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企业西进十大模式

东方企业西进十大模式

一、东部企业西进的十大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嘉[1](2019)在《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批发业转移与布局研究》文中指出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作为四大重点领域之一的区域性批发市场遵循“撤市外迁”与“原地转型”相结合的疏解原则,5年来累计疏解市场580多家。在疏解硬性指标完成的背后,存在承接地平台同质化竞争、商户回流、转型缓慢等问题。可见,虽然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批发业已成为共识,但如何科学合理地在天津和河北选择产业承接地尚存较大争议。因此,准确把握京津冀批发业发展概况和变化趋势,分析区域产业转移发生机制、行业选择以及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批发业疏解为研究对象,遵循“理论基础→现状分析→内在机理→实证研究→实现路径”的研究思路,在梳理产业转移、产业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与承接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法剖析京津冀批发业发展现状,依据大量新闻报道和政府公告总结北京批发业疏解成果和问题。接着基于企业和政府、转出地和承接地共同作用形成的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运用有限理性下重复进化博弈法分析区域产业转移的博弈过程,说明了地区承接能力和政府支持对承接地选择的重要性。然后从产业和空间两个维度构建产业承接地选择评价体系,通过对改进的产业梯度系数、政府产业发展规划、承接区位影响因素和产业承接能力综合评价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度,明确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批发业各细分行业疏解的目的地。最后,出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和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求,产业转移方需要明确疏解方向,加快转型升级;产业承接方需要提升承接能力,实现匹配对接。

杨峻[2](2015)在《基于厂商行为的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工业革命的基础和先驱性产业,纺织产业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纺织产业是民生产业、支柱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正在展开。在国际上,伴随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达成,产业大转移不可避免;在国内,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入,产业“走出去”也将成为“新常态”。纺织产业,作为中国传统优势产业,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系列外部环境的变化,以转移升级的方式求生存、图发展成为不二选择,不管其转移是出于被迫,还是出于自愿。本文正是立足于这一深刻的时代背景,在明确界定新一波纺织产业转移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中国纺织产业国际、国内转移的理论和实践。事实上,早在一两百年前就存在纺织产业转移现象,也引起了无数专家学者的关注。“雁行”理论、梯度理论等就是对纺织产业转移研究的理论成果。审读这些理论,不难发现,他们大多集中在宏观或中观层面,这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第一,过去的纺织产业转移通常是以低成本为导向,进行梯度转移,单个厂商行为几乎可以忽略;第二,纺织产业转移的“单向性”,习惯性朝着同一方向移动(低成本区域),研究个体厂商行为并不具太大意义。然而,置身于全球产业格局剧变的背景,在追逐利润这一根本动因的驱动下,纺织产业转移开始“分化”,不再是“单向性”和“梯度式”的空间位移,而是呈现出“多元化”、“分散化”、“个性化”的特征。由此,在纺织转移过程中,研究厂商行为的重要性也就日益凸显。本文正是以厂商行为为研究的起点,遵行经典的情境-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C-SCP范式),探索其空间位移的根本动因及模式选择,进而探求厂商转移的集群行为,即产业转移。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厘清纺织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或机制。在传统上,纺织产业转移被视为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移,其前提是资本、劳动力、产品、市场等要素同质,这一位移无非是一种要素势能的“自发”流动。在新形势下,各要素都表现为异质性,产业转移很大程度上是厂商以趋利为目的的“自为”行为。2)辨明纺织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因和外部影响因素。内因是核心,作用于外因,但外因也反作用于内因,两者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决定着纺织产业转移的方向和路径。基于c-scp研究范式,挖掘和分析纺织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种种影响因素,并加以区分。3)探索纺织产业转移中的各种模式。纺织产业转移呈现出“多向化”和“多元化”的态势。纺织产业转移的模式既是手段,也是结果。一方面,纺织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移,必须借助于特定的转移模式;另一方面,纺织产业转移模式是对利益诉求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了转移的成功与否。4)提出纺织产业转移的策略建议。纺织产业转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结合前文的研究结论,对不同类型的纺织产业转移模式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有案头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深度访谈等,采集了大量第一手数据,确保了本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尽量将定量刻画,实现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合,进一步增强了本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客观性。本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结论。1)从影响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外部因素来看,订单转移成为外部主导因素,政治环境、服务水平、快速响应、关税及贸易壁垒等因素成为重要因素。2)从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因来看,追逐利润最大化依然是厂商选择转移的根本动因,但是在追求低成本(或高利润)的过程中,对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的动机在弱化,而对市场可进入性、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关注在增强。3)就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模式来而言,在国际转移模式选择方面,针对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纺织企业应以并购为主;而针对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则应以新建为主。在国内转移模式选择方面,企业规模、企业性质、及转移目的等因素都会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研究视角的创新。现有关(纺织)产业转移的研究文献,主要是从宏观或中观的视角出发,探讨(纺织)产业转移的机理、规律、模式等内容。本研究基于厂商行为理论的视角,即从具体企业的动因和策略行为入手,分析纺织产业的转移,“自下而上”的构建了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研究框架。2)研究内容的创新。首先,本文基于资本异质、劳动力异质两个前提,从理论层面论证了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新动向。其次,系统追溯和梳理了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几个波次。再次,采用实证研究手段,分别从探讨了中国纺织产业国际、国内转移的动因、阻力和模式选择。最后,基于前文的研究,从不同层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我国纺织产业转移升级的对策建议。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样本数量略显不足,可以做适当放大。同时,在中国“一带一路”、“互联网+”的国家战略推动下,有关包容性增长、国别政策等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这无疑也是本文致力于继续研究的方向。

项锦雯[3](2015)在《产业梯度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和皖江示范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产业转移过程中涉及到转出区、承接区与区域间三个空间,三个空间分别能从不同视角、不同程度地影响土地集约利用。鉴于此,本文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研究,将从转出区、承接区与区域间三个空间层面来分别论述其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这也就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文章按照"理论分析框架—实证分析检验一结论与政策建议"的逻辑步骤进行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的联动影响。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利用的联动影响。理论上按照"联动诱因—联动结果—存在问题"的逻辑思路分析:第一步,总结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第二步,归纳分析产业转移怎样传导作用于区域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第三步,依据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分析产业转移使得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呈梯度分布的规律。