助社会,青少年自杀尚未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进入社会各界的视野,因此建立责任意识是破解具体问题的出发点。在这一基本认识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些相对独立的见解。在干预青少年自杀的道德理由方面认为:积极有效的干预可以阻却青少年激情自杀,并在给予青少年及其家庭生命关怀的同时,向社会传递珍爱生命的道德责任。在干预青少年自杀的道德责任方面认为:家庭是青少年自杀干预的第一责任主体,医疗卫生及心理健康机构应当承担青少年自杀干预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社会组织是青少年自杀干预的优势主体,全社会都负有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道德责任;应当建立干预青少年自杀家庭有责、个人有责、国家有责、社会有责的责任意识,共同构筑国家政府为主导、多组织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青少年自杀干预体系。在青少年自杀干预行动准则方面,提出及时、可及、有效、合作、共情同理几项原则。在加强青少年自杀干预的行动对策方面,建议转变观念,牢固树立自杀干预的道德责任意识;普及生命和死亡教育,强化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在全社会宣传培训自杀干预基本知识和技能;建构合理公正的青少年自杀倾向评估及预警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干预、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等。期望本研究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学者关注青少年自杀问题,并通过深化干预研究逐步改变我国高发和干预不力的现状。

二、20世纪自杀预防的状况及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自杀预防的状况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自杀死亡分布及相关疾病负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设计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设计
        (二) 技术路线
    三. 数据来源
        (一) 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二)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四. 数据质量控制
        (一) 病例报告数据质量控制
        (二) 现场调查数据质量控制
    五. 数据整理与分析
        (一) 病例报告数据分析
        (二) 现场调查数据分析
        (三) 疾病负担计算
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 病例报告数据分析
        (一) 数据质量评估
        (二) 1993-2012年流行特征与病死率变化
        (三) 2013-2018年HIV感染者自杀死亡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二. 现场调查数据分析
        (一) 流行病学现场调查一般情况
        (二) 心理因素间相互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
        (三)讨论
    三. 疾病负担估计
        (一) 死亡率及死亡比例
        (二) 期望生存时间
        (三) 心理相关疾病负担
        (四) 经济负担
        (五)讨论
研究结论
创新点和局限性
    一. 研究方法的意义和评价
    二. 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性
        (一) 创新点
        (二)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及HIV感染者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个人简历
致谢

(2)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实证研究及工作手册编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学校心理危机的概述
        一、心理危机的概述
        (一)心理危机的定义
        (二)心理危机的分类
        二、学校心理危机的概述
        (一)学校心理危机的定义
        (二)学校心理危机的分类
        (三)学校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
        (四)学校心理危机的结果
    第二节 校园自杀危机的概述
        一、自杀的概述
        (一)自杀的定义
        (二)自杀的分类
        二、校园自杀的概述
        (一)校园自杀的定义
        (二)校园自杀的特点
        (三)校园自杀的理论
    第三节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概述
        一、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定义
        二、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要素
        三、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危机观
        (二)危机干预理论
        (三)国外危机干预模式的理论
        四、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研究构想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三章 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校外自杀事件
    第一节 案例背景
    第二节 危机干预过程
        一、干预准备
        (一)成立危机干预小组
        (二)干预目的
        (三)干预对象
        (四)干预形式
        (五)干预时间
        (六)干预地点
        二、干预流程
        (一)官方通告
        (二)干预准备阶段
        (三)干预阶段
        三、效果评估
        四、反思总结
        (一)有效的方面
        (二)不足的方面
        (三)需要改进的方面
        (四)《手册》编制的框架与内容
第四章 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二分析——校内自杀事件
    第一节 案例背景
    第二节 危机干预内容
        一、干预准备
        (一)成立危机干预小组
        (二)干预目的
        (三)干预对象
        (四)干预形式
        二、干预流程——针对教师群体的干预
        (一)干预目的
        (二)干预对象
        (三)干预形式
        (四)干预时间
        (五)干预地点
        (六)干预流程
        三、干预流程——针对学生群体的干预
        (一)心理测评
        (二)团体辅导
        四、效果评估
        (一)针对教师群体的干预效果评估
        (二)针对学生群体的干预效果评估
        五、反思总结
        (一)有效的方面
        (二)不足的方面
        (三)《手册》编制的框架与内容
第五章 《学生自杀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手册》的编制及内容结构概述
    第一节 《手册》的逻辑框架与编制过程
    第二节 《学生自杀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手册》内容概述
        一、确定工作内容
        (一)成立危机干预小组
        (二)确定干预对象
        二、实施初步干预
        (一)官方通告
        (二)心理筛查
        (三)报告及反馈
        三、执行主要干预过程
        (一)针对学生群体的干预
        (二)针对教职工群体的干预
        (三)针对家长群体的干预
        四、评估干预效果
        (一)现场反馈
        (二)追踪回访
        (三)电话回访
        (四)量表前后测结果的差异分析
        五、反思总结与其他注意事项
        (一)反思总结
        (二)危机事件中突发事件的处理
        (三)工作痕迹保留
第六章 总结
    一、本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成果
    二、研究的不足及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三、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SAS】
    【SDS】
    【SIOSS】
    《辅导记录表》
    测评指导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问卷编制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急诊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研究现状
        1.3.2 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4 理论框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问卷编制
    2.1 问卷框架的初步构建
        2.1.1 文献研究法
        2.1.2 质性访谈法
        2.1.3 结果
    2.2 德尔菲法
        2.2.1 函询对象与方法
        2.2.2 统计方法
        2.2.3 专家函询结果
    2.3 预调查
        2.3.1 预调查对象与方法
        2.3.2 资料的收集与录入
        2.3.3 预调查的结果
    2.4 验证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问卷
        2.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4.2 结果与分析
    2.5 讨论
        2.5.1 问卷构建方法的科学性
        2.5.2 问卷的表现形式与可行性评价
        2.5.3 问卷的信效度评价
第三章 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3.1 调查对象
        3.1.1 调查医院
        3.1.2 调查人群
    3.2 调查工具及方法
        3.2.1 调查工具
        3.2.2 调查方法
    3.3 数据录入与分析
    3.4 研究结果
        3.4.1 调查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3.4.2 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现状
        3.4.3 急诊医护人员自杀风险评估工具使用及知识培训情况
        3.4.4 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得分情况
        3.4.5 不同特征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总分比较
        3.4.6 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总分多因素分析
        3.4.7 其他相关问题回答情况
    3.5 讨论
        3.5.1 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现状
        3.5.2 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3.5.3 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总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3.5.4 急诊医护人员希望学习的患者自杀预防知识与希望获得/增设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
    3.6 策略建议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自杀未遂急诊患者再自杀风险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问卷----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录B 急诊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附录C 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4)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及其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态度现状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三部分 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比较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四部分 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四、结论
第五部分 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实验研究
    一、实验方案设计
    二、实验课程实施
    三、实验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讨论
第六部分 讨论
    一、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的设计思考
    二、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的实施建议
    三、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课程的推广价值
小结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的局限性与后续研究的思考
附录一 《死亡教育》课程标准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录二 《死亡教育》课程前后测问卷(节选)
附录三 关于《死亡教育》课程访谈的知情同意书
综述 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的开展现状与启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5)新确证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杀意念危险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背景
    1.1 研究背景
    1.2 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杀意念流行现况
    1.3 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研究现况
    1.4 结构方程模型在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杀研究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量及抽样方法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5 自杀意念、自杀风险及相关指标测量方法
    2.6 质量控制
    2.7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HIV感染者/AIDS患者相关流行病学特征
    3.2 新确证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杀意念分布
    3.3 新确证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杀意念影响因素
    3.4 新确证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杀意念影响因素路径模型分析