第四步,从实践出发,分析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区域间土地利用主要矛盾。实证检验:选取长三角与皖江示范区为例,基于产业发展综合水平视角,对区域间产业转移综合效益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态势与相对差距比较分析、区域间影响力差异比较分析,启示不同区域未来产业转移的方向,为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产业转移能促使转出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按照"因素--机理--途径"逻辑进行理论分析:第一步,基于产业发展综合水平(二三产的梯度水平)视角分析影响因素,专业化与技术进步、资本利用水平和劳动生产力等三个维度体现影响因素,并初步单因素检验;第二步,基于增长极理论分析影响机理。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驱动了要素流通,进而影响土地的集约利用;集聚效应与支配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影响土地的集约利用;第三步,产业转移通过政府推动与企业自主转型途径,进一步改变了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实证检验:基于产业视角,根据层进式研究思路,选取长三角区域为例。定性分析产业转出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综合效应指数,反映两者的变化趋势;通过因果关系分析,解释孰因孰果;借助双对数模型度量两者的影响力;最后,度量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度,评价两个系统协调发展水平高低,为追求一种整体提高、全局优化、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提供政策依据。研究发现:(1)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在滞后二阶,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评价值与土地利用集约度之间存在一个单方面的因果关系,即产业转移是土地集约利用的格兰杰原因,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提高必然使得土地按照集约方式使用。(2)影响测度检验发现:分别从二三产转移综合效应、政府管制、人口数量变化等驱动力几个方面选择指标构建回归模型Ⅰ,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变量的符号变化与理论的预期结果一致。第二,不同产业转移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机制发生了显着差别,政府干预土地利用作用在减弱,市场驱动土地利用作用在增强。第三,不同产业转移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可持续性目标逐渐增强。第四,不同产业转移阶段,产业转移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正向驱动作用程度最大并逐渐增强,产业转移是提升区域土地集约度的有效途径。将指代产业转移的专业化技术进步、劳动力与资本等三个维度的一系列指标(替代"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放入模型Ⅱ中,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随着产业转移阶段的推进,大部分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增强,验证了增长极效应。第二,产业转移过程中,各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差别显着,启示了产业转移方向。(3)协调性检验发现:①时间上:1996~2013年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经历了由轻度失调转为中级协调,这反映出通过政府推动与企业自主转型途径,实现了产业转移进程的持续推进,长三角作为增长极,技术、劳动力与资本等要素的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也验证了通过产业转移能显着地提升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②空间上:2013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度与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趋势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产业转移有效地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从协调度评价结果来看,2013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明显存在着地域差异。总体来说,长三角16个城市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出上海高于江苏,江苏高于浙江地区。这反映在不同的区域,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程度不同。从协调发展度评价结果来看,2013年长三角16个城市协调发展度共涉及勉强协调发展类和初级协调发展类共两种类型,总体来说,协调发展度在空间上是上海优于江苏与浙江,江苏的协调发展水平总体高于浙江地区。这反映推进产业转移的同时,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建设,最终达到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一种整体提高、全局优化、共同发展的状态。依据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的组合,可以将长三角16个城市划分为四类。产业转移能有效促进承接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按照"因素--机理--途径"逻辑进行理论分析:第一步,基于区域承接产业能力视角,从要素成本、市场潜力、产业集聚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四个维度分析影响因素,并初步单因素检验;第二步,基于主导产业理论分析影响机理。第三步,影响途径主要是通过资本引进与深化、技术的模仿与进步、产业的集聚与分工、制度的移植与创新等产生影响。实证检验:基于地区视角,选取皖江示范区为实例。定性分析产业承接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综合效应指数,反映两者的变化趋势;借助灰关联度模型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程度;借助双对数模型测度影响力;然后,度量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与协调发展度,评价两个系统耦合与协调发展水平高低,为追求一种一种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状态提供政策依据。研究发现:(1)皖江示范区的产业转移度与土地集约利用度时空结果如下:第一,时序上:考察1999~2013年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过程,总体上来说两者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随着产业转移成熟度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度同时不断提升,产业转移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第二,空间上:考察2013年皖江示范区9个城市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状态,产业转移滞后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应该进一步加强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建设,壮大主导产业并形成产业集群,进而更高地提升土地利用集约度。(2)相关性检验结论是:两个产业转移时期中,皖江示范区的9城市及示范区整体的产业转移度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灰关联度都处于比较高的关联度水平,并且整体上发展期高于启动期关联度水平,说明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度与土地集约利用变化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相关性。而且,产业转移度越高的城市,产业转移度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灰关联度也越大,总之,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度的提高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推动作用明显。(3)影响测度检验发现:分别从产业转移度、政府管制、人口数量变化等驱动力几个方面选择指标构建回归模型Ⅰ,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变量的符号变化与理论的预期结果一致。第二,不同产业转移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机制发生了显着差别,政府干预土地利用作用在减弱,市场驱动土地利用作用在增强。第三,不同产业转移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可持续性目标逐渐增强。第四,不同产业转移阶段,产业转移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正向驱动作用程度最大并逐渐增强,产业转移是提升区域土地集约度的有效途径。将指代产业转移的要素成本、市场潜力、产业集聚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四个维度的一系列指标(替代"产业转移度")放入模型Ⅱ中,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随着产业转移阶段的推进,各项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增强,验证了主导产业的增长效应。第二,产业转移过程中,各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差别显着,启示了产业转移方向。给我们的启示是,市场潜力开发以形成有效需求是吸引产业转移的首要因素,产业转移是平衡区域发展的有效战略;承接以资本及劳动力密集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将一定时期存在是未来皖江区产业承接的主要方向;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承接高端要素与产业的转入,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将是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的重要手段。(4)耦合协调性检验结论是:目前皖江示范区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产业转移耦合处在颉颃时期,协调关系提升空间很大;部分城镇处在土地集约利用滞后型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很大;耦合协调度表现为发达城镇高于欠发达城镇,部分区域的耦合强度高于协调程度,在空间上并没有达到良性共振;区域产业转移对土地集约利用产生胁迫作用,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产业转移产生反馈作用。因此,产业转移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建设,最终达到产业转移综合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状态。形成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首先,分析并借鉴国内外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进而得出启示;然后,确定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制定思路;最后,形成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一是创建产业转移集中区;二是差别化土地优惠政策,特别是差别化的土地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四是控制供地规模和价格;五是建立监管机制。