    3.5 新确证HIV感染者/AIDS患者不同自杀风险分布
    3.6 新确证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杀风险影响因素
    3.7 新确证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杀风险影响因素路径模型分析
    3.8 不同传播途径患者自杀意念危险因素分析
    3.9 新确证HIV感染者/AIDS患者随访结果
    3.10 定性访谈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新确证PLWHA人口学特征及HIV感染特征
    4.2 新确证PLWHA自杀意念及心理健康状况流行特征
    4.3 新确证PLWHA自杀意念影响因素
    4.4 新确证PLWHA自杀风险影响因素
    4.5 不同传播途径患者自杀意念危险因素
    4.6 新确证PLWHA确证6 个月后自杀意念影响因素
    4.7 创新与不足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自杀意念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调查问卷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
附录四 医学伦理批准函
附录五 个人简历
致谢

(6)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2.2 调查方法与样本量计算
    2.3 调查内容与工具
    2.4 研究内容
    2.5 统计方法
    2.6 质量控制
第三章 结果
    3.1 香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3.1.1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
        3.1.2 香港高校大学生SCL-90 测评结果
        3.1.3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3.1.4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情况
        3.1.5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情况
        3.1.6 香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3.2 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3.2.1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
        3.2.2 广州高校大学生SCL-90 测评结果
        3.2.3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3.2.4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情况
        3.2.5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情况
        3.2.6 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3.3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3.3.1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3.3.2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3.3.3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情况的比较
        3.3.4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家庭关怀度的比较
        3.3.5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比较
        3.3.6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分析
    4.1 两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4.2 造成两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中医五态人格的认识及两地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4.3.1 中医五态人格的认识
        4.3.2 两地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第五章 建议
    5.1 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
    5.2 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5.3 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5.4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国德育文化教育相结合
    5.5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医学相结合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英文缩略词
个人学习经历
致谢
综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参考文献

(7)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的追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既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假设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的追踪研究
    2.1 研究一急进高原新兵急进高原初期状态-特质焦虑、抑郁的特点
    2.2 研究二急进高原新兵状态-特质焦虑、抑郁的追踪研究
    2.3 研究三急进高原新兵睡眠障碍的追踪研究
    2.4 研究四急进高原新兵自杀意念的追踪研究
    2.5 研究五急进高原新兵创伤后应激的追踪研究
第三章 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需求及心理干预模式的探讨
    3.1 研究六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需求特点分析
    3.2 研究七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维护模式的探讨
第四章 总讨论
    4.1 急进高原新兵急进高原初期状态-特质焦虑、抑郁特点
    4.2 急进高原新兵状态-特质焦虑、抑郁特点分析
    4.3 急进高原新兵失眠障碍动态变化特点分析
    4.4 急进高原新兵自杀意念特点分析
    4.5 急进高原新兵创伤后应激障碍特点分析
    4.6 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需求
    4.7 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干预理论模式的建立
    4.8 本研究的创新性
    4.9 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4.10 总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调查
附录2 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需求调查表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致谢

(8)育德育心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积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育德防范心理危机的相关研究
        1.2.2 育心防控心理危机的相关研究
        1.2.3 应激诱发心理危机的相关研究
        1.2.4 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理论创新
        1.4.2 方法创新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大学生心理危机
        2.1.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
        2.1.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2.1.3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
    2.2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2.1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
        2.2.2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2.2.3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
    2.3 性格优势
        2.3.1 性格优势的概念
        2.3.2 性格优势的分类体系
        2.3.3 性格优势测量工具
    2.4 其他相关理论
        2.4.1 德心共育的教育理念
        2.4.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4.3 马克思主义内外因论
第三章 研究对象
    3.1 研究对象
        3.1.1 资料来源
        3.1.2 随机抽样
    3.2 研究工具
        3.2.1 调查工具
        3.2.2 分析工具
    3.3 假设检验
        3.3.1 理论假设
        3.3.2 实证检验
第四章 实证量化分析
    4.1 实证调查:人口学和社会学基本资料分析
        4.1.1 学校分布:抽样27 所高校34518 名学生
        4.1.2 性别分布:抽样学生中男生44.4%和女生55.6%
        4.1.3 年龄分布:抽样学生中年龄16-27 岁均龄19.65 岁
        4.1.4 学校分布:抽样学校中包括三类省属高校
    4.2 目标样本:重度抑郁与自杀倾向抽样资料分析
        4.2.1 重度抑郁:总样中偏重抑郁445 人和严重抑郁96 人
        4.2.2 自杀倾向:总样中红色预警259 人和橙色预警832 人
        4.2.3 交互筛查:总样中红色预警259 人和橙色预警832 人
        4.2.4 研究组自杀危机259 人,对照组无自杀危机263 人
    4.3 育德因素:学生核心素养缺失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4.3.1 抽样比对:学生核心素养缺失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4.3.2 性别比对:男女生核心素养缺失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4.3.3 学校比对:核心素养缺失诱发抑郁并危机Logistics预测
    4.4 育心因素: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4.4.1 抽样比对:性格优势缺失诱发自杀倾向危机Logistics预测
        4.4.2 性别比对:性格优势和心理资本缺失诱发危机Logistics预测
        4.4.3 学校比对:各校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4.5 综合因素:学生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4.5.1 抽样比对: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4.5.2 性别比对: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4.5.3 学校比对: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4.6 实证归纳:学生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预测心理危机归纳
        4.6.1 育德归纳: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缺失项归纳分析
        4.6.2 育心归纳:心理危机学生的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4.7 验证模型:学生育德和育心因素双向调节抑郁并危机的结构方程模型
        4.7.1 总样控制模型:无育德育心介入的抑郁发作诱发心理危机预测模型
        4.7.2 总样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4.7.3 省本高校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4.7.4 高职院校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4.7.5 民办高校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4.8 线性建模验证:育德品质和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方程
        4.8.1 预测变量排序: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4.8.2 回归系数估计: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4.8.3 残差正态分布: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4.8.4 模型建构汇总: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第五章 个案质性分析
    5.1 学生育德因素缺失诱发心理危机案例
        5.1.1 缺失“珍爱生命”核心素养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5.1.2 缺失“乐学善学”核心素养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5.1.3 缺失“欣赏美好”核心素养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5.2 学生育心因素缺失诱发心理危机案例
        5.2.1 缺失“爱与被爱”性格优势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5.2.2 缺失“希望乐观”性格优势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5.2.3 缺失“自控判断”性格优势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5.3 育德与育心工作盲区导致心理危机案例
        5.3.1 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灰色地带”
        5.3.2 家庭环境因素诱发学生心理危机
        5.3.3 社会支持系统缺乏导致的心理危机
第六章 讨论与建议
    6.1 外部诱因和内部成因交互作用,是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核心机制
    6.2 大学生多项核心素养的缺失,是其自身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德预警因素
    6.3 大学生多项性格优势的缺失,是其自身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心预警因素
    6.4 大学生核心素养与性格优势的缺失交互作用预警其心理危机的产生
    6.5 性别、学校、年级等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调节因素
    6.6 建议:培育育德育心品质以预防干预其心理危机的育德育心工作策略
第七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9)HIV/AIDS患者的非理性认知及其社会工作干预 ——基于南昌市J医院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学科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资料收集方法