余功为[4](2014)在《我国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现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然而,目前我国经济还存在许多问题,诸如资源不断紧张、环境不断恶化,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发展差距有扩大趋势。承接产业转移则就成为欠发达地区实现产业层次提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成为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地,我国区域间已经具备产业梯度转移的基本条件,区域间已存在着经济梯度差,东部地区也存在着许多传统产业,而且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一次新一轮大规模国际产业正向我国大陆地区与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耦合转移。如何将东部地区成熟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成为这次耦合转移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促进我国各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似乎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区际产业转移的现象,东部地区处于生命周期成熟阶段或衰退阶段的传统产业仍对原区位表现出粘性特征;并不如理论界所预期那样,我国会出现大批传统产业由东部地球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迁移的现象。基于以上背景及认知,本文以我国制造业的产业梯度转移为研究对象,围绕当前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趋势与特征、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程度测度、形成机理、影响效应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程度等系列问题进行细致分析与探讨,试图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具体的结构安排上,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产业转移领域研究进行了总结与评述,以期了解该领域现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与不足,试图从中找到切入点去开展下一步研究工作;随后引入了开展研究中所需支撑的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同时对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形成与运行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接着,通过测定在不同年份间我国东部地区制造业占全国行业总产值比重变化情况,分析当前我国区际产业转移所呈现的趋势与特点。研究显示现阶段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为相对转移,为产业转移的初始阶段,区域间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尚未出现。接着,通过运用灰色聚类方法对我国区际梯度转移粘性程度与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程度趋向减弱,但趋势不够明显。基于上文的结论,本文尝试着对形成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影响要素进行理论分析,从中探寻影响产业转移的构成要素并进行实证研究,进而通过克服或优化这些影响要素而达到破除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问题,促进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实证研究过程中,本文分别从内部要素构成系统与外部要素构成系统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各种变量要素对制造业转移的影响。实证结论显示,在内部构成要素中人力资本、沉没成本都对产业梯度转移存在影响,其中人力资本对产业梯度转移的影响要大于固定资本与沉没成本对其的影响,此外区位因素对制造业发展作用并不够显着;在外部构成要素中制造业就业人数、城镇化建设水平与交通密度等要素对产业梯度转移都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其中制造业就业人数对产业梯度转移的影响程度最大,其后依次是城镇化建设水平与交通密度等因素;而外商直接投资与贸易外向度会对制造业发展产生某种程度的挤出效应,从而会对区际产业梯度转移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发展的产生的挤出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特别地,与理论预期有所不同是成本费用利润率、二元对比系数与科技创新水平在模型中表现出不显着的特征。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我国区际产业梯度转移与承接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改善我国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现状提供施政思路与政策参考。

石林[5](2014)在《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受资源与环境的约束的压力和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2008年金融危机“倒逼”东部地区加快产业升级与转型。东部地区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产业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将自身失去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产业不断向中西部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疆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等,为承接产业转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长,无选择、无秩序地引进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使本来就严重缺水的区域,水资源更加紧张,同时也造成了新疆内部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形成恶劣竞争。如何有秩序、合理地、有选择地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如何在各地区合理地布局转入的产业是新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与中亚、俄罗斯等八个国家接壤,在实施向西开放战略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同时也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省份;新疆是一个能源大省,作为全国最大的资源储备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产业分工格局变化中新疆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有着良好机遇。新疆应该充分抓住这个机遇,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有选择的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本论文从该角度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在分析国内外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疆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第一,对产业转移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第二,对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以、挑战以及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和阐释;第三,根据我国目前研究产业转移的方法,针对新疆的现状和数据资料,采用产业梯度系数法,测算出新疆在未来主要承接的产业有:资源型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制造业、纺织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牧业六大行业;第四,采用因子分析法,根据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易取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经过初次提取因子和再次提取因子对新疆各地州市的产业承接能力进行分析,得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和昌吉州的产业承载能力排在前三位;第五,根据新疆“十二五”规划,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产业结构合理化原则、产城融合发展原则,按照两区两带产业总体空间布局(天山北坡经济带、天山南坡产业带、北疆北部沿边产业带、南疆三地州产业带)从十五个产业集聚区,对新疆产业转移进行空间布局分析;最后,从财税政策、人才引进和培养、开拓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加快进行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措施。

胡丹[6](2014)在《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及其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转移是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产业转移有利于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升产业承接地综合经济实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我国区域产业己呈现出梯度转移的倾向。在此背景下,正确认识和把握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研究中国产业梯度转移的调控体系,提出推进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的对策建议,对实现国内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遵循“理论研究—系统研究—实证研究—应用研究”的研究思路,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阐述了对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及其调控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意义。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梯度转移及其调控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2章介绍了产业梯度转移的含义和类型划分;分析了推动和制约产业转移的因素;并总结了与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关联最紧密的产业梯度转移的相关理论,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3章通过选取区域梯度分布评价指标,建立了区域梯度分布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经济数据,测算和分析了区域梯度分布综合指数,据此提出产业梯度转移中的转出区域和承接区域,进而提出了产业转移的转移路线规划。第4章构建了产业梯度系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分析模型,并基于实际经济数据,计算了全国31个地区的27个产业的产业梯度系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并据此提出各主要产业转出地区的转出产业选择。第5章构建了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熵权的承接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根据全国31个地区的实际经济数据,计算和分析各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并结合产业梯度系数,提出各转出产业的承接地选择。第6章重点研究了产业梯度转移调控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产业梯度转移调控的目标;分析了不同的产业梯度转移调控主体的目标差异,并提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协调机制;分别从产业空间发展规划、经济、人力资源、法律、行政等方面提出了产业梯度转移的调控手段;提出了产业梯度转移调控中的转移区域选择、转移路线规划、转移产业选择和承接地选择等主要调控内容。第7章从宏观角度提出政府在产业梯度转移调控中促进我国产业梯度转移的调控策略,并针对不同调控主体,分别提出中央政府、产业转出地政府和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调控策略。

许建琴[7](2012)在《中国纺织企业区际产业转移的模式研究 ——基于136家企业的问卷》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并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而率先发展起来,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龙头,在此过程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作用功不可没。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拉大,尤其在20世界90年代,地区差距的扩大非常显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东部的一些城市在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也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布局的大规模调整,这种区域发展格局必然要求产业在不同的区域之间进行转移。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问题获得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以纺织产业为着手点,研究我国纺织行业区际产业转移的模式,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未来进一步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的研究理论而言,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及类型、产业转移的理论学习和借鉴、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产业转移的效应等方面,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总体来说少,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因此加强对产业转移模式及效应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在阅读大量国内外产业转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为止产业转移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产业转移的概念,动因,模式等方面做了比较系统的归纳总结。然后研究分析中国纺织企业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动因及不同模式下的影响因素:首先从生产情况、投资情况、效益情况、出口情况和转移情况五方面阐述中国纺织企业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然后从转出地的推力、粘力和转入地的阻力和引力来分析中国纺织企业产业转移的动因;最后研究不同模式下中国纺织企业产业转移的特点及其优缺点。接下来一块,是本文的实证部分:包括基本假设,问卷设计的基本情况,样本企业的选择以及统计分析(包括样本描述和样本分析两大块),其中研究纺织企业转移模式的样本分析主要通过交叉分析来研究其产业转移不同模式下的企业特点。最后得出结论和相关建议,为我国纺织企业进行正确的产业转移模式选择提供参考意见。

房丽[8](2011)在《现代产业转移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着眼于现代产业转移这一重要课题,从一般规律、经济动因、转移模式、转移效应、转移战略与对策五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为产业格局和产业结构当中产业承接方与产业转移方进行产业的科学评估和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涛[9](2011)在《重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选择研究》文中提出产业转移,也叫产业区域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具体来讲,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20世纪80年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沿海的优越地位、特殊的对外开放政策在吸引外资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来的产业大大促进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如今,产业转移逐渐向西部地区发展,转移层次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制造业向服务业、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产业不断提升过程,产业也从单纯的制造业转移扩展到整个产业链的转移。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时,不能对转移产业盲目乐观而不加以选择,而是要有重点、有目的地选择承接产业。西部产业承接地区要明确产业选择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在选择承接产业中做到兴利除弊。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重庆如何有选择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以此为契机实现重庆产业结构优化,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重庆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各位专家学者关于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重庆的承接产业转移现状进行了分析,试图在对承接产业转移的现象中寻找适合产业承接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产业,并总结出承接地在产业转移中产业选择原则和促进产业承接的对策。