        1.5.2 资料分析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核心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
        2.3.1 国外大众对艾滋病认知的研究
        2.3.2 国内大众对艾滋病认知的研究
        2.3.3 HIV/AIDS患者对艾滋病认知的研究
        2.3.4 艾滋病的社会工作相关研究
        2.3.5 文献评述
3 HIV/AIDS患者的非理性认知研究
    3.1 HIV/AIDS患者的非理性认知量化研究
        3.1.1 资料来源
        3.1.2 统计方法及结果
    3.2 HIV/AIDS患者的非理性认知质性研究
        3.2.1 研究对象的选取
        3.2.2 深度访谈的运用
        3.2.3 HIV/AIDS患者普遍存在非理性认知
        3.2.4 HIV/AIDS患者非理性认知的表现
        3.2.5 HIV/AIDS患者非理性认知的根源
        3.2.6 HIV/AIDS患者非理性认知的危害
    3.3 研究总结
4 HIV/AIDS患者非理性认知的社会工作
    4.1 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4.2 社会工作介入理论分析
    4.3 小组工作计划的制定
        4.3.1 小组名称
        4.3.2 小组特征
        4.3.3 小组成员的选取
        4.3.4 小组目标
        4.3.5 社会工作者在小组中的角色
    4.4 小组活动的预计困难及对策
    4.5 小组活动计划实施的过程
        4.5.1 接纳自己,接纳他人
        4.5.2 拥抱健康,正确治疗
        4.5.3 消除歧视,一路同行
        4.5.4 回顾分享,展望未来
    4.6 小组工作的评估
        4.6.1 小组工作过程评估
        4.6.2 小组工作结果评估
    4.7 小组工作的反思
5 总结与反思
    5.1 总结
    5.2 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小组活动记录表
    附录3 小组活动承诺书
    附录4 非理性信念问卷

(10)我国青少年自杀干预的伦理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创新性及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1.3.3 研究思路
    小结
第二章 青少年自杀概述及干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我国青少年自杀基本特征及主要原因
        2.1.1 自杀概念
        2.1.2 青少年自杀基本特征
        2.1.3 青少年自杀主要原因
    2.2 我国青少年自杀基本现状
        2.2.1 我国青少年自杀主要数据
        2.2.2 我国青少年自杀趋势分析
    2.3 我国青少年自杀干预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家庭干预能力有限,学校缺失预防教育
        2.3.2 民间干预力量单薄,部门机构缺乏责任意识
        2.3.3 自杀倾向评估预警系统和工作机制不健全
        2.3.4 以网络、热线为主的干预手段存在诸多局限
        2.3.5 应急干预之后缺少后续服务和信息反馈
    小结
第三章 对青少年自杀干预问题的伦理分析
    3.1 青少年自杀干预的道德理由
        3.1.1 阻却青少年激情自杀
        3.1.2 以生命关怀护卫青少年健康成长
        3.1.3 为困扰家庭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
        3.1.4 向社会传递珍爱生命、扶持生命的道德责任
    3.2 我国青少年自杀干预的道德责任分析
        3.2.1 家庭是青少年自杀干预的第一责任主体
        3.2.2 学校是青少年自杀干预的重要责任主体
        3.2.3 医疗卫生及心理健康机构应当承担青少年自杀干预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3.2.4 社会组织是青少年自杀干预的优势主体
        3.2.5 全社会都负有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道德责任
    3.3 自杀干预行动准则的伦理解读
        3.3.1 及时与可及原则
        3.3.2 有效原则
        3.3.3 合作原则
        3.3.4 共情同理原则
    小结
第四章 加强我国青少年自杀干预的对策建议
    4.1 转变观念,牢固树立自杀干预的道德责任意识
        4.1.1 青少年自杀干预国家有责
        4.1.2 青少年自杀干预社会有责
        4.1.3 青少年自杀干预家庭和亲朋有责
    4.2 普及生命和死亡教育,强化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
        4.2.1 生命尊严和“向死而生”的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
        4.2.2 社会化过程中塑造乐观坚强人格
        4.2.3 对国外自杀干预理论模式的借鉴及本土化应用
    4.3 在全社会宣传培训自杀干预基本知识和技能
        4.3.1 机能与心理的专业医学干预调节
        4.3.2 干预宣传面向社会、家庭及心理咨询师
    4.4 建构合理公正的青少年自杀倾向评估及预警机制
        4.4.1 自杀心理倾向评估及预警
        4.4.2 自杀危险行为评估及预警
    4.5 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干预、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
        4.5.1 各机构组织与公众的权力划分和责任承担
        4.5.2 多元主体干预合作及应急管理部门的分工协调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对象一般情况调查表
附录2 自杀未遂者访谈调查内容

四、20世纪自杀预防的状况及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自杀死亡分布及相关疾病负担研究[D]. 张晗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2]学生自杀事件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实证研究及工作手册编制[D]. 李思亚.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急诊医护人员为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健康服务影响因素问卷编制及实证研究[D]. 刘玉娥. 武汉轻工大学, 2021
  • [4]医学院校本科生死亡教育及其课程设置研究[D]. 宋莉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5]新确证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杀意念危险因素分析研究[D]. 杨梓杰. 汕头大学, 2021
  • [6]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D]. 吴茵琪(Ngyanki).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7]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的追踪研究[D]. 张仁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8]育德育心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积极效应研究[D]. 骆语辰.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9]HIV/AIDS患者的非理性认知及其社会工作干预 ——基于南昌市J医院的调查[D]. 张东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10]我国青少年自杀干预的伦理思考[D]. 余欣蓬.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20世纪预防自杀的现状与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