李鹤虎[10](2010)在《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理与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为了使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政府提出了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区域经济的方针,还有诸如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同时东部与中西部间的产业转移越来越明显。在我国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难题和新现象,如科学划分梯度,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型密集型产业转移,一些产业越过中部地区直接由东部转移到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也有高梯度产业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我国产业转移就显得相当重要。本文主要内容是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理与模式。首先,本人在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和实践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通过建立一个新的产业转移理论——虹吸理论,对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理模式进行研究。其次,本文通过回顾产业转移历程对我国当前产业转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第一二产业已经开始在东部与中西部间转移,但第三产业截止2008年底,并未出现大规模转移。再次,为了克服产业转移的极化效应,本文以梯度推移理论为基础,综合产业转移各种理论,结合物理现象,建立一个新的产业转移理论——虹吸理论。该理论从物理现象中得到启示,提出了克服产业转移极化效应的方法,即抬高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以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使区域主导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创新阶段,或者使生命周期中处于创新阶段的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第四,本文在虹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以帮助云南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的虹吸模式和“点——轴”都市圈模式。这两种模式从云南自身特点出发,对于减弱极化效应,增强涓滴效应具有很大帮助。第五,本文借助“点——轴”都市圈模式和区位商理论对滇中城市经济圈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了该区域30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区位商,对该区域产业集群进行识别,为地方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使用对比分析、实证分析、模式分析的方法对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化现有产业转移理论,还有助于云南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

二、东部企业西进的十大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部企业西进的十大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批发业转移与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技术路线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
        2.1.1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综述
        2.1.2 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2.2 关于产业承接的研究
        2.2.1 产业承接能力评价研究
        2.2.2 承接产业选择研究
        2.2.3 产业承接研究方法
    2.3 关于京津冀产业转移与承接的研究
    2.4 文献研究评述
第3章 京津冀批发产业发展现状
    3.1 批发业基本情况
        3.1.1 批发业规模
        3.1.2 批发业的地位和贡献
    3.2 大中型批发企业现状
        3.2.1 批发企业总体情况
        3.2.2 批发企业的行业结构
    3.3 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
        3.3.1 市场经营方式和绩效水平
        3.3.2 市场类型和经营环境
    3.4 批发业转移现状及问题
        3.4.1 北京批发业疏解现状
        3.4.2 批发业疏解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与博弈分析
    4.1 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4.1.1 主体利益驱动机制
        4.1.2 政府政策作用机制
    4.2 区域产业转移的博弈过程分析
        4.2.1 博弈模型
        4.2.2 产业转出地与承接地间的博弈分析
        4.2.3 产业承接地间竞争的博弈分析
第5章 京津冀批发产业转移和布局的实证分析
    5.1 产业承接地的选择方法和流程
    5.2 承接产业转移重点行业选择的实证研究
        5.2.1 基于产业梯度的行业选择
        5.2.2 基于产业发展规划的行业选择
        5.2.3 承接产业转移重点行业的选择结果
    5.3 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区域选择的实证研究
        5.3.1 产业承接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5.3.2 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3 产业承接能力综合评价
    5.4 北京批发业疏解承接地建议方案
第6章 京津冀批发产业转移和布局的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京津冀产业转移和布局的对策建议
        6.2.1 产业转移方:明确疏解方向,加快转型升级
        6.2.2 产业承接方:提升承接能力,实现匹配对接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厂商行为的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背景与意义
        1.1.2 本项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相关理论基础
        1.3.1 厂商理论
        1.3.2 区位理论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章目安排与研究内容
        1.5.1 章目安排
        1.5.2 研究内容
    1.6 主要创新之处
第2章 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文献综述
    2.1 对产业转移的界定
    2.2 产业转移的宏观机理及理论
        2.2.1“雁行”理论
        2.2.2 生命周期理论
        2.2.3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2.2.4 边际产业扩张论
        2.2.5 企业赢利空间界限论
        2.2.6 对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的研究
    2.3 产业转移的微观动因
        2.3.1 厂商转移动因理论
        2.3.2 厂商垄断优势理论
        2.3.3 区域经济动力学理论:要素增长与流动
        2.3.4 转移的区位选择的韦伯模型
        2.3.5 纺织服装产业双向转移的动因理论之一:规模经济统一模型
        2.3.6 纺织服装双向转移的动因理论之二:Beckmann的产业择点理论
        2.3.7 创新与知识资本和产业转移的异向化
        2.3.8 产业转移的资本流向的理论争议
        2.3.9 环境与产业转移:交易成本的解释
    2.4 产业转移研究成果述评
        2.4.1 对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研究
        2.4.2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
        2.4.3 全球产业网络重构中纺织产业转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演进及特征
    3.1 世界纺织产业转移:历史沿革和时代特征
    3.2 中国的纺织产业转移的概况
        3.2.1 工业化早期的中国纺织
        3.2.2 建国初的中国纺织
        3.2.3 新常态和纺织产业转移的新态势
    3.3 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阶段论
        3.3.1 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
        3.3.2 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层级跃迁
    3.4 对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再认识
        3.4.1 资本的异质性
        3.4.2 劳动力的异质性
        3.4.3 纺织产业的二元结构性
    3.5 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实质
        3.5.1 不同情境下的资本与劳动力组合
        3.5.2 基于产业发展的中国纺织产业转移
        3.5.3 基于价值链的中国纺织产业转移
        3.5.4 纺织产业转移的不同方式比较
    3.6 当前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特征
        3.6.1 凸显“双向转移”
        3.6.2 关注区域配套能力
        3.6.3 寻求产业链整体协调
        3.6.4 注重综合优势
        3.6.5 谋求主动转移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动因
    4.1 有关产业转移动因的几个命题
        4.1.1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4.1.2 有效产业转移的条件
        4.1.3 产业转移的类型
        4.1.4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
    4.2 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4.2.1 原材料因素
        4.2.2 劳动力因素
        4.2.3 规避贸易壁垒
        4.2.4 设计与品牌建设因素
        4.2.5 打造全球供应链竞争优势的需要
        4.2.6 提升产业价值链的需要
    4.3 基于C-SCP范式的纺织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4.3.1 研究框架
        4.3.2 问卷设计及样本描述
        4.3.3 实证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模式
    5.1 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模式
        5.1.1 产业转移的模式与特征
        5.1.2 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
    5.2 纺织产业国际转移的模式选择
        5.2.1 变量选取与界定
        5.2.2 数据来源及统计方法
        5.2.3 回归结果与分析
        5.2.4 结果讨论
    5.3 纺织产业国内转移的模式选择
        5.3.1 问卷设计及样本描述
        5.3.2 纺织企业国内产业转移模式的实证分析
        5.3.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策略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影响中国纺织产业新一轮转移的外部因素
        6.1.2 纺织厂商的产业转移动因
        6.1.3 纺织厂商的产业转移模式
    6.2 关于产业转移的策略建议
        6.2.1 纺织企业的产业转移
        6.2.2 产业转移的区域(转出地和承接地)
    6.3 产业转移的国家战略
        6.3.1 包容性增长
        6.3.2“一带一路”的纺织产业布局
        6.3.3 自由贸易战略下轻税负、低门槛、简流程、减成本
    6.4 研究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青岛红领集团的“逆向转移”
    附录二 中国纺织企业海外转移:华源集团“国际化”的启示
    附录三 纺织服装采购商专家访谈问卷调查
    附录四 纺织服装制造商专家访谈问卷调查
    附录五 调研企业名录
    附录六 中国纺织产业转移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3)产业梯度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和皖江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3 分析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综述
        2.1.1 土地集约利用因素研究
        2.1.2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2.1.3 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研究
        2.1.4 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与政策研究
    2.2 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外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2.2.2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2.3 产业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研究综述
    2.4 述评
第3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基本概念
        3.1.1 产业转移
        3.1.2 产业转出区
        3.1.3 产业承接区
        3.1.4 区域间
        3.1.5 土地集约利用
    3.2 理论基础
        3.2.1 区位理论
        3.2.2 报酬递减理论
        3.2.3 地租地价理论
        3.2.4 比较优势理论
        3.2.5 竞争优势理论
第4章 产业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理论分析
    4.1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分析
        4.1.1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4.1.2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利用的联动影响
        4.1.3 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矛盾
    4.2 产业转移对转出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4.2.1 影响因素
        4.2.2 影响机理
        4.2.3 影响途径
    4.3 产业转移对承接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4.3.1 影响因素
        4.3.2 影响机理
        4.3.3 影响途径
    4.4 小结
第5章 产业转移对转出区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5.1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与土地利用现状
        5.1.1 产业转移趋势
        5.1.2 土地利用现状
    5.2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出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
        5.2.1 指标选取与评价方法
        5.2.2 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5.2.3 研究假说
    5.3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出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因果关系检验
        5.3.1 平稳性检验
        5.3.2 协整检验
        5.3.3 误差修正模型
        5.3.4 因果关系分析
    5.4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出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测度
        5.4.1 模型Ⅰ:基于"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分析
        5.4.2 模型Ⅱ:基于指代"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一系列指标的分析
    5.5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出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性检验
        5.5.1 协调性内涵
        5.5.2 协调性评价模型
        5.5.3 长三角产业转出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性评价结果
    5.6 小结
第6章 产业转移对承接区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皖江示范区为例
    6.1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土地利用概况
        6.1.1 产业发展现状
        6.1.2 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
    6.2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测算
        6.2.1 指标选取与评价方法
        6.2.2 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6.2.3 研究假说
    6.3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关系检验
        6.3.1 研究方法选取
        6.3.2 计量结果分析
    6.4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测度
        6.4.1 模型Ⅰ:基于"产业转移度"的分析
        6.4.2 模型Ⅱ:基于指代"产业转移度"的一系列指标的分析
    6.5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检验
        6.5.1 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的涵义
        6.5.2 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模型
        6.5.3 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分析
    6.6 小结
第7章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比较实证研究——以长三角与皖江示范区为例
    7.1 指标选取与评价方法
    7.2 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7.3 研究假说
    7.4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总体态势比较分析
    7.5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测度的比较分析
        7.5.1 模型Ⅰ:基于"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分析
        7.5.2 模型Ⅱ:基于指代"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一系列指标的分析
    7.6 小结
第8章 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
    8.1 国内外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8.1.1 国外经验借鉴
        8.1.2 国内经验借鉴
        8.1.3 启示
    8.2 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制定思路
        8.2.1 政策制定原则
        8.2.2 政策制定思路
    8.3 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
        8.3.1 创建产业转移集中区
        8.3.2 差别化土地优惠政策
        8.3.3 创新土地管理机制
        8.3.4 控制供地规模与价格
        8.3.5 建立监管机制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
致谢

(4)我国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1.2.2 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其框架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2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
    2.3 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形成及其运行机理
        2.3.1 高梯度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形成
        2.3.2 低梯度地区对产业梯度转移粘性形成加强
        2.3.3 产业梯度转移粘性对产业转移作用机理
第三章 区际产业转移现状、梯度转移粘性程度及其影响效应分析
    3.1 区际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3.1.1 区际产业转移衡量方法
        3.1.2 区际产业转移现状与趋势
    3.2 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程度分析
        3.2.1 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测定模型构建
        3.2.2 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测定结果分析
    3.3 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影响效应分析
        3.3.1 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
        3.3.2 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对转移地的影响效应分析
        3.3.3 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对承接地的影响效应分析
第四章 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构成要素分析及其实证研究
    4.1 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构成要素理论分析
        4.1.1 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内部因素分析
        4.1.2 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外部因素分析
    4.2 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内部要素实证分析
        4.2.1 内部要素系统模型设定及变量解释
        4.2.2 计量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4.3 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外部要素实证分析
        4.3.1 外部要素系统模型设定及变量解释
        4.3.2 计量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产业转移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国外产业转移理论基础
    第三节 国内产业转移文献综述
    第四节 空间布局及产业承载力综述
    第五节 产业转移理论评价
第三章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 SWOT 分析
    第一节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第二节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 SWOT 分析
第四章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
    第一节 行业选择方法评述
    第二节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测算
第五章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承载力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介绍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二节 新疆各地州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实证及结果分析
第六章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布局分析
    第一节 产业空间布局的原则
    第二节 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布局
第七章 加快进行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6)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产业梯度转移研究综述
        1.2.2 产业梯度转移调控研究综述
        1.2.3 现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第2章 产业梯度转移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梯度转移的含义和类型
        2.1.1 产业梯度转移的含义
        2.1.2 产业梯度转移类型划分
    2.2 推动和制约产业梯度转移的因素
        2.2.1 推动产业梯度转移的因素
        2.2.2 制约产业梯度转移的因素
    2.3 产业梯度转移的基本理论
        2.3.1 产业梯度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产业区位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区域梯度分布的产业转移路线规划
    3.1 区域梯度分布及其指标选取原则
        3.1.1 区域梯度分布的内容
        3.1.2 区域梯度分布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3.2 区域梯度分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区域梯度分布综合指数的测算和分析
    3.4 产业转移中的转移区域选择和转移路线规划
        3.4.1 产业转移中的转移区域调控原则
        3.4.2 产业转移中的转移区域选择
        3.4.3 产业转移中的转移路线规划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产业梯度系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的转移产业选择
    4.1 产业梯度系数及其分析模型
    4.2 产业梯度系数的测算和分析
    4.3 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及其分析模型
    4.4 产业动态集聚指数的测算和分析
    4.5 产业转移中的转移产业选择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产业承接能力和产业梯度系数的承接地选择
    5.1 基于熵权的产业承接能力及其分析模型
        5.1.1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2 基于熵权的承接能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5.2 基于熵权的产业承接能力的测算和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指标测评结果和分析
    5.3 产业转移中的承接地选择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业梯度转移调控体系的构建
    6.1 产业梯度转移调控的目标
        6.1.1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6.1.2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6.1.3 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6.1.4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6.2 产业梯度转移调控的主体
        6.2.1 产业梯度转移调控主体及其分类
        6.2.2 产业梯度转移调控主体的目标差异
        6.2.3 产业梯度转移中的政府协调机制
    6.3 产业梯度转移调控的手段
        6.3.1 产业空间发展规划
        6.3.2 经济手段
        6.3.3 人力资源手段
        6.3.4 法律手段
        6.3.5 行政手段
    6.4 产业梯度转移调控的内容
    本章小结
第7章 推进我国产业梯度转移的调控策略
    7.1 中央政府的统筹调控策略
        7.1.1 制定国家产业转移战略,统筹规划全国产业布局
        7.1.2 构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机制
        7.1.3 完善产业转移政策体系
        7.1.4 构建产业转移法律制度体系
    7.2 产业转出地政府的调控策略
        7.2.1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7.2.2 尊重企业自主决策,促进产业顺利转出
        7.2.3 引导产业有序转出,防止产业空心化
        7.2.4 与承接地共建产业转移载体
        7.2.5 调控流动人口规模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7.3 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调控策略
        7.3.1 改善承接环境,吸引产业转入
        7.3.2 慎重、科学的选择承接产业
        7.3.3 引入关联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7.3.4 加强与产业转出地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7.3.5 与产业转移的其他承接地开展有序竞争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1 区域经济梯度分布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附录 2 按三次产业分地区生产总值
附录 3 27 个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
附录 4 27 个产业的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7)中国纺织企业区际产业转移的模式研究 ——基于136家企业的问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2.1 本文的研究框架
        1.2.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2.3 创新之处
第2章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学者对于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
    2.2 国内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纺织企业区际产业转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中国纺织企业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3.1.1 纺织产业的生产现状分析
        3.1.2 纺织产业的投资现状分析
        3.1.3 纺织产业的效益现状分析
        3.1.4 纺织产业的出口现状分析
        3.1.5 纺织产业的转移现状分析
    3.2 纺织企业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
        3.2.1 国家政策的引力
        3.2.2 转出地的推力和粘力
        3.2.3 承接地的拉力和阻力
    3.3 中国纺织企业区际产业转移的模式及其特点
        3.3.1 投资新建模式概述
        3.3.2 并购模式概述
        3.3.3 合资合作模式概述
        3.3.4 产业园区模式概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问卷设计以及基本数据结论
    4.1 问卷的设计
        4.1.1 问卷的设置
        4.1.2 问卷的局限性
    4.2 样本的选择
        4.2.1 样本信息概述
        4.2.2 企业基本信息统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纺织企业产业转移模式的实证分析
    5.1 纺织企业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5.1.1 转移意向
        5.1.2 转移目的地
    5.2 纺织企业产业转移的模式分析
    5.3 纺织企业产业转移的政府政策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关于现状的结论
        6.1.2 关于转移模式的结论
        6.1.3 关于政策建议的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建立区域间的经济利益协调机制
        6.2.2 营造良好的产业区域转移环境
        6.2.3 强力实施人才带动战略
        6.2.4 强化园区载体建设,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
        6.2.5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新产业转移方式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重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3 产业转移的研究综述
第2章 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研究
    2.1 产业转移的概念
    2.2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
    2.3 国内产业转移趋势
第3章 重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研究
    3.1 重庆利用内资现状分析
    3.2 重庆劳动力及产业发展现况分析
    3.3 重庆与东部地区产业梯度分析
    3.4 重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条件分析
第4章 重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选择原则
    4.1 重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选择总体思路
    4.2 重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选择具体原则
第5章 重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实证研究
    5.1 东部产业转移趋势分析
    5.2 重庆承接东部地区工业转移的产业选择分析
    5.3 重庆承接东部地区工业转移的重点产业选择
第6章 推进重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建议和措施
    6.1 推进重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建议
    6.2 推进重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理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目的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
    1.4 创新点
2 产业转移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产业转移研究的综述
        2.1.1 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
        2.1.2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2.1.3 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
        2.1.4 产业转移研究的发展趋势
        2.1.5 国外对产业转移研究的不足
    2.2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的综述
        2.2.1 产业转移概念及类型研究
        2.2.2 对国外产业转移理论的学习与借鉴
        2.2.3 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
        2.2.4 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
        2.2.5 产业转移模式研究
        2.2.6 承接产业转移的研究
        2.2.7 国内对产业转移研究的不足
3 我国东中西部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3.1 我国产业转移历程
        3.1.1 我国东南沿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
        3.1.2 我国中北部沿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
        3.1.3 我国中西部承接东部沿海和国际产业转移过程
    3.2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现状比较
        3.2.1 东中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构成
        3.2.2 东中西部人力资源及技术市场比较
    3.3 我国东中西部产业转移规律
        3.3.1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3.3.2 当前产业转移的变化趋势
        3.3.3 我国东中西部代表省份产业梯度分析
4 云南承接产业转移机理分析
    4.1 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4.1.1 比较优势理论
        4.1.2 产品生命周期论
        4.1.3 梯度推移理论
        4.1.4 产业集群理论
    4.2 云南承接产业转移SWOT分析
        4.2.1 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4.2.2 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劣势
        4.2.3 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
        4.2.4 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威胁
    4.3 云南承接产业转移机理创新
        4.3.1 虹吸理论介绍
        4.3.2 虹吸理论实证分析与假设验证
        4.3.3 结论与启示
5 云南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研究
    5.1 虹吸模式
        5.1.1 根据梯度差合理确定承接产业和承接来源地
        5.1.2 搭建产业转移的虹吸路径
        5.1.3 打破产业转移的门槛,促成转移
        5.1.4 安抚承接产业,促成新一轮虹吸
    5.2 “点——轴”都市圈模式
        5.2.1 “点——轴”都市圈模式的机理
        5.2.2 “点——轴”都市圈模式的实证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6.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6.2.1 本文不足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四、东部企业西进的十大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批发业转移与布局研究[D]. 陈思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2]基于厂商行为的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研究[D]. 杨峻. 东华大学, 2015(08)
  • [3]产业梯度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和皖江示范区为例[D]. 项锦雯.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4]我国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问题研究[D]. 余功为. 湖南科技大学, 2014(04)
  • [5]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D]. 石林. 新疆财经大学, 2014(03)
  • [6]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及其调控研究[D]. 胡丹.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5)
  • [7]中国纺织企业区际产业转移的模式研究 ——基于136家企业的问卷[D]. 许建琴. 东华大学, 2012(07)
  • [8]现代产业转移研究综述[J]. 房丽. 价值工程, 2011(33)
  • [9]重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选择研究[D]. 张涛. 重庆工商大学, 2011(05)
  • [10]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理与模式研究[D]. 李鹤虎.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东方企业西进十大